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481 留言者:劉代德 [2000-09-13] |
主題: 分享與文化人的接觸經驗 十年前參與「民間美術」的「紙路」展覽,其中的作品完整的把中華文化中的精髓揭露無遺,主持展覽的呂秀蘭女士,在誠品書局的演講中,也將此一精神,準確的種入每一位聽講者心中,經過這麼多年,這些種子也應該都在各處發芽成長了。貴賓王鎮華先生,因大學變學店,遂離校創辦「德簡書院」,兩人均為「腰直米稀」之族,王鎮華老師以易理的觀點描繪中華文化與「紙路」主題之間相互呼應,圓融飽滿,使得我們這些後生晚輩,獲益非淺。 兩人在文化上是飽滿的,但在電腦科技的應用上卻是空乏的,我想這在文化人身上是極普遍的現象,解決此一問題的方案﹕必須透過,對他們的文化工作有興趣,又能接受電腦的「新生代」充當「介面」方可解決。 錢對他們的重要性來說,倒也不是全在生計上,而是在出版的成本太高,以及時空的限制,當時的我用BASIC寫醫檢程式度日,因不會推銷商品落得窮光蛋一個,錢這部份是一點忙也幫不上,只好充當義工在「民間美術」打雜,幾個月後因自己的生計問題也就離開了他們。 多年來一直在思考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問題,想找到一種不需要「錢」而能解決生計問題,又能鞏固文化的方案。以目前的電腦及通訊科技,所發展出來的國際網路及網站使得出版的成本超低,並且同時打破時空的限制,所幸多年來不為高薪所動,省下時間勤練電腦功夫,硬體從主機到所有週邊,軟體從低階寫到高階,今天自組電腦架設網站一點都不礙事,總算是等到寬頻租費降低,又可以幫助他們了!一個強調一對一互動式的教學網站終於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將它誕生了! 一個有生命的網站是需要靈魂的,在您的網站上,透過那浩然的正氣,不僅看到了生命!也看到了靈魂! |
回應﹕ 宇宙真實簡單且美麗,是人類萬千年來,有意無意利用主觀相互溝通,最後架床疊屋,成為繁複無匹的花花世界。 文化有兩途,一是不斷分裂,一是永續融合。兩者相輔相成,實際上,「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也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卻又隱隱間渾然一體。 在同的立場,人人皆然,是稱「人性」。而個人性格各異,基於生理結構、心理認知、生存條件、生活環境等等因素,差之毫釐,去之千里。尤其是「人有私欲」,當人畜有反叛性格之際,一切由心,若非大善,即成大惡。 在「天」的立場,公私分明,整體為公,公利是善;謀己為私,循私是惡。然而,如前所言,人何嘗不是「公中有私,私中有公;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呢﹖ 天道好還,特示以「時間」,以為去私謀公,改惡遷善的不二法門。何以﹖考驗也!譬如鍛鐵,鐵中雜質混陳,每次爐冶、錘煉,都會淘汰一些雜質,次數愈多,時間愈久,其鋼質愈精。最終,百煉精鋼,必是經得住考驗者。 人生亦然,人心有百念,百念又生萬念,此起彼落,了無已時。待人定得下來,主攻一項,是稱有得,若得之未久,又攻他項,是前功盡棄也。然「未久」者何﹖「久(=象人灸艾,時甚長,至病去為止也﹚」指事件自始而終所需之時。 既經鍛煉,艱苦備嚐矣,事項已知,人生亦明,所餘猶其餘事,未足道介。所應知者,俗人以個體生死事大,未知生命息息相生,永無已時也(老朽不談小乘,然俗人只能接受小乘,是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之謂,知其屬實可矣。﹚ 先生所為適足以證,無錢者無力,必也,付出時間、心力,久之是成。然錢財無主,此刻屬己,轉瞬易人,用之已無。若人旦夕逐無,為錢所縛,終無所得。人生之成,唯有超越「物、我」,通達天地,與宇宙同體。 呂秀蘭女士、王鎮華先生,是有成之人也,尚請代為致以無上敬意。 若網站有何需要協助之處,尚請告知,老朽有一倉頡基金,可略解文化人之憂也。 |
