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 留言者:俠 [2002-07-19] |
| 主題: 得知先生想研究大部份由電腦控制的漫畫,我不是說想指教先生應怎樣做,只是覺得,若要做到高質素全由電腦控制的漫畫,須付出大量時間。正如先生所說,先生已行將就木(順帶一提,希望先生只是勸勉後輩才常說此言,心中切不可有這悲觀的念頭,否則,唉!這便會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損失),是否應做更多指點迷途的工作呢﹖可由其他人擔起向廣大民眾宣揚中華精萃的任務。我不信經朱先生在此及台灣教導的人之中,無一個能當此任。我有些建議可加快傳播速度,但若果成功,不知我們有無足夠力量去抗衡外界的衝擊。 |
| 回應﹕ 老實說,老朽數十年來,就想找個好徒弟,效法鬼谷子,把一腔熱血傾灑出來。奈何這條路太艱辛,責任太重大,幾乎要經歷人類知識的總和!不幸既不能將名利放在心上,又要能犧牲奉獻!老朽盡心盡力,只找到一個沈紅蓮,傳了一部份,該笑了。 問題出在今人太「精打細算」,西人好的沒學會,但表面功夫倒真是青出於藍!沒人管什麼叫本領,只問有沒有「錢途」,只看學校的「廣告招牌」。老朽自學出身,既無幫派、又無勢力,既不攀高、且不附貴,直鉤釣魚,自幸沒成落水雞! 閣下不信,可去網上搜尋「新聞群組」中「朱邦復工作室徵才」廣告(「薪水不高,但意義重大」!已成為古今趣談),今天有人連中國人的身份都不認了,還有誰會抱著已經式微的傳統觀念﹖「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改一改就成了﹕「為美國立心,為自己立命,為名利拼死活,為享受搶大錢」! 老朽欲做的工作,涉及思想、文化、科技,需要無比的意志,要有勇氣與天下為敵(因為老朽心知肚明,舉世精英皆已「美化」,力挽狂瀾=螳臂當航空母艦)!誰敢﹖又不是吹氣泡,三十年來日夕不休,就算吹成了,也是梁山泊的軍師–無用! 老朽行將就木是事實,道法自然,一點也沒有悲觀的成分。老朽素來無為而為,原先滿以為來到文化傳信,就會峰迴路轉,所以拼命「搔首弄姿」、自甘作賤,只求喚起敝同胞的「好奇心」(就在本網已經多次徵求學生,目前倒是來了四位,一一從頭教起)!結果是,十三億人口,老朽手下只有十三個學生!看熱鬧的還在看熱鬧,越看越熱鬧! 可惜的是,時到今天,老朽想做的事,目前僅完成了十分之一(在本網公佈了三成工作計劃,現在也進行了七成,明年可望竟功)!今天上完課,沈紅蓮就提醒老朽,有些事已經講了多次(沈補﹕朱先生「思捷而才雋」,然行事隨性,上課「信口開河」,蓋「思贍者善敷」,鎔而不及裁,這種事早在他五十歲時就發生了。聽過錄音帶的,必然發出會心的一笑)。是的!老了,記憶力消退了!說不定有哪天得了老年癡呆症,連說什麼自己都不知道了!因此,快動手吧!教人不如求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文字轉換動畫的理論及技術都已就緒,但產品問世尚需待至五六年後,因硬體條件尚未成熟,急不得也。動畫的水準如何,獨家技術,保證世界第一(倒數亦同),放心,老朽不做沒水準的事。至於製作時間,老朽等一次付出,未來是全自動,一目瞭然! 老朽深信,當今是轉捩時代,前後要送走兩三輩,來世才能昌盛。正如愚公所說,子子還有孫孫,只要中國人有了信心,一代一代的下去,何愁移山不成﹖老朽是「老不死」,遺願又將投入另一「資料庫」,繼續挖土!畢竟,移了千年山,別的一概不知! 最麻煩的,老朽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終生稟持順天而遂之志,雅不願揠苗助長,多種一分私心,何必﹖美國該任世界霸主,任之;中國該亡,亡之;中華文化該進博物館,進之;人類要移居外太空,移之。再說,學生們努力學習,力之;老朽還能幹活,幹之;到了那一天,閻王爺想起這尊久違的老骨頭,骨之! 老朽最大的優點,在於知命、由命、樂命。人間如舞台,好戲連場,老朽兼演員暨觀眾,悲喜不過人云亦云,何必認真﹖ |
