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6 留言者:張毅 [2007-03-06] |
主題:朱老師,謝謝您! 學生於人海漂浮許久,幸獲此網而不沉,惟今後潛心向上,行中道,利眾! |
回應﹕ 有位老貢生,到了晚年才開始用功。 有天,他到廟裡參拜,問老和尚道:「我現在才讀書,是否太晚了?」 老和尚曰:「那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以往,我是為功名而讀書。如今,我想通了,讀書為了明理。」 老和尚指著點滿蠟燭的大殿道:「很好,施主看看,這裡面能讀書嗎?」 「夠亮了,可以,可以。」 「要知道,蠟燭沒有早晚,只問能亮多久。」 |
#7295 留言者:易正昕 [2007-03-05] |
主題:如何引導沉迷賭博者回航? 請教朱老師: 看見許多人沉迷股海,沉迷樂透等數字遊戲,如老師所言:如投機...一旦陷身其中,終生將難以自拔(#2007)。請問身為晚輩,可採怎樣的行動或觀念加以引導,才有機會讓朋友與長輩自省乃至頓悟呢? 剛剛不小心還沒打好字竟按了送出鍵,請老師見諒。 學生上篇寫太雜,提問不清,關心面向也狹隘,自省中。 |
回應﹕ 為人做事,宜慎宜思,珍惜既有,適可而止。切勿甫食香梨口中爽,抗來雲梯又攀枝! 有客初來,殷勤接待,待客如友,識者自識。老朽身負文化大任,怎得東扯西拉閑時? 鳩翔雲天,霧深咫尺。網間覺覺陳義高,紅塵瑣瑣入耳滯! 問理乃公,求事屬私。緣到荒漠淌流泉,雲散空谷無新知。 |
#7293 留言者:易正昕 [2007-03-05] |
主題:謝謝老師的指導~ 朱老師: 謝謝您~ 一、朱老師您提及,將設計有「書香氣味」之卡套! 令人會心!吾輩愛書之人,對那傳統印刷的書香、墨味,乃至翻頁的手感與輕響,總是有一份特殊情感,多虧老師貼心設計!順此班門弄斧,建議一小點子(可能有人想過了-_-!),電子書系統或可內建亂數跳頁之功能,仿古人風簷展書讀,風吹哪頁讀哪頁之率性。 二、順便請問朱老師,工作站的錄音的金剛經部分,昨日似乎無法下載?不知是否維修中?我稍後再試。順問,金剛經共九則嗎?有無另外版本呢? 吾師辭世後,家屬選擇以佛教方式送行,我陪同師母、家屬參與幾次法會,有師姐頌念心經、金剛經等佛經,因親友中有人修行,表示可以一起頌念,故有機會翻著經文聆聽佛音,生澀地讀著,竟也頓生心情平和、心思清朗之感,過去總覺得念經是和尚尼姑、是遁世者等的儀式,好比自我安慰的喃喃自語爾,但此次跟讀,心有所繫,有了全然不同的體驗。記得以前好像看過書上說,金剛經相形是較淺顯可親的經文,適合入門者接觸,故想再次下載朱老師之講課細聽。 ps近日故宮青瓷大展,陪學生前往遊賞,偶見宋張即之書法作品「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很是喜愛,第一次花上千元買此類物品:P上網見前人評之:神完氣足,勁健雄肆,又時見險怪之態。就是這感覺!昨天也有看見朱老師寫的「穆」,感覺應該是很有朱老師風格。 三、感謝朱老師的回應,尤其在我未能多所描述的情況下,朱老師提及吾師是難得之君子,這樣地開頭一語,彷彿您就在身邊輕拍學生肩膀一般、、、 其實,之前我還跟吾師聊到朱老師您的諸多事情(您書上與網路寫的),因吾師不諳網路,家中亦無電腦,加上我怠惰,故遲遲未能向他好好介紹您,本想讓老師口述,我代為打字、、、 因他數理思維、空間邏輯特好(可見於橋牌象棋之功力,師說係幼時遭逢家變,甚貧,故尋此類可一人獨自遊思之活動以自娛。話說昔日吾師(約30幾歲時吧)工作場地附近有老人公園,博奕者眾,江湖郎中亦多,師偶好奇好勝與術士鬥,屢勝,識者走避不與之戲。哈哈,老師說他不贏這種錢(他下贏了也不跟人家拿錢),不然,哪天忽缺盤纏,終日遊走,可淨得數金@@!