#舊 482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9-13] |
主題: 中國文字自古演變至今.幾千年來多番改變.而現在則繁簡共存. 請問先生對大陸簡體字的看法﹖對漢字基因有沒有影響﹖ 另可否略述澳門網友聚會事宜﹖ |
回應﹕ 由於環境在變,工具不同,文字之演變自有其必要。唯萬變不應離其宗,令後人知其所源,方可知其所止。 簡體字尚未「離宗」,祇是採用了草書之筆形,而忽略了草書之神韻,故略有所偏。但文化絕非任何政治制度可以限定,百年不過三代,若不合人性需求,遲早必敗。 人性需求之一﹕應用方便。由於工具的關係,用筆書寫之時,簡體有利,繁體略遜。但於辨識之際,筆形交雜,信息量大者勝,卻是繁體佔優。至今工具已變為鍵盤,書寫成為取碼,而取碼之難易,決定於辨識,是繁體又優於簡體矣。 人性需求之二﹕文化享受。當生存不易,人民掙扎於饑寒邊沿時,文化並不重要,文字只求表達一些簡單的口令和基本的求生技術。斯時,人們用字不多,自以越簡單越好。一旦國家興盛,社會繁榮,人衣食飽暖之餘,大腦空閒,如無文化素材以滿足其心靈,立即造成嚴重的「生活意義危機」。大陸近來的「法輪功」,確是一些「邪教」的翻版,一般人無法認識以往的歷史(改良過的不算﹚、文化,只因心靈的空虛,就重蹈前轍。 前文答劉先生文中,曾道及時間的考驗,簡體繁體又何獨不然﹖我輩不妨兼容並蓄,問題留待下一代解決可也。 網友之會,有十餘位參加(老朽老矣,數字常記不清﹚,有男有女,有少無老。最遠有來自馬來西亞之張志良先生,最長有來此五日者,賓主相晤甚歡。 討論最多者,恒為如何「自我控制」,以及「生命意義」。由於老朽喋喋不休,言求其盡,難知眾網友反應如何,恕無從奉告。 有一結論,因應網友之請,待老朽將目前工作完成後,將為網友們舉辦「靈修」、「內功」、「文化」研討營,為期約一週,屆時歡迎參加。 |
#舊 483 留言者:張亦蘋 [2000-09-13] |
主題: 先生您好﹕ 我是一個幼教老師,目前台灣幼教充斥著ㄧ股西風,開放式教育、蒙特梭利教學、人本學派、全語言教學………… 因為社會出現變化,知識的結構和傳播的格局自然出現變化,所以此風並非無易,只是如何讓中華文化,(例如﹕我個人相當欣賞孔子所重視的--詩教,所為溫柔敦厚詩之教也,是種兼文藝.音律功能的教育﹚和西方教育學派結合是我所思考的一個問題。 台灣孩子的啟蒙教育大多是在托兒所幼稚園,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是種子,那整個社會大環境所提供的就是土壤.陽光.空氣.營養,如果中華文化是營養素之ㄧ,那可以肯定的是 A台灣孩子欠缺了這個營養素。 可是當前這個社會的成員,小孩口中的大人,真正重視並能傳遞中國文化給這群小小孩的又有幾人,大人曾經是小孩,小孩長大又成為大人…一個循環接著一個循環,難道真的只能等到孩子長大再自行去體悟學習嗎﹖ 教育如果是傳遞中華文化的方法之一,那身為幼教老師的我們要如何紮這根呢﹖ |
