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78 留言者:阿文 [2006-10-14] |
| 主題:阿文回覆士心函。 士心: 你好! 阿文所提:為文、編校之法,但作「分享」即可,實不敢「指教」也! (阿文對於文章之編校、排版,自求甚嚴,然:若「以律已之心,而欲律人」,則將「自討苦吃」也!) 關於去維基修文一事,編輯維基詞條,要先註冊,雖然簡便,但阿文尚無心思,加入維基,因為:看得難過、看不下去,就想動手修校,那可真會累死自己。 你有註冊,但依修校後之文章,前去加以修校即可。 至於:「維基文章,無法段首空兩格」一事,阿文前去維基之「沙盒」,測試結果,是可以的,唯段落間,須「加空一行」,才不會變成「大塊文章」。 (不知你貼文時,問題出在哪裡? 且參考所附連結:《段前空兩格》,看看是不是問題所在?) 文章之編校,也不是什麼大學問、大功夫;也不是:要人扛起兩百斤的米、賽跑一定要得冠軍、考試一定要第一名--非是人「做不到」的事,而是人「不做到」的事,問題只在於:「肯不肯」而已! 士心倘若有心、有興趣,可至「阿文的世界」,去看看:《標點符號使用法、文章排版之要點》等文,相信:你會穫益良多的。 (不好意思!好像在替自己,打廣告似的--實乃希望:有更多人,能夠注重一下:「作文之章法」,好教自己,能夠多看到一些:「順眼」的文章。) 能多用點心、多盡點力,也就能有更美好的成果。 祝: 平安喜樂! 阿文 2006.10.14.六 21:50:33 ※模版測試沙盒(段首空格測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 ?title=Template:瘝?&variant=zh-tw ※段前空兩格: http://atong-pan.spaces.live.com/blog/ cns!32238D5300951BDA!182.entry ※標點符號使用法、文章排版之要點(左框中目錄有連結): http://myweb.hinet.net/home17/a-vun/01/01.htm ※修改範例(笑話,文章整修前後的差別): http://home.kimo.com.tw/a_vun/Hhjy/Hhjy.htm |
| 回應﹕ 木。 |
| #6903 留言者:小人 [2006-10-18] |
| 主題:問題 老師:您說非美不看,非真不聞,非善不行,這不和去除分辨心有別嗎?我正在練習,一下子又糊塗了,我還沒有判斷力,怎麼判斷真善美呢? |
| 回應﹕ 問得好!問得好糊塗! 「非美不看、非真不聞、非善不行」是為了培養技術能力,有網友要學語文,此為入門之道;以往老朽曾言,修道者修煉品德,必須先「去掉分辨心」,這兩者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扯到一塊來了?閣下在「斷章集郵」乎? 閣下大概忘了,任何人都有其立場,判斷事物則要有目的,否則玩什麼糊塗遊戲?如果要培養能力,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最好!問題在美學三原則(記得吧),經常見到的,久而久之,便成為「必然性」!麻煩是,一旦成為必然,「非必然」的就不美了! 以漫畫為例,美國漫畫以動物為主,再怪也不至於影響人;日本就反其道,專畫「變形美女」,眼睛佔了臉的一半,鼻嘴幾乎看不見,下巴則是尖得像匕首!影響所及,日本美女非常恐怖,有個叫安室的影星,紅得發紫。偏偏哈日族不少,看來整容手術大興,怪物將滿街跑! 文學音樂更嚴重,像目下的火星文,成了流行時尚。老朽為了要反抗這種「極權」,堅決不看,以免被灰化!至於野貓叫春式的歌曲更是拒聽!這樣保持了純淨,增進了敏銳,欣賞創造,無所不宜!這個原則老朽自幼堅持,迄今已有五六十年了,永遠與高人過招,所以能步步登高! 要知道,不僅今日,任何時代都有這種問題。因為真知灼見者太少,反正大家都不懂,彼此沆瀣一氣,互為依靠。於是,就有了「尚黑成黨,黨同伐異」的典故了!今天,美國金光黨將之發揮得淋漓盡致,分明是垃圾(如垃圾債卷),他要你買、你不得不買,美其名:繁榮進步!其實:自甘墮落! 