| #1952 留言者:工人 [2002-07-20] |
| 主題:人文系統 文字乃約定俗成, 漢字基因無人文系統無法竟功﹖ 人文系統又築基於漢字基因! 隱約感覺漢字基因工程到(與)人文系統似乎還有失落環節﹖ |
| 回應﹕ 人文系統乃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待工具完成後,再以漢字基因完善之,是逐步止於至善也。 |
| #1954 留言者:學生 [2002-07-20] |
| 主題:電書果然應以教育為先 朱老師, 今天到了香港書展參觀,在環球出版社之攤位,看到了最新的量產型電書。期間看到很多人在參觀。不過多數都是父母帶著子女的,他們在看過書目後,都決定暫時不買。他們的原因大都是看到書目內多數是小說類,缺乏益智或教育類的。而且亦看不到有字典類的工具書。 我想就算沒有政府的支持,一般市民為了子女他們都會買一部方便實用又經濟的電書。另外,雖然我不是教徒,我想將電書配聖經拿去教會。大概他們都會購買的。 文化由老百姓而來,中華文化的推廣,當然由老百姓開始。 |
| 回應﹕ 正是,電書尚在啟步階段,學費還未付足也。 |
| #1957 留言者:緒含 [2002-07-20] |
| 主題:手機輸入法 學生花了一些時間,把心中的整個概念寫出,本來用的是Mind Map的方式來思考,現轉為層階的方式來表達,希望老師能看懂,若有問題,學生再將圖mail給網管。 現在只是初步構想,有很多地方都還是空白,要靠老師及各位網友來完成。 (篇幅可能會過長,字型可能需要強迫以細明體顯示,不然表格會出問題,請網管幫忙處理一下,謝謝!) 手機輸入法﹕ 1.鍵位設計﹕ 1.1.鍵位對應方式﹕ 1.1.1.#1883篇留言 1.1.2.#1885篇留言 1.1.3.#1887篇留言 1.1.4.#1893篇留言 1.1.5.#1903篇留言(井格輸入法) 1.2.考慮因素﹕(以使用者角度考量,方便使用者應用) 1.2.1.方便、易記 1.2.2.倉頡輸入法基本精神 1.2.3.字頻﹕(此部分牽涉較廣,需要科學的統計計算,由公議之) 1.2.3.1.取樣﹕ 1.2.3.1.1.分類﹕人、事、時、地、物、專有名詞、特殊用語…… 1.2.3.1.2.數量﹕取樣數(數字越大,越接近真實) 1.2.3.1.3.來源﹕(略) 1.2.3.2.加權計算方式 1.2.3.3.統計 1.2.3.4.結果分析 1.2.4.操作方式﹕(分左、右手) 1.2.4.1.手機(拇指)﹕主要以拇指按按鍵 1.2.4.2.電話、傳真機(一或三指)﹕一指為主,三指較少 1.2.4.3.一般鍵盤數字區(四指)﹕ 1.2.4.4.其他(缺指、無指) 1.2.5.鍵位頻率分析﹕ 1.2.5.1.資料來源﹕ 1.2.5.1.1.以字頻為參考來源 1.2.5.1.2.以所有字為參考來源(不考慮字頻,所有字機會均等)﹕ 1.2.5.1.2.1.五千字(常用字) 1.2.5.1.2.2.一萬三千字(常用、次常用字) 1.2.5.1.2.3.三萬二千字(中文CPU字庫) 1.2.5.1.2.4.