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933 留言者:沐杰 [2008-11-01]
主題:敬呈老師指點
  試作如下:
  群童塗鴉牆上。
  群童塗鴉牆上,藉以打發午後閒時。
  群童塗鴉牆上,藉以打發午後閒時,不料被屋主撞見。
  群童塗鴉牆上,藉以打發午後閒時,不料被屋主撞見,怒目大聲斥責。
  群童塗鴉牆上,藉以打發午後閒時,不料被屋主撞見,怒目大聲斥責,群童驚作鳥獸散。
回應﹕
  很好,正確。
7932 留言者:網主 [2008-11-01]
告網友:
  相信老朽本週所出之題目不難,但却係下週「主題萃取」之前奏。下面且先公佈《巴西狂歡節》第一節、第一則之主題及文章改進對照。

  蓋文章者,文字之章法也。有「文」有「概念」,斯謂之「字」;集字成句,用乃以表達主觀認知、以與其餘主觀個體溝通之用。溝通之道,在於「章法」,斯乃規律。任一主觀個體對刺激皆有其「獨特之主觀認知」,若欲與客觀界溝通,勢必遵循彼此所能接受之規律,否則,此溝不通!
  欲創作文章,必須先有思潮,再細研文字功力,最後慎選主題,據以表達之。其無思緒而文盛者,恆為文匠,雖著作等身,悉皆糟粕!而無主題之文,則似泛濫之洪水,徒令閱者神傷。再若文筆生澀、思想空洞,斯乃沙漠之涓涓細流,非文學也。
  宇宙進化不止、地球大氣變化頻仍,水蒸氣凝結成雨,雨落匯為溪流。若溪流順暢必趨歸海洋,遇阻則聚,聚為水庫。譬諸人生,水庫乃思緒積存,須建水壩以蓄其力。水壩相當於思緒結構,洩洪道即話語文章。蓋思潮來自人生之經歷及觀察,係因感覺有礙或認知有疑,痛而思苦而得、其壯如潮者。若人生於天下太平或鐘鳴鼎食之家,食色無缺,順水直航,無風無雨,文化無痕也。

  人體依賴感官為外界媒介,由於感官不能逾越一己,是故所有認知盡係「主觀」。主觀的結果,人孤立於環境中,缺乏自信,無從自尊,寂寞難耐。於漫長之歲月中,發展出語言文字,以俾與客觀環境溝通。於茲,人類對語文之處理,形成文化;社會人對文化的應用,又造就了文明。
  然而,基於時空之殊異,宇宙中無任何兩個主觀個體雷同。是故,人對語文的處理能力,彼此相去天淵。舉凡語文能力強者,率皆善於與眾溝通,常出類拔萃,成為社會先導。尤其在文化領域,觀念思想的交流,完全建立在語言、文字之基礎上。
  文化人最為人尊崇的能力,係因能客觀公正且高瞻遠矚,往往能見及未來。正因如此,文化人也經常樹大招風,成為強權暴力者眼中之釘。何故?因文人之能者,能於長篇累牘中,取片言隻語盡括精髓。更甚者,能上知天文、下識地理,博古通今、允文允武!如斯尚方寶劍,簡而言之:「主題」萃取也!

  主題可利用分析與歸納予以說明,分析係供學習認知,而歸納則是智力的表徵。由於人類社會日趨複雜,每天都有大量資訊產生,若一一加以記憶,顯非大腦可以負担。歸納的優點,是能有效地將資訊壓縮,不僅貯存節省空間,攝取更快速正確。而且,其壓縮功效與資訊大小成級數正比。

主題分析:

  人之思維建立在「概念網絡」上,概念網絡需要「檢索系統」。此檢索系統可謂之「題目、目錄、綱領、索引」等等,不一而足。如將之統一稱為「題目」,於某系統中,假設有一「主要之題目」,是稱「主題」。原則上,主題為一組具有代表性的觀念,能概略代表此一系統之內容者。
  苟若某系統無主題,必難以令概念網絡存取;無法存取,即失去實用之價值。主題可層層分類,係以簡馭繁、知一達萬之不二法門。任一概念網絡之效率,皆依各系統主題之精簡程度而定。同理,個人之聰明才智,亦與各人對系統主題之掌握情况為準。
  
  主題為代表所陳述之概念素材者,其要素如下:
    1,陳述:
        方式:起承轉合
    2,概念:
        內容:人事時地物情理法
    3,素材:
        結構:體用因果

  以《巴西狂歡節》為例,全書有41節(抱歉,當年寫本書時,老朽觀念尚不清楚,誤以為應分為「章」,今更正為「節」),主題可分成若干層次,但層次不一定就是主題。以本書而言,時代與地緣的層次是「主題」之背景,在於導出合理而必然的結果來。
  一、陳述之層次:
   1,時代大環境之因果。
     工業文明與人性需求之矛盾,是故狂歡節將人們聚集一處,因磨擦而迸出火花。
   2,個人遭遇與發展。
     東方與西方交匯,感性與理性激盪,傳統與文化的意義。
   3,覺悟與沉淪。
     覺悟永遠屬於金字塔尖的探尋者,沉淪則有各不同的形式,自生自滅。
  二、涉及之概念:
   1,人:朱復由迷惘而解脫的過程,
       凱洛琳及嬉皮們
   2,事:受物質文明之害,倫理道德蕩然,一批時代青年迷失於社會之邊沿。
   3,時:二十世紀後期,物質文明的危害方興未艾。
   4,地:巴西巴伊亞省會沙瓦多之嬉皮群。
   5,物:極度缺乏。
   6,情:愛情、友情、師生情
   7,理:宗教式講道。
   8,法:無。
  三、討論之素材:
   1,體:社會、人民、狂歡節、文化。
   2,用:人性省思、東西方文化分岐。
   3,因:狂歡節人慾橫流,風氣敗壞。
   4,果:人類追求肉慾的解放,以致於人類社會破產,導致嬉皮濫觴。

主題歸納:

  本書為小說,為求陳述之流暢,僅分節、則、段、句。計有41節,每節若干則,每則若干段,每段若干句。如果在「節」上分「章」,尚可分為:序,起,承,轉,合,如下:
  第一節至三節為「序幕」,相當於音樂之「序曲」,簡介即將出現在舞台上的場景。
  第四節至十二節為「起」,將狂歡節導引到嬉皮族群,人們將「放蕩」視為「愛情」。
  第十三節至十九節為「承」,朱復基於對愛情的憧憬,藉著親近凱洛琳進入嬉皮核心。
  第二十節至三十二節為「轉」,朱復、凱洛琳及嬉皮的行為只是逃避,脫離了現實。
  第三十三節到四十節為「合」,幻滅後,朱復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認識到愛的本質。

