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75 留言者:陶人 [2006-05-10] |
| 主題:認領 想按類別認領,不知可否? 80 主觀、認識、感知、刺激屬 D0 主觀、行為、能力、技能屬 另,不署名。 |
| 回應﹕ 不署名有「後遺症」,用陶人可矣。 |
| #6076 留言者:網主 [2006-05-10] |
| 告網友: 《字易》文字學習說明,部份已經完成,供有意研究組字者參考。 一、漢字之特性 人是一個個獨立的生命體,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因應環境需求,大腦容積增大、精密分工,從而有了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是種聲音介面,代表主觀個體對環境的認知,促使人類相互溝通,因之建立了群體的社會。接著,隨著社會的發展,由於語言受到時、空限制,在現實的需要下,又有了文字的產生。 不論是語言或文字,從古至今,其學習的方法,不外於強迫記憶。因為語文只是一種外來的刺激,必須將之與主觀個體的感覺認知密切相連,成為潛意識的一部份。而潛意識是個體行為的主宰,必須漸漸集聚,最後才能不加思索,有效地將外來刺激直接轉化到個體的反應、行為上,以利生存。 基於地域特性,漢民族在三千多年前,由於生存的需要,發展出一種「占卜」行為,而占卜的結果需要記載,於是便有了文字獨立於語言的特殊現象,最後形成了漢字系統(由殷商的遺跡可知,甲骨文分佈面甚廣,跨越了甚多語區,足見當時已有同文異音的狀況)。這種語、文分離的現象,至今尚未見於其他文化中。 古人對自然界長時期之觀察認知,發現宇宙萬事萬物莫非來自「五官」之感覺,並在心腦之意覺操控下,形成了一種籠統、含糊,但卻明確有效之「概略念頭」。此概略念頭(下稱概念)在整體之感受下,能循類援引,將已成過去的有效經驗喚出。同時,隨著文明之發展,概念不斷累積,更有了聚同分異的類別觀念。 將「概念」之異同聯結成一體,在腦海中建立一種網絡機構,是稱「概念網絡」。一個完整而健全的概念網絡中,概念就能如同流水一般,在網絡中自由穿梭,包羅萬象、芥納須彌。於是,當人思維時,概念不斷交連,再經概念索引之援引,以往既有的記憶,遂不斷綜合出現,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受。 概念本是理性之結果,唯因人之感受在生理、心理的影響下,常以利、害的強度而定。因此思維有了理性及感性兩種,理性思維之對象為事物之體用因果關係,而感性思維則係一己之利害經歷。故此,若人僅具感性思維,自難脫出一己範疇;唯有排除感性、昇華到理性思維,人才能領會到概念之微妙處。 漢字所載之信息可稱「常識」,在古代「讀書人」就是「通曉常識之人」,而具備了常識,人便成為「社會需要的、有價值之人」。同理,古人讀書學習,目的在於學習常識。利用常識進一步鑽研「專業知識」,以之為社會謀福興利。由於此類「知識分子」是以常識為基,所作所為很少悖離社會正義(例外不論)。 然而,當今效法西文,僅視漢字為一符號,完全不計其中之常識。其結果,表面看來,學習之方式簡化了。學生死記死背,只得到了皮毛而忽略了基本之常識與深層的義理。這種人雖然能應用知識,從事各種技術工作,但卻喪失了「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基本常識,人反而愚昧不堪,以致於社會大亂。 人是自然界唯一具有「概念思維」之生命體,在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古人發現人若不能於早期養成理性思維的習慣,生理及心理之感受必將驅使人偏向單純的利害取捨。而理性的思維方式,即為概念學習,由艱苦之學習中磨練出堅強之意志力。在具備了意志力後,人才能控制感性,由一己之利害昇華成大我的是非。 二、漢字學習方法 人人皆知漢字係「約定俗成」者,但無人曾加說明:「何謂約定?