至於閣下又問:沒有判斷力,該怎麼辦?辦法非常簡單: 1,先寄托在名人門下,最好是首屈一指: 老朽崇拜貝多芬、米開朗基羅、羅曼羅蘭,向他們看齊! 2,不交莠友、不與志不同道不合之人來往! 當然,這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本事,否則,一次破例就完了! 3,下功夫,研究為什麼第一名是第一名? 一回生、二回熟,由不懂到懂,難的常在第一步,跨出去,必有收穫。 再談修煉品德為什麼要去除分辨心? 所謂品德,就是要能自律、容人、濟眾。因為「好、壞」只是一種比較的結果,世人有好有壞,本是常態;就算把壞人全殺光,剩下的兩個好人中,也必定有一個較壞!如果要分辨,將永無止境!品德也成了「拼得」,對世上一個人都容不了,還談什麼濟眾? 閣下正在修煉,煉什麼?千萬別把品德當作技術,更不要把技術當作品德就好! |
| #6910 留言者:子矩 [2006-10-19] |
| 主題:慚愧 朱老師,您好: 後生晚學初學成語「邯鄲學步」時,直呼荒唐,不覺此成語有何用 來美二十年後,英文不怎麼樣,中文也大幅退步,真是邯鄲學步! 晚學首次留言,不到百字,就有三個錯字 -- 本「分」 與「准予」。 深感羞愧。 晚輩是老師所謂的「科技貴族」,現很想換跑道,想用下半輩子 從事有意義,有關中華文化的事,但不知從何著手,請老師指點迷津。 |
| 回應﹕ 邯鄲已能走到此處,值得恭喜。文化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大家的事,只要認同,不論人種都可以介入。只是文化不比商品,看不到、摸不著,一定得全心灌注,才能欣欣向榮。待功夫深厚了,文化會蛻變成人的精神生命;待人具備了精神生命,才會見識宇宙中的「自然色」! 多看古書,古時沒有如許物質引誘,人多能徜徉在心靈世界。而且,在浩瀚海的著作中,沒經過時間考驗、沒經過優選淘汰,一個人能看幾本?老朽從來不與時賢交往,理由無他,已被污染成灰黑色,境界太低也! 既不怕煎熬,歡迎入會。 |
| #6911 留言者:雅各 [2006-10-19] |
| 主題:心靈的享受 朱老師您好 學生非常喜歡這裡,每次夜深人靜時,總會上來學習,也聽聽別人的想法。學生對『易』特別有興趣,因此也很喜歡朱老師的著作。只可惜學生資質較差,才疏學淺,學習較慢,不敢多言。 學生總是覺得,現今的科技實在還不夠進步,還有許多困擾人們的問題尚無法解決,尤其是疾病或是因身體殘缺而受苦的人還那麼多。有時候想想,一台電腦搞了幾年,速度仍然慢的像蝸牛,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徹底解決。 每次總是很期待工作室有新的消息發佈,也祝福朱老師團隊一切順利。誠摯希望能加入會員。 雅各 敬上 |
| 回應﹕ 進步永遠是慢於墮落的,比如爬山,小小心心、謹謹慎慎,好不容易才到山腰。但只要一個不注意,踏錯一步,就立刻曲終夢迴。 學習是終生行為,有些知識需要機緣,尤其是有關「人生」的,未具經驗,門都沒有。接觸到是第一步;有興趣則是第二;痛下功夫是第三;但臨門一腳,端視「人生體驗」!《易經》正是如此,老朽自年輕就有興趣,但卻熬到五十歲,才落入孔老夫子的儒咒(見《智慧之旅》)! 歡迎入會。 |
| #6937 留言者:網主 [2006-10-27] |
| 告網友: 做人信義為先,而欲維持誠信不墮,切勿順口然諾。此次老朽又犯了輕信之過,特向網友們致歉。 緣於月前接獲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來文(#6754則),邀請老朽參加中華文化講座。老朽於網上答言:「來函另覆」已經違反老朽不回私函之諾言。但若比照時賢「寧為瓦碎、死不認錯」,「硬拗一氣」,尚可解釋為係「不回私函回公函」也。 實則,當時係不便於公開回答。蓋老朽經過一而再、再而三之努力,始終被「正統人士視為異類」。故此,老朽對學校是「緣斷情未盡」,尤其是中文系,猶想去推介「漢字基因」。雖然明知無效,但「娘心難安」,總覺自己努力不足! 不久之前,有記者於本網得知「圖文系統」事,欲來訪問。因目前工作正緊,一旦曝光,門前車水馬龍,勢將應接不暇。