  如果分節討論,暫列前六節如下。其餘各節擬供網友們練習。
  第一節主題:巴西狂歡節的背景,朱復參與此際會之緣起。
  第二節主題:回憶,朱復之個性為本書之基調,由艾洛伊莎之故事間接道來,以避免說教。
  第三節主題:將朱復之心境與狂歡節作一「預告式」之對比。
  第四節主題:狂歡節序幕,朱復的第一次接觸。
  第五節主題:狂歡節實况,朱復的天人交戰。
  第六節主題:朱復與嬉皮的介面,中華文化。

於第一節中應分四則(原文未分,現已改進),以第一則下文為例,共有六段。此則有一主題,而各段又另有主題;六段主題可合成該則之主題。

      本則主題為:巴西狂歡節與沙爾瓦多市之介紹。
本則內文: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祝。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原為巴西王朝的都會,四百年來,芳韻猶存,古色古香。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與工商界密切配合,早就將街道、建築裝飾得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歐美各國的豪華郵輪,早已川流不息地駛進外港。觀光客入境隨俗,不論男女老少,都在身上塗著古銅色的橄欖油,換了花色鮮艷的恤衫,腳踏拖鞋,打扮成不倫不類的「巴伊亞人」。當地的兒童,或為了推銷土產、或出於好奇,總是成群結隊、前呼後擁地穿梭在蒼剝的街巷中,追逐著這些觀光驕客。
  近幾十年來,歐美各地經濟繁榮,都披上了現代化的罩袍。大都市人口集中,樓房聳立,空氣及河水污染得昏濁不堪。於是,一些懷舊或愛好大自然的人,絡繹不絕地前來巴西探古尋幽。尤其是狂歡佳節,更有數十萬歐美遊客擁入,把巴西人的歡樂推上罕見的高潮。
  繁榮是時代的傳染病,連巴西這個正在開發中的國家,也不能免疫。南部各州工商業飛躍的進步,寧靜美麗的樂土,已由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不斷地向北遷移。縱貫高速公路上,大小汽車連接成一條咆哮的火龍,一波一波,將遊客由全國各地,集體送到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北方古城來。
  沙市新興起的旅館業,平日就已供不應求,這時各類房間早被訂約一空。如果有親戚朋友,還可設法擠一擠;那些臨時來看熱鬧,事先沒有準備的,就無門可入了。狂歡節還沒有開始,街頭出現了不少高級游民,有的在車上蛇蜷而眠;沒有車的人,只好一家大小露天擁宿。
  巴伊亞的天氣奇佳,彷彿是為了狂歡節而設計的。據說幾十年來,狂歡節白天天氣再熱,絕不會超過攝氏三十度;到了夜晚,也不曾低於二十!巴伊亞人會向你保証:狂歡節不可能下雨!有人說,天上的神靈偏愛巴伊亞,讓人人都有一個湛藍的穹頂,一床翠綠的毯子,把大地裝飾成溫馨的家園。

各段主題:
  第一段主題:巴西狂歡節緣起;沙爾瓦多市介紹;歡愉的環境氣氛。
本段內文: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祝。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原為巴西王朝的都會,四百年來,芳韻猶存,古色古香。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與工商界密切配合,早就將街道、建築裝飾得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第二段主題:狂歡節人群的描述。
本段內文:
  歐美各國的豪華郵輪,早已川流不息地駛進外港。觀光客入境隨俗,不論男女老少,都在身上塗著古銅色的橄欖油,換了花色鮮艷的恤衫,腳踏拖鞋,打扮成不倫不類的「巴伊亞人」。當地的兒童,或為了推銷土產、或出於好奇,總是成群結隊、前呼後擁地穿梭在蒼剝的街巷中,追逐著這些觀光驕客。

  第三段主題:為何遊客們來此狂歡。
本段內文:
  近幾十年來,歐美各地經濟繁榮,都披上了現代化的罩袍。大都市人口集中,樓房聳立,空氣及河水污染得昏濁不堪。於是,一些懷舊或愛好大自然的人,絡繹不絕地前來巴西探古尋幽。尤其是狂歡佳節,更有數十萬歐美遊客擁入,把巴西人的歡樂推上罕見的高潮。

  第四段主題:為何遊客們來此,承上文,進一步強調。
本段內文:
  繁榮是時代的傳染病,連巴西這個正在開發中的國家,也不能免疫。南部各州工商業飛躍的進步,寧靜美麗的樂土,已由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不斷地向北遷移。縱貫高速公路上,大小汽車連接成一條咆哮的火龍,一波一波,將遊客由全國各地,集體送到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北方古城來。

  第五段主題:遊客們的狀况;狂歡之氣氛堆砌。
本段內文:
  沙市新興起的旅館業,平日就已供不應求,這時各類房間早被訂約一空。如果有親戚朋友,還可設法擠一擠;那些臨時來看熱鬧,事先沒有準備的,就無門可入了。狂歡節還沒有開始,街頭出現了不少高級游民,有的在車上蛇蜷而眠;沒有車的人,只好一家大小露天擁宿。

  第六段主題:遊客們的狀况;狂歡之氣氛堆砌,承上文,加強氣氛。
本段內文:
  巴伊亞的天氣奇佳,彷彿是為了狂歡節而設計的。據說幾十年來,狂歡節白天天氣再熱,絕不會超過攝氏三十度;到了夜晚,也不曾低於二十!巴伊亞人會向你保証:狂歡節不可能下雨!有人說,天上的神靈偏愛巴伊亞,讓人人都有一個湛藍的穹頂,一床翠綠的毯子,把大地裝飾成溫馨的家園。

  第二則以下,提供原文及改進後及改進理由之說明,網友們宜多加揣摩下周再出題目。
未改前:
  五年前,我正就讀於此地的國立巴伊亞大學音樂學院,專修理論作曲。記得那年的狂歡節,男女同學成群結隊,每個人都喝得半醉半醒,臉上塗著油彩,身上糊著稀泥,東倒西歪地在街頭橫衝直闖。
改後:
  五年前,我就讀於國立巴伊亞大學音樂學院,專修理論作曲。記得那年的狂歡節,正值巴西政局紊亂、人心惶惶之際,我們男女同學成群結隊出遊。每個人都喝得半醉半醒,臉上塗著油彩,身上糊著稀泥,東倒西歪地在街頭橫衝直闖。
理由:
  五年前,我〔正〕就讀於〔此地的〕國立巴伊亞大學音樂學院,
  〔正〕、〔此地的〕乃贅字,刪除之。另外增加:〔正值巴西政局紊亂、人心惶惶之際,〕係提供時代背景資料,以襯托歡樂中緊張的氣氛。

