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145 留言者:九洲 [2009-01-28]
主題:#9142則,作業練習。
  道德為克己利眾之道,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苟若人無道身無德性貪愚,必黨同伐異唯利是問,終將分崩離析。
回應﹕
  為什麼?
9144 留言者:超文 [2009-01-28]
主題:練習9142
  道德乃人之行為價值。行必出於心而後為之。心隱於形,形顯於群。心有天下,其價必鶴然雞群。
回應﹕
  空空洞洞,不知所云。
9143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28]
主題:作業9142
  朱夫子尊鑒:
  道德,人類社會全體「一致認同」的真理。唯有止於一的認同乃不產生對立;否則人人各行其是,必至亂而後亡。
回應﹕
  這不是倫理嗎?怎地移忠作孝了?
9142 留言者:網主 [2009-01-28]
告網友:
  顯然,老朽音樂造詣極高,辛辛苦苦寫了「漢字基因」,結果成為「美妙的耳邊輕風」,漢音化為催眠曲矣!查「論=言語如輪,面面俱到,有理也」!偏偏於各位之作業中,沒有看到一圈輪子!大概都被汽車工業消耗殆盡了!
  如果沒有輪子的發現,就不可能有車子;如果沒有車子,人類文明還比不上白蟻丘!當橡膠輪胎發現前,汽車時速不能超過20里,除非舖設汽車軌道!再換個腦袋想一想,如果寫文章沒有「申論」,唐宋八大家個個是棉花糖棒,沒有一個比得上公子曹植!如今大學畢業生人人寫畢業論文(老朽是抄的),竟是風花雪月真真好,才男才女出闈了!你歌我唱兩相悅,輪番上陣人人抄!
  四十年前,當老朽出版《層次論》時,訪遍出版商,人人說「無此市場」!老朽不願賣肉,自資自印自觀自賞。十年前再出版《智慧學九論》,所幸有了點小名氣(所以重要),結果書評是:「這算什麼?」好在老朽見到一篇評論(來自建築界):「本書是我國近代第一本思想上的著作」!是安慰、也是悲哀!
  沒有申論的社會,代表了什麼?
  1,人人只會寫八卦經、發財術、十字架、哥哥妹妹我愛你,1234ABC!
  2,沒了是非、對錯、好壞的認知標準!律法變成玩法、經濟變成自濟、政治變成懲治!
  3,專家學者都化身飯桶!玉粒金波噎滿喉,上尸被中尸卡住了,只有下尸蠢蠢欲動!

  如果說老朽憤世嫉俗,倒不如說是醍醐灌頂!原來問題不是國人漢文水準低,而是明理、析理、論理能力的沒落!所幸老朽自幼常與人爭論,別的本領沒有,每次「吵架」,都能把對方「兵卒殺光、將帥逼死」!今後老朽專出「申論題」,直到學者不再「胡說八道」而後止!
  月前有網友曾將「陳述=敘述」,又有網友「概念、觀念」不分!斯時,老朽尚以為僅係個案,焉知此乃「普世真相」?!昔日辛棄疾不過眼見半壁河山北逝,就去找欄干洩憤!老朽今日面臨五千年精緻文化喪失,只因民初五四一役,幾個洋留學生一舉將漢家祖宗給活埋淨盡了!

  以往曾說,陰者靜、陽須動,概念屬靜,觀念乃陽。兩者雖僅一字之別,而漢文經靜止之概念基因組合成無窮無盡之觀念,中華文化遂自雪山溶冰而暢流為五千載汪洋大海!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今人不識概念,認定陰陽不過迷信。自然而然,青蔥文化已盡成西式白沙,遲早將兩河斷流也!
  今人為文,只是鍵盤一敲,能換取美食華屋,高居作家之林,於願已足!安知文氣文意?更遑論文義之精神核心?「論」之奧妙,在於「言語如輪,面面俱到」,該論而不論,是無論!職是之故,不識論之論,花常論、月必論,而一遇倫理,就只知平舖直述,無申無論矣!
  須知「花、月」為靜態本體,悉皆概念,係「約定而俗成」者,無人能論也!倫理為觀念,經過組合,各有見解不同,是而有論!為文者,對概念本體可以描述、解釋而不能評論(研究另議);而觀念係「兩概念以上之組合」,屬動、常動、必動,其動出自兩概念之激蕩,作文時有如主題、副主題,變化無止!
  上述觀念不清,漢文精髓必茫!

