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3 留言者:西竺 [2008-05-12] |
| 主題:古琴 西竺請教先生: 我向來喜歡中國傳統的古琴音樂,不喜歡古箏,感覺生硬,徒亂人心。古琴音裏,印象最深,也最難解的是一曲《孔子讀易》。最初聞者為一蜀中名家所奏,那是1990年代之事。《易經》雖然讀過,但一直不大懂。在這曲音樂裏,仿佛能感受到某些啟發,但又不大確定。不似神秘,不似自然,說不出所以然。先生可否指教? 由於大陸的音樂下載鏈結似為防火長城所阻,我給的鏈結無法下載,還請先生自行搜索相關樂曲。 誠願隨喜先生:無為有為,皆合正道。 西竺 謹識 歲次戊子 四月初八 |
| 回應﹕ 前則談到現代音樂,老朽是慚愧不已;此則閣下問起「傳統音樂」,老朽繼而悲哀難勝!何也?「現代」人人皆知,即令不知也生活其間,每天摸著時間渡日!而「傳統」呢?人人以為自己知道,問之,人人瞠目結舌;進而求教之,人人倉惶而遁,因為心知肚明:早把老祖宗埋入地底了! 《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樂乃六藝之一,老朽曾一再解釋,中國傳統之「樂」,與當今所謂之「音樂」,實乃風馬牛也(已言者不贅)!是故,若謂「古箏」,其猶如「兵馬俑」,有形有狀,但已無生命矣! 為何如此說法?蓋自「偉大的五四運動」之後,「中國」僅存「政統」,而「道統」已無影無蹤!新六藝為英文、理化、數學、考試、運動、吹捧!百餘年來,學校所教者,盡皆謀生發財術,社會所重視者,無非成功人!於是,人人立志發財、立足世界五百強,若問禮樂,何其牛哉? 古人有所謂「知音」說,知:音中有物、有景、有心、有情;此說相當於無線電波,能載各種訊號,溝通彼此焉。曩於春秋時,俞伯牙遇到鍾子期,一傳一收,訊號同步無誤。不幸當年無高產水稻,鍾子期提前向閻王爺報到去了。俞伯牙無音可知、伺服器當機,聲波傳到人馬座外,遂摔琴禁音,絕矣。 想想就知道,西洋音樂中如交響樂,樂師上百。音樂者,齊奏一調可也,即令有高山流水,也是稀哩嘩啦,民主自由。而古箏一次一音,簡單明瞭,要是聽不出來,就叫做無法溝通!無法溝通,就不能謂之知音!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唯一的一次知音被餓死了(想當然),天人永隔! 再想想,通什麼?保證不是股票漲了多少,也不是奧運火炬在哪裡!且不論是什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彼此所學所知、意識所注。古人只讀四書五經,生命之流徜徉在自然山水中;而今人所讀全是生產技術,生活在水泥叢林下。閣下欲通音律,胸中所藏丘壑若干?欲如何通法? 已知原理,豈需用耳?老朽是實用派,此生從來只養手中鳥,不逐天上鷹! |
| #7734 留言者:西竺 [2008-05-13] |
| 主題:地震 西竺問候先生好: 藉昨日下午兩點半一場地震之緣,若有所悟,生死與心並不相關,很喜悅。 晚間一直沉浸於這種無以言說的喜悅中,狂心暫止,然瞋心仍存。遇逆緣仍會生起無明火,染暴躁習。還請先生不吝指教,應如何降伏之。誠謝。 西竺 謹識 歲次戊子 四月初九 |
| 回應﹕ 佛於《金剛經》中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斯乃不二法門。 |
| #7744 留言者:網主 [2008-05-20] |
| 告網友: 自上月14日開始收集老歌至今,已滿月矣,現大致就緒,所欠者玩味微調而已。預計收五百首,目前尚有一成待定,蓋撈珠於瀛海,不期其全,唯恐遺珍也(歡迎建言)。 目前暫分十類,係以老朽主觀感受為度,無絕對標準。原則上將男女之情歌分為兩情相依之戀歌、因愛生怨之怨歌、愛極而恨之恨歌,至於親情、人情、事物之情則劃為情歌;優雅脫俗者為雅歌、不同民族特色有民歌、美國風格乃美式、中文為中式;傳統歌劇之詠嘆調列入歌劇;以合唱為主者列入合唱。 除中式外,各曲聯接至You Tube網站,因若有不足,尚可「上傳」補充。You Tube尚有一優點,提供視訊影像參考;且各曲之歌者頗多,清麗有別,老朽但選效果較佳者,網友若所見不同,尚可自理。尤令老朽喜出望外者,是找到許多睽別數十年之電影,極盡「聲色之娛」。 如戀歌之Sott'er Celo de Roma用作羅馬假期插曲,今眼見小公主青春依舊,而老朽鬢白皮鬆、步履蹣跚,頗有關山難渡、彈指天涯之感。 