所幸,經過溝通,該記者頗能諒解,老朽告以待時機成熟,將一併公開。蓋人盡皆知,新聞界「獨家」成風,只要一家先播即非「新聞」,自後無人再問矣! 問題在於,此次一去台北,必有記者來訪。一旦被問及圖文系統,以老朽個性,到時定將「大閘洩洪」焉!果如是,乃失信於該記者也! 偏偏老朽忙昏了頭,回台北大學函件時,已忘了此事。待十月紅軍「圍城」,老朽突然憶及!其被圍者,失信之輩也!當時判斷之下,若取消台北大學之演講,不過老朽個人之污漬;設若被記者包圍,老朽將圖文系統和盤托出,後果嚴重(未成功前人恒不信,反倒無礙)! 所幸與台北大學情商,幸獲原諒。特此為文一篇,並錄影一段,詳道原委,以表歉意。 茲將該文登載於下: 漢字與數位化--台北大學演講稿 各位好,很抱歉,本人曾答允參加台北大學中文系的演講,惜因故不能兌現。經與主事人情商,特以講稿取代,同時為表歉意,破例將明年始擬公佈之「漢字理解及圖文系統」,作為本次演講之獻禮。 由於本技術百分之百建立在中華文化精深之內蘊上,其價值之高、意義之重,可謂無與倫比。因涉及人工智能,西方不僅望塵莫及,且遲早將全面轉向中華文化學習。但因本系統需要大量印證,明年始能竣工,目前尚無意公開發表,故一應資料,僅供參考。 講題是「漢字與數位化」,本人備有大量現成的資料,皆載於敝部落格 CBFLABS.COM上。作為講稿,只能作重點摘錄,至於其餘,歡迎自行參考。 且先由一項重大的觀念談起,誰都知道,當今知識爆炸,是基於西方物質科學的飛躍進步。但很少人看到,因為西方文字的先天缺陷,以致在科學的進程中,竟將「人智科學」完全忽略了。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電子計算機出現,美國學界才開始漫長的「人工智能」研究。 五十多年來,人工智能興迭起伏,始終停留在研發階段,而電子計算機已由真空管的第一代蛻變成擁有多核的納米電腦。在這段時間中,美國學界、商界、軍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但最後只留下了一些特殊領域的「專家系統」,人工智能終成「美國美夢」。 智慧的追求本是推動人類文明的動力,而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世紀,全世界雖有無數高科技精英積極投入,但五十餘年來,一無所成。其原因何在?難道是人類缺乏智慧?是人類的努力不夠?或是時機尚未成熟,人類缺乏理想的工具? 究其實,問題很簡單,人類智慧源自自然,積少成多。經長時間之探索,千年前經量變而質變,人類方才脫穎而出。最初,人雖具有智慧,但知識不足;及後知識漸豐,卻又迷失在技術細節中。智慧原為一體,如今在各界專家的切割下,人人宛如瞎子摸象,遂莫衷一是。 人類行為源於經驗法則,當成功者登高一呼,人人盲從。即令有錯,後人亦步亦趨,不走到盡頭不休。西文來自語音,只是一種符號,並不具備意義。因此,當人工智能浮上檯面,研究者費盡心思,五十年來,始終無法將人所知之意義載入電腦,以資與人溝通。 所謂溝通,係於兩個不同之系統間,以某種彼此都能接受形式、相互交換。人與人溝通之形式是稱「概念」,而舉世唯有漢字是「概念文字」,但不幸近世紀國力衰落、民族自信心喪失。自五四運動後,我國教育全盤西化,後人遂誤以為英文至上矣! 本人研究漢字數十載,於1976年發現漢字之概念信息,為求滿足電腦輸入,特將「字碼、字序」機能設計成為倉頡輸入法,公開於眾。自後本人繼續研究,又將「字形」機能設計成為「漢字字庫」(目前「大字庫」約收八萬字,可供排版,佔系統空間約400KB)。 另有「字辨、字音」係供辨識系統用,已申請了專利,尚待發展(本室工作人員僅十餘,已全部投入圖文系統)。至於更強大之機能:「字義」,正是人類智慧之結晶,已將「生活常識」全部歸納其中。其意義之大、價值之高,可說是人類文明之「金字塔」! 漢字係中國智者因循自然本態,取其形、用其意,主觀約定、客觀俗成。大自然無極,而人主觀有限,是故取人念如奔馬,以「概」而繫之,故謂「概念」。概念與概念相連,於主觀成一經驗網絡,於客觀則是大自然本然之一部份。 人對大自然之認知,完全建立在感官與刺激之關係上。