未改前:
  那時的我,已經到了而立之年,說什麼都不能再扮演老天真。雖然心中躍躍欲試,但混在年輕的孩子群中,怎麼都騙不了自己。遠赴他鄉異國,無非是追求人生的理想,對巴西人而言,三十歲的人,早已是子女成群,我能不難為情嗎?
改後:
  那時的我,已經到了而立之年,說什麼都不好意思扮演老天真。雖然心中躍躍欲試,但混在年輕的孩子群中,騙得了人卻騙不了自己。我孤家寡人遠赴他鄉異國,無非是懷抱理想,增進閱歷。但對巴西人而言,三十歲的人,早已成家立業、子女成群,我能不自尊自重嗎?
理由:
  〔說什麼都不能『再』扮演老天真〕,無前科,何來〔再〕,刪之。
  〔怎麼都騙不了自己〕不好,改為〔騙得了人卻騙不了自己〕,情真文暢。
  〔遠赴他鄉異國〕,是誰?缺主詞!蓋換句後,若〔人〕有變化,必須再指明之!前句有〔年輕的孩子〕,本句就容易混淆,加個〔我〕才是。
  〔無非是追求人生的理想,〕太單薄,且語句不完整、與下文格格不入!〔無非是懷抱理想,增進閱歷。〕就完全正確。
  〔我能不難為情嗎?〕難為什麼情?應改為〔我能不自尊自重嗎?〕

未改前:
  那時我的女朋友艾洛伊莎就讀於醫學院,又在音樂院專修鋼琴。她一再勸我與大夥同樂,我卻頑固得不可救藥,她說:
  「喝杯酒怎樣?你總不忍心掃大家的興吧?」
  我因患過胃潰瘍,談酒色變,更是不能從命。同學們都很洩氣,最後她說:
  「聽我的話,胃病最好多喝牛乳,來點”豹子乳”怎麼樣?」(巴西的歇後語,其意為:與豹為友--無好結果。)
改後:
  艾洛伊莎是我知心的女朋友,她就讀於醫學院,同時也在音樂院學鋼琴。她一再勸我放鬆心情,在這個歡樂的日子裡丟掉一切、敞開胸懷,與大夥同樂。我很同意她的看法,但卻頑固得像隻佇立在路邊的驢子,不論她怎麼說,我始終只以旁觀者自居,而無法忘情投入。
  她說:「喝杯酒怎樣?你總不忍心掃大家的興吧?」我因患過胃潰瘍,談酒色變,更是不能從命。同學們都很洩氣,最後她說:「你應該聽醫生的話,胃病最好多喝牛乳,來點”豹子乳”怎麼樣?」(巴西的歇後語,其意為:與豹為友--無好結果。)
理由:分段紊亂!
   〔:〕號後接語括號「」,表示對話。如下文另起一段,表示論述之內容。故應改正。
  〔那時我的女朋友艾洛伊莎就讀於醫學院,又在音樂院專修鋼琴。」欠佳!〔那時我的女朋友」有語病,如果有位律師讀者,一定會生出許多〔保外就宿」的節外枝葉!茲改為:〔艾洛伊莎是我知心的女朋友,她就讀於醫學院,同時也在音樂院學鋼琴。」
  〔她一再勸我與大夥同樂,我卻頑固得不可救藥,」不好!改為:〔她一再勸我放鬆心情,在這個歡樂的日子裡丟掉一切、敞開胸懷,與大夥同樂。我很同意她的看法,但卻頑固得像隻佇立在路邊的驢子,不論她怎麼說,我始終只以旁觀者自居,而無法忘情投入。」
  〔她說:
  「喝杯酒怎樣?你總不忍心掃大家的興吧?」
  我因患過胃潰瘍,談酒色變,更是不能從命。同學們都很洩氣,最後她說:
  「聽我的話,胃病最好多喝牛乳,來點”豹子乳”怎麼樣?」〕
  由於在此語氣須要連貫,將四段改為一段:〔她說:「喝杯酒怎樣?你總不忍心掃大家的興吧?」我因患過胃潰瘍,談酒色變,更是不能從命。同學們都很洩氣,最後她說:「你應該聽醫生的話,胃病最好多喝牛乳,來點”豹子乳”怎麼樣?」〕

未改前:
  我一向敢於向新鮮事物挑戰,聞言大感好奇,心想我從來沒有喝過豹奶,這一定是狂歡節特製的飲料,因之欣然同意。艾洛伊莎叫了兩杯,豹子乳看上去濃濃稠稠,色澤潤白。我湊近杯口,聞了一聞,有點牛奶味,又有椰子味,還略帶酒香。她拿起一杯,碰碰我的杯子,挑戰似的,仰著頭一乾而盡。我不甘示弱,也如法炮製,一杯下肚,頓時感到肚裡熱如火,原來那竟是最強烈的甘蔗酒。
  艾洛伊莎對我眨眨眼,笑說:「歡迎你來到魔鬼的天堂,既然進了大門,就別想再出去了!」
改後:
  我自命追求人生真理,一向敢於向新鮮事物挑戰,聞言大感好奇。什麼是「豹子奶」?心想這一定是為狂歡節特製的飲料,做人不能太過於矜持,我對她已經滿懷歉疚,因之欣然同意。
  艾洛伊莎帶我走到街頭小店,叫了兩杯。那豹子乳看上去濃濃稠稠,色澤潤白。我湊近杯口,聞了一聞,有點牛奶味,又有椰子味,還略帶酒香。
  她拿起一杯,碰碰我的杯子,挑戰似的,仰著頭一乾而盡。我不甘示弱,也如法炮製。不料一杯下去,頓時感到胃裡火山暴發,渾身是勁!原來,那竟是最強烈的甘蔗酒。
  艾洛伊莎對我眨眨眼,笑說:「歡迎你來到魔鬼的天堂,既然進了大門,就別想再出去了!」
理由:
  此段為事後參加嬉皮陣營之伏筆,且係由持到狂歡的原因。原文只有兩段,效果不突出。而且把三個綫索濃縮在一段裡,毫無份量。
  〔我自命追求人生真理,一向敢於向新鮮事物挑戰,聞言大感好奇。〕--敢於參加嬉皮之伏筆。
  〔做人不能太過於矜持,我對她已經滿懷歉疚,因之欣然同意。〕--對艾洛伊莎之感情。
  〔艾洛伊莎帶我走到街頭小店,叫了兩杯。〕--原文〔她叫了兩杯〕不合理。
  〔她拿起一杯,碰碰我的杯子,挑戰似的,仰著頭一乾而盡。我不甘示弱,也如法炮製。不料一杯下去,頓時感到胃裡火山暴發,渾身是勁!原來,那竟是最強烈的甘蔗酒。〕--另起一段,情理分明。

未改前:
  於是,狂歡節揭幕了,我摟著艾洛伊莎,熱力直透腳心,渾身是勁。心裡卻非常明白,分明是在透支自己的體能。但是,明天呢?又在哪裡?
改後:
  於是,狂歡節揭幕了,我摟著艾洛伊莎,熱力由腳心直透腦囪。天在我們頭上旋轉,地在我們脚下飄移,她像是風中的玫瑰,我則成了隨花的敗絮。然而,我心裡明白,她的嬌靨正是我的夢魘,瘋狂只緣瞬間的燎原,明天呢?明天以後呢?什麼又是歡樂?就算有,我又能直立面對嗎?
理由:
  原文氣勢太弱,彷彿在寫報告!

