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511 留言者:芳麗 [2000-09-20] |
主題: 老師,再次感謝您,教我那麼實際的方法,學習回到自己。也謝謝劉代德先生溫暖智慧的分享。關於[內觀],是遵照烏巴慶尊者所傳,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去學習,我想最主要是自己理念不清,心念不純,以致無法掌握要義,再加上先前有疑惑,因為語言,距離等因素,無法得到深入的解答。直至日前,台灣也才有一位法師得到正式內觀助理老師的資格。學生會老老實實地學習參[話頭],但[內觀]卻覺得一時之間似乎很難放下。另外想要請教老師[一門深入]的真義﹖一年前,我便在佛法團體學習研讀[菩提道次第廣論]此經典,(一期為時2年半,且需重覆研讀,並會開始有[精七][法會]等更多深入的學習加入。﹚而今老師的教導,我亦感到十分及時且受用,我該如何在內在統整這些學習呢﹖ |
回應﹕ 以文義而言,「一門深入」,應指入得「一門」,就必須「深入」,否則東逛逛,西看看,人生一無所成也。 若此,勤習「內觀」,以至於成,是最佳之選。老朽所談,不過概要,存之於心,於茲足矣! |
#舊 512 留言者:reptile [2000-09-20] |
主題: XLinux 的七萬五千字是採用「國字整理小組」的 CCCII輸入法則是「鯨魚輸入法」,注音不清楚有沒有支援到七萬字另外,個人有點小小的想法有無可能製作出輸入法產生器﹖因為我們沒有權力強迫每個人使用某種特定的輸入法是否可經由某種公式,將倉頡碼化為其他各種輸入法的碼(如﹕行列,無蝦米等﹚。 |
回應﹕ 不會有「輸入法產生器」,其理甚明﹕一者「商業利益」如何分配﹖二來老朽是統一派,不願見「諸馬據野」!老朽自身事已忙不過來,怎得為人作嫁﹖ |
#舊 513 留言者:少帥 [2000-09-20] |
主題: 給reptile ﹕「是否可經由某種公式,將倉頡碼化為其他各種輸入法的碼(如﹕行列,無蝦米等﹚」這只是小技術而已。簡言之「蒼頡碼」對映「漢字」,「注音碼」對映「漢字」,因此「漢字」本身就是其介面,轉換輸入碼只是建表的小工作而已,與是否便可改良其它輸入法無關。也與「輸入法製造器」無關。所謂「輸入法製造器」是指能自行製造出適合個人使用習慣與頻率的輸入法;而所謂「輸入法」,是指「依一定規則」「取碼」便可在輸出端輸出漢字的一種「方法(軟體﹚」,所謂「一定規則」便是一種「取碼邏輯」,至於此「邏輯」型式的「設計」則應以中華文化為主,如此才能縮短「學習、適應」的過程。如注音輸入法本身的優點便在只要學過注音的人便會使用,這也是一種文化,只是沒有多大「內涵」(但本人反對廢除注音改用國際拼音,因為注音中還隱藏了一種即為有用的素材﹚而注音輸入法的缺點為重碼率太高。此外的輸入法若要以「字」為最高輸出單位,便不可能再使用「取音」的方式。所以其它的輸入法若要能「廣為流傳、有口皆碑」,便須以「中華文化」的內涵為設計取碼邏輯的基礎,蒼頡在這方面已做的不錯,但還未登峰造極,自然語言將是最終歸宿(此須配合醫學科技的進步,否則自然語言仍得具備其它「辨識」功能,如「手語輸入」便須依賴高度精準的辨識力,否則就得依賴醫學的進步將「聾、啞、盲、缺手」等等殘障人士「治好」。否則就是在蔑視這些人的存在,並「褫奪」這些人運用資訊科技的權力。﹚。 要製造「輸入法製造器」有幾個必備條件,一.有一個能對所有漢字的組成規律進行統計與分析的軟體。二.