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877 留言者:緒含 [2002-07-10]
主題:突發奇想
  看過老師的宇宙浪子及智慧之旅之後,現在開始學習倉頡輸入,前幾天重看宇宙浪子在看到文祥教其他人指語時,突然有一個想法,就是這套指語可以應用到鍵盤的數字區,或電話的按鍵上,大拇指的上下左右中可對應到82465,食中無名指可用789123,小指就有點麻煩,但應該可解決,細節上可能還有許多問題,但如果能像文祥一樣『盲打』的話,就可以做到用電話當鍵盤,直接和電腦溝通,這不失為一個方法。雖然看過九方輸入法,但畢竟還是要螢幕的輔助。
  這只是一個想法,或許老師已想過,或許也已經有做出來了,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回應﹕
  想法正確,如果在非商業環境下,老朽有無數的想法都可公開與眾同賞。祇惜如今個人英雄主義盛行,老朽的好意常被誤解、曲解,然後濫用、佔用,甚至於變成他人之「知識財產」,自己反倒被法律所陷害了!
  閣下有興趣,不妨自己下點功夫,老朽的設計無時間完成,申請專利只為防止別人佔用。因為未來電話鍵盤使用率日增,是極為重要的商品。老朽等工作量太大,大部分的工作都得帶回棺材去了,這種想法如不使之實現,實在可惜,快動手吧!
1883 留言者:緒含 [2002-07-11]
主題:電話倉頡輸入
  續#1877
  感謝老師的鼓勵!
  學生研究了一下,初步的構想如下﹕
  用電話鍵盤和電腦溝通就要像說話一樣,越簡單方便越好,從簡是最高的要求,
  各字母對應如下﹕(四大類依順時鐘方向排列)
  A日 21  H竹 61  O人 81  S尸 41
  B月 24  I戈 64  P心 84  T廿 44
  C金 27  J十 67  Q手 87  U山 47
  D木 20  K大 60  R口 80  V女 40
  E水 23  L中 63       W田 43
  F火 26  M一 66       X  46
  G土 29  N弓 69       Y卜 49
  Z 5
  * 斷字、空白
  # 功能鍵
  說明﹕
  1.4和6是可以互換的,147及369也是一樣的,因為不知道各字母使用頻率,
  以及左右手的操作習慣的影響,目前暫定如此。
  2.Z主要供符號使用,為求簡單以5一次表逗、句號,二次表問號,三次表驚嘆號,
  其餘如倉頡輸入的編碼。(學生認為說話沒有標點符號,而問號、驚嘆號表表情、語境)
  3.*功能或可還能增加,學生尚未學會倉頡輸入,暫定如此。
  4.#為功能鍵。#1表中文輸入,#2表英文輸入,#3表數字輸入,英文輸入可用原來的
  方式,或直接對應上面的方式輸入,大小寫用*切換。
  以上是目前的構想,由於學生還未學會使用倉頡輸入法,沒有使用經驗,不能在手機上模
  擬一番,不過應該還有改進的地方。學生未學過寫程式,不懂如何編程式,再來由想法到
  實際的「產品」是如何運作的,一點概念都沒有,這中間還望老師多指點一二。
  老師在上篇有提到「智慧財產」的觀念,學生以為學生的想法只是起頭,如果有人能將其
  化為實際可應用的東西,自然是求之不得,一來是學生自知能力不足,二來有多些人參與
  那更好,至於該歸誰﹖反正我也不靠它吃飯,一切就由他去吧!
回應﹕
  多謝!多謝!這種想法極佳,只要有心貢獻,就是大眾之福祉。歡迎網友們各盡己力,把這個手機輸入法改善得完美方便,並免費讓大家使用吧!
  原則上,當這個方法公開以後,任何人已不能再據為己有,或申請專利。只是世人多昧,總會想方設法,以謀一己私利。這些且不管它,只要世上有一個無私的人,就會有一群人響應,眾志成城,或許能為這個荒謬的世界注入一點新生的力量。
  茲以此為題,敬邀各界英雄好漢,各出己謀,多多討論、批評、改進,共襄盛舉!
