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5870 留言者:網主 [2005-12-10]
告網友:
  因工作關係,前日於公司內部講課,主題是「視覺辨識」,茲將錄音掛在網上。此乃智慧學-應用篇之一部份,技術相當簡單,兩個小時全部講完。但真要「實用」,學者須在「概念結構」上痛下苦功。於此可證:「漢字蘊含寶藏無盡」,老朽對中華文化信心無限,正因為有此瑰寶是也。
  對電腦程式而言,「辨識主程式」只有如下五行(相當於將影像移向視網膜黃點區):
    lodsb         ;取圖形點陣
    cbw          ;令AH為零
    shl    ax,n     ;N由資料結構之長度而定
    mov    bx,ax    ;X86指令之特性
    jmp    概念表[bx] ;概念表係「數序」象徵結構
  因為漢字具有「概念」,將概念整理妥當、並與「形象」組成結構式後,所作所為便有了「意義」。將視訊圖形輸入,再換成「有意義」之結果輸出,如果符合所需,就是「視覺辨識」。
  果真如此簡易?何以電腦問世半個世紀了,各類「辨識功能」宛如大旱之於甘霖,遲遲難見?
  原因簡單,是「世人迷於美色」故!為什麼呢?所有「高科技打手」清一色是「唯美教徒」!既為教徒,誰敢向教祖挑戰?於是美人不行,美徒更不能行,粉絲們當然只有大旱望雲霓了!
  偏偏漢字正是「辨識文字」,已具「見圖識字」之功能,惜國人「忘本已久」,渾然不知矣!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上次老朽曾言將公佈《智慧學》,與其大談「理論」,不如先送一塊「牛肉」!兼以「立體感」事件後,學生們在全力攻堅。既然要說,不妨說之,便先跨出了第一步。
  其實,本技術老朽曾講過若干次,但因無意設計「產品」,每次都只是「點到為止」。本程式計分三段:
  一,前處理:
     1,輸入之視訊資料分類,諸如:
       文字類:求出「雙線體」,即可進行「辨識」(或再求單線體更佳)。
       圖形類:指向量圖形。
         幾何圖形多為人造物,先確定室內、外環境。
         自然圖形則為自然物,先確定天、地線。
       點陣:宜將彩色、黑白、灰度統一為「穩定值」,再轉成向量圖形。
     2,採「九宮陣法」,四周之八區僅作「重點檢查」,知其大概即可。
       設操作之記憶體中央區為視網膜之「黃點」,以供「辨識」。
       有欲辨識之視訊,可鎖定之(固定範圍)。
         註:求雙線體法:
         將視圖拷一副區,將之左(右)、上(下)移一位,與原區「和(OR)」之。
         再與原區作「非和(XOR)」即得。
  二,辨識:
     假設前處理中,資料已設成「單線體」,每次於操作區中,取一「字元」。每一字元係指
   八個依序排列之二進位數值,其排列組合數為256種。
     以「數學」而論,每一字元為0至256之數值。
     然而我國傳統上還有一種功能,是《易經》所昭示之「數象(或數系)」,每字元中有:
       一數系八種:如01H 02H 04H 08H 10H 20H 40H 80H。
       二數系二十八種:如03H 0C0H 081H 等。
       三數系至8數系請自推之。
       各數系之應用奧妙無窮,老朽精力有限,攬事太多,無法一一說之。

     以上下(即Y向連續)八字元為一辨識單元,得一8*8之矩陣,是知:
     1,凡有點位呈「九宮形」相連者,必為「線」。
     2,凡點位之「九宮形」不連,可視為「干擾」(干擾宜不顧)。
     3,凡線與線有「交角」者,各交角之封閉區為「面」。
     4,凡面與線有「交角」者,此可獨立分隔之區為「體」。
     5,已知其「體」,由體與體之關係,可知其「用」。
     6,已知體用,則可查常識表(自行練習設計,有助思維),可知為何物矣!

