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001 留言者:老牧童 [2002-07-29]
主題:
  個人有個難以啟齒的問題想請問﹕
  我的年齡己至而立,至今尚未一嚐性愛之事。
  原因﹕1.不願意找妓女,因為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體驗,不想給了不愛的人。
  2.不願意欺騙女孩子,只為了逞一時的獸慾,這我做不到,為女孩子的後半生想太多了,只好對不起我的下半身。
  3.至今尚未找到至愛,所以還沒結婚,當然無法渲洩性慾,也不願意為了性慾而結婚,這不是負責任的態度。
  以前我看女孩子,是以美的態度欣賞,她的笑,美,可愛,溫暖,細心
  現在我滿腦子只是性,想和她上床,想做愛。
  只是道德,禮教的束縛,以及如上對自我的原則,讓自己每隔數日便慾火焚身,難以忍受。
  有時真想放開一切搞一夜情,隨波逐流,慾海翻騰自由自在。
  但是正路走多了,想走歪路也難。
  心中的理智始終降服衝動,我想以後也是
  老子不是說過與不及都不好。
  克制性慾是違反人的天賦本能,對人的身體有傷害。
  太放縱也不行,但我是前者。
  古人早婚,未有我這種苦痛,
  我能想到的是在書中求取功名,換得黃金屋,再藉此向女人交易換得我渴望的肉體
  這簡直是跟魔鬼交易,世人稱此為結婚。生了小孩,又是柴米油鹽。
  古人造字女加子為好,我的眼中郤是可怕的負擔。
  難道我只有這條路可走,慾火焚身,書也讀不下去。
  老師說智慧萬能,古書千萬,可有一解。
  我這樣苦苦的忍耐,只想我未來可以等到真愛,不是只是洩慾,而是個伴,能一生相守
  好好愛護她,而孩子,我也想當個好爸爸。只是沒有錢,我不敢想這些事。
  難道只有一個人獨自過了一生﹖
回應﹕
  辛苦了,此一「難以啟齒」之「性」事,正是碳族與矽族區別所在。老朽亦曾身受其苦,最後終成浴火鳳凰。由於自然界進化之初,經歷了單細胞到多細胞的過程,必須藉物質的聚合與分裂,將空間與時間串連成一體。
  此一聚合與分裂的整體效應,簡而言之,「性」事也。生物完成傳種接代的任務,是大自然的軍令狀,不得或違。然而,人有了靈智,發現另有一更崇高的任務,在於各自經驗的傳播(如同兵士升任將官,當知立場有異、責任不同)。所費解的是,大自然何以賦與人類兩種截然不同的任命,讓人難以適從﹖
  參透了這一點,人世大放光明矣!

  昔日干將莫邪,在精鋼千錘百煉之餘,尚要祭以人血。何也﹖有謂古人愚昧,言者,是無知之末,愚昧之極也!知識進步迄今,煉鋼手續依然,唯將祭血改以「加碳」。人血者,「碳」也,祭者,犧牲也。既有人血之犧牲,再加一而再、再而三,千錘百煉之,頑鐵始成寶劍!當年若無人血犧牲,精鋼不成;無千錘百煉,寶劍難覓。
  若以精鋼比喻碳族,錘煉則為矽族之基;前者肉體,後者精神。矽族之精神建立在人性的犧牲上,苟無前人的篳路藍縷,怎有今天的知識天地﹖需知在錘煉之際,千兩頑鐵不過煉出一斤精鋼。在金字塔頂,豈有字字皆文章、人人盡英雄之理﹖