1888 留言者:緒含 [2002-07-12]
主題:手機倉頡輸入
  續#1885
  ctrl(*),alt(#)鍵用法也是一個很好的作法,但是手機不能同時按二鍵,只能用先後按的方式。
  研究一下,有二種方式來對應鍵位﹕
  1.*1表A,*2表B,餘此類推(或40個鍵位訂定各自的字母及功能)。
  2.*表哲理類,#表筆劃類,*#表人體類,#*表字型類,再加上數字表各字母及功能。
  這二種方式各有其優劣,還需要進一步的檢討。
  暫且不論孰好孰壞,學生只想到一個問題,只要輸入一個字就一定會用到*#其中的一個或二個。
  畢竟鍵盤按的次數有限,到時先壞的一定是這二鍵,不然就是要加強這二鍵的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
  所以學生認為平均分散各個按鍵的次數是很重要的。
  學生有一個想法,現在正在進行中,或許老師那裡已經有資料了,可以提供出來幫助學生。
  資料的來源﹕老師網上的「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後面所附的倉頡碼對應表
  研究方式﹕將螢幕上可以看到的字(一萬多個常用、次常用字)挑出,剔除﹖﹖的字,然後依先後順序
  統計各個字母出現的頻率(例如﹕A在第一個鍵位有﹖﹖﹖字,B在第一個鍵位有﹖﹖﹖字,....,A在第二個
  鍵位有﹖﹖﹖字,.....),然後再依鍵位乘上加權值(第一位乘5,第二位乘4,餘類推),最後可算出各
  個字母的加權總值,公式如下﹕
   A = (第一位次數)*5 (第二位次數)*4 (第三位次數)*3 (第四位次數)*2 (第五位次數)*1
  得到各個字母的總加權值後,就可計算出四大類的總加權值,剩下就是鍵位安排的問題了。
  待續!!
回應﹕
  (網管代答)
  請見1890則。
1890 留言者:緒含 [2002-07-12]
主題:手機倉頡輸入法
  續#1887
  汪兄的方法也很不錯,套用現有英文輸入的方式再加以改良,非常棒!
  至於#4以後的功能可以開放給廠商,像一些表情符號、簡訊常用語等都可納入其中。
  關於這個輸入法我一直在考量一個問題,英文鍵盤之所以會是現在的排列方式是有其原
  因的,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就是英文字母出現的頻率不同,而目前的排列方式是經過專
  家統計分析出來的,雖然不是最好但已能改善相當多的速度。
  前一篇就是基於這個考量而來,目的就是希望能訂出一個平均分散的對應方式,或許有人
  說鍵位集中手指就不用移來移去,不是可節省時間嗎﹖我想這是見仁見智的,我們需要一
  個比較專業的評估方式來評量,這一方面,老師應該比較有經驗,能不能請老師提供一些
  意見﹖
回應﹕
  (網管代答)
  倉頡碼字頻分析之相關資料,備妥後將上傳至本網技術交流之下載區,請留意本網之<最新消息﹥、<更新日誌﹥說明,謝謝。
1905 留言者:緒含 [2002-07-14]
主題:手機倉頡輸入
  續#1903
  先打岔!老師能否在百忙之中,抽一點點時間,為這個輸入法取個名﹖
  小杏子、文娃都可以,讓大家比較好溝通。
  (學生目前將注意力集中在手機、電話的倉頡輸入,學生以為如果能用
   12鍵解決大部分問題,那又何必要用到17鍵,再者,既然要用17鍵,
   那還不如用完整的鍵盤還來得方便。另一個因素是,電話的普及率比
   電腦高很多,針對電話鍵盤設計輸入法是當務之急,或許可以套用到
   鍵盤數字區,但畢竟還是要做一些修改,可以分出一個分支來研究。)
  回到正題!