     為便於後學下手,在此舉例說明之。
     1,文字辨識:
       以倉頡輸入法為例,以輸入字母逆向應用,可根據字形之左右上下取形,各數系
     (加上下延伸條件)相當於字母之線索,如:
       橫向連續數系:凡各點連續(介面當另查)者,是知為「一形」。
       斜向連續數系:凡各點於上下斜向連續(右高左低)者,是知為「斜」。
       斜向連續數系:凡各點於上下斜向連續(左高右低)者,是知為「捺」。
       縱向連續數系:凡各點於上下相連者,知為直。
       非連續之轉折形,悉見倉頡字母之定義。
       既得數系值,再根據倉頡輸入法規則,輸出代表之字母,即得文字辨識。
     2,幾何圖形辨識:
       若係「向量資料」,必有「體」之建構,若無,宜偵測其邊沿,以建立之。
       根據「物體之相關位置」,查體用關係表,如:
         室內多係「人造物」,必有「常識規範」。
         其地平面在圖形最低處,垂直向上,必有接觸介面,查何物可置於地上,可矣!
     3,點陣辨識:
       須先將點陣處理為線、面、體,再作幾何圖形辨識。
       若無法形成幾何圖形,則多為自然景物,另查「自然物特性庫」。

  三,認知:
    辨識程式應有「目標認知」,否則「無目標、無從判斷」。是故「寫一個辨識程式賣錢」,
  此路不通!蓋「賣錢不能視作「目標」」也!是以西方程式師無從下手。
    是故,「辨識之正確與否」,相當於辨識之結果與「此程式之目標」符合與否。
    比如說,有一「文字辨識套件」以辨識漢字為對象,當有「標準可資對照」。再如辨識之對
  象為數字、金錢,則其認知基礎應為資料來源,以便複核。
    但如「車輛自動駕駛控制」,則重點在於「安全」,舉凡與安全有關者,應視為標的。
    餘不贅。

  西方唯「我」是重,人人謀私,上天堂也只求己利。西式工業文明,只為滿足物質需求,幾百年來把地球環境破壞了,人禍天災不絕!西人「寫程式」更只是「混高級飯吃」,用「高階語言」,洩畢即丟!可憐的是居於「食物鏈末端」的「微生物」,一個個喂了鯨魚、成為鯨脂,猶不自知!
  若是治世,老朽當舉起吹毛斷鐵之寶刀,為社會除害!然今黃昏已至,月縱圓難明咫尺之纖,今清風小掠,殘影略現,足可供來者按圖索驥矣!
           網主人白
5871 留言者:緒含 [2005-12-10]
主題:立體顯像
  前些日子看到有關「立體顯像」的討論,心中有了一些想法,一來因為想法還未完整,二來工作較忙沒時間寫出,遲至今日才留言,希望老師指正。

  定義:
  1,聚焦角:聚焦點至兩眼所夾之角度。
  2,螢幕距離:螢幕至兩眼(頭部或觀者,視所需精確度而定)的距離。
  3,聚焦距離:聚焦點至兩眼(頭部或觀者,視所需精確度而定)的距離。

  理論:
  由聚焦點與兩眼可形成一等邊三角形,聚焦角即聚焦點這一角之夾角,螢幕在兩眼及聚焦點之間(在聚焦點之後,原理相同,暫不考慮),與兩個等邊分別相交於一點,「立體感」的成立條件是螢幕的畫面與兩個等邊交點位置之影像相同,也就是說應該呈現於兩眼的左右影像,根據聚焦距離與螢幕距離的比例,而顯像於螢幕上,則立體感就可出現。

  若上述理論正確,則

  假設一:
  由於眼球水平方向的移動有其限制,因此聚焦角就會有一定的角度範圍,換句話說,聚焦距離由無限遠移至最近距離時,就可求得相對應的聚焦角範圍。在螢幕距離固定的情況下,根據聚焦角的範圍,就可以求出螢幕上顯示左右兩個畫面的範圍。據現實觀察,人眼會依照物體的所在「自動」的調整聚焦,所以學生大膽的假設,只要螢幕提供「合理」的左右畫面,人眼(大腦)就會「自動」的聚焦而形成立體感。

  若上述假設成立,則老師就可以不必花大錢去追蹤瞳孔,只要測知螢幕距離就可以「誘導」眼睛(大腦)形成立體感,化被動為主動。相信這部份老師的實驗室應該能夠驗證出「誘導」的效果為何?
  若立體顯示只能應用在個人顯示器上,未免有些可惜,學生試著去解決此一問題,以下完全是學生空想,沒有任何實證,僅供老師參考。
  經查「視覺暫留」的現象是畫面顯示十六分之一秒,即可將影像停留在眼(腦)中,是一切「動畫」顯示的基礎。又「人腦」是一個絕佳的過濾器,可將一些不需要的雜訊濾除,根據此兩點學生又大膽假設:

  假設二:
  這剩餘的十六分之十五秒是否可以拿來應用?先以家中的電視機為系統來分析好了。以電視機為中心,有「個位數」的人坐在周圍半徑二到五公尺的扇型範圍內,根據假設一的假設電視螢幕能依螢幕距離的大小,提供觀者必要的左右畫面,使其產生立體感,因此依順時鐘方向畫分十六個扇形區域,每個區域提供十六分之一秒正確的畫面,如此週而復始,則每個觀者都能夠「看到」立體影像。此假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大腦是否真的能夠濾掉其他不正確的(給其他人看的)畫面,相信這部分老師的實驗室也應該能夠輕易地求證出來。

  上述的「數字」可能都是不正確的,而真正的立體顯示也可能沒這麼簡單,學生只是想將理念提出來,看看是否為一條解決的路徑,若是電視機的系統解決了,那麼更大的立體顯示系統就更容易做到了。
  學生「野人獻曝」提供一些想法,希望能對老師的研究有所幫助,並期待早日實現老師的理想。

                       學生 緒含敬上
回應﹕
  關於所言:「理論:由聚焦點與兩眼可形成一等邊三角形,聚焦角即聚焦點這一角之夾角,螢幕在兩眼及聚焦點之間(在聚焦點之後,原理相同,暫不考慮),與兩個等邊分別相交於一點,「立體感」的成立條件是螢幕的畫面與兩個等邊交點位置之影像相同,也就是說應該呈現於兩眼的左右影像,根據聚焦距離與螢幕距離的比例,而顯像於螢幕上,則立體感就可出現。」
  其中:「聚焦點與兩眼可形成一等邊三角形,聚焦角即聚焦點這一角之夾角,螢幕在兩眼及聚焦點之間(在聚焦點之後,原理相同,暫不考慮),與兩個等邊分別相交於一點。」非「理論也」。
  其次:「立體感的成立條件是螢幕的畫面與兩個等邊交點位置之影像相同,也就是說應該呈現於兩眼的左右影像,根據聚焦距離與螢幕距離的比例,而顯像於螢幕上,則立體感就可出現。」說得嚕囌,凡眼見者,莫非如此!等於說,說了:「能用腳走者皆是動物」、不表示能「設計動物」也!
  用腦是好事,但不能以「自以為是」就拿來讓老朽費心!即令是曝,也要通過「自我嚴格檢查」!否則不僅曬不到太陽,反而被雨淋濕了!

  註:於#5854則老朽已宣佈:「立體感已實驗成功」,目前在試作「樣品」中。
5877 留言者:小人 [2005-12-18]
主題:請[老師指導
  老師:關於視覺辨識,我想了很久,半懂不懂,怎麼辦?
回應﹕
  是嗎?如果閣下懂了,那老朽倒不知該怎麼辦了。
  天下事,不懂正常,懂就簡單,懂透徹了叫做「簡單得要命」!正因如此,所以不懂者不會動手,而真懂者不必動手,只有半瓶子水,加上麥克瘋!搖起來震天價響!
  前些日見新聞,上海有一驚艷軟件,說能辨識千萬人的面孔。那麼且以此例說之,閣下有興趣,也可以寫一辨識千萬人的軟件焉。
  一、預備工作:
    先將各種點、線、面、體「定義」妥當。
     比如:點:    灰塵、灰度(依數量而定)
        點連成線: 邊沿。
        線封閉成面:幾何形如方、圓等。
        面組合成體:物件。
    建立各種資料庫。
  二、先掃瞄了「面像」,作「雙邊沿處理」後,再作單線處理(將上下、左右、相鄰之線段合一)。
  三、再將單線分析為「幾何圖形」。
  四、且假定在「辨識面像」,則所得圖形之「封閉面」應=臉(左右對稱為常態)。
  五、從上向下,一條(或多條集中)橫線為「眉」。
  六、眉下有一封閉之「弧」,弧中有一圓,是為「眼」。
  七、眼下向中有一長條形,下有兩孔,是為「鼻」。
  八、鼻下有三條弧線,是為「嘴」。
  九、鼻應在面中央、且垂直於眼、嘴,運用三維座標轉換公式,求出「常態值」。
  十、再求出眼、鼻、嘴三者之「比例值」,查面像資料庫即可。