十萬字(全字庫) 1.2.5.2.計算方式﹕(以一萬三千字為例,有83.8%的字為四碼以上,故不考慮先後碼之加權數)如「附錄一」計算各字母之頻率,再依前述之鍵盤對應方式,計算0~9之頻率 1.2.5.3.結果分析﹕ 1.2.5.3.1.集中﹕分析結果集中於某些鍵上(如﹕1、2、3、4等) 1.2.5.3.2.平均分散﹕結果平均分散於各鍵 1.2.5.4.評估 1.3.編碼方式﹕(﹖) 1.3.1.倉頡5 1.3.2.倉頡6 1.3.3.其他 2.應用範圍﹕ 2.1.手機 2.2.電話、傳真機 2.3.其他﹕電書、上網機、公用資訊站、個人「微機」…… 3.程式設計﹕(﹖) 4.推廣﹕(﹖) 4.1.專利申請 4.2.開放使用 4.3.推廣方式 5.其他 說明﹕ 1.(略)﹕表暫時略過不提 2.(﹖)﹕表無概念 附錄一﹕ 各倉頡字母頻率統計表 以(朱老師網站→下載區→倉頡輸入法專區→第五代繁體倉頡碼表 cj5.zip檔)為準(去除14110以後的字) ![]() ![]() 若考量手機的按鍵方式,「6」鍵位置較難按(個人感覺),偏又遇到比率最高的, 因此可考慮變換一下鍵位順序,2468順時鐘轉一個,2→4、6→2、8→6、4→8,這樣 的安排或許會較好一些。 |
| 回應﹕ 已交專人研究。 |
| #1959 留言者:緒含 [2002-07-21] |
| 主題:手機輸入法 學生再補充一點,不學倉頡是學生懶,學生知錯,速改之。 關於字頻的問題,學生還想和老師溝通一下,學生只是覺得這是 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最後公議不將字頻及鍵位頻率分析的 因素考慮進去,那學生也只有順應自然了,不過在此之前,學生 還是會盡可能收集相關的資料,試圖說服各位。 另一個關於字頻的觀念學生也要說一下,老師及沈小姐所質疑的 都很對,理論上,字頻的統計是要將全球說華語的人,把他們這 一生(包含過去、現在及未來)所說過的話、寫過的字,甚至心 中的對話通通收錄進來,最後再做計算,但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字頻的研究其複雜性比鍵位對應方式的研究高出不知多少倍,限 於人力、物力、時間等之考量,科學家只好將其簡化,以較合理 、較能代表大多數的樣本來取代,這是不得不使然的結果。 現以英文鍵盤為例,如果ABC以從上到下、由左至右的方式排列 ,大家用習慣了也沒什麼,但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種排列方式 呢﹖主要還是在英文字頻,因為將字頻考慮進去,再加上手指 的靈活度,這樣的排列方式可大大提升按鍵速度,提高英文輸 入的效能。同樣是在設計一個鍵盤,其經驗可為借鏡,而這也 是學生這麼「死硬」地堅持的原因,請見諒。 學生有一個想法,其實利用目前的無線通訊系統,老師在小說 中所描述的電腦系統已可達初步的成果,只是效能較差,不過 還有二個關鍵的技術待開發,一個是人機溝通的問題,另一個 是缺少電腦的大腦,至於第一個問題目前正在解決,而另一個 呢﹖老師心裡應該很明白。 「龍符」已隱約現世,何時才有機緣得過十二關,修成正果﹖ |
| 回應﹕ 道法自然,水到渠成。(沈補﹕目前英文鍵位的安排,是否就是最有效率,也有很多爭議,有些甚至站在不要讓使用者輸入太快的立場。我自己在二年前也曾因此而肌鍵發炎,手腕不能動。) |
| #1961 留言者:jeffer [2002-07-21] |