未改前:
  參加狂歡節的人,身邊總要準備一些整人的道具,如爽身粉、香水、紙屑等。等到正式上場的時候,人們根本鬧紅了眼,手上抓到什麼便是什麼,反正再香的香水,在那臭汗淋漓之際,也沒有辦法欣賞了。
改後:
  參加狂歡節的人,身邊總要準備一些整人的道具,如爽身粉、香水、紙屑等。等到正式上場的時候,人們鬧紅了眼,手上抓到什麼便是什麼!一時,道具也好、什物也罷,抓到便向對方頭上灑去!反正再香的香水,在那臭汗淋漓之際,也是香水共臭汗一息了!
理由:
  同前段。

未改前:
  我們幾個同學在爽身粉中摻了胡椒,香水裡混了果汁,一面跳著、叫著,不時的往別人身上撒點,一不小心也會鑽進自己的鼻子裡。大家不停的笑著、鬧著,過剩的精力,幻化成一團迷霧。愈是興奮,愈是麻木,笑累了便再灌些酒,等酒力發作了,更有如在騰雲駕霧般。
改後:
  我們幾個同學在爽身粉中摻了胡椒,香水裡混了果汁!大家一面跳著、叫著,不時的向別人身上發洩。當然,最終還是落在自己身子上、鼻子裡。歡笑、瘋狂、歌舞、追跑,過剩的精力,幻化成一團迷霧。人愈是興奮,神經愈是麻木,笑累了,再灌些酒,等酒力發作了,酒灌得更多。
理由:
  〔我們幾個同學在爽身粉中摻了胡椒,香水裡混了果汁,一面跳著、叫著,不時的向別人身上發洩。當然,最終還是落在自己身子上、鼻子裡。〕--本句中〔一面跳著、叫著〕似乎與〔摻粉、混果汁〕同時發生,甚至於還〔落到自己身上〕,完全不通!此句改為三句才合理:
  1,〔我們幾個同學在爽身粉中摻了胡椒,香水裡混了果汁!〕以情緒符號結束,更增趣味。
  2,〔大家一面跳著、叫著,不時的向別人身上發洩。〕
  3,〔當然,最終還是落在自己身子上、鼻子裡。〕
  〔大家不停的笑著、鬧著,過剩的精力,幻化成一團迷霧。〕--不懂!改為:
  〔歡笑、瘋狂、歌舞、追跑,過剩的精力,幻化成一團迷霧。〕
  〔等酒力發作了,更有如在騰雲駕霧般。〕--〔霧〕字重覆,改為:
  〔等酒力發作了,酒灌得更多。〕合情合理更有趣!

未改前:
  汗水夾著塵垢,日光混著燈光,音樂與喧嘩早已糾纏得難分難解,我的肢體與大腦也完全失去了聯絡。三天下來,我只記得清醒後,已經是曲終人散,全身虛脫地躺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才勉強掙扎著到學校去。
改後:
  汗水夾著塵垢,烈日混著燈光。音樂與喧嘩早已糾纏得難分難解,我的肢體與大腦也完全失去了聯絡。待曲終人散,我只記得清醒後,全身虛脫地躺在床上。我整整躺了三天,才勉強掙扎著到學校去,而且被艾洛伊莎嘲笑得無地自容。
理由:
  原文忽略了艾洛伊莎,以致前面的舖陳失去意義。只要再加一子句:〔而且被艾洛伊莎嘲笑得無地自容。〕不僅前後呼應,而且簡單明瞭、饒有興味。

未改前:
  五年的時間不算長,我並沒有衰老很多,可是,也不算很短,我的心境、生活、前途、希望,全都徹底改變了。上次離開巴西,是因為父親病重,不得不專程返台。當時我誤以為今生再也不可能有機會回到巴西,再見到巴伊亞,更不要說音樂以及令我內疚不已的艾洛伊莎了。
改後:
  五年的時間不算長,我並沒有衰老很多;可是,五年也不算短。我的心境、生活、前途、希望,全都徹底改變了。上次離開巴西,是因為父親病重,一通緊急電報,令我不得不匆匆返台。當時,我認定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回到巴西、巴伊亞,更不要說音樂以及令我心醉的艾洛伊莎了。
理由:
  〔五年的時間不算長,我並沒有衰老很多;可是,五年也不算短。〕改為一句及兩組平行子句。
  〔不得不專程返台。〕應加為〔一通緊急電報,令我不得不匆匆返台。〕
  〔當時我誤以為今生再也不可能有機會回到巴西,再見到巴伊亞,更不要說音樂以及令我內疚不已的艾洛伊莎了。〕其中〔誤以為〕有語病,改為「認定」;〔令我內疚不已〕不佳,〔令我心醉的〕。蓋當時與寫本書之心境有別,〔誤以為、內疚〕皆係事後之明,不可取!

未改前:
  因此,當我離開時,沒有向任何人道別,也沒有留下片言隻字。我自以為很瀟灑,把自己當成不沾人氣的浮雲,走了,走得乾乾淨淨的。
改後:
  我離開時,沒有向任何人道別,也沒有留下片言隻字。我背負著簡單的行李,却感到重若千鈞!我自以為很瀟灑,把自己當成不沾人氣的浮雲。只是浮雲走了,人氣却灑落一地!
理由:
  〔我自以為很瀟灑,把自己當成不沾人氣的浮雲,走了,走得乾乾淨淨的。〕不佳,改為〔我背負著簡單的行李,却感到重若千鈞!我自以為很瀟灑,把自己當成不沾人氣的浮雲。只是浮雲走了,人氣却灑落一地!〕這一段極為重要,以前只顧表示瀟灑,但與事後的落魄扯得太不自然。

未改前:
  而今再回到巴伊亞,純粹是不得已,也是偶然,完全沒有一點心理準備。走時固不曾在心上留下一片影子,回來了,心裡卻懷著無盡的懊惱。
改後:
  而今再回到巴伊亞,純粹是不得已,也是偶然,完全沒有一點心理準備。走時,我曾把心上擦拭得乾乾淨淨的;現在回來了,心裡卻堆滿了無數的、沉重的懊惱。
理由:
  〔走時固不曾在心上留下一片影子,回來了,心裡卻懷著無盡的懊惱。〕不如:〔走時,我曾把心上擦拭得乾乾淨淨的;現在回來了,心裡卻堆滿了無數的、沉重的懊惱。〕