  為文至此,突然憶及五十年前,老朽赴台灣花蓮農校執教,負責初二之理化、數學。老朽戰戰兢兢,作了周全之準備,孰料在課堂上宛如禪室誦經,梵音陣陣,只是沒一個真和尚!老朽為求真相,耐著性子一直追問,直到最後,原來該校學生全係政府花錢、在山地「請來之職業學生」(見拙著《智慧之旅》)!
  政府好意,但教學難為!如今本網遭遇相似之輪迴,老朽由《智慧學》講起,每下愈況,憲法教了,主題萃了!和五十年前一模一樣,原來網友們連概念1234都搞不清!真真是因因果果,不是不報而是未到!通緝了五十年,老朽逃到今天,牢獄之災仍要抱著過年!
  教吧!教吧!還還孽債吧!祇惜老朽心力難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待摔倒了,爬起身再走下一步!

前則參考答案:

  人倫之常有五,乃社會安定之源。蓋同一社會之常識,居先為導,從之則止於一;否則人人為己,必至亂而後止。

  因限50字,「是什麼」只用了15字:「人倫之常有五,乃社會安定之源。」
  「為什麼」則須將「重點」一一加以「論述」:
  「人倫之常」對應「社會安定」(是稱呼應,始能前後一貫也)。
    「蓋同一社會之常識,居先為導,從之則止於一;否則人人為己,必至亂而後止。」
  「有五」屬於「社會常識」,可免於列舉。
  「之源」屬於「引申之橋樑」,可見前後文。

  注意,老朽用字平實無華,大道理源自小細節!
  文中「同一社會之常識」具有微言大義,不可忽略!蓋各個社會俱有其特殊之「規律」,而規律未必能稱倫理,此乃「常識」,不可誤會也。又「居先為導」者,為賡續﹟9082則:「長者先走一步」之前題也。「止於一」即為倫理之要訣;「否則人人為己,必至亂而後已」斯為「為什麼」也!

本日作業:
  試「申論」道德。

    網主人白
9141 留言者:遊子 [2009-01-28]
主題:再答#910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倫理者,五倫之理也。眾人皆能恰如其分的扮演各自在社會責任中的角色,則社會安定有序;反之,人人行為失據,其社會必亂。
  學生  敬上
回應﹕
  正確。
9140 留言者:小白 [2009-01-28]
主題:重做#9105作業
  倫理乃締造和諧人際關係之傳統法則。其要為尊重「天地君親師」,苟若人人為己、互不相容,社會將動盪解體。
回應﹕
  正確。「苟若人人為己、互不相容」應改為「必不相容」!「互、必」一字之差,相去天淵!蓋「人人為己、互不相容」係敘述,「人人為己、必不相容」為批判,論文之力量在於絕對「肯定」,敘述軟弱無力!
9139 留言者:修行人 [2009-01-28]
主題:提交作業
  請老師指正:
  倫理者,五倫之理。因人瞭解自我所扮角色與所負責任,並確立人際互動之原則,才能循規蹈矩,社會得以安定。
回應﹕
  論理弱。「因人瞭解自我所扮角色與所負責任,並確立人際互動之原則」未必為倫理。
9138 留言者:小兆 [2009-01-28]
主題:重做#9105則作業
  倫理含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倫,為社會安定之基礎。苟無倫理,人循私慾,將不停爭奪,社會必亂。
回應﹕
  「倫理含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倫,為社會安定之基礎」太長,論理難為。
9137 留言者:襄助 [2009-01-27]
主題:提交作業
  倫理有天地君親師五尊之倫。它是社會安定之基礎,人們得以循規蹈矩。如果沒有它,人不知本份而社會失序。
回應﹕
  「如果沒有它」不像論文口氣!「否則」可矣!為何「人不知本份而社會失序」?因「它是社會安定之基礎,人們得以循規蹈矩」只是陳述而未奠定「有序之基礎」!
9136 留言者:阿勇 [2009-01-27]
主題:重做作業
  倫理有五倫以規人際關係,為社會安定之基。若人各為己,互相攻伐,社會必亂!反之,克己互助,則人間得寧。
回應﹕
  正確。但「互相攻伐」不宜,因已是戰爭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