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832 留言者:小冉 [2008-07-31]
主題:敬請老師惠賜墨寶
  敬請老師惠賜墨寶壹幅,內容如下
  抬頭:小冉
  內容: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另求座右銘案頭壹幅。謝謝老師。
回應﹕
  即將致達。
7831 留言者:小馬 [2008-07-31]
主題:關於#7827
  老師說阿奇“首拔頭籌”,學生看得不甚明白。老師能說說為什麼嗎?
  另,學生本來也想懇請老師贈一幅白鹿書院教規,奈何老師之前有字數限制,只好從中選擇幾句。老師可以贈我一幅跟阿奇一樣的墨寶嗎?
回應﹕
  拔得頭籌者,中了文透大獎也!蓋老朽早已決定,最先索取「無指定內容」之案頭者,其人必「無所住」。而老朽寫上一份「教規」,耗時三小時、費工頗巨(寫大幅體力難支,小幅則眼力不繼),計劃中須寫二十幅。除本室工作弟子,勞苦功高,賞有應得,各贈一幅外(含文傳寶典),餘額視作「外卡」焉。
  人生一切是緣,能得老朽親筆案頭者,三千大千世界中,僅本網會員眾。待奧運盛會一過,老朽又當「投筆從圖」矣!是而略備數幅以就有緣,至於何謂緣熟,不能輕洩,唯意可表!
7830 留言者:襄助 [2008-07-31]
主題:敬請先生惠賜墨寶
  抬頭:陳襄
  內容: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另求座右銘案頭兩幅。
  有勞老師,祝安康!
回應﹕
  即將致達。
7829 留言者:傑克 [2008-07-30]
主題:請老師賜字
  抬頭:學生傑克
  內容: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感謝!
回應﹕
  即將致達。
7828 留言者:秦漢唐 [2008-07-30]
主題:錯在自己
  老師您好:
  感謝朱老師、沈老師的教誨,學生知錯了。學生之過屬于立場不穩,乃「墻頭草--三面倒」也;然學生之糊塗乃自身之過。之所以形成「立志當如『四為』,然又應破除此中『我相、眾生相』,而至『無為而為』之境界…」的漿糊觀念,有其「前因」。現以客觀立場,略述前因,以資借鑒、以供笑柄。
  一自幼受唯物教育之人,於一年之內,粗讀《四書》、《金剛經》、《壇經》、《道德經》、《莊子》等如是甚深經典,對聖賢、仙、佛皆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因讀時只求速度、不求甚解,自謂得意忘言,實乃貪多不爛。於是#7598則留言中有「今日扮演釋迦牟尼,明日客串至聖孔夫子;今日賦詩學李白,明日填詞效東坡」,即現「跳梁」心態;又有#7747留言中「出入世」之迷惑。
  然,何以故?古人從小即熟讀乃至背誦四書五經,且讀書時「一章不熟,不看下章,一卷不熟,不看下卷,看論語而不知有孟子」,其結果是立場穩定,定靜生慧,自可亦聖似仙如佛。如學生般食古不化、走馬觀花、東摸西看的結果只能是「老天」的一顆亂動的「棋子」!就在日前,學生還為應何心行事而迷茫,今得老師言傳身教,學生自答:應先「定心」!
  學生錯在自己,雖大棒加頭,亦咎由自取;但因學生愚笨而致老師「謝罪」,實乃不孝之徒,學生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不知該如何懲戒自己。
  祝朱老師、沈老師身體安康。
  學生秦漢唐 敬上
回應﹕
  不怕錯,只怕錯而不改,既知,改之即可。
  讀書,在於明理,否則人與鸚鵡何異?若明理,當知人世擾攘,非自今日始。智者之所以智,正因眾人皆愚,愚之較輕者,窮虛極玄,能發人之未發,記之以文焉。後人按圖索驥,遂得登堂入室,斯理漸明。值今之世,物質興而大道圮,人世擾攘又添新頁矣!
  八年來,老朽篇篇批判時弊,痛斥虎禍!汝怎能視虎為威,寢其皮毛、懸其骨鞭,集其大成?須知,虎者,非東西南北,無古今中外,實乃不明是非不知真實之愚者也!汝之錯,錯如「乾坤」,人在道上,要去學醫求仙,是以困於愚迷境,千百年不得出也!

