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66 留言者:漁儿 [2010-01-10] |
| 主題:“概念”与“象” 謝謝先生的鼓勵! 在教學和科研中,另一個重要概念就是“概念”本身,我試著這樣給學生講解: 1,西文詞源 “concept”,來自拉丁文 “conceptum”,是動詞“concipere”的過去時態,意指“生成者”。 2,漢字詞源 (漢字基因) 概:作為記號之短木樁 念:此刻心上所思 概念者,概略念頭,以簡單符號代表各種相關之經驗者。 但是,我的學生大都是法國人,其中也有阿拉伯和非洲人,近年來也有中國人了。如果我直接用“概念”來講解“concept”,恐怕他們不易接受。既然,“概念者,以簡單符號代表各種相關之經驗者”,我就想到了用“象”代替“概念”、來解釋“concept”: 象: 象體巨易辨的一種哺乳動物;引申為代表事物的形態。 象,本義“大象”;引申義“象徵性的符號(symbol)”,與純粹的“符號(sign)”區別之。 我又由“象”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來給學生解釋“概念的層次理解”。 一,“象”與“盲人摸象”故事的相連,使自己對“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這是自己的主觀理解,不知對否。可否請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 回應﹕ 正確之至!是已得老朽三昧真傳矣! 憶及老朽在巴西教中文時,曾面臨相同之困難,也是用「象」解析之。總之,文化上的慣性殊異,必須用「原始佐證」說明之,否則是導人入盲也! |
| #9665 留言者:牧牛 [2010-01-10] |
| 主題:文字般若 每日上罟網讀師之文,覺師現今之為文與寫《層次論》時相去天淵。師謂得智慧者,即通一切智,學生以為然也! 今日偶見一詩,感其意境深遠,覺文字之重要,二三子能不奮起直追乎! 附詩:(倉央加措)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
| 回應﹕ 確然!確然!為文如練劍,不可一曝十寒。罟網千萬言,老朽受惠最深,表面上係接引覺者,實則自渡自性。為了回答留言,不得不挖空心思,力求文字簡練、思路清明。於斯,一應問題,千迴百轉,若不通透,安能輕渡關山?由是可證,智慧者,於社會為倫理、於一己乃道德是也。 所附之詩,乃西藏第六代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著之情歌,英特網上有全部介紹。此詩甚長,約有千餘字,係曾緘(北大中文系畢 1892-1968)所譯,原文不悉。以老朽之管見,本詩譯文雖佳,若斷章取義、僅此四句稱得上「意境深遠」。其後各段,逐步走入凡塵,全力宣揚「樂空雙運(參歡喜佛)」焉。 文字概念只是表象,文字深層的義理才是價值所在,中華文化之所以偉大,係因「文以載道」。此詩所載,無非荷爾蒙之遺緒,只因作者頂了「西藏教宗」的帽子,受到政治保護;再加上詩中敷以佛教專有名詞,便搖身一變成為「經典」!老朽慧眼無礙,若文不載道,即稱幽篁小徑,探幽之觀光客遊之可也! 以宗教為例,如果有人主張:「男女交歡是稱修道」、「射精、高潮等於成道」!信者不妨信之,修者大可旦夕修之,自認成道者當然頂禮奉之!只是老朽寧願永居地獄,清靜無為!倉央嘉措如係詩人、騷客,不論怎麼愛得死去活來,此詩都可稱得上是情愛「經典之作」!但身為「活佛」,沈迷在: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吩咐林中解語鶯,辯才雖好且休鳴;畫眉阿姐垂楊畔,我要聽她唱一聲。 縱使龍魔逐我來,張牙舞爪欲為災;眼前蘋果終須吃,大膽將它摘一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以上所載係該詩最後十六句(全詩可上網查看),根據老朽的認知,只能說:此乃「活佛」思凡,後悔出家之床笫明證!