如何俗成?」。實則,約定者,「自然所定」者也,因人之「感官類似、制約一致」,也就是視覺感受所定。而「俗成」者,乃數千年以降,「讀書人」能否「輕易接受、沿用」之取捨。此即本文之根據,並於科學立場,有所以發也。 據此,漢字學習極易,只要學者具備意志力(相反地,無此意志,強迫亦無用),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對常識加以聯想,就可以「觸類旁通」而無須「強迫記憶」。 根據對漢字全面研究,已分析出其中之常識概念,通過聯想組合,僅學習少數概念,即應能掌握漢字理解之要訣。經分析約有七百餘獨體字(無字首,或有亦可視作一體),多源自於象形,為組合字之基礎。 漢字源自實用,古人發現宇間萬事萬物,莫非基於刺激傳至感官、感官分辨利害,因人之意識而得。是以於概念組合時,利用常用字首(常識分類)與字身(細部定義),相互間可資聯想之認知代表之。此「可資聯想」之條件,是為感覺器官眼耳舌鼻膚之功能視聽味嗅觸,以及意識(心+腦)所知之意覺。 人非生而知之者,在生活經驗中,長時間累積之常識,令人有了「視覺認知」。在視覺中,舉凡左右展開之事物,洵為井井有條、可分門別類者;於上下堆積之形,多受地心引力之影響,而有掙扎、壓迫感;再當事物具有包圍、遮蓋、承載者,必具特殊之涵義;唯有獨立存在、且一體成形者,斯為基本認知。 然而歷代文字研究者,渾忘了認知之本源,以為「象形」只是圖形之模倣而已。久而久之,去日愈遠,離道愈損,後人既不明文字形成之本意,遂各自發揮,蔓草荒煙。致令前人精心的設計,淪為難明之天書,更有無知子孫,忘典背祖,置金玉於不顧,而向番蠻取經,將蘼蕪薛孽奉為圭臬! 要正確地學習漢字,應先習會獨體字(含字首及字身),次學組合字。此兩者總共約七百餘字,卻可組合常用之六、七千字。也就是說,只要熟識了七百個字形,即可掌握七成的漢字認知。 字首(或稱部首)即為漢字「常識分類」之代表。中國古代為農業社會,生活安定,得以觀天察地,將身邊之事物記錄下來,形成文字。因此,文字與日常生活所知息息相關,久而久之,聚總成類。後學者欲瞭解漢字,最理想之處,就是常用字首,如次(採倉頡字序): 分類 字 首 植 物:米禾黍麥竹艸 自然物:日月金木水火土風阜玉雨石气山 動 物:貝牛鳥犬鹿虫豕魚龜人隹馬羊鼠 行 為:走彳鬥食入言 身 體:骨目韋舌爪毛身頁角肉心手口足尸髟耳羽革 環 境:囗穴厂邑田 色 澤:赤白黑 人造物:門皿鼓舟斤殳臼車巾酉瓦弓矢缶耒刀糸衣 認 識:鬼力片示歹子女止方 茲列舉字首可資聯想之條件如下: 字首 感 覺 感 官 意 覺 組 合 米 白色,硬,細小 眼膚 舌嗅 作物, 食用 禾實、米類、用、性、態、質 禾 條形,綠色,矮小 眼膚耳舌嗅 作物, 生存用 穀類、功用、性質、食品 黍 條形,綠色,高大 眼膚耳舌嗅 作物, 生存用 穀類、功用、性質、食品 麥 綠色多芒,矮小 眼膚耳舌嗅 作物, 生存用 穀類、功用、性質、食品 竹 長條形,堅韌尖銳 眼膚耳舌嗅 植物, 材料用 類、體、用、器、質,行為 艸 細條形,柔韌,小 眼膚耳舌嗅 植物,生存生活用 類、體、用、器、質,行為 日 強光,熱燥,巨遠 眼膚 自然物,時間用 時間、明亮、熱能、自然狀況等 月 弱光,寒涼,巨遠 眼膚 自然物,時間用 時間、感受 金 反光,硬銳重冷 眼膚耳 自然物,材料用 金屬元素、製品、性質、行為 木 長條形,穩固實在 眼膚耳舌嗅 植物, 材料用 木之名、類、體、狀況、製品 水 無形色,柔冷液態 眼膚耳舌 自然物,生存用 水名、類、性、勢、態、形、感 火 光熱,常動,氣態 眼膚耳 現象, 生存用 火力、能、性、勢、態、形、感 土 不定形,多實廣重 眼膚耳 自然物,材料用 土類、用、性、態、質、形、體 風 無形色,可動 眼膚耳嗅 自然態,在空間 類、狀、感 阜 山形,人聚處 眼膚耳 自然物,人造物 地形、位、勢、態,行為 玉 不定形,多色堅硬 眼膚耳 自然物,材料 類、體、用、形、器、質,行為 雨 點滴形,冷,液態 眼膚耳 自然態,天候現象 類、形、用、感 石 不定形,堅硬 眼膚耳 