回應﹕ 閣下所揭櫫的問題,遠非「幼教」一樁所面臨者。值今之世,人類文明尚未成熟,突而其來的知識爆炸,令有識之士無所適從,豈僅台灣一隅之幼教乎﹖ 本土意識、大中華文化、全球一體化等等,無非人們各據山頭,搖旗吶喊,但聞群山響應,嗡嗡不絕,卻無人能道明其中原委(有關內容,以往本網討論甚多,如有興趣,請閱欄內標題「思想文化、人生宗教」等﹚。 若專談「教育」,教者是否已知「人性」﹖瞭解社會的「行向」﹖認識客觀世界的「未來發展」﹖否則據何以教﹖從何以育﹖ 是以,所謂教育者,不過人類「社會行為」之一,由無知中學習,經錯誤而更正。設若社會大方向已經迷失,人又能「學習」到什麼﹖如何分辨「正誤」﹖ 老朽不過一介狷夫,拋頭露面,只為喚醒國人,萬事須由自己做起。先認清「自我」(大不易也﹚,再來觀察世情(難上加難﹚,最後明定取捨(萬中求一﹚。至於閣下目前的工作,努力盡責即可,一切順應自然,庶幾無愧矣! 再者,聖哲有言﹕「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今人每每倡言﹕「人定勝天」,結果天下大亂,人性已迷。斯值潛龍勿動,宜含光養韜,自我充實,以免受池魚之殃。 |
#舊 484 留言者:Amigo [2000-09-13] |
主題: 關於以中文撰寫程式我有與部分網友不同的看法。我個人認為 if…. then….else是屬於西方式的思考,傳統中文書籍之中採用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卻未必是純粹的邏輯分析思考。例如常見的禪說來思考哲學事物,用這類方式來描述會計規則可能反而可以避免項目過多分類繁瑣的不必要性。或許可已有人協助我將概念說的更精確一些,我的華文程度並不是很好,很抱歉。 |
回應﹕ 所言甚是,只是一種觀念的實現,需要無數的努力。西式邏輯已有現成軟、硬體,取之可得,人性貪逸惡勞,在此商業掛帥之際,有誰去另行開發他途﹖ 禪思精微,僅有極少數中之少數能掌握其奧,既得其奧,人生已足,何庸發展成為電腦程式﹖ |
#舊 485 留言者:yap [2000-09-13] |
主題: 以往只知朱前輩閉關修練,擇徒甚嚴,自恨福薄,無緣親炙教侮,現在能和前輩在此互動,實在是稀有難得的因緣! 對於前輩近來大力提倡的電子書,末學除欣喜之外,更有一番特別的感受,原因是末學這五六年來工作內容(電子古籍﹚和電子書關係密切,對其中的種種困難(缺字,軟體環境,校勘﹚頗能體會,做好後又必需隨系統軟體的進步不斷地改進,建置成本高,維護成本更高,懂得利用的人又那麼少,看起來是吃力不討好,不過自覺有意義就值得了。閒話表過,末學有三個關於前輩製作的電子書之問題想請教﹕ 1.電子書採用的檔案可否在 PC 或 NC 上使用﹖或是 PC 上有模擬程式﹖因為末學感興趣的是”書本身”,而非電子書的硬件. 2.如何為電子書創造更多的內容提供者﹖使用者付費是最簡單的做法,但我直覺地認為前輩必定不會以此為第一優先,前輩為廣大人民著想,一分一毛都要計較,問題是就算電子書的成本降得再低,如果沒有便宜的”軟體”,那吸引力就大打折扣,很難成為平民化的東西,便宜的硬件大概不是電子書成敗的關鍵,重點在於有沒有足夠吸引力的內容。電子書內容的製作,有沒有具體的規格﹖轉換現成資料檔的工具﹖(因為好像前輩自己弄一套內碼﹚﹖如何說服重要文字資料庫(辭書,字書,文學著作全集等﹚的加入﹖版權的問題如何克服﹖3.以現階段而論,個人覺得硬件的能力遠遠超越軟體能發揮的程度,目下會覺得Palm,Notebook對中國人民而言很貴,但以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來看,這都不是大問題,專注於降低硬件成本,似乎頗殄前輩之才,我覺得如果前輩能主導編製幾個優良的電子資料庫(國學選粹,學習方法,基礎學識等﹚只要掛上網路,放入光碟,不必籍電子書普及,立即可以嘉惠非常多的人. 在如此低落識字率的國家,國民教育尚在起跑,各種基建還未到位之際,推廣電子書,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