更想不到,巴西民歌The Girl from Ipanema 竟是「上帝創造女人」的主題曲,當年,老朽曾被Brigitte Bardot 迷得六神無主,總以為是荷爾蒙作祟,期期然難以啟口。 如今已心止如水,細觀才發覺老朽對「美」的理論中,尚漏列了「動態」影響。如以BB的集錦相片(如Brigitte Mlle de Paris一曲)來看,一點也看不出風靡世界的特色。但其純真的自然韻味,在動態影片中,少女思春、活色生香!老朽即令心是止水,竟也老神難再!可怕! 老朽剛發現,在You Tube搜尋中輸入〞Movie Legends - 〞後,再加入喜愛的偶像名,如Grace Kelly,可選得片刻妙聲美影的享受,提升一下身旁小宦官的水平。蓋網絡是物質文明過渡到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橋樑,人可以大門不出,少污染些環境,便魂遊青冥,心曠神逸! 總之,抒情老歌欄中珠玉處處,可賞心、可悅目、可造福地球。茲獻給網友,請笑納。 網主人白 |
| #7752 留言者:網主 [2008-06-03] |
| 告網友: 老朽常提及自己係「精神族」,表面上看來,充滿自傲,實則就事論事而已。查人皆備具肉體與心靈,終生相伴,如磁石之陰陽兩極,無從選擇。只是人受到環境與條件的影響,在自我意識上,對物質與精神的需求有別。以至於性相近、習相遠,有人較重現實,老朽不過安貧樂道罷了。 物質族之優點在於目標明確,有一定的管道,拾級步進,成為社會的中堅;而缺點則是生活單調枯燥,眼界缺乏色彩,終其一生,難得追清風以邀明月焉。精神族恰恰相反,往往晃蕩虛無之玄際,足踏白雲、頭頂青天。其結果,經常上不成下不就,即令自命瀟灑、倒也未必風流! 老朽以農牧類之精神族,倉儲甚豐、餘力尚足,素喜為人之所不為,不計成敗。今於垂暮之年,又從事形音編碼,見者或謂:驟雨不終朝,難怪水土流失秧無著也!是乎?豈不知圍棋有格,格中置米,每置後再增米一倍。如斯,迨至其成,宇宙已為之爆滿矣! 夫遂行小事者,格格可數,格格有成。老朽足不出戶,日日神遊九天,所見者,棋之一局也。日昨偶見一電視影片,道及蘋果之史蒂芬傑布與微軟之比爾蓋茲瑜亮情結。前者係電腦界奇才,後者為不久前世界首富,二人主導「高科技」事業三十年,風雲迭起。 於老朽眼中,舉世物質文明不過一瞬,時賢所謂之「成就」,莫非一陣輕風(精神族之術語)。一些尚不成熟之產品,女未大已十九變,變變都只是濃妝艷抹,好讓少數人吃香喝辣!作為演電影的題材,尚遠遠不夠精采,若問這兩位仁兄對人類未來有何建樹?大概只佔圍棋盤中一米! 網友當知,老朽一向口氣狂妄,反正未到烏江盡頭,孰楚孰漢,落子方知也! 近因留連網際,於YOU TUBE中搜尋資料,以供篩選基因。於此,老朽見識到,敝精神族之「水準」應改以「氣準」衡量之。蓋水面海底相去數十公里,其準不準可究,而人智宛若天淵,直可遠逸銀河而不止也! 敝族特愛「影響(或稱感動)」他人,常以「推薦」為手段,佔山卡位,不遺餘力。其氣準高者,的確不同凡響,但絕大部份「自暴」令人不敢恭維,逃之唯恐不及!有人聞聲不知音、見形不識色,網上所掛之各種作品不下百萬,而能入老朽耳目者,萬不及一、苦不堪言! 「資訊爆炸」失序後,資訊越多,人的判斷力越低劣。「古戈」之所以成功,正是能提供部份搜尋功能,遂令因特網得以造福人類。可是文字有序,圖音無碼,看來不找到感覺基因、無法編碼前,老朽苦難難了!好在目前已略窺門徑,繼續努力便是。 談到「輕音樂(Light music)」,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老朽自幼受音樂之賜,於各種打擊中,心靈常保純淨。本網樂迷雖不多,但相處是緣,老朽能反饋一二,絕不手短。因此,就一己所知,略述音樂源流。縱傳統中華文化視音樂如洪水猛獸,然滄海桑田,今昔有別矣! 原則上,音樂有傳統與世俗之別,傳統必有源流、規範、格律。而世俗則深入民間,能為群眾接受,廣為流傳。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加上社會變遷,兩者逐漸合而為一。只是人類不具遠見,連事後之明都蒙上私欲塵垢,遑論先行蠡測?是故,音樂就是音樂,近者近之,遠者遠之。 在西方,傳統音樂有四個時期,分別是:巴洛克、古典、浪漫、現代,於今統稱為「古典音樂」。