中國人在上古已知「變易之道」在於陰陽、動靜,因此,對於概念,也全然遵循此一動靜法則(請見下列「概念分類表」)。而當今科學證明,感官對刺激只具有「前一級與次一級強度之類比」訊號,是知:「漢字絕對符合科學」。 下面是概念分類表,表中之0與1代表數位化之位元值。本文之附件有「漢字理解系統」一文,對此分類有較詳盡之解釋,如各位意有未盡,請至本人之部落格參觀。 ![]() 本人將數萬常用漢字(罕用者多為無意義之名稱),據此表整理成為「漢字基因字典」(敝部落格有載)。其實,漢字基因僅1024個,本人將八千常用字依序碼緊密排列,每字賦與四字元定義,則在64KB下,不需再查字典,即可充份「理解漢字」。 漢字原本「一字一義」,五四運動後,學者以西文觀念重整文字,以「詞組」代替「字義」;用白話取代文言。於是,「西式辭典」(辭源、辭海等)大行其道,漢字本義「名存實亡」! 本人將漢字「概念分類」整理後,於二十年前載於拙著《智慧之旅》一書中;此外,「概念網絡」也於1996年,在台大企管系之「李國鼎講座」中公佈;1999年本人又於北京公開講解「漢字基因」(全部資料載於敝部落格),極力鼓吹漢字之智慧。 從事科學工作,驗證重於創造。為了證明的確是人工智能,先決條件是要能瞭解他人的意見。學者建議用電話測試,如果無法判斷對方是一機器或人時,若對方確是機器,則此機器可謂具備人工智能。 本人雖無意設計「人工智能」,為了證明漢字具有智慧,特別設計了相似之驗證方式。假定有一機器,具有「漢字之理解能力」,那麼,當人輸入文字時,電腦應該有與人類相似的認知。 由於這種研究需要大量資金,本人在得不到任何資助之下,多年來,一直利用工餘時間,自行設計漢字理解系統。其法係以漢字基因為資料庫,字形佔約佔系統內存128KB、字義佔64KB,外加常識庫64KB合為「概念網絡」;控制程式係用組合語言,佔系統64KB。 2000年,本人年老力衰,難以記憶瑣碎之細節。幸得沈紅蓮女士全面接手,加上其台大中文系之語文專業,2006年大功告成。在不到300KB的系統空間下,能夠高速理解大部份漢文資料。換句話說,電腦獲得文字訊息後,其所理解之內容,與人相當。 進一步,要證明電腦果真能理解漢字,可命令電腦將所理解之訊息,以動態圖形表現出來。如是,立即可知電腦之理解正確與否。 在賦與了電腦處理立體圖形之能力(利用3D MAX),並於事先繪妥具有肌肉定義之人像、有體用定義之實物、常識定義之肢體動作等後。這些定義悉與「漢字基因」相符,當理解系統得到漢字訊息後,即刻轉換成為定義參數,電腦便在螢光幕上顯示出正確之圖形訊息。 此電腦軟件即稱「圖文系統」(漢字理解不在其中),第一階段是以文字輸入、圖形輸出為重點;下一階段則是圖形輸入、文字(或語言)輸出(相當於視訊辨識)。影片「記承天寺夜遊」即為此項測試之成果,其中尚包括了電影語言、導演技巧等,因係用C語言設計,故佔空間較大。 以「記承天寺夜遊」為例,因原文極為精簡,全部不過218字。為了便於觀賞,先設計了「劇本」(如下)、選定角色、景物等,即全部由電腦接管。 劇本輸入至理解系統(已是數位資料);理解後將定義參數傳至圖文系統(本片費時約千分之一秒);圖文系統處理參數,分解成5490格畫面(費時約三分鐘),再傳交給著色系統著(著色採用2.4GHZ電腦系統,須180小時),放映時間183秒之影片遂成。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全文本網已有,略之) 在以上過程中,完全不須人力。圖文系統相當於一位影片導演,支配著三維造型之演員,根據劇本拍片。此為無可否認之「科學證據」,代表電腦已經具備「漢字之理解」及「影片之攝製」能力。只是在已經理解之一千種肢體動作中,圖文系統尚只能執行百餘種,目前尚在努力中。 待圖文系統測試完畢,理論上,動畫影片之攝製全部自動化,僅一編導每月即可製作100分鐘之影片一部。由於本室已備妥各種演員一千餘人,景物也在不斷增加中(每製作一片,即增加若干),所缺者,唯原創故事與攝製劇本而已。 目前製作瓶頸在於「著色」,市面有著色系統出售,速度可提高千百倍!從商業角度論,每部影片之製作成本相當於一位編導費用,再加上其他成本,每片不超過美金五千元。若每片只賺美金十元、每月生產一百部、每部可售十萬片計,年產值約美金上億! 