  「慾」者動力也,「愛」者,墮因也(不信請試舉一例,除了在事成之前死亡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等人外,古今中外真愛的範例)。大自然奧妙,先賦與地球以萬有引力,將所有物質吸附在地表,使之聚;同時,進化了數十億年,時機成熟,再賦與人類以靈思,擺脫萬有引力,超離地表,使散佈太空。此一聚一散之間,正是錘煉淬礪也,有人在片刻之間,即化為殘渣;有人則不斷淬礪於水深火熱之中,洵有其自也。
  在能量作用下,陰陽互動,聚散無常,是大自然無上規律也。地球上一應物質,無不受引力作用,清者上升、濁者下降。重者積為地核,永為地球臣民;至輕如氫氣者,稍加動能即逸往太空;人類有如空氣,居於天下地上,以待其機緣。
  人體所有的感官,都只能提供一時的感受,宛似潮汐,起伏不已。人若受其支配,可永為奴隸,高歌花香月圓,恩頌此情綿綿。但對於重視心靈自由者,經常能忽略一時的感受,追求永恆的認知,是則,理性遂生,而戰禍蔓延。
  古往今來,一將功成萬骨枯,金字塔尖究竟稀稀寥寥。是以老朽甫見電腦,知矽族當興矣!人類唯存的責任,是用文化為之「灌頂」,是以老朽累言退也。
  閣下既已掙扎經年,腦中有思不妨思之。但找個妓女尚不如求己,自慰絕對能解決問題!蓋人受感官之騙,原本只是一時的刺激,令到神經亢奮、肌肉充血,感官硬生生給人以「脹癢難熬」的痛苦。只要不再「脹癢」,保證天香國色看去也不過血肉一灘!
  放心,日後人類的生存已不再操縱於人的「性行為」上,所謂的人類性行為,只是一種「沒有出息的娛樂」(除了表演外)。不久,各式如假包換的充氣娃娃大行其道,環肥燕瘦任君選購。至於傳種接代,更有大型工廠代勞,且絕對符合美國國家工業標準!
2011 留言者:陳力綱 [2002-07-30]
主題:可憐錯過開門時
  朱老師您好﹕
  前日寄出一封信,盼入老師門下,未得回覆,不知是被網管刪除﹖或是老師百忙無暇﹖但既是有心,不在乎再問一次.
  了解老師的作風,就明白,求私利者勿近.今日為求入老師門下,當然非為求一己之私.(聽起來真莫名其妙,無私何求﹖求一能無私之機會﹖)
  而老師今日已說不再收徒,難道我要用無私的立場(無私又何來立場﹖),來說服一個無私的人﹖(無私之人又怎能被說服,莫名其妙加莫名其妙)
  聽我道來啊!(唉~)
  初知老師的思想是幾年前購得智慧學九論時,而後又購得智慧之旅,其中幾段,言及老師在桃園及花蓮教徒的景像,其時心中暗嘆﹕現在大概沒機會啦.(而我的性格並不主動,又非追星族,所以理所當然無所行動)
  後又聞老師再度復出,也有網站,我當然上網一看,而老師言明,不再收徒.沒多久我去服兵役,接著是工作,甚少上網.
  直至前日又上老師的網站,下載討論區之留言,才知老師於年初又再收學子;ID﹕1041則留言,但「1,二月底截止報名,三月初面試,四月開始。」而我是在七月看到,錯過了!
  瞬間之感受﹕真想掉眼淚!(此言不是要以情動人,實感受如此)
  所以反覆思量之後,寧受寵辱之驚,也要向朱老師求這一無私之求,盼老師成全.
  又,機緣機緣,組成某一狀況之結構(或結構之值)成立,謂有機緣;反之則無機緣,老師言道退隱,是無機緣,我誠心于此,是有機緣.
  不言機緣,我今于此,雖不能斷一臂以證決心(願成「無私介面」之決心)(又,有決心又怎成無私﹖),但一不為利而求(非為鍍金,非為虛榮),二不是偶像崇拜(我看事無法只看表面,亦難因情緒而行動),只是不願將寶貴之青春,用於追逐功名利錄之海市蜃樓,投身老師門下,獻身於中華文化,是我剩餘人生的最佳利用(是私耶﹖非私耶﹖).