但於文化水平,由於有北大文學高手捉刀,較諸鴛鴦蝴蝶派,即便輸人也不輸陣!(老朽對佛教之認知,請見《宇宙浪子》第二集、第十六回--青鳥殷勤為探看。) 《智慧學》云:信徒對所信者為真。由於「信仰」的主觀特性,人一旦有了信仰,等於是地牛翻身,沒有什麼理性可以介入的!另外,政治亦然,成者為王敗者賊,說什麼都可能見血不見頭!老朽一向敬而遠之!汝一文涉及南北兩造,偏又把文字、意境扯到一塊,老朽再不開泥口,豈非鄉愿? 目前,最大的麻煩,在於國內政治精英們對宗教的無菌效應。無菌室相當於氣候上的溫室,然而人生事態複雜,變化多端,絕非閉眼不看就能永慶昇平!是以,大陸各種邪教頻傳,鬧亂君臣百萬般!諸如藏獨、疆獨、法輪功等事件層出不窮,為什麼?人心萬古如斯,生來死去的迷霧永非任何藥水可以消毒的! 多談無益,老朽甘冒大不韙,對從不置喙的「宗教、政治」破了大戒!誰知道會有什麼後果?蓋狂熱的定義等於無視於理性,老朽不能惹毛了蜂群而犧牲一己之文化責任也! |
| #9664 留言者:網主 [2010-01-10] |
|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0日 週日 陰 室溫20度 濕度58% 人各有制,老朽五官之主為「耳」,平素維護不遺餘力,以聆雅音。不幸,官大必貪,老朽之耳貪靜,容不得些微噪音。偏偏值此濁世,聲色為患,充斥人間久矣!居台期間,每年選舉鹹能,大聲公掃街,絡繹不絕!再逢紅白喜事,必有花車助威、辣妹熱舞,社會上下為之瘋狂焉! 旋遯世來澳,卜居填海新區,竟因樓下一搖滾少年誣陷,全室幾乎入獄!及至擾不勝擾,避至黑沙別墅,左鄰法國大少,每週末必大開無遮、狂舞達旦!右鄰賭場大亨,深信風水,年年發財年年裝修,但聞工人咆哮、巨鑽逞威,獨不見主人進駐!兼有時髦青年,駕改裝跑車,懸99分貝之低音大喇叭,齊來海灘聚會! 某次夜半,一車停老朽窗下,重金屬尖嘯、低音喇叭重擊,久久不去!老朽忍無可忍,登陽台作醒獅吼,未見反應。時火上心頭,取擊蟬之bb槍,怒衝至該車旁。不待多言,車中一對男女,衣衫未整,雲收雨霽!但見油門一踏,不到三秒,車已加速至十米以外。獨留老朽,白髮蝟立,猶舉槍對天長嘯焉! 再遷至本處,耳官未見改善!清晨寅時,必有芳鄰狗吠,其狗甚幼,於寒冬之夜,顫慄哀嗚。事之難解者,若遇寒流,每隔數日,其犬聲必異,今年已換三號金榜。何以知之?老朽耳官明辨犬音,焉可欺之?及至卯時,又來二勞模婦,互嚎清掃巷道。其實,本巷人稀,垃圾不足供掃,但閑時可資共嘵! 二婦嗜競粵聲,呼宏如牛、音銳似鷹,本巷共嗚極佳,宛似天河倒瀉、聲振三江!二勞模婦從街頭高唱至街尾,再巡迴至舞台之始,全曲耗時一個半小時,人神皆疲,唯二婦悠然。至午,又遇本室屋頂施工,樓上樓下,相隔三十公尺,其上者噴漆、其下指揮不定,其聲似雷鳴,唯恐天不聞!咦唏!粵聲何其粗鄙? 嗚呼!雅音已秩、噪聲盈庭!奈何老朽重責之高官乎? 哀哉!雪山隱隱、清溪潺潺!但見觀光客絡繹不絕,相互擊掌慶曰:「此地絕佳,可建六星級旅館一間,吃角子老虎百台,辣妹舞廳無數!」 所幸,人生一夢,夢中難免有雜音。心止耳寧,餘聲化作紙上絮言,無礙! 網主人白 |
| #9663 留言者:阿成 [2010-01-09] |
| 主題:關於“問題”的問題 朱老師: 您好!大多數人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大到人生的方向、目標問題,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學習問題。當面對人生的各種問題時,有沒有一種比較有效的思考方式,可以由果而推因,準確的找到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呢?請問如果朱老師在生活中碰見問題,通常都是採用怎樣的方式來思考解決呢? 