以事實而論,漢字數位化並不難,連音樂、圖片都能數位化,何況文字?但不幸「高科技知識分子」早已西化,對漢字一直存有偏見。此外,數位化最重要之目的在於應用效率,若效率不彰,數位化只是虛應故事,敷衍塞責。這一點,由中文系統之萬碼奔騰,可見一斑。 西方為商業掛帥,系統發展之目的為賺錢,故而對效率之認知,恒為賺錢多少。國人因襲成風,一般商品固無可厚非,但以中文系統而言,事涉國家民族興衰之根本,怎能不慎?本人在資訊界向被視為「怪物」,實因時賢對中華文化認識不足,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數位化效率之必要條件:(與拼音文相比) 1,文字與內碼長度 漢字等長,每字四碼;拼音文不等長,平均約為六碼。 數位資料之長度與處理效率成正比,等長之內碼可作晶格式排列,處理時簡便異常。 而不等長之內碼需作大量之運算及切割、比較,難度提高為對數級。 此外,等長之內碼極省空間,操作速度也快。 2,字形與空間位置 漢字一字一位;拼音文字不定。 漢字整齊劃一,一目瞭然,辨識較易;拼音文長短不一,處理費事。 3,文字字數 漢字常用字不到一萬;拼音文字(如英文)20萬字少,代表公因素多、組合力強,學一通十;字多,代表公因素少,全靠死記。 中國人多「通材」,蓋不論什麼學科,所用之專門術語皆??意義,人人可見字知義。 而拼音文不然,各行各業皆不盡相同,人們隔行如隔山。 4,文字字序 漢字無,但倉頡碼之設計係沿用 ASCII,有效之字序;拼音文有。 資料序列代表效率,其效率高低與資料量成反比,故無序之資料極不利於大量之資料處理。而電腦時代到臨,效率之追求適為主因。 目前西人設計之 Unicode,其中漢字被切分為四個平面,分別排列在一個記憶區內。 即令是第一個平面之常用字,其內碼之序列仍是部首、筆劃,與數位毫無關係! 以本人之實際經驗,漢字不僅能數位化,且在數位化之後,功能效率高出拼音文字高出甚多。尤以概念理解,簡直可以用聖賢之言與鸚鵡學語相比擬!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百年來國人自暴自棄,漠視自己寶貴之文化,而去膜拜西洋之糟粕!本人語窮矣!唯有借此機會,與從事中文之同道略通聲氣。 今風雨將歇,雞鳴可止,期諸來年,待本系統測試完畢,當再普邀文友,共朝天闕! 謝謝各位! 正因如此,老朽表示於正式公開後將隱居不出,今再次宣誓於此,以作公證。 網主人白 |
| #6940 留言者:胡又天 [2006-10-27] |
| 主題:古文與組合語言 讀先生講稿:「漢字原本『一字一義』,五四運動後,學者以西文觀念重整文字,以『詞組』代替『字義』;用白話取代文言。」學生想提出一個醞釀多時的問題: 古文與西化的白話文,可否比如組合語言與大量使用「巨集」(marco)的高階語言? 近年觀察時人文章,不說囫圇西化之病,即使在常用的詞語和成語上,也常有引喻失義或用得不精準處。為什麼?可能是:一般人頂多從學校、媒體上學到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是國文課本和教育部國語辭典,對詞語的解釋,如「囫圇」,也只說是「完整、整個」或「籠統含糊」,卻沒說這兩個字為什麼這樣寫,以及它還可能、可以表達什麼意思。如此囫圇教,人也就只有囫圇學、囫圇用了。 電腦程式語言界,是否也有相同的現象呢? |
| 回應﹕ 子知其表矣,再究其根,道理更明! 蓋「東西」之別,猶如日月之明,東升西沒,一始一終也!生命之初,欣欣向榮,一旦成熟,必將易途!人類文明進化迄今,適值清明斷雪、穀雨無霜,新機陡現,舊角換將。故此,漢字因緣而出、果孽以止,實乃剝極覆復之軌跡,天道爽然! 且以一例說之,可知囫圇其詳! 我國思想、武技源遠流長,士子們讀書之餘,習武以修身養性,遂有浩然之氣焉!今日西風當莊,國人揚棄道德、易以「賽德」。以致文功斲喪、武德蕩然,進學為就業、就業為名利、名利以循私獨尊!運動為奪冠、奪冠為高薪、高薪為奢侈享受! 今舉世有美國夢焉,雄踞金字塔頂,搜括天下財寶,獨樂自樂!為遂其春夢,美人專事輸出武器、淫亂、囫圇、愚昧!為了確保其霸主地位,301、XYZ無所不精!挑撥世人爭戰不休,笑翻漁翁嘻哈坐收!辛苦工作次等人做,安逸輕鬆到老不愁!似此,高盈利科技豈能例外? 於暢銷市場可知,辣妹煙火齊飛,宣傳謊言滿溢!商人唯求降低人智水準,力求將刺激、感受、物慾推上至極!如是:垃圾可賣、毒物成寶!如是:能寫一個字,便出一部書;能打一套拳,便演小丑戲!如是:反正老子棺木已備妥,正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來個麻辣鍋! 知此,知所謂迴光返照也!既見迴光,哀愚迷人性,不過囫圇一嘆! |
