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0292 留言者:漁儿 [2011-12-09]
主題:一般
  先生精彩的推理,黎明近焉網友豐富的舉證,使「一般」已「由闇入明」了,但我還想就「一般」的字源再追究一下。
  
  在留言(#10286)時,我因一心想向先生請教「一般與具體」,查閱漢字基因字典時,只是馬虎地抄下:般=船隨殳而動,移也;各式各樣之種類。從而,放過了一問:為什麼先民要用「船隨殳而動,移也」,這樣的「動態」意象,來表達具有「靜態」意義的各式各樣之種類:屬、種、類、等、型...?而這樣的「般」,居然能以一代之,表達「萬般」?
  
  不知此問有沒有鑽牛角尖?謝謝先生解惑!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這不算「鑽牛角尖」,相反的,如果不作此問,汝將永生難以領略漢文化之奧妙:何以漢字之一般與萬般同出一源!
  蓋,華夏先民重視自然,一應思維無不道法自然。既然「道法自然」,一應觀念無不隨緣而生,因有生而得住。是故:「般=船隨殳而動」乃事之本然;繼知:「隨殳而動=移」。一之為一,是始;一之為一,又是終。於始終之間,諸般事件悉可類推,由一推之萬不過始終而已。
  話說回來,西人喜歡溯源逐本是好事,但問題出在「道法人思」!一人自以為是,只要出了名,人人以之為師,於是人人自以為是!希臘第一個「哲人」泰利斯,他試圖以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認為「萬物源於水」,直到今天,所謂的科學,還在生命與水中打滾!
  為什麼法「萬物源於水」成為科學,而法「般=船隨殳而動」就難以理解呢?簡單之極:「因為西方勢盛,西瓜偎大邊,人只看到西瓜就看不到自然了」!
10293 留言者:華子 [2011-12-10]
主題:試解般字
  朱老師您好:
  老師最近對「般」及「一般」作了精彩解釋,但魚兒網友對「般」為何有「種、類」之意義有疑問;學生認為行舟搬運一定有載之物貨,而物貨必定有名、有種、有類,因此,般引申有「數別之名」,即種、類之意義了。
  
  不知可否這樣解釋?
回應﹕
  可以,是以用手運物謂之「搬」;皮膚上之創痕謂「瘢」;皿中盛物是謂「盤」;木製盛器謂之「槃」,悉皆有種有類也!
10294 留言者:漁儿 [2011-12-11]
主題:般若
  先生進一步的闡釋及華子網友的補充,使得我對「般」的理解加深了許多。「般」字,動(殳)靜(舟)結合,完美地闡述了:舟載物,「般」者各式各樣之種類;舟隨殳而動,由一推萬,「一般」同若「萬般」!世界上有哪種文字能有這樣的「魔力」呢?
  