學生最近發現自己的貢高心隨著年紀的增加好像越來越強,看到別人寫的文章,感覺很多是垃圾,不值一讀,但讓自己寫的話未必有人家寫的好;看到很多20歲出頭的年輕人閱讀的書,總感覺讀的書太幼稚和功利,其實想想自己在那個年紀的時候讀的書可能要更幼稚和功利。自己也感覺這種心態不正常,缺乏寬容心,想以比較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周圍世界的人和事物,但總是一看到這種事,首先的念頭就是輕視的心態。我覺得抱著批判的心態是可以的,但是我這種輕視的心態則比較危險,很容易讓自己變的自命清高。請問老師,該如何分清批判的心態和輕視的心態,它們之間的界限在哪里呢? |
| 回應﹕ 所問甚為深刻,但世人如恒河沙數,沙沙有異、人人不同,實無一「有效之思考方式」。再說因果之成,係時之流向,順時而推是稱因果;若謂由果而推因,豈非「時光倒流」乎?老朽若有此「公式」,早已被人間之強者擄掠豢養、或五馬分屍,皮毛無餘矣! 由於此類問題涉及判斷,必須先有立場、目標。在此,老朽且假定如次(如自己目標不同,可另行列舉相似之觀念分析之): 立場:知識青年(20-40,大專上)。 目標:做個受人尊重之人。 問題一:人生的方向、目標選擇(人生方向=目標)。 的確,連選擇目標也需先有目標!同理,要找東西先要看到東西!人們常將「已知、 所見」視為稀鬆平常,以致於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每每遇到問題,便強 渡偏峰,最後便東南西北不清、上下左右顛倒了! 由於能在本網逗留者,洵皆「非凡」之士。蓋老朽堅持用文言文,一般火星族、電玩 輩早已逃之夭夭,怨聲四揚矣!是故,門檻既高、鼠變必朅,跨步登堂,已有標的在目 矣!否則,因特網上色香味處處,羈此何為? 需知「受人尊重」絕非易事,諸如馬英九總統,貴為哈佛博士、國家元首,兩年來卻 飽受批評、嘲諷。為什麼?因為:「尊重」二字,客觀、主觀各半,得其一尚且不易, 何況兩全其美?尊者為現實態,總統應尊,係尊人民意旨;重者為虛擬態,恒指人心之 「承載量」,鴨毛雖輕,猶可沉於酒精,人心喜惡,焉可衡量? 馬英九不知己、不知人,僅憑勤學認真,道途平順,得登玉山之頂。水可載舟、亦能 覆之,尤以水性喜流,出自雪峰而傾之瀛海,苟若不能善導,阻之順之將適得其反。台 灣地勢特殊,求生於兩大強權之間,動輒得咎。數十年來,風雲起伏,民心朝夕難安, 當前現狀實非得已!天地交殃,豈六法全書可解乎?小馬誤判形勢,以為面對對岸、心 向西洋,外攬仇敵、內肅親友即可成就千秋「中西之治」,其夢幻耶? 主觀之「重」,唯重以德,人之權衡,在於一己之能。所能者必輕不能(如問題三), 而倫理道德乃難中之難,一般人望而止步,故為重中之重。 「尊」者,有地位、權勢、錢財、名望等可尊,趨之可也!而「重」須剋己自勵,守信 承義,雖一時難逮,但堅持篤行,日深月久,必將有以致之。 問題二: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學習。 工作有兩個階段,在謀工作之初,應先衡量一己之能力、興趣、需求。此時千萬不可勉 強(除了臨時求生、非工作也),否則一個輕忽,必將「誤入岐途」! 既已從事工作,則應先行瞭解工作之性質、技術、要求,盡心盡力,以期全善。又於「 工作性質」中,力求趨利避害,保護環境與自身安全;「技術」應求新求效,用心研究, 切勿滿於現狀;「要求」指品質,盡善盡美猶不夠,應以百尺竿頭更進一寸為目的! 學習亦然,進學之初,應慎選科目。科目者,有為人、處世兩大類,於今,「為人」須 返求古籍,難之又難矣!處世之策則多如牛毛,難以贅陳。可進言者,學習態度極端重要, 經常被世人所忽略,以致「學而無功」! 蓋學習者,學前人之識、習眼下之知也!若信之不疑,以一己之生命歲月,投入染缸, 不論上智下愚,終有所得。然而,既然人人皆有所得,何以彰己?是故「物競天擇,適者 生存」戰事之盛也。