| #6952 留言者:凱祺 [2006-11-01] |
| 主題:政府要何時才不教拼音﹖現代人都忽略了字形的重要性了... 「拼音輸入法」令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 其錯誤率是字形輸入法的 9 倍 「 10 分鐘一個遺憾」! 2006 年春節晚會,被《咬文嚼字》「咬」出了 28 處錯,「神舟六號」被誤為「神州六號」。 稍加留意我們周圍的書籍傳媒和印刷出版物,包括某些權威的報刊、電視字幕,即可發現「同音錯字」比比皆是,令人不忍卒讀(視)。而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中在電腦上「打拚音」的新一代職員和青少年,不少人都罹患了「提筆忘字」和「會認不會寫」的「漢字健忘症」。 最近,我們對某都市報登出的 612 篇《錯誤與更正》做了分類統計。在對這些文字錯誤量化分析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 拼音輸入法 」 的錯誤率是 「 字形輸入法 」 的 9 倍。 統計顯示,該報 20 個月中因電腦錄入造成的錯誤共 1896 處,佔各類錯誤總數的 50 %左右。而在與輸入法相關的錯誤中,因 「同音選字 」 造成的錯誤,如 「 突破 」 誤為 「 圖破 」 、 「重點 」 誤為 「 終點 」 等,共有 1703 處,佔 90 %;因「 字形相近 」 造成的錯誤,如 「 緊 」 誤為 「 紫 」 、 「租賃 」 誤為 「 租憑 」 等,共有 193 處,佔 10 %。鑑於這一統計的時間跨度長、範圍廣,且具有連續性,可以認為,其結果基本反映了「拼音輸入」和「字形輸入」造成我國出版物文字錯誤的客觀比例。 《咬文嚼字》雜誌對同音錯字常常加以評說。「勤王之師」誤成「 擒 王之師」,「談笑風生」誤成「談笑風 聲 」,「甘拜下風」誤成「 干敗 下風」……,顯而易見,這樣的錯誤全都是「拼音輸入」、「同音代替」造成的。 另據新華網報導,廣州某小學四年級學生一篇 600 字的作文中,錯字竟達 50 多個。該報導分析說:這些在電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小學生,對漢字只知道拼讀而不知道書寫。一旦離開電腦,就會「提筆忘字」,錯別字連篇。 調查顯示:在我國長期使用「拼音輸入法」的人士中,有明顯的「提筆忘字」體驗者超過 95% 。這是因為許多人長期在電腦、手機上 「 打拚音」,已經習慣了「用拼音代替漢字」,先打「拼音」再找字,絲毫不涉及漢字的筆畫和字形,致使我國越來越多的人 「 提筆忘字 」 ,甚至不會寫字。 這是漢字文化傳承史上千古未遇的一大危局。 長期用「拼音代替漢字」將導致漢字形神俱滅 在計算機時代,按鍵輸入文字成為時代潮流。但輸入漢字和輸入英文很不相同。英語的輸入和書寫,基本上都是用字母,輸入的就是書寫的。所以,使用英語的人,根本不會因為長期使用電腦而「提筆忘字」。而我們用「拼音」輸入漢字則不同--先輸入一個「音」,再從幾十甚至上百個「同音字」裡面去找到「所要的那個字」,這裡,輸入的「音」,並不是書寫的「字」。 這就造成了當前我國漢字的深刻危機--把「拼音字母」當成了思維和書寫的載體,而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卻變成了思維和書寫的客體,漢字因此蛻變成漢語的「 第二層衣服 」,亦即成了拼音字母的衣服。