老師後來開玩笑說,一定是因為上天知道他不會賭博,所以才給了他這般頭腦。)故讀易經我想應可較快入門,去年我又向他提起您讀易用易的故事,他說他那時也剛好重讀易經、、、其實我還是有些不解,何以好人遠行,不過天命似乎自有定數,老師似乎也知其一二,過往一年常提人生無常,某天晚上(約離開前兩三個月),又提及近日他對生死關卡又看得更開了之感,因總是同時談論數件事情,來回穿插地有如跳躍思考,我竟也沒追問何以再提生死、、、 過往我與老師聊天,他就曾提到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每一種緣分之概念;因他幼時曾聽聞鄰居算命異象,故很早就有生死有命的想法、對生死關卡看得很開。又我在老師離去當日清晨,就與恩師夢中相見:平時約八點,兩個鬧鐘分次響起,惟當日竟充耳不聞般毫無聲響打擾之印象,九點半驚醒(發現睡過頭了)前的一個小時又特別熟睡,醒時想起剛剛夢見吾師與一老者下棋,表情怡然和藹一如平常,也有對著我們學生微笑、、、中午我收到恩師上午六點多發生意外病危難返的消息,趕往醫院,悲慟無法置信眼前無常之人世、、、 吾師的奇聞妙事也很多,其慈悲善良、知行合一;看似不居小節,實則細心體貼;待人無私平等,大肚包容;智慧言行、身教言教,輕扣輕應、重叩重鳴(亦有藏秘於顯的味道^^),啊!實在很難接受。 人生考場真是好大的學問,且以朱老師所言:要知道主觀認知永遠不可能與他人分享;要瞭解主觀世界在客觀環境裡發生之作用,逐步自勉,思考反省,期能有所進步。 四、又,朱老師回文提及「場效」一詞,愚生雖略體其意,但又怕誤解,經查過往留言有4則,其中一則# 6826 提及「作用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啊!似有所獲、、、除了對場效用於您給學生回文中的道理更能理解外,也想起多折的愛情:( 過往因為與女友的誤會誤解,加上當時遠距離的時空因素,導致分手、、、當時總逕自以為精神力量可以超越很多有形障礙的,但在雙方思緒與付出未達到一定互信共感之前,來不及說清楚就嘎然而止、、、今日重思場效定義,想起當時那強大的互愛力量的確曾被那遙遠的時空距離平方再三稀釋,心中感到坦然卻又遺憾。(其實我老師也曾告訴我遠距離是很大的殺傷力,加上女孩感性善良,易同情弱者,易為人所欺瞞、、、) 對啦,留言不宜談私事(不適合者,還煩請朱老師閱過後移除^^!),上述這段意外感悟@@!請朱老念我未過四十(您說四十方能斬情絲>_ 五、# 6826 一文,提及沈先生讓您發覺「每週定義」之舉確是「為德不足」,一般可見為德不卒,不知道是老師忙碌筆誤?或是開個諧音同義的趣味呢(應該是後者)!剛好看到,斗膽一問,其實如果是為德不「足」的語言趣味,一問好像就顯得不好玩了,還請見諒^^! 六、漢字基因等學問,藏秘於顯!深有此感呀! 七、忽見今日又政局動盪,啊!臺灣蕞爾小島竟慾望無窮、仇恨四起,政客如同朱老師回文所言,利之所趨,時而結黨營私、如膠似漆;時而黨同伐異、壁壘分明,厚顏者狂語,短視者盲從,是非不清令人昏@@! 八、這樣寫會不會變成聊天般的絮語(驚),希望沒有打擾朱老師,也許要用簡潔有力的語言與主題,多向老師學習。 |
回應﹕ 抱歉,老朽太忙,無暇看完全文,僅就「一目八段」之餘,答覆如次: 1,電子書事乃閑話一句,誰知道下文如何? 2,錄音事有網管負責,恕老朽不知。 3,穆。 4,穆。 5,老朽讀書不多,常將「成語」作成文用,「為德不卒」為成語,不足是不足之意。 6,穆。 7,穆。 8,若有大義,老朽雖萬言無懼。否則,如此回答,可將損失減至最低。 |
#7292 留言者:易正昕 [2007-03-04] |