自然物,人造物 類、體、用、形、器、質,行為 气 無形色,氣態 眼 嗅 自然物,生存用 類、狀、感 山 山形,穩重,厚大 眼膚 自然物,生存環境 類、體、用、形、器、質,行為 貝 形色麗,堅硬,小 眼膚 舌 動物, 生活用 有關價值之行為、事物、表現 牛 四足,有角體大 眼膚耳舌嗅 動物, 勞力用 牛類、體、用、態,行為 鳥 飛類,有羽爪 眼膚耳舌嗅 動物, 野生 鳥名、類、體、用、態 犬 四足,矮小,親和 眼膚耳舌嗅 動物, 豢養 犬類、狀態、動作,行為 鹿 四足,有角體大 眼膚耳舌嗅 動物, 野生 鹿類,現象 虫 多變形,可動,小 眼膚耳舌嗅 動物,各種功能 類、名、體、用、態 豕 四足,體中等 眼膚耳舌嗅 動物, 食用 豕類、體、用、態,行為 魚 頭尾鰭身,水生 眼膚耳舌嗅 水生動物,食用 魚名、類、體、用、態 龜 頭尾殼身,水生 眼膚耳舌嗅 水生動物,食用 類、體、用、態 人 兩足直立,可動 眼膚耳 嗅 角色,同類 類、用、態、勢、感、關係、行為 隹 飛類,有羽爪 眼膚耳舌嗅 動物, 野生 鳥名、類、體、用、態 馬 四足,高大,善動 眼膚耳舌嗅 動物,工作用 馬名、類、體、用、性、態、感 羊 四足,有角體大 眼膚耳舌嗅 動物, 勞力用 牛類、體、用、態,行為 鼠 四足,小,善藏 眼膚耳舌嗅 動物,有害 類、體、害 走 動態,腳動體位移 眼 正常態 動作、行為、狀態、感受 彳 人互動行為 眼 關係態 行向、行式 鬥 能量衝突 眼膚耳 現象, 激態 行為、狀況 食 行為 動態 眼膚 舌嗅 加工品,生存用 食品、式、用、況、感 入 動作,進入 眼 雙手動作 分合 言 聲音 耳 概念溝通,生活用 類、意、態、式、行為 骨 結構形,堅硬 眼膚 身體部分,支撐 骨製物、身體部件 目 圓形,深色,小 眼 感覺器官,在臉上 相關動作、反應、部件、狀況 韋 可塑形,柔軟堅韌 眼膚耳舌嗅 人造物,材料用 皮性、製品 舌 扁圓形,柔軟,小 眼膚耳舌嗅 感覺器官,在口中 舌之動作,感受 爪 爪形,尖利 眼膚耳舌嗅 生理機構 爪之動作,感受 毛 細密形, 眼 生理組織,保護用 類別、製品 身 特定形,整體 眼膚耳舌嗅 事物之主要部位 身體、體態 頁 片形,系統之首 眼膚 系統 頭部、行為、主因 角 尖銳形,堅硬 眼膚耳 自然物,人造物 體、用、功 肉 不定形,柔軟 眼膚 舌 身體部分,功能 器官名、類、體、用、態、行為 心 心形,柔韌,小 耳舌嗅 生理器官,生存用 情緒、態度、狀況、感受 手 手形,柔韌,小 眼膚耳 生理機構,生活用 動作、行為、目的、方法 口 口形,柔軟,小 眼膚耳 生理器官,生存用 進食、發聲、動作、行為 足 足形,柔韌 眼膚耳 生理機構,生活用 部位、動作、行為、狀況、姿態 尸 同身,死後 眼膚耳舌嗅 身體死後所遺 體遺、體用、??餘 髟 細密形,深色 眼 生理組織,保護用 類別、形式 耳 耳形,柔韌,小 眼 感覺器官,聽覺用 類、感、應 羽 細密形,各色 眼 生理組織,飛翔用 類別、形式、功能、性質 革 面形,矛軔 膚 舌嗅 身體部分,功能 類、衣、食、器具 囗 空間,巨大 眼 空間範圍,地域 固定範圍內之事物、觀念 穴 內陷形,固定,大 眼膚耳 自然物,人造物 類、體、用、形、狀,行為 厂 幾何形,固定,大 眼 人造物,遮蔽用 類別、功能 邑 不定形,人聚處 眼膚耳 建築物,生活用 類別、功能、名稱、地方 田 方形,地表,大 眼 空間範圍,生存用 類、界、用、形 赤 紅色 眼 物表狀態 紅色、面色 白 光亮無色,潔淨 眼 物表狀態 光明、潔白 黑 無光之色,不可見 眼 物表狀態 不可見 門 固定形,通口,大 眼膚耳 人造物,生活用 門之配件、門中事、門之作用 皿 向上之凹形 眼 人造物,盛物用 容器、狀態,行為 鼓 圓形 樂器 眼 耳 人造物,生活用 鼓類、聲 舟 長容形,可動,大 眼膚耳 人造,水上交通用 舟類、功用、組件 斤 片形,尖利可砍 眼膚耳 人造物,工具 工具、動作、狀況 殳 直形,尖利 眼膚耳 人造物,武器 打擊、狀況 臼 圓形,重 眼 人造物,工具 工具、工作 車 