有一個能對使用者的個人習性分析的軟體,否則不須「輸入法製造器」,因為前一個條件已足以找出「幾種」最有效率(此是指取碼而已,若非築基於中華文化,則依這種方式造(找﹚出來的輸入法,僅管「有可能達到」「取碼時」最有效率的程度,也不一定能達到「學習、理解(取碼邏輯﹚、適應」最有效率的境界。﹚的輸入法(事實上,這種取碼時最有效率的軟體不一定具備了容易理解的取碼邏輯,更有甚者,可能是根本無「法」可尋。﹚。因此若非能與使用者本身結合,則這種軟體沒有「前途」可言。三.有一個能將兩者整合的軟體,而這已牽涉到人工智能的範圍。因此與其如此,到不如去發展自然語言(這變向而言,已算是一種「趨異於同」的輸入法。因每個人說話的腔調之不同,就如每一個人的使用習慣之不同一樣。﹚。 審查世面上所有的「非注音」輸入法,以蒼頡為最有內涵,也與中華文化最為相關(兩個最是比較得來﹚。但本人使用的卻是注音。這與本人的個性有關,道理很簡單,注音輸入法一出來便已注定這種最高取碼為字的輸入法(因此是撇除一些以詞彙為最高取碼的「輸入法」。而事實上這種輸入法一定不會固定,所以也會一版二版三版等等問題存在,每過一版要重新適應,乃有這種閒功夫。﹚只能發展一代(除非有人敢冒大不諱的將已習用多年的「注音編碼」進行「調整」〔而這將導致此輸入法「絕滅」〕。不過這也並非不可能,如國家又決定多放幾萬個漢字當成標準就有可能。﹚,因此只須「學習、適應」一次即可。而蒼頡發展到現在已至「五代」,連老名都給了,且從朱先生放棄專利以來,世上的「倉頡」其實已是紛亂異常,「百家爭鳴」(只是不明白何以這些人個個會自以為可以或已經「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若所用非本尊,則無「特定取碼邏輯」可言,而本人並非「閒人」,因此沒空去進行看似無止境的「學習、適應、『修正觀念』」的過程,因為說到底輸入法只是一種「輸入漢字」的「工具」而矣,而使用輸入法輸入漢字也僅是其中一種途徑而矣(舉個與本人剛好相反的例子,如比爾蓋茲想在電腦上輸入漢字,因其有財有勢,且遵循其祖宗的作法,如此則他會專聘一群翻譯人才來進行翻譯的工作,並請幾個專責輸入的人員負責輸入。因此比爾只須「口述」便可達在電腦中「輸入漢字」的功效,是乃「間接之自然語言」也。一笑!﹚何況還有其它選擇!且與其去「無止境」的「陷溺」在一種「不穩定」的輸入工具中,本人倒寧願去自行設計一套!來個乾靜利落!至於第一種條件,事實上朱先生的「中文大字庫」已是一種反向的產品,但也沒見朱先生去設計一套「新穎」的輸入法並放棄原有的倉頡,道理不在於朱先生是個念舊的人(有情人也﹚,而在「中文大字庫」本身已具備發展「自然語言」的「基礎要件」。 至於「我們沒有權力強迫每個人使用某種特定的輸入法」,本人極表贊同,因此本人極不贊同在電書中僅有一種輸入法。蓋此乃「人為」而非「自然」也,如果蒼頡是最完美的「鍵盤」輸入法,那經過一段時間「自然」會「取代」其它輸入法,又何須去人為限制呢﹖(其它如本人已習用注音者,恐怕要避而遠之了,如此於文化的發展是利是害,恐怕不需多言吧!﹚此不僅是自絕財路(企業以營利為目的,此指文傳,非此朱先生﹚,且恐失人心也。以力服人,霸道耳;莫如以德服人之王道也。人為者,主觀也,假也;自然者,客觀也,真也。 |