  說起「般」,讓我不禁想起一個令人熟悉的佛家語「般若」,文獻上普遍解釋是:「般若」,乃梵語的音譯,指最高智慧。這裡,我可不可以從文字上試解:「般若」,若舟隨殳而動,移也,不住也;引申為「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最高智慧?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般若」雖係譯音,前賢選用時當然有其必要之考量,妙手天成,何嘗不是道法自然?是知華夏先祖們取形以表意,涵意深廣、應用靈活,適與大自然變化相契,西方個人英雄焉能略望項背?
10296 留言者:漁儿 [2011-12-13]
主題:般若(2)
  學生想對「般若」(智慧)再試作理解:佛家語,「無所住而生其心」;道家語,「道法自然」;儒家語,「倫理道德」。統言之,適與大自然變化相契,「道法自然」也。
  是故,先生在「智慧學」中說:智慧者,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從系統的角度,以之衡量人類社會,顯然「倫理道德」可以解決本系統、以及與其他系統之各種問題,故人類曾經擁有「智慧」。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當然,任何人類未曾擁有過之系統、事物、觀念,人絕不可能得知一二。三千年前,時值人類精神文明鼎盛巔峰,東西方聖賢仙佛輩出,盡揭所有理念思想。然勢極必反,自後,文明逐漸改道,東方沈迷在往日的光輝中,直到晚霞滿天;而西方則發物質之餘緒,遂有矽族問世焉。
  「智慧者,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從系統的角度,以之衡量人類社會,顯然倫理道德可以解決本系統、以及與其他系統之各種問題…」斯乃事實,然言外之意,人類若非大自然之最終系統,再若宇宙進化不止,顯然人類芳華已逝,往事只餘可追憶矣!
  職事之故,老朽坐觀月凌星,俯視水浮雲;唯求自性靜,不顧雨濘汀!
10297 留言者:傑克 [2011-12-14]
主題:靜觀
  先生您好,敝人心想「一個人如果到達某一境界。就能站在客觀的角度,靜觀人世的興衰」,也就是古人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應﹕
  完全正確!
  其實,作為一個「人」,應該有條件確知「人」是什麼。如果「人」祇是一個動物,當然所思所行等於動物;再當某人滿足於做一個動物,顯然不知道「動物只具獸性」,更不知如何超越獸性,是稱「主觀」。「主觀」係以自我為主、觀察世事對我之利害,其餘在所不計!
  作為人,一定會知道今天過了有明天、明天過了還有後天,明智之人絕對不願做出令明天後悔之事。當人能顧及今天、明天、後天以及紛至沓來的無盡歲月,就已具備了「客觀」角度。說穿了,人生沒有「目前」那樣簡單,但人若不走出霧區,是見不到青天白日的!
  當人有了客觀角度,站在客觀立場,才有可能把人世興衰看得清清楚楚。看清楚了何謂「物喜、己悲」,當然就不會再存妄想,沒有妄想,生活才會踏實而跨入「境界」。所以:孩童們一步一步學習行路,覺悟人則一步一步修行,待修到一定境界,就知道人行在哪兒了!
10298 留言者:三人 [2011-12-15]
主題:创作与读书
  朱老師:
  你好!
  書讀得愈多,創作能力愈低落,但要提高文學水準,又要多讀經典名著。這樣,搞創作要少讀書,而提高文學水準又要多讀書,這豈不是互相矛盾,怎樣才能使矛盾相統一呢?
回應﹕
  想想看,人要不要先學讀書寫字?如果不學,看什麼、寫什麼?「經典名著=文化水平」的標竿,如果只會寫些火星文,胸中平平板板,除了哥哥妹妹哈哈愛愛,就是玩玩鬧鬧打打笑笑!人生百載,說矛盾,矛盾異常,不矛盾沒有題材!說諧和,諧和異常,如何將矛盾與諧和統一,則看各人的堅持與篤行!
  以老朽為例,讀中學時,最怕的是寫文章。尤其是當年台灣意識型態作祟,一下筆必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結尾則成「光復必成、反攻必勝」。苦的是學子們,八股變成屁股,只好隨便寫些方塊字,不管自己懂與不懂,填滿半頁就可交差,內容只能說差堪比擬冥王星文!
  甫進大學,第一件事就是「莫名其妙」地攬上了一本「社團雜誌」--《崑崙山下》!老朽當年尚小,初生犢兒不識虎,真把雞毛當令箭,破天荒地由自撰文章起(模仿某雜誌、大大小小編造了數十篇),再加上用小字刻鋼板(每方格刻一正方字形),花了一個學期,出版了一本四十頁的油印「雜誌」!
  當然,這是機緣,但小朽憑什麼有此「能耐」?「慣性」使然也!小朽素來挨責成習、從未受「重用」,故遇「好事」拼命,堅持+堅持!那本「雜誌」正是堅持的結果,今生一切無一例外,「不二=堅持」。別的不說,老朽主持本網十餘年,每天堅持凌晨上網,回答網友各種問題,無關利害,天南地北!
  知道什麼是蠶吧?幼時只是青黑色的毛蟲一隻,待喂得飽了,最後吐絲結繭,是有絲綢!如果時日不足,小毛蟲只是小毛蟲;即令成蠶吐絲,一肚子蛋白質漿也要經過適當的氧化!又知道天蠶吧?天蠶無體量大、不作繭,所吐之絲綿綿無盡!人思亦然,多關心、多思考,待堅持成天蠶,還怕什麼矛盾統一?
10300 留言者:漁儿 [2011-12-16]
主題:一般與個別
  還想就「一般與個別」繼續向先生請教:
  從系統的角度,「一般與個別」指「類與成員」,表達了「整體與個體」、「共性與特性」的關係。那麼,從觀念認知的角度,可不可以將「一般與個別」與「共識與個識」相比擬?即客觀整體認知與主觀個體認知,其關係為:客觀認知為主觀認知之總交集,也即「個別」主觀個體的「個識」,經正確的溝通而成「一般」客觀整體的「共識」。比如,「漢字」就是無數華夏祖先的人生經驗,歷經千載的嚴酷考驗,「 約定俗成」的「共識」。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從系統角度」與「從觀念與認知角度」有何異同?如果要咬文嚼字,前者可稱「學術論證」,後者則係「常識見解」。學術與常識很難相提並論,因為學術界重視細節的明瞭準確;常識則為「一般人」共同的認知,彼此同意即可。
  以汝後文所解釋,謂之常識則可,若要視作「系統論證」,尚須逐步提供明確無誤之細節。尤其是「約定俗成」,誰約定?誰俗成?千載以降,不過如此如此,說不得準也!
10301 留言者:陳氏 [2011-12-17]
主題:京百億建英語城 嚴禁漢語
  據報導指,此乃北京一地產商之旅遊項目。原則上,我不否定此項旅遊建設,但若然國人願意將此百億用於興建「華夏文化城」作旅遊項目,相信更加是國人之福。
回應﹕
  目前六成國人尚處於溫飽線上,文化享受還很遙遠。於狩獵季節,該案正常得很,食以稀為貴,沒有獵物入網,怎得珍饈上桌?快了!快了!再等十年吧!
10305 留言者:漁儿 [2011-12-30]
主題:新年祝福
  新年又至,特來給先生道「新年祝福」,感謝先生的教誨!
  