所謂天擇,有「創世論」焉,捷足先登為主,尾隨其後為從;主子選 嫩擇精,從者過濾其餘,至於殘渣餘剩,有緣者始可分之。此類學習一如宗教,態度應全 神貫注,錙銖悉收,千萬不可置疑! 苟若不屑既有,甚或寧願獨行,千萬不可從師!由基本知識自修自學可也!此道維艱, 但若苦盡、必有甘來,又緣空谷足音、人煙稀少,成敗得失唯己自知。 問題三:批判、輕視心態之同異。 「批判」為行為、「輕視」是心態,概念各異,其實略同。 「貢高心隨著年紀的增加越來越強」乃正常狀態,自我剋制即可。人高始見人矮,未登 山頭,怎見人如螻蟻?只是,一山尚有一山高,萬象常為萬象掩,只要心懷慈悲,了悟人 生本幻,勿墮惡孽即可。 事實上,世間荒草蔓延,雜亂無常,略一沾惹,即刻失足。人能行向正道,必然鄙視邪 門,此時此刻,萬勿東張西望,以免分心。夫鮮花與荒草,莫非自然所賦;而正與反,實 係一體之兩面,見「反」應極力守「正」,是稱修為。待修至道心穩定,慈悲在懷,再普 澤眾生,斯為行道是也。 |
| #9662 留言者:秦漢唐 [2010-01-09] |
| 主題:系統正弦波 老師您好: 《智慧學》第二章、第一節、第一則「模型」中有: 1,左右兩個極端為定值,系統所產生之排列組合數均向中間聚集。 2,如將此模型首尾兩兩相接,使成動態,由左向右為「系統正弦波」型。 3,如令模型底端平直、上端拉成等腰三角形,是為「系統金字塔」式。 「系統正弦波」型是下圖中的哪一種?又如何「首尾兩兩相接」呢? - - - - - 還是 - - - - - 學生 敬上 |
| 回應﹕ 正弦波(Sine wave)是數學三角函數中正弦比例的曲線,係以三角形之正弦比改變而形成。其公式為: y = sin(x) 正弦波尚無「圖形定義」,但汝所舉之兩例,前者指動態,係由「零點」上升至波峰再折至波谷而回到零;後者係靜態,係由波谷至波谷,兩者並無區別。「系統正弦波」採用「三角形正弦比」,故為後者。此乃「數學」常識化之範例,蓋視覺代表人類常見、常識之事物,「動態正弦波」則難以理解。 |
| #9661 留言者:網主 [2010-01-09] |
| 告網友: 人生在世,每過一日就是一逝,而每次一逝必然有得。證諸以往,年輕氣盛,大腦尚能記憶,得失一一遺之罟網。今已七十有四,每逝則杳如淵海,無影無蹤。為踐蠟炬成灰淚始乾之諾言,與其棄於無明,毋寧公諸罟網,既可充實篇輻,又能告慰諸友,何樂而不為?是有此「每日一得」焉。 夫「得」者,因行為而有貝,見分寸,對利害判斷的結論也!縱些微是得,雖失亦得。人生七十古來稀,值今老人社會,古之未見,人類素無此經驗。老朽自懸經年,已成乾脯,若於人無助,葬之可也!於是乎,將此得失公之共鑒,必也戰戰兢兢,於過去有所交待,留諸未來,當有所借鏡也! 緣生活型態來之習慣,十年來,為答網友留言,常寅時即起,文畢再行小眠。於今網友留言漸稀,而老朽積習難改,每每時至而寤,睜目無眠。是思,老朽素來強調言行一致,網上留言縱多,但所行難見痕跡。苟能借此寸陰,自言自語、略述心得,亦係一行。 查網頁統計軟件甚多,本室所採用者,乃 AWStats official web site,日昨記載:參觀人數-1067;網頁數-4069。又於首頁有一Motigo webstats ,係建網初期所用,基於「溫情因素」,保留至今,所載人數為330。而另有ALEXA 者,昨日統計:日均人數IP 2,520 日均網頁PV 12,600。 不論何種統計、正確與否亦無干緊要,要者,網友來此,若無所獲,一時亦係一失!尤以老朽養尊處優、坐屍駐肉,再加大腦呆滯,遲早將有柏金森病伺候!且暫寄下,是有此得。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9日 週六 陰 室溫20度 濕度55% 人老珠黃是常態,腦殘智昏才可怕!不知為何,老朽認定下週五就是農曆新年,可是身邊似乎未見年味。為了求證,調出電腦月曆。藍底紅字,在第二行上書:週四三十、週五「藥師節」、週六初一,老朽更增「信心」。 雖然幾十年來生活平順,沈子與老朽、過節與無節雷同,但多多少少總會買點「零食應景」。