幾何形,可動,大 眼膚耳 人造物,交通用 類、體、用、形、狀,行為 巾 方形,多色,小 眼膚耳 人造物,蔽體用 製品、功能 酉 無形色有香,液態 眼膚耳舌嗅 醱酵態,人造物 類別、效應、用器、狀況 瓦 幾何形,堅硬 眼 人造物,生活用 土製之器 弓 弓形,有彈性弦 眼膚耳 人造物,攻擊用 類、體、用、形 矢 尖銳形,堅硬且長 眼膚耳 人造物,攻擊用 類、體、用、形 缶 幾何形,堅硬可容 眼 人造物,生活用 土製容器 耒 長形,堅硬,長 眼膚耳 人造物,生存用 農具、農事 刀 尖銳利硬,小,長 眼膚 人造物,工作用 類、體、用、形、質,行為 糸 長細形,柔韌,微 眼膚 人造物,生活用 類、體、用、形、性,行為 衣 不定形,多色多質 眼膚耳 人造物,蔽體用 類、位、用、形、性,行為 鬼 無形色,陰冷可怕 眼 未知態,危險態 鬼類,感受 力 能量變化 眼膚耳 現象, 作用態 類、用、控制,行為 片 薄形,具兩面 眼 形狀, 類 示 行為態,恭敬慎重 眼 祭祀,對天地鬼神 尊重之地、事、物、行為 歹 非常態,不好 眼膚耳 認知態,生存態 歹事、態受 子 後代 陽性 眼膚耳 認識態 類、用、象、關係 女 兩足直立,陰性 眼膚耳 嗅 同類, 類、關係、觀感、行為 止 認知 眼 認識態 行為規範 方 四邊形,位向 眼 認知態,生活用 指示物 當然,僅僅字首不足以學會漢字(前述字首只是一部份),然而基於人腦網絡的結構,再加上字身的排列組合,就可以輕易地觸類旁通,而無須「死記」! 組合時有一定之規律,原則上,每一獨立之漢字(非詞組)必係一獨立、可相互組合之「概念」。此概念除「獨體字」外,即稱「組合字」,組合字皆具「字首」及「字身」。於組合時,根據「視覺效應」,字形對視覺形成一種「觀感」,這種觀感能喚起所有相關之「印象」,以得到認識。 一、同字組合: 同字代表同一概念,重複使用時,會因位置不同,產生迥異之感受。 1,平行排列,以示數多之況: 木+木=林 木多成群者。 月+月=朋 肉多成排者。 玉+玉=玨 玉多成排者。 石+石=砳 石多成聲者。 匕+匕=比 匕多成鄰者。 人+人=從 人多成從者。 屮+屮=艸 屮多成草者。 糸+糸=絲 糸多成絲者。 2,相反排列,以示相反狀: 北-相背之形 反向,古人以向南為正,北為反。 非-相背之形,鳥翼形。 亞-相對彎背之形,醜者、次者。 兆-燒龜甲之形,有變化者。 2,上下堆砌,以示盛大、成熟之況: 日+日=昌 大盛(或指下面曰字)。 火+火=炎 火盛。 土+土=圭 形勝,標準。 戈+戈=戔 兵盛,象徵物之微小。 中+中=串 物盛,連接。 乂+乂=爻 上下相隨,效法。 夕+夕=多 重夕累積,數盛。 3,金字塔排列,以示人之感受狀: 木+木+木=森,多樹之感受,指蔭涼感。 日+日+日=晶,多光之感受,指光亮感。 水+水+水=淼,多水之感受,指水勢感。 火+火+火=焱,多火之感受,指火勢感。 土+土+土=垚,多土之感受,指土勢感。 石+石+石=磊,多石之感受,指石質感。 車+車+車=轟,多車之感受,指聲音感。 金+金+金=鑫,多金之感受,指興盛感。 人+人+人=眾,多人之感受,指眾多感。 牛+牛+牛=??,多牛之感受,指奔牛感。 羊+羊+羊=??,多羊之感受,指膻氣感。 犬+犬+犬=猋,多犬之感受,指犬吠感。 毛+毛+毛=毳,多毛之感受,指毛細感。 手+手+手=掱,多手之感受,指扒手。 二、字首在上: 1,原形在上:指事物之正常態,由上而下者。 日+比=昆 日下比列而排,眾多,咸同。 山+朋=崩 山下朋分而倒者。 ??+至=室 至人造之居以住者。 雨+包=雹 雨下之包形物,冰雹。 尚+土=堂 重要之土地,屋內正室。 髟+須=鬚 古時男性面部有須要之毛。 2,向上生長:指生態或有動力使向上者。 艸+牙=芽 草木芽形之苗,事物之初。 竹+本=笨 竹根相纏,引伸為人之難分辨者。 日+目=冒 帽蔽目,無懼,以下衝上。 3,包含狀況:有全包、半包、側蓋等,代表限制。 囗+或=國 限於土地,有人民、主權、需持戈守域者。 ??+口=?? 林中有人口,國邑也。 