這種主客易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對漢字的自我隔離和疏遠,是對運用漢字能力的嚴重銷蝕。 「拼音」能夠「代替」漢字嗎?不能。漢語中不計聲調的有效拼音只有 400 來種,而最基本的「國家標準漢字集」的字數是 6763 個,其中讀「 yi 」音的字有 101 個,讀「 li 」音的字有 88 個,拼音與字形根本不可能一一對應。而國家強制性標準字集 GB18030 中,則有 27533 個漢字,其中讀「 Li 」音的字有 246 個,讀「 Yi 」音的字多達 326 個。「打拚音」僅僅輸入「 Li 」和「 Yi 」,要找到所需要的那個字,何其繁,何其難。 漢字的 「 音 」 是衣, 「 形 」 才是身。 「 棄形留音 」,等於 「 捨身存衣 」 。 「 拼音輸入法」離開了對漢字造字元素的直接思考和運用,無異於對漢字的疏遠和離間,久而久之,在拼音輸入法使用者的眼中,漢字有可能形神俱滅,漢字本身所固有的文化遺傳基因,也將因「拼音輸入」方式的大行其道而湮滅殆盡。 |
| 回應﹕ 本文有憑有據、理真情真,是擲地而有聲也! 然而,春有百花秋有月,天時地利看時節!對中國這個歷經百年摧殘之文明古國,要想突破西風凌虐,難免有陣痛之期。衣食足而後知禮節,人之常情也!設若今日中國猶處水深火熱中,十四億人民哭號涕零,談何正字錯字,怕連死活都不知也! 看看曾走在前面的台灣吧!僅僅二千多萬人口,就你容不下我、我看你心煩!由十年前的小龍、吵到今日變臭蟲,字寫得對了,可是開口是馬屁、成語成趙(趙高)家經!這些倒屬小事,再掂掂大事吧!憑心而論,論經濟、軍事、政治、文化!台灣還有明天嗎? 目前中國尚有「餘孽包袱」,時機未成熟,黎明剛到來、天還沒亮!從好處看,國家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要風得風、求雨得雨(28年以來,每年平均成長近一成)!再不多久,舉世第一!待高空中罡風一吹,頭清腦醒、主政者張眼一看,一篇紅頭文件中,錯字連連,如何治國? 人非生而知之者,必須於錯誤中學習,只看人有沒有反省能力。自然界有其至理:物腐而後蟲生,蟲生始能正人!尤其國家大、人多事繁,急不得也! 老朽深信,中國人素來精明現實,五十年來翻雲覆雨,莫非為求國家安定、人民幸福!只要有人能證明漢字的優越性,漢字就屹立於世;只要漢字輸入能有利於應用,應用者就會絡繹不絕於途!婉嘆不如奮起,文化之前途在文化人之手中,要能挽狂瀾於既倒,才是應有的氣慨! 曩日,敝同鄉三閭大夫屈原,於不滿楚王失道、自投汨羅江後,一縷幽魂直奔地府而來。十殿閻王得訊,齊出迎接,至大殿坐定。談至楚王誤國,各各欷歔不已。 時屈原見案頭有一疊公文,其中有一王某資料,甚是眼熟。 屈原遂問:「此非被吾王棄市之王某乎」? 閻王曰:「此人將上升天庭,封神掛印也!」 屈原詫問:「此人平平庸庸,憑何封神?」 閻王曰:「平庸是實,但其人不屈不撓,終生堅持原則至死,是德重泰山也」! 夫天地之間,陰陽顛倒、榮辱更張,一時恒非千秋也! |
| #6954 留言者:李静 [2006-11-02] |
| 主題:现代社会工作是否在造业 請問現代社會除了農業之外,工作是否都有造惡業的一面 |
| 回應﹕ 問得好,這是一個深層的思維問題,極具啟發性,絕非三言兩語可決。蓋其中涉及宇宙演進、能量變化、人類存亡、個體調適等方面之立場,兼以太多因素無智慧難以認知,是以錯綜複雜,不一而足。 首先,必須在客觀環境下,釐清何謂「惡業」? 善惡本視立場而定,由於人不可能站在宇宙進化、能量變化立場來探討問題,所以,客觀祇限於「人類存亡」。再說,任何存者遲早必亡,故可斷定:「惡業」係指人類亡於「惡劣之下場」! 以當前客觀環境而論,地球污染、氣候劇變、生態失衡、社會解體、國家分化、家庭破產、道德淪喪、教育降金、私心自用,這一切都是物自腐而蟲生之兆!其根本之原因,係唯物之「科學家」,篤信:「人一死百了」,故力圖在自己生命中,滿足自我刺激、物慾之感受! 於是,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以武力強佔全球一切利益,設計了「重商制度」,強化人心之自私自利,稟民主自由以瓦解反其道之觀念,形成了巨大的「工業先進集體」。