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5 留言者:九洲 [2008-12-04] |
主題:#8410則應答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答:兩儀相對、相對成線。 2,為什麼客觀是體? 答:客觀時間本存於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答:主觀空間變化於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答:客觀時間是因果常數。 5,為什麼靜態是體? 答:時間內空間未變之體。 6,為什麼動態是用? 答:時間內空間己變之用。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答:主觀空間是體用變數。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答:相對於非客觀即主觀。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 答:動靜相對是變化之始。 |
回應﹕ 對空、時認識不足(或受西方觀念影響),老朽頗為難解。 |
#8423 留言者:心一 [2008-12-04] |
主題:练习 1, 兩儀之陰陽,如線之雙向。 2, 客觀是存在、是結構,如體之本質。 3, 主觀是認識和應用,因此是用也。 4, 客觀是存在,無因果變化。 5, 靜態是無變化,如體之無因果。 6, 動態就是變化,唯變化才可用。 7, 主觀是對客觀認識,有因果改變,是動態。 8, 二者是概念的相對之兩面,是太極之兩儀。 9, 二分法化繁為簡,易於理解。 |
回應﹕ 大致正確。 |
#8422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04] |
主題:8410則作業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兩相對端點相連為線。 2,為什麼客觀是體? 被觀察者為靜,為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觀察者主動,利於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被觀察者不動。 5,為什麼靜態是體? 炁能之位能具有性質。 6,為什麼動態是用? 炁能之動能影響他物。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觀察者主動。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非己即環境,非內即外。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 符合人感官及電腦結構。 |
回應﹕ 大致正確。 |
#8421 留言者:小白 [2008-12-04] |
主題:作業 1,太極分兩儀,如線之兩端。 2,客觀是可辨知的事物。 3,主觀是事物的狀態變化。 4,客觀不含時間參數。 5,靜態是不變的客觀事物。 6,動態是主觀變化。 7,主觀含時間參數。 8,主客觀是兩儀,非零即一。 9,概念是由「比值認知」產生。 |
回應﹕ 大致正確。 |
#8420 留言者:襄助 [2008-12-04] |
主題:練習 1,兩儀的兩端相接,相當線。 2,客觀是靜態,靜態本體。 3,主觀是動態,為事物之用。 4,客觀是大環境,靜態本體。 5,靜態是不變的,靜態本體。 6,觀者之認識,為事物之用。 7,觀者所受於動態認識。 8,人只站在一定之立場。 9,人之感官僅具「有、無」兩類。 |
回應﹕ 大致正確。 |
#8419 留言者:阿勇 [2008-12-04] |
主題:練習 1,兩儀亦兩極端組成。 2,客觀無分辨心,屬體。 3,因用者有意,主觀也。 4,客觀乃真實,不變。 5,靜者呈固定之態,故屬體。 6,動者需用能量,故屬用。 7,主觀因立場而變。 8,無主則無客,無客則無主。 9,人只能從比較得認知。 |
回應﹕ 大致正確。 |
#8418 留言者:乾乾 [2008-12-04] |
主題:試答#8410則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您指正。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線有兩個方向,即分兩儀。 2,為什麼客觀是體? -客觀為主觀交集,為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主觀為個體變化,為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全體為一,止于一故為靜。 5,為什麼靜態是體? -靜態為基礎、坐標,為體。 6,為什麼動態是用? -動態為活動、變化,為用。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個體應對炁能變化,故動。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陰陽相對,非左即右。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道法自然。 學生 敬上 |
回應﹕ 大致正確。 |
#8417 留言者:琉璃 [2008-12-04] |
主題:试论 朱先生 您好: 1,一線兩端,概念一體兩面。 2,本存之原理與體相通。 3,將原理概念化得以運用。 4,兩者屬性相通。 5,本存之空間與體想通。 6,本存之流程與用想通。 7,主觀隨週遭環境而變。 8,兩者皆屬存在之現象。 9,可無盡分割,詮釋概念。 |
回應﹕ 2,3,4,5,6,8所言不易理解。 |
#8416 留言者:小兆 [2008-12-04] |
主題:作業練習 1,動靜相對,如線兩端。 2,視覺所見,大抵相同。 3,體之用,見人見智。 4,對不同之人,需不變。 5,體未用,無所變。 6,有所用,體將有變。 7,因人而異,有所變化。 8,二元分類,非0即1。 9,人只能辨識相對狀態。 |
回應﹕ 不易理解。 |
#8415 留言者:華子 [2008-12-04] |
主題:練習作業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因都具二分法之結構。 2、為什麼客觀是體? 客觀為認識對象(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主觀為認識結果(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客觀為人類共知(靜) 5、為什麼靜態是體? 靜態為認知對象狀態 6、為什麼動態是用? 動態為認知結果狀態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主觀隨個人不同(動)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客觀是全體主觀之合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漢字形成於二進分類 |
回應﹕ 不易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