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3 留言者:超文 [2011-03-15] |
主題:本立而道生 是,與名字無關,一切都是「能量」的變化與消長。 是,傳說與論證無關,皆因這個上古傳說,扭轉了後學的「常識」,進而胡思亂想。 後學銘記於心,不會再弄玩火了,喝杯水,品嚐裡頭的滋味。 |
回應﹕ 是矣! |
#10081 留言者:超文 [2011-03-14] |
主題:小心火燭 老師所言,後學領受。 小心火燭? 這個問題,令後學不得不追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曾令後學反覆思考,卻不知該開口問誰? 那是一則傳說故事,大意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二人打了一架!後學一直以為,水剋火,理應水神打贏火神,這大概也算是常識。然而在那一則故事裡,火神打贏了水神。 這個結局,扭轉了後學的思路,也擴大去理解這個意涵。後學把火神想像成太陽,而水神就是地球。如此一來,火神必然打敗水神。牛頓的萬有引力,只能解釋地球內的事物,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方能進一步擴展到宇宙。於是,同樣的原素,有了二種不同的結果。立場、目標、動機。 這個問題,一直令後學難以啟齒。只是試著去思考這樣超過自己能力的問題。 |
回應﹕ 小心火燭=老生常談,因為感官的慣性,人經常將身邊的事物視為當然。火燭利於取暖、照明,但是在人類歷史上,因火燭而生的災害,遠較戰爭為烈!就像很多「人道主義」者,把生死看得極重,但卻從來不提世界各國首屈一指的交通事故。為什麼?理論與現實有別也,因火燭不可或缺,理論、主義且放在一邊! 水神與火神打架的故事,可以當神話講,絕不能當理論探討。五行生剋是一種「均衡象徵」,共工與祝融則是「上古傳說」;前者有嚴謹的論證,後者只是人云亦云。再說,二人打了一架,誰贏誰輸也難以定論!什麼叫贏了?多打了一拳?對方退讓了?這又與其「名字」何干?以現實而論,美國人打伊拉克是贏了還是輸了?是指哪場戰役?是指今天還是明天?就像日本侵華,贏了八年,卻輸於一時,怎麼算? 要「想問題」,不外乎胡思亂想或究本溯源,人的毛病很多,最嚴重的是經常浪費了「火燭資源」!大腦是人的火燭,如果用得不當,就要「小心火燭」了!如果人經常胡思亂想,思路亂了,絲路遲早變為沙漠,最後便等於「小時了了」!「這個問題」之問題在此,難於啟齒很好,但若不從根本改善,將永難啟齒! |
#10080 留言者:超文 [2011-03-14] |
主題:聽天由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日本這一【震】,令後學有了更深一層的感觸,這感觸來的很平靜,異常的平靜。原來只是模糊的想法,現在似乎明白了;也許仍是不明與不白。 概括近日的留言,金剛經、預言、老莊。昨日看了推背圖45象,心裡突然一驚,好似明白了,那未來的未來。無土。難怪老師會胸有成竹的與工作室戳力與眼前的工作。時空流程。 |
回應﹕ 能明白最好,個體必須理解與整體的關係,這是常識。(註:引用原文時,不應將標點斷錯,否則難免誤會。該文係《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不「仁(二人之間)」指的是「主詞(天地、聖賢)」不採用「人的意志」,原用逗號分隔非常明確,若連成一句則易與「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混淆。) 王弼《老子註》的解釋是:「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化施化,有恩有為。」人難免有人的成見,天地焉有「仁」意?自然等於因因果果,只有人這種動物,胳膊向裡彎。