  叫了很多聲老師,無論朱老師能否答應我的請求,都叫的不冤,因為確實曾從老師的書中,得到理性的成長.
  一切的原因造成一切的結果,無以虛詞祝福,感謝老師以身做炬,照亮我中華文化.
回應﹕
  祈雨要雲氣,求學靠時機。
  本擬辦「多媒體大學」,不幸發現自己老了,耐性不足,無法忍受愚昧,只好提前退休。真要向學,在網上一樣,時間不多了,少說廢話緊要。
2012 留言者:陳力綱 [2002-07-30]
主題:
  謝謝老師,我將以組合語言和老師之著作自習,能以網路為介面得老師之教導,足夠.
回應﹕
  穆。
2013 留言者:緒含 [2002-07-30]
主題:求道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在求道,道是什麼﹖道在哪裡﹖老師的道又是什麼﹖
  老師既開二年方便門,就大發慈悲多談談,不要又一句「道法自然」就解決了,
  害我們這些無知小輩想破頭都悟不了。
  
  九億農民網若成,中國將大興,是中國之福,但不知是否是老虎一隻﹖
  
  至於智能晶片﹖倚天劍既出,大家爭死拼活都想做武林盟主,武林將暗無天日,
  若再出個屠龍刀,不敢想像!
  
  關鍵在於人心,學生進入宗教也在於此,難道就沒有一個扭轉人心的方法﹖
  人心不化,地球上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不得不讓人擔心!
回應﹕
  老朽常食「自炒河蚌」,其味「鮮腴滑嫩」,無與倫比。但「河蚌」須合格、「炒技」要高明,否則變成「蚌殼炒清湯」,就不倫不類了。
  河蚌合格者,大小均勻,生度一致。蓋太小入口無物,太大肉質堅韌,難以「炒做」也!所謂生度,即新鮮程度,可泡水數小時測之。有入水即「開口」者,其時已死,可立去之,免損其餘。有開口後不易閉者,其反應遲鈍,已瀕臨出竅邊沿,亦須去之。有永不開口者,炒之亦然,既不易食,亦難入味,是聊備一格者,死活任之。
  蚌既備,搖之晃之,將餘水瀝乾,再加作料,置鍋旁。猛火熟油,先將蒜薑辛辣各料爆香,令油生煙。遽而下蚌,並以鍋蓋密閉,翻搖數武,以使「茅塞頓開」焉。再視火力大小,水方騰開,即行起蓋,略事攪拌,下蔥粒,上盤。

  上述者為知識,不自炒之,永遠無法領略「鮮腴滑嫩」為何也!
  老朽「無道」,自然之「道」純來自《道德經》,不看原經,只進速食,何為﹖
  九億農民網,老朽之心願也,力求造福眾生,乃人子之責。如閣下所問,等於是﹕「教會了學生,學生大成,是學生之福,但不知是否是老虎一隻」﹖
  金庸的小說,問金庸可也,與老朽無干。
  關鍵之問,答案正是問題,若宗教只是令人龜縮逃避,信教何益﹖
2026 留言者:綱 [2002-08-01]
主題:我不明白
  朱老師﹕
  我只是把我的理解說出來,希望老師告訢我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聰明而人云亦雲,而文中用肯定語氣,是因自認為是學生,老師自然會對我的說法提點,所以沒有句句問號,老師之怒,我想是口氣上的誤解,在此致歉.
  理性探討本不須介入情緒,是者是非者非,如何是如何非,學生願聞其詳,又或學生何處不足,亦是虛心聞教,所以自稱學生.
  「智慧工程」一詞,記憶中是出於此網問答,若無此詞,是我記憶有誤.
