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807 留言者:阿仁 [2010-03-20]
主題:網路講堂【五術正名】缺字
  於【醫術--生理(上)】篇中,
    「人類社會便成為等因奉的白鼠共生系統!」應為
    「人類社會便成為等因奉此的白鼠共生系統!」
  煩請網管修正。
回應﹕
  謝謝。
9806 留言者:不能狂狷 [2010-03-20]
主題:參與項目
  網管您好:
  我要參加導演這個項目。
  謝謝
  明儀
  三月二十日
回應﹕
  備案。
9805 留言者:阿仁 [2010-03-20]
主題:網路講堂【五術正名】排版有誤
  於【命術--心理(上)】篇中,文句
    「人(過程):運為人生的時間流程。1,有天理嗎?」應為
    「人(過程):運為人生的時間流程。」。
  煩請網管修正。
回應﹕
  謝謝。
9804 留言者:網主 [2010-03-20]
告網友:
  日昨,老朽在寫「唐詩」劇本,沈子高興地說:「早就希望你寫劇本了,易經64劇舊債未清!」可憐沈子,為了避免老朽「老人癡呆症」發作,陪老朽打乒乓、散步,無所不用其極!又說:「易經64劇呢?」哎呀哎呀呀!踩到老朽痛腳矣!
  話說五年前,老朽「青秋」尚在,長時在七十大關前徘徊。其實,當時早就料到,天旋地轉,時序隨移,若不能一股作氣,遲早鮮花必萎!緣做事不外動機、立場、目標,老朽之動機在於圖文系統,既然一再延誤,雖非戰之罪,但動機稍縱即冥!
  今已七十有四,老實說,每次想到劇本,無機可動,就意興闌珊。每每自問,虎頭何來蛇尾?然不幸所立之場有一石碑,上書:松柏未凋於歲寒,葳蕤堅挺在苗新!再看目標,眼前一片黯黲,但願青山不盡,綠水永潺!世事不過晃眼雲煙,霧薄猶戀戀,何勞遄雲飛?
  此次作唐詩宋詞各劇,其動機在於從化之「新苗」,原擬庚續多媒體大學之議,讓白髮多添煩惱絲!計劃中有文學、音樂、藝術、程式(新功能)、導演等「項目」,如今已有十五位會員報名。但從化之議,遠在天邊,是以老朽又改弦易轍,有意先行調教此十五位生力軍,是有詩詞劇之舉焉。

  已報名各員,原則錄用,但欲成為正式「受薪員工」,尚須經過層層關卡。
  首先,請於前述「項目」中,填明所欲參與之名稱,寄交網管備用。若係有意於文學、導演、程式師,目前無須測試,來日再議。
  參加音樂項目者,請先寄三則「旋律」來,五線譜、簡譜皆宜,自撰、抄錄無礙。蓋音樂人「品味」至上,苟不識油鹽,免談!
  若係藝術,可於罟網、技術交流、圖形中之「多媒體圖形應用、電腦畫、山居樂、詩情畫意、民間故事」中,任選三幅,送交網管,作為應試課題之一。另有一題如下:

008杜甫望嶽

**時間:日 地點:泰山
旁 白:岱宗夫如何
     (泰山遠景。)
旁 白:齊魯青未了
     (泰山向南延伸,一片青翠。)
旁 白:造化鍾神秀
     (山勢靈秀雄奇。)
旁 白:陰陽割昏曉
     (山南明亮,山北陰暗。)
旁 白:盪胸生層雲
     (山頭層雲疊霧。)
     (〔特寫〕杜甫看了,吸一口氣,壯志凌雲。)
旁 白:決眥入歸鳥
     (杜甫睜目遠看。)
     (一鳥向山裡投去。)
旁 白:會當凌絕頂
     (移向泰山之巔〔特寫〕。)
旁 白:一覽眾山小
     (〔由泰山頂向山下看〕眾山凌亂渺小。)
     (〔拉出〕)

  此題中之「杜甫」可忽略,參試者可上網搜集各景之圖像,將各檔寄交網管即可。來日之工作,即為此類詩劇,將由網管一一寄發,由各位收集資料。最後將慎選擇數位成績優秀者,來此實地學習,待能獨立工作,將視發展情況,正式支薪。

        網主人白
9803 留言者:網主 [2010-03-19]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室溫25度 濕度66% 昨日薄晴

