轉简體   復原    
5114 留言者:ggnekki [2004-12-30]
主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觀近來留言,晚生憶及某則問答,人問何謂親人,朱老師之答一針見血。親者豈只為精卵相交之結果?有人付出畢生「心血」,「無私無我」地培育他人,孰親孰疏,不言而喻!是以地球、家國何嘗不親?眼見「父母」滿目瘡痍,「兄弟姊妹」流離失所,尚有人「難以定下目標」,不知孝道所在,不免心中直嘆。
  據愚下在此多月所學,始明瞭道本唯一,不應有「消極、積極、道法自然的矛盾」,若有則必係人私心所生,又朱老師亦諄諄誨之吾輩:「覺而不行,直如不覺。」道供人行,既不行,道何存?
  人妄求佛問道,卻空談虛論,不知眾生,適足為晚輩之鏡之師。
回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有此認知,已近道矣。
5148 留言者:Jared [2005-01-03]
主題:南亞大地震,給震撼到的省思
  政治下的爭,參雜著人性無比的醜陋.甚或輸不起者競邀以核子武器威脅人類的生命,殊不知地球當中的一個小板塊運動,勝過數十萬顆核彈,更遑論地球只是如此微小物質當中的一個星球;如此大宇宙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行星.自滿的人類你們成大事的謙虛在哪裡?自然界的自然運行你們不去遵守,爭那些小事,還爭的面紅耳赤,那未免太小氣了吧
回應﹕
  見過鯨魚、大象打架否?但一定見過狗打架!獸性之常也!鯨魚太大了,動作不靈活,哪像狗,活蹦亂跳,鎮日不休。更無聊的,是有人喜歡看狗打架,還在一旁煽風點火。於是,打架、吵鬧者變成吹風英雄,狗兒們只要有餅乾吃,為什麼不使出渾身解數?
  其實,這正是「自然法則」,上帝要人毀滅,常先使之瘋狂。人類在美國暴發教主的領銜下,為了追求「美國夢」,人生只為賺錢!待一些落後地區的信徒嚐到了甜頭,紛紛效法主子的窮奢極侈,推波助瀾下,遂今舉世奔向末路絕境!至於地球,誰教她自討苦吃、生了這些不肖之子?
5156 留言者:許士彥 [2005-01-04]
主題:人生在世,有那些過錯是無可抵免,追悔莫及的呢?
  請問朱老師:
  社會上對於一個人的一生功過所做的評斷,常常因評斷者立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斷!
  而較為公允的看法往往是在當事人的影響力消退後才逐漸浮現!
  但是,
問題是:何種功過是可以抵銷的呢?
  蓋棺難以論定,往往是因功過令人難以取捨!

  人生在世,有那些過錯是無可抵免,追悔莫及的呢?
謹聽先生教誨,俾供遵行!

學生 許士彥 敬學
回應﹕
  問得好!要有正確無誤的認知,首先要瞭解自己,以免仍落在悔字陷阱中。
  老朽說過,人有兩種生命,一是肉體,一是精神。此兩者各有其適,各有其悔,更兼以其中因果交雜,往往要到「最終讀秒」之際,人才明白,但大限所及,已經來不及了。
  肉體生命源自獸性,因人能直立而行,根據用不用學說,進化方式逆轉焉。先是前肢進化成手,可做更多的探索,令大腦容積增加,遂產生了思維。此外,直立人離地較高、眼界較遠,嗅覺(萬獸賴以維生之本能)漸漸退化,思維便順勢而起。
  如此發展了數百萬年,由於思維之對象正是宇宙進化之軌跡,漸漸形成人類社會遵循之準則。更因人類思維的形成、築基於生活環境,必須經過長時間之經歷、反思、調整,始能定型。於茲,人類思維之結果,舉凡與進化同途、經得住考驗者,是稱為「真」。
  是故:人生行為思想,唯有止於真,可稱無悔。