回應﹕ 先生已知中文資訊之問題所在,但尚未知其詳也。由於資訊發展的速度太快,工具尚未成形,文化人不能介入,致工匠當道,以為編幾個字碼,就可以效李斯而揚名天下。孰知中國係多種民族之組合,有漢滿蒙回藏等文字,問題繁多。 僅以漢字為例,在使用毛筆書寫之時,人人可自創文字,自由自在。但經過時間的考驗,如此「約定」,唯有能透過人心之同,始能「俗同」。問題在,若非文化界「特級大師」級人士(億萬人中,千年難得一見﹚,有誰能斷定何字「俗同」﹖ 衍生之問題一,古今文獻中,各種「約定」之字,不下數十萬之多。其中較著者有甲骨、鐘鼎、大小篆、漢魏隸、楷行草及宋明刻版等字形。若僅以宋明之印刷版本為標準,其中就問題百出,蓋當年資訊不發達,所有刻本皆係出自「工匠」,正確性有待考證。遽而至今,一應刻本中之文字,已有近五萬之多,其中「變體、訛體」就令人莫衷一是,更何況「碑文」、「抄本」多表達「個性」,更難以計數(萬「壽」即為一例﹚。到底哪些字該保留,哪些字該剔除,又有誰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封大師﹖ 有學者孜孜不倦,專門收集古字,據老朽所知,武漢大學所收最多,已高達十餘萬,且已出書成冊,但無人加以考證。 台灣中央研究院的CCCII收字七萬餘,內政部戶政司收六萬多,且兩者間有很多無交集。繼而ISO國際標準協會介入,合中(台港﹚、日、韓、越等,編成SuperCJK字集,號稱八萬字。二月時,中國中文資訊協會委托老朽造字,經沈紅蓮一一比對,發現其中問題嚴重,且有一百多字重複,如此標準,豈非另一烏龍﹖ 嚴重之一,是山頭林立,各國瓜分一區,一彎一扭之異皆以為字,其字無音無義,祇是聊備一格。其次,所謂標準,祇有編碼,宛如學子排隊,人各一號,然後對號入座。最莫明其妙的,是各國又分「常用、次常用、罕用、次罕用」等等,成了大雜燴。 這又有何不妥呢﹖先在此聲明,當今「工匠當道」,老朽渾水已淌了二十年,人間嘴臉見得太多,只期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夢想」,無意再惹風波。一時有感,書之於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老朽率領諸弟子,自涉獨木橋可也。 舉例而言,假設有一億字的中文資料庫(老朽等所建者已超過百十倍矣﹚,欲查某字時,首先當輸入該字。該字必由「中文輸入」開始,進入電腦,再查「碼表」。 於是,第一個問題(不知者必謂﹕「不成問題」﹚就來了,要多少時間,能正確地將輸入碼換成電腦所貯存的「內碼」﹖對一般使用者,一秒鐘不算多,就算千分之一秒吧,上億個文字,如用輸入碼查表對照,就是十萬秒! 為什麼要千分之一秒呢﹖姑不論程式師的設計能力,標準碼本身就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文字功能,就是「排序」!如果沒有排序,一萬字就得從第一個字「類比」起,到找到為止!拼音文字唯一優於漢字的,就是效率,其效率是因「字母」的「序位關係」,故而可用「字母索引」進入字位「層次」,再做類比。 這些「標準編碼」多使用傳統的「部首、筆畫」,再加上分成若干常用、罕用區,每查一字,就要浪費不少時間。在這種機制下,漢字比拼音文字的應用速度,約慢一百倍!一百倍不算多,但是以大型資料庫而言,要得到與拼音文字同等的效率,等於要花上一百倍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難道這是「國人之福」﹖ 老朽全心全力致力發展「數碼網」、「電子書包」,就是效法「逍遙遊」,何苦與鳩蜩爭百尺之枝。在老朽「土法煉鋼」下,八萬字庫在CPU中,一億字的資料,數秒可得! 茲答所問於次﹕ 1,電書是「後資訊時代」的一種反思,任何一種實用的技術,在發展之初,無可置 疑地,是諸子百家爭鳴,由無而有,由有而亂。然而,個人時間有限,資源有限 ,兼以精力有限,到了煩不勝煩之際,必會有一波「整頓行情」。所謂整頓,就 是歸繁入簡,以簡馭繁。例如,照相機、手錶等,因為已成「日用品」,故「傻 爪式」盛行。 