  李兄學問真好,我很努力看了幾遍,還是不知所云,我是一個倉頡白癡,
  到現在還學不會拆字。最初提出的鍵盤對應方式,只是基於一個簡單的觀
  念﹕a = A = 日,b = B =月,我只需將26個英文字母放到12鍵中,並理出一
  個方便、易記的對應方式,再來只要定義出現在輸入的是大、小寫英文或
  倉頡字母,就可解決中英輸入的問題。像我提出的是把「文祥」的「指語」
  直接轉換過來,而前面#1893篇所提出的方式更簡單,一切都按1234的順
  序放入,口訣只有一句話。
  倉頡輸入法之所以無法廣泛的為人所使用,個人認為最主要的門檻在於倉
  頡字母及拆字方法,誰叫我們小時候只教注音符號而不教倉頡字母,所以
  用注音輸入的人最多,習慣是需要養成的,輸入法也是一種習慣,或許局
  勢將來會有改變的時候,但目前只能遷就現況。倉頡輸入法已經有一個門
  檻了,今天我們如不能設計一個簡單的轉換方式,移轉到手機鍵盤,而還
  要再設計一個門檻,我想即使這個轉換方式多好,也僅落個曲高和寡的下
  場。這是一個不得不讓人思考的問題。
回應﹕
  用「手機輸入法」即可。
  注音的門檻更高,人人都學過注音,但卻非人人都用。倉頡法學的不多,但用的不少。再說,音只有1441個,而本系統已收漢字近十萬,其中百分之八十七的字沒有注音,百分之九十六的字老朽都發音欠準,又該怎麼用﹖
  此事已有專門小組進行研究,老朽放手不管,至於何種方式最好,將交由公議。
1911 留言者:緒含 [2002-07-15]
主題:古字的存在意義
  老師前篇留言謂老師收錄十萬字,有八成以上不知其音,學生相信這些字在當初創造出來時,
  一定是有聲音的,只是因時代演進,聲音遺忘了,而字留下來,為歷史留下見證。
  老師費心極力保留這些字,將其納入電腦系統中,除了是希望這些代表中華文化的文字,不被
  資訊化的洪流沖入大海而消失於無形,對於我們年輕的一代,這些字的存在究竟有何意義﹖
回應﹕
  老朽不識其音,不表示無人知之,以康熙字典為例,四萬餘字皆有「切音」,餘字亦然。待老朽行有餘力,將聘專家一一下功夫整理之。老朽負擔極重,獨力挑起千古債!目前只負責將文化古籍用字保留下來,以供後人與古人溝通。
  至於年輕人,如果不尊重古人之智慧,恐怕遲早退化成猿猴!如今生態學者常謂﹕絕滅一種生物,人類就少了一個生存的機會!老朽則奉勸少年人﹕「不要以為科技了不起,十年河東,轉瞬成空!唯有智慧永存不朽,但若無千年之艾,愚者豈非自愚﹖」
  老朽所識高科技專家學者,若非斗量亦可車載,但究其技,無一惠及十年者。此類「天之驕子」,只因其「王朝」未殞,「主子」臨朝,尚可「臣仗君勢」,耀武揚威,但餘日不多矣!人類智慧,亙古不變,惜今人只重技術、文字理解能力低落,已與黑猩猩相去不遠矣(某黑猩猩已能理解四百多種概念、行為,且很少誤解)!
  人看不懂古籍古文,聽不明人云人說,說不清己思己想,就算賺錢盈櫃,不過一金碧輝煌堡壘之孤主獨夫。至若懂技術,不通文化之輩,只算得是黑猩猩的未來祖先!
1926 留言者:緒含 [2002-07-17]
主題:手機輸入法
  慚愧!有些遲鈍,今天終於看懂李兄的「井格倉頡輸入法」,簡單的說,就是將24個倉頡字母縮減為9個,
  而縮減掉的15個是利用這剩下的9個,根據倉頡輸入的原理再行編碼而成,至於如何編碼﹖可能不同人就會
  有不同意見了。另外,#1918篇提到的「鍵使用數」,取樣稍嫌粗糙,如果真正要考慮按鍵的使用數目,必
  須要將「字頻」考慮進去,因為雖然「手」的使用數最低,但如果碰到使用率最高的字,說不定它按到的
  機會會比使用數最高的「一」還高。我所要強調的,也是一開始我就提出來的,就是要把「字頻」的因素
  考慮進去。我之前曾提出來一個公式,那是一個考慮欠周詳的公式,把它忘掉也罷!目前我所找到較新且
  較「官方」的資料,是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於87年的出版品,可由以下網址下載﹕  http://www.edu.tw/mandr/result/87news/page2-1.htm
  其中排名前十名的字是﹕的、一、是、不、有、在、人、我、大、了,而這十個字就已經佔了11%的比例,
  也就是說,在我們平常讀報、看書、說話等用的到字的地方,平均100個字當中會有11個字是前面所列出的
  10個字,如果我們只認識表中所列的前500字,那麼在我們看報時,平均100個字只有16個字不認識,由此可
  以看出「字頻」對於「按鍵使用數」的影響,或許有人會認為不過才9、10個按鍵,差不了很多,我想我們
  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試驗﹕把手機(非電話)握在手中,用您的大拇指按「1」、「5」、「#」三個鍵,可
  以感受到其中的不同吧(如果感受不到,請按1000遍,但小心運動傷害)!如果我們將按最多的鍵不小心安
  排到最「蹩」手的位置,其結果可想而知。
  另外有一個觀念我希望和各位溝通,我不會、不懂倉頡其實是我最大的優點,因為我會對一些「理所當然」
  的事情提出質疑,(事先聲明,我對李兄沒有任何意見,僅僅是舉例,勿見怪!)就像李兄所提出的井格輸
  入法令我感到很困擾,學倉頡我已經要背A=日、B=月……,現在還要背1=一、2=戈……,或許李兄會提
  出一套理論來說明,其實記這些不困難,而學倉頡本來就是要會這些的,這時讓我想到一個簡單的對話﹕
  A﹕為什麼學DOS要記那麼多的指令﹖
  B﹕DOS的設計本來就是這樣的啊!
