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334 留言者:吳川水 [2001-05-08]
主題:不解之謎
  為何大陸甲骨文於清朝才發現
  難道漢 唐宋時沒人懷疑過
  甲骨文之存在嗎
回應﹕
  無知等於愚昧!在知識普及之前,各種「情事」都可能發生。據古文字學史所言,商代甲骨文最早在河南省安陽市北郊的小屯村(殷墟)發現。該區自宋代以來,就發現過不少商代銅器,甲骨文出土也很有可能,惜未有識者。有一種傳說是﹕清代京官王懿榮因病,發現藥方中有一味「龍骨」的藥材,好奇取之一看,發現上有刀刻的文字。王素稔金石,知係商代古文,「龍骨」才還原成龜骨。
  自古以來,凡立國者,多遷其都。商亡後,殷都成墟矣。時日既久,國人「以食為天」,將甲骨當作「龍骨」,入藥進補,吃了三千年,把「文化」徹底「消化」了也。
335 留言者:吳金山 [2001-05-08]
主題:好像不是那麼簡單
  埃及之沒落,其因有三,一是地緣,因太早受地中海商業文明侵襲,無免疫機能。其二是腹地太小,規模不足以產生「質變」。第三點才是重點,漢字因有《易經》的理論基礎,發展出文字的「常識分類」(如會意字、形聲法則,以及部首、字身之組合性),以致能一衣帶水,永垂不朽(當然還要靠我輩子孫不懈的努力)。
  好像不是那麼簡單
回應﹕
  一部「埃及上古史」,也有數十萬言,當然不是那麼簡單。本網以「文化、人生」為主題,偶談「其他」,只能提綱挈領,點到為止。
  再談歷史,「埃及之沒落」,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討,是指其「國家」﹖「民族」﹖「政權」﹖「文化」﹖原答係從「文化」立場,略談之無,非歷史評論也。
487 留言者:chang [2001-06-20]
主題:文字筆畫順序
  中國文字的書寫筆畫順序有一定之標準嗎﹖
  其與中國文字的關係為何﹖
回應﹕
  原來沒有,但歷代皆有學者建議規範之。原則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是通行的準則,細節則各家頗有出入。
546 留言者:凡 [2001-07-07]
主題:漢字
  1.漢字字義的「認知邏輯」為何﹖(包括「組合邏輯」、「聯結邏輯」(聯結和聯想是相同的嗎﹖)與「定義邏輯」等 )﹖在字義的理解上,是否還有其它「xx邏輯」的存在﹖
  2.根據上問,字義的認知邏輯規律是否一體適用於「詞組」、「句組」等之理解﹖
  3.易理、易芯、思維與漢字之間的關係為何﹖若欲自行參詳,先生可否指點一二﹖
回應﹕
  所謂「邏輯」者,必然之道理也。漢字必然之道理恆一,即「圖形概念化」,見字如見形,文字所賦與的「印象」,是人理解的「基因」。
  人的感知百分之八十五來自視覺,故「圖形」是人與自然間的必要介面。組合、聯接(與聯想略同)是基因形成「印象」之過程,如一篇文章能用圖形表現,則該文必易於理解。而全世界各民族所存之文字,唯有漢字係來自「象形」,是以漢字之「認知邏輯」為此。至於其他「xx邏輯」,殊無必要也。
  字+字=詞,詞+詞=句,句+句=段,以此類推,其基本定義皆源於字矣。
  「易理」係古聖人歸納萬事萬物所得「最精簡」的道理;「易芯」是基於「易理」而設計的「中樞芯片」;「思維」是人類大腦的活動現象;「漢字」是漢人「約定俗成」的表達概念的文字。
  四者只有「因、果」的關係,緣古人不斷「思維」,追究宇宙事物的極致,最後得到宇宙一元、一元分為兩儀、兩儀又分四象的「易理」;後人受到「易理的啟發」,發展出「漢字」,今日老朽將此精髓設計在「易芯」中,以為國人爭光。
554 留言者:lee [2001-07-08]
主題:疑問
  先生研究漢字, 得到概念基因
  而古人研究漢字好像沒研究出來
  難道古人沒想過嗎及應用在平時生活中﹖(不只欲發展
  類似杏娃之物)
回應﹕
  時機到了,DNA始為人知。老朽不過因緣際會,命好而已。
664 留言者:卲增威 [2001-08-24]
主題:等待《智慧學》
  朱老﹕
    在#648中透露要寫《智慧學》。《智慧學》和《智慧學九論》在內容上有何異同﹖
回應﹕
  《智慧學九論》是引用《智慧學》中、一個「概念理解」的「系統公式」,用以說明九種深奧的「觀念」者。實際上,人有了「智慧」,以類相推,一通百通。老朽雖狂,亦不敢太過,故先做實驗,試以九論「證明」之。唯不幸,該書雖出,識者寥寥,顯然老朽「智慧」有限,是以《智慧學》難產矣。
  目前手上工作堆積如山,計劃中,俟老朽七十行不逾矩之年(理解系統已經竣工,是「有、無智慧」之明證),必將完成《智慧學》(可稱《易經》之現代版本,包含「漢字基因」在內的「易字」;「概念理解」的「易詞」;「溝通應用」的「易文」;以及「思維分類」的「易知」),以告慰炎黃先祖,始得返「太廟」也。
766 留言者:江南踏歌 [2001-10-11]
主題:請問....