門+活=闊 門中連續變化不受拘束,象徵寬大,引申到空間、氣度及錢財。 ??+至=室 人所至之處,屋子。 厂+萬=厲 巖下之群蜂,危也,嚴也;作也;猛烈也;醜惡也。 ??+則=廁 規定之房間,大小便的地方。 ??+口=句 包在口中者,語文之一段,段落也。 6,後人誤解,為簡化而更為複雜者: 山+夆=峰 象徵實況,山尖在頂,今人以之為「異體字」。 山+夆=峰 象徵分類,山有夆者。 山部多此類字,如??崎、??崖、??崚、??崦、??崑、岒岑、岋岌、???? 日部亦然: 暉暈、旰旱、??昢、昶昹、??晟、晑晌、??晁、??晚、晾景 三、字首在下: 1,現實本況:理應在下者。 執+土=墊 持土而襯,土在下面。 般+石=磐 留而不去、難移之大石。 川+火=災 水火相交,禍害;水由上而下,克火也。 氏+日=昏 低下事物其下有日,日落不明狀。 几+木=朵 花苞在木之上者。 分+山=岔 山分有歧,三分路。 辟+玉=璧 可靠的美玉,外圓內方,象天地之形者。 成+皿=盛 成於皿,東西可裝,象徵興旺。 2,表示正在發生者,如心之當前狀況: ??+心=急 事及於心,迫切也,快速也。 今+心=念 此刻之心,想也;又讀書出聲也。 相+心=想 形相在心上,相互激盪。 田+心=思 耕耘於心,用大腦想,計慮,悲念。 刃+心=忍 刀刃在心上,容也,耐也。 士+心=志 士人之心,有氣節;又心之所往也 亡+心=忘 已亡,失去。 上+心=忐 上了心,心神不定。 下+心=忑 心向下沈,心神不安。 中+心=忠 心居中不變,正也。 分+心=忿 心分,不寧狀。 勿+心=忽 心匆遽,疾速也;未注意已過去。 夗+心=怨 深夜之心,思念也;又空虛惶惑不滿狀。 奴+心=怒 奴在心上,指充滿想要發作的激憤情緒,氣勢洶湧。 台+心=怠 心態高,懶惰而不勤快。 咸+心=感 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或+心=惑 不定、疑心,難明。 ??+心=恐 凡是工作,必應小心翼翼也。 亞+心=惡 醜心,壞也,故意做害人之事;又憎恨也。 因+心=恩 因及於心,有利之舉也。 3,承載狀況:代表動態。 風+占=颭 物體固定一處,被風吹動。 ??+召=迢 喚之在乍行乍止之間,遠也。 走+召=超 喚乃因於距離高遠,走而召,行走高過也。 四、字首在左:常態分類,左為類右為別。 1,分類組合: 心+亡=忙 心之忘失,事情繁多沒有空閑。 心+青=情 心的本性,人的欲望、感受。 人+青=倩 人的青春,美好也。 2,同類組合: 日+月=明 日月皆有光,可見可知,引申為下一個可知者。 山+谷=峪 山谷。 山+石+岩 山上的石頭。 女+子=好 有子有女,完美也,正面有價值的感受、認知,喜歡。 五、字首在右:如力刀反斤鳥欠殳邑等(除鳥外,皆與行為有關) 且+力=助 且出力,輔佐,幫忙。 匕+刀=切 以刀貼近而割;迫急也,恰好也;又深刻也。 車+斤=斬 車被截,砍斷。 朋+鳥=鵬 朋大之鳥,傳說中的大鳥,能飛萬里。 谷+欠=欲 谷中低下,有所不足,願望也。 區+殳=毆 以武器擊打身軀。 至+邑=郅 最終之都邑,到來也。 網主人白 |
| #6077 留言者:華子 [2006-05-10] |
| 主題:認領 認領如下: 20 客觀、抽象、應用、規範屬 群體:國家邦州氏會堂宗 社會:工商軍山文 事務:戎表式責契度尃 職位:委官卒員 界域:市里集邑州 傳統:廷寺 |
| 回應﹕ 謝謝,登記訖。 |
| #6078 留言者:學生乙 [2006-05-10] |
