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721 留言者:小徐 [2010-02-05]
主題:回#9719
  『請先用邏輯證明:「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不是說A同時是兩者,只是說那包含了A的所有可能。
  ((A==RANDOM) OR (A!=RANDOM)) = 常真
  *************************************
  第一個問題回答的運用: 
  ANSWER(Q1,A)= 問A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if ( ANSWER(Q1,A)==ja )
    B 是 not RANDOM
  else
    C 是 not RANDOM
  要証明可行,可列真值表: (T=TRUE, F=FALSE, R=RANDOM, Y=是, N=否)
     A B C da ja  ANSWER(Q1,A)
  1  T F R Y  N   ja 
  2  T R F Y  N   da
  3  F T R Y  N   ja
  4  F R T Y  N   da
  5  T F R N  Y   ja
  6  T R F N  Y   da
  7  F T R N  Y   ja
  8  F R T N  Y   da
  9  R T F Y  N   ja or da
  10 R F T Y  N   ja or da
  11 R T F N  Y   ja or da
  12 R F T N  Y   ja or da
  第一至第八個情況,留言#9715已解,不贅。第九至第十二個情況,不論A回答ja或da,B和C都不是RANDOM。利用A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所有12個情況下都可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
  『麻煩的是,基於前述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結論=不可能的任務!』
  三種身份:A B C 對應 TRUE FALSE RANDOM,可得3!=3*2*1=6個組合。
  三個問題:三個ja/da答案,可得3個bits,可有 2^3 =8個結果。
  
  da/ja是John McCathy 對題目的修改,沒有要求知道da/ja的意思,8個結果對應6個組合,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回應﹕
  這叫「西式混元邏輯」!避開主戰場,以邏輯教科書中不食人間煙火的謬論、來嚇不學無術的老阿Q!既是討論第9718則留言,當應以該文為準。由於「原始命題」不符邏輯,老朽闡明了:「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此即or之吊詭)!」
  請先看懂了老朽留言,歡迎「一句一句辯駁」!

  「關鍵」問題:「random」如何用「是非」題回答。請注意:原題指明用 yes-no questions (是非題),其中只有「是、非」,沒有「OR」容身之地,因有「OR」則稱之為「選擇題」。此外,形式邏輯不全等於數理邏輯,敬請以文字說明之!否則寫上千千萬萬個真值表,「如果不符合真實(是非題中竟然有or,能如此作答老朽早去考「托福」了)」、無法「現場模擬詢問」(所書:不論A回答ja或da,現場該怎麼答?老天!A被命題所限,只能開口一次)!若脫離現實,一大堆公式也只是老外唬爛二十世紀中國人的老把戲!
9720 留言者:牧牧 [2010-02-04]
主題:試答#9714
  題目經朱老師修改,條理更為分明。終於看清題目,斗膽試答如下:
  若擲筊的問題為:「若問某某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
  向空位擲筊的結果沒有參考價值。但如果問及鬼神,情況如下。
  情況一:若某某為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情況二:若某某為空位、「同」筊為否、「異」筊為是,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情況三:若某某非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神鬼皆會回應「異」筊。
  情況四:若某某非空位、「同」筊為否、「異」筊為是,神鬼皆會回應「異」筊。
  由上述情況可知,無論所問對象是神、是鬼,「同」、「異」意義為何,皆可由「同」筊得知某某為空位,由「異」筊得知某某非空位。因為問題的設計(負負得正),愛唱反調的鬼因而變得誠實,但也可能落入妙音網友的口實(自語相違)。
  依上述問筊方式,解題步驟如下:
  問左神像:「若問右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
  一、若左神像回應「同」筊。
    有兩種情況:
    情況一:左神像是神或鬼。(右神像為空位,中神像非空位)。
    情況二:左神像是空位。(右、中神像皆非空位)。
    綜合兩種情況可確定中神像非空位,可對其問所有問題。
    問中神像:「若問左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空位。
    問中神像:「若問您是否為神,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神或鬼。
  二、若左神像回應「異」筊。
    有兩種情況:
    情況一:左神像是神或鬼。(右神像非空位)。
    情況二:左神像是空位。(右、中神像皆非空位)。
    綜合兩種情況可確定右神像非空位,可對其問所有問題。
    問右神像:「若問左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空位。
    問右神像:「若問您是否為神,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神或鬼。
  以上,敬請朱老師指教。
回應﹕
  邏輯在我國稱為「理則學」,是訓練與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以期碰到問題時,能正確地分判一己認知之正確性。因此,邏輯文字的表達應有條理、內容不可有誤,是稱「有理則通」也。
  以所陳述為例,思緒極亂,表面上似乎很有條理(只是形式),事實卻在「未成熟的探索階段」打轉(腦中可以想,但不宜公佈),未能直截了當「解決問題」!如此,先斬後奏,已犯了「認知正確」之大忌!