未來五術(七)

  圖文平台之景物之製作:

  一、實景製圖:利用風景像片,以PS(photoshop)先略作「模糊」處理,
   以令所有細節「糊化」。然後,再於各區邊沿、即原景獨立形像之間,畫以粗細不等
   之線條,即形成國畫風格(可參閱罟網多媒體作品)。

  二、國畫製圖:
    現成精美之國畫且無版權者多已變色,故宜先改變其色調,清晰其筆畫。利用PS
   先清除不要的形色,再進入image之adjustment,取其黑白分明之功
   能如Threshold,立時可得黑白分明之國畫。
    若欲保留畫之某些效果,則可分區切割,再行合併之。

  三、立體造景:
    「立體感」原係一種錯覺,蓋兩眼分居左右,中有距離,所得之影像呈一「像差」。
   當左右眼所得之呈像疊交於視網膜上,唯有「視線焦點」處之影像「重合」,其前、
   後之影像則呈「X形錯開」。是以,大腦對此像差之認知為「立體」。
    因此,將一平面圖形改為立體,並不困難,可採用三維網眼為體,先以「頂視圖」
   確定各景物之遠近距離。各景物之外表可用平面圖形作為材質,貼在立體表面即可。
   只是貼圖時,因原係平面,故在立體圖形背面會得相同之圖形。若欲避免圖形干擾,
   可將背圖切除,或與其他圖形合併。

  四、立體拼圖:
    當景物需求量極大時,欲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立體景物之製作,宜採用組合方
   式。以風景為例,先將若干「立體山石」備妥,然後依據不同的山形、山勢,取適當
   的山石,堆疊成山。更簡單的是利用程式,先設定物理模組,利用地心引力以及表面
   碰撞,根據山形山勢,將山石結合為一。

  五、河海天空:
    河海必有一平面,故先製妥陸地後,再設一水平面,將陸地「浸」入即可。
    天空乃一覆蓋於頂之半球,設以天色,加上雲霧即得。

  六、建築規劃
    我國以禮教立國,傳統建築皆有固定格式,故只須設計基礎、台階、樑柱、簷瓦等
   物料,再根據其功能、於結合位置規定名稱備用。另設計一建築庫,庫中有各式建築
   圖形及尺寸。應用時,由程式調出物料、並根據建築物特色,結合尺寸規格,依圖組
   建。建妥後,最後貼圖著色即可。

  七、樹木花草:
    由於多媒體係出自人手,人為藝術之特色為處理幾何圖形容易、對付自然難。自然
   圖形多無規則,具有協調性的美感,人欲仿之,耗時費力。以設計立體之樹木花草為
   例,難度極大。目前所用方法,多以平面貼圖透空法製成「樹牆」,最多其正面可以
   保持與攝影鏡頭正交。

  八、道具:
    道具視劇情需要而定,族繁量多,不及備載。原則上,所有道具必須註明其名稱、
   表面、立腳、手拿處、可控處、應用處、重量、性質等特徵,以便程式處理之。

  九、其他:
    1,調色控制:
      物件之顏色宜予以統一編號,且用調色板控制,是則可交由程式處理之。
    2,貼圖方式:
      3DS之貼圖有各種幾何造型,複雜且無必要,極難控制。本室另寫程式,
     全部以平面視之,即令網眼與所貼之圖吻合,簡單實用。