  只要稍有點編程經驗的人,就能明白建「君子之交」網,在方法和技術有多大的難度!以工作室十人之力,工作進度慢于預計,實屬自然,先生不必自責;相反,我們這些作學生的,因未能助一臂之力,倒深感不安。
  
  在最近的請教中,先生多次提醒「學術」與「常識」的區別,要我注意學術上的嚴謹。我一定謹記之!
  
  我目前的工作重心,是試著在我的教學和研究中,認知算法理論中一些最令人困惑的觀念,並最終將之「系統論證」。比如,向先生請教的「問題求解(problem solving)」,西方學者囿于認知的局限,混淆了「求知」與「求解」的區別,造成了認知困惑。
  我以為,目前西方學術界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忽略觀念的常識認知,而以形式化的邏輯推理代替之。造成此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西文的內在結構,缺乏作這樣常識認知的能力,「非不為也,是誠不能也」。另一方面,此現象也提示了我們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如我們盡不到責,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新年快樂。
  君子網站事,老朽不過忝為華夏之後,承襲傳統文化之蔭,為所應為而已。老朽早已練就「寵辱無驚神功」,是得而在本網傾囊以曝也!夫鵬舉不沾絮泥,罡際未聞獅吼,老朽默然,若謂以之「自責」,實屬誤解。蓋老朽「工作」即係「修道」,天陲已經直達,豈會在意人間成敗得失?苟員工們有所成就,其功在彼;即令能力不逮,亦與老朽無干。可惜者,乃未沐清風,又浴湯池之輩,小雉未獲,良機恐逝矣。
  
  正是!「目前西方學術界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忽略觀念的常識認知,而以形式化的邏輯推理代替之。造成此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西文的內在結構,缺乏作這樣常識認知的能力。」
  若論此問題之「根本」,在於早年西方忽視了「自然」之存在而太倚重「一元創造論」。何謂「一元」?如何介定?當先民所知不豐、強行規定「有信始真」之際,「自然」已成為「人為的餘緒」了!再當人生事事都明訂在「一本書」中後,所謂的「常識」就是教條!正因如此,待西方十六世紀爆發了「文藝復興」運動,人思求變,科學便成了「另一本書」,直到如今。
  