  諸如所述:
  若擲筊的問題為:「若問某某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
  向空位擲筊的結果沒有參考價值。但如果問及鬼神,情況如下。
  情況一:若某某為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
  蓋,所述:「向空位擲筊的結果沒有參考價值。但如果問及鬼神,情況如下。」這種「肯定」的陳述,根據何在(這正是需要邏輯之處)?為何「向空位擲筊的果沒有參考價值」(邏輯何在)?再說,既然原題表明不知位置上是鬼神或空位,汝怎能「假定」「問及鬼神」?若要「問及鬼神」,是否先要證明其身份再說?
  考慮清楚了,有理則可發問;若未考慮清楚,正好利用「邏輯程序」,以資驗證。於汝之陳述中,假設了一些「情況」,不僅顯出認知不明,而且在「主觀錯誤」下,一錯再錯。以致陷入邏迷魂陣中,難以回頭!
  因此,說了一大篇「開場廢話」,再待「主角粉墨登場」,大局已不可收拾矣!

  問左神像:「若問右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
  一、若左神像回應「同」筊。
    有兩種情況:
    情況一:左神像是神或鬼。(右神像為空位,中神像非空位)。
    情況二:左神像是空位。(右、中神像皆非空位)。

  原「告示」說得分明,座位上不知是鬼神或空位。汝若不知「左神像」為何,憑什麼把「空位」私吞了?三去一為二,如此這般得到「非神即鬼」的謬論,與該「美式邏輯」之「如果是…如果不是…」有什麼分別?

  答案不合邏輯!
9719 留言者:小徐 [2010-02-04]
主題:試解#9718
  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 如果A不是RANDOM,可以用A的回答推論出B或C不是RANDOM,向B或C問第二個問題;
  * 如果A是RANDOM,不論A回答什麼,推論出什麼,B和C都不是RANDOM,可以向B或C問第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問A,但其目的是以之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回應﹕
  這正是「唬爛邏輯」(標準短笑話)!不如一一硬性規定什麼是什麼!(定是沒看懂烏龍內容)!
  要談邏輯,請先用邏輯證明:「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9718 留言者:網主 [2010-02-04]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室溫24度 濕度73% 昨日薄晴

  於#9715則,老朽述及一「世界上最難的邏輯題」,惜不知所云。昨日,花了一整天,徹底將原題解剖分析之。這才發現,原來老朽於無意間,捅了一個「美式大馬蜂窩」!奉勸心臟抗壓能力不足者迴避三舍,蓋本網雖小,遲早消息外傳,哲學界、學術界必將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也!
  蓋美國數學家Raymond Merrill Smullyan(1919)製作此一「難題」,多年無人能答。John McCarthy(1927) 將題稍加修改,多增加了「da,ja」兩個因素,更為難解。George Stephen Boolos (1940--1996)係另一美國數學家,在麻省理工執教,作出此解,曾轟動一時。
  1996年,George Boolos 在哈佛大學哲學專業期刊《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上發表了論文《The Hardest Logic Puzzle Ever》,後來收錄在 George Boolos 的著作《Logic , Logic , and Logic》(1998年 哈佛大學出版社)裡(原文可上網查《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

  其內容請見9715則原文,至下一則:
*************************************
*解題過程 :

*問 A 第一個問題:你對「 da 表示是嗎 ? 」 和 「 你對 『你是 Ture 嗎 ?』和
*『 B 是 Random 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

*如果 A 是 Random,那麼 B 和 C 都不是 Random 。
*如果 A 不是 Random,那麼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
**************************************
  賓哥!二十世紀哲學界大烏龍在此!西式邏輯如斯?舉世皆盲乎?