更厲害的是以知識成為「新宗教」,吸收全球精英,灌頂功名利祿!再建立各級媒體,聲氣相通,天下一統! 人與禽獸之別,在於人能在生命歷程中累積認知,形成文化,形成「精神生命」。精神生命之最大意義,在於反省、思維,擺脫一己之桎梏,由個體昇華至人類立場。果如此,當知,一己生命消失後,人類仍然存在。任何一位具有靈智者,理應停步想想:自己所作所為,是否「造了惡業」? 由於地球資源有限,而人類慾望無窮,殺人放火、姦淫擄掠固是惡業,焚山以炊、竭澤而漁亦不多讓!奢侈浪費是惡業!貪婪浮華是惡業!虛榮血拼是惡業!愚昧無知是惡業!驕狂妒忌是惡業!盲動輕信是惡業!只要無助於人類永續發展,都是惡業! 然而經過數百年之糟塌!人類命運夕陽啣山,已是迴光返照矣!在西方巨孽精心設計之下:「奢侈浪費斯為社會動力,環保失業才是惡業」!目前能源危機到臨、溫室效應加劇、南北社會分裂、人心人性崩盤!在時代之巨輪飛轉下,世人眼見社會超速失控,只得頻呼阿彌陀佛矣! |
| #6961 留言者:華為 [2006-11-04] |
| 主題: 朱老師您好: 從網上得知,2007年起將僅限會員方能進入,由於先前於2005年加入會員後,一直未曾再次留言,學生惟恐被取消會員資格,故在此留言,望能確保會員資格,並祝 老師您身體安康。 晚輩 華為敬上 |
| 回應﹕ 請勿誤會,老朽從未表示:「本網自2007年起,僅會員方能進入」!更無「不留言即取消會員資格」之語!若有此留言,尚祈指明出處! 老朽曾言,明年後,僅會員方能「留言」。理由很簡單,待圖文系統成功後,飛蚊蝗蟲、攀籐浮萍將潮湧而至!一般人難得有機會直登青雲,有了這等良機,沒屎也要胡說八道、留尿一灘!目前本網常客約數千,留言者不過近百,彼此相知甚深,特此保留對話管道。 旁觀者得潛移默化,是文化殊緣;若有人心存怨懟,無須惡言相向,道不同,分道可也!故只要老朽尚有餘力,本網不閉,但只與會員交換意見。 |
| #6967 留言者:小人 [2006-11-07] |
| 主題:系統是什麼 老師: 為什麼老師開口閉口都是系統?我很用心學,但是人太笨,還是不懂,能教我嗎? |
| 回應﹕ 是嗎?該怎麼說呢?在日常生活中,不外食色打發歲月,只要達到目的,開口閉口說什麼有何關係?一個人想吃香蕉,只要說:「我要吃香蕉」,夠了!「來根香蕉」,勉強可以;「一根香蕉」,誰曰不宜? 因為「生活」已經成了制約反應,人盡皆知,不論多笨,都會瞭解:「人要吃,要能吃,要好吃」!如是,不論怎麼說,這句話的份量只有這些!於是,千百萬年間,人活了下來! 問題是:人除了肚子、還有腦子(當然例外多多,不能一桿子打翻一條船),撐了肚子常會虧了腦子!偏偏美人腦中只有「金子、精子、巾子」,拜倒裙下之輩,更只有裝孫子的份!最後香蕉便是香蕉之子,而腦子中塞得滿是金裝的精子,隨時會溢出來! 老朽在此只講「道理」,「一根香蕉」不能解決腦子的問題! 為什麼?諸如時間上,香蕉起於何時?花開時?花蕊受粉時?果實生時?成蕉綠時、黃時、黑時?即令已知為香蕉,又至何時為止?長在蕉樹上算不算?摘下來成串時算不算?裝箱運輪時算不算?擺在貨攤上當然算,但沒吃進肚裡就爛了算不算? 再追究下去,從哪裡到哪裡叫「香蕉」呢?樹體不算?可是能分嗎?香蕉的柄算是樹嗎?香蕉的皮不算?那皮上附著的果肉呢(別嫌少,螞蟻搬回去還要勞動大軍哩)?吃進肚子成為蕉泥呢?香蕉內也有子,雖然不容易看到,但子算不算香蕉? 不僅時空難計,性質亦然,香蕉去了皮還算嗎?被咬了一口呢?切了一半呢?如果切成一半仍是「一根香蕉」,那麼一個豈不於兩個?如是,數學破產、是非蕩然(有律師會硬拗成絕對機密)! 總之,所有概念都經不住追根究底!因為自然界原本不分,緣因人為了「生活的方便」,便以「感覺得到的感知」定義為「體」(人感官有限,對大自然所能認識的極其有限),體有「數」,數可以計、據之以為生存生活之需,如此而已。 待人智漸興,進一步為了體用因果之認知,故從「某一觀點出發,有系統地將相關因素整合為一,是稱系統」。於是,再談「一根香蕉」,便知道其非「一」,而係四個系統之自然體:數目、單位、物體、性質。老朽為了令大家理解宇宙真實,遂以「系統」發之,懂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