其中僅古典時期受到貴族訶護,音樂家衣食不愁,能專心工作,作品常成篇累帙,規律井然。浪漫時期已進入工商社會,音樂家們必須自行謀生,所幸音樂備受歡迎,故而大放異彩。 音樂源自聲覺,係人對生存、生命之感知體系,不可抗拒。石器時代以降,人類溝通頻繁,聲帶因常用而令喉部下壓,後口腔之空間大增,逐漸發展出語言。在溝通時,語言配合情緒,產生了高低輕重的變化。這種變化,對男女兩性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從而干擾到平靜的社會交誼。 我國古聖人有鑒於此,採用了防堵的方式,縛以「禮儀」(罟網討論甚多);西方由於地形分裂,各民族割據而居,交遊不多,且較放任。當西方偶有通商來往,居民得見異地之客時,常群聚而問詢之,久而久之,遂形成「報導舊聞專業」,是稱「遊吟詩人(troubadour)」。 遊吟詩人可稱西方文化搖籃的推手,盲人荷馬(Homeros約前九世紀至前八世紀)生於小亞細亞,旅行各地,創作了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者統稱《荷馬史詩》。及至基督教統治歐洲,開始了千年「黑暗時期」,這時,除了基督教義,一切思想、文化都在「嚴禁」之列! 六世紀,教皇格里哥提倡「聖歌」,以淨化人心,人稱格里哥體。十一世紀,城邦貴族興起,他們需要娛樂,遊吟詩人便以演唱情歌方式,大受歡迎。文藝復興到來,有了樂譜,「複音音樂」大行其道,從而使音樂流向民間,不再是宗教、貴族的特權。 西方正宗的音樂起始於「巴洛克( Baroque)」時期(1600-1750),代表人為音樂之父巴哈。他終身奉獻給音樂,創造了許多形式及技法,奠定了在音樂界不朽的地位。巴哈故世後,進入「古典時期」(1750-1820),海頓、韓德爾、莫札特、貝多芬等大師繼起,其曲式規律、風格嚴謹,有大量永垂不朽的作品問世。 待貝多芬過世,立即跨入「浪漫時期」(1820-1900)。整個十九世紀,思想解放、生產旺盛,歐洲社會籠罩在浪漫主義中。浪漫主義是與古典主義相對的思想潮流,古典樂派著重形式與規則,浪漫主義則要打破慣例,強調個人特色,只保留了音樂的基本性質,自由創作。 於是,音樂由成熟進入燦爛期,一舉釋放了所有的能量,此時大師輩出、百花齊放。大眾最熟悉且喜愛的音樂家有舒伯特,蕭邦、舒曼、李斯特、韋伯、門德爾松、布拉姆斯、華格納、羅西尼、普西尼、維爾弟、史麥塔納、聖桑、德弗乍克、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夫及史特勞斯等人。 十九世紀末,法國青年德布西深受繪畫印象派大師莫內(Monet )影響。他拋棄了傳統音階的表象,採用「重組」後的「五音階、六音階」,且以「漣漪式和聲」製造了奇妙而清新的聽覺效果,是稱「印象音樂」。但不幸後繼乏人,曇花一現,故未能形成一個「時期」。 接著是「現代時期」,從一九○○年迄今,物質文明的最高峰,資本與英雄主義盛行。這時,中產階級已經主宰了世界,音樂、藝術、文學都成為時髦市場的寵兒。藝術家們各自擁有自己的經紀人,莫不面向市場,千方百計表現自己與眾不同,以求揚名得利,但不幸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僅音樂,戲劇、繪畫、文學皆然,尤其當「電影、電視」綜合藝術興起後,單純的音樂、藝術很難立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國作曲家荀白克發表了無調性音樂,至此音樂變成不和諧的噪聲,完全否定了音樂必須優美悅耳的傳統觀念。於是,音樂殿堂變成商業賣場,各取所需。 然而,人生需要調劑,人耳需要音樂。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經濟實力展現,人民四出尋找聲色刺激。由於沒有傳統的包袱,藝人們用地方民謠、黑人的福音歌、慢板藍調等,在紐奧良地區創造出特有的「爵士樂(原名: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爵士樂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便利用樂手「即興演奏」(通常是用一組樂念,反覆變化),形成獨特的風格。樂隊的組成,往往只是幾件獨奏或鍵盤樂器,外加一位歌手。