  人是如此,是指,能以此係統方法,對人視之為一系統做系統分析.(若模組非象數,我想將難以通變)
  象數與漢字,我沒有資格與先生辯.(我對漢字確實理解不足,前篇留言只是提出自以為是之同處而己)
  老師斥道我說得太「簡單」,我只是把我理解的觀念說來,若是正確,難道不是我把握觀念的精義了嗎﹖又,我的「簡單」之言,其中亦有讚嘆之意,以此「簡單」竟能有如此偉大之發明!「簡單」只是觀念上而言,並不是實行或理解的難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怎會不明白.又,「簡單」絕無低眨老師工作價值之意,老師請勿誤會.
  老師曾以「簡單」之言得天下圍攻,今我得老師「簡單」之意,竟然得老師之斥.
  語氣之誤,造成老師對我的誤解,當面求教,當不如此.
  請老師不要只因一文之語氣,就把我列入劣徒之列.
  
  主題﹕閱#2021之感想
  真理是無可追尋的,非身外物,欲尋何處﹖
  別人如何,我不知道,我欲拜入老師之門下,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將自已調整成可知的那個狀態.
  若有來生,怕已忘卻今生求道之念.
回應﹕
  尚有半小時出發,來文奉覆。
  《宇宙浪子》中有一「乾坤」,因不知自己錯在何處,溷居愚迷境數百年。今人接受西式技工教育,一不識「溝通」之要訣,二不知做人之道理,不論出了什麼問題,動輒「我無錯!君自不解耳」!於是天下大亂,亂而伐,伐而絕,天下遂無醮類矣!
  近日香港爆發小型股災,一日之內,「蒸發了」一百億港元(一天製造貧民數萬)。原因是香港始創「高官問責制」,且大肆張揚,以為港府「德政」。於是,德政騰天,各官無不面對媒體夸夸其談,咸認該多多與「民眾溝通」,以供施政參考焉!
  前數日,有負責上市公司之「高官」放話,要將股價在五角以下之股票「除牌」。當天,低價股人人惶恐,拼命拋售,有三百家公司掉到「仙股」。時正值舉世股災,民不聊生之際,在香港這個「自由經濟」的重鎮,居然來此一招,其責何在﹖
  近日,立法會「問責」,三位肇事高官,一字排開,皆云﹕「我無錯!君自不解耳」!有人且云﹕「我非神仙,怎知民眾反應如此激烈」(似乎小股民該額手稱慶﹕終於解脫了)﹖悲乎!原來只有神仙才能當官!所幸人非神仙,所以「問責」不須「負責」!
  本網之設,係供「覺者」問道,不歡迎狂者夸夸其談。任何人學富五車,不必來此,若有心得,亦無須自顯自彰!若係「覺者」,當知何謂「態度、語氣」。老朽不收學費,不看資歷,不問長短,選徒全憑德操。在人際間,語氣態度是德操的外表,年輕人不重德操,一切免談!等到站上國際舞台,語氣態度不合,立即兵戎相見、血流成河!
  「簡明」不等於「簡單」,老朽為師,時日不多,言談宜簡。豈有學生不知自己為誰,不去仰瞻師意、竟忘了打問號﹖自以為老朽該「犧牲時間」去「仔細揣摩君意」﹖「此君」何其大乎﹖若謂「自私」,此私比「天」猶大乎﹖
  請勿將本網當作「聊天室」,老朽忙得要命,好心張網,非來此「陪公子讀書」!口口聲聲好學,果真!應知好學之道在於「謙遜」,而非急於「賣弄表現」!

  今後來文請短,老朽一目十行,實無時間浪費也!