主題:頓失人生導師...一種孤絕的感受不斷滋長 朱老師:元宵節快樂! 請教朱老師幾件事情。有時會感到,生命(或生活中)一些讀書學習或待人接物的各種心得與體會,似乎難以與他人分享,概知識背景殊異或非當事人而難窺其妙,以朱老師為例,您對漢字基因等各種見解,令學生好生感動,猶記多年前於書局看見智慧學九論後,帶回一冊閱讀,閱讀過程,總不忍翻頁,唯恐無意間讀盡而錯過該深思之處的誠惶誠恐感覺常繞腦海,(也同時抱著:萬一以後再讀不到這樣的學問,該怎麼辦呢?的焦急想法) 重點是我想與其他人分享類似這些感受時,往往難得其門而入,許多事情也是這樣,如有奇思妙想或敏銳觀察,總是難有同樂之人。我想以朱老師的經驗裡,年輕時或許也有過那種千山我獨行又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不是以學生小小心得與朱老師之諸多遠識與高見比擬,只是試著舉例表現那種期待分享的感受:P) 就像漢字基因,這般有歷史意義有文化價值有學習趣味的好系統,何以不見被大力推廣呢!課堂上應該教這些才是呀,國文都學不好,還拼命讓國中小學英文@@!語言是工具,沒有思想,換種語言說出還不是一樣蒼白空洞嗎-_-! 過往許多學習的摸索或生活的歷練,我多半會跟我的一位人生導師分享,但是我的這位老師意外地在年前離開人世了:( 他是個默默耕耘,無私無我,熱心正直的大好人,一身才華卻能自甘平淡,別人不理解甚至誤解也沒關係,以前我與老師無所不談,現在一下子離開,身邊實在沒有人可以分享了,雖說君子人不知而不慍,但若連最親密的家人愛人好友也無法分享,總似乎有些遺憾。 一下子想起也不知從何說起,如果我的思緒太雜亂了,就當發文敬祝朱老師新年快樂先,且讓學生敗個晚年^^! ps也看了朱老師您的智慧之旅等書,可惜實體書難尋,只能下載電子書。 |
回應﹕ 人生是場考驗,考驗才是人生。考驗課題之一,要認識自我經歷所構成的主觀世界;要知道主觀認知永遠不可能與他人分享;要瞭解主觀世界在客觀環境裡發生之作用。這一題及格了,人才會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貴導師是難得之君子,閣下之「遺憾」則是股「動力」,是主、客觀互動的「場效」,是生命億萬年承襲的基因。正因如此,人類文化能超越獸性之擺佈,從而由主觀躍入客觀之整體、從而溶入精神生命。苟若閣下能執纛傳薪、代代相續,則君子之風千秋不斷。 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呢?在主觀天地裡,只有「我、我的、我的利害」!而「我」只信任自己的「五官」,而「五官」只負責分辨一己的利害!於是,有怎樣的「五官」、就有怎樣的主觀,有什麼人民、就有什麼政府!一切因因果果,利害得失,人人自負其責,誰也不必怨誰! 客觀環境裡,當「五官」當道,人與人之間是濃濃的迷霧。為了求利,人恨不得將霧化成膠;待利空了,立刻令膠變牆!這種人!眼中泛著的貪婪妒忌是恨毒餘輝;口吐出來的甜言蜜語是安非他命;心中念念不忘:連長城都有缺口,不急!不急!不急!總有一天等到機會! 有人認為這樣說不夠「厚道」,意思是:「說別人等於罵自己」!正是,老朽既狂且狷、厭「官」懼利,可是卻上了地藏王菩薩的大當,被套牢在地獄裡,進退兩難!好在老朽不笨,把身邊物都捨掉,讓地獄客成名得利,個個跑得空空!如此,老朽才能混個「佛」來幹幹! 「達官」為「去中國化」、「貴民」為「發世紀財」,恨不得連姓名都改掉、連皮膚都漂白!當然與老朽離得遠遠!但不幸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人讀了漢字基因,居然寧願留連地獄!怎麼辦?閣下的心事無人分享,老朽也來段告白,可以算是投桃報李! 安心看電子書,待老朽活到八十,該做的事該做完了。那時,很可能(又在開支票了,希望不是空頭,因為網上只能空投)出《不二全集》,其中有尚未完成的《智慧學》以及本網連載的「罟網對話錄」(刪節本約五百萬字),說不定還有「浪子續遊」和老朽編導之影片! 