  中華文化受《易經》影響,「宗教」無從生根,是以智者悉由「人本」出發,發幽闡微,故稱「入世」。入世者,社會之導引,乃「人之需」,後世遂尊稱為「儒」,宣揚儒言者是為「儒家」。儒者不談「怪力亂神」,實事求是,討論人如何明理、待人、處事、接物。
  然而,《易經》偉大之處,在於人智之介面結構,在在說明了人與環境的關係。因此,遠在儒家形成前,就有人追源溯始,落籍宇宙,道法自然,是為「道家」。只是,人微道虛、利輕義重,在人智未興之前,道者一直是「稀有物種」,不過心心相傳,逍遙物外。
  印度於石器時代後期(約四千年前),已受吠陀(VADA,原意指知識)影響,形成了婆羅門教。由於當時人智尚未成熟,整個社會的發展,與傳說神話息息相關。到了佛陀出世,不滿於虛妄,便從「神本」追尋,發現人只是一「主觀動物(唯當時並無此類概念)」,而主觀之外,「四大皆空(地水風火)」!待佛陀入滅後,其弟子遵循佛訓,聚集修行,後世稱之為「佛教」。

  因此,儒道佛實為「三種截然不同之觀念」,不可混為一談也!有人謂「三教合一」,迄今也只是口號,選舉過後即煙銷雲散!然而思維彼此影響屬實,宋明之理學承襲自儒家,禪宗則為佛教之一宗,各有所尊、無關口號。即令老朽主張「天地人三才合一」,理論也只是理論,八字尚無一撇!
  古聖前賢,之所以孜孜不倦,教誨大眾者,蓋知人性即獸性,必須加以遏制也!後世受教之餘,明理知事,得以脫離獸性,邁向大道。吾輩飲水思源,理應融會貫通,提攜於座左右。準此,作為篤行指標,是不可以文字接龍,匯為穿鑿附會之風雅,以與時裝模特兒爭一高下也!
7827 留言者:阿奇 [2008-07-30]
主題:懇請老師賜座右銘案頭
  欣聞老師賜字結緣,求座右銘案頭兩幅。
  有勞老師,祝安康!
回應﹕
  閣下首拔頭籌,且贈「三體(隸篆楷)白鹿書院教規」(35x70)橫幅一,但尚未竟功,請稍候。
7826 留言者:牧牧 [2008-07-30]
主題:請老師賜字
  欣聞老師賜字,求墨寶如下:
  抬頭:無
  內容: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謝謝老師,祝安康。
回應﹕
  即將致達。
7825 留言者:胡又天 [2008-07-30]
主題:再請賜字
  日前已求一幅字,現敢冒昧再求一條幅,以完「配額」。
  抬頭請留空;內容:柔韌。
  頓首拜謝,祈諒!
回應﹕
  即將致達。
  又:#7821則已言,取消配額,奧運前放心索取。但為免網管辛苦,尚以整批交件為宜。
7824 留言者:小兆 [2008-07-30]
主題:懇請賜字
  懇請老師賜字如下:
  抬頭:學生兆宏
  內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似玉,自強不息。
  感謝您!
回應﹕
  即將致達。
7823 留言者:網主 [2008-07-30]
告網友:
  茲因某網友索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於前則,老朽斥之,拒不從命。彼來電郵解釋,謂:「學生之意為:立志當如『四為』,然又應破除此中『我相、眾生相』,而至『無為而為』之境界…」
  嗚乎!老朽如此教學乎?若學生糊塗至此,師之過也!特此,老朽謝罪!

  蓋東西有別,西方除了上帝,人人平等,故無聖賢俗凡!因為平等,誰講的道理都可以推翻,也正因如此,人人自求「出奇致勝」,各說各話!在中華文化中,直至今日,但見有數典忘祖之輩,卻乏東拼西湊、張冠李戴之學者。蓋中國人尚知聖賢非常人,其言可違,其行不容否認也!
  查「四為」係宋大儒張載之名言,其氣魄恢宏,無與倫比!若人言忠信、行篤敬,自必「我相堅強」、當以「生命相許」!而「無所住而生其心」係佛祖告誡追求「菩提」之心得,與前「四為」百分之一萬相反!以老朽薄見,天下尚無任何人能「無為而為」若斯!荒唐!荒唐!荒唐至不可思議!
  一己認知是主觀,大可貯存心中,自鳴自聆;做學問要客觀,豬肉、牛肉、羊肉,怎可自炒Chop-sue!如果把各種山珍海味、鮑魚熊掌混在一處===豪富臭屎!再要把中外美女、古今完人合為一形===妖魔鬼怪!各位可以一試,把天下最美的音樂同時播放===保證吵活死人!
  一個大修行人、獨坐空山、四為+不為=何境?何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老朽為老朽,學生為學生,怎可擅改前賢論述?須知,老朽為一介隱士,行有餘力,自可無為而為!至於張子厚之名言,老朽欣且賞之,自忖力有未逮,非「無所住而生其心」,實乃「有心而無可動」也!(註:沈子謂該網友之文係佛跳儒牆遁道山。)
        網主人白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