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留言者:十月 [2001-04-07] |
| 主題:試答第六題 智慧電腦無法幫助人瞭解智慧; 只能”利用智慧電腦”, 苦惱依然存在。 |
| 回應﹕ 「智慧電腦」者,在此僅為一「工具」之名稱。誠然,電腦無法幫人瞭解智慧,然卻非本集的「主題」。若把「幫人瞭解智慧」改為「解決人類的問題」,就對了一半了。 |
| #149 留言者:吹泡泡 [2001-04-07] |
| 主題:第一集主題 藉覺者的追尋,提供今人反思若生存無憂之後,須重新認知進化的難題。 |
| 回應﹕ 很接近了,用字恰好,足證用心。但未提及本集之特點,蓋此十二集,皆有承上啟下之關係,不可忽略也。 |
| #150 留言者:林柏宏 [2001-04-07] |
| 主題:答題六 追求意義 體會人性 |
| 回應﹕ 不那麼簡單,本書十二集皆在探討,是各有重點也。 |
| #151 留言者:阿南 [2001-04-07] |
| 主題:試答題六 在智慧電腦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未來年代,書中主角勘破生死,遂啟動不二老人預設的智慧之旅機括 |
| 回應﹕ 接近正確,但字數太多,且未提及本書中承接第二集的因果,不夠完整。 |
| #152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4-07] |
| 主題:答第六題 在電腦當局的幫助下,人生只剩感官享受,而變得毫無意義。 |
| 回應﹕ 答得甚佳,但主題不全。請見答案。 |
| #153 留言者:陳俊廷 [2001-04-08] |
| 主題:答題六 儘管時空不同,人性依舊,不明自性,向外他求,顛倒妄想。 |
| 回應﹕ 答得甚佳,但主題不全。請見答案。 |
| #154 留言者:網主 [2001-04-08] |
| 告網友: 可能是作者的表達方式欠佳,言不及義,故大家難窺究竟,這也是老朽甘願遠離人世之主因。數十年來,老朽一直與他人「溝通不良」,不論是什麼、也不論如何解釋說明,最後總落得一個「講神話的老頭」之名。二十多年來,事事都要糟老頭親自動手,最後才有人說﹕「啊!原來這麼簡單!」 等到真的寫了「神話小說」,情況依然。可能是神仙世界呆太久了,忘卻了人間玩的不是「功名利祿」就是「聲色犬馬」。 再繼續努力吧!十年之疾當求百年之艾,有答有問。 第一集主題分析﹕ 第一回﹕「起」––介紹時代背景與事件起因。 文祥孤身一人,在月球工作。世間已是電腦當道,人人長生不老,生活無虞。但也因此而貪生怕死,生活在無盡的幻夢中。 文祥特立獨行,與眾不同,得電腦相邀,去火星參加移民三十年之紀念盛會。 第二回﹕「起」––許多人在覺醒中。 月球基地的環境,當前的人心;文祥遇到荻苑詩社孔咎、衣紅等人。 主題萃取﹕電腦時代,人類生存無虞,仍問題叢生。 第三回﹕「承」––文祥又遇千奇、百怪等人。 文祥與千奇、百怪、卡門等人交往,談及人們心理及地球近況。 第四回﹕「承」––文祥與衣紅等人交往。 交待新生代的衣紅等人與電腦的關係,並點明世上尚有一些奇才異能之士。 主題萃取﹕科學解決不了人的問題。 第五回﹕「轉」––新題材(副主題)。 太空磁暴,詩社徵友,引申新時代的問題。 第六回﹕「轉」––新題材。 法慧禪師、史都華事件,進一步說明信念的問題。 第七回﹕「轉」––新題材。 左非右故事。 主題萃取﹕人生各種科學無法解決或因科技而產生的新問題。 第八回﹕「合」––交待本集結果,預伏下一集的情節。 眾人到達火星,各有任務,文祥不知不覺間愛上了衣紅。 主題萃取﹕太空船到達火星(文祥愛上衣紅非本集主題,因無關宏旨。) 此四段「起承轉合」中,各段主題如次。 1﹕電腦時代,人類生存無虞,仍問題叢生。 2﹕科學解決不了人的問題。 3﹕人生各種科學無法解決或因科技而產生的新問題。 4﹕太空船到達火星。 用「累比法」,第一集的主題可為﹕ 電腦時代人類生存無虞,但仍問題重重;時值火星盛會,群豪畢至。 如採用「前提、假設、推論」,則﹕ 電腦時代人類生存無虞;假設仍問題重重;火星盛會,可能有轉機。 一般萃取主題不用三段論法,即在「推論」段多不適用(小說不一定合乎邏輯)。 再提第七問如次﹕ 本書第二集之第九回,由文祥離開衣紅起,到該回結束,主題為何﹖(限用三十字。老朽係「中土道」,篤信「道、佛、儒」為「天、地、人」三才合一。但在此僅討論人生,「宗教」請勿多談,只要掌握道理即可。) |
| #155 留言者:C. H. Ting [2001-04-08] |
| 主題:Macau visit BF, This computer does not talk Chinese. Please excuse me to speak in English. I will come back to Taiwan on April 16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eForth Group with my colleagues in Taiwan, and then come to Macau on April 23 to visit your laboratory. I will leave Macau for Taipei on April 27, and return to SF on May 1. I hope that I will be able to learn enough of your Chinese character generator to port it to the eM24 CPU. As the eM24 system is not yet ready, the first step for