| 主題:電書至少要含電子字典的功能 雖說英文不及中文優異, 但是幾乎每個學生都要人手一本英文字典。 至於輸入方法可以考慮 旋鈕 輸入法。如此可以兼顧成本,及應用的多樣化。 即輸入時,用旋鈕來移動游標, 再按確定鍵。 不過這種在儀器上行之有年的方法, 不知有無專利問題 ... |
| 回應﹕ 老朽只負責發明創造,如今電書進入商業階段,只要有市場需求,就會有人跟進。 |
| #1962 留言者:阿鴻 [2002-07-21] |
| 主題:看來要多努力用功了 由 ''老朽的人文系統與英文「平行」,標點就是標點,而且中文全形,英文半形,簡單明瞭。此外尚有自由''組合的宏指令、有多種字典、有多重索引、多功切換等等功能。所以老朽用來寫小說,得心應用,不久即將加上修辭斷句、三維繪圖、多媒體…等等。''又有專人研究 看來自己要多努力用功了 不然還只是看熱鬧與湊熱鬧而已 |
| 回應﹕ 看熱鬧,湊熱鬧,大家熱鬧;你努力,我努力,不斷努力。 |
| #1964 留言者:朱氏 [2002-07-21] |
| 主題:井字倉頡 最近學了點分析法,今天拿倉頡開刀 分析了倉頡輸入法的輸入思考流程 首先是看字「頡」 分左右兩邊 左 將「﹖1」(http﹕//www.ied.edu.hk/cj/subimage/g1.gif)基因以概念字形「土」表示之 將「口」基因,以概念字形「口」表示之 右 將「﹖2」(http﹕//www.ied.edu.hk/cj/subimage/m3.gif)基因以概念字形「一」表示之 將「﹖3」(http﹕//www.ied.edu.hk/cj/subimage/b3.gif)基因以概念字形「月」表示之 將「﹖4」(http﹕//www.ied.edu.hk/cj/subimage/u1.gif)基因以概念字形「山」表示之 將「﹖5」(http﹕//www.ied.edu.hk/cj/subimage/c2.gif)基因以概念字形「金」表示之 依規則取左邊首尾二碼,再取右邊首二碼尾一碼,省略第三碼 組成「土、口、一、月、金」五個概念字形,最後將其打出 由以上思考可知,一般人是取「﹖1、口、﹖2、﹖3、﹖4、﹖5」(漢字基因) 再以「土、口、一、月、金」(以簡馭繁的概念字形)概念字形表示之 倉頡二十四字根應該才是概念字形,上面提及的八十二個輔助字形及八個慣用偏旁應該才是基因 故之前以九鍵重現二十四字根,算是錯誤的思考(前面弄了老半天卻無結果,證明此路不通) 且一次要拆二字(如﹕「如」拆「女、口」同時又要拆成「弓尸」「口口」) 思考被分散,容易忘記拆到那裡 二十四字根所包含的漢字基因可於倉頡之友.香港上找到(反對二十四字母為基因的說法,理應是概念) http://www.ied.edu.hk/cj/note_bm.htm 目前構想是分解基因取其要素 如﹕「﹖﹖」(http﹕//www.ied.edu.hk/cj/subimage/b5.gif)分解為四塊(、、) 到時必需畫分解圖了(否則容易雞同鴨講),在將各要素分類,最後分配於七鍵上(難符佔兩鍵) 如此最多一字佔十鍵(假設要素是取首尾二碼) 如以之前所提的分類法 1234567 ┬哲理類─日月金木水火土 ├筆畫類─斜點交叉縱橫鉤 ├人體類─人心手口 ├字形類─側並仰紐方卜 ├難8 └符9 取五碼,最多一字只需佔用十鍵,如果任何方法多於十鍵,實用性必低於此法,不如棄之 目前只有這個分解基因的構想「有可能」優於此法 如果失敗了,可能是分解法不正確(就在重新分解分類),或第五代倉頡結構不夠理想(改善倉頡法) 另緒含兄所說的鍵位頻率,情況很多 手機,一手可掌握,故常用姆指操作,通常1鍵最好按 電腦數字鍵盤,常用食、中、無名三指操作,食指靈活(741),中指其次(852),無名指笨拙(963) 一般電話鍵盤,鍵難按,通常僅用食指操作,無關鍵位頻率一說 因為應用工具不同,實際情況也不同,所以還是先學倉頡,一起來討論怎麼做好 |