分明別人是對的,偏有人能拗成萬惡大罪;若自己錯了,可以找到億萬個理由;再若親友錯了,那又算得上什麼? 人生是每個獨立個體、主觀生命的歷程,個人認為什麼對自己有利,絕對有權自主(包括作奸犯科、男盜女娼);宇宙流程是客觀時空的既定規律,該怎樣便是怎樣(含一己受罪、享樂)!人要勝天,就有勝敗的代價,今天人造了兩滴雨,大氣稍變,以後可能旱澇經年!人們以性交作樂,找來愛滋充前哨,遲早家庭破產,各種動物當街互配! 日本位於地緣板塊活躍帶,自古多災,正因如此,養成日本人堅強的性格。雖說流程中因果前定,但天意奧妙,無「人」能知未來(否則內線交易嚴重)。因此,人之「主觀」相當一把萬能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如果日本人不好武逞勇,早年與自然妥協,作為一個寡民小國,怎會捲於近世紀的驚濤駭浪(若是,中國也難剝復)? 主觀人生是「比較感知」的放映室,沒習慣榴槤的人,不會想吃這種「水果王」;未經歷核子災難者,絕不知道幅射線的可怕!人生貧富榮辱全來自目視耳聞,沒住過百間臥室的王宮,草房足可歌頌「陋室銘」!一旦足登青雲、身著綢緞,前呼後擁日久,待再入囹圄,那種感受,簡直比狗彘不如!所以,知足者多幸福! 未來仍然屬於主觀及客觀兩者,《推背圖》是客觀供主觀參考的謎語,主觀則是客觀環境中、個人覺悟的未知數。真正領會者,當知天地本然、必然、依然!且忘卻主觀、客觀,認真、堅定地扮演自己該當的角色,既然天地以自己為芻狗,須知芻狗是草紮的,小心火燭就好! |
#10079 留言者:陳氏 [2011-03-13] |
主題:有關2012世界末日 近日,日本發生大地震,有關2012年世界末日的「預言」又再度引起關注,預料下年會有重大天災導致大量人類死亡,老師對此有何看法?是否人們的恐懼心理導致這種想法出現,從而令到「末日心理」作崇呢? |
回應﹕ 十多年前,台灣中國時報有位編輯,邀老朽寫專欄。老朽「預言」在網絡泛濫下,人人暢所欲言,胡說八道滿天飛。話尚未落,就得罪「貴人」,專欄被腰斬。為什麼?蓋愚人、情人、萬鬼節節節高升,營商大發利是!因人愚好騙、情濃易欺、末日心理更令人恐懼莫名,甘向魔鬼出售靈魂! 2012之末日,純屬虛構,因好話難入耳,妖言易惑眾。待人們嚇得神智不清了,神棍與奸商齊飛,黃金共美鈔轉戶!結果是笨蛋醜態畢露,俗人消財買災,末日過了,笑話也看了! 話說回來,這叫做「現世報」!何解?如今學校不教作人之道,養了一堆「各色技師」,大家上下其手!學生只知進入社會,鎮日賺錢,駭爽興奮!偏偏人是「經驗動物」,對未曾經歷之事物,一無所識!而生活越是優裕,人越是貪生怕死,於是乎,神奸之流鑽進罩門,大家各取所需,民主自由,皆大歡喜! 世上有沒有「末日」?問題在如何定義!難道過完了某一天,世界便不存在了?可能嗎?來日能去哪裡?若是指「我」不知所之,別怕,那天一定會來,但與他人無關!再說,大家「禱告」有用嗎?為什麼「主事者」有那麼多小耳朵,這時才心軟了,一一傾聽?為什麼要信眾捐錢,捐者脫離苦海、收者帶錢上天?這些鬼話,只有鬼信!有人說:「談論末日不為私利」,那麼誇大負面是宣傳什麼?嘩眾取寵意欲可為?說穿了,是自以為高人一等、耀武揚威也! 結論是:天行健,君子應自強不息!雖云工業文明傷害了大自然,今已孽重難返,地球上災害頻仍繁重。但是,天道好還,在因果輪迴下,人類渡過了二十世紀的「愚昧時代」,二十一世紀將是「剝復相循」的契機,故中國代有聖人出,否極泰來舉世春也。 |
#10078 留言者:小朱 [2011-03-11] |
主題:放下和追求 朱老先生: 您好! 金剛經里有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一種空的思想,也是對世事變化無常的一種詮釋。包括放下、捨去都涵蓋在內。先生曾說過三大心法:平心靜氣的觀察、虛心認真的追求、耐心虔誠的接受。學生想請教,我們對于金剛經里這四句的理解,及和先生的三大心法的結合,需要怎樣的參悟和融合?這是其一。其二,生活一方面需要放下,需要捨得。另一反面需要追求目標,追求物質,追求精神,我們怎麼來把握放下和追求?爲了買套房子、買個車子而辛苦勞作,難道是對生活的不放下?不去努力追求更好的工作和薪酬而辛苦和磨難,難道這是對夢幻泡影露電的詮釋?學生思考於此,頓感迷惑,懇請先生指教! 學生,小朱敬上! |