電腦也將進入「日用品」的階段,化繁為簡自有其必要。首先,網絡造就了「資源共享」的利基,將大型機設置在網站上,各種軟件齊備。使用者只須自備下載工具,用網絡溝通,就可以百分之一百取代PC矣! 2,電書之推廣在於「有利與否」,老朽早已自絕於「名利」,在今年三月舉辦「漢 文化聯盟」之際,已聲明採「系統公開」原則,願者得之。但「電子書包」則不 然,其功能有限,係供大陸學子讀書之用。須知大陸有學生二億五千萬,每年印 書經費龐大,因之而砍伐的樹木,又導致山林濫墾、水土流失,後害無窮。再加 上莘莘學子們,書包重約五公斤,對身心的損害,更是難以估計。 是故老朽銳身己任,責無旁貸,已將「電子書包」之成本壓到每本五十元美金以下(在三月,尚以為需一百美金﹚,真正令人感動的是天下有心人甚多(無心人當然難免﹚,有位李姓大師級的人物,手中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雙穩態液晶」(老朽最初書為「生化液晶」,其實所有液晶皆與生化有關,特此更正﹚,其利無限。李大師見老朽發展「電子書包」,電召老朽赴美洽商(事見「資料下載欄」之「數碼時代」劇本﹚。認為此中意義重大,明言要與老朽合作,協力發展此一千秋大業(雙穩態液晶電量不到一般的百分之一,且不閃爍,生產工序較少,故成本低效率高﹚。 此外,電書之內容已有「漢文化聯盟」成員之支持,無虞匱乏。兼以本公司在北京之文化資料庫將以古典文籍為主,率無版權之虞。以老朽之觀點,古書更具推廣之價值,目前已聘有國內十餘位文化界「大師」為顧問(國內資訊技術容或落後,但文化素養遠遠超過海外各地﹚,未來將全力發展「漢文化資料中心」。 3,老朽所作所為,一以貫之,無非「文化溝通」範疇。從「數碼網絡」起,先提供 全世界人民入門之網站;再統籌資訊內容,如大中華文化資料庫及漢文化資料聯 盟;設計應用介面,如中文2000,文昌2000,中文CPU及電書交換碼 (32000字,包括Big5BG,港澳用字,ISO10646第一字級﹚ ;雙穩態液晶;電書、電子書包等。雖分屬不同技術,但合之成為一條龍(又, 老朽已請得「龍的傳人」侯德健負責漢語系統分析,將先從普通話入手﹚,推廣 則為全面之文化溝通事業。 4,多謝提供網頁功能之協助,此事將有主事之工作人員與先生聯絡。 |
#舊 486 留言者:芳麗 [2000-09-14] |
主題: 朱老師,您的回信,前半部我非常受用,後半段我真的是迷惑非常,我並不認同您說的[男女大慾]只不過是[生理需求],若真是這樣,倒反而會天下太平,也不會那麼多人為情自殺了。 在我自己的體驗裡,它反而較接近填補[空虛],但也就是這份強烈的投射,需求和失落,會激發我們想看的更清楚些,而且在兩性關係中,似乎能最快速看到自己的盲點與不足,就像照鏡子般的屢試不爽,自己會有一種好好利用這份互動去[看]去成長(當然有時候真難﹚,到最後,變成了人生旅途中的伴,因為人生這條路中,有人的溫度,是可以相互取暖的。 兩性關係對我而言,雖然有些部份是不堪的,但也有美的,想想這世上幾十億的人口,卻是對方和妳共同經歷最底層的內在曝光……… 有時候想,是否就是因為生命太孤獨了,人們發明了宗教,心靈等種種活動,讓人心中至少有個東西可抓可依附,才不致於這麼難受,我有好多的疑惑,希望以後能慢慢地整理請教您.謝謝!芳麗89.9.14 |