| 回應﹕ 穆。 |
| #1976 留言者:李遠佳 [2002-07-23] |
| 主題:手機輸入法––基石(倉頡輸入法)編碼規則的意見 我對「倉頡輸入法編碼規則」的意見,現在是一個適合提出的時機,所以先寫出來供大家參考。以下意見請比對「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來參考,該手冊檔案在此網的「著作下載/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 我對「倉頡輸入法編碼規則」的展述中,認為其中以「字首、字身」為用詞和分解前題是有不妥的。不妥主要有兩點﹕這「字首、字身」和字義的「字首、字身」根本是兩回事,即有認知的衝突和混淆;另一點是引導了二分為先,不切合爭取每一個字充足資訊為第一要務,也因此是一個混淆。 以下不會針對不妥細部討論,代之我會以「拼圖觀念」將「倉頡輸入法編碼規則」從新展述,希望能做到相對更嚴緊和一致,達到整理修正原來的「倉頡編碼規則」的目的。基於此,在以「拼圖觀念」展述「倉頡編碼規則」所建立的編碼會與原來的倉頡編碼有非常少量的不同結果,如一方面將本是重碼的部份字分辨出來,卻也產生一些新的重碼字,又如原本「奇怪的編碼」如「順(中中中金)」會變回「順(中中、一月金)」等。 ––––– 「倉頡輸入法」是「漢字基因」的「檢字輸入」方法,相對於輸出是「組字字型產生」和相對於運算是「中文資訊處理(檢索、理解分析等等)」,是整體處理中文資訊的觀念一致的一個應用方案。 在「漢字基因」觀點中,在輸入中文之前,字有「形、音、義、序、碼、辨」。在輸入中文之後,字也有「形、音、義、序、碼、辨」。不過在輸入過程只涉及「序、碼、辨」三個基因,其中關鍵貫通之點是「字根」就已足夠;除非能克服應用分岐而保持一致性。 在輸入中文的第一要務是爭取每一個字的充足資訊以供分辨,達到此點就可求精簡節省,使編碼的長度是定在一個適當的平衡點上。因此第一要求將字切分為「三分體」為先,不適合才切分為「二分體」,還不適合才是為「一分體」;中文字就是由最多三塊拼合而成一個字。而可切分為「四分體」或以上的以「過繁則簡」處理。 故此輸入程序就是––(思想程序和實在動作程序) *一是看到/想到要輸入的中文字; *二將這中文字分體為三/二/一體; *三再根據分體規則取碼; .(以上皆為思想程序,最後一項才是動作程序。) *至此才是實在的按鍵輸入動作,完成一個中文字的輸入程序。 例如「語」字,順直切分為「二體字型」,但是「三分體」為第一要求,所以再在「第二分體」中橫切分,成為複合切分的「三體字型」。取碼規則是「三體取二二一碼或二一二碼」,所以取碼「卜口,一一,口」,按了五個字碼鍵,再按「空白鍵」,完成這個字的輸入。我稱這為「三一程序」,「看到/想到中文字〉分體〉取碼〉〉按鍵輸入。」 在這裡插一句,輸入法是工具類知識,學習過程雖會有記憶理解等事情,但是在實際應用時是「條件反射動作」,即「不經大腦的活動」也。 在「拼圖觀念」中,因為切分情況只有上下、左右、外內三種,所以只有四類字型組合––「同向三體字型」、「異向三體字型」、「二體字型」、「一體字型」。 上下左右的組合容易明白,而外內組合是將有包圍型的字,如國、區、遊等,也撥入外內類型。「同向三體字型」,同方向切分三體,如謝、怠等。「異向三體字型」,同方向切分二體還可將第二分體另向切分,如語、逜等。