試問:
  一:〔問 A 第一個問題:你對「 da 表示是嗎 ? 」  和 「 你對 『你是 Ture 嗎 ?』  和『 B 是 Random 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
  如果此為「第一個問題」,則應僅有「一個答案」。既為一個答案,則本題「如何導出答案」至關重要,不應直接導出其後(如下列第三)之命題式。

  二:如果此為「數個問題」,則應註明問題標號,否則是何邏輯?猜謎乎?

  三:〔如果 A 是 Random,那麼 B 和 C 都不是 Random 。
     如果 A 不是 Random,那麼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
  上述第二個「如果」與事實不符、不能成立!蓋在現實上,不論問者問「任何問題」,如以是、非作答,對Random而言,兩種答案都有可能。而是非題只選擇其一,其中之一必不正確!不符合Random定義!
  茲以實際問答方式以前面所述之問題(第一項)問A:你對「 da 表示是嗎 ? 」  和 「 你對 『你是 Ture 嗎 ?』  和『 B 是 Random 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問題中矛盾重重,不論da為真否,但他項有真有假。唯有隨機可答。)
    1,A答:da。此題非true或false 所能回答,故A必係Random。正確。
    2,A答:ja。三者皆有可能。故不能假設為:「如果 A 不是 Random」。

  以真值表證明:如「A 是 Random 」,只須問A:「真=真嗎且真=假嗎」?
       若A是True    若A是False     若A=Random
    答: 非(因真=假)  非(因真=真)   有是及非兩種可能,1/2為是
  由於將答案分成兩個陣營,唯有Random1/2可能同意這種「謬論」!故1/2可行。
  但欲確定「A不是」什麼!則問一次根本不可能,因True及False 對任何答案看法相反!若相反,是非無所不在,不可能用是非將Random獨立出來。為此,此題被稱為最難之題,良有以也!

  四:此類解題法乃標準的「草率斷言」(jump to the conclusion )!
  綜觀其題之解,皆建立在「確定一個非 Random 精靈」之下,是以僅在「如果 A 不是 Random」的「假設下」、展開了各種推論。荒誕的是:「如果 A 不是 Random」的假設從何而得?邏輯講究「真假」推衍!如果由「前題推論」而得,為何沒有「真值表」?再如果只係「假定」,是否應該先證明「此假定為真」?
  再說清楚一點:如果「假定正確等於邏輯手段」就算正確。那麼,本難題如此輕易可解:
    如果A不是True & Random ,A就是False !
    如果B不是True & False,B就是 Random !
    所以C必是True!
  果如此,一個問題都不必問!事事皆「若則」!邏輯豈不等於一則短笑話?!

  五:命題錯,全盤推論皆非!以訛傳訛!邏輯蒙羞!哈佛論文如此水準!阿彌陀佛。

  且不論本題是非,更重要的,是本題揭櫫了一個深刻的「邏輯命題」原則。蓋「若則(if…then… else)」是邏輯上重要的推理方式,本題中使用的「如果 A 是 Random……」、「如果 A 不是 Random……」就是如此。可以說是經典的邏輯陳述法,完全無法置疑。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在於原始的「命題」:
*****************************************
  「有三個精靈A,B,C,其中一個只講真話( 身份為 True ), 一個只講假話 ( 身份為 False ), 另一個隨機講話( 身份為 Random )。」
*****************************************

  這三個精靈如果性質、地位相等,當然可以相提並論,否則,真假與隨機怎能平起平坐?老朽一向批判西式哲學、科學不遺餘力,實非老朽好鬥成性,實乃西人「層次不分」,眼中除了上帝,其他一律「平等」!因此,他們的科學,認為物質與精神等價,所以佛洛以德把人格與性徵放在天秤上稱量!
  True、False 與Random之「身份」相等嗎?如相等,答案方式相同。如不相等,如何分配在「精靈」A、B、C上?如何測試?又怎能未提問題便用「若則」公理?
  說明白點:且假定A可能具有「True、False 與Random」三者之一的身份。
  試問一簡單的問題:真=真嗎?
  再看精靈A如何回答?(假定用是、非)