    網主人白
9802 留言者:漁儿 [2010-03-17]
主題:书院
  先生籌設”書院”,讓我想起了家鄉的嶽麓書院,因父母家住岳陽,曾多次拜訪了書院。在那樸素的講學堂裡,仿佛看到了先賢和弟子們坐而論道、起而踐行的身影;由“朱子書院教條”,又想起了先生的教誨,。。。,經歷千年的風雨,書院依然還在。
  祝先生旅途順風!請先生多多保重!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此行係探訪廣東省從化市溫泉鎮之宣星村,今載「剩」歸來,其事雖尚有待官方批准,但原則已無「問題」。只是老朽壯氣消磨,當年狂態不再,未到房基已奠,不敢輕信好事成真也!
  於該區,老朽覓得一「寶地」,三面環山,一口獨缺。缺口係一泓清水,其名「桃園(又名小海河)」,乃廣州市飲用水源之一。正因如此,該地多年未曾開發,僅適合類本室之文化事業進駐。同時,老朽不喜都市的喧囂,正擬尋找一山明水秀、林木蔥鬱之蓮花勝境,兩下一拍即和。
  老朽相中之地,居宣星村之南,當桃園溪一川直下,迎面山頭一「寺觀(一水泥建築)」,其名東華。該寺係清末所立,係藉道教東華神君之名,鎮水興利之所。繞過寺後,有一狹谷,背山面水,森林叢趣,景色幽美。兩丘陵之間約有10度平地兩百餘畝,背北朝南,與青山綠水為畔焉。
  文化傳信屬下生物科技公司擬以有機農業為主軸,興建「生態農場」。蓋生物科技公司原以「有機農業」為主要業務,曾發展「木薯製造酒精」,後因政府恐損害農業而止,故而改行。本室搭上此班列車,日昨曾與當地領導詳談,初期將以教學訓練為主,如若順利,或可作為製作大本營焉。
  蓋老朽夙願未了,退休無以明志,遂振餘力,化不可能為可能。所幸文傳鼎力支持,只是風吹旗揚德未昌,今後發展尚待緣熟!
9801 留言者:生悟命 [2010-03-15]
主題:報名書院
  網管大人:
  您好!關于朱老師言,影片培植人材,為智慧學張目事情。報名。
  赫識丁
回應﹕
  (網管)閣下資料已登記,謝謝。
9800 留言者:不能狂狷 [2010-03-15]
主題:報名
  網管您好
  向您報名書院。
  謝謝
  明儀
  三月十五日
回應﹕
  (網管)閣下資料已登記,謝謝。
9799 留言者:網主 [2010-03-15]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室溫23度 濕度77% 昨日薄晴

未來五術(六)

  二、生理模型:
   1,動作:
     人之動作要流暢,絕不可像機器一般,時動時停!因此,在程式驅動時,應將動
    作一次完成,貯存在案。當有多人在場時,一一根據其動作、行為,運算完畢後,
    再於著色時按照順序同時傳送之。
   2,常態:
     只要是活著的人,就不可能絕對靜止。只是在「舞台」上,賓主關係極為重要,
    演員在無戲、或作為配角時,必須保持「常態」,即偶而做些自發性動作。經常靠
    事先設定的「習慣動作」,用「隨機取數」控制之。
   3,身體特徵:
     每個演員應根據所扮演的角色,事先假定其身高、體重、身材、體型、力量及肢
    體條件等參數,以供自動處理時,程式得以依實際狀況(由現場環境提供),充分
    模擬真實,綜合控制之。
   4,體力:
     若係戰爭及運動場景,尚須設定肢體重量、長度,關節靈活程度,施力大小、方
    向等。以武打為例,可將各門各派的功夫招數設計為動作,再於對仗中,根據對陣
    雙方的熟練程度、動作速度、反應狀況等參數,以選擇攻守方式。程式只負責令武
    器指向對方身體,而守方則以武器格擋之。最後的勝負,先取決於原劇本之設定,
    若未設定,則取決於當時狀況。

  三、心理模型:
   1,表情變化:
     表情代表人之內心世界,觀者每每受到共鳴,感動不已。戲劇之功能在此,動畫
    效果之好壞亦在此,擬真自是不可或缺。
   2,肢體語言:表情限於五官,乃細節的表達;當在大眾前或距離稍遠,就必須用肢
    體強調心理感受。是故欲達到生動的目的,就必須對肢體語言下足功夫,其中包括
    一應動作、行為,不一而足。
   4,習慣動作:
     基於生活環境,人們常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一些習慣,這些習慣,常於動作中流露
    出來。即令是在靜止狀態,每個人的姿態也各有不同,這些是分別劇中人的重要指
    標,應於個人心理資料中註明之。
   4,心理素質:
     演員之心理,反應速度、運動速度、忍耐強度等,在程式自動控制時,各有影響
    效果。當正常人演戲時,各人本有心理素質,自然發揮即可。但於圖文系統,所有
    演員皆係虛擬,要想演得自然,必須事先妥善規劃之。