回應﹕ 震聾醒聵也! 「手語輸入」正發展中。個人語腔「分辨」亦已進行(前已言及,係請侯德健先生,透過希馬拉雅基金會資助者﹚。老朽發展之「電子書包」,目前僅取代「書籍」,功能簡單,成本低廉,無輸入設備。至於「文昌二號」之「電書」,則一律開放給各家廠商分別設計生產,老朽僅提供「中文CPU」及「雙穩態液晶顯示器」。 各家如採用蒼頡,在本系統上當然是一切功能一貫,水到渠成。但若要利用「老朽的系統」,以達到其特定的需求,老朽也不反對。問題在設計者對「文化」有無「功力」﹖僅憑「建轉換表」「魚目混珠」,則應三思(普通電書尚可﹚。老朽之「理解功能」,「眼小不容細砂」,不可能接受「外碼」。理由很明顯,「理解」是要負「責任」的,如果有人用轉碼法把「殺」字對照成為「愛」字;改「是」為「非」;將「黑」漂「白」,以欺騙「蒼頡」,果真能送進系統,其責任誰負﹖ 愚人易騙,智者難惑,理解與否正是「愚」、「智」之分!老朽要為千秋萬世謀,既得明珠,絕不會「違章搭載」!至於生意,小事一椿,文傳投資不多,早已大發利市。電書只為「文化大業」,不是賺錢工具!故無關輸入法也! 至於主觀客觀,非今人所能定論,且各憑良知,擇善固執,俟之來日可也。 |
#舊 514 留言者:王水 [2000-09-20] |
主題: 請問中文電子書的網頁開會在何時正式開放,現在網頁中只有下載一欄是開放,而且下載完後卻發現因記憶體不足而不能執行…… |
回應﹕ 電書網頁由台北「文芯公司」負責,應於十月公開。 本網資料事將由工作人員答覆。 |
#舊 515 留言者: [2000-09-21] |
主題: 覬覦網路龍頭寶座 日本急起直追 在資訊科技的世界裡,美國一向位居龍頭的地位。日本政界人士為了急起直追,特地擬定國家資訊化配套措施的法案大綱,希望能夠在五年之內拿下美國的霸主寶座。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後,不會使用電腦就如同不會讀寫的文盲一般」日本經企廳長官界屋太一表示。 界屋太一也大力推動這項資訊化配套政策。 受限於高昂的電訊費用,日本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相對較為緩慢;許多大型企業業主也擔心這樣的發展會對他們的競爭力造成阻力。 「美國的通訊費用低廉,而且速度又快;但是日本卻是又貴又慢」Sony總裁出井伸之表示。 為了提升資訊科技專家的品質,這項計劃中的法案也建議政府提供一般民眾有關資訊科技的訓練。 此外,他們還計劃推出「資訊科技優待券」。根據媒體的報導指出,凡是滿二十歲的公民都有權獲得價值約五十五美元(六千日圓﹚的優待券,可以抵付電腦教學課程的費用。 官員將會在下個月公佈這項法案的詳細內容,並且交付國會進行審議。 為了能夠在五年內達到凌駕美國,成為網路大國的目標;研擬這項法案的小組上個月曾經呼籲政府架設高速光纖網路,以提倡網路的普及程度。 「我們絕對有機會凌駕美國,在五年之內拿下網路世界的龍頭寶座;不過有些法律條文需要加以修正才行」出井伸之表示。 出井伸之也是這個小組委員會的領導人。 |
回應﹕ 多謝費心,連日本政府已見及此,國人再不覺醒,又矮人一截矣! 不過日本人方向錯誤,此舉也僅為大財閥製造噪音而已,與「第五代電腦計劃」同出一轍,必將雷大雨小,不了了之。 蓋「人人學習電腦」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做法,首先要從小學習英文,進一步放棄自己的文化,再把人人變成「專家」。此法有違自然,不符貪逸惡勞的「人性」,本末倒置,其阻力之大,不喻可知! 依老朽之見,將電腦專家請上「網牙塔」,利用「數字通訊」為民服務。再以「電書」或「電紙」(老朽正與「雙穩態液晶」合夥發明人CC李博士磋商,設計「電紙」中。