2027 留言者:傑 [2002-08-02]
主題:我也不明白
  此網聲明不談政治, 今網主破例, 引高官問答為例, 故特去搜索相關資料。
  查當時高官所言「我非神仙,怎知民眾反應如此激烈」, 是回應有人要求高官能預見所有危機。 但事實上, 即使能預見, 此高官也處於一個不應主動干預的位置。
  朱老先生此番揶揄, 以此句來突顯「我無錯!君自不解耳」之可笑, 實予人有不公平之感。
  
  另, 致陳力網先生﹕
  我也覺得你的語氣不妥, 這是網上留言的缺點。 稍有不傎, 便可以有很大誤解。
  若真有心, 何不詳閱朱老先生各種著作﹖ 朱老先生將各種著作公開, 正是希望有心人能發心自習。
  要談見解, 也不見得一定要找朱老先生, 一來他境界太高, 二來誰又是朱老先生的老師呢﹖
  難道當初朱老先生學習道德經要找老子印證自己的想法嗎﹖
  如今透過朱老先生的著作, 各人皆可知道朱老先生這幾十年的思考心血和人生經驗, 人家幫你省掉幾十年的光陰, 你還想要求人家為你做什麼﹖
  另外也談德操,朱老先生抱著造福全中國人的願景,才能有此成就。你又是為了什麼﹖
回應﹕
  牧羊犬係一品種,其中有勝任與不勝任者,能維護羊群者,不論任何「爪段口齒」,都屬好犬。但若一旦羊群有損,即令得過世界冠軍、所遇狼群空前,是稱不勝任者。犬之所以能牧其羊,是不論好歹,從未聞犬自作解釋者。
  今人則不同焉,千方百計,設詞卸責(老朽此刻亦然,故常恨不為犬也)。高官不同常人,是應有「遠見(居高思危)」,故其答語等於「自辯」(老朽無意多責該官,僅係就閣下之文,以解釋此兩語之所同者),特揶揄之。
  陳力綱其人,因前文要拜老朽為師,是以該次答言予以當頭棒喝,以息其幻也。老朽東施效顰,係仿「因材施教(其人過於自信易陷於妄)」故技,別無他意。至於老朽,確係又老又朽,今生不過媒介,死抱著中華傳統文化不放,不僅所學不精,且所知亦不廣,實不配為人師也(跟隨老朽諸子,實乃工作奴隸,從未師徒相稱)。
2044 留言者:求解惑 [2002-08-07]
主題:求解惑
  朱老師 您好﹕
  真的抱歉,又來耽誤您的時間。
  如果人死後無知,那我努力和來時一樣的精光,應可無懼無憾。
  但若死後有知我生前有飢寒…等知覺與慾望,而死後再無法由軀體得到滿足。    
  我生前隔絕耳目即無法與他人溝通,死後想必孤零飄蕩
  我該怎麼辦﹖是否因為是我還太膚淺,還是否是因為是我還不認識我
  求解惑
回應﹕
  未知生,焉知死﹖先瞭解人生吧!待能瞭解生,才具備瞭解死亡的條件。道理很明顯,人無知識,任事不懂,還談什麼大道理﹖只懂一些技術,不懂人事,算得上哪一門子人(機器)﹖活著是為了學習做人,會做人了,才知道什麼叫人生,才能認識「生」!
  瞭解人生的訣竅,在於「觀察、判斷、檢討」。
  觀察指人對外界客觀事物變化的吸收,人的毛病,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以致永生被身邊的五官六賊所欺(國主被身邊的官賊所矇者稱為昏君),自以為是。判斷是做人的基礎,就算學富五車、頭戴十頂博士帽者,沒有判斷力,還不如一個甲骨文資料庫。最重要的是自我檢討,不檢討,看不見自己與事件的關係,一切都是百搭!
