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069 留言者: [2002-02-15]
主題:服從權威
  先生說中國人服從權威,那為何在現今台灣,人人都想當老大,不肯服從﹖
回應﹕
  中國人服從權威有兩個前題,一是在真正屬於中國傳統的社會上,一是被中國文化主導之處。否則,人就是人,離開了傳統文化背景,中國人與非洲人是沒有分別的。
  在台灣,美式自我英雄主義被吹捧了幾十年,人沒被洗腦也被洗了胃口。久而久之,老百姓只想過自己的好日子,任何人一上了台,也就只想過「自己台上的日子」。
  問題在於台灣舞台太小,不能跑馬揚鞭,官做得不過癮,所以一上台就想把「位子」吹得大些。結果是,上了台的人發現只有「老大」有「自吹」的機會,每個人都想自吹,所以誰都想當老大,那麼誰該服從誰去﹖
1071 留言者:阿宏 [2002-02-15]
主題:疑問
  朱先生說﹕靈肉交易與肉體交易有別,如果只為肉體,那就等而次之了
  但既然不能投入感情,那不就是只為了肉體嗎﹖不然還有什麼﹖
回應﹕
  請別忘了,原答是說﹕「在萬不得已下」,既是萬不得已,又還剩下什麼﹖
  人貴自律,當人不能自律時,哪有什麼感﹖什麼情﹖只是「感肉」罷了!
  看問題萬勿「斷章取義」,每句話都與前題有關,否則人與人無法溝通矣!
1094 留言者:工人 [2002-02-22]
主題:大瀑布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以前讀正氣歌不懂前四句;經先生提醒,方知是有感而發。
回應﹕
  是矣!是謂「天人合一」也!《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人在一己立場,難免有私,天人遂分矣!老朽常勉﹕「甘入地獄」,數十年來,艱苦自律,未嘗怠倦。尤以今之濁世,渾渾滔滔,但見愚昧猵狹,人鬼難別,悲憫不分。但惜歲月無情,自步入老年後,心力不支,常萌退意,豈知地獄無刑期焉﹖
  所幸天地有正氣,文正公得以慷慨就義,老朽安能不欣然成仁乎﹖
1109 留言者:陳容 [2002-02-25]
主題:除私心之法﹖
  尊敬的不二老﹕
  您好,愚今六十二,文化程度﹕中文初中,外文不通,知識有限,智慧似有實無。如愚者,可否求智慧﹖
  可否告知除私心具體之法﹖
回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忘卻自我,即生智慧」。
  六祖慧能,無文化程度,大字不識一個,智慧第一。
  人生自天,皆係天才,唯因環境不一,天才蒙塵焉。塵之一,「我」;塵之二,「我」;塵之三,仍舊是「我」!人緊抱「小我」不放,「私心」如何得去﹖
  去私心之法﹕離我離心,一念不生。
  此法最有效,但也極難,需持之以恆。初期不妨作一記錄,念中與己有關者,每小時若干。以此為據,遂日斬之,每斬一念即成一功,待至無我可覓,私心已去竟矣!
1121 留言者:工人 [2002-02-28]
主題:統一
  剛才覺犯錯,在自責過程又犯錯。如是了解到統一的困難,因為稍不注意就會分裂,如同走鋼索。
回應﹕
  正是,為人如逆水行舟,不進即退。
  所謂「修行」也者,乃「修正行為」之簡稱。如見己錯,人應隨時隨地隨事而修,待至修到心地透明,智慧必生也(有智慧即有神通,而有神通未必有智慧)!