| 主題:完成和繼領。 朱老師: 學生完成「知情」類。繼領【E0 主觀、行為、經驗、生活屬】中的「宣洩」、「譴責」類。 知情:足周可 足 象形,會意-甲骨文 人之止在腳。 與「水」組合為「浞」 水之於腳,浸濕也。 與「人」組合為「促」 人足行,靠近也,催迫也。 與「手」組合為「捉」 手腳併用,以令受制,捕也,握也。 與「口」組合為「哫」 口足,象人卑躬屈膝,以言求之,阿諛貌。 與「女」組合為「娖」 古代婦女纏足行,小心狀,謹也。 與「敝」組合為「蹩」 破損之足,跛腳。 與「衛」組合為「躗」 以行為防護。 與「戚」組合為「蹙」 斧以斷足,見者憂懼不安也;又迫,縮小貌。 與「斬」組合為「蹔」 斬腳,不能行狀,行不久也,同暫。 與「王」組合為「珿」 如玉之足,美足,無缺陷,齊也。 與「工凡」組合為「跫」 腳持而連續,乃行走的聲音。 與「厥」組合為「蹷」 腳短,失足跌倒也,同蹶。 與「攸」組合為「跾」 足順行至深處,長也;又疾也。 與「折」組合為「踅」 行變曲,盤旋也,折返也。 與「足」組合為「踀」 雙足,行之齊謹貌。 與「辟」組合為「躄」 兩腳分開,不良於行。 與「薛」組合為「躠」 薛草之足,其根頑強,行不正也。 與「齒」組合為「齪」 齒下穢物堆積狀。 周 象形,會意-甲骨文 小篆從用口,指言語須週全;終竟,遍至也,各方面;匝,界面外圍。 與「金」組合為「錭」 金周,多且重,象不靈活,反應慢,鈍也;同雕,刻鏤也。 與「木」組合為「椆」 以木圍之,高長之物。 與「衣」組合為「裯」 周圍之衣,床帳,單被。 與「人」組合為「倜」 周全之人,行動自在不受拘束狀;又引申張也,高舉也。 與「心」組合為「惆」 心被包圍,不能自主,失意也。 與「口」組合為「啁」 聲音稠密,指鳥叫聲。 與「女」組合為「婤」 周全之女子,好貌。 與「??」組合為「週」 行遍周圍,循環;系統外的全部界面;星期。 與「貝」組合為「賙」 以財物全面給予眾人。 與「目」組合為「睭」 目遍至各方,見多識廣,深也。 與「禾」組合為「稠」 禾周圍,多,濃,密,厚。 與「彳」組合為「徟」 左腳向前跨出,動也;行貌。 與「示」組合為「禂」 示周圍之物,指為牲畜而禱。 與「冫」組合為「凋」 周邊凍結,象徵枯萎,殘謝。 與「車」組合為「輖」 周全之車,人愛使用,重也;重載也。 與「蟲」組合為「蜩」 蟲聲遍周圍,指蟬。 與「王」組合為「琱」 玉石終竟琢成器,治玉也;飾畫也。 與「石」組合為「碉」 以石圍之,土石的建築物。 與「馬」組合為「騆」 馬善走,能遍至各方,指神馬。 與「糸」組合為「綢」 絲輕飄至各方,指質地薄的絲綢;又絲織物的總稱。 與「言」組合為「調」 各方面的話,感受,聲音,韻律;又故意表示,分派,控制,協力。 可 象形,會意,形聲-甲骨文 釘住口,合也,能也;允許;肯定。 與「金」組合為「鈳」 金屬能製成烹煮的器具,小釜也。 與「木」組合為「柯」 樹枝可用,可做斧柄者;又能解決問題。 與「水」組合為「河」 水可通,暢流水道的通稱。 與「土」組合為「坷」 土未足,指地勢高低不平。 與「竹」組合為「笴」 竹可製兵器,亦可為幹,箭幹也。 與「大」組合為「奇」 既大且可,罕見之狀。 與「人」組合為「何」 人未足者,未知的事物也,詢問之詞。 與「口」組合為「呵」 氣出於嘴,喝罵也;又狀聲字,笑聲。 與「艸」組合為「苛」 小草可,見小不見大,過於煩瑣以至刻薄。 與「女」組合為「婀」 陵多秀,女性柔美有緻之態。 與「門」組合為「閜」 門可進,大開也。 與「舟」組合為「舸」 可行海域的大船。 與「車」組合為「軻」 諸車並行車軸相接時,仍可以動之謂。 與「加」組合為「哿」 加之以可,肯定可也。 與「王」組合為「珂」 似玉之石,白瑪瑙也;又一名螺貝屬。 與「石」組合為「砢」 石可小,眾多小石。 與「酉」組合為「酠」 酒熟可飲,苦酒也。 與「阜」組合為「阿」 何山?陵也;狀聲字。 與「??」組合為「痾」 病可知其狀,聞其聲,病貌。 與「言」組合為「訶」 用言語釘住口,斥也。 與「可」組合為「哥」 兄長為敬,尊之求允,兄之之稱呼也。 |
| 回應﹕ 很好,謝謝。但格式不合,請參閱#6074則尾段說明。 |
| #6079 留言者:小程 [2006-05-10] |
| 主題:認領「客觀、具象、人造、住行屬」二十字 60 客觀、具象、人造、住行屬(共二十字) 環境:田井 私宅:屋舍宅室臺 公用:寧亶倉稟且堂亭台 建體:基 通道:門戶 行具:車 身後:冥 署名為「小程」。 另:小程昨天試著整理、提交了環境類的「田」、「井」二字,今天還不見回應,不知自己出了什麼差錯,請先生賜教是幸。 |
| 回應﹕ 所領已登記。未見所云之二字,今該二字已遭認領,動手宜快也。 |