回應﹕ 人生是「美妙」的,然唯有理解什麼叫做「真實」,才能領會其「美妙」所在。首先須知,「人」不是從「天上」生出來的,如今已有無數的證據,證明人是由低等的生命體演化而來。承認這個道理,更能珍惜人的價值,瞭解真相,無損自己的憧憬。 生命是基於「兩性」而產生的(時值壞劫,故人有性別錯亂之虞,要知空劫,可見以往的留言﹚,「兩性」是為了種族的演化,生命體的遺傳基因分別由X染色體(雌性﹚及Y染色體(雄性﹚攜帶,在「性結合」後,成為一擁有不同來源的新個體。 由於雌性負責整合,到了「哺乳類」,又演進了哺育的功能。經數據證實,哺育期愈長的生物,其後天的適應性愈強。人從出生到成長,長達十多年,再加上教育,又有十多年的歲月,理應有足夠的機會認識環境的真相。 雄性只負責「授精」,其「生殖器官」突出體外,必須能夠「侵入」雌性體內,故而生就強烈的「攻擊性」(這是男人喜愛看女性痛苦表情的根本原因!蓋有待追求解脫也﹚。有些「低等動物」執行得很徹底(低等男人亦然﹚,「精一丟」,生理衝動即了。待動物發展到有社會性,雄性就多了一項責任,就是維護種族的純淨,以便保證社會的一致性。因此,雄性要冒著各種風險,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其擁有的雌性能生存生育。故而到了人類,狩獵、攻擊、殺戮、爭鬥等發洩性的行為,都由男人承擔。而女性經歷哺育的演進,右腦特別發達,善於運用語言、聯想、溝通,因而專注生活行為。 由於女性的特色,很多人類學家認為早期的洞穴繪畫,是出自女性之手。唯因時當「生存第一」之初,男性的優勢在於力量,直到生存問題解決了,進入到「生活為上」的時代,女性的價值就會突顯出來。而這個「生活時代」,正是以資訊為前鋒,以世界村為目標,「軟紅千丈、和順溫柔」的花花世界,就將到臨。 不幸,千萬年來,男人所具有的雄性荷爾蒙,一直是種最不穩定的激素。當生理激發時,那種亢奮交織,男人口中會吐出最甜蜜的話語(事後都會臉紅﹚。有謂「烈女怕纏郎」,女人太迷信於「生活」,太期望溝通,輕信語言,所以「經常上當」。 當然,這不是說「男人不可信」,而是說「在性需求下,男人的話不可靠」。有些女性經驗老到,會在「緊要關頭」施出「殺手」,百發百中,但別忘了「錄下原聲」! 什麼男人可信呢﹖這又涉及「供需律」,最容易讓女性動心的男人,麻煩最大。對這些男人來說,招蜂引蝶是家常便飯,容易到手,便專揀「新鮮」。可信的男人經常被女性忽略,他們外表普通,不善言辭,口中擠不出「蜜糖」來。 那怎麼辦呢﹖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千萬要能自立﹕自立於經濟條件,自立於心理認知。經濟條件不難,但心理認知卻無人指導,以致有了今天的困境。 第一個認知是﹕女性可以獨立,不依賴男性,也不依賴子女,絕對可以照料自己! 第二個認知是﹕快樂是痛苦的解脫,難受是成長的初步,該忘記,就別胡思亂想! 第三個認知是﹕美貌絕不可恃,人會老,皮皺色衰,年紀大了,人生還要過下去! 第四個認知是﹕找一個信仰、事業、責任或嗜好,心靈充實了,時間永嫌不夠用! 第五個認知是﹕如果把失戀當作享受,那就自艾自憐吧,別人只會覺得妳好可憐! |
#舊 487 留言者:小生 [2000-09-14] |
主題: 請問人如何控制動物性與惰性﹖ |
回應﹕ 生命一本自然,有能量之作用,就有變化的因果。 「動物性」包括了「惰性」,是環境產生的結果。至於此動物性為何,則決定於環境變化,依所受的「作用力」而定。生長於寒帶的生命體,因為生存不易,必須趁食物充足之季,努力進食。而熱帶食物不缺,萬物欣欣向榮,便養成懶散的習性。 人要控制「動物性」、「惰性」,相當於要發揮「反作用力」。真實條件是﹕「反作用力與作用力成正比」,未受到足夠的刺激,也就是說,沒有足夠的「作用力」,人不可能產生等量的「反作用力」。同理,刺激越大,人的「控制力」越強。故環境中難以忍受的刺激,再經過長時期的鍛煉,習以為常,人才有可能控制自己。 為什麼要自我控制呢﹖當然是受到了刺激,但刺激不深,力量就不足。以老朽為例,如非見到自己民族受到不公平的踐踏、如非領略到中華文化之偉大、如非自己生平遭遇的痛苦,又何苦這樣日以繼夜,經年不懈﹖ 老朽甘入地獄,是已知人生真諦,天堂地獄不過一心。凡人無此殊緣,老朽怎能強人所難﹖張網於此,不過因緣合和,伺機而渡。 因此,若有「覺者」,能覺「生命是苦」、「有情為孽」、「時空本幻」、「四大皆空」者,就應全心參透,徹底瞭解,以迄於「悟」。這種法門相當於將「可見光」化為「激光」(鐳射光﹚,能量集中,以成為「作用力」。有了作用力,自我「控制」的反作用力即自然而然、油然而生,是稱為「悟」。 |