  問題是,這種技術與人類生存「利、害」攸關。用之善則大善,用之於惡,設若希特勒、史大林再世,麻煩大矣!科學進步、道德淪落的後果,豈是半懂不懂所能想像的?
  何必「自掘墳墓」呢?還是多想想「開放劇場」吧!迄今只有老朽與沈紅蓮在寫(如今也停了),偏偏時間有限,忙芒茫盲!待來日圖文系統問世,若「開工率不足」!該怎麼辨?
5878 留言者:庚子 [2005-12-19]
主題:關於電眼的建議
  老師的體顯視方法確是簡單而又發前人之未發,西式工匠未能發現此一原理只因未能走出一己的立場,以異己之立場看事物。

  據前之留言,電眼之精細度為偵察焦距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高精細度之電眼又價值不菲。學生認為廉價的電眼雖精確度不足,但如果以兩個電眼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偵察眼球的焦距,兩眼得出的數據相互對照,所得的數據精確度應增大一倍(或更多)(誤差值亦會增加,但增加會少於一倍,因此誤差為兩不同視角誤差之總和,兩組誤差不能一概而論,「1+1不等如2」。)

  兩電眼亦可以提供更多數據,以已知求未知(學生愚笨,直覺可能但不知方法。),以補誤差值增加的不足,如以下:
1)頭和熒幕的距離。
2)頭於熒幕前的相對空間座標。
3)上兩點單電眼亦能做到,但雙電眼更準確。單眼單一主觀;雙眼雙主觀,比較客觀。

  又,雙電眼所見驟如人雙眼所視,兩組電眼所記下的影像能合併為立體影像數據。學生未知如此能對立體顯示有何幫助,但其他功用有很多。如:
-立體視像電話、拍攝立體電影。
-圖文系统立體影像的輸入:有一物件的立體影像便可藉之以化為三維數據。農民網成立後,人人也可以幫助建立物件、人物(面)、環境之資料庫。滴水成河,芥子納須彌不是夢也。

  希望以上所說能對老師有所幫助。另期待老師關於「主觀,客觀」理論。
回應﹕
  謝謝關心。
  老朽專攻「理論」,目前已進入「樣品設計」,由小封及藍盛二人負責,老朽無暇往顧。
  問題不難解決,但要做大量的實驗,因「眼虹膜」會「自律性」之顫動(以防止桿狀視神經感光過度),故所得數據差異甚大。小封等係採用雙眼,距離、光影皆有考慮,現已有對策,且成本低廉、性能穩定,唯研究開發頗需時日也。
5890 留言者:空夫子 [2006-01-03]
主題:立體視覺
  老師近來專注於立體視覺在电腦中之應用。在下不學無術,對电腦科技,更是一知半解。只因朱老師之導引,略對此題目注意一二。
  略憶數年前,似乎觀賞過一些頗受青睞之立體圖案,已忘何名,更不知中文名,要將双眼鎖牢才得見。經向小女查詢,始得知其英文名乃為“AUTOSTEREOGRAMS”, 另有一公司名“MAGIC EYE”,專做此類圖形。以上名辭,只要上搜尋引擎像“GOOGLE”,均可查到無數同類資訊。謹在此提供一網址,呈朱老師參考。
“http://shanenj.tripod.com/stereo.html”,此網站有一圖形,揭示双眼如何見該圖案之立體原因,和朱老師之說法相近。
 
