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011 留言者:陳力綱 [2002-07-30]
主題:可憐錯過開門時
  朱老師您好﹕
  前日寄出一封信,盼入老師門下,未得回覆,不知是被網管刪除﹖或是老師百忙無暇﹖但既是有心,不在乎再問一次.
  了解老師的作風,就明白,求私利者勿近.今日為求入老師門下,當然非為求一己之私.(聽起來真莫名其妙,無私何求﹖求一能無私之機會﹖)
  而老師今日已說不再收徒,難道我要用無私的立場(無私又何來立場﹖),來說服一個無私的人﹖(無私之人又怎能被說服,莫名其妙加莫名其妙)
  聽我道來啊!(唉~)
  初知老師的思想是幾年前購得智慧學九論時,而後又購得智慧之旅,其中幾段,言及老師在桃園及花蓮教徒的景像,其時心中暗嘆﹕現在大概沒機會啦.(而我的性格並不主動,又非追星族,所以理所當然無所行動)
  後又聞老師再度復出,也有網站,我當然上網一看,而老師言明,不再收徒.沒多久我去服兵役,接著是工作,甚少上網.
  直至前日又上老師的網站,下載討論區之留言,才知老師於年初又再收學子;ID﹕1041則留言,但「1,二月底截止報名,三月初面試,四月開始。」而我是在七月看到,錯過了!
  瞬間之感受﹕真想掉眼淚!(此言不是要以情動人,實感受如此)
  所以反覆思量之後,寧受寵辱之驚,也要向朱老師求這一無私之求,盼老師成全.
  又,機緣機緣,組成某一狀況之結構(或結構之值)成立,謂有機緣;反之則無機緣,老師言道退隱,是無機緣,我誠心于此,是有機緣.
  不言機緣,我今于此,雖不能斷一臂以證決心(願成「無私介面」之決心)(又,有決心又怎成無私﹖),但一不為利而求(非為鍍金,非為虛榮),二不是偶像崇拜(我看事無法只看表面,亦難因情緒而行動),只是不願將寶貴之青春,用於追逐功名利錄之海市蜃樓,投身老師門下,獻身於中華文化,是我剩餘人生的最佳利用(是私耶﹖非私耶﹖).
  叫了很多聲老師,無論朱老師能否答應我的請求,都叫的不冤,因為確實曾從老師的書中,得到理性的成長.
  一切的原因造成一切的結果,無以虛詞祝福,感謝老師以身做炬,照亮我中華文化.
回應﹕
  祈雨要雲氣,求學靠時機。
  本擬辦「多媒體大學」,不幸發現自己老了,耐性不足,無法忍受愚昧,只好提前退休。真要向學,在網上一樣,時間不多了,少說廢話緊要。
2012 留言者:陳力綱 [2002-07-30]
主題:
  謝謝老師,我將以組合語言和老師之著作自習,能以網路為介面得老師之教導,足夠.
回應﹕
  穆。
3711 留言者:陳力綱 [2004-01-22]
主題:只是謝謝
  晚輩陳力綱,前年曾在網上發言,因不明禮儀,又急於炫才,得朱先生之斥。
自後噤聲,當時雖心中略有所忿,同時亦自知德性不足,之後在儒家經典中尋找做人的道理,深有助益。
今日又聞先生又要收徒,心中一動。
然而自我觀察,雖然現在更明白了人道之理,但社會習染,諸多觀念纏繞我心,已失去能為人徒的品質。
晚輩學業未成,即出社會,求生之難,冷暖在心中,為了社會之認同,今年打算再回學校,以時間金錢換一紙文憑,人生目標至今已擺盪在自我完成和功名利碌之間。
當日得先生指正我的缺點,一段時間才明白,今日在此拜謝。(一直想留言,但怕佔用先生寶貴的時間)
回應﹕
  人生而無知,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斯乃必然。
  既明,生存第一,次而求全,推己及人可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