  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兒童階段」,在那時,凡是「大人」說的,兒童無不奉為經典!當然,如果長大了的兒童失去了「反思」能力,只是從小變成了老,經典還是經典!人一定要遇到困難、挫折,才有機會「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經典」!所以,西方的二、三百年的輝煌算不了什麼,等到把前兩個世紀搜括的財富都耗光了,志窮氣短,經典才會從東邊出來的!
  舉實例而言:生命之責在於傳種,傳種之機制在於生理,生理支配所有感知,直到死而後止。然而,宇宙持續進化,億萬年來,任一物種生命之承襲都無法達到能量最佳的效能。五億年前地球表面的「細胞海洋」蛻變為多細胞生命;五千萬年前體積龐大的恐龍王國也難以為繼;於是,哺乳類應運而生,於五百萬年前走出保護的叢林,面臨生存挑戰。
  由於生命之外有了生存的選擇,生命體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物種承襲」,感官的功能也進化成為選擇的原始。進一步,「工具」也有了「生命」,五十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以降,直到五千年前的人類文明建立,人在「物種延續」與「文明發展」間激盪。於斯,開啟了中國人認知的「天人之戰」,生命的需求與生存的認知成為人生河流的兩個彼岸。
  中國的道家視之為「自然」,故一任自然;儒家則順從孔老夫子之言:「食色性也」,範之禮儀;法家認為,人性為行為之根,規定法則以對;印度的釋迦牟尼則強調世事空虛無常,因果相隨。唯有西方的基督耶穌,認定「性」是原罪,人難免於「犯罪」,所以人必須相信「造物主」,在「犯罪」後再尋求主的原宥,最終審判始能得救。
  冰山雖浮在水面上,但水下的冰體卻佔絕大部份。即令人類文明昌盛,但因冰山效應,智者究竟屬於少數。而且,對於這種人生最基本的問題,人人都會面臨,但絕非人人皆有答案。人間世事就在這種人人皆知、而人人無知的現實下,不論帝王將相、賢戾智愚,在「人性」的驅使下,無時無刻不上演精彩絕倫的「天人交戰」戲碼!
  
