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70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8]
主題:練習8699
  朱夫子尊鑒: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人:蘇軾,張懷民 
  事:夜遊承天寺
  時: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成天寺
  物:竹、柏、月
  情:心感月色優美。
  理:如此月色,曷不夜遊賞景。
  法:邀友張懷民一同出遊。
  
  描述:
  1,夜:寧靜悠閑、萬籟無聲。
  2,蘇軾倚窗夜讀。
  3,蘇軾稍感困倦、合書置于桌上、起身、解衣欲眠。
  4,忽見一輪明月高掛。
  5,探看窗外,四下寧靜無人。
  6,整頓衣冠、步初戶外。
  7,想如此月色,無人同樂。
  8,於是步行至承天寺。
  9,尋友張懷民。
  10,蘇軾叩門,懷民尚未就寢,應聲開門。
  11,蘇軾曰:如此美景,曷不一同夜遊。
  12,懷民曰:然。(關門)
  13,二人並行至中庭。
  繪景:
  14,月色明亮,照射中庭如鏡。 – 積水空明。
  15,鏡中柏、竹之影,縱橫交錯。–藻荇交橫。
  16,庭中之柏、竹隨風搖曳。
  感想:
  17:抬頭望天上明月。- 何夜無月?
  18:四下看滿庭竹柏。- 何處無竹柏?
  19:二人,悠閑漫步于中庭中。
回應﹕
  畫虎應像虎,此非劇本形式。老朽謂「最好」,意指:非最好者拒評也!
8718 留言者:阿勇 [2008-12-19]
主題:#8699作業
  (旁白:旁白者)
  1**時間:晚上 地點:蘇軾家前
    (蘇軾家全景。)
  旁 白: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時間:同上 地點:蘇軾房
    (蘇軾正在書桌看書,看了一會,蘇軾揉了揉眼,把書合上放在桌上,站起。)
    (蘇軾一邊吹熄油燈,一邊解衣。)〔切至半身鏡〕
    (屋裡暗了,蘇軾察覺窗外月光,遂停手望向窗外。)
  旁 白:解衣欲睡。
    (從屋裡取鏡,月色皎潔。)
  旁 白:月色入戶。
    (蘇軾走到窗旁細看。) 〔從窗外取鏡〕
    (夜間園林一片寂靜。)〔第一身視點〕
    (蘇軾拿起放在桌上之帽子戴上,並走到牆邊拿外衣。)〔切至蘇軾房內〕
  旁 白:欣然起行。
  3**時間:同上 地點:蘇軾家前
    (鏡頭緩緩從屋頂向下移。)
    (蘇軾向前走了幾步便停下。)
  旁 白:念無與樂者。
    (蘇軾離家,畫面漸黑。)
  4**時間:同上 地點:承天寺前
    (承天寺門前特寫。)
    (蘇軾從鏡頭外走入承天寺。) 〔承天寺遠鏡〕
  旁 白:遂至承天寺。
  5**時間:同上 地點:承天寺內
    (蘇軾從門口走向張懷民房門前。)
  旁 白:尋張懷民。
    (蘇軾上了幾步階級,走到張懷民房門前敲門。)〔切至張懷民房前〕
  旁 白:懷民亦未寢。
    (張懷民站起身,開門。)
    (蘇軾向著張懷民講了幾句,向外指指。)〔張懷民房前近鏡〕
    (張懷民走出房外,關上門,跟蘇軾並行於中庭。)
  旁 白:相與步于中庭。
    
  6**時間:同上 地點: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竹柏影交橫其中。)
  旁 白: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鏡頭從庭下移至上面竹柏。)
  旁 白:蓋竹柏影也。
    (月亮皎潔。)〔月亮近鏡〕
  旁 白:何夜無月?
    (竹柏隨風搖曳。)〔竹柏遠鏡〕
  旁 白:何處無竹柏?
    (蘇軾和張懷民在庭中攸然散步。)
    (鏡頭逐漸移上至俯瞰鏡。)
  旁 白: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畫面漸黑。)
回應﹕
  很好。
8720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19]
主題:答8699則作業
  1**時間:月夜(北宋) 地點:東坡居室外 劇型:抒情
      (俯角全景;〔景〕東坡居室庭院內外〕;
      (〔字〕:記承天寺夜遊 宋 蘇軾;幻廬藝坊 製作;
      (〔音〕:蛐蛐叫聲。)
  旁 白: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時間:接上 地點:東坡室內
      (〔窗下桌上置有一盞油燈、一副筆硯、一頂東坡帽〕東坡安坐桌前,
      (手持書卷,捻須默讀,然後一手揉眼,闔上書本,放在桌上,躬身站
      (起;東坡解衣,將燈吹滅,忽又直起身子;窗外圓月斜照桌面。)
  旁 白:月色入戶。
      (東坡走近窗前,雙手撫窗沿,向外探視;鏡頭從左向右搖視院落籬笆。)
  旁 白:欣然起行。
      (東坡拿起東坡帽戴上,繞桌走至對面墻邊,去拿披風。)
  3**時間:接上 地點:東坡室外
      (鏡頭由屋頂下搖至平視;東坡走下臺階,在門前路中間停下,負手環視周圍。)
  旁 白:念無與樂者,
      (繼續前行,從左出鏡。)
  4**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外
      (承天寺正門;東坡從右入鏡,向大門走去,登臺階。)
  旁 白:遂至承天寺,
  5**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內
      (東坡從承天寺門中走進,下臺階。)
  旁 白:尋張懷民。
      (繼續前行,向懷民所居偏房走去。〔偏房窗上有懷民燈光影。〕)
  旁 白:懷民亦未寢,
      (東坡踏上偏房臺階,叩門;懷民影子起身開門;東坡邊指邊說,懷民
      (把門關上,兩人並排行走於門廊。)
  旁 白: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
      (〔庭下空地〕竹柏影交錯,微微晃動。)
  旁 白:水中藻荇交橫,
      (鏡頭搖上,竹柏交錯,繁星點點,微微晃動。)
  旁 白:蓋竹柏影也。
      (圓月〔特寫〕前,竹枝葉微微晃動。)
  旁 白:何夜無月?
      (院內竹柏〔中景〕微微晃動。)
  旁 白:何處無竹柏?
      (東坡和懷民〔中景〕正面走來;〔鏡頭拉遠拉高至寺院遠景。〕)
  旁 白: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兩人並排慢步走在院內;溶入。)
回應﹕
  很好。
8728 留言者:心一 [2008-12-19]
主題:作文练习
  1. **時間:夜   地點:蘇軾庭院
     (庭院全景,由柵欄圍成,院內花草樹木錯落有致,院中一屋)
  旁白:(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 **時間:同上 地點:蘇軾室內
    (蘇軾端坐於桌前看書,左手執書,右手扶髯。)
    (少頃,左手揉眼,略顯倦意。乃合書,置於桌上。立,雙手置腰間,欲解衣。)
  旁白:(解衣欲睡)
    (燈滅,窗外射來一束月光,蘇軾放下雙手,抬頭向窗外望去)
    (畫面切至窗外,一輪圓月掛於夜空)
  旁白