未改前:
  這次會再來巴西,是為了一個自己並不十分瞭解的理想,滿以為這樣做,會給這個痛苦的世界,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一九六八年,國內有一個私人組成的技術團體,在巴西駐華大使繆勒先生的推薦下,獲得巴西北部亞馬遜流域馬諾良( Maranhao )州州政府的邀請,到當地考察了幾個月,並簽定了一個墾殖的計劃。
改後:
  再來巴西,只是為了一個虛幻的理想,我以為能解決自己生活的負擔。緣於1968年,台灣有一個私人組成的技術團體,在巴西駐華大使繆勒先生的推薦下,獲得巴西北部亞馬遜流域馬諾良( Maranhao )州州政府的邀請,到當地考察了幾個月,並簽定了一個墾殖計劃。
理由:
  兩段不應分離,蓋觀念尚不完整。且〔是為了一個自己並不十分瞭解的理想,滿以為這樣做,會給這個痛苦的世界,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不佳,改為〔只是為了一個虛幻的理想,我以為能解決自己生活的負擔。〕簡單明確。

未改前:
  雖然這個計劃有巴西東北開發局( SUDENE )的背書,可以在巴西政府所徵收的各種所得稅中,募集一千萬美元的資金。但是,開始時仍需一筆開辦經費,還需要大批的技術人員參予工作。
  考察團留下了一部分人員,繼續在巴西工作。幾位負責人則返回台灣,一面措籌款項,一面召兵買馬。
改後:
  雖然這個計劃有巴西東北開發局( SUDENE )的背書,可以在巴西政府所徵收的各種所得稅中,募集一千萬美元的資金。但是,開始時仍需一筆開辦經費,還需要大批的技術人員參予工作。考察團留下了一部分人員,繼續在巴西工作。幾位負責人則返回台灣,一面措籌款項,一面召兵買馬。
理由:
  觀念不完整,不應分段。

未改前:
  那時台灣的客觀環境相當艱困,島內還沒解嚴,由於該計劃涉及大量的移民,有違反攻大陸的國策,因此不能公開進行。一九七零年中,其中一位負責人找到我,我對計劃很有興趣,便邀約了十幾位好友,準備投資移民。
改後:
  那時,台灣的客觀環境相當艱困,島內還沒解嚴。由於該計劃涉及大量的移民,有違反攻大陸的國策,因此不能公開進行遊說工作。
理由:
  分段錯誤,1970年,人事時已變,應分段。

未改前:
  苦撐了幾個月,巴西的人員對我心懷疑慮,而台灣的股東也認為我力有未逮。熬到七月,我被解職。在窮途末路之下,只得黯然回到當年悄悄離去的沙市。
改後:
  公司尚未組成,噩耗頻傳,我們在聖路易市苦撐待援。但考察團留守巴西的人員對我心懷疑慮,而台灣的股東也認為我未能盡責。熬到七月,我終被股東會解職。此時,我身上已經不名分文,在窮途末路之下,只得黯然回到當年悄悄離去的沙市。
理由:
  此段為朱復不得已回沙市之原委,內容不能過於簡陋。

未改前:
  揮別了那分原不屬於自己的灑脫,戴上了麻木落寞、無法卸卻的面具,沙市的狂歡節還是一樣的歡樂,我卻在茫茫中喪失了自己。
改後:
  揮別了那分原不屬於自己的灑脫,戴上了麻木落寞、無法卸卻的面具。沙市依然古色古香,狂歡節還是一樣歡樂,我卻在茫茫中喪失了自己。
理由:
  〔沙市的狂歡節還是一樣的歡樂,〕改為:〔沙市依然古色古香,狂歡節還是一樣的歡樂,〕

未改前:
  老馬在沙市經商成功,他堅留我小聚,羞愧加上懊惱,除了他那裡之外,我還有哪裡可以去呢?
改後:
  老馬是我當年的朋友,他在沙市經商成功,有了自己的事業。他堅留我小聚,羞愧加上懊惱,令我無地自容。只是天下雖大,對一個走投無路之人,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理由:
  原文說服力不够。

未改前:
  吳先生是老馬新交的朋友,他在市區中經營一家中國餐館,閒時門可羅雀,一忙起來,卻經常是前頭顧不到後頭。正好,我還沒有拿定主意何去何從,每天無所事事,便答應在他店裡忙碌時,充當一下「打手」,好在不論跑堂或是大廚,我也都能應付裕如。
改後:
  吳先生是老馬新交的朋友,他在市區中經營一家中國餐館。餐館閒時門可羅雀,一忙起來,卻經常是前頭顧不到後頭。正好,我還沒有拿定主意何去何從,每天無所事事。於是答應在他店裡忙碌時,充當一下臨時外勞。好在黑路走得多了,不論跑堂或是大廚,我都能應付裕如。
理由:
  前兩子句應為一句,指吳先生的餐館。後三子句指生意好,應分開。〔打手〕不妥,改為〔臨時外勞〕。為何朱復付自如?應加一句〔好在黑路走得多了,〕

    網主人白
7931 留言者:至周 [2008-11-01]
主題:練習
  阿呆是我的伙伴。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內容。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內容,抑且還能發人深省。
回應﹕
  正確,很好,唯〔抑且〕應為〔亦且〕.
7930 留言者:曾凡 [2008-11-01]
主題:造句练习
  朱老師:
  學習了文易綱領,作造句練習。
  1、全球面臨經濟危機。
  2、全球面臨經濟危機,由美國次級債問題直接引發。
  3、全球面臨經濟危機,由美國次級債問題直接引發,中國不能獨善其身。
  4、全球面臨經濟危機,由美國次級債問題直接引發,中國不能獨善其身,然此際如何應對?
  5、全球面臨經濟危機,由美國次級債問題直接引發,中國不能獨善其身,然此際如何應對?若策法得當,正為中國崛起之機也!
  望老師指正!順祝安康!
回應﹕
  正確,很好.
7929 留言者:網主 [2008-11-01]
告網友:
  老朽來自未來,去向已去,據此雪網之巔,可放厥詞,可拒時賢!蓋於眾盲之叢,明眼難為。文化者,精神生命也,其傳衍千秋萬世,豈朝夕蜉蝣可得而與聞?
  西方文化淺薄,僅有符號而無「文字(═符號+概念)」,有哲學而無「義理」。由於西風東侵,今世重商輕文,以至於國人但識ABC,傳統文化淪為童養媳!舉目當今文壇泰斗、文化高士,休言言之有物,連語法句讀、主題結構都一應缺如!
  老朽無意與西犬爭鋒,但求有助於後世學子,令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於願足矣!人類文明本係由無生有,著者已發「漢字基因」以為「字易」,並有沈紅蓮女士設計成「理解系統」。今因體衰年邁,本擬退休,旋經網友提醒,又憶及「詞易、文易」闕如。「詞易」尚可由《漢字因字典》得之,「文易」則散諸「罟網」,若不經整理,不成規矩也!
  多年來,老朽累出累入、常敗常興,目今索性由「作文」教起,有緣自得!此後除講解外,每周出題一次(自信不能持續三個月),有興趣者宜把握機會,就題抒見。但望言之有物,萬勿無的放矢,尤其是要言不繁。舉凡「大塊文章」,老朽一概拒閱、拒登!