  空夫子 拜上
回應﹕
  此乃「器」也,難得夫子費神,是可成「大器」耶?
  閣下所云又稱「立體幻影」,係將若干重複之圖案為背景,以某一形像略改圖案基素之「間距」,因距感不同而得之幻影。當閱者調整視角時,宜先從「對雞眼」開始,逐步前移,必可見一立體「虛影」。此法對一般人甚難,必需練習,又無法有效應用,僅聊備一格。
  實則人生乃一「主、客觀」交互、「絕對真實」之夢幻泡影,然因在「絕對真實」之「錯覺」下,唯大智得識。釋迦牟尼佛於《金剛經》中之四句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可作如是觀」。
  老朽之「智慧學」就是以各種理論及實證,力求揭開此一「奧秘」,令人得識「真實」之本相。由於此乃「人類文明最終課題」,有賴世人之覺悟,「時機」極關緊要;當然,老朽對此要負「絕對責任」,故只能在「其言也善」之際,發表「善言」。
  老朽之法,係利用「主、客觀」同步之理,以揭示「絕對真實」之巧妙。此法唯有在「計算機」大行之後、且有老朽等無意功名利祿之輩,方得而發之。蓋公、私有別,人己是分,見木者恒難見山。若將此「人間最大之奧秘」視作謀利之商品,豈非「自欺欺人、暴殄天物」?
  除立體顯示外,更大之「虛幻」在於「圖文系統」。老朽已公佈了「每一腳印」,網友們見識到「由無到有、由有致用」之全部過程(如將老朽之苦心視作「商業策略」,可無語問蒼天),應知何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進一步,覺者應悟:「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最後得證:「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至是,千古以降,人人迷途其中之「大謎」得解。知其解者,可趨「彼岸」矣!若然,「彼人」尚斤斤計較於虛無間之泡影乎?
  更進一步,本室同仁將中華文化之精華(老朽夢幻中,可有數十萬時之節目),全部攝為立體影像,是宇宙浪子中之「造夢機」也(數載後,本室技術更精,立體聲色再加味觸、互動配合選項,其真假難辨矣)!斯時,人人遁入虛擬幻相中(涅槃世),謂之幻夢真實,有何不可?
  然而,「生、死」之間,「主客觀真實」如影隨形,人必須磨煉其智慧,否則不可能一蹴而渡。「智慧」也者,既能遊刃於生,又能欣然於死,於天干地支之間,六十甲子適作見證。老子、佛祖已啟其明,於此末世,老朽因緣際會,以究其實,不亦可乎?
  當然,如老朽無此能力,大夢難覓,又何嘗不是「客觀夢幻泡影」之另一章?
5908 留言者:空夫子 [2006-01-20]
主題:廉价电脑时代来临:微软神话即将终结?
  朱老師有正義之師相助。
   http://forum.chinesenewsnet.com/
showthread.php?t=21330
回應﹕
  謝謝關心。得利者,人類社會也。老朽實乃文化人,只不過早一點看到這一天的到來,製造一些噪音罷了。可惜的是國人不爭氣,一個勁地拜倒美人裙下,正義何在?
5921 留言者:無名小子 [2006-01-29]
主題:新年快樂
  首先恭祝朱老師身體健康, 心想事成。

  #5919(見做人做事)留言,引發到我想起您曾經表示過:「然此兵孫非同小可,一舉可打破所有資訊屏障。」,老師參與研發的CPU,能否一統中國通訊的標準,使所有移動電話、無線電通訊、個人電腦等,都會可以互通訊息。以我所知,北京大唐是飛龍芯產業聯盟成員之一,飛龍芯的技術是否能達到可用於3G的技術水平。如果能夠打破外國科技專利的制抓,將會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突破。
回應﹕
  這種思路正是「西化模式」也!中華文化與「外國科技專制壟斷」無關,老朽「無能」且無意淌此渾水。閣下所謂之「兵孫」,應是指「魯濱遜」,目前尚在美國「三堂會審」,妾身未明。而老朽所說之「易芯」,則是用易理設計之「人間溝通器」,只負責「理解」,以服務孤苦弱小!
  飛龍又是商場周說另一章,蓋老朽只從事研究、發展,到了「產品」階段,就此「置身事外」。人要有「自知之明」,老朽者,「理論派」也,一遇到紅塵,就自慚形穢、鑽入地下成蚯蚓!蚯蚓不出頭,土中尚有泥巴神氣,若是要與翻土機比硬,保證!皮開肉綻、屍骨不存!
  識者應知,科技如「時裝」,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老朽豈是「追風之徒」哉?文化乃千秋萬世之主流,人之所以為人,實成於文化而非科技!老朽十九件文功,樣樣超越十八般武藝,網友豈不知哉?即令閣下看不見地下三尺,但總不忍心讓老朽自曝於翻土機下吧!
  道法自然,中華文化非任何個人所有,是榮是辱全賴子孫後人努力。若是自己不爭氣,事事仰望他人鼻息,勢必關門大吉!
5961 留言者:鎖一起 [2006-03-15]
主題:推薦:分場分鏡整合的訓練工具-電影夢工廠
  是這個軟體:xxx(已刪)我知道朱老師可能您又想罵我了。怎麼又提這個遊戲呢?請您老忍耐一下先看我以下的敘述再下斷語:
回應﹕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已刪除閣下會員資格。
  1,本室不做「廣告」!不替任何產品背書!
  2,技術什麼了不起!做人品行道德最重要!
  3,夢幻遊戲越是厲害,青年學子越發悽慘!
5964 留言者:華子 [2006-03-21]
主題:小建議,小參考
  <天地網>建制計畫大綱