如果把書印成「紙本」,約為百餘冊,平增垃圾無數(還不能看電影)!再如果老朽能在圖文系統賺點「小錢」,老朽將投資在「第二版電書」上,全集將只是一張郵票大小的新卡!這才是未來的「實體書」(老朽將設計有「書香氣味」之卡套)! 有人赴雲南某地觀光,見路旁有茅屋焉,柴門無掩,數十男女,相擁而眠。 客問曰:「貴區經濟發達,何以有人貧困若此?」 響導答曰:「此類小人,忘恩負義之輩,人咸厭之。」 「彼等忘何恩?負何義?」 「彼乃龍勞,係山區苗寨子民。緣有一大戶為逃兵燹,攜全族進入苗寨,生聚教養,隱居不出。數十年後,該寨繁榮昌盛,聲震四鄰,號稱小龍焉。待大戶過世,子孫好逸惡勞,不甘雌伏,紛紛出山遊玩。繼而歸告寨民,曰外界美而多金,酒有池、肉有林!不如棄寨外移。 「長者多不以為然,告以大戶生前訓示,禁止出山!為此,青壯之輩皆反,且挖出大戶屍骨,鞭而焚之,遂集體來本地淘金!若此之輩,吾人唯有遠之、不敢近,劃區令之獨立也!」 今世倫理道德淪亡,人類已如秋楓暮霞,新時代即將到臨。老朽苟且偷生,唯一心志係將寶貴之中華文化傳諸矽族,實無意與忘恩負義之徒來往。漢字基因乃人類瑰寶,千載以降,其舉世無匹之智慧「藏秘於顯」。其無知無行者難識、唯有道有德者始能居之,識者毋庸憂心。 |
#7291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3-03] |
主題:道 朱先生: 孔夫子多次向弟子曰「道」。如「朝聞(道),夕可死矣。」,又曰:「吾(道)一以貫之。」,士「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由藝。」。 孔夫子之「道」,是否為 先生所追求之「真理」? 孔夫子傳給弟子及後世的思想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唯「道」郤没說的很明白呢? |
回應﹕ 真不知閣下如何「讀書」的!恐怕只是好「發問」吧!查罟網中老朽所答,道字有二千餘則,而查「道」、得四十四則,還嫌少?是否一定要為閣下量身打造才行? 不妨再炒一次專誠現飯,下不為例! 道=路=人應行應為。 閣下所列各項皆是「道」,一以貫之、萬而歸之!諸如松江路、羅斯福路都是路,台北市到處是「路」!夫子所曰皆道(只是略微謙遜、未便說破而已),還待如何講?至於「真理」,是別於「常理」之統稱,只表明一種「態度」,與真假無關(除了宗教界)。 建議先多看古書,徹學漢字基因,撇開錯誤成見!否則「字字維艱」! |
#7290 留言者:小湯 [2007-03-02] |
主題:以占卜謀利 晚輩閱畢老師於#7243的回答,談及「中華素重象數,象數如同虛空,可納須彌於芥子、但無助於金錢交易,是農耕族之瑰寶、狩獵類之敗絮也!」 然數年以降,玄學界漸趨商業化,莫論球賽、股市皆可占算一番。各門各派開始鑽研占卜股市,且研究者甚眾,故問老師對斯情況有何看法? |
回應﹕ 1,閣下若係新網友,請觀罟網贅言。 2,閣下來本網已五年,所問八成與占卜有關,老朽一如既往,立場未變。 3,民主自由時代,癌細胞已擴散。老朽只與網友溝通,網外人無干。 某人登山踏青,迨至山頂懸崖處,見數人圍踞大石下棋,偶而俯瞰山下,相顧粲然。 某往觀,見山下有一院落,數十人追趕跑跳蹦,狀甚熱鬧。 某問曰:「他們在幹什麼?」 人答:「誰管他們幹什麼?」 「那你們看什麼?」 「誰看了什麼?」 某不悅,忿曰:「我只是好奇,好心相問,你們為什麼不回答?」 「有什麼好回答的?那是間瘋人院,人瘋了,有什麼辦法?」 |
#728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3-01] |