回應﹕ 問得好!樂於奉聞。 金剛經是佛陀對大眾的真實建言,但大眾雖一、主觀卻可無盡劃分,概念一入耳,解之已無窮!茲以「易理」分類而論,人對世間最基本的態度有兩大類,一入一出焉。入世者生活在「現在」,出世者則期之「未來」。佛陀之言因入世、出世之立場亙異,信與不信各有所執,若不解其本義,當是各說各話,永無交集。 那麼,「佛旨」究竟如何?佛陀具無比智慧,首句「一切有為法」已述明一切矣。對入世者言,「有為法」指所追求的具體事物;對出世者,則指追求的理想。「夢幻泡影、如露如電」不表示為「空」,但於時短促,瞬間即成過去。既如是,不論具體事物及抽象的理想,人生除「有為法」之外,尚有何為? 讀到這裡,任何一位主觀個體,都可以說;「我懂了」。入世者認為,佛陀說世間一切都是假的、空虛的,這只能代表部份弱勢族群的看法,故與事實不符。出世者則對生活失望至極,放棄追求,視餘生如同朽木,奉佛陀為神靈。果真佛陀是這個意思嗎?老朽聽過不少「高僧」講經,當然,由於不是信眾,老朽一直半懂非懂。 直到老朽印證了「易經占卜(前曾說明,老朽用電腦占卜約五千卦,正確率在90%以上,餘一成不解)」為什麼?老朽拋除「成見」,全神參酌一個問題:「為什麼是什麼?」結果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因為所以=因果」。若因果論成立,宇宙時空必然有序,絕無「例外」;再溯果求因、將時間展開,可得一時空流程(詳細內容請閱《易經明道錄》及《易理探微》。但恕不另作說明)。 在此流程下,老朽才知自我渺小無助宛似浮萍,一切成敗得失(有為法)更如一萍飄浮滄海中。「自我活著」與「流程因循」分別何在?若有,只有個「小我」自命不凡而已!老朽擅長打虎,下定決心,先打「小我」,打之!打痛了,捨之,直至餘孽盡殲!然而,難!難!難!肉體反抗最烈,意識迂迴硬拗! 但待打疲了、捨光了,「流程」到時,主觀的「我」已不知何在,只見舉世「風暴頻揚、微我囂張」!始知佛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係指主觀個體追求宇宙真實時、由現實回歸本然的獨木橋捷徑!同時,也是一應眾生麻醉自己,留在原地踏步健身的康莊大道!(不懂就算了,別再鑽牛角尖!) 至於老朽說的三大心法,是針對有心瞭解「人世真相(老朽主觀意見)」、最簡單、最艱辛的方法(過程如前述)。觀察時須客觀,是第一道難關,等於先要「否定自己成見」;追求時要放棄面子、架子,空虛若谷,方能進益;到得有了認識,更要能與大自然同步,忍耐時間無情的「考核」(休想一步到位),直到心領神會與宇宙合一。 真能瞭解「有為法」,再談「放下」就不難了,有「捨」必有「得」,但關鍵在「先捨」,捨後必有所得!既能捨,就不怕任何追求,物質可有可無、精神若是若非!不執著、不牽繫,為所當為、捨所應捨!只要把握「良知」的圭臬,心存「整體利益」,慎悟因果,命中注定如何,何妨一任流程隨江河所之? |
#10077 留言者:持心若水 [2011-03-11] |
主題:俗人自勉 學生終日為生計奔波,忙者心亡,也曾多次想來罟網尋求些“經驗”或者“答案”,但每次問題的提出,心裏也浮現出答案,無非私心難去,無非惰性難改。 學生不知此為自己的幸運還是悲哀,而今三十將近,未立,很是慚愧。 天生我材,浩瀚星空下,感受著自己的卑微或者偉大,愚頑或者智慧,未來何去何從,清晰又迷茫,仔細想來,又是一大堆因自身克服不了的惰性而為自己辯解的廢話。 一時的覺悟總敵不過欲的輪迴。 願天下有心人,終成了道屬,俗人自勉。 |