   若A為True  若A為False   若A為Random
   是      非       是(或)非

  本題之答者首先說到:「解題思路:第一個問題 : 確定一個非 Random 精靈。」這個思路絕對正確,也是此難題的關隘!既然如此,就得全力攻堅,用「邏輯方法」,證明「一個非 Random 精靈」。
  麻煩的是,基於前述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結論=不可能的任務!偏偏該美國專家提出了答案,只是沒有證明「一個非 Random 精靈」,而是假設:「如果 A 不是 Random」!如果這個難題只是個笑話,可笑!可笑!哈!哈!哈!
  再說明白一點!前問對身份為True及False 者必有一個肯定的答覆,是否各宜。而身為Random者,因其身份,必須有兩種可能的答覆,或真或假,否則無從回答!故此對Random「是非」題不能成立!是稱謬論!
  那麼,一向要求精準、明確的「邏輯」,怎能容許如此荒腔走板的「命題」?難道只因美國強大了、哈佛、麻工聲威顯赫,學者專家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任意玩弄邏輯?而舉世學者專家們就此全盤囫圇吞下?
  百年來,國人迷信美人成習,舉凡美人所好,全盤照搬!除了髮黑皮黃口說普通話之外,其餘簡直令人無從分辨矣!老朽著《智慧學九論》,專談觀念,全書盡「醜」!究其原始,美國最高學府之教授、連「邏輯」都邏輯不通!他們當然只會相信什麼大爆炸、民權自由的「 Random 」是非了!
  正因美式邏輯如斯,他們只知狩獵界強者獨佔財富!卻不知中國人除了發財,還要發達、發展、發言、發票,不僅要面子、也要裡子,標準的隨機派!而且五千年歷史中,只有「阿Q」不見「阿ACE」!所以當中國強大了,老美便用上了「是非題」:
    如果中國強大了,中國就一定要打倒美國!

  事實上,邏輯上最大的「邏輯難題」,在於面對身份為Random之精靈,問一則「不是即非」之是非題。意謂:設法令Random(隨機)回答絕不Random的答案!所以:本題「無解」!為此,老朽改寫成中文時,特將「神、鬼」佔據中位。是則,少了一個Random的困擾!空位無答,相當於隨機作答,故不問,始可解!

  這次為了寫五術,老朽先發表結構邏輯,最後打算介紹點邏輯觀念,不料卻惹上了大馬蜂窩!人生本幻夢一場,但美人太自大,連邏輯思維都誤人不淺!怎能不令人惡夢連連?老朽無意與螢爭輝,但欲令國人觀念清楚,不得不提出本題之「正誤」,望後學者明辨是非焉!

     網主人白
9717 留言者:妙音 [2010-02-03]
主題:自語相違的問題
  #9714的題目很有趣,可是我想到的是,只講假話 ( 身份為 False )的精靈, 如何回答自語相違的問題,例如:你會說謊話嗎?不管我們知不知道「 da 」 和 「 ja 」 哪一個表示 「 是 」 , 哪一個表示「 否 」,我們應該會碰到張大嘴巴,講不出話的場景吧!
回應﹕
  的確,本文令人瞠目結舌,在學術界已有數十年歷史。終於有人解了,只是解得和假話不多!老朽也是張大嘴巴,順便說了一大堆(請見9718則)!
9716 留言者:你我他 [2010-02-03]
主題:請求老師講《陰符經》
  朱老師:
  您好!
  緣學生我日昨讀《古文觀止》中『蘇秦以連橫說秦』一文,其中說到蘇秦散盡千金而說秦惠王不成,其歸家後「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父母不以為子」,進而發奮讀書,加以「簡練以為揣摩」,於《陰符》一經有得,終掛「六國相印」。
  吾明其情理,但不識《陰符》究有何義何理。特於網絡上搜此《陰符經》,其全文(吾未敢分段)如下: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于木,禍發必克,奸生于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練,謂之聖人。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能見,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余,至靜則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吾讀此《陰符經》,覺其文簡而有機,有道亦有術,似有所得;進搜「罟網留言」,得有關《陰符經》留言# 725 、# 5749 兩則,未見老師對此細述。想請老師以「智慧學」立埸略講其文義、文理,以饗學生。此不情之請,可否?學生我在此先謝過老師。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回應﹕
  老朽素來懷璞自賞,識者有緣,無不盡紋理以明之。然花花世界,人各有好,老朽於眼、非美勿視,於耳、非雅不聽,於思想、觀念,僅擇至精無上者驢讀之。於斯,以有限之時空,得睹人生大道,繼而啟步篤行;於斯,遂能從事各行各業,發人之未發,且遠離塵囂,得大自在焉!
  《陰符經》者,或曰道藏之精、或謂權謀之祖,老朽略一過目,其中莫非人云亦云,穿鑿百趣。蘇秦得其助,掛六國相印,乃其使命;汝若有所啟發,進而於智有所進益,皆係功德。但老朽不齒「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父母不以為子,進而發奮讀書」違倫廢德之影響,無意為之註解也!
  如欲學習,網上有關說明甚多,往觀可也!
9715 留言者:網主 [2010-02-02]
告網友:
  自#9714則留言登出後,老朽盡力「學習」西式邏輯,以求精進思維。照理,邏輯學者必然精於文字,讀來應「條理井然」。惜事與願違,老朽有心無力,愈學愈「火大」!特將該文登出,敬請識者指教!其全文可上網查〔《The Hardest Logic Puzzle Ever》〕,得如下內容(部份見上一則):