大概是沈子太忙,一顆心全在小杏子身上,便將老頭子晾在一旁了。前天,乘著天氣良好,老朽作了個「完整的計劃」,央著沈子「護送」,上超市買了五包花生米--印尼的「萬里脆」。 老朽對這種帶殼小花生「傾口」不已,完全沒有免疫力。每次下定決心,只吃三十粒,但每次總有各種理由,追加預算!想不到的是,這次沈子對花生殼情有獨鍾,認為是種花蒔草的上佳材料。愛屋及烏,乾脆自奉,老朽趁機提高水平,一次六十粒,好及時拯饑救亡、令群花有主! 一切進展皆在「掌握」中,才不過二天,為了表示對沈子的「支持」,一包花生米已變成了花生殼! 老朽得意洋洋,將包裝妥當的花生殼交給沈子。 沈子大異:「吃得這麼快?」 「放心,保證能吃到明年。」 「怎麼可能?」 「我買了五包呀!」老朽信心滿滿! 「五包?照你這樣吃,只夠十天!」 「怕什麼?再五天年就過了!」沈子準是被杏子迷了心竅! 「誰說的?下月十四日才是春節!」 「月曆說的!下週五就是藥師節!」 「那又怎樣?」 老朽不敢相信,難道沈子老糊塗了,連常識都忘了:「藥師節不是春節?」孰料!此話一出口,咒語立解!藥師節怎麼變成春節了?快呼叫119:「藥師節為了治病,我的氣不順,多吃花生可以長氣!」 網主人白 |
| #9660 留言者:常溯 [2010-01-08] |
| 主題:自由與自然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觀當今民主自由世界的眾人,各各有義氣,看見有人謗、欺、辱、笑、輕、賤、厭、騙,少有不挺身而出,加上網路之便,更有常駐於網上之能者,一聲喝令:「人肉搜尋!」眾將傾巢而出,來個徹底批評。 乃知,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且待幾年,你且看他。」 世人之所行是自由;拾得所應,非自由乎?「且待幾年,你且看他。」是自然之意不? |
| 回應﹕ 能臻於此,當是文殊、普賢之真身塑立也!「且待幾年,你且看他」非「自由」、近自然實乃「自在」,蓋因有「在」而有「果」,幾年而後,因果爽然,遂得看他!若謂「自由」,自何由來?世間果得自由,豈非「自由禪乎」?且網上「人肉搜尋」魚龍混雜,「眾」者,外星居多,但聞諸聲,未見明義也! 緣百丈懷海禪師某日說法圓滿,大眾皆退,一老者獨留。 禪師問:「所立何人?」 老者答:「某實為一野狐,昔於古佛時在此修行。因學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答:『不落因果!』因此五百世墮在狐身。今請禪師正言,以求解脫!」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不落無存、不昧常在,漢字纖毫畢義;故此禪境直達西土佛心,雖云不立文字,實則磐石永固。歷代文人無不究玄談禪,將道儒釋融合為一,成就人類文明一大盛舉! 如寒山詩瀟灑脫俗,尊為敝祖實不虛傳:「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又談「生死」:「欲知生死譬,且將冰水比。水結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
| #9659 留言者:小人 [2010-01-08] |
| 主題:問題 老師:關於#9624 9633則,學生用心想了一個月,總算懂了,可是似乎與常識連不起來,是什麼原因呢? |
