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4832 留言者:王信義 [2004-10-31]
主題:出處
  "早期西方埃及亞歷山大學院之「大師」們認為純思維是人類靈智所粹,但「用於產品」則係為惡人間,等於打"
"開了「潘朵拉」的魔盒,造孽無窮"請問老師,以上觀念出於何書?因為這觀念在西方思想界純屬少見,能否公佈其中英文全書名,以便網上查閱o
回應﹕
  原見《星星、原子、人》,今日世界於五十年代印行者(網上可查得)。
4834 留言者: [2004-10-31]
主題:有關開放文學的藝術色情描述的問題
  朱先生:
在家修改文學“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中機賈秀才報怨。
朋友來到,在背後跟我看到有藝術色情描述的內容,他就說了:“星期日有空幹嘛?在家看鹹書……還可以修改呢!”
修改文學的目錄,是否要放註明好讓年少的讀者知道是有關藝術色情描述的內容或者讀者看到就告訴網管讓他做標號註明?

謝謝。
回應﹕
  夫子曰:食色性也。古今中外,描寫情色之書文,層出不窮。《拍案驚奇》正是有其奇處,方得「拍案」也。然古人寫情色,妙在含蓄,情止乎禮、色而不淫。舉如「鹹濕」二字,已道其事之「詳」矣。今人文筆欠奉,用顯微鏡放大之,以粗俗形相描繪之,是「洩垂」乎?
  夫情色者,本係個人「私事」,點到為止,足供一粲。偶入目,心動念止,知人間如斯,更能領悟「清寧」之美焉。若有俗子,血脈賁張,皮毛顫動,足可見神魔之分也。
  今有溫度計,或升或降,可知身體狀況。若謂溫度洩機,鹹濕垂洩在人,豈器之過也哉?古文今閱,正宜令彼等心鹹口濕毛洩皮垂之輩知所取捨,是其善莫大也!
4845 留言者:阿達 [2004-11-04]
主題:古文觀止 金剛經
  數月前經朱老師所訓 不胡思亂想 開始"用功"
發現問題出現了 接著就有了一個不讓我"留"在那問題上的答案

原來學習真的沒那麼難 只要開始
想要停下來 就跟當初開始一樣難...呵

發覺自己文言文能力實在是不太行...
幸好在網路上找到了南懷瑾先生講的金剛經
還有在家裡翻出來的"大學國文選"
不知不覺 我從前討厭的國文 現在又找上門來囉...

老師的金剛經.mp3 聽了也讓我豁然開朗
不過感覺上是吸收朱老師的智慧
金剛經本文倒是沒瞭解多少...

古文觀止則是受到老師很多的啟發 謝謝您

最近發現一個問題...當我自以為瞭解一些"道理"就很"自以為是"的想要長篇大論一番
不知道是年紀小不懂事 還是半瓶水啊...真糟糕...
回應﹕
  恭喜,已入中華文化之園門矣!今後百花勝景、小橋流水任君流連!由此可證,時人無知得可憐,抱著一個「科學」大餅,就以為擺脫了愚昧的基因!自五四運動以來,整個社會沉迷在冬眠中,人人將追美超英視為靈芝,結果失根失衡,不論什麼都成了半調子!
  「當我自以為瞭解一些"道理"就很"自以為是"的想要長篇大論一番」是正常的人性本能,所以讀書要有「讀伴」,彼此程度相去不多,必然討論激烈。討論非常重要,可以協助整理紊亂的思緒。但千萬注意,「同齡人與同齡人才能玩在一起」,快找個讀伴罷。
  如果找不到,可在本網「網友論壇」發表高見,那裡有各路英雄好漢,歡迎入甕。
4854 留言者:陳立群 [2004-11-06]
主題:請問:
  請問:不知貴網對於甲骨文、敦煌文書、簡帛文書之方法與態度為何?
回應﹕
  目前本網連老闆到程式師僅十七人,北京文信傳文化學院也僅二十餘人,十載辛勞,工未竟半。請恕人手有限,工作繁多,不可能事事都做也。
4860 留言者: [2004-11-07]
主題:關於“干支”問題
  朱先生:

看到一段,但不明白“干支”,可否解答?

問道:「元狩五年,是何甲子?到今多少年代了?」
張果道:「元狩五年,歲在癸亥。武帝始開昆明池,到今甲戌歲,八百五十二年矣。」

得知關於:
「天干」十個字和「地支」十二個字,配合起來,來記年、月、日、時。
甲子:用干支記年、月、日的第一個名稱,紀數至六十為一週。比喻年齡。
以天干配合地支,從甲子到癸亥,叫六十甲子。 

但不解,年以「天干」來記,而月、時以「地支」來計?還有紀數至六十為一週?

謝謝!
回應﹕
  此「大學問」也,可上網查「干支」二字,其解答甚多。
  西方文化淺短,記時僅用數字已足。中國人對時間有深層的認知,其中蘊含陰陽、休咎,與空間事物隱隱對應,複雜萬分,非片言可了。
  古人認為天地之間,包含各象徵數系,代表著宇宙人生之各種機遇(是有中國之算命等術),時間斯為綱領。其中如:二有陰陽;三係三才;四為四象;五表五行;六主六親或六爻,而各數之公倍數為六十,可象徵「天機」也(數系論請見拙著《智慧之旅》)。
  年、月之記,倒是簡單,古人認為人生六十年一個循環,對應「天機」,各有順逆;而一年十二月,正符黃道之數也。
4864 留言者:平郎 [2004-11-08]
主題:求教
  本人欲學習中國文化,望先生指點入門之路,感謝,
回應﹕
  讀四書五經即可。
4895 留言者:賴年松 [2004-11-16]
主題:評論
  老師對西洋浪漫主義文學有何評價?
中國也有浪漫主義文學嗎?
回應﹕
  浪漫主義是古典主義的反思、是西方社會價值演變的時代過程。
  因西方有千餘年的基督教統治,人類思想行為受到鉗制,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運動,一舉將人們由社會制度中解放出來。因而繪畫、音樂、文學等,一一擺脫了原有的形式,後來統稱為「浪漫時期」,意為「人文創作不受約束的時期」。
  中國國情不同,千萬別將外國帽子搬來戴(老朽應邀參加第12屆中國哲學大會,出席演講時第一句話就說:「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現已被拒絕往來!想想看,老莊孔孟算什麼哲學),因為中國沒有宗教控制、不曾發生文藝復興運動,所以沒有浪漫主義!
  若問老朽的評價,只能說浪漫文學符合中學生的口味也!老朽曾著迷過,但一過三十歲,開始憬悟於人生的追求(不是宗教),對那些愛得死去活來的情節,再看就索然無味了。
4900 留言者:阿勇 [2004-11-16]
主題:「聽言」及決策問題
  初來貴網,有事相詢