回應﹕ 誰都知道喜馬拉雅山在何處,但世人又有幾個能登上它?宇宙是本體,個人為宇宙的無窮大分之一,人當然「要自私」,否則如何存身?但是,宇宙的奧妙正在於此,百千萬年來,白駒過隙,一個個人影過去了,有心人也總會在門縫中看到什麼。那是什麼?無數量的精神意志所積、整體與個體牽聯不斷、空間與時間息息相應也! 是的,私心難去,但絕非「不能去」!古今大德如縷,在在證實「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夫子說「三十而立」是指他自己,老朽三十有七才「看穿自我」,卻是七十有三「未立」!有什麼好慚愧的?別看某某某高樓聚金、大廈藏寶,那只是演戲的道具,主觀裡,貪財怕死像層層疊幛的王屋大山,須臾不離! 人生是蟬蛻的過程,天賦了駭爽興樂的感官,比宦官更親,絕對忠於「自我」!不論是誰,人只要賴在「主觀城堡」中,就可以認定一己「童年快樂、青年歡愉、中年幸福、老年健康」!只是,這種主觀經不起風吹、出不了溫室的大門,只能巨大幃幕高高掛,號召一些莫明其「女少」的小青年,自任金光黨魁、成不了蟬。 其實,感官的真主是現在,自我亦然,但「現在」是種迷離境,只是感官傳來剌激的剎那。如果一位皇帝被宦官包圍了,他一定是個昏君,再看古往今來,哪位昏君不是「生活得感覺良好」?「惰=心想手拿著肉」,比雞肋更乏味!祇是感官所感永為自我所繫,只要心不被肉所惑,別管什麼偉大卑微,做做自己清醒的主人可也! 忙「忙」也好,不必慚愧,也無須多事解釋。花開須時,只是石頭無此必要,因為石頭不可能變成植物,時間到了,另有去處。覺悟者重要的是「心止於一」,果真止於一,靜俟花開罷。 |
#10076 留言者:乾乾 [2011-03-10] |
主題:讀莊子有感 朱老師: 您好! 最近迷上了《莊子》。一開始是讀南懷瑾老師的《莊子諵譁》,現在則讀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今晨(上班車上)剛讀完齊物論。不由得有點感想。 一,您的宇宙浪子書中很多構思,和莊子書中有許多相通之處。如意識神功、如無手無腳的比爾等等。 二,讀著莊子,時時可以感到古人之文字皆有實際工夫,非僅文字而已。工夫不到,說不出那樣的話,也沒有那個境界。中國工夫,原來大道都藏在這些經典里啊。 三,讀了莊子,對宗教就看透了。因為宗教最重視戒律,而莊子的境界已達無戒之戒了,所以遊于無何有之鄉,寓于無竟之境也。 大道自然,期待工作室的驚人作品早日問世。 乾乾 敬上 |
回應﹕ 以聰明才智而論,莊周可謂中華第一人,後世之士大夫鮮有不被折服者。老朽自命「道家」,私淑老莊良久,初尚為天師之流所惑,臨道趑趄,不敢認宗。及至練得寵辱不驚神功,始知天下松林無盡數,山野孤峰有殘株!是什麼料便是什麼料,不會唱歌跳舞,避開人群,反而在道上更逍遙自在! 不過,汝學了易經、讀了莊子,又「遊于無何有之鄉,寓于無竟之境」,看來「銀行」法已登峰造極(有借有還也)!不然,何以「大道自然」之餘,「期待工作室的驚人作品早日問世」?欲嚇醒莊周乎? |
#10075 留言者:陳氏 [2011-03-09] |
主題:橫琴資訊 供網友參考 老師您好。 近日,內地政協舉行會議,而橫琴發展亦被列入十二.五規劃中。本人與友人傾談,提及有關橫琴事宜,各人都滿腦子疑惑,有些甚至不知道橫琴是什麼?在哪裡? 而我近日在網上找到一則羊城晚報藉著十二.五規劃有關橫琴的訪問的節錄,可供網友參考。 ================================================ 羊城晚報:傳言中會“比特區還特”的珠海橫琴新區最受大家關注,能否透露一下該專案的最新進展情況? 李妙娟:橫琴是中央支持澳門多元化經濟的政策平臺,中央在澳門旁邊用大於澳門幾倍的面積設立一個這樣的新區,肯定要給以相關的政策配套。比如,橫琴是一個島,在通關上必須要考慮其特殊性,跟內陸、珠海不同的通關政策一定是要擺在這裏的;在設計一些國家鼓勵的產業政策方面,因為珠海不可能搞一般的工業、一般的製造業和一般的重化工業,必須通過發展現代的服務業跟它互補,另外還要引進一些高科技專案;金融創新方面,橫琴也可能作為一個平臺,因為要支持它開放;現代物流方面,也可能給它一個政策;另外,澳門政府希望把橫琴打造成一個中藥基地。對於在橫琴發展什麼樣的產業,相信國家會制定一個鼓勵類的目錄,對此國務院、各部委已經在研究。 羊城晚報:有沒有時間表? 李妙娟:有,近期就會正式公佈,因為已經列入“十二五”規劃,國務院也批復了,具體政策近期一定會出臺。 http://hm.people.com.cn/GB/42273/14101796.html |