1157 留言者: [2002-03-12]
主題:感謝先生
  朱先生好,我自懂事時就喜好思考,常有困惑不解,一直無法了解事物的本質,越想之越痛苦,直到看到了先生之言論,書籍,以往所不解的事物一個一個解開了,原本求道時的痛苦迷惘再也不存在了,心境變圓融了,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再也不駐於心,腳踏實地才是真,無為無不為
  原本是無留言之意,但如今心境之圓融皆是拜先生所賜,特來表示感謝先生,謝謝先生,自知文筆不佳,還請先生見諒
回應﹕
  恭喜,希能知行合一,無處惹塵埃。
1159 留言者:楚俠 [2002-03-13]
主題:求學問
  朱老師您好﹕
  首先懇請老師為國保重,活久可貢獻多點,因為中華兒女都需要你的引導。
  台北的三場演講我全勤,得聞老師勳淘受益匪淺,但仍有問題求教。您時間寶貴,僅簡述愚蠢問題如下﹕
  一、如何學『做人做事』﹖
   聽老師於師大演講後的疑問。
  二、如何生活﹖人生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這是弟子十七年前,求教多位師長,仍未覺悟的問題。
  三、如何團結全世界的中國人﹖同時解決兩岸分歧﹖
   深深理解美帝防華用心,表面支持一個中國,骨子裡根本不願中國統一崛起。
  四、弟子六年前許下弘願,要為中華文化盡心力,想從近代的歷史文化發展著
   手研究。尤其,早被遺忘的『黃禍論』以及西方國家如何阻礙中國統一的歷史。
  (1)台灣較少相關論述,老師可否提供意見,如何入門研究﹖
  (2)弟子是軍官41歲,今年八月退休,終生奉全交由賤內安家。九月要到
  大陸上海或北京,僅攜20萬元台幣,預計兩年時間內,蒐集資料並研究相關問題。
  老師您人生經歷豐富,弟子離家孤身前往,該有那些心理準備及需要注意之事情。
  未拜門下即自稱弟子,乃深受老師大作影響所至致,若屬不敬尚請見諒。
  弟子的疑惑,麻煩老師指點迷津,謝謝!
回應﹕
  1,做人要有誠信,做事要有恆心。更重要的,是始終如一,寵辱勿驚。
  2,人生如長江大河,或清溪山泉;能量大多發揮,小亦無礙,不臭即可。
    生命承先啟後,除了父母的血肉,尚有民族的精魄;銳身己任,就有價值。
    物質生活是一時的,精神才能致遠,能堅持於追求,方有未來。
  3,團結需要文化環境,人性有見賢思齊的特質,文化正為人際間之橋樑。
    兩岸分歧五年內可解決,不必擔憂。
    國無外侮必亡,有敵無害;美國氣數已盡矣,與羅馬類比之,可知一斑。
  4,中華文化重「以德報怨」,民族統一與否是契機的問題,與他人無關。
    行萬里路有其必要,可開闊胸襟,但不宜忍悲含憤。
    中國之希望在於下一代之教育,多多盡力奉獻可也。

2009年11月註:第三條兩岸問題老朽過於樂觀,應再延數年。
1164 留言者:Kelly [2002-03-16]
主題:人生意義
  久聞大名
  哀樂中年 倍極艱辛
  可否幾字真言
回應﹕
  中年不過上下之間,何哀樂之有﹖
1167 留言者:路人甲 [2002-03-17]
主題:崇洋
  朱老師你好,我有一個看法想表達,不曉得對不對。
  關於中國人之中大部份人會有崇洋的心理(可能是不自覺的);我覺得其中有幾個主因﹕
  1.近代中國屢受各項內憂外患致國民生活水準不及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
  2.因為缺乏大量能深度又客觀的觀察了解世界各國文化之文人 學者以及記者,因此在眾多報導中可能在無形中灌輸大量偏頗不夠客觀之思想,使很多人不知不覺之中覺得只要是歐美日等國之事務都是好的而全部照單全收(無形中也使中國傳統道德思想及傳統技藝在台灣漸被忽視).
