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7 留言者:傑克 [2011-12-14] |
主題:靜觀 先生您好,敝人心想「一個人如果到達某一境界。就能站在客觀的角度,靜觀人世的興衰」,也就是古人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回應﹕ 完全正確! 其實,作為一個「人」,應該有條件確知「人」是什麼。如果「人」祇是一個動物,當然所思所行等於動物;再當某人滿足於做一個動物,顯然不知道「動物只具獸性」,更不知如何超越獸性,是稱「主觀」。「主觀」係以自我為主、觀察世事對我之利害,其餘在所不計! 作為人,一定會知道今天過了有明天、明天過了還有後天,明智之人絕對不願做出令明天後悔之事。當人能顧及今天、明天、後天以及紛至沓來的無盡歲月,就已具備了「客觀」角度。說穿了,人生沒有「目前」那樣簡單,但人若不走出霧區,是見不到青天白日的! 當人有了客觀角度,站在客觀立場,才有可能把人世興衰看得清清楚楚。看清楚了何謂「物喜、己悲」,當然就不會再存妄想,沒有妄想,生活才會踏實而跨入「境界」。所以:孩童們一步一步學習行路,覺悟人則一步一步修行,待修到一定境界,就知道人行在哪兒了! |
#10296 留言者:漁儿 [2011-12-13] |
主題:般若(2) 學生想對「般若」(智慧)再試作理解:佛家語,「無所住而生其心」;道家語,「道法自然」;儒家語,「倫理道德」。統言之,適與大自然變化相契,「道法自然」也。 是故,先生在「智慧學」中說:智慧者,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從系統的角度,以之衡量人類社會,顯然「倫理道德」可以解決本系統、以及與其他系統之各種問題,故人類曾經擁有「智慧」。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當然,任何人類未曾擁有過之系統、事物、觀念,人絕不可能得知一二。三千年前,時值人類精神文明鼎盛巔峰,東西方聖賢仙佛輩出,盡揭所有理念思想。然勢極必反,自後,文明逐漸改道,東方沈迷在往日的光輝中,直到晚霞滿天;而西方則發物質之餘緒,遂有矽族問世焉。 「智慧者,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從系統的角度,以之衡量人類社會,顯然倫理道德可以解決本系統、以及與其他系統之各種問題…」斯乃事實,然言外之意,人類若非大自然之最終系統,再若宇宙進化不止,顯然人類芳華已逝,往事只餘可追憶矣! 職事之故,老朽坐觀月凌星,俯視水浮雲;唯求自性靜,不顧雨濘汀! |
#10295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11-12-11] |
主題:牡中之首 朱夫子尊鑒: 今日參觀了本州畜牧業大展,來到了從一百隻「牡」牛中「脫穎而出」的冠軍前,此牛果然不同一般,身披一彩布,上書葡文「Campeao Especial」。突然一念,哈!這不就是漢字中的「特」嗎!正符合 先生之謂:「華夏先民重視自然,一應思維無不道法自然。既然「道法自然」,一應觀念無不隨緣而生,因有生而得住」。 回到家,查了「說文解字」:特,牛父也。其實,「說文」已說的很清楚,可為「牛」之「父」之「牛」曰:「特」,只是在今天以前,沒深刻的去理解「說文解字」。 |
回應﹕ 如是如是,自然而然也。 |
#10294 留言者:漁儿 [2011-12-11] |
主題:般若 先生進一步的闡釋及華子網友的補充,使得我對「般」的理解加深了許多。「般」字,動(殳)靜(舟)結合,完美地闡述了:舟載物,「般」者各式各樣之種類;舟隨殳而動,由一推萬,「一般」同若「萬般」!世界上有哪種文字能有這樣的「魔力」呢? 說起「般」,讓我不禁想起一個令人熟悉的佛家語「般若」,文獻上普遍解釋是:「般若」,乃梵語的音譯,指最高智慧。這裡,我可不可以從文字上試解:「般若」,若舟隨殳而動,移也,不住也;引申為「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最高智慧?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般若」雖係譯音,前賢選用時當然有其必要之考量,妙手天成,何嘗不是道法自然?是知華夏先祖們取形以表意,涵意深廣、應用靈活,適與大自然變化相契,西方個人英雄焉能略望項背? |