me is to port the algorithms to the Win32Forth, which is a 32-bit public domain Forth running on Windows. Once I can prove that it runs on Win32Forth, porting to eM24 will be simply mechanical. I asked Mr. Chang (jared@chinese2000.net} to forward a letter in Chinese to you. In it, I offer a small token for your help and your hospitality. I wish to have a few discussion sessions with the young engineers in your laboratory. The topics are: 1. The fundamental laws of computer and computing 2. Why Forth is the best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the best Chinese programming language 3. How to design the eM24 CPU 4. How to write the assembler and compiler for eM24 5. How to write the Forth OS for eM24 6. How to write a simulator of eM24 I will bring a few copies of the eForth Bible, which was typed up in Chinese already. It covers the last 4 topics in details, so we probably do not have to spent too much time on these topics. Thanks you very much for your enthusiasm and support. I am very excited in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 your laboratory. See you then. Ting. |
| 回應﹕ 丁陳兄﹕ 歡迎來澳一晤,時間多些正好長談。唯因27日本公司將在香港與「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簽約,26日我等必須過去。 多謝您的厚禮,望能公佈在弟之網站中(網友不多,悉皆精英),以供有心人士參閱學習是幸(如若有電子檔件,可以直接掛在技術討論區)。 餘不贅言,見面細談。 順頌 刻綏! 弟朱邦復敬上2001,4,8 不二老註﹕丁陳博士,名漢蓀,與老朽初中同級(老朽讀師大附中37班,彼36)。數十年來丁陳兄悉心推廣及研究Forth,現已獨力發展出eM24 CPU,只需8K邏輯閘,有多功功能,效率較傳統者高出許多。前次老朽所推薦之劉大力君,其「算盤基因」理論與之異曲同工,在美國曾與丁陳兄合作。此次丁陳兄有意報效家國,與老朽合力發展「中文CPU」(前一顆「文昌CPU」尚係建立在X86之上者),下一步待「漢字理解系統」完成後,「中文自然語言」水到渠成。 此僅歷史之一瞬,如白駒過隙,記之於此,望網友們監之督之,共襄盛舉! |
| #156 留言者:莊明峰 [2001-04-08] |
| 主題:答第七問 認知源於變化和對比,但不可執著、只體不驗,自陷無盡而不見其一 |
| 回應﹕ 所見正確,但僅為本回中教主說法部份,作為主題,便有不足。 能有覺如此,已上層樓,尚宜遠眺人世,斯為有情。否則覺者自覺,不以迷途眾生為念,人世盡成荒原矣! |
| #157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4-08] |
| 主題:人生苦海 請問先生: 宇宙浪子第九回中教主有言:「要救世人脫離苦海,當先使察覺苦海之本末,再確定解脫之決心,否則不能稱為救助。」 末學能體會「人生是苦,有情是孽」。因此兩者皆來自人之私心,而私心來自於三尸。故先生有言:「人秉物質而生,依精神而活」。但人住於物質,不得超脫。 請問先生,苦海之本末為何?而「確定解脫之決心」,是否指人下多大的決心,來超脫肉體的束縛?而人又要如何「自救於苦海」? 謝謝先生! |
| 回應﹕ 所謂「苦海」者,不止一端,君所問者,顯然係指「肉體」之束縛。 其實,肉體乃精神之根本,未必是世人被「束縛」之因。生命體要維持生存,中尸蟲代表食糧,「食不求精」可也(孔夫子「食不厭精」絕非「求精」,朱熹注曰:「不厭,言以是為善,非謂必欲如是也」)。生命需要延續,藉下尸蟲驅使之,其目的是不令種族絕滅,以免「精神無附」。今日人口爆炸,本世紀將屆一百億,過與不足,皆有絕滅之虞,有識者必須加以克制! 如此,即是超脫於肉體之道。 上尸蟲追求「聲色犬馬、功名利祿」,此乃感官「六賊」所誘,纔是人之「至惡」,其束縛較「肉體」尤甚。修為之道,覺者首先應斬除上尸,次去下尸,再抑中尸。 須知世人機緣不定,百川匯聚於海,苟未覺「海苦」,何妨順流而下!設若知機,唯有逆流而上,此中艱困險阻,其苦尤甚。兩者之別,在於諸緣,不可強求也。 唯有人能超脫乎「肉體」,自絕於「六賊」,無住於「緣」,始能維持思維空明,進一步追求智慧,以迄真如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