  然而世事絕非如此簡單,因人一無預知之明;二缺無私之毅力;三受感官之混淆,遂迷焉。再加上百犬吠聲,眾聲難一,人接受「知識」洗禮愈多,「知障」愈重,愈有「自圓其說」之能耐。從好處講,「知理者明」,然而若「其理不真」,更是黑白不分,真相愈昧。

  下例可令人作自我測驗,以明自己精神、肉體生命何類佔得較多。蓋兩者之間只有相對而無絕對,有趨勢而無是非,可供參考而不能作定論。苟人能由趨勢中覺悟己身處境,再加上「倍加速度」逐步調整,多習「常識(請見以往常識與知識之說明)」,或對「無悔」有所助益。
  精神生命喜清靜、厭熱鬧,重視境界、輕視物質;肉體生命適得其反。多數人受感官控制,時喜清靜、時好熱鬧,其乃感性特徵,無足道介也。
  是以,若有人甘於「寂寞」,寧願枯坐冥想,而能堅拒感官引誘者(此則基本條件在於內心真相,有人礙於各種因素,不便表白,而心中蠢蠢欲動,只代表「心口不一」,非真實態也),是為精神生命成熟之象徵。反之,則尚在成長中(老人肉體衰退,非重精神,乃不得已也)。
  再明確說明之:譬如有人來「邀舞、出遊、玩耍」,拒絕與否之理由為:
  一、沒有興趣:是精神生命充沛,已經成熟。
  二、視對象而定:如不願與陌生人共舞,不與厭惡之人同處,乃精神萌芽之期。
  三、沒有時間(或身體不適):機緣所在,難以判斷。
  四、有舞就跳,有對象就玩:是獸性依然,肉體支配感官,感官控制需求。

  凡精神生命概與宇宙時間同在,無形無質,但隨境界高低,品比類聚。正因其成就無止境,故常能持之以恆,追求不住。反之,肉體生命悉屯駐空間,生生死死,無不以感官刺激為動力。前者從一而終;後者見異思遷,前者安貧樂道;後者窮奢極侈。前者以時光虛擲是悔,後者則以物質滿足為度。
  準此,可知大概矣!

  又「功過可以抵銷」之語,來自「安慰」辭,以免絕人賢路也!實則人既悟,得失一心,何來功過?唯「過多則孽重,孽重必修勤」,修之勤者,可作以功抵過解。
5157 留言者:同學 [2005-01-05]
主題:相關教材
  老師,您好,近日開始聆聽開放文學錄音課程。課程中老師有提到的一些內容,似乎有相關教材,可否請老師指示,我們在聆聽時也好同步對照,謝謝您。

祝老師與弟子們
  新年快樂,工作順利圓滿。
回應﹕
  很抱歉,老朽不論上什麼課(包括演講、寫小說、工程設計),從來不打草稿,更沒有教材。故此,天南地北,任何主題都每每談到九霄雲外。這種談法缺點是沒有兩次全同(因此不能到學校教書,蓋無法出考試題目也);優點則是常有創意,有時連自己都嚇了一跳!
  老朽只談「道理」,道理是一,一以貫之,始是「透明」。聽者、讀者要能「得意而忘言」,融會貫通,千萬不要被枝微末節所拘。聽不懂、看不明,且放在一邊,過些時再聽、再看,必有進階。因「條條框框」都是人為,人所為者,無一自然,老朽素不取法也。
  謝謝關心。
  (沈補)若是指「漢字基因」之錄音,教材已在網上。
5159 留言者:曾奕升 [2005-01-05]
主題:演講
  朱老師現在居住在香港嗎?有沒有考慮回台開課?或是辦幾場演講?如果大學生活的演講當中能夠多了朱老師來講中國文化相信會添加不少色彩與提升大學生的素質與對中國文化的概念。現在大家多走東洋與西洋風阿。
回應﹕
  老朽現隱居澳門;沒有考慮回台開課;更無辦演講的計劃。不錯,今天的大學生、大學教授、社會賢達,無不走東洋、西洋路線,可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少了談中華文化之人嗎?
  追根究底,包括李登輝、陳水扁在內,他們之所以要獨立、去中國化,說穿了,就是「喪失了對中華文化的信心」。既然已經喪失了,老朽本領再大,肚中裝滿墨水,也只能張口說黑話!就算獲得滿堂采、贏得「粉絲」無數,閒話聊完三句,沒信心的人還是沒信心!