  3.或者只是單純因為對外國現況之缺乏資訊而產生之好奇心理。
  4.文人失職;一般受教育程度較少之中國人常常容易很單純接受所謂” 知識份子 ”所傳播之訊息,當社會上高知識份子一昧宣傳西方觀點時,無形中產生一種唯西方是好的意識;
  尤其在下一代身上更明顯。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另外我建議先生以後如果有一些時間可以考慮寫一本專書或幾篇文章專門寫先生這麼多年觀察東西方文化之看法,並用標題加以強調;此書若能在市面上銷售則其中之言論必然會使先生要發揚優良中國文化之想法讓更多中國人知道,從而讓社會大眾發覺自己其實在無形中一直被強迫灌輸外國觀念,而自己未曾發覺。
  以上是我淺薄的看法。
回應﹕
  所見大致正確,唯未搔及癢處。
  老朽山野鄙夫,來此駐足,乃一時機緣,時日有限,祇能為人所不能為者。雞鳴不已於風雨,待風平雨盡,國人睡醒後,自有聖者當道,後事無礙。而今閣下既有所見,當有所感,若公之於眾,搏得共鳴,豈非一大快事﹖
  日出月入,剝極而復;潮興水漲,花開蝶飛,盛衰原本世理之常。須知,今日西方當令,乃勢之必然。中國強盛千載,偶遭百年困阨,允稱公道之至。賢者宜駐足省思,他山之石,正可截長補短,以謀人類千秋萬世之福祉也。
  「崇洋」不是「壞事」,乃人好奇心(刺激變化)、上進心使然(見賢思齊),否則人皆木石矣!西方人重視個體自由,東方嚮往群體平等;西方弱肉強食,東方約定俗成;西方發物質之微妙,東方盡精神之極致。西方、東方,自北面南,可見東左西右;反之,則東右西左,不過保守激進、平民貴族,實陰陽兩極耳!
  百年來,東方式微(富不過三代也),西風暴張,以「傳教士(先傳宗教,次傳物教,再傳識教)」為前鋒(因),舉世文明悉受摧殘(生死循環之果)。本世紀,中國振興在望,目前已見曙光矣(沉睡之人難見晨曦)。來日陽盛陰還,東風狂飆,舉世「哈中」,未必是「好事」一樁也!
  雞鳴既已,黎明人起,少壯將興,老朽當息。
1169 留言者:交換生 [2002-03-18]
主題:崇洋有感於教育
  在香港, 有人常批評教育制度不完善, 學生只顧死讀書, 一切只為考試。 又說外國學生不是這樣, 他們富於思考與創作力, 為興趣而不是為考試而讀書。
  那知道, 現在來到加拿大的第一學府, 情況也其實和香港一樣, 甚至比香港更為嚴重。 一位曾到史丹福大學的教授也告訴我, 即使是在史丹福, 情況也是一樣。
  說實話, 這裡設施和資金也不如香港, 課程之間也多有重複, 地方偏僻, 教授薪酬也是遠低於香港, 除了學生質素真是出類拔萃之外, 實不明何以能擠身第一學府。
  後來, 聽朱先生所說, 大學淪於培訓專業技能人士, 這裡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原來這裡大部份學生都是在工讀計劃之內(即讀一個學期, 工作一個學期), 學生畢業時大都擁有一技傍身, 可以即時投產, 但這計劃令學生需要用五年去完成大學學士課程。
  這裡的對錯很難說得清。 但於國人來說, 最大問題在於只看見表面情況, 覺得人家好, 便想來一個見賢思齊, 有樣學樣, 盲人摸象。 像現在香港, 大學提倡三年制變四年制, 也不見得可以解決問題。 又如教育署提倡中小學應推行” 愉快學習” , 也是治標不治本之法。
  以前在宿舍裡, 有一位來自內地的學生, 在彼此討論時事時, 常批評香港學生只以香港的眼光去看中國的事情, 但在我們看來, 他也只是以中國的眼光去看香港的事情。 現在人在異國, 雖然也常警愓自己不要以香港眼光去看外國事情, 但是實在談何容易。 要去除此私心, 實要有相當的自覺性。
  我感覺到東西方文化正在互相逆轉, 西方正吸收東方之長, 而且似乎都是精要之處, 東方如只囫圇吞棗, 又不重視己身長處, 實永無出頭之日。
  本人年事尚輕, 人生閱歷有限, 大膽發表淺見, 如有錯誤, 請不吝指正。
回應﹕
  此「物質文明」之常態,物有所長,必有所短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