「二體字型」,同方向切分二體而不適合再切分,如訊、吉等。「一體字型」,不適合切分的字,如之、水等。 分體之後才取碼。取碼規則是「三體字」取「二二一或二一二」,「二體字」取「二三」,「一體字」取「四」。這些數字全是最多可取碼的數。取碼次序是「四碼者」取「頭二三尾」,「三碼者」取「頭二尾」,「二碼者」取「頭尾」,「一碼者」取「尾(如分體中多過一碼)」。這是「常規取碼規則」,外加入「精簡取碼規則」以輔助。 「精簡取碼規則」其下分四類––「搶尾碼」、「重疊碼」、「複合字碼」、「難字碼」。 「搶尾碼」,在取尾碼上對於一些筆劃突出容易辨認的字碼會作出特別處理,不是尾碼也搶去尾碼位置。這些字碼是「月、戈、弓、尸、山、田、卜」。例子「萬、蔑、夠、急、齡、醒、般」。 「重疊碼」,重疊的意思是指某些字碼筆劃重疊其上,在分拆取碼時如分為兩層取回字碼,先底後面。這些坐底字碼是「木、火、大、中、人、廿、心、尸」。例子「束、卷、夷、巾、孑、內、曲、屯、尹」。補註,常規取碼時對筆劃是分割取碼而不會重疊的。 「複合字碼」,複合字碼原有這些﹕門、鬥、目、﹖﹖、隹、虍、么、幾個的幾的上右下相連的部份為「女戈」、輸贏的贏只要貝字以外的殼為「卜弓」。另外建議增加這些﹕弱、羽、非、合等等為複合字碼。它們出現的情況都是如一個分體,見複合字碼即取兩碼便可。 例子「們、鬧、貝、陳、隻、虎、糸、幾、羸、溺、翅、﹖﹖、﹖﹖」。 「難字碼」,中文字總有些字的筆劃難以解決,所以將這些字的筆劃劃為「難字碼」。這些難字碼分為十三個筆劃型﹕ 臼(竹難)、身(竹難竹)、慶(戈難水)、廌(戈難火)、鹿(戈難心)、肅(中難)、﹖﹖(中難竹)、淵(水、中難中)、卍(弓難)、龜(弓難山)、黽(口難山)、兼(廿難金)、齊(卜難)。 至於字根分為二十五組字碼統率,各有一「代表字」,而各「代表字」的讀音描述了各組字碼的特徵。我比較偏向這樣的描述,但是直接用讀音字描述各組字碼或許也是可減少一點難度吧。–– 日月 金木水火土 竹戈十大中一弓 人心手口 尸廿山女田卜 (難字碼,X鍵) 日月 金木水火土 斜點交叉縱橫鉤 人心手口 側並仰紐方卜 (讀音) 在重碼的編碼我建議以這樣形式編排﹕知(okr)、佑(x1okr),出(uu)、屾(x1uu)、艸(x2uu),蓯(thoo)、蓰(x1tho)、蓗(x2tho)、蓏(x3tho)。這樣可在重碼量預到有十個之多(規則一致比重碼量增加更重要,而且據三萬字所看事實沒有使重碼增加多少),而保存原重碼資訊有三個碼位(次序是頭二尾碼),給程式和人們處理也會更方便。 在基本標點符號(,、;。﹖!等)的編碼也歸入 yyya~yyyy段,與其他符號編碼段靠近,方便查尋。 ––––– 以上是我整理修正的意見,沒提的沒有異議。而且意見的主要知識也是來自朱先生的著作,請各網友自行參考。 |
| 回應﹕ 老朽諸生諸世,之所以不為眾人瞭解者,洵為境界不同也。 閣下自命為倉頡法教師,卻對倉頡輸入法之精義一概不知,自以為是,豈不誤人子弟﹖每次閣下留言,自說自話,老朽皆隱忍不言。今日方知,閣下對老朽之「漢字基因」也頗表不滿,刻意來此「挑館」者。 昔日李敖挑戰胡秋原,一戰成名,台灣遂掀起此風。但閣下錯矣,老朽一不如胡秋原名氣大;二不如胡秋原好鬥;三不恥與「忘恩負義」之輩與語;四者,老朽曾做過嬉皮(閣下既然引用拙著,必知此事),道法自然,臉皮頗厚。 閣下須知,倉頡輸入法不是為閣下這種「學富五車中文」之高手而設,亦非為僅識之無之輩而發。有興趣於中華文化之外國人、無機會接受「良好教育」之「無知大眾」,彼等不知「部首」為何,即令知者,亦未知有「川」部(沈補﹕非也,“頁”部),若不取「奇怪的編碼」,那才是頭腦昏庸。