John McCathy 修改後的題目 :

  有三個精靈 A , B 和 C ,其中一個只講真話( 身份為 True ), 一個只講假話 ( 身份為 False ), 另一個隨機講話( 身份為 Random )。精靈用自己的語言 「 da 」 和 「 ja 」 回答是非問題,對應表示 「 是 」 和 「 否 」 ,但我們不知道 「 da 」 和 「 ja 」 哪一個表示 「 是 」 , 哪一個表示「 否 」。我們通過問是非問題確定精靈的身份,每問一個精靈一個問題計為問問題一次。問:我們至少需要問哪幾個問題才能確定三個精靈的身份?(問問題次數不能超過三次)

解題思路 :

  第一個問題 : 確定一個非 Random 精靈 。
  第二個問題 :確定非 Random 精靈的身份 。
  第三個問題 :確定其他精靈的身份 。

解題過程 :

  問 A 第一個問題:你對「 da 表示是嗎 ? 」 和 「 你對 『你是 Ture 嗎 ?』和『 B 是 Random 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

  如果 A 是 Random,那麼 B 和 C 都不是 Random 。
  如果 A 不是 Random,那麼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

  A    B    「 你是 True 嗎 ?」  「 B 是 Random 嗎 ?」  回答
  True   Random     是            是         是
  True   False      是            否         否
  False  Random     是            否         是
  False  True      是            是         否

  可以得出 :
  如果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是,那麼 B 是 Random , C 不是 Random 。
  如果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否,那麼 B 不是 Random 。

  A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為

  A    da    「 da 表示是嗎 ?」  第二個是非問句  回答
  True   是        是          是      da
  False  是        否          是      da
  True   否        否          是      da
  False  否        是          是      da
  True   是        是          否      ja
  False  是        否          否      ja
  True   否        否          否      ja
  False  否        是          否      ja

  可以得出:
  如果 A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為 da , 那麼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是 。
  如果 A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為 ja , 那麼 A 對第二個是非問句的回答為否 。

  因此得出:
  如果 A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為 da , 那麼 C 不是 Random 。
  如果 A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為 ja , 那麼 B 不是 Random 。

  當 B 不是 Random 時(當 C 不是 Random 時,同理分析),問 B 第二個問題:你對「 da 表示是嗎 ?」 和 「 你是 Random 嗎 ?」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

  B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為

  B    da    「 da 表示是嗎 ?」  「 你是 Random 嗎 ?」  回答
  True   是        是           否        ja
  True   否        否           否        ja
  False  是        否           是        da
  False  否        是           是        da
 
  可以得出:
  如果 B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為 da , 那麼 B 是 False 。
  如果 B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為 ja , 那麼 B 是 Ture 。

  問 B 第三個問題:你對「 da 表示是嗎 ?」和「 A 是 Random 嗎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相同嗎?