| 回應﹕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用上!為什麼沒用上?因為理解有很多垂直層次,汝只問到第二層之故。 第一層是當今教育所及,任何問題,背下答案即可。本室前幾年完成的「小信子」是也。 用關鍵字詞,查字典、網絡可得之答案,皆在此層。如今十六年學校教育,所培養者盡係等因奉此之本層精英。學來學去,不過學會「專家見解」;「專家」皆「先生、先學」之人,人知己知、人昧己昧!最終由「掌權大專家」拍板定案,統一教材;反正大家所知類似,黨同即可伐異,聲勢浩大,是稱主流! 人類大腦之神經元極夥,以人類生命以及當前的知識水平而論,應付故事綽綽有餘。但是想如此這般設計一個「電腦山寨人」,非得麻煩上帝再捏造一個不可!至少,高級科學家們在上個世紀狂歡了幾十年,這才發覺,用億萬金元打造的高科技超級電腦,連三歲兒童的呀呀話都學不上口! 舉世所做的「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都是如此,十年前老朽在北京見識到國家科學院(詳見#9594)設計的「打的」語音系統,用了兩萬個關鍵句,還不能供的士司機使用。蓋如果乘客說些沒想到的話,諸如(老朽猜想的):「我要去一號!」專家系統準會把乘客拉到「總統府」去! 只是如此「窮舉」,不要說費時費力,而且難免掛一漏萬,與智能毫無關係。以#9624則為例,用窮舉可以不花腦筋,找些工讀生填單就是: 問小杏子:「你喜歡吃糖嗎?」 窮舉的答案無限(各位自填去,老朽沒興趣),可任選其一: 我最喜歡吃糖了。 我不能吃糖。 我想吃。 不要! …… 談到這裡,憶及一個數學趣味問題:有人要買樂透,假定總發行量為A,數學統計如下: 不買 :沒機會樂;但不輸錢。 買1張:有1/A的機會樂;但幾乎是輸定了。 買n張:有n/A的機會;贏的機會多了,輸的錢也多了。 買A張:有A/A的機會;贏的機會最大,輸的錢也最多。 用窮舉法相當於買A張樂透,「贏的機會」=專家學者;「輸錢的人」=繳學費的學徒。 第二層乃「觀念理解」,如#9633則的內容,是「概念網絡」的溝通應用。由於漢字分類有如網絡,用語句可以與人事時地物串連,四通八達。好處是不必「窮舉」,電腦程式只須用很小的記憶空間,就可以達到語文的極限,完全符合人類理解的定義。 這些理念不再贅言,例子也舉了不少,相信已有網友動手設計中,說不定頗有心得。然而,概念網絡只能比擬交通系統,交通可以通達各地,但僅有公路、鐵路意義不大。蓋交通的目的,是要去村鎮城市都會,人類活動的所在處。常識者,人類日常生活之所知所識也,祇在高速公路上奔馳,要何常何識? 汝無法將之與常識相連,好極了!至少懂得在公路上用不到血拼、上館子的常識! 第三層可稱「人事理解」,這才須要常識,令理解兼顧人間現實。根據體用因果的結構關係,常識與常識相互糾結,形成人類社會環境。只惜現代人知識分化,人人專習一技,常識有限。但要理解到這一層,已經不是普通人所能勝任。是故,沈子做得辛苦,老朽袖手旁觀、慚愧不已,只好保持緘默,不扣不鳴! 以#9624則為例,再以常識說明之: 問:「你喜歡吃糖嗎?」 分析之,常識得: 「你」 --體:人,第二人稱,對方,男(女)性,… --用:作朋友,伴侶,生理狀況,心理條件,… 「喜歡吃糖」--因:甘味令人快樂,生理需求,個人喜好,生活環境,… --果:態度,狀況,…蛀牙,糖尿病,胃病,… 「嗎」 --因:求知,目的,… 由對「你」之常識庫,可知「自己應有的態度」,以之作為張本。 如「你」之生理狀況、心理條件等因,對「吃糖」可能產生的後果如何。 「我」自己的目的(假定正常狀態)與以上後果的可能影響。 意識判斷:選擇對自己最有利之向性、語氣、內容等。 若是問小杏子,常識是姑娘家有姑娘氣!最可能的答案是:「你有眼珠嗎?我的口在哪裡?」 這說來簡單,卻又是一個「要命」的話題!蓋現代人壓根兒沒有常識,看看台灣電視就知道,不論什麼事、不論東西南北,人人只顧自己的利益!美其名為民主自由人權法制,事實上是一己的民主、一己的自由、一己的人權、一己的法制!反正別人都錯,自己才是對的,說不通?以牙還牙!爭、奪、打、搶、殺! 還想問再下一層?問什麼?自己先掂掂自己的能耐吧! |
| #9657 留言者:陳氏 [2010-01-06] |
| 主題:未來電腦不用滑鼠鍵盤操控 未知微軟是否知道老師會於2012年推出小杏子,因此想”先拔頭籌”,推出新科技”打擊”對手,但似乎與小杏子差很遠吧。 http://hk.news.yahoo.com/ article/100106/3/fzh2.html |