第二次大戰爆發,為了巡迴勞軍,大型樂團成立,有班尼固曼(Benny Goodman )、格蘭米勒(Glenn Miller)等。 戰後從五十年代開始,電子結他的流行,四人就可組成樂隊。由於當時青年們不滿社會問題,紛紛利用重金屬的打擊與喧囂的擴音設備,大聲嘶吼,發洩心中的憤怒。於是:「搖與滾( Rock and Roll)」便成為他們的宣言,一批批精力充沛的青年,正式登上音樂舞台。 世紀末,電腦與相關技術蔚為龍鳳,多媒體熔合音響、影像、圖形於一體,又形成了新的風潮:「新紀元音樂」。由於青少年盲目跟進,搖滾的噪音更是震耳欲聾,新紀元便用多媒體、走向愛爾蘭的清純風格;音樂內容則多傾向環保、關心人類社會等議題。其代表樂團如恩雅(enya)、神秘園(Secret Garden )、班得瑞(Bandari )、柯特沙(Cortazar)等。 現在,再來討論「輕音樂」,便顯得脈絡分明了。因為音樂的主要擁護者,是人的耳朵、心靈,只要人不變,音樂的規律就必須遵從。人所生存的環境在變,變得日益苛刻,但人的耳朵、心靈依然,更需要悅耳、慰心、宜人。而音樂的素質,是旋律要優美、節奏要舒適、樂曲長短合適。 如斯,不論什麼樂派、風格、樂曲,只要能符合上面的條件,便可稱之為能「令人輕鬆的音樂(Light music)」。尤其是樂曲內容,絕大多數皆為既有、已被聽眾所接受者,只需根據樂隊特性加以改編即可。老朽所選的「輕音樂」,係根據以上說明,再加以下條件: 1,旋律優美,不限樂器與演奏方式。 2,節奏輕柔,不限曲式種類及樂風。 3,時間在十分鐘以內,以供短暫休息。 目前整理「輕音樂」,至少已收羅了近千個YOU TUBE中的樂曲,其中有(資料來自網上,未必正確): Artie Shaw 阿蒂簫 --美國人(歿),奏黑管;銅管樂隊,早期爵士樂隊 Glenn Miller 格蘭米勒--美國人(歿),奏伸縮管;銅管樂隊,早期爵士樂隊 Benny Goodman 班尼固曼--美國人(歿),奏黑管;銅管樂隊,早期爵士樂隊 Ferrante & Teicher費氏兄弟--雙鋼琴演奏,美國兄弟二人(歿) Franck Pourcel 法蘭克 --法國人(歿),擅長小提琴 Harry James 哈瑞 --美國人(歿),小號+管弦樂隊 Percy Faith 珀西 --加拿大人(歿),管弦樂隊 Bert Kaempfert 貝爾特 --德國人(歿),小號+管弦樂隊 Montovani 曼陀凡尼--作曲,小提琴,英國人(歿)。世界三大輕音樂隊之一 Paul Mauriat 保羅 --作曲,法國人(歿),世界三大輕音樂隊之一 James Last 詹姆士 --作曲,德國人,世界三大輕音樂隊之一 Ray conniff 瑞康尼弗--作曲,美國人(歿),奏伸縮號,爵士樂隊 Andre Rieu 安德烈 --荷蘭人,約翰史特勞斯圓舞曲樂隊 Fausto Paptti 佛士特 --法國人,薩士風+電子合成 Richard Clayderman克萊德曼--鋼琴王子,法國人,常獨奏或與管弦樂隊合奏。 Secret Garden 神秘園 --挪威(男,鍵盤)+愛爾蘭(女,提琴),代表新世紀 Enya 恩雅 --愛爾蘭The Celtic人,女,代表新世紀音樂 Bandari 班得瑞 --一群志同道合之年輕人組成,定居瑞士,新世紀代表 Ernesto Cortazar 柯特沙 --墨西哥人,號鋼琴詩人,新世紀代表 Maurice Jerre 毛利斯 --作曲,法國人,專長影片配音 John williams 威廉士 --電影作曲家,美國人,主持波士頓愛樂團 由於美國電子吉他發達,幾個人便可組成搖滾樂隊,成本低廉。幣劣易產、量大,在重商社會上,野火燭天,立刻形成龐大的市場。劣幣取代良幣,勢之必然,美國音樂走火入魔,求量而不重質。在輕音樂領域上,逐漸由領先而落後,由落後而沉沒,於上表可知其概矣。 歐洲拜傳統音樂之賜,素材豐富,是以大型管弦輕音樂隊鼎盛。尤以電影事業日正中天,需求旺盛。搖滾、重金屬偏激、狂熱的節奏,吸引了青少年、卻嚇走了成年觀眾。美國好萊塢不得不向歐洲靠攏,於茲,音樂傳統走進通俗市場,而通俗市場則回到優美宜人的輕音樂。 老朽辛勤工作之餘,竟有意外收穫。緣於前次選擇「抒情老歌」時,網上處處可見各界推薦的音樂名單,老朽細察,發覺彼此「格格不入」者超過九成!老朽素來敢作敢當,自是堅持己見,不為所動。此次再選輕音樂,待點點滴滴將前述樂團收集完畢(該網索引紊亂,再找常不知所在),再事聆聽,其演奏之改編曲,居然九成與「抒情老歌」相符!是「巧合」乎?抑或「英雄所見略同」? 老朽七十歲才作曲,以往號稱所學為「理論作曲」,其實,音樂學院並無此一科。緣因老朽一談起專攻作曲,就有人很識相地問:「閣下作了什麼曲子?」答:「人生七十才開始!」對方哈哈大笑:「原來是理論作曲家」!故特設此理論作曲系,系有此理論出爐也! 網主人白 |