  當 B 為 True 時(當 B 為 False 時 ,同理分析),B 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為

  A    da    「 da 表示是嗎 ?」  「 A 是 Random 嗎 ?」  回答
  Random  是        是           是        da
  Random  否        否           是        da
  False  是        是           否        ja
  False  否        否           否        ja

  可以得出:
  如果 B 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為 da , 那麼A 是 Random 。因此三個精靈身份全部確定 。
  如果 B 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為 ja , 那麼 A 是 False 。因此三個精靈身份全部確定 。

  恕老朽昏庸,對以上陳述方式無從理解,更對推論難以苟同。

      網主人白
9714 留言者:網主 [2010-02-02]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室溫25度 濕度77% 昨日晴

世界上最難的邏輯題

  多年以前,邏輯學家和難題大師 Raymond Smullyan 製作了一道邏輯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人能夠解答,被稱為迄今世界上最難的邏輯題。後來計算機科學家John McCathy 對題目進行了修改,使題目變得更難。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Provability」 邏輯領域的創始人 George Boolos 首先成功解答了這個邏輯題,並且1996年在哈佛大學哲學專業期刊《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上發表了論文《The Hardest Logic Puzzle Ever》。這篇論文收錄在 George Boolos 的著作《Logic , Logic , and Logic》(1998年 哈佛大學出版社)裡。

Raymond Smullyan 製作的原題 :
Three gods A , B , and C are called , in some order , True , False , and Random . True always speaks truly , False always speaks falsely , but whether Random speaks truly or falsely is a completely random matter . Your task is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ies of A , B , and C by asking three yes-no questions ; each question must be put to exactly one god .

John McCathy 修改後的題目 :

Three gods A , B , and C are called , in some order , True , False , and Random . True always speaks truly , False always speaks falsely , but whether Random speaks truly or falsely is a completely random matter . Your task is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ies of A , B , and C by asking three yes-no questions ; each question must be put to exactly one god . The gods understand English , but will answer all questions in their own language , in which the words for 「 yes 」 and 「 no 」 are 「 da 」 and 「 ja 」 in some order . You do not know which word means which .

  全文(含妙答)網上有載,老朽原想介紹供網友參詳,孰料查遍網頁,有一本正經的、有胡說八道的,老朽愈看愈是糊塗!不得已,老朽用華夏風土人情,改寫之如下(此題略加簡化,非常簡單,關鍵在針對情況、問在要點上。未簡化之題極難,老朽尚在研究中。答案下週公佈):

  楚地有小廟一座,殿上有左中右三位神像,前有告示一則曰:「本廟香火不盛,僅有一位神靈或野鬼佔據中間,另有一席空閒。神言可信、鬼言必謊,信眾若欲求神,敬請提問三次、內容不拘,可擲筊自決之。」

  註:筊有兩半,擲在地上,兩半呈現或「同」或「異」(如原題之da,ja)。

     網主人白
2010年2月6註:本題無解.請勿浪費時光,原因請見9728則。
9713 留言者:秦漢唐 [2010-02-01]
主題:相術與易經
  老師您好:
  #9683則「五術正名(五)相術--人理(上)」有:
  「從結構邏輯而觀,相者,於人,可藉觀察而瞭解也。概略言之,美醜、壯弱、貴賤等參考條件,莫非先天--骨骼身體:種族家世;五官形態:生理條件;面龐配置:個人心態。而社會遭遇、能力、個性,則屬後天--皮膚紋路:生活痕跡;舉止動作:教養習俗;氣質風度:學識見解。」
  「以上先後天之交集,則為人間諸相,茲僅以此三者之表徵(【人貌相】、【人肢體】、【表現】)分析如下」
  問題一:面龐配置為何代表個人心態?
  
  上述內容結合#9543則所學,得如下:
    卦爻 意念一    意念二
   第六爻=皮膚紋路
   第五爻=氣質風度
   第四爻=舉止動作
   第三爻=骨骼身體   容貌
   第二爻=面龐配置   表現
   第一爻=五官形態   體格
  問題二:此排列順序與老師#9683則所講是否一致?據此再查《易經明道錄》,可得「落水相法」否?
  