回應﹕ 其實,道理很簡單,「僧多粥少」也!島上區區五平方公里土地,如何分配?港澳財閥比比皆是,不論是誰,都能在朝中呼風喚雨,早已較勁到汁乾骨焦矣!須知,廣告、文宣者,號召眾睞也!今有肥肉一塊,而豺狼環伺,看看那些利牙森齒,足矣!故相關部門一律低調以應,連敝公司也絕對封口! 若謂外界「滿腦子疑惑」,若非無利害關係、即屬伺機待噬而無從下口者。蓋一般老百姓只會看熱鬧,沒有熟女麻辣、幼齒香甜,就提不起味口!誰管橫琴在哪裡?上面沒有熊貓可看、沒有麥當待撈,連該島最具盛名的生蠔,吃到嘴裡,也與市場上的大宗物資無異! 那麼,飯已成粥,計劃已定,外界還要知道什麼呢?以本公司為例,誰管誰懂不懂技術?誰管誰在從事文化大小計?重要的是,公司能賺多少錢?投資股票能分到多少?這些消息說早了有誰會相信?無人相信說了又給誰聽?至於別的公司,各各忙著卡位、數鈔票,公司經營策略,誰又需要外界知道? 總之,冬去春來,四時如昔,苗依耕耘而茁,花應節令而開。老朽職司振興傳統文化,所關心者唯工作之進程,而今手握大纛,旌旗招展,但願行軍順暢、無須萬眾響應也! |
#10074 留言者:陳氏 [2011-03-08] |
主題:新聞分享 3月6日,政協會議期間,廣東與澳門簽署《粵澳合作框架協議》,贏得澳門各界一致好評。其中,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粵澳會完善雙方文化創意產業合作機制,制訂發展規劃及扶持政策,培養文創人才,推動設計成果可量化生產。同時鼓勵雙方企業互相投資,共同培育出有競爭力及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創企業。在橫琴會建設文化創意區,匯聚國內外文創人才、資金及技術,開發文創產品。 希望各界繼續齊心協力,打造創意橫琴! |
回應﹕ 謝謝分享。 衣食足而後知禮樂,此之謂也。養兵十載,用於一戰,天時地利已具,人和在己,不敢稍有怠忽焉。本室之技術日漸成熟,目前趁著還有時間,正在「微調」全自動程式中。過去已矣,不久,本室將有「令人難以置信」之作品公諸於眾!且再給予時日,只要本室尚在,絕不讓黃鬚碧眼兒,略染指我文化市場! |
#10073 留言者:陳氏 [2011-03-03] |
主題:股份捐贈 據悉,老師所持之所有文傳股份,已捐贈予一所非牟利文化慈善機構,這一無私之舉動,實在是中華文化之福。老師不但專注以科技推廣文化,而且更身體力行,捐贈文化慈善機構,希望其他有能者能多多學習。 另外,這間非牟利文化機構是否一向對有文化貢獻之人或機構作出慈善捐助呢? |
回應﹕ 此事實屬丁一所為,緣數年前老朽已將全部持股捐出,再也不聞不問。時丁一與其友人曾承接甚多(細節老朽無意瞭解),擬以之在香港成立一「朱邦復非營利事業文化基金」。孰料在港成立「非營利基金」不易,需要一些實證,且須由特區長官簽署。經過數年努力,丁一決定改在澳門申請,且自行加碼兩千萬元,始告成功。 前幾天,丁一攜來核准之文件,著老朽簽字。天下竟有丁一這種「義人」,善理財而不戀、能用才而不拘,中華文化精髓如斯,吾道不孤!既有丁一在,道法自然,老朽將繼續抱著「不聞不問」的態度,一切事務由基金會全權處理。老朽早已過了災、情、利、權各關,如今「貪官遍野」,為免「老來變節」,必須「未死先放」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