| #7754 留言者:岳凌 [2008-06-04] |
| 主題:回應7752 朱老您好,您在7752留言中提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國作曲家荀白克發表了無調性音樂,至此音樂變成不和諧的噪聲,完全否定了音樂必須優美悅耳的傳統觀念。於是,音樂殿堂變成商業賣場,各取所需。 』 對此推論我持反對看法,畢竟從未見過無調性現代音樂大賣特賣,而音樂的商業化世俗化也絕對不是西方音樂的演進方向所造成。 另外,我也曾花過一些力氣創作電腦音樂。當然,這音樂並非您所介紹之導正人心,紓緩心情的輕音樂,甚已超過您所定義的『音樂』範疇。不過仍希望您能撥冗聆聽這作品,請關燈,房間全暗,用頻率響應好的音響器材來聆聽。http://www.chinesenewear.com/ear/ download/countlesscount.mp3 這篇留言您看過就好,不需公開。 |
| 回應﹕ 凡本網網友盡知,老朽只談公議,從不回覆私見,不願公開請勿來此。此外,任何事物若不能導正人心,皆屬老朽「勿視、勿聽、勿言」之範疇。老朽既迂且腐,活著苟延殘喘,只有一個目的,準備為中華傳統文化馬革裹屍! 歡迎討論,意見不同最好,但請言之有物,贊成與否應據理而定。閣下所陳述之理由、雖字字出自7752該則,但與閣下之主題無風無雨、非馬非牛,頗令鑽研「理解」數十載之老朽汗顏:「無地理解」!至於閣下所提:「音樂的商業化、世俗化」已於前一段說明,且引該文如下: 『接著是「現代時期」,從一九○○年迄今,物質文明的最高峰,資本與英雄主義盛行。這時,中產階級已經主宰了世界,音樂、藝術、文學都成為時髦市場的寵兒。藝術家們各自擁有自己的經紀人,莫不面向市場,千方百計表現自己與眾不同,以求揚名得利,但不幸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請注意,欲攻敵盾,先備己矛。閣下所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國作曲家荀白克發表了無調性音樂,至此音樂變成不和諧的噪聲,完全否定了音樂必須優美悅耳的傳統觀念。於是,音樂殿堂變成商業賣場,各取所需。』係指「古典音樂-現代時期之終結」。 全文可對應老朽所著《智慧之旅》、稚春-天籟中之討論,不論如何,該段與閣下所述「對此推論我持反對看法,畢竟從未見過無調性現代音樂大賣特賣,而音樂的商業化世俗化也絕對不是西方音樂的演進方向所造成」毫無體用因果關係,看不出反對之「畢竟」為何! 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識其人,不授其柄是也! 後記:已擱筆,突然想起一段故事。 老師講完了課,問某生:「都聽懂了?」 「都懂了。」 「那很好。」 「不好。」 「為什麼?」 「我有一點不贊成。」 「你說。」 「既然這個是那個,那個就不是那個,如果那個不是這個,這個就應該是那個…」 老師打岔說:「別急,說清楚點…」 學生茫然:「你指哪個?」 ??? |
| #7759 留言者:網主 [2008-06-15] |
| 告網友: 自四月14日發了瘋,兩個月來,老朽日夜浮沉虛幻之音樂影像海中,較俗人尤俗矣!固然見識到了不少精品,令人心心相戚,但絕大多數是糟粕垃圾,耳目其泣!好在登泰山之巔,沐清風以邀明月,渺群丘而小天下!有三五同沐,沐之;無人共樂,自樂之,夫復何愁? 去載,丁一為老朽購備大樓一座,以容本室小眾,續航天涯。三十年前,老朽曾在台主持一室內裝潢公司,對工程進度瞭然於胸;觀後,估計新居須時兩月完工。因素知本澳居民財大命好,為保險起見,加時一倍(且扣除新年假期),老朽今年三月得進化為「寄居蟹」焉。 為此,老朽嚴令同仁儘速將圖文系統完工,成立「幻廬」以迎新猷,是有三月開幕之約!孰料,人算不如天意,因工作要求過緊,官逼民反,導致311兵變焉!事後,老朽痛定思痛,決定退居二線,蒔花澆水,坐待天命之成。四月已去,五月又終,今六月過半矣! 