#10293 留言者:華子 [2011-12-10] |
主題:試解般字 朱老師您好: 老師最近對「般」及「一般」作了精彩解釋,但魚兒網友對「般」為何有「種、類」之意義有疑問;學生認為行舟搬運一定有載之物貨,而物貨必定有名、有種、有類,因此,般引申有「數別之名」,即種、類之意義了。 不知可否這樣解釋? |
回應﹕ 可以,是以用手運物謂之「搬」;皮膚上之創痕謂「瘢」;皿中盛物是謂「盤」;木製盛器謂之「槃」,悉皆有種有類也! |
#10292 留言者:漁儿 [2011-12-09] |
主題:一般 先生精彩的推理,黎明近焉網友豐富的舉證,使「一般」已「由闇入明」了,但我還想就「一般」的字源再追究一下。 在留言(#10286)時,我因一心想向先生請教「一般與具體」,查閱漢字基因字典時,只是馬虎地抄下:般=船隨殳而動,移也;各式各樣之種類。從而,放過了一問:為什麼先民要用「船隨殳而動,移也」,這樣的「動態」意象,來表達具有「靜態」意義的各式各樣之種類:屬、種、類、等、型...?而這樣的「般」,居然能以一代之,表達「萬般」? 不知此問有沒有鑽牛角尖?謝謝先生解惑!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這不算「鑽牛角尖」,相反的,如果不作此問,汝將永生難以領略漢文化之奧妙:何以漢字之一般與萬般同出一源! 蓋,華夏先民重視自然,一應思維無不道法自然。既然「道法自然」,一應觀念無不隨緣而生,因有生而得住。是故:「般=船隨殳而動」乃事之本然;繼知:「隨殳而動=移」。一之為一,是始;一之為一,又是終。於始終之間,諸般事件悉可類推,由一推之萬不過始終而已。 話說回來,西人喜歡溯源逐本是好事,但問題出在「道法人思」!一人自以為是,只要出了名,人人以之為師,於是人人自以為是!希臘第一個「哲人」泰利斯,他試圖以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認為「萬物源於水」,直到今天,所謂的科學,還在生命與水中打滾! 為什麼法「萬物源於水」成為科學,而法「般=船隨殳而動」就難以理解呢?簡單之極:「因為西方勢盛,西瓜偎大邊,人只看到西瓜就看不到自然了」! |
#10291 留言者:陳氏 [2011-12-08] |
主題:紅旗遭遇實在可惜 跨國公司成功佈局開源軟件知識產權 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近日,業內傳出曾經的國產開源辦公軟件旗幟型企業紅旗2000將被控股股東以1800萬元出售的消息。 一年前,有媒體報道稱紅旗2000因造假而出局核高基,紅旗2000原總經理胡才勇因此被免職。紅旗2000反應激烈,在第一時間發布聲明稱“媒體報道失實”后,還召開媒體溝通會,時任總經理張斌表示“紅旗2000將繼續走開源之路,結合全世界的力量,去發展國產基礎軟件,將更加專注產品的應用。” 但一年以后,記者發現該公司的網站已經不存在,免費服務熱線800電話也已不存在,致電前總經理胡才勇先生證實“被出售”消息的真實性也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作為股東具有優先購買權的中科紅旗也沒有做出回應。 其實,自去年因“造假”風波成為媒體焦點以后,就不時傳出其員工不斷流失,瀕臨解散的消息,紅旗2000也成為多方逐鹿核高基巨額財政補貼棋局中的第一個犧牲品。 紅旗中文2000與另一家也以“紅旗”為標緻的中科紅旗在10年前都與中科院軟件所有些淵源。中科紅旗的方向是開源操作系統Linux,紅旗中文2000的方向是桌面辦公軟件,二者的組合正是為了挑戰微軟的壟斷產品Windows 和Office辦公套件。紅旗中文2000是由中科紅旗和香港文化傳信〔0.90 -1.10%]集團共同出資籌建,港方占有65%的股份,其餘35%的股份由中科紅旗持有。 2006年,處于經營困境中的紅旗中文2000被在京的港資企業中企動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時至今日,紅旗中文2000公司的註冊資本依然是1000萬人民幣,該價格也是本輪控股股東出售的底價。 |