#舊 488 留言者: [2000-09-14] |
主題: Amigo 兄顯然已體會到中國式(東方﹚思考的特點,淺見以為朱先生的漢字基因正是此種思維的計算機化,緣目前硬體不足,是以遲遲不出。不過鄙人尚有大惑未解﹕所謂我思故我在,今思已具體,我則何在﹖若我不可得,中文電腦豈非畫餅充飢﹖ |
回應﹕ 問題在於「我執」也,禪者不執,不執者不破,不破者不立。 「我思我在」是主觀,從客觀立場,「我不思」不代表宇宙不存。 |
#舊 489 留言者:yap [2000-09-14] |
主題: 關於電子書包能減少樹木的砍伐之說,末學暫持保留態度,事實證明,全球紙張的耗用量,隨資訊性產品的普及,反而越來越大,原因是列印太方便,以前要寫滿一張A4紙張談何容易。為環保著想,前輩的電子書也許得要限制列印功能。﹕﹚ 書包太重,正課外的參考資料要負很大責任,無良書商為牟利益,罔顧學生健康,不過禍首還是升學主義,書包重量只是課業負荷的具像化,不從教育制度下手,縱然改用電子書包,學生的心理壓力一樣甚至更重,我想大部份的學生都會同意﹕心理壓力對於心靈和創意的傷害,遠遠烈於生理上的傷害。 現前編碼法﹕BIG5/GB/Unicode CJK, 一字一碼的做法,只照顧特定字形,沒有考慮字義和文字的內在關聯性,顯然是行不通的,必定會面對不收新字不足以應付需求(事實上是收不勝收﹚,收太多又增加系統負荷的兩難局面。末來中文編碼必定要走向組合式的做法﹕定義一組有限的字根(中文字母﹚,再利用這組字根組出所有的字。 前輩的做法是以倉頡字母為基,試圖令每一個中文字對應成一串五字元以下的”字串”,甚至更極端地,以之為內碼,取代現行的編碼,我想請教的是,前輩如何克服編碼的武斷性﹖對於一些奇怪的字形(如避諱,人名﹚,是不是每個人直覺編出的倉頡碼趨向一致﹖還是必需依賴您這裡統一編碼﹖ 還有,對於前輩9/14日的回覆,”查一字千分之一秒,查一憶億字要十萬秒”的說明,不太能理解,如果有一億字的資料,假設以Big5/GB或Unicode 來存,搜尋時輸入碼必定是先轉成資料庫內碼,再進行比對,以順序比對而論(暴力檢索法Sequencial search ﹚所需時間和英文是一樣快的,如果英文要考慮詞性變化(大小寫,前後綴,不規則變形tell–﹚told 等等﹚,則中文會快很多。如果是有建索引的情況,則檔案大小就沒有太大關係,末學有這方面的經驗,五千萬字的資料庫,平均都可以在一秒之內檢出任意字串,如果索引檔在cache,那麼就很少超過十分之一秒。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絕對沒有中文的比對來得快和直接。 我們關心的使用者操作此一資料庫的時間,如果查表動作只發生在資料庫的製作過程,而非user runtime,時間不是太大問題,好比動畫的3D 著色就算要用一百台電腦算三個月,對觀看者而言,他們只在乎看起來流不流暢。 最後,前輩所言,”一億字的資料,數秒可得!”,是就任種搜尋技巧而論﹖如果資料不在主記憶體,用順序比對,以當前最好的硬碟,一秒最多也只能讀五百萬字左右,一億字就要近二十秒,還末計比對時間呢!如果是用建inverted index 的做法,那以前輩的功力,又是用組合語言(末學只懂C ﹚,在當前當PC上不必耗數秒,應立即可得,數秒之說,是不是因為受限於”電子書包”的運算能力﹖前輩卓而不群,(或者說因為眾人皆不足法,否則我想前輩也樂意從善如流﹚,不辭辛苦搞出一套套可睨群小的系統,我等凡夫俗子響往之餘,當然希望可以使用這些系統,但囿於還要在現行環境下討生活,無法置主流系統於不顧,希望前輩要多多考慮到我們這些夾在灰色地帶(不滿於現行系統卻無法拋棄﹚的人才好! |