  「文易」正在寫作,今先略示綱領:
  素材:體用因果(詳見漢字基因)
  陳述:起承轉合(詳見漢字基因)
  概念:人事時地物情理法(詳見漢字基因)
  章法:
    部:各部以保藏分別之
      如:經史子集四部
    集:各集以包裝分別之
      如:不二老人全集
    冊(卷、書):各冊依裝訂分別之
      如:巴西狂歡節
     篇:各篇以編號分別之
      如:第一篇
     章:各章以編號分別之
      如:第一章
     節:各節以編號分別之
      如:第一節,或 一、1
     則:則間以空行分別之
      段:段頭留二字空白
      句:句間以句點、情緒符號、括號分隔之。
      詞:連字為詞或子句,以分隔符號分隔之。
      字:概念代表。
  語法:
    標點:
      各句之間用:
       。--句點
       !--情緒符號,驚嘆用。
       ?--情緒符號,問詢用。
       「」--單引號,語言或標記用。
       『』--雙引號,語言中之語言用。
       〔〕--引括號,註釋用。
       …--省略號,省略內容用。
      各子句(詞)之間用:
       ,--逗號,子句分隔用。
       、--頓號,用類詞、概念連續用。
       ;--分號,平行子句用。
       :--冒號,概括後面內容用。
       《》--書名號,書藉名用。
       ---連接號,延伸用。

  寫、讀文章的目的在於主客觀間的溝通,任何人都是獨立個體,所見所聞絕對「主觀」。人腦海中貯存著大量的感受及認知訊息,如果不作客觀溝通,不可能有「正確的」應用價值。因為,所謂「正確」,正是客觀環境中大部份個體所公認而確定者。
  然而,一個汪洋大海,如何能與外界「溝通」?當然,首先需要具足「內容」;其次是「通道」;再次是「方法」。「內容」來自個人環境的刺激經歷;「通道」則係一己經歷之整理、使成為有機可循的管道;「方法」則是環境約定俗成的一應規律。

  「文易」所討論者即此,本文僅就溝通之道,一一闡述如下:

  溝通之內容:
  假定當今高級知識份子皆有「高級」之溝通技巧,容或不够完善,但在當前社會上已屬皎皎。唯因老朽不合時宜,故而難以和眾同俗,自避十舍。知此,當知老朽所教者,未必符合社會之期待。學者願學,當應痛下苦功,否則去之可也,希網友們自行斟酌。

  人人記憶中皆有「內容」,唯多少、廣窄、輕重有別。但人腦中若未建立「通道」,則所容者不過一些浮光掠影、壅塞淤積,斯人必愚。「通道」之建立須經學習,而所學習者,恆為某種資訊(═內容之概念形式)輸出入的「方法」。有了方法後,人之主觀才能與眾溝通,人類社會始能成立。
  在現代化工業都市中,最便捷的交通為高速公路網,公路通達各地。因都市中任何地方皆有地名,按圖即可索驥。人腦神經細胞中貯存各種刺激,以相關概念定址,待刺激產生交集,於概念間形成電流「通路」。反過來說,當電流通過這些定址電路,由概念連接相關的刺激,既有感受立即「再現」。

  「文易」可謂一「大腦資訊重建過程」,目前暫時討論兩個重點:
一、大腦重建:
  整理主題:
    主題相當於地圖上的地名,以簡單的名稱可輕易地搜尋到所需的資訊。同時,面
   對繁複的事物,立刻能得到精簡有效的索引。

二、溝通方法學習:(以作文之立場出發。)
  語句與標點:
    有了主題或內容,若不知語句的功效及標點的應用,也不可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語句的定義:(茲以《巴西狂歡節》一書之內容為例)

    主題═概念及素材之認知的陳述。
     本段內文例: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
    祝。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原為巴西王朝的都會,四
    百年來,芳韻猶存,古色古香。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與工商界密切配合,早就
    將街道、建築裝飾得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主題萃取:
      巴西狂歡節緣起;沙爾瓦多市介紹;歡愉的環境氣氛。

    認知═完整之觀念的陳述。
     本段內容: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
    祝。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原為巴西王朝的都會,四
    百年來,芳韻猶存,古色古香。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與工商界密切配合,早就
    將街道、建築裝飾得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認知萃取:
      於某時某地發生某事產生某種情况。(以換行分隔)

    觀念═句子+句子(完整之觀念為體用因果表示完畢)
     本句內容: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
    祝。
     觀念萃取:
      時、地、事。(以句點分隔)
     完整觀念萃取:
      因、果,體、用。(以句點分隔)
      因:〔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原為巴西王朝的都
         會,四百年來,芳韻猶存,古色古香。〕
      果:〔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與工商界密切配合,早就將街道、建築裝飾得
         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體:〔街道、建築之美侖美奐。〕
      用:〔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句子═子句或詞組+子句或詞組
     本句內容: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
    祝。
     句子萃取:
      子句1═〔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逗點分隔。
      子句2═〔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逗點分隔。
      子句3═〔每年此時,〕逗點分隔。
      子句4═〔人們乘機狂歡慶祝。〕句點分隔。
          
    子句═概念+概念
     子句內容: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
      概念1═〔一九七二〕(複合概念)
      概念2═〔年〕
      概念3═〔二〕
      概念4═〔月〕
      概念5═〔中旬〕(複合概念)

  由上可知,不知「主題」者,必不知「認知」、「觀念(完整觀念)」、「句子」、「子句」之別。同時,對於應用「標點」更如丈二金剛!

  標點之重要,可謂錦上添花,文字不通,休言標點。但若文字有了水準,標點越要求越高,甚至於能改變文的內涵(罟網舉例甚多),最新之例如:
  〔關關難過關關過!〕可作:〔關關難過關,關過!〕

  此外,標點與語氣、語意也有關係,如:
    不然教我問誰去?--是問句(教讀第四聲)。
    不然教我問誰去!--是命令句(教讀第四聲)。
    不然教我問誰去。--是陳述句(教讀第一聲)。
    不然,(請)教我問誰去。--是禮貎用句(教讀第一聲)。
  標點符號也有閞係,如:
    「不然教我問誰去?」--問號在引號中,問者茫然。
    「不然教我問誰去」?--問號在引號後,聞者亦茫然。
  情緒化標點應用,如:
    「不然教我問誰去!?」…--又驚又問,表情生動。且聞者無言

本周練習:
  試以標點符號,連續造句。用人事時地物情理法、由子句到句子、觀念、認知。如:
  我在想一件事。
  我在想一件事,是剛才發生的。
  我在想一件事,是剛才發生的,當時我正要進門。
  我在想一件事,是剛才發生的,那時我正要進門,被嚇了一跳。
  我在想一件事,是剛才發生的,那時我正要進門,被嚇了一跳,是不是你搞鬼?