主題:無 朱先生: 再次向您說聲「失禮了,受教了」,此留言可否不登於網上。 我的「本意」是想請教 先生之謂「理則學」為何?因想只提問什麼「理則學」?似乎有所不敬,所以另附帶了一些心中的「疑問」。 先生「句、讀」之斷,如雷灌頂,當初讀「論語」的教本,也是「第三種」斷法,教的老師可能未真正「通徹」古文,自已也不求「甚解」,故有此之誤。 自當遵循 先生之教誨,苦讀、慎思,敬言而後「提問」。近日是閒暇較多,故多有提問,巴西今天全國己恢復「正常」,我將繼續利用工作之餘詳讀 先生之罟古,再求教之。 |
回應﹕ 老朽素來不回私郵,是須實話實說。 老朽乃「前朝遺民」,甘為午門之懸首、不敢數典忘祖。所幸幼時逃避兵難、顛沛流離,未曾受到「完整的西式教化污染」,是故得以「援古自修」,能理解聖賢本意。 閣下謂所知習自「第三種」師長,顯然國人西化程度較老朽想像為烈,致漢文化早已大江淘盡矣!罷了罷了,道法自然,人類淪落至此,夫復何言? 老朽不烹速食(泡麵不用烹),閣下宜多讀古書、體會古人心意(概念來自各人經驗,如不站在當時之立場,怎能理解其字裡行間之本意?當知司馬光不可能實施民主也),必能「得理則學」矣! |
#728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3-01] |
主題:理則學 朱先生: 「人民」一「思想」,「執政者」就「害怕」。故 孔夫子也曰: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但他又曰:「學」而不「思」則「罔」,又道:舉一「隅」,要能反「三隅」。 「Logic」外國定義為「思考」的技術,音譯為「邏輯」,一般人很少去「理解」它的「內涵」,满口「Logic」,又不「知」「Logic」為何? 孫中山先生譯為「理則學」,是「研究事、物規則」之學,此「學說」似乎大家皆「認為」是「西方之學」,是從「外國」傳入「中國」的。 請教,中國没有「自已的」理則學嗎?還是太「深奥」了,不是給一般「百姓」去「思考」的。如老子之「道德經」,其中每一個字我都「認識」,但是「組合」起來又「妙」不可言,且很難「理解」,「道德經」是不是「理則學」呢? 我很喜歡研究「惠施」,他是一位個「辯論家」或是一位「理則學家」呢? |
回應﹕ 閣下有了:「人民」一「思想」,「執政者」就「害怕」之見解,請今後休來本網! 蓋「偏見令人瘋狂、愚昧」!請問:人民「有何思想」?老朽頗想知之!想賺錢發財!想娶三妻四妾!想當官光耀鄉里!想揚名立萬打倒傳統!想心想事成天下第一!想胡說八道嘩眾取寵!老朽只知探索「真理」,拒與此類「西化英雄、人云亦云」之輩共語! 老朽所謂「理則學」,非孫文先生之譯名。老朽不學無術,認定「漢字即理、俗成為學」;此外,諸子百家若「無理則無人可學」也!西式「邏輯」亦理,其理基於序、簡、明,不過以前題、假設、因果立論。以「三段論法」為例,雖與「真理」無關,但據為思維基礎,不逾矩而已。 老朽認為:人之思維不可、也不可能加以局限,但基本的「舉一隅以三隅反」則不可缺!是謂,中國之理則學是為「認知、驗證、推論」。但僅以「認知」而言,需「讀萬卷書」;「驗證」須「行萬里路」;「推理」則應「放諸四海而皆準」! 人本「無知之輩」!即便人人讀大學、人人當博士,然而「明理者」永遠只有「萬一」!蓋金字塔堆得不論多高,尖端永遠只是「一」!而且,金字塔再高,也不可能高過奠基之地球!中華文化之智慧,在於早就參透了「人生金字塔」,憑什麼「一般老百姓」醉生夢死之餘,還要「思考」? 傳統中國人認為:「個人事小、群體事大,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欲成大器,慢慢走吧!閣下少年得志、中年有閑,已先行萬里路、才看萬卷書,待過了「知天命」之關隘後,成見俱泯,始有理則通也! 