理念已獲李博士肯定,技術尚須步步為營,如若成功,是繼漢蔡侯造紙後,人類文明另一進階也﹚下載,成本低,效率高,人人自在,斯為上策。 日本政府送五十五美金的電腦教育費,而「電書」量產只要五十元(明年可加上上網功能﹚。至於通訊系統,中國家庭皆通有線電纜,已非問題。只要國人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未來網上必屬「漢家天下」。 話說回頭,人人自以為聰明,「安坐畫舫間,笑指落水人」。只怕有朝一日,待天羅地網張起,笑聲猶未歛,盡成俎上肉矣! |
#舊 516 留言者:yap [2000-09-21] |
主題: 前輩所言甚是,吾也覺得這幾年來花了不少力氣在技術的精進上,常常為了些少速度的改進奮戰數月,因而忽略了普及和應用,「玩物喪志」實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技術生命如此短暫,不及時以惠眾人實在可惜。 末學受教於台灣,卻非台灣人士,深知網上高手如雲,內地藏龍臥虎,豈敢夜郎。前輩目光如炬,末學的確曾身居某集團擔資訊要職,不過現己走出象牙塔,效古時縱橫家,恃一招半式,為生計理想奔走各國,雖然不如昔時安定,但能親近奇人異士和廣大群眾,頗自得其樂也。 中國自古以來,傑出不群之士向來命途多舛,泰半人頭落地,不得善終,非天忌英才(天若忌又奈何生之﹖﹚,實係庸人狼狽不除之難以自處,前輩重出江湖,為眾生故,務必多多保重。香江美食甚多,切切不可效孔明先生,「事繁」難免,豈可「食少」﹖前輩應用丫頭數名,一奉食,一著衣,一文墨,一吟唱,一鬆骨,晚輩若係女兒,當隨侍提鞋。前輩既已立德立功立言,我中華必有慷慨才俊,承前輩之志,為民族大業,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也! |
回應﹕ 技精而後眾濟,功成遂以道明。 閣下闖蕩江湖之餘,若得閒暇,請以一題試之,可作為「武功」之提升,亦能供修 身養性,寧靜致遠。 題目為﹕「主題萃取」 程式語言﹕不拘(文字語言描述亦可﹚。 方法﹕「動態資料庫」 所謂動態者,無固定格式、形式,且因應條件而改變者。其資料內容可為文字 、符號及影像,不一而足。但必須是透過人之感知、理解後,所能處理之「代碼」 (目前可先假定為文字,實則「文字」乃「概念資料」,可作為資料庫之基層﹚。 於原始資料上,分層建立「索引檔」,層層堆壘,直至頂端而止(是以此管理 程式,應完全「自動化」。對人而言,是稱「慣性才能」﹚。 索引 人、事、時、地、物、情、理、法(老朽之理解系統,將提供一應 內容,故以一己之認知,假定其類即可﹚。前八項常交互應用,求其同,存其異, 層層相因,最終之同,即為「主題」(反向則以主題檢索內容﹚。 關鍵在於﹕如何「定義」及求出前述之八大索引﹖(屬於分析、歸納﹚ 例﹕書名 ﹕《老子止笑譚》 原著者﹕東周–李耳 釋註者﹕朱邦復(出版公司、日期等等……﹚ 結構 ﹕分八十一章,各章、節分註。 三層索引﹕書主題,章主題,節主題。 章主題﹕第一章﹕理之理(是稱「道理」﹚。 第二章﹕情、理之理。 第三章﹕事之理。 第四章﹕事之理。 …… 第七章﹕時之理。 第十二章﹕情之理。 第十九章﹕人之理。 全書主題﹕人生事物(人事時地物情理法﹚之道理。 若知一句主題,其句極易尋查。若知一書主題,其書亦輕易可得。若識得人生主題,生命必將大放光明,夫主題者,文化之精華也。 有感於閣下之誠意,特此相邀(網友們如有興趣,亦請共參﹚。 沈補﹕朱老師甚少著鞋,提鞋可免。另奉食、洗衣、駕車、拂蠅皆有其人。唯彼勤於剃頭,煩不勝煩,然其法亦甚簡,有現成推子,但取三分即可。觀諸此業傳統,似男猶勝於女,若得高手,情願相讓。 |