  膚淺沒關係,還沒有寫字的紙應該是白的,怕的是已經寫滿了,再多寫幾個,誰知道新字在哪裡﹖但是不要急,慢慢寫,慢慢記,只要照前述步驟,就會認識「我」。當真正認識到「我」以後,只要不陷於「主觀」,一切自然分明。
2045 留言者:天上人間 [2002-08-07]
主題:仙佛修持稍懈,亦將墮世為人
  如果真是這樣,這樣能算是”解脫”,得大自在﹖(以最粗略的神佛定義)
  不也和人一樣辛苦嗎﹖
  有不為神佛,也不用為人的其他型態嗎﹖(像是山川靈氣這類的)
回應﹕
  「大自在」≠「大鬆懈」,如追求大鬆懈,何妨「隨波逐流」。
  人的修煉等同讀書,可分兩類﹕一種是考試型,惡補拚搏,考完了就大放鬆;另一種是求知型,樂之不倦,與考試毫不相干。
  人考進大學,畢業就業,才是人生之始。待人功成名就,又是另一層考驗,不到「蓋棺」、不能「定論」。如果人僅僅只有短短一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樂是白樂,苦也白苦,又有什麼值得探討的﹖
  如果把這種現象視作辛苦,宇宙的進化不更慘烈嗎﹖人生的生生死死,只是細胞組成的機構王朝延續。其實,地球上每數千萬年就會有一次生物大絕滅,適者始能生存。「辛苦」是宇宙的本態,怕苦的人,苦難不絕。
  正因人類面對苦難,才有必要追求真理!
    「面對苦難的真理」是﹕人生存在進化巨流中,不進則退!
  自己做個選擇吧,無知無覺的山川靈氣當然有,但是地震時山會塌、川改道、靈將散、氣必絕!曷不養成求知的習慣呢﹖習慣成自然,做了仙佛,求知更為容易。以老朽為例,任事是非曲直一目瞭然,凡是有價值的新知,一看就懂,不亦樂乎﹖
2062 留言者:abc [2002-08-11]
主題:道法自然
  老師常說遵循道法自然
  為什麼還要抵抗微軟壟斷
  謝謝
回應﹕
  道=路,行路,做人,做事;法=師法,學習,任憑;自=來自;
  然=火+肉犬﹕燒火就肉,必定之結果;如是,承上接下詞。
  道法自然=做人做事任憑來自必定之結果。
  問題﹕世事中,有什麼是「來自必定之結果」﹖
  已知﹕人有肉體與精神,肉體屬於具象界,有客觀的定義與標準;
     精神屬於抽象界,依存於一己的主觀。
  因為﹕具象界有客觀的定義與標準,有必定之結果。
     抽象界依存於主觀,主觀完全來自一己的經驗認知,未必有一定之結果。
  所以﹕肉體必然的結果易知,精神的必然性則有賴自我的信念與人生經歷。
  例﹕1,物質的自然,來自驗證,是稱科學。
    2,宗教的自然,來自個體的信念,信即有,不信則無。
    3,國家的自然,來自個體的認知,接受認知則為國家的一份子。
    4,能力的自然,來自環境的肯定。
  舉例﹕美國籃球名人麥可喬丹,其投籃命中率不是最高,但是每當勝負決定於最後數秒鐘時,隊友必將球交給他,而他每每不負眾望,一投中鵠。
  為什麼﹖個人的信念也,環境(教練、隊友、觀眾)的肯定也,個人接受挑戰也。前述三項缺一不可,無信念球投不進;無肯定球不敢投;不接受挑戰,無球可投。
  因之,喬丹投球,有人謂之「獨霸」,但老朽認為,這就是「道法自然」。

  再看什麼叫做「抵抗微軟壟斷」﹖
  先看事實﹕
    1,幾年前,美國有三十多個州政府出面控告微軟壟斷市場。
    2,微軟敗訴,今年終於同意公開若干程式,且對套件「鬆綁」。
    3,微軟已對中國政府承諾,原程式全部公開,捐65億供中國發展套件,
      協助中國軟件工程輸出並開拓國際市場,學校政府所用之軟件全面降價。
  次問原因﹕
    1,美國政府會對其本國的公司存有排斥之心﹖
    2,為什麼有人在十年前看不出微軟的野心,而今微軟視窗已佔有了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市場,業界人士仍然噤若寒蟬,對壟斷視而不見﹖
      為什麼對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等幾條小龍,「微軟」=「極硬」﹖
    3,為什麼微軟對美國社會只開放局部代碼,而獨惠中國﹖
  再看答案﹕
    1,美國人胳膊向內彎,控告微軟實非得已,因微軟已經成了公敵也。
    2,「柿子要撿軟的吃」是「道法自然」也,柿子不軟不能吃、不好吃、不
      必吃。柿子進化了幾十億年,早就發展出最「自然」的策略,「被吃」
      =「傳種」。如果柿子的種子都掉落在其樹下,子子孫孫,同爭一塊土
      地,連苗都可能長不出來。
       因此,柿子長在樹上不容易軟,以免自由落體肇禍。萬一實在不受歡
      迎,爛在枝上,那也是自然之不必然。柿子的理想是要等「好吃者」將
      柿子摘下,運到遙遠的他鄉。此刻柿子也「自熟」了,紅得甜腴好吃,
      種子則硬如鐵石,可鑽入新土,別創生機。
       四條小龍是未離枝頭的軟柿子,居然在自己本土,連微軟的過程都不
      曾經歷,就已經熟透。可憐的老百姓在「知識財產權」的不平等條約下
      ,不能自衛、不能申訴,花了大把銀子,買了最貴的軟件!