  如將標點符號略加改變,文義就不相同了。如:
  我在想…一件事…是剛才發生的!那時,我正要進門,被嚇了一跳是不是?你搞鬼!!

    網主人白
7928 留言者:小人 [2008-10-31]
主題:
  老師:﹟7926留言,我想了幾天,我能看懂老師的文章,對身邊的事物明明白白,我相信自己不在夢中。是嗎?
回應﹕
  是嗎?夢醒了未,誰可言知?下次再做夢時,不妨問問自己,不然教我問誰去?

  一隻蛾子破繭而出,對另一隻說:「噩夢終於醒了,真好!」
  「你怎麼知道醒了?」
  「你看,現在天有多大?我們有翅膀可飛了。」
  蛾子果真飛了,狂歡竟日。待下完卵,精力衰退,再問:「我記得明明已經醒了,怎麼一晃眼就變成這樣,不是又在做夢吧?」
  這時,有條蟲正要做繭,聽了說:「我才在夢中哩!吃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吃飽,希望早點醒去!」

  除非汝從「對岸」帶來什麼明見,否則,誰不是在說夢話?再說,什麼叫「做夢」?且定義一下:
  1,過去不知何處,未來不明不白,眼前只有「現在」,無識永恒!
  2,七情六慾俱全,酒色財氣不缺,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3,所作所為都對,一切理所當然,不到醒後不知荒唐!

  人是否在夢中?且用這三條檢查一下,如果不是做夢,一定能戳破荒唐、說個明白。
7927 留言者:妙音 [2008-10-30]
主題:對#7926 的想法
  剛剛看了朱老師在#7926的文章,深覺如果不僅有原書與新本兩相比較,兼有作者親自道出修訂原委,會更令我們茅塞頓開。因為末學嘗試遮去老師的說明,僅僅比對新舊兩者,並無法看出老師老師的苦心。
  希望老師能多留下蛛絲馬跡,讓愚鈍如末學者,有跡可尋。老師也說:「務必為後世立一楷模,厥盡天責」,用自己的文章來傳授「漢字作文及溝通之智慧」,再好不過。希望老師可以考慮末學的請求,謝謝老師。
回應﹕
  可以考慮,只是如此一來,工程浩大。緣「見錯而改」可稱「手到擒來」,如要「說明原委」,則需「搜竭枯腸」了。不過,既然有助各位為文,老朽當必勉為其難。
  罟網有言,老朽曾擬著「文易」一書,後因故取消。以老朽當今狀况,願心已了,重担已卸,雅不願再為「馮公」矣!唯閣下一言,因果再生!老朽有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今,屍骨尚溫,顯然,老朽正欲偷渡彼岸也!有道是:成佛成魔,自修自作;偷步偷渡,擒賊擒王!
  知過!知過!老朽將據所改之文記之錄之,並隨時公佈其中具有代表性者於網上。待日久案集,再彙編成書可也!
  謝謝提醒!
7926 留言者:網主 [2008-10-30]
告網友: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人若不用心,大腦就會停頓;大腦停頓,人就喪失了生活的意義!縱然人生如夢,夢中人也該認真負責,走完應走的幻象;待夢醒回神,所經歷的情節又是生活的借鏡。人生亦然,待今生緣盡,體薨歸建,因因果果必將呈現在另一舞台上。苟若知此,君子能不慎哉?
  主觀世界是個封閉的碉堡,人但憑概念與外界溝通,是稱「智慧」。今世人類逐物喪智、迷虛失神,擁豪宅而自鳴得意,炫財富以驚世駭俗!然而,尚不知生死、未明來去,其至愚者猶陶陶然據危崖以亮舞技、攬明鏡而秀丰姿,是蟻行熱鍋之上,徒令旁觀者目為之奪也!
  老朽職司「介面」,於主客之介,努力奮發,精益求精。近日得閒,於再校《智慧之旅》後,又發現《巴西狂歡節》《東尼!東尼》文字不堪入目!此二書乃老朽出師之檄文也,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往日文字拙劣如此,豈可原宥!為此,老朽決定悉心修改之。
  且摘取《巴西狂歡節》之首,簡單說明改進理由如下:

原文: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狂歡節的熱潮激盪在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的每一個角落。由於市政府當局與工商界密切配合,再加上年來的觀光宣傳,這座巴西最早的古都,早就點綴得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開場白很重要,「狂歡節的熱潮激盪在沙爾瓦多市」來得突然,「狂歡節」是什麼?「沙爾瓦多」在哪裡?即令人人知道,本書著者也有責任說明。段中「美侖美奐」乃景物之描寫,對氣氛之襯托不可或缺,應稍加點綴。故應全段改寫。

改為:
  一九七二年二月中旬,是巴西傳統的新春節日,每年此時,人們乘機狂歡慶祝。沙爾瓦多市(Salvador 巴伊亞州 Bahia 的省會)原為巴西王朝的都會,四百年來,芳韻猶存、古色古香。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與工商界密切配合,早就將街道、建築裝飾得美侖美奐,洋溢著一片歡愉的氣氛。

原文:
  早在二月初,來自歐美各國的豪華郵輪,就已川流不息地駛進外港。入境隨俗的觀光客,不論男女老少,都在身上塗了古銅色的橄欖油,換上花色鮮艷的恤衫,腳踏拖鞋,打扮成不倫不類的「巴伊亞人」(Bahiano )。當地的兒童,有的為了推銷些土產,有的純粹出於好奇,總是成群結隊、前呼後擁地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中,追逐這些假巴伊亞人。

  「早在二月初」,不妥!因小說非工業手冊,除非必要,時間流程不宜頻繁出現。另外,一段之中,用詞不可「重複」,如「巴伊亞人」出現兩次,就是作者輕忽之故。

改為:
  歐美各國的豪華郵輪,早已川流不息地駛進外港。觀光客入境隨俗,不論男女老少,都在身上塗著古銅色的橄欖油,換了花色鮮艷的恤衫,腳踏拖鞋,打扮成不倫不類的「巴伊亞人」。當地的兒童,或為了推銷土產、或出於好奇,總是成群結隊、前呼後擁地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中,追逐著這些外來的驕客。

原文:
  近幾十年來,歐美各地大都披上了現代化的罩袍。大都市人口集中,樓房聳立,空氣及河水污染得昏濁不堪。於是便有一些懷舊或愛好大自然的人,絡繹不絕地前來巴西探古尋幽。每逢狂歡佳節,更有數十萬歐美遊客擁入,把巴西人的狂歡推上罕見的高潮。

  「近幾十年來,歐美各地大都披上了現代化的罩袍。」「現代化罩袍」是什麼?由於本書相當於一位公民對時代的反省,主題不能含糊不清。

改為:
  「近幾十年來,歐美各地經濟繁榮,都披上了現代化的罩袍。」

原文:
  然而時代的傳染病,連巴西這個正在開發中的國家,也不能免疫。南部各州工商業飛躍的進步,寧靜美麗的樂土,已由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不斷地向北遷移。縱貫高速公路上,大小汽車連接成一條咆哮的火龍,一波接一波地,將遊客由全國各地,集體送到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北方古城來。

  「然而時代的傳染病」,句中未說明「時代的傳染病」是什麼,乃為文之重病!