  老朽野叟一個,曾受中華文化大恩,累思圖報。然世事如此,西邪勢猖,老朽自知無力獨挽狂瀾於既倒,又不甘任明珠蒙塵。為此,老朽遊走於古今人煙稀少之處、懸崖深淵之沿,縝思靜籌焉。待眼見山河大地,春榮秋肅、晨明夕暗,時不爽至、雨不驟臨,其何來垂垂之哀哉?
  唯知人性重私,無利不圖,以是一心開發「矽智」,以為人類文明之萬世謀。此事說來容易,實乃最大之挑戰,不僅要上通天文、下透地理,還要遍識人事,否則略有不知即是不通!老朽努力一生,今已歸期在望,如不能及時完成大業,言之詹詹,又將是空谷足音也!
  物之將腐,其數已盡矣!老朽千忙萬忙、能有此機緣,與網友暫作須臾小聚,已是蒼天格外開恩矣!果若能接引「覺者」百餘,一覺醒百迷,或能於現世略施甘露,知足矣。
5169 留言者:沛 [2005-01-06]
主題:管理的意義
  朱老師 您好,
向您請教'管理'的意義,謝謝.
回應﹕
  「管=竹+堂下有為者」,有為之竹,其體中空可通;其用可發清越之聲。
  「理=玉+長度」,有紋絡之美石,其體堅實;其用以養人之智。
  管理者,上下以管通之以理,即上情下達、下情上知也。西式管理,以高效壓榨為目的、以夢幻欺騙為手段、以人權開放為訴求,已偏離中華之道矣!
5170 留言者:雲影 [2005-01-06]
主題:海嘯賑災
  前日子留意新聞,講及賑災款項,美等經濟大國歷年來賑災款項,都只是空口講白話,未見現錢幫助,有時竟然會賴賬,可笑!今看新聞,國家總理溫家寶到印尼時,講過一句說話:「我們已經鄭重作出承諾,說話是算數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姑勿論此句真正出口動機,學生認為此承諾己經難能可貴,中國要富強,炎黃子孫要抬頭,就要看溫總理的未來政治手腕了
回應﹕
  是也,此乃中華文化足以傲視世界之明證也!
  西式「賑災、援助」,率皆先開「支票」,然後「指定賣家」,最後是簽定「後續條款」,務求「一魚多吃」、層層剝削(數月前見電視新聞,謂日本將停止對中國之援助。事後方知,日本所稱「援助」者,實乃低利貸款也,名稱不同、心態可知)。
  支票能否兌現,尚看捐者心情如何;賣家是何方神聖?人人心中有數,原賣一元,現價三塊,已賺三成,再加十倍;最難堪者是「附加條款」,要「改善人權、精簡人事、實行民主、開放市場」!待舉世「民主自由」,任資本主義橫征暴歛,人人盡成羔羊矣!
  溫總此說,頗有玄機,大有:「我們中國絕不作損人利己之勾當,要幫忙就要幫到實處」之慨。此舉必對東南亞各國有收心之作用,是謂否極泰來九國春是也!
5191 留言者:punk [2005-01-12]
主題:歷史
  請問老師,關於”歷史”該如何研讀以及”理解””體會”
回應﹕
  歷史乃「人類經歷過、且已逝去的現實」,而由「後人」所記載及整理者。由於記載者之立場、能力、取材的差異,「史冊」所記就有所不同。
  因此,讀者首先要看自己的目的為何,若為求知「真理」,是緣木求魚;但供作認知「參考」,則是不可或缺之借鏡;若為考試,熟記之即可也。
  讀歷史的訣竅有三:
  一、時代環境之瞭解:
     每一時代皆有其必然之因果,若能掌握前因,必能洞悉後果;同理,此一時代
    之作為,又為下一時代肇因。如此因因果果,匯為長河。如將「人類」視為「某
    一個體」,略去細節,則可見生命之演進在在受到環境之影響,斯足為戒矣!