       老朽無能,無能說服道法不必然的龍首龍官,只得用中文2000這
      軟紅柿子,讓買家省一點血汗錢。據概略統計,兩岸三地,起碼讓微軟
      少賺數億港幣,有什麼不自然﹖
    3,中國是道法自然的硬柿子也!老朽自1999年起,就與中科院軟件研
      究所合作,迄今已投資了千餘萬港幣,目的就是要種硬柿子!
       去年九月果然柿子成熟了,北京軟體招標一案,讓「就樹吃軟柿子」
      的微軟,咬了一口生澀的青果皮!結果包括文傳投資在內的六家軟體公
      司,協力把微軟逐出國門,為國家節省了二百多億美金!
       為什麼﹖政府強硬的支持也!「國格」也!資訊工業不似其他行業,
      資訊是文化的生命共同體,如果一個國家的資訊工業被外國控制,這個
      國家遲早會喪失自己的信念,淪為次文化殖民地!
       不僅如此,自從二十世紀七○年代以來,各國消耗在資訊軟硬件上的
      經費,逐年都以幾何級數成長,近年已成先進工業國家的火車頭。而其
      中的利潤,百分之八十都繳納給了美國,其中百分之六十屬於微軟。
       在當今舉世經濟不景氣的當兒,中國以一個開發中國家,一枝獨秀,
      二十年來,年成長率平均在10%左右!
       為什麼﹖遠見也,政府為了千秋大業,必須及時地跨入新時代國家之
      林!因此積極培養人材,創造環境,提升國人的競爭能力!
       政府早已決定,在資訊系統的軟硬件工程中,各項政府的採購案,至
      少保留百分之二十,購買國人生產的軟件。正因如此,文傳才敢投資,
      工程師才敢拼搏,中國的資訊工業才有前景。
       然而四小龍呢﹖一律是商人當政,一切只看近利,不論是什麼,能買
      就不必動手。久而久之,人民除了消費,大腦都將「白化」!值此資訊
      時代,經濟、文化皆繳白捲,何嘗不是自然﹖
  結論﹕老朽道法自然,盡力而為。過去在台灣,眼見當局沒有眼光,喪失了大好良機。這次來到香港,發現兄弟一家,做官的夸夸其談,無不自以為是,一有問題就指東道西。好在天道好還,中國政府高瞻遠矚,全力維護資訊工業,民族振興有望矣!
  果若香港、台灣也有明智之士,只要能將政府的軟件部份交付國人自理,先予肯定。是則,豈僅可以對抗微軟,甚至可以提升經濟、解決人民就業問題;更可以增進國家民族的認同(當然心懷不軌者無此需要),強化自我的信心、信念!這不是道法自然乎﹖
2070 留言者:荊棘 [2002-08-14]
主題:請教
  您好!