改為:
  「繁榮是時代的傳染病」,餘可沿用。

  準此,族繁句眾,不及備載。有興趣「精究漢字作文及溝通之智慧」者,請先下載「原書」,待老朽改畢再掛「新本」,兩兩對照,當知端倪。老朽將於此二書中「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尤其是標點句讀、段則章節,務必為後世立一楷模,厥盡天責。

    網主人白
7925 留言者:至周 [2008-10-29]
主題:客觀
  請問一個力行「抗衡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的人,將前述的概念做為在臺灣生活的動力,是空洞的個人見解,或是一種具體的公理呢。
回應﹕
  萬萬不可有這種想法!蓋這是一種「政治口號」,在台灣人人熱衷於「政治」,但連職業政客們都不知所云!又何必淌渾水?在這些人心目中,社會上只有「執政」與「在野」兩種人。他們基於「民主、自由」的人權,只要「話出自對方之口」,就必須堅決反對,否則不算民主自由!
  因此,一旦有任何人提出了任何口號,必然會興起另一票反對者!四維八德、國家民族、獨立建國、道德操守、社會價值、人生幸福皆不例外!既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嘴巴長在自己頭上,連臉都可以不要,還有什麼話說不出口?要知道,瘋狂之為瘋狂,正是瘋狂的後果!
  台灣人養尊處優已久,凡富而不好禮者,三代以下盡成忘恩負義之徒!老朽於《智慧之旅》一書中,在在揭櫫社會上彌漫之歪風,遲早有變!如今已走到懸崖的邊沿,若不經歷陣痛,將難以脫胎換骨!是以僅僅二三子之覺醒,於眾酣震天之際,還是閉目打坐、潛龍勿用為是。
  宇宙有宇宙的規律,人生有人生的遭遇。在任何社會上,任何一個主觀個體都有其必然的經歷。所謂經歷者,不過「地圖」上之標示罷了,根據時空流程,該走到哪裡便是哪裡。台灣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地圖上也不過小小一點。千萬不要用放大鏡看,因自我膨脹太高,會很難保持平衡的!

  想清楚些,四維八德之好,好在實行者自己心安理得、好在與人無爭!那麼,自己遵守就是,別人有別人的孽,別人有別人的因果!老朽曾有「十年困厄」,困厄之因,就在於不自量力,想推行四維八德!其後果是被懲得「四脚八竅(四脚朝天、八竅流血)」!如今想通了,躲在網上,自救自贖!

  註:閣下留言費解之至,茲說明如下:
   「抗衡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一語不通順,而且很曖昧。
    蓋「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可能有三種解:
     1,不配合「四維八德」的人壓迫他人。
     2,「不符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
     3,其他不知之解。
   「抗衡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不是「一種概念」,而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行為」。
    蓋一個單字或一個詞組才能稱為「概念」。
   「概念」不能成為「生活的動力」,因概念不具能量也。
   「具體的公理」亦不通,蓋「公理」只是一種觀念,絕對不可能「具備本體」!

  寫文章要多多練習,先「想清楚」,表達時應將「人事時地物情理法」陳述明白。最好是將文章寫好後,放上幾天再看,是否還能理解。因為寫時印象尚存,當然記得寫的是什麼;但時間一久,忘了原意,必須透過文字去理解。以本例而言,老朽也是「猜的」,好在今天正閒,所以分析如上(否則便「木」了)。
7924 留言者:無形 [2008-10-26]
主題:没有这个意思...
  先生,我沒有那個意思,也同意您說的。 這是個商業化的時代,很多東西都非常容易陷入商業炒作的陷阱。但是我提出上傳影像文件的提議並非只是想看看先生的尊容,也許這是部分願望,但不是全部。我以為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都可以誤人亦可救人,重點在于如何使用,使用在何處。同樣的道理對於聲像媒體也應該適用。在孔孟老莊的年代除了文字之外沒有其它工具能保存在他們古老的智慧,而且交通不便,他們也不可能走遍每個角落現身說法。現今信息科技發達,今人多數接受的信息來源于網絡,電視,電影。我對這些技術是外行人,但是我想影像的優點除了為懶人提供方便,同時也能長久存檔,更重要的是能把信息通過肢體,聲調語速,表情等活生生的傳達到接受者的腦裡。既然以文化傳播,闡釋文化,指點迷津為宗旨,問什麼不使用多種渠道把信息傳達到盡可能多的人心裡呢?
回應﹕
  言之成理,但世事繁複萬分,不可一概而論也。蓋人間本一劇場,除了舞台上的生旦淨末丑外,尚有後台各式各樣的幫襯角色。老朽職司編劇,按照行規,頭上得戴頂低簷帽子,顏色不計!老朽編的這場戲,一演就是數千年,好壞且放在一旁,沒到散場,見不得人也!
  蓋戲劇氣氛的營造,必須越來越見精彩,否則全場觀眾睡得唏哩呼嚕,成何體統?待明後年圖文系統橫空出世,舉世各形各色粉絲東追西逐,老朽連想找個地洞鑽進去都免談!當下,黎明之前,難得的寂靜、黯黲,老朽唯一的私心,就是在3600微微平方公里的小小農場,享受一下小小田園的微微溫馨!
  至於「救人」,那個夢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完全破碎了!而且,破破碎碎得徹徹底底!條條大道通羅馬,但人只是大道上的小石子!如果小石子決定賴在地上,五級颶風也奈何不得!事實上,人來自天,救不了、誤不了,老朽不過是據網「仰天長嘯」。若問休咎得失,各憑緣份,如斯而已。

  話說回來,前則老朽「選擇性健忘症」發作,只顧說冠冕堂皇的大話,却忘了罟網上足跡遍佈,隱身不得!查首頁「技術交流」欄中,「多媒體區」下:於「動畫」組有三則「拜年動畫」,可證明老朽是「動物」;又於「圖形」組,有一「朱老師照片」,活像一尊明朝青花瓷瓶,顯係「靜物」。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