轉貼自天策府
http://www.agent-m.net/

〈六韜.龍韜.軍勢〉
  武王問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勢因『於』(-)敵『家』(-)之動,變生『于』(於)兩陣之間,奇正發『于』(於)無窮之源。故至事不語,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聽也;兵之用者,其狀不定見也。『??』(倏)而往,『??』(忽)而來,能獨專而不制者,兵也。聞則議,見則圖,知則困,辨則危。故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于』(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故爭勝於白刃之前者,非良將也;設備於已失之後者,非上聖也。智與眾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也。
  事莫大『于』(於)必克,用莫大於玄默,動莫大於不意,謀莫大於不識。
  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士』(事)半而功倍也。聖人徵『于』(於)天地之動,孰知其紀?循陰陽之道,而從其候;當天地盈縮,因以為常。物有『死生』(生死),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見形而戰,雖眾必敗。
  善戰者,居之不撓,見勝則起,不勝則止。故曰:無恐懼,無猶豫。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
  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失利後時,反受其殃。故智者,從之而不『失』(釋);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赴之若驚,用之若狂;當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禦之?
  夫將: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見而視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無橫敵,對無立國。」武王曰:「善哉。」

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想問的是
此文謂將領應有快速決斷、貫徹實行的能力,有時應不語、不言、不聽、不見。
所以說「謀莫大於不識」、「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見而視者,明也」,
但戰爭除講求決策果斷之外,情報不是也很重要的嗎?那又應如何決定哪種情報要聽、要搜集,哪種應予遠離、斷絕呢?
縱不論戰爭,在日常生活(如私人公司)也可能常常遇到決策時的問題
那時的情況可能不及打仗需要如此急速的決定事情,但弄清楚這篇的話,對生活真是受用無窮
我對做人處事仍有許多不熟之處
希望朱先生在「聽言」方面指點指點,謝謝
回應﹕
  夫「情報」者,乃「未明情況前之報」也;此文所指,則係為將「素質」之要領也。
  若將領無「自知之明」,縱有情報又將如何判斷?諸如布希,誤判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今日又陷鏖戰泥淖,已經拖垮了美國政經實力、民心士氣!是以情報之重要,端視主事者有無「有所不見而視之明」,不明,「未見形而戰,雖眾必敗」是也。
  老朽訓練學生,首要「淨心」,再則「定念」,終得「客觀判斷」(學生若未立志,則僅僅諄諄善誘而已)。以此,面對人生萬象,無恐無懼,坦然前行,是善戰者也。
  蓋人生之難,難在「心猿意馬」、「諸念雜陳」,凡此,悉皆「主觀干擾」也。譬如汽油,能量甚足,但若不加以「密閉實封」,則不久將揮發殆盡;再若燃之以火,未以活塞「方向限制」,其能量四射,必釀巨災!人心亦有能量,必也:控制!控制!控制!
  此太公之《六韜》,方向控制也,與情報無干!
4909 留言者:許榮功 [2004-11-17]
主題:網友論壇之內容
  網友論壇之第6頁:"歷史上的改革者",專談政治,太佔空間了,真該刪!
網友論壇之第3頁:"第三屆漢文史資料庫研討會(1)--田奕教授談漢字平台"
中的"目前漢文史庫的建設己進入平禾月雨心發展的狀態"
這句話中的"平禾月雨心",指的是什麼意思?
回應﹕
  「歷史上的改革者」一文,老朽無時間看完,但特此鄭重聲明:「歷史免不了政治,但絕不等於政治」。如無歷史,人怎知自己的身份根源、如何邁向未來?本網所謂不談「政治」者,係指「當今眾人之亂治」,老朽所反對者,「淺薄式民主自由」也,敬請諒察是幸。
  田奕教授該文,「平禾月雨心」應係「平穩」之誤,當囑網管修正之。謝謝。
4911 留言者:小點 [2004-11-18]
主題:李敖在電視節目中大談中文及中文電腦
  十一月四日至十五日的《李敖有話說》電視節目中,李敖用了七丶八天的節目大談中文及中文電腦,看來有一些華人早已對中文失信心,不然李敖也不必費那么多天解釋及推廣中文矣!

我身在馬來西亞,有幸受小學六年的華文教育,中學時也仍有一本華文書讀,雖不算精通,但用中文溝通都没問題。無可否認的,我們這裏也有一些華人早已對中文失信心,若非中國經濟漸強盛,這些人恐會更多。

有意看李敖在電視節目大談中文及中文電腦,可至以下網址: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
/74311601464803328/index.shtml
回應﹕
  春風秋雨雪成冬,萬世千年皆相同;傳聞堅冰阻河道,再飲一杯路已通。
  十年後,中文大化天下,杞人勿憂。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