蓋本室租屋數棟,若欲遷居,須於三個月前向屋主報備。今一延再延,屋主們已下最後通牒!此外,老朽房中冷氣損壞多時,既要搬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兼屋漏必逢夜來雨,近因溫室效應肆虐,澳門霪雨不止,蚊蟲滋生,群起為非作歹,每令老朽抓狂! 沈子跟老朽三十餘年,年年搬家,處處飄泊,早已處變不驚。日前沈子衡情度理,斷然下令,且不顧糧草、大軍先行!自是,老朽等難安於室,又蠢蠢欲動矣!此次移駕,非同小可,蓋小杏子靈貫九天,眾仙諸佛無不饗以鮮花、助以清韾,是有風雨淨地、雷電助威也! 「輕鬆樂曲」已收集八百餘首,係以演奏之個人及樂隊、分為以下十類: 一:鋼琴王子 Richard Clayderman 克萊德曼--鋼琴王子,法國人。 本類係克萊德曼主奏、管弦樂隊合奏者,因音色豐富,極為動聽,宜供休息欣賞。 二:鋼琴演奏 Richard Clayderman 克萊德曼之鋼琴獨奏曲。 其他人等。 鋼琴獨奏之特色為純淨清脆,宜於夜間欣賞或工作時作背景音樂用。 三:鋼琴詩人 Ernesto Cortazar 柯特沙--墨西哥人,號鋼琴詩人,新世紀代表。 Ferrante & Teicher 費氏兄弟--雙鋼琴演奏,美國兄弟二人(歿)。 Roger Williams 若傑--美國人,號鋼琴先生,老一輩樂人。 本類變化不一,新世紀之音樂常採用多媒體製作,作背景音樂極佳。 四:古典小品 各種較短之曲目或片段,以饗古典音樂之愛好者。 五:當紅樂隊 Andre Rieu 安德烈 --荷蘭人,約翰史特勞斯圓舞曲樂隊。 Fausto Paptti 佛士特 --法國人,薩士風+電子合成。 Maurice Jerre 毛利斯 --作曲,法國人,專長影片配音。 John williams 威廉士 --電影作曲家,美國人,主持波士頓愛樂團。 此中編曲皆為大眾所熟悉及喜愛者。 六:經典樂隊 Artie Shaw 阿蒂簫 --美國人(歿),奏黑管;銅管樂隊,早期爵士樂隊。 Glenn Miller 格蘭米勒 --美國人(歿),奏伸縮管;銅管樂隊,爵士樂隊。 Benny Goodman 班尼固曼 --美國人(歿),奏黑管;銅管樂隊,爵士樂隊。 Franck Pourcel 法蘭克玻塞爾 --法國人(歿),擅長小提琴。 Harry James 哈瑞詹姆士 --美國人(歿),小號+管弦樂隊。 Henry Mancini 亨利曼辛尼 --美國人(歿),為電影作曲,曾獲獎無數。 Percy Faith 玻西費斯 --加拿大人(歿),管弦樂隊。 Bert Kaempfert 伯肯弗提 --德國人(歿),小號+管弦樂隊。 Ray conniff 瑞康尼弗--作曲,美國人(歿),奏伸縮號,爵士樂隊。 此中曲目為上世紀之輕音樂主流。 七:三大樂團 Montovani 曼陀凡尼 --作曲,小提琴,英國人(歿)。世界三大輕音樂隊之一。 Paul Mauriat 保羅 --作曲,法國人(歿),世界三大輕音樂隊之一。 James Last 詹姆士 --作曲,德國人,世界三大輕音樂隊之一。 此三大樂隊舉世聞名,各有特色。 八:新生世代 Secret Garden 神秘園 --挪威(男)+愛爾蘭(女),代表新世紀。 Enya 恩雅 --愛爾蘭The Celtic人,女,代表新世紀。 Bandari 班得瑞 --一群年輕人組成,定居瑞士,代表新世紀。 因電腦多媒體功能強大,個人可兼作曲、指揮及演奏,樂隊更可小可大,方便異常。 此外,音樂、圖形可以隨意結合,是以舉凡新生世代成員,無不著眼於當前之社會環 境題材。是以欣賞時應擴大視野,將音樂、藝術、文學、科技結合為一體。 九:藝術天文 人人可參與多媒體世界,若干具備一定水準之作品,悉可欣賞。 十:電影明星 主題為電影及值得懷念之美女明星等。 總之,此項工程浩大,絕非等閒。蓋無中生有不過需要耐心,可於You Tube中一一尋找,但分辨精華糟粕則有賴慧眼。此類曲目,少者二、三,多者十分鐘,邊看、邊聽,絲毫不能分神,一日最多能篩選數十隻!為此,老朽擬先掛在網上,興之所至,隨時調整之。 網主人白 |
| #7770 留言者:張毅 [2008-06-29] |