  A﹕為什麼在DOS中要看圖形這麼困難﹖
  B﹕沒辦法,DOS是文字模式,要切換到圖形模式才可以。
  這個觀念老師也曾經提過,設計者→使用者,使用者→設計者,設計者可以提出八萬、十萬個規則要求使用者
  遵守,而可憐的使用者受到這八萬、十萬個規則的制約,努力、辛苦地學會使用軟體,最後還可以當個老師來
  教導別人。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能者多勞,能者多勞,與大家共勉之!
回應﹕
  人為什麼要學﹖當然沒有必要!為什麼要研究手機輸入﹖當然更無必要了!別的不說,今天大家日子過得很好,為什麼要搞這些呢﹖(沈補﹕閣下盡量提出「理所當然」的質疑,我們一定盡力回答。但最後一段所質疑的就不是手機倉頡輸入法了,以致朱老師有如上的答覆。既然閣下有機緣得到這些體驗,一定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能者多勞,何不發心設計一個不要規則的方法﹖至於手機簡訊的常用字,是否和教育部公布的一致,個人的文字水平,是否會有不同範疇的常用字〔比如朱先生的常用字是“老朽”,很少用“我”字。一種輸入法,到底是規則重要,還是例外重要,希望閣下多加思索,提出最佳方案。)
1932 留言者:緒含 [2002-07-17]
主題:手機輸入法
  學生很抱歉!學生是屬於老師所謂的「聽不明人云人說,說不清己思己想」的人,
  為不想污染了各位網友的眼睛,留言常刪刪改改很多遍,往往要一、二個小時才完
  成,不料昨晚還是出現辭不達意的情形,見諒,見諒!
  學生主要是想表達二個想法﹕
  1.在設計鍵盤位置的時候,希望能多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同樣是從一樓到二樓,能設計個電梯出來,就不要做個樓梯,「能者多勞」的意思
  是期勉能力高者就多發揮一些力量,創造出最完美的東西,來幫助能力低者。
  2.「字頻」是設計鍵盤位置的重要因素,沈小姐說的很有道理,對每個人來說,國推
  會的資料都不適合,再說現在的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用字也差很多,不然怎會
  有代溝呢!要尋求一個正確的「字頻」排列順序是相當困難的。科學是在尋求普遍
  而合理的解答,他允許在誤差範圍內找到一個最大的解,對每一個人這個解都不能
  百分之百的正確,但都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正確性,而這也是目前我們所能做到最好
  的狀況。這時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要如何得到這個最大的解﹖這是屬於語言
  學的範疇,他們會訂出一個比較客觀的評量方式,經由這個方式來求得這個解,而
  我所做的就是去尋找他們所公佈的解,國推會的資料就是我找到的其中之一,但是
  這是最好的解嗎﹖我也不知道,這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來解這個難解的問題。
回應﹕
  問題很簡單,閣下自稱「學生」,當以「學」為主。今閣下不願「學」倉頡,是名不副實也!又不願學習他人意見,堅持「能多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卻不顧使用者現實需求(以新求新是妄也),怎能竟功﹖
  最現實的問題是﹕人需要記憶及溝通者,人事時地物而已!任何輸入法,如不能正確地輸入「人名、地名、物名」(認為聊天重要的人,老朽不屑與語)(沈補﹕況輸入不便,簡訊必如電報,只用關鍵字),又有何用﹖而人名用字,已知有「萬家姓(非百家姓也)」,與字頻何干﹖
1957 留言者:緒含 [2002-07-20]
主題:手機輸入法
  學生花了一些時間,把心中的整個概念寫出,本來用的是Mind Map的方式來思考,現轉為層階的方式來表達,希望老師能看懂,若有問題,學生再將圖mail給網管。
  現在只是初步構想,有很多地方都還是空白,要靠老師及各位網友來完成。
  (篇幅可能會過長,字型可能需要強迫以細明體顯示,不然表格會出問題,請網管幫忙處理一下,謝謝!)