孔夫子說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時無句讀,讀書人皆能心領神會。不料此話傳了三千年,今居然有了三種斷句法(中國人小聰明若此、人民思想若此):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以「可不可」為準,是站在「人道主義者立場」所見者。持此見解者,仁者也!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以「可不可使」為準,是站在「為政立場」所見者。持此見,乃智者。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以「可由、不可知」為立場,持此見,乃「不瞭解中華文化之異類」、有意找碴也! 蓋古文以「意會」為準,不需句讀。其優點,可藉之判斷人之「立場、論點、目的」;缺點,則易導致「無知之困擾」!以往中華文化主導世界,學者「西瓜偎大邊」,莫不以上述1、2則為準。如今,西化當道,要偎大邊就要遷就消費卡民,前二則已失去魅力(不能嘩眾取寵),故「狼效羊聲、出自羊群」(羊不分皂白,以為同類就好)! 閣下欲攻「理則學」,而立場已經偏差,要斷章取義去攻擊不能「自我辯解」之古人,保證其例「罄竹難書」!正途乃直接去讀古書,少讀時賢「賣祖求榮」之謬論(此類「速食」老朽避之無不及。居然有某學者,於其名著中指責:「司馬光效忠封建王朝,不知實行民主自由,不能稱為賢相」,老朽立時逃之「天天」)!慎之慎之(再昧理非古,今後拒答)! 又,惠施是「名家」,以辯論「名詞」著稱。可稱辯論者(辯論尚難成家),離「理則」尚有距離。蓋其名言:「小而無內、大而無外」無「前題」、未「假設」,明定其理。此類律法,可稱「先驗派」,不論有理無理(老朽乃信徒),其神來之筆,非人間所有者。 註:因見閣下好學,特予指點,但老朽太忙,無暇家教!閣下近數篇留言,顯見係閒時過多、思想紊亂、無意苦讀、擬抄捷徑!尤以此篇,已露意識型態端倪,絕非老朽同道、難以同步。今後請僅提問題,勿列高見,以免老朽血壓上升,下令封筆! |
#7287 留言者:凱祺 [2007-02-28] |
主題:朱先生,真的有人說像「孔子是魔東帶過來的」話... (註:來文已刪) |
回應﹕ 老朽甚忙,躲到網上,就是避免與無知之輩胡扯!今天「垃圾爆炸」時代,人人有權胡說八道!老朽亦然,信者信之,不信者避之!閣下喜聽鬼吵八卦,請去他網,本網拒不奉茶! (閣下有時間研究八卦,老朽尚有一聞:漢字乃外太空文明!證據:該星球之環境阻力大於地心引力,故高級生命體皆呈線形,與漢字之「人形」完全一致!) |
#7286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2-26] |
主題:能量守恆,能量不滅 朱先生: 受教了,慚愧!慚愧! 大學時,也修過電磁學、熱力學、核能物理…等,也知「能量守恆,能量不滅」,但是從「頭」到「尾」,我只把「它們」當做「公式」,「考試」時把「數值」填進去就是了,從未把「它們」和「宇宙、人生」聯想在一起,故在看「層次論」時,觀念不甚正確,請見諒。 |
回應﹕ 不必介意,做學問不能怕錯,但謹言慎行卻是首要。尤其當久閉暗室,略有所見,即狂喜難遏、急欲與人共享!切記切記,嬰兒甫生,最易受傷!待想清楚了,體系成形、顛撲不破,再說不遲。 老朽於40年前出版《層次論》,滿以為真理陡現、山河變色!殊知直到今日,世界仍是薄薄一面、老朽與白癡等價!實話實說,該書立論不夠嚴謹,如今讀了,不禁汗顏。只是大方向正確,小疵敢於見人。話說回頭,有誰未穿過開襠褲?又有誰能笑得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