| 主題:抒情老歌連結失效曲 老師您好: 學生目前選後四個分類搜索,抒情老歌選曲連結失效如下: 分類 歌曲 原因 美式 North to Alaska 此影片已移除 美式 Stephen Foster - BEAUTIFUL DREAMER 此影片已移除 中式 三套車 百度mp3入口 中式 思鄉曲 百度mp3入口 中式 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 百度mp3入口 中式 月光夜曲 百度mp3入口 中式 桑塔露琪亞 百度mp3入口 中式 花非花 無法聽 中式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百度mp3入口 中式 野玫瑰 百度mp3入口 中式 雪絨花 百度mp3入口 歌劇 Gianni Schicchi: O Mio Babbino Caro 此影片已移除。 合唱(三) Now We Are Free 此影片已由使用者移除。 合唱(三) Aquarius Let The Sunshine In 此影片已移除。 合唱(三) Come to My Bedside, My Darin' amazon.com網址需下載 合唱(三) Lemon Tree http://www.mp3fiesta.com |
| 回應﹕ 謝謝!請見第7773則。 |
| #7772 留言者:張毅 [2008-06-29] |
| 主題:民歌、雅歌 老師您好: 另其二個分類搜索之抒情老歌選曲連結失效如下: 分類 歌曲 原因 民歌(非洲) One by One 需登入 民歌(古巴) Cachito 無法聽 民歌(法國歌) Emmanuelle Béart: A French Goddess 被檢舉 民歌(法國歌) Le Balcon 此影片已移除 民歌(俄國民謠) Vol Ga Boatman 此影片已移除 民歌(德國民歌) Edelweiss, Edelweiss 此影片已移除 民歌(其他) El Cóndor Pasa 此影片已移除 民歌(其他) I Love You 此影片已由使用者移除 雅歌 Enya - On My Way Home 此影片已移除 雅歌 Morning Has Broken 此影片已移除 雅歌 River of Dreams 此影片已移除 雅歌 Thumbelina 需由歌曲出處點選進入 |
| 回應﹕ 謝謝!請見第7773則。 |
| #7773 留言者:張毅 [2008-06-29] |
| 主題:情、悲、怨、戀歌連結失效曲 老師您好: 其於四分類搜索之抒情老歌選曲連結失效如下: 分類 歌曲 原因 情歌 Memory 此影片已移除 悲歌 Feelings 此影片已移除 悲歌 Hello Darling 此影片已移除 怨歌 A Time For Us 此影片已由使用者移除 怨歌 Changing Partners 此影片已移除 戀歌 I Just Fall in Love Again 此影片已移除 |
| 回應﹕ 謝謝!老朽偶然發現某一歌曲失蹤,尚以為係特殊事件,料不到,已成集體罷工矣!再謝一次,否則,老朽要待至天下大變、王朝傾圮,老歌將盡成噓聲矣! 此乃老朽無知之過,沒想到 You Tube 如此不濟!看來,在無其他選擇下,只好不斷「打代跑」以自保!緣同一首歌曲,唱者甚多,但為保「品質」,老朽曾多方檢驗,寧缺毋濫。如若原曲被「移除」,再若無可取代,到時只得「下架」,以免污染耳目。不便之處,敬希原諒。 然而,時代無情,未來多媒體勢不可遏,版權效應日益式微。尤以「新世代」樂人輩出(如鋼琴詩人),只要懂得樂理、能操作多媒體,一人就可比擬一個大型樂團!老朽之作曲皆在網上,無非舉手之勞,只因老朽心繫傳統文化重責大任、無意於此,否則,大可自封「樂壇老抽」、鬼混唐朝也! 西方有所謂「陰謀論」,指出所有政府、企業皆由一「商主(非個人)」所操縱;集權政體之所以不受歡迎,係因不接受商主控制之故。此論可代表一家之言,真假是非無須置評。但於近十年內各種「風暴」頻傳,地球環境日趨惡化,獨善自身大難,人苟無判斷能力,如何善了? 機兆於動,時機未至,老朽寧可啞言。此次不論老歌、輕音樂,老朽著力之深,識者當知。何以如此?非老朽思一展才華,小出鋒頭,而係有微言於隱也!蓋世界瞬息萬變,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人若依賴學校所教,不久即將成為籠中雲雀,永生受人玩弄,連謀一溫飽都有賴歌聲悅耳矣! 蓋學校乃一種學習之環境,居其中,人能避免生存威脅,實則,成長在於自己。