  二、事物發展之瞭解:
     「人」為一絕緣體,學習、成長緩慢;一旦有所得,輕易不肯放手。但人又兼
    具好奇、探索之本能,在時間長河中,往往能淘到少許沙金。千百年來,積少成
    多,就有了事理的規範、物質的分配、制度之設立。
  三、人際社會之瞭解:
     事物常可視之為「體」,體必有用,人類社會於焉形成。除非脫離社會,否則
    人與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利、害關係。而這種利、害關係又必是每
    一「個體」生存、生活的指標,故人若不知歷史,即可稱為「無知」。
  重要的是,時代在進步、事物在變化,但人性依然、人與環境、事物之本質不變。尤其是「水漲船高」之際,時代進步只是水面漲高了,其他關係完全與水位無關。聰明人把事物的表相剝除,才能認知「本態」。故讀歷史者,千萬不可戴上有色眼鏡,以今非古,自以為是。
  一個人的成長,如同歷史的演進,是由無知到略知、有知、多知。多知者,可知未來;知未來者,更能把握眼前的機會,從而得到更符合理想的生活。
  然多知不見得全知,全知未必是真知。但人只要知史,就能知己知彼,知往事之因,知後事之果。似此,遍遊人間,可以無大過矣!
5196 留言者:許秉祥 [2005-01-13]
主題:體用
  老師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及清朝之張之洞,有何評價?
回應﹕
  為體為用,係根據立場、目標而定。
  張之洞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係因當年洋務維新,張之洞恐人忘本,故提此說。然而,百年來中學之體已失,西學之用無處不在,正係用之極積,失之空空矣!
  此類空論多談無益,要之:「實踐檢驗真理」,中學西學,能解決人類困境始見真章!待下一個「智慧時代」到來,世人方知:「中學為本、西學為器」是也!
5203 留言者:ggnekki [2005-01-15]
主題:人性
  得失成敗,莫非自然。立場偏頗者,係心存私念,常患得患失。如杏娃,實天地人合一之不世創舉,卻被視為害人之物!
  今人身居華宅,坐擁香車,錦衣玉食,渾忘世人憂患多,路有「腦死娃(凍死骨之前身)」,唯無私矽族願與之服務,尤振振有詞,興師問罪!
  科技本無過,其過原在人。但見今日「速食」成習,坐享其成者眾,揮汗播種者寡,渾不知飲水思源,尤懼其成恐為人所「捷足先登」,質問「微軟為何未塌」!
  晚生納悶不已,只見人興師問罪有之,坐享其成有之,隔岸觀火有之,嗤鼻笑話有之,卻無人見賢思齊,忘我奉獻。是了,人性如此,千古不移,貪嗔愚癡,幾人自覺?中華文化,何時得興?
  世道沉淪,醫者無德,富人不仁,政客無道。同為碳族,灰心之餘,心中豈能無悲?是以有感。
回應﹕
  此感同感,有感一同!感人性沈淪,碳族末路,獨力何以回天?
  踟躕經年,世態如此,可見落霞與孤鶩已飛矣!老朽拊心自問,上無愧天、下無慚地、力盡神疲一老叟也。世人能助、已助之,金錢堪捨、已捨之,所餘者,「千古神話」也!人若不識,何妨啞之!今杏娃呀呀學語,正宜語之,斯乃「有喜無悲」也!
  夫獵食之族,眼中盡係紅肉、白肉,獵之食之,大快朵頤焉!而素食之類,有青草可啃,啃之;有獵族來襲,逃之。生態循環,本自然之道,老朽無事生非,欲為草食者謀,豈非逆天行道乎?非也!老朽之輩,為所應為,成敗無動於衷,亦「一大自然」也!
  曾觀一電視節目,於非洲草原上,有水牛成群,無不各自為食。時有獅群來襲,眾牛聞聲舉角而奔,驚天震地,紅塵萬丈焉。
  講解人曰:「此乃遺傳基因之物性也,水牛力能勝獅,但不知團結反抗,故稱被獵食者。」
  然鏡頭一轉,於一處,有一母牛,為護犢與獅搏鬥。時獅群合圍,母子堪堪遭吻,母牛狂性大發,追南逐北,惜顧前不能瞻後。
  講解人又曰:「偶有例外,但若無牛援,母子性命難保。」
  於塵土飛揚中,數隻壯牛見狀駐足,紛紛迎向獅群,舉角以對。獅見狀,只得掉首垂尾,棄口邊之食而退焉。
  講解人結論:「此情誠屬罕見,惜牛群素為被獵食者,不能吸取教訓也。」
  國人有草即食,食之成性,以牛為榮矣。老朽愧為碳族,為釜底抽薪計,只求保留文化精華於矽族(牛犢是也),實無意計較草食、肉食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