| #6080 留言者:襄助 [2006-05-10] |
| 主題:主題:感受:吉災厄苦幸; 按類別認領: F0 主觀、行為、經驗、行事屬。 另署名為「陳襄」。 吉 會意,形聲-甲骨文 士人之口,良善美好。 與「力」組合成「劼」 吉力,善於用力,慎也,固也。 與「衣」組合成「袺」 古人穿長袍,為利於行動,把衣襟向上提起來謂袺。 與「手」組合成「拮」 良善之手不妄取,窘迫困難狀。 與「禾」組合成「秸」 尚有餘利的稻禾乾莖。 與「髟」組合成「髻」 髮結,挽髮而束在頭頂上的結。 與「糸」組合成「結」 絲成團,互相鉤連,完成,合也。 糾成一團不易解之繩套。 與「言」組合成「詰」 有原則的話,求知求明,詳細的問。 與「黑」組合成「黠」 看不見的美好之處,聰明也。 厄 會意,形聲-金文 穴中坐人,居止需節制也;引申狹隘;災難。 與「手」組合成「扼」 手抓住植物的莖節,掌握要點也,把也,抑也。 與「口」組合成「呃」 口厄,氣從胸中逆衝上來,所發出的響聲。 與「車」組合成「軛」 車衡兩端扼住馬頸的半月形曲木。 與「阜」組合成「阨」 土山之困,地險不便也;又狹也,困也。 幸 會意-金文 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 與「人」組合成「倖」 人有幸,不應得而得到。 與「手」組合成「攘」 輔助施力,推卻也,除也。 與「心」組合成「悻」 非所當得而得的情緒,因外物而遷怒也。 與「血」組合成「睾」 雄性生殖器的一部。 |
| 回應﹕ 很好,謝謝。認領確認。 |
| #6081 留言者:庚子 [2006-05-10] |
| 主題:請老師過目 學生不知所做對不對,想先請老師過目,合意後,再做局、司兩字。 會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氣之集也,系統交集,聚也,合也;組織也。 與「肉」組合為「膾」 切割肉身後得到之精華也,又引申切割體表。 與「木」組合為「檜」 古植物名。木之會,此木質堅、聚密,能成器。 與「水」組合為「澮」 聚合後的細小流水。 與「火」組合為「燴」 以火煮出精華。 與「广」組合為「廥」 儲藏精華之所。 與「疒」組合為「癐」 病之聚合,嚴重也。 與「衣」組合為「襘」 衣領交叉的地方。 與「人」組合為「儈」 會合市井人者,介紹買賣的中間人。 與「口」組合為「噲」 聲氣會聚之所,咽喉。又,口作會形,喘息也。 與「艹」組合為「薈」 草木聚集,生機繁盛的樣子。 與「目」組合為「瞺」 眉目之間。 與「示」組合為「禬」 目的為祭祀的集會。 與「?」組合為「獪」 獸性會集,凶惡狡猾。 與「玉」組合為「璯」 集有玉石的飾物。 與「魚」組合為「鱠」 同膾,切割魚身後得到之精華也。 與「髟」組合為「鬠」 束起之髮。 不合規則者: 與「彳」組合為「徻」 屋宇寬敞光亮??(不解。) 與「糸」組合為「繪」 在布帛上作畫。(基因字典) {因}: 繪圖:作圖。(基因字典) |
| 回應﹕ 「徻」字未收,因《康熙字典》如斯說,令人難解也。 「繪」者,古人作畫、寫字,在未發明紙張以前,係「聚合」於絲帛上也。 謝謝!字加得恰當,解釋亦然,足證漢字之妙,非老朽自賣自誇也! 「局、司」二字已被領養矣!請另選他字(最好領同系列,更易有心得也)。 |
| #6082 留言者:小蔡 [2006-05-10] |
| 主題: 朱老師: 網友「襄助」在#6080所做的「感受類」,學生早於#6049認領。恰巧學生剛已完成其中三字(與襄助網友的略有不同),惟有提交如下,請老師指正。又,基因字典並無列出「災」和「苦」的組合字,不知是否遺漏之故? 此外,學生想認領: 事件:祭基元本末真 識別:名字甫 文件:集序冊旨爰函典冊柬書頁文令 標誌:票單圭臬皿工具 --------------------------------- 吉 會意,形聲-甲骨文 士人之口,良善美好,有利,有所成也。 與「用」組合為「周」 應用士人之口,週全也;終竟,遍至也,各方面。 與「力」組合為「劼」 吉力,善於用力,慎也,固也。 