  手機輸入法﹕
  1.鍵位設計﹕
   1.1.鍵位對應方式﹕
    1.1.1.#1883篇留言
    1.1.2.#1885篇留言
    1.1.3.#1887篇留言
    1.1.4.#1893篇留言
    1.1.5.#1903篇留言(井格輸入法)
   1.2.考慮因素﹕(以使用者角度考量,方便使用者應用)
1.2.1.方便、易記
1.2.2.倉頡輸入法基本精神
1.2.3.字頻﹕(此部分牽涉較廣,需要科學的統計計算,由公議之)
 1.2.3.1.取樣﹕
  1.2.3.1.1.分類﹕人、事、時、地、物、專有名詞、特殊用語……
  1.2.3.1.2.數量﹕取樣數(數字越大,越接近真實)
  1.2.3.1.3.來源﹕(略)
 1.2.3.2.加權計算方式
 1.2.3.3.統計
 1.2.3.4.結果分析
1.2.4.操作方式﹕(分左、右手)
 1.2.4.1.手機(拇指)﹕主要以拇指按按鍵
 1.2.4.2.電話、傳真機(一或三指)﹕一指為主,三指較少
 1.2.4.3.一般鍵盤數字區(四指)﹕
 1.2.4.4.其他(缺指、無指)
1.2.5.鍵位頻率分析﹕
1.2.5.1.資料來源﹕
1.2.5.1.1.以字頻為參考來源
1.2.5.1.2.以所有字為參考來源(不考慮字頻,所有字機會均等)﹕
1.2.5.1.2.1.五千字(常用字)
1.2.5.1.2.2.一萬三千字(常用、次常用字)
1.2.5.1.2.3.三萬二千字(中文CPU字庫)
1.2.5.1.2.4.十萬字(全字庫)
1.2.5.2.計算方式﹕(以一萬三千字為例,有83.8%的字為四碼以上,故不考慮先後碼之加權數)如「附錄一」計算各字母之頻率,再依前述之鍵盤對應方式,計算0~9之頻率
1.2.5.3.結果分析﹕
1.2.5.3.1.集中﹕分析結果集中於某些鍵上(如﹕1、2、3、4等)
1.2.5.3.2.平均分散﹕結果平均分散於各鍵
1.2.5.4.評估
1.3.編碼方式﹕(﹖)
1.3.1.倉頡5
1.3.2.倉頡6
1.3.3.其他

2.應用範圍﹕
 2.1.手機
 2.2.電話、傳真機
 2.3.其他﹕電書、上網機、公用資訊站、個人「微機」……
 3.程式設計﹕(﹖)
 4.推廣﹕(﹖)
   4.1.專利申請
   4.2.開放使用
   4.3.推廣方式
  5.其他
  說明﹕
  1.(略)﹕表暫時略過不提
  2.(﹖)﹕表無概念
  附錄一﹕
  各倉頡字母頻率統計表
  以(朱老師網站→下載區→倉頡輸入法專區→第五代繁體倉頡碼表 cj5.zip檔)為準(去除14110以後的字)



  若考量手機的按鍵方式,「6」鍵位置較難按(個人感覺),偏又遇到比率最高的,
  因此可考慮變換一下鍵位順序,2468順時鐘轉一個,2→4、6→2、8→6、4→8,這樣
  的安排或許會較好一些。
回應﹕
  已交專人研究。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