老朽奢談「智慧」,連閣下都不如,封網長眠也罷! 倉頡法好不好放在一邊,老朽盡了心力,別人用不用也不相干。但漢字基因不過只公佈了一些理論,要攻擊也得先找個著力點。老朽實在忙得不可開交,輸入法、手機鍵位、電書、網絡電腦、中文2000等等,都已移交給他人處理。只有此網涉及人生大道理,不得不御駕親征,如果老朽「胡說八道」、「誤盡蒼生」,那是該下地獄。 老朽正全力發揚漢字基因理論,後年可望完成,其中細節恕「不敢」公佈。輸入法有了方向,人人以為可以踩著前人的肩膀;漢字基因開了大門,豈不又將口沫橫飛!閣下若係中國人,老朽成敗當息息相關,即令不可能成功,也望祝福一二! 至於細節,煩請沈紅蓮略加解釋,她比老朽更忙(她是總管)。但兩個苦命人,面對苦命國,每見暴風起,尚須耐心說,真真是﹕如之奈何﹖ 閣下可販售皮毛,但希望今後勿再來此進言,蓋老朽既老且朽,自不堪一擊也! (沈補) 1.『這「字首、字身」和字義的「字首、字身」根本是兩回事』﹕所謂字義,猜係指造字的方法,唯字形結構上不稱字首,而為部首、偏旁、形旁;文字學上亦無「字身」之稱,因其作用,有聲符、右文等名。 2.『在以「拼圖觀念」展述「倉頡編碼規則」所建立的編碼會與原來的倉頡編碼有非常少量的不同結果』﹕如此何不另創一輸入法﹖ 3.『又如原本「奇怪的編碼」如「順(中中中金)」會變回「順(中中、一月金)」等。』﹕倉頡輸入法不是變魔術,“順”字取碼完全符合字首分割定義,不過人們惑於習慣而已。如照貴法,那“候”當做“人中弓一大”、“滌”當做“水人中人木”或“水中人大木”了。 4.『「搶尾碼」』﹕倉頡輸入規則做「封閉省略」,蓋不喜攻擊性太強之字眼。 5.『「重疊碼」』﹕字形若重疊,則無法辨識,揣其意當指交錯。 6.『「難字碼」』﹕第六代已將各字形歸入止(X)部,難字規則已取消。 7.『這樣可在重碼量預到有十個之多……給程式和人們處理也會更方便。』﹕第六代重複字碼為????1,????2……????5,只能有5個(我做完七萬字,沒有十個重複的)。倉頡內碼(亦序碼)一字母以5位元表示,1B––1FH為重碼區,再多就超過32個了。至於程式處理,兩者都是原碼不全的狀況,談不上哪個比哪個方便。 8.『(規則一致比重碼量增加更重要,而且據三萬字所看事實沒有使重碼增加多少)』﹕原來的重碼規則只有一個,說不上規則不一致。另,三萬字是增加了很多重碼字,然第六代擴充了“Z”部,又修正了反字身取碼,才使重複率降低。 9.『yyya~yyyy段』﹕七萬字中,該段已有漢字存在,全形字符改在ZZ段中。 老朽註﹕ 當今世道之亂,首亂於師道不尊;而師道不尊,首在為師者所學不精,祇求闖名立萬,反怪罪師門道業荒謬!其於後學者遂為典範,人人學到一點皮毛,就大放厥詞,一味攻擊他人。古謂﹕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吠成一氣,遂不知何犬何形,真相不明矣! 老朽原意,今已行將就木,所隨學子寥寥,一身絕技勢將失傳焉。特立此網,免費以教天下學子,毋令向隅。孰料自張此網,風波不斷,一腔好心未見一人得利,卻遭有心人剁成稀泥,以致老朽不得不「止於親炙」,難以公之於世也! 若言老朽之技術無用,網友不妨去查首頁之統計資料,在「瀏覽計數」之上,有一方格及紅色鉤號中之視訊圖,點進後,再進入左側選項「Where from」欄,至國際統計中,第18項是「US Goverment」,到目前止,來了77次,都是在以往公佈計劃之時。換句話說,被國人視為瘋言癡語的資料,都在老美的大眼睛監視中! 何必徒使親者痛、仇者快呢﹖中國人一向只懂「內戰」,而不知團結對抗外侮!