  若無「這樣常識認知的能力」,「非不為也,是誠不能也」或「不為也,非不能也」,又應如何對待?當今世界正面臨新的蛻變,下一個時代就在手邊,知識份子責任重大無匹。不幸,物極必反,人類高居物質文明的頂峰,目空四海!知識份子竊佔廟堂之餘,除了功名利祿就是酒色財氣,還有誰管它什麼原罪、自然?男男女女、朝朝夕夕,嘻嘻哈哈、嘿嘿呼呼是為常識!
10308 留言者:陳氏 [2012-01-03]
主題:內地3D頻道開播 將拉動整個3D產業鏈發展
  看來,2012年,3D新媒體將會在中國百花齊放。
  ===============================================
  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的規劃,自2012年1月1日起,3D電視試驗頻道將正式開播,只要配備高清機頂盒和3D電視的用戶便可免費觀看3D頻道。如此一來,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3D帶來的視覺盛宴。這一利好消息將為3D產業鏈注入活力,3D節目制作商、設備提供商、終端廠商都已蓄勢待發。可以預見,2012年3D產業的發展將勢如破竹。
  奧維咨詢平板顯示中心總經理彭健鋒說,隨著3D頻道開播,缺乏節目源的瓶頸將得到有效緩解,3D電視將得到革命性的普及。
  不難看出,3D產業的普及發展是自下而上的過程,終端廠商起到了引領和驅動的重要作用。在3D電視產品發展日益成熟的情況下,面板、內容、專業係統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發展也蓄勢待發。
  2012年元旦,我國首個3D電視試驗頻道將試播,春節期間正式播出。頻道內容包括動漫、體育、專題片、影視劇、綜藝等類型的3D電視節目,以及重大活動的現場轉播。據中央電視臺技術管理中心副主任路曉俐介紹,3D頻道的開播由中央電視臺牽頭,聯合5家單位共同推進。其中,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和北京電視臺每天負責播放1小時節目,天津、深圳和江蘇電視臺每天負責播放半小時節目(共計4.5個小時,每天重播2次),這樣一來,每天有13.5個小時的節目播出。
  3D頻道的開播將拉動整個3D產業鏈的發展,從上遊3D面板,到終端制造,從專業係統設備,到節目內容準備,各環節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共同推動3D產業的勃興。
  此外,隨著一係列新開發的低成本3D解決方案的應用,從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每季度面板出貨量將超過150萬片,到2012年第三季度,面板廠商計劃將3D面板滲透率提高到20%。
  在節目制作方面,2011年10月底,索尼中國專業係統集團與中央電視臺就3D節目制作發展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索尼3D轉播車也在全國進行巡回,並已經投入到中央電視臺天津電視臺和北京電視臺的綜藝、體育、大型晚會等3D節目制作中。11月底,索尼還成功中標中央電視臺3DEFP係統大單,為中央電視臺提供8訊道的EFP係統設備,包含高清攝像機、ENG解決方案、3D處理校正係統等全套設備。近日,索尼高清影視技術學院3D.4K技術中心又在北京揭幕,為3D頻道的開播做足了準備。
  在制作層面,中央電視臺已與索尼展開了全面的合作,索尼專業係統集團總裁根本章二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3D是繼高清之後改變人們視頻享受的重要變革和市場發展潮流,通過設立3D.4K技術中心,索尼將幫助國內電視臺和相關內容制作產業培養專業人才。
  2011年12月初,為配合中國3D頻道開播,索尼高清影視技術學院為參與3D頻道節目制作的6家電視臺進行了3D培訓。索尼中國專業係統集團高級副總裁井手司治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針對3D領域的發展,索尼對中央電視臺以及全國各省市電視臺做了許多支持工作,不僅是在硬件和解決方案上,還有技術方面的支持、內容制作方面的服務等。”記者了解到,2012年1月,索尼3D轉播車將完成升級改造並加配係統設備,另外,索尼還將協調國外3D制作專家組,為北京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2012年春節聯歡晚會的錄制提供技術支持。
  但在播出方面,據路曉俐介紹,3D節目的質量要求是不低于高清電視節目質量,這在制作環節可以達到,在播出環節目前還達不到。她說:“我們在傳輸最末端採用side by side的雙連接方式,左邊和右邊都是壓扁的圖像,所以1/2的清晰度就沒有了,接收端是達不到高清的質量的。”另外,收看3D節目不僅需要3D功能的電視,還需要配備高清機頂盒,目前運營商免費配發用戶的機頂盒大部分是標清機頂盒,無法收看3D節目。
  由此來看,為保證3D頻道的順利開播和長久運行,還需要從制作和播出兩方面不斷改進和提升,為用戶打造立體的娛樂視聽生活不懈努力。
回應﹕
  這些都是從「生意」角度的新聞,事實上,冰山下面的信息更多。總之,「文化大國」萌芽了,下一波的中國波瀾又將衝擊世界。好日子雖然還有待時日,但是昨日黃花不同於明日青苗,不久的將來,美人遲暮,紅樓已塌,又是一番風景也。
  上週,文化部直屬中國動漫集團節目製作中心之王進總經理來訪,對本室之工作頗感興趣。認為正係國內極端缺乏之「動漫引擎」,有意合作,邀老朽前去講學。老朽素自命清高,商務有香港文化傳信負責,講學事卻可行。然因時機尚未成熟,老朽疑慮尚多,正閉門製作「文化工程」中。蓋宿醉初醒,人若不慎重,很容易將另一瓶黃湯當作解酒藥,後患更大!
  何謂「文化」?西媚之徒無不以歌舞娛樂、飲食旅遊為度,以為「倉分寸在務農之時以下,恥也,屈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享受人生的護身符。老朽期期不以為然!倉廩可空、衣食可缺,禮節榮辱絕非洋大人之窮奢極侈!夫禮有禮法、節有節度!榮禁逾矩、辱不及恥。若談文化,中華如山典籍、瀚海思想怎未見道及?僅談3D節目、影視娛樂!難道人生拼搏只是為聲色犬馬乎?
  西人習性出自狩獵,重效率而輕意義,應用符號而乏概念,是以社會僅有風俗(culture)而無文化!且市場經濟無非商業運作,只顧嘩眾取寵以迎合稚愚,年輕人好動易變,色情暴力必盛,水準日益不堪。當西式歌舞與笑話齊飛,燈光與焰火共一色,市場繁榮之餘,將是垃圾遍地球、明日絕人蹤!
  這種Culture老朽難以苟同,雖人在商圈,身不由己,所幸時已遲暮,老朽自溺於未來之文化工程中可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