而今,知識已臨爆炸之終端,各種課業不斷變革,分科益精、所識愈薄!目前,大學畢業生能就業本科者,不過十之二、三!未來,諸如生化、電子、材料等科技,及法律、經濟、財稅等行業,將無一入耳能聞也! 然宇宙萬變之中,唯一不變者恆為人性;而人性為適應環境,無關真假、事事可學,唯一例外,乃人之「判斷力」也!所謂判斷力,人藉助感官之刺激,於立場、目標之間,一瞬中鵠!老朽經數十年琢磨,悟出其中道理,化之為「抒情老歌」,可培養高尚情操、可判斷美醜是非也! 培養判斷力,三才不可缺焉。天者,感官可及之環境,斯乃人生人世變化不止之道場;地者,人可進入之環境,匪此,紙上談兵,百載無成;人之問題,在於生時一無所知,長時受處身環境影響,近朱赤、近墨黑,苟無一人知所進退,人人莫非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欲有教,有明辨是非之教,有糾眾聚力之教。前者極難,難自知、他知、全知,不知怎知是、非?人之自知、他知需歷經困阨,五十年或有所成;至於全知,則有賴條件機緣,可遇而不可求。至於糾眾聚力,二人可勝一人,有利能聚、因聚得力、力增利倍,是無關是非曲直,唯圖人多勢眾! 聖人之教在此,西方之教亦然。所不同者,聖賢不計私利,據實以道;西方重得失,強調優勝劣敗,為了永遠維持一己之大利,以自由放任為餌、以殘酷競爭為手段。由於今世聖賢絕跡、屑小當興,龍失其威、魚逞其形!於茲,物慾淹沒理性,判斷力適為東人之敗絮、西方之邪門外道矣! 於 You Tube 中,魚龍雜陳,有金可淘如「老歌」,但其沙之敗者,直可令人作三日嘔!老朽一見,天地人三才皆具,闢作判斷力訓練道場,無可取代。然而,判斷力係人智之本,須「無所住而動其心」,無為而為始得遂上乘功果。若言訓練,即非訓練,將成為穿鑿附會之大全! 不幸,此道場竟建立在浮沙上,一月甫過,近一成已被裁撤!老朽雖能重新調整,識者必有所疑:「取捨之標準為何」?走馬換將須有所本,是機兆於動、不得不作如上聲明! |
| #7774 留言者:朴石 [2008-06-30] |
| 主題:老師篩選的《抒情老歌》已全部收錄 朱老師: 老師篩選的《抒情老歌》自己已全部收錄。(收錄過程中也偶遇鏈結取消情況,但有幸通過土豆網等同類網站得到同歌手的片源。)但願能對老師及網友們有幫助。 學生 敬上 |
| 回應﹕ 好極了,《抒情老歌》的真正價值,在於練習自我判斷力,其內容僅供參考。不論是 You Tube 或是其他網站,隨著技術、設備的進步,多媒體精品必將更為充實。要者,網友們寓練習於欣賞,在老朽一步一步帶領下,必將鍛練出非凡身手,必能脫胎換骨、出類拔萃也! 緣人類係適應環境之動物,大河在前,必也摸石漸渡。所謂中華文化,即老祖先在華夏大地上踩出來的道路,消極而收歛、平安而穩妥。西方則以焚山燎原的方式開墾,雖能立竿見影,但令地球生態滅絕,人類社會危機重重!二十世紀以降,河岸已明、巖石已鬆,是人類正視前途之時了。 不幸,如今舉世一村,中國雖存,文化實亡!老朽乃千秋化石、前朝餘孽,可成佛、但難耐金光,應作古、卻不甘白骨。自忖,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老朽人微力薄,憑何力挽狂瀾?再說,成住壞空,因果恆定,又何須老朽吹皺春水?繼思,今有丁一維護,機也緣也,能播一籽,且期一時,何妨? 蓋判斷之力,超凡脫俗多矣!世上博學廣識之士多不勝數,然悉皆攀籐牽葛、黨同伐異。其目的,不外據碉堡以自利、聚資源以嘩眾,若談真相真理,無非隔靴搔癢,緣木求魚也!於茲,學校教學,悉根據「標準教材、統一答案」!美其名為「科學教育」,實則乃「西式八股」也! 苟圖文系統得成,本室將另起爐灶,設一高水平之多媒體網站。目前之音樂收集篩選,實乃未雨綢繆,供作來日借鏡也。 (沈補)心繫淵明羨無葛,身如廉老伏櫪槽。 (老朽註)沈子一語三關!有興趣了解此中「微言大義」者,請駕閱第4688則。蓋老朽於本網引用「無葛氏」多達四次,沈子累改,老朽累爭,謂出自孔老夫子。然多年來,此三字遍查典籍不得,老朽甚苦之。於前數日,老朽突發獃性,用各種排列組合,令「古戈」出巡!最後,以「無葛氏 之民」,查得「五柳先生傳」中,有「…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是故,沈子笑老朽:「不學無術、老當益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