為什麼﹖沒有別的道理,泥巴就是泥巴! 老朽痛定思痛,說不定被氣死了,老美的漢字基因反倒完成了!故此計劃不提、進度不登、技術不理!而今,居然又有人用輸入法來挑戰!國人何以「鬥性堅強」﹖倉頡法不好,不教就是,把老朽打倒了,請問能得到什麼好處﹖老朽工作忙碌,怎能一輩子只抱著一個輸入方法﹖面對每個挑戰者,都要降階以迎﹖ 任何本領比老朽高的人,不妨自立門戶!老朽一不沾光,二不扯故,但請看在同是中國人的情面上,中華文化講究「尊師重道」!老朽的書再不濟,倉頡輸入法再不好,不看就是!不學就是! 就算能力高強之高人,有意「指導」一二,也請先看懂了、學會了,真誠一點,質問一句,老朽答一句!不要自己不懂,就把「成見」養得又肥又壯,希望一棒子把一個老人打得死去活來,未免有失「中華文化寬厚之道」吧! 更不要只學了西方「打倒老祖先」的功利思想,一知半解卻又自命不凡,鬧得社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早一年還有人罵老朽酸葡萄,今天美國標榜的自由經濟如何﹖法治如何﹖人權如何﹖正義如何)! 老朽不是「動氣」,而是「死心」!每天只有片刻的休息,上了網還要寫一大批「廢話」(俗人昭昭察察,然不寫又怕網友以為老朽確是無理)!因曾說過「不爭」,無意為己辯護,只是雞與鴨講,實在是「浪費生命」也! 老朽是「道法自然」,只好再講清楚一點,老朽已沒有多久可「神氣(再下去是鬼氣)」了,止於至善是年輕人的事,懂點道理的人,不論有理無理,不要苛責「長者」!老朽不可能「改過自新」,更不可能「受教」於盲! |
| #1983 留言者:網主 [2002-07-26] |
| 告網友: 近日風平浪靜,特悉心檢討,報導如次﹕ 一、老朽因身處非凡之時代,自幼遭遇非凡之境遇,遂養成非凡之個性,所思所想、所做所為,皆與同儕大異其趣。生平際遇已寫成《智慧之旅》一書,然閱者多將之視為一「傳奇小說」,而忽略了事件的真實性。 老朽自張此網,風波不斷,初有謀財而來,臭罵「失智老人」及「誅邦復」而去;後有奪利之徒;有爭名之輩;有將老朽攬為同志之舉;有利用本網供其廣告之類…總而言之,彼輩若行屍走肉,不知人生為何而活者! 所幸本網約有數千位定期來訪之友,其中不乏當世高人,亦有悉心探索之修行者。人世本諸相雜陳,未曾見足各相,又怎能看透本相、直趨如來﹖然事有輕重,緣於先後,老朽所負使命,如今方興未艾,不容時機錯過,是以施展金剛禪喝,曳然止之。 二、有謂老朽「自鳴清高」、「沽名釣譽」,有謂老朽之工作成果毫無價值,此類本屬蓋棺論定範疇,不理不睬可也。但為網友故,當事人僅求避嫌,而忽視了「機會示範」,豈非錯過良機﹖是以遇有機緣,無不盡心解說。尤以有人於本網進言,謂倉頡輸入法不合情理,老朽若噤聲,更是辱及天下倉頡愛用者之智慧矣! 「名」者,夕難見人,口呼之也。老朽活著藏匿深山,閉門不出,僅在必要時拋頭露面一番,豈有爭那死後令名之理﹖再談「清高」,老朽手捧金山銀山,拱贈賢良,清高又有何罪﹖老朽常謂﹕人棄我取,人趨我離;此即價值!至於能否賺錢﹖那是生意,由生意人為之!若問生意,放心!這個世界上,從來沒少過一流的生意人! 三、《宇宙浪子》一書,非一般「小說」,其中有「預言、寓言」焉,是故真假摻雜,言僅及要。二十年後,有網友數人出,將以真才實學,震驚天下,是知此言不虛也。 奉勸各位年輕網友,於此十數年中,安身立命之學問技術,將層出不窮。若能養成良好的判斷力,以及勇於任事之習慣,當能把握此一良機。 於計劃中,本網應能維持至2003年底。門中有口,竹下有人,一小石疑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