與「衣」組合為「袺」 古人穿長袍,為利於行動,把衣襟向上提起來謂袺。 與「手」組合為「拮」 良善之手不妄取,窘迫困難狀。 與「口」組合為「咭」 口出良善之聲,笑的狀聲詞。 與「禾」組合為「秸」 尚有餘利的稻禾乾莖。 與「髟」組合為「髻」 美好的髮,挽髮而束在頭頂上的結。 與「耳」組合為「聐」 耳良善安詳,痴呆而不能聽受也。 與「糸」組合為「結」 絲成團,互相鉤連,完成,合也。 與「黑」組合為「黠」 黑吉,看不見的美好之處,聰明也。 與「人」組合為「佶」 良善美好之人,壯健貌。 與「言」組合為「詰」 有原則的話,求知求明,詳細的問。 厄 會意-金文 穴中坐人,居止需節制也;引申狹隘,不順,災難;又植物的莖節也。 與「??」組合為「卮」 象人受酒器之形,酒杯。 與「??」組合為「危」 象人居高,懼也,險害也;又高峻引申正也。 與「手」組合為「扼」 手抓住植物的莖節,掌握要點也,把也,抑也。 與「口」組合為「呃」 口厄,氣從胸中逆衝上來,所發出的響聲。 與「車」組合為「軛」 車衡兩端扼住馬頸的半月形曲木。 與「丞」組合為「巹」 雙手承厄,古時行婚禮所用的酒杯。 與「阜」組合為「阨」 土山之困,地險不便也;又狹也,困也。 幸 會意-金文 夭干,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非所當得而得也。 與「人」組合為「倖」 人有幸,不應得而得到。 與「心」組合為「悻」 非所當得而得的情緒,因外物而遷怒也。 與「女」組合為「婞」 女子執於非應得者,任性、固執也。 與「囗」組合為「圉」 幸在圍中,牢獄,畜養,禁止也;又抗拒也,邊境也。 與「目」組合為「睪」 以目幸之,偷看,引申偵探、伺察。 |
| 回應﹕ 「災」、「苦」組合字甚少,不足為類(單絲不成線也)。因老朽早已手忙腳亂,選字時,常有誤失,奈何人窮,請不起「秘書」,只好請多多包涵了。(所做甚佳,尤其所加之字,全部錄用。) 正因老朽常有漏失,這次請眾家好漢幫忙,收穫頗多,感激不盡。這只是第一步,先做組合,待下次公佈「歸納原理」(上次曾有網友朱氏做了幾個字),至時,千萬不要缺席!蓋,漢字歸納,實乃中華文化之精華也!待做了一次習題(等於震腦遊戲),回頭檢視自己的思路,方知何謂「大千世界」也! 所認領已登錄。 |
| #6083 留言者:學生乙 [2006-05-10] |
| 主題:認領補充 朱老師: 見留言#6081,所言甚是。就#6078補充,領全以下系列。謝謝。 E0 主觀、行為、經驗、生活屬 行棲:居留屯 通知:云告咠 互通:僉 表達:乞求 宣洩:夸 譴責:斥 惡意:辱冒 |
| 回應﹕ 很好,辛苦了。所申領已登記。 |
| #6084 留言者:上善若水 [2006-05-10] |
| 主題:完成「雋」字 懇請前輩過目。 有關「嶲」字,晚輩只查得一四川縣名,故不知如何以基因解之,請前輩指正。 也感謝小蔡網友在#6052中的提點。晚輩進行下一批翻譯時會一併更正。 既然已有多人在做組合字,晚輩想先專注翻譯。下一批將翻譯景象類諸字。 雋 會意,形聲-小篆文 弓所以射鳥,因肉美也,引申甘美深長,卓特也。 與「肉」組合為「臇」 甘美之肉,少汁的肉羹。 與「金」組合為「鐫」 甘美深長者宜雕刻在金屬器皿上,削去不必要的。 與「木」組合為「檇」 以木器施於肉上,搗也。 與「宀」組合為「寯」 交覆肥肉,聚合也,肥肉者甘美深長,引喻有才幹之人。 與「人」組合為「儁」 人引弓射鳥,姿態雄奇。雄偉也,奇特也。 與「山」組合為「嶲」 同「巂」。越巂,四川省縣名。(此字可免,蓋與理解無關也) 署名用「上善若水」。 |
| 回應﹕ 是上善若水也! 「嶲」字未收,「雋」字不全,因老朽多忙多亂,故事常只能「點到為止」。老朽頗有自知之明,故只「開疆闢土」,而「不事耕耘」,是以有賴網友協助,共謀「文是」。目前本室人人備戰正急,下個月即將「攝製電影」!各項工作堆如山積!苦無人幫忙也! 翻譯也非常重要,歡迎分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