  四、語音分割:
   1,音波分析:
     據老朽分析,音波可分「音包、音頻、音幅、音形、音沿」,五者共同的感受,
    則為語音,細節請見「辨」術。
     音包係以正弦波形式,隨著能量之分佈而不停振盪。每一音包從始至終,由兩至
    十餘個不等之振盪波所組成。音包之頭部係「子音」,中間1/3處為「母音」,
    最後為「尾音」。據之,可與錄音配合,選定嘴形。
   2,嘴形配合:
     嘴形乃說話之表徵,如若語音與嘴形不符,常令人有不真實之感。在電腦程式配
    合下,子音、每音以及音量、情緒各有特色,經過理解系統,賦與正確的指令,目
    前效果令人滿意。最重要的,是動畫產品的市場發行,若要推廣到全世界,就必須
    配以當地之語言,也就是要符合其嘴形。
  五、特種需求:
   1,視訊特效:
     水火風雷等如火光、火山、海底、雲霧、風雨、冰雪,以及各種濾色效果。
   2,分子工程:
     網眼可以任意分解、結合,且可指定方向速度,專供爆炸、高速撞擊等用。
   3,變形效果:
     網眼最大的特點便是形色的改變,形狀毫無限制,顏色更可由七彩到透明,隨意
    改變。
   4,擬人效果:
     對網眼而言,並無是人、非人的問題,只因人對自我的重視,任何形像、行為,
    凡與人類相似,輒感到親切。故只要令網眼產生手、腳、頭之特徵,即可視為具有
    擬人效果。

  明晨老朽將北上覓址,籌設「書院」事宜,「一得」暫停。此乃老朽羈留地獄最終之願景,成敗難卜,但求心安是也!

    網主人白
9798 留言者:秦漢唐 [2010-03-14]
主題:表情
  老師您好:
  #7190則留言:「人心中有思,表面上必有所示,故謂表示之情。察顏觀色乃人際關係中重要環節,今人只顧自己,早已渾忘。」對學生而言,的確如此。
  表情細微且種類較多(#5957則曾言「六大基本表情」;「美女表情高高掛」中有六十八圖),面部肌肉難見,以至於無論察顏觀色或是製作「表情模組」都有極大困難。
  請老師闡釋察顏觀色和製作「表情模組」的理論及細節。謝謝老師。
  學生 敬上
回應﹕
  察顏觀色者,乃見機行事、非察肌肉觀表情也!工廠生產與市場購貨有根本之別,前者講究細節,後者唯知概要,不可混為一談。緣人生各有「使命」,知命者不宜打野,打野者必未知命。善於察顏觀色之人,多恃其技、陰其謀,可得一時蠅利,而失千秋大義!且技之專者,常賴以維生,終生遊走市井之間。
  再若據該技以取人,必將以偏概全、因小失大也。人之面貌固可以為借鏡,但些微之差,常誤以千里。苟有人恃其技,其人已心有成見,用之於人,是失德也!蓋事上承歡,不論長者顏色如何,皆應恭謹謙誠;律下求正,更應就事論事,焉可細究眉目、尚自搜竭枯腸?
  是此,老朽談五術,點到為止,蓋傳技於世,當立大義!過往,人之有殘障者,社會上難以立足,聖人慈悲,傳五術以濟之。如今,各行各業都有平權保障,且學習五術道途艱辛,是以技止不傳,良有以也!未來五術則視本室進度而定,緣本室人少,能完成者不足計劃之三成,餘當見機行事(非察顏觀色)。

  多媒體之製作與察顏觀色無關,老朽公佈「設計理念」,係為文化傳衍。然本室係文化傳信公司投資之「孵化器」,其發展之多媒體產品擁有權利保障,不可稍洩也!今老朽業已「退休」,大權全數下放,生米熟飯。但本室弟子們日夜拼搏,事成之日理應有所報償,彼等若無意透露,老朽難以代決。
  然而,本室致力於圖文系統已歷時六載,按理,今年可成。惜天有不測風雨,當年「魯濱遜」幾已定案,最後一刻,煮熟的鴨子竟然飛了!前車可鑑,孰知圖文系統下文如何?老朽已老邁不堪,即令明年「幻廬」能夠開張,老朽也已無心「換鹿」矣!為此,凡本室未能竟功之理念,公之於眾也算公德!

  老朽近日可能北上覓址,若諸事順利,尚擬效法敝先祖之「餘念」,私衷籌建一所「書院」。若是,未來五術可作教材,大張玄化,一方面為影片培植人材,一方面為智慧學張目!凡本網會員,欲學者可向網管報名,以試「水溫」。但不能保證「水到渠成」,其非人事可欺,實乃天意難卜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