  朱先生﹕
  您好!
  ”恐”(mnp)這個字不是很常用嗎﹖
  可是在基因字典內找不到
  是不是我拆碼有問題﹖
  在基因字典中....
  @【憐】 ??心火木手 ㄌㄧㄢˊ Lianˊ
  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
  字身〔﹖﹖〕﹕??燐光,屍骨之餘。
  會意,形聲–石文
  ??心中有燐光,哀憫也;愛惜也。
  用心中有燐光來解釋”憐”字,是不是有特別的涵意呢﹖
  最近常查詢您編撰的字典
  請原諒我是個偷懶、貪圖方便的孩子
  能不能請您抽空為我們制作一個方便查詢字典的介面呢﹖
  謝謝您.....^_^
回應﹕
  《基因字典》乃當年隱居都蘭及楊梅之舊作,今觀念日新又新,常有心再加整理。奈何萬事待興,老朽身負重責,每天忙得氣都喘不過來。
  「燐」於「字身」中已註明,代表「屍骨之餘」光。當人心中微生光芒,念及「屍骨未寒」,即為其「本態」。(??者,蓋視窗中無此字也,係「燐」字去「火旁」。)
  「恐」字與「死」重碼,前加X即可。又《基因字典》中收字尚不全,問題頗多。公之於網上,是因老朽食少事繁,「恐」一旦「仙」去,大道失傳。故不揣「簡陋」,望「有心人」代傳薪火,非為一己張目也。
844 留言者:紅色幽靈 [2001-11-08]
主題:天地君親師
  請言師道。
回應﹕
  「師(阜〔去十〕+一巾)阜去十,堆也;一巾,周圍。堆滿周圍者師,多也眾也)」字本意若此,但「師」字又為《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其卦為「地水」,有「九二一統五陰」之象。
  於茲,「師」者,以一人之明,以明大眾,是稱「師道」也。
  其所「明」者,有為人、處事、致知三要﹕為人以德;處事以公;致知以全。
  今之師,不知「易道」,僅屬一種「謀生」之職業。其以一臨眾,既失德,又循私,所知不全,「師道」蕩然矣!
845 留言者:網主 [2001-11-09]
告網友:
  因應第二階段任務,開始設計「理解常識庫」,近日再校《漢字基因字典》,發現其中「錯誤重重」。因該字典創作之初,老朽對「體用因果」的關係,尚未能運用純熟,正一一改進中。
  老朽教導學生,一向輕「結果」而重「過程」。學者要學得「透澈」,就不能只學「正確」的結果,而避提「錯誤」之過程。作為一個「作家」、「學者」,自當把書寫得「天衣無縫」再公開,以示其能。但老朽既以身作則,自以為「師」,不得不將研究過程中所有的紀錄,一點不保留地拿出來。
  在本網公開的字典,於其前言中,已經說明了其中原委。如今既已正式「動工」,在「進度」上,三月可成。但近兩月事多,且大半受限於「大環境」,難以自行作主,相信必有延誤。待改訂完畢,再行取代「原字典」,特此知照。
  曾下載過該「字典原稿」之網友,務希將之保留,待新字典出爐,再一一對照比較。設若有人僅看過孔雀開屏的照片,很難相信孔雀只是隻鳥,比野雞大不了多少。須知,「以美示人」是「自彰」,「率真而行」才屬「自信」。舉天下敢以「自醜示人」者不多,要徹底理解漢字的微妙,此一「由迷而悟」的過程,不可不知也!
                網主人白
855 留言者:曉星 [2001-11-14]
主題:以觀其噭
  主旨中之以觀其「噭」,是否與「徼」是相同用法,為何又有人說這是誤認,請先生不吝指教。
回應﹕
  讀古書之人各有「自己」的立場,有人以「揚名立萬」為目的,當然要「標新立異」。就算白的不能說成黑的,但人「爽」過了,也成名了,為何不說﹖
  如果在「求真」的立場,須知,老子的思想是從「自然」出發,人應稟諸「無欲」的精神,「無為」而為;既已為之,則視之「無功」。
  《道德經》是讓人「以理」「會之」,「理會」了,逕起而行,何苦「夸夸而談」!文字「概念」本是「概略的」、絕不精確!正因為不精確,兩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認知下,才能藉以溝通(數學精確,只能供「同類人」使用,但不可能供大眾溝通)。
 在首章,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N(N即為概念)」。這「懂的人」一定懂,這是種「對分句法」,用兩種立場,說明兩種效應。此句中,將兩兩對應之概念去掉,就是不同處(「無欲」、「有欲」各為一概念)。看完「故無欲以觀其妙」,下文也就知道必為「故有欲以觀其N」,N必為「非妙」!
  到底「非妙」是什麼呢﹖「妙」是「無形、無色、無質、無住」但非常「有趣」的變化,所以舉凡「有形、有色、有質、有住」且「無趣」的現象盡皆屬之!管它是噭、皦、曒、檄、激、墽、儌、憿、撽、徼……莫非指一種分類性質,外加「白放」字身。「白放」者,白色放出,一種可觀之現象也。
  老子寫書時取了哪一個字,有多少分別呢﹖學者浪費這種光陰,是不自珍惜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