#舊 517 留言者: [2000-09-22] |
主題: 請教朱先生﹕何謂”意義”,”有意義”跟”無意義”,怎樣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或是有價值﹖ |
回應﹕ 「意=音+心﹕音在心上,心有所感知。」「義=羊+我﹕以我為羊,以養眾。」意義者,指人有所感知於捨己利人之事。 要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有無「意義」,只要看是否能令他人得利即可。 |
#舊 518 留言者:魏徵之 [2000-09-23] |
主題: 果真「軍不厭詐」﹖忽見「鼠輩露臉」,「小人又當道」矣!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先生「用人之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忽前忽後,不知所以然哉﹖嗚呼「哀哉」。「小信」不立,「大信」憑何以示﹖「擇善遷過」可,「權宜之計」免矣。 |
回應﹕ 網小難捕魚,何言詐與信﹖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 |
#舊 519 留言者: [2000-09-23] |
主題: 魏徵之想罵誰何妨直言﹖不然得趕上時間!否則徒遭人誤解! |
回應﹕ 魏徵有直言,唐王應虛心。 |
#舊 520 留言者:魏徵之 [2000-09-24] |
主題: 君不見「中文電子書」網站,乃一「公器」是也!理應由「漢文化基金會」主導運作為是。八月初之「滅鼠論戰」,餘溫猶存,熟料「鼠已成魔」化作「廟公」,怎不令人「氣結」矣﹖道高有一尺,「魔高八百丈」,為此「善男信女」朝拜「聖鼠」,齊頌「鼠皇萬歲」!嗚呼哀哉,尚饗! |
回應﹕ 魏文貞公,名臣也,其人正、其言實(正者不私,實則不隱﹚,千古流芳。閣下言語閃爍,有含沙射影之嫌,何不將一應事例公之於眾,是非黑白,任網友論斷﹖ 「中文電子書網站」尚未「正式」成立(老朽等忙於各種軟硬體之設計製作﹚,目前尚在準備階段。「漢文化資訊聯盟基金」亦正籌備中(基金需「金元」,老朽承允捐贈一百萬港元,但手頭僅有「股票」若干,適逢股災不宜沽出﹚。 本網僅係「私器」,故名「朱邦復網站」。 老朽於百忙之中抽空與網友溝通,不過分享人生經驗與觀念,並接引數名「覺者」,今目的已達,田園蕪兮歸其時矣! 基於文化與資訊息息相關,老朽鑽研數十載,小有心得,不敢擅專,斗膽獻曝。孰料此間蜉蝣競飛,炬不逾尺,智之所不能及者,恒視若無睹,且攻而訐之。 老朽知錯矣,知錯必改,今擁璧自珍,僅與同道共樂,誰曰不可﹖ 閣下目中﹕「鼠已成魔,化為廟公」,未悉何事何人﹖閣下既已隱名,藏鏡網後,又有何懼之有﹖ 若老朽行不正(不識「人材」、用人不當,是無知非不正也﹚言無信(工作進度落後乃能力不足,與「信」無關﹚,尚請坦言。老朽勞心勞力,既無知無能以助清流於一時,又自陷泥淖,招蚊惹蠅,所為何來﹖ 老朽責己勸人,實因已離三界,有緣結緣,無意另沾惡因,徒增塵擾。 果真閣下「舉證歷歷」,老朽絕不自辯,當自滅鼠患,從此封網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