  學生根據意念二,再選三個表徵做為上卦,得:
    卦爻 意念    例      爻值
   第六爻=氣運   整體觀感佳   強(陽)
   第五爻=性格   外向、活潑   強(陽)
   第四爻=衣著   華麗、顯貴   強(陽)
   第三爻=容貌   美、討喜    強(陽)
   第二爻=表現   舉止得體    強(陽)
   第一爻=體格   健壯      強(陽)
  問題三:以相術而論,此意念和排列順序恰當否?
回應﹕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指人與人相處,面面相覷、眼眼相看,「知人」者,知人之行為表現;「知面」即為面龐表情,知人之相處情況;「不知心」者,人需要猜測以資應付也!故而古今中外,凡須成就事業者皆重相術,至少要做到近賢遠刁,降低風險。

  一、為何「面龐配置」代表個人心態?
    人之認知來自經驗,經驗中,人之「表情」常代表「個人心態」。因之,表情即相
   當於個人心中的實際狀況(職業演員例外),且五官常時間習慣後,即形成一定之形
   態、分佈在習慣之位置。

  二、易理與相術無關,焉可強將國家憲法判斷讀書成績?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易卦乃根據陰陽兩儀、天地人三才分成內外兩卦而得者,因結構符合象徵真實,故
   能導出事件因果。而相術來自觀察經驗,實在無法強迫入座!千萬不要學會斧頭便據
   以窮砍!自曝己愚也!!
    落水相法=水落石出,人認識人之經驗也。

  三、無此一說,極不恰當。若萬事皆扯上易理,豈非垃圾遍地?
9712 留言者:小兆 [2010-01-31]
主題:對於五術的疑問
  老師您好:
  近來您在網上講解五術,學生有一些疑問,想請問老師,希望不致於浪費老師的時間。
  一、命術:
    曾聽某人於媒體上談到:「相同的紫微命盤,因所處時代不同,須有不同解讀。」當初覺得此說
  頗為合理。
    之前唸左傳一書,最近又有幸讀到老師對於五術的解說。忽有一想法:天體的運行有其規律,人
  世間似乎也是治世及亂世不斷互相交替,因此時代對命運的影響,是否已經在命術的考慮範圍之中了?
  二、山術:
    老師提及:山術之五種法門,各種各異,其理則一,不外以苦行修練去除三種私心。能否向老師
  近依不請教,為何武術能有去除私心之效?
    學生對於人生充滿疑惑,確在網上時常受益,再次感謝老師您的教誨!
回應﹕
  一、時代不同、解讀有別乃正理,但解讀準則應有理論依據,否則人說人異,會成為江
   湖郎中之護身符。
    本文已經假定,宇宙是一「剛體系統」(否則當今物理都值得懷疑),規律才能永
   行不悖。人世屬於天體之一,當然與之息息相關。問題在:雖然人生一切與宇宙運行
   息息相關,但並不表示一顆殞石就代表某一個人的死亡!
    宇宙運行有其道理,但是「其道理」並非僅指「星球運行」。古人所謂之「星象」,
   不是當今的天文學!這點不搞清楚,就叫「瞎子摸象」或「白晝觀星」。因為「星象」
   不等於「星球」,「象」者,象徵也;「球」者,實體也。象徵來自實體,但卻是抽象
   的定義。古代設有負責天象之官,是門專業,不是「博士」不能進言的!
    正如老朽指出的,新時代的到來,新學問將應運而生,有德者居之!

  二、為何武術能去除私心?
    首先,武術與漢字一樣,古今有別、橘逾淮為枳矣!山術的武術,是指在「山上修道
   人的強身術」,既係修道人,當然要去除私心。後來日久頑生,武術流落民間,變成一
   般平民的防身術;到了清朝,商業大盛,武術又搖身一變,成為保鏢術;現代更勝一籌,
   大陸體育頻道每週有武術擂台,一幅幅華飾縟禮的排場、一個個穿金戴銀的武師,那種
   「我武為揚」的奪冠神氣,又成為搖錢術!若為名利,怎不私心掛帥?
    要談這些,「金大俠」貢獻良多!老朽從小看武俠小說,所謂「武林爭霸」、「華山
   論劍」,是過去習武之人的大忌。蓋「高人不露相,露相非高人」,若人練了武術,動
   輒與人爭長論短,必然會造成社會問題,中華早就成為狩獵叢林!
    當然,這又是時代問題,倫理道德已經蕩然,今人怎能不以自私為榮哉?

  不要擔心浪費老朽的時間,因為老朽已經「退休」,所有工作都已交由學生們代行,推不掉的只有「罟網私塾」一個招牌了。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