回應﹕ 資訊時代已到,紙張之濫印是果,PC之不能隨意攜帶是因。正是如此,如不解決「電紙」的困境,未來紙張之浪費更多矣!「電書」是當前的稱謂,「電紙」才是真正的目標(本公司正申請專利中,申請之目的,乃為避免他人先得專利以之勒索﹚。由於老朽看得太遠,一般技工早已視余為「瘋子」,不必再驚世駭俗。 升學主義是社會現象,不能只看表面,在此不擬多談。 編碼才是嚴肅的問題,「主觀」認知是以「自我需求」為原則,「客觀」則依現實環境而定。老朽之主觀再好,以當前之世態,頗不適宜。必也,待老朽「陣亡」後,將有「華夏之旗蓋棺」,再經若干年,有後人由棺中取經,揚名於世,便成「客觀」矣! 至時,老朽之「漢字基因」必成「聖典」,人類文明另立碑階,人機同慶! 然人本「思想之絕緣體」,阻值極高,需要時間,才能形成力量。故欲成大業,必先能忍,循人之性,逐步漸進。老朽之倉頡內碼,恒取之於傳統之「形音義」,無一自創,不過賦一碼位而已。以老朽之漢字字庫而論,僅128KB,其文字之排列組合幾近千萬,再加上各種字形字體,各種大小,變化無窮(不久即可公開﹚。然鵬飛萬里,須待人類移民太空,始有其用武之地。今日為遷就大眾,特設一「內碼表」般「牢籠」,阻之攔之,僅此「違章建築」,其空間即已超過字庫本身,然如之奈何﹖ 至於是否「武斷、極端」,其定義委諸後世、後人可也。 老朽之資料庫,恒為「倉頡內碼」,前數日在本欄中曾將之設計成「算盤基因CPU」之技術,可往一閱。因該技術,每字從資料建檔到文字檢索,皆以硬體為之,目前規劃,祇須百餘邏輯閘,一個時鐘脈沖一字,再加軟體延誤,故約數秒可成。 八年前,人告發明「全文檢索」,老朽立判,僅係「內碼位址比對」。此法以「空間交換時間」,除了可查出有無該字及使用頻率外,與「全文」完全無關!嘩眾可取寵,欲實用須知「資料性質、原文出處、承前啟後、相關因素」,僅一字位何用之有﹖ 先生所謂五千萬字之檢索只須十分之一秒,所得之結果為何﹖是否包括原出處位址﹖試問僅僅建立該五千萬字之「全文索引」表需時若干﹖需轉換檔若干﹖系統空間佔若干﹖又若以數十億字計之資料、各種內碼(文化資料大五碼夠用嗎﹖﹚、各種系統,再若考慮大量資料處理時,平行輸入之每字轉換空間、時間,又應如何解決﹖ 把戲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老朽因為看「劍仙小說」(受還珠樓主之誤﹚太多,今生所求乃「修百萬善功」,專事扶弱鋤強,故擬將專家系統回歸大眾。待多媒體CPU問世(今不設時程,以免害人心慌﹚,劇本一到,畫面立得,又是一個神話也(任事有一得就有一失,老朽腦中全是神話,故只會從事神話工作﹚。 請恕老朽狂言,人各有志,老朽無意生產產品,難得有一值得終生鑽研之藝術品,至少五六年之內,這些「自以為是之寶」,尚要把玩些時,不致影響當今的市場。但是,老朽預測PC即將式微,多半集中在網站上共用,電書之發展,才是值得關心的。 請放心,目前的主流市場,不過是少數人的專業,而最需要資訊工具的「真命天子」(文化人及普通百姓﹚尚未介入。就算電書成功了,電紙問世了,專家們的地位依然,只是角色變了,未來的大量資訊處理,仍舊是要依賴專家的! 2007年後記:如今舉世之「搜索引擎」皆係用「空間換取時間」之技術,成就了龐大的企業!本人一向對「營商」興趣缺缺,故而對前文之「全文索引」不屑一顧!斯乃本人之特色,終生一貫也! |
#舊 490 留言者:黃凌邦 [2000-09-15] |
主題: 心頭有幾句話, 只是覺得想與大師分享, 班門弄斧, 旦求一燦而已。有燕來朝日, 聖復文道昌同心尋仇來, 日落無餘暉天空來爭奪, 白髮非白發全國舉賢能, 黃金是首選 |
回應﹕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孤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