| 回應﹕ 微軟怎會把本室放在眼中?再說,談商技,本室差如天淵;談科技,也沒得比!至於小杏子,斯乃文化,完全是中華祖先、先聖前賢們遺留下來的智慧,本室不過騎驢看照本而已。 此外,小杏子只通中文,且是繁體,市場小得可憐。一個小嬰兒,怎堪與世界大巨人相比擬?道法自然是老朽等之重責大任,以往,老朽錯在過於狂妄,妄以為「時機」已臨,見龍在田,早早伸出頭來!如今,內憂外患、千錘萬棒,早把老朽打回原形!張眼一看,原來只是田中蚯蚓罷了! 當然,老朽也不是省油的燈,人間一年兩載,祇不過眼皮一霎!急什麼?小杏子,神器也,要為人類服務,也得看人類有這份福德沒有!對一般人而論,成功的定義,是功成名就。但老朽關心的是傳統文化,蓋目前生活無憂、工作不愁,歸期已定、厝居待修!每天在等待的,春天也!大地的覺醒也! 如今,雖云中國已然崛起,但只是靠大補帖充塞的虛胖,無足道介。人民文化水準不夠(即令都是博士生,也不過工匠遍地),精神面貌闕如(滿口袋鈔票只代表暴發多多),早已被歐美貴族同化矣!真正的「禮義之邦」還在天邊,這種世道,只能稱做「龍涎鳳餘」,老朽避之尚不及也! 所以,凱撒的歸凱撒、天主的歸天主!微軟要的給微軟,中華的屬於中華!斯乃不二天道也! |
| #9656 留言者:牧牛 [2010-01-06] |
| 主題:《阿凡達》 觀《阿凡達》,《宇宙浪子》中虛擬現實預言可望實現矣,老師拍《峨嵋》可借鑑卡氏技術否?請老師展望虛擬現實之前景! |
| 回應﹕ 方才上網查了一下「阿凡達」,非常反胃,老朽保證,對此類技術「絕不借鑑」(本室所需技術除生理模組外、已全部開發完畢,只待最終統一應用)! 人世間諸色雜陳,根據「美」的定義,各人有各人「必然、親和、變化」的標準。正因如此,人類才得以成功地生存,金字塔之頂與底,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故有美國夢、夢發財,小美所作所為,無一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好萊塢專以怪誕、驚險、熱鬧來刺激消費者,完全迎合青少年口胃,好大撈其魚! 老朽自幼就痛恨這種風格(文學、音樂、藝術、電影皆然),故與同儕格格難入,踽踽獨行迄今,焉有臨老變節之理?當然,人瘋了,沒救!老朽想赤著身子去擋海嘯,也希望不大!但是,不怕!老朽的祖先是愚公,王屋大山都移過了,還有什麼不能?再說,只要有一口氣在,老朽走了,還有下一代! 理由很簡單,雖然人各有好,但老朽不信人人都喜歡怪物!所以,老朽先寫了書、試拍了些如「桃花源記」、「記承天寺夜遊」的短片,掛在網上。如今看來,與老朽趣味相投的人不在少數,至少也算得上是個「小眾市場」。如果圖文系統完成了,老朽只為這類朋友服務,永遠不沾「暴力、色情、怪誕(即令是「峨嵋仙蹤」,也只拍那種仙山福境、瀟灑脫俗的內容)」,所以要將生產成本壓到最低! 老實說,人生太短暫了,活了一天,如果沒有收穫,等於是白吃白喝、糟塌地球資源!就算是電影,娛樂之餘,也得讓觀者帶點「福袋」回去。更何況,上個世紀,舉世在小美的強暴下,人生價值已全然扭曲!做為一個中華文化的倖存者,看夠了走肉行屍,能有機會說教,絕對不會偷工減料! 從技術的角度,虛擬實境可以做到如假包換,問題在於有意義的內容難得。如果有朝一日,一位虛擬的美女出現眼前,開口閉口只會「發客」,人還活得下去嗎?要知道,宇宙進化、人獸有別,人類文明才有存在價值。當人的最後防線失守,只剩下性也食色,人吃飽了就是淫慾,人獸返祖一統高潮乎? 大約十年後(老朽的口頭禪也,十未必是十),身歷境的實境即可問世,色聲香味觸一應俱全。到時,在一些劣質商品的侵襲下,人事全非矣!老朽急於發揚中華文化,其因在此,蓋唯有中華文化之精神能與之分庭抗禮。縱然老朽已老、時有未逮,但以罟網留言而論,顯然後繼有人,無足為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