回應﹕ 往事不堪回首!這一切錯在老朽,因當年與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之副所長孫玉芳交善,為了協助「學者創業」,老朽說服文傳投資一千萬,中科院佔技術乾股35%,共同成立北京中文2000公司。老朽任董事長,孫玉芳副之,開發LINUX之中文2000操作系統。 孰料,公司甫成立,中科院又開辦紅旗公司,由孫玉芳主持,也以操作系統為對象。老朽不願給孫玉芳增加困擾,只好改攻辦公室作業系統。及後,由於理念有別,老朽堅辭兼職,並有意脫手。到2005年孫玉芳病故,文傳即將股權轉賣給另一家港資公司,自後便未曾聞問。 不是生意人,難為生財事,光一個文傳,已經將老朽五花大綁,開赴刑場!目前,老朽眼中只有一個「君子之交」網站,如果沒有天災,下週可堂堂問世。本網將陸續推出數十種4D功能,包括一「網上迷你攝影棚」,人人可以自行「拍片」!老實說,成敗小事,老朽只求不做「小人之拗」就好! |
#10290 留言者:漁儿 [2011-12-07] |
主題:抽象与具象(3) 謝謝先生的指正!謝謝黎明近焉網友的心得分享!由此,我再試著分析一下留言(#10286)中的認知困惑: 1,「一般與具體」相提並論的來由 人們在談論一類事物或個別事物時,常會用同一個概念或觀念來指稱。比如,「白馬」有時指「白馬」類,有時指一匹「白馬」。為了在認知上區分這二種情況,人們會用「一般與特別」來區分,但在許多譯文文獻中,又常用「一般與具體」來區分。我沒有意識到將「一般與具體」相提並論的不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向先生提問的。 2,「一般與具體」相提並論可能引起的認知困惑 當把「一般與具體」相提並論時,「具體」就讓我想到「具象」,進而又想到「具象、抽象」,於是產生了留言(#10286)中的認知困惑。 3,中西文比較 在西文中,常說:general and specific, general and special, general and particular, 以致很難區別specific, special, particular;但在漢字,卻可以區別「具體、具象、特別」。如此,當用「一般與特別」或「一般與個別」來談論一類事物與個別事物時,就比「一般與具體」表達得清楚。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這正是西風東漸的必然!要談西人西文,先得知道,其中「義理=0」!不相信,請確確實實、一絲不苟地把「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表達出來看看!且別談什麼一字一概念,能夠各寫一本書、能把其中精髓沾沾醬油,老朽保證「五體投地」! 問題在,老朽是「未亡之華魂」,沉埋在十九級污染空氣下,早就自嘆:「歸去來兮!華夏已蕪胡不歸?既自以苟活為奴,奚獨醒而孤悲?悟已往之不再,知來者之可恚;本迷途且難返,覺舉世之無非。」奈何?奈之何?奈奈何何?一般與具體其何? 其實,唇亡齒寒,人類已墮落如斯,奢談仁義道德?肚子裡灌滿了白酒,誰不想開車「回老家」?夫剝滿必復、否極泰來,當人類神智已迷,一個個搖搖晃晃、拖著不聽支使的雙腳,還能走向何方?老朽但知,道法自然,一般具體也好、「奸勒若」也罷,如是如是! |
#1028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11-12-07] |
主題:視為一般 朱夫子尊鑒: 依據#10288則,「一般」這個觀念,是否可定義為:「同一之屬、種、類、等、型...。」而絕不能 =「通常、普遍」。 例: 眾生一般 = 眾生同般 = 眾生同等,在生命的層次,「人、牛、犬、豕、馬、羊、鳥、魚...」=「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萬般一般 = 萬般同般。 但是,現在有個「問題」,我現手上有數十本字典,或說是辭典、或說是詞典吧!對於「一般」的解釋皆為「通常、普遍」。這下麻煩來了,如果總統犯法,遇到個「恐龍」大法官,將「總統犯法,視為一般」,解釋為「總統犯法,視為通常、普遍」,那真是「一」字入「官」門,九牛拖不出了。 |