一、建制主旨
以新奇、自傳式影像故事影片,宣揚我中華固有倫理道德及思想智慧。

二、建制大綱
1瀏覽者:
  瀏覽者進網註冊;選片(包括尋片)及觀片(觀片免費但要收看廣告);瀏覽者評論(針對該影片);瀏覽者入開放文學網改編劇本;瀏覽者編寫自傳式劇本並提交;瀏覽者付費收取(藏)自傳影片;瀏覽者之自傳影片,在達到一定廣告額度以上時,收取10%的紅利;瀏覽者討論區(針對人生等各種議題成立專題討論小組);瀏覽者學習編劇規則。
  
2網站管理者:
   針對瀏覽者之提交,進行審核、修改及製片;網上播片;承接廣告並插入影片內(25-30秒之廣告,每千次點擊收30美元);自製影片;交付瀏覽者自傳影片及收費(每製作一部自傳影片,視長度及成本向瀏覽者收取費用);支付瀏覽者自傳影片的10%廣告紅利。

三、營運模式
由網站瀏覽者提供劇本內容,本站製作播放,瀏覽者免費收看,以收取廣告費用作為營運維持及壯大之手段。

四、說明
  由於圖文系統製片全部自動化,可大大降低成本,以致製片內容之提供,成為了發展之關鍵。而審視當今影視業環境,為達本網之建制目標,除了原開放文學所提供的劇本改編外,唯尚有一處女之地還待開發,即任何個人(小老百姓)的過去生活記憶。這不僅因為過去以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只能被動地接受那些由好來塢包裝下的意識形態,更主要的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也有自已的人生感慨,也有自已的人生動人故事,也有自已的人生光明閃爍;只不過製作的條件的限制(資金也好、技術也罷),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都成為了啞巴。今天拜朱老師之賜,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要發聲了,也要把自已的故事搬上影像,除了對自已給個紀念,也可給他人做為借鑒及指導,誰說這不是影劇革命?
回應﹕
  建議甚佳。茲答:
  一、新奇、自傳式影像故事影片,本屬計劃之一。在初,本室尚在台灣,自拍了
    「周士昏禮」一片後,即有意拍攝以下系列影片:
   1,婚禮記錄片。
     與婚者提供正面、側面照片(或親友、儐相、來賓等),由本室「自動繪
    圖程式」畫成立體人像備用(目前尚賴老朽唱獨腳戲)。
     本室準備多種範本(含過程、景物、時代、衣冠、格局),任客戶參觀、
    選擇。(費用以參與人數與內容、時間而定,十分鐘約收費一萬港幣。)
     此計劃須俟系統全部完工,專門訓練一批人,從事此新行業。
   2,小市民自傳。
     客戶提供資料,本室委托專人寫作劇本,自動製作。
   3,學術記錄片。
     當本室事業穩定後,將全面開發影音事業,廉價為學術界服務。
   4,各種宣揚我中華固有倫理道德及思想智慧之文字記載。
     如古文、詩詞等。
   5,文字學習系統。
     學生寫字,圖形轉換。
   6,戲劇學習系統。
   7,手機對談軟件(即為罟網所提之母帶傳輸)。
     待手機功能提升後,手機中先對互傳雙方三維圖形,再利用語音驅動圖
    形,雙方即可面對面交談。
     此法最利於短訊溝通。