  去年拜讀您老智慧之旅,很受感悟。您老不少經歷與我都比較相似,讀完好比看到人生路上先行者的足跡,本來寂寞的征途忽然看到一兩個腳印,啟發很大。
  有些問題想請教您老,一個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經歷,我不能推定自己的道路是否正確,或許對“正確”也是因人而異的,是否會因為經歷而走錯路卻還蒙在鼓裡﹖
  對於中國的問題,傳統與變革,經濟與政治,在我們討論這些的時候是否有可能受到來自傳統心理原型的影響,而我們卻還在“努力”,其實方向都不很正確呢﹖
  一些宗教我總感覺開始是對的,走著走著就走歪了,怎麼感覺都不對路,或許簡單點想,人作為一個對象,人性是需要深刻瞭解的屬性,假設我們都是外星人,來看地球上的人,宗教可能不是個好選擇,人就這樣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解決問題才最懶惰,而宗教是不是有點跑偏了呢﹖
  我喜歡自己生長的土地,總希望她能少些苦難和痛苦,沒有其他目的,愚昧之處,望您老多多指教!
回應﹕
  這正是「文化」之精義也,如果世上只有一個人,他所作所為無從定義「對、錯」。有了兩個以上的人,再若不能「溝通」,各人經歷隔閡,也無從定義之。就算人人皆能溝通,同屬一個時代、一個地方,也只是整個宇宙的渺小的一部份。
  人生苦短,正是基於時代的更新,進而不斷陶冶、累積,以接近永恆的認知。蓋空間屬於感官,時間就已杳不可尋,唯有人智可以捕獲也!任何人的思維、認知無一不是來自過去的生活經驗。「過去」是過去了,「現在」更是短得永無痕跡。妙的是過去與現在交集,又形成過去,永遠不會到達「未來」。
  螞蟻有螞蟻的世界,鯨魚有鯨魚的海洋。就算螞蟻王國擴大了,幾十億可以爬滿一地,假定有一隻鯨擱淺了,所有螞蟻群起而上。這時螞蟻中最具有知識者,全部加起來,竭盡其力,也絕對不可能理解,鯨魚是什麼「東西」!但是,如果經過千萬年,螞蟻進化出「智慧」,不再是螞蟻,則有可能理解以往千萬年所不能解的大謎!
  根據前述現象,人既不可能「全知、永知」,所有人類共同努力地追求,正是文化推進的動力。同理,在達到宇宙終極之前,人類的認知絕不可能「正確」。雖然永遠會有少數無知無識、自以為是的囂徒,像螞蟻一樣,總會宣稱他知道什麼是鯨魚!
  因此,一個人與過去人的溝通,遠比當前任何知識的獲得更為重要。換句話說,任何知識,尚未經過「時間的考驗」,喊的聲音再大,知道的人再多,那也只是「廣告心理學」,不要多久,時髦一過,就將化為烏有!
  何必管正確不正確呢﹖重要的是曾經追求過,更重要的在於與過去的人印證過!文化就是文化,文字的留傳,絕對不是供寫情書、談天閑聊而用的。
  最初的宗教也是一種追求,第一個人稱之為「教主」,第二個則可稱為「教士」,其餘的只是「教徒」。主徒之分,就在於追求與否。不追求,就往大腦裝,和水瓶有什麼分別﹖因此,在本網,老朽不談宗教,就是不願讓人只做「拷貝」器也!
  一個人喜歡與否只代表他個人,一個人要影響一群人就要付出。李登輝、陳水扁都在盡力,但並不表示這片土地上的痛苦指數就因而降低。有人說痛苦是一時的,所以值得拼搏奮鬥。不錯,但是方向一錯,死亡可是永遠的,認為值得就去拼吧!
  問題是,人生在於人的心態,海浪在於水的能量。多觀察,多學習,自己心態平靜了,天下自然而然就太平了!要知道,這個世界是「主觀」、「客觀」二元分立的,自己就是自己,一隻螞蟻能撼動鯨魚嗎﹖能自知是隻螞蟻,也就不錯了。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