回應﹕ 是的,「般」者各式各樣之種類,一般則為該同一種類之全也。「通常」者,與「常」相通;「普遍」者,普之且遍也。通常用於「事件」出現之頻率,其不大於常態之謂;普遍則用於事物之分佈,其範圍普及、空間廣袤之謂。漢字之本義原本精緻明確,惜千載以降,國人久處蘭馨之室,有鼻不聞德香! 自上世紀初「窮書生造反」,文化賤若廁餘,訓詁學被丟到糞坑,四書五經成為毒藥,國魂已亡矣!「五四之輩」,但知天下有英文、世界有強權,中華不過阿Q之P族!百年來,數十億人齊赴西方叩首奉經,眼中只見美鈔、黃金、黑油!所幸,老朽已熬出頭來,即將駕返極東,不再看「哈西」之臉色! 所謂「數十本大字典」,且先定義一下:數百個抄錄學者、數千個編纂飯碗、數萬個吹風火爐、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數千萬、數億個盲目跟從之眾!反正美國老大哥有言在先,愛因斯坦與米老鼠一律平等,死人骨頭與土下化石沒有區別!字典=辭典,漢字=符號,老朽=無言! |
#1028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11-12-06] |
主題:一般一般 朱夫子尊鑒: 假設,古人造物為用。例:斷木為耒、刳木為舟...,人造物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因此,漢字也隨著人造物之增加而由無倒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 例: 舟:象形、會意、指事。古人利用木頭,最初造出、最簡單之「浮在水上之物」。 象形-甲骨文 字義:(體)象舟之形,可浮在水上之「物」也。 殳:字首〔又〕:手持。 字身〔几〕:象兵車上的垂斿形。 指事,會意,形聲-甲骨文。 字義:(體)手持之兵器,大而長,尖有羽飾。 (用)兵器也,在地為戈,在水為漿(短而小者稱漿、長而大者稱櫓- 既可在水中划動使舟前進、後退、轉彎,又可作為兵器攻擊、防禦)。 般:字首〔舟〕:象形、會意、指事。古人利用木頭,最初造出、最簡單之「浮在 水上之物」。 字身〔殳〕:手執兵器,隨器而動狀。手執漿櫓,隨漿櫓而動狀。 會意-甲骨文 字義:(體)隨漿櫓而動之舟,般也。(初稱般,其後隨之者有舠、舢、舫、 舲、舳、舴、舶、舸、船、艇...,凡舟之屬皆稱「般」。 (用)舟隨漿櫓而動,移也。 (用)借指各式各樣之種、類、型。 諸般:諸多之種、類。 萬般:全部之種、類。(萬在此有「全」之義,指所有事物之總和。) 一般:統一之種類。(漢字基因字典原載) 依據#10286則, 先生之推理,一之為一,為一之最全;十之為十, 十之最全,其千萬億無不盡然。 般之為種類,同般者同類,一般為一類、千般為千類,以一代之,一般同若萬般! 困難在理解這個「一」字,漢字有時具「正」、「反」兩義。 例:正義 「一」心「一」意],可解釋為「全」心「全」意。在此「一」為「全」。 「一」心「一」德],可解釋為「同」心「同」德。在此「一」為「同」。 例:反義 某一事物被分為二數或二數以上時,「一」字又有「不全」之義。 一半、一些、一段、一節、一則、一批、一幕 ...,在此「一」 又有「部分」或不全」之義. 因此「一般」這個「觀念」,是否須以「體、用、因、果」,並在不 同的層次、立場來理解. 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天、地的層次、為「公」立場,「天無 私覆、地無私載」視萬物「一般」,此「一般」同若「萬般」為「全」. 故「一般」借為泛指之詞.與「特別」反義、與「通常、普通」可資比擬。 例:「一般、普通、通常」來說,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O型。 但是,「一般」若用來指「個體」時,「一般」又有「不全」之義, 因為少了「特別」的「個體」,而「特別個體」亦為「整體」之一部分。 例:還有Rh血型系统、亞孟買血型系统、米田堡 (Miltenburger)血型系统、Hh/孟買血型系统、P型...。 寫到這裡,自己覺得好像是在「咬文嚼字」,一般一般,從小唸書到現在,就是這麼用「一般」,這「一般」還真非「一般」! |
回應﹕ 首先,老朽為基因字典中「一般:統一之種類」之錯誤道歉。尤其是給「漁兒」網友回言中,曾謂之大大的錯誤,沒想到,錯在自己!這正是「由闇入明」之見證也! 「一」並無「反義」,一半為半之全、一些為些之全、一段為段之全……,其他種種,莫不盡然。至於所舉之例,皆係「一般之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