  二、建制大綱、營運模式等,歡迎大家討論。待討論有了結果,將徵求股東們主持之。
5976 留言者:來得見 [2006-04-07]
主題:網站上銷售〔特快〕繪圖/插圖的服務
  朱先生:
  您好!本人有一構思,但先要經朱先生的答覆,才可登於論壇的,現將本人的淺見說明如下:
  我們可於網站上提供特快的繪圖/插圖服務,只需用現有資料庫的資源和受過簡單訓練(比製作電影為易)的人員便可.理由:
  現在的報紙,雜誌,教科書等等..不同的讀物,都時常加入插圖以增加閱讀時的樂趣.從公司(報紙,出版社等等..)經營成本的方面來看,要特別聘請畫家/電腦繪圖員便會增加生產成本的,這可算是少不了的費用(圖文系統未出現之前);從獨立寫作家的方面來看,他們多數只精於寫作,加入插圖一事,對他們來說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何來找來快(圖文系統的強項),靚,正,平的繪圖呢,最終他們多數傾向找出版社的畫家/電腦繪圖員算了,這又增加他們出書的成本了,其中尤以知明度不高/缺乏經費的為甚.所以,圖文系統如能提供此一服務,於巿場上是有競爭力的,不失為另一收入來源.
  銷售渠道:全部可經網上辦理.
  產品要求:平,快,靚.
  理想合作對象:所有想降低成本的出版公司.

  以上愚見不知技術上可不可行,以求盡力而為地表達.
回應﹕
  可行,且極有創見,但時機未成熟。
  老朽曾有「多媒體大學」之構想,但多方努力下,因經費不足而作罷。電腦繪圖頗具藝術性,非一味標榜電腦之效率而已。其中尤以「三維繪圖」尚屬初創,目前人才極缺,供不應求。以致於阿貓阿狗當道,人語不通、人形漫然,一個個胡作妄為!
  三維繪圖應用範圍甚廣,並不局限於電腦,閣下所謂,正係重要之功能。不過,目前本室也面臨相同之困境,蓋能畫者僅老朽一人,就算不眠不休,連眼前的工作都忙不過來。本擬在澳門培養幾名繪圖師,但惜在地人「就業容易,求薪第一」,儘管老朽說得口焦舌敝,民族文化硬是掛了!
  再等等吧!近日寫《智慧學》,大為感概。自老朽來文傳後,大話說了不少,迄今一事無成。每當夜深人靜,老朽常反思自省,也為此常爬起來揮鍵直書,所書頗合人生至秘。何以如此?文傳之經歷,乃由貧困而富貴、由順暢而困阨、由陰霾而清明,皆老朽之考驗也!而《智慧學》則係畢業論文。老朽不經歷此關,對「智慧」只能輕描淡寫,不可能「入木三分」也!
  所謂再等等,是謂再等等,等待天意也!老朽以往說得太多,泡沫橫飛,最後落得只能「著書自娛」!自我檢討後,已知藏拙,但多媒體大學之心願,無日不萌!老朽之所長,盡在多媒體中,果若有此「天機」(不可能在澳門),信能為人類培養大批英才,以為濁世灌注清流。
  
  附錄:《智慧學》第六章、第五節,影響人生得失之條件(此乃草稿綱要):
  1,天=機運。
    機運因時間而定,以變動為兆頭,以數值為權數,以信念為依歸。
    由於天機不可知、不可說,人不負其責。    假設為1
  2,地=能力。
    能力因事項而定,以身心為基礎,以意志計程度,以時間值為加權數。
    事項=科目,須學習、有價值、具特性     假設有甲、乙、丙等項
    身心=條件,須適應、有興趣、具需求     假設值為a
    意志=程度值                假設值為b
    時間=累積之單位(運動類以黃金期計)    假設值為t
  3。人=操守。
    操守因欲望而定,以自律為依歸,以利害計正負。
    欲望=物欲、名欲、私欲、權欲等       為負值
    自律=克制力                為正值

  公式:天*地*人=得失
    老朽自計,當真正之機緣到來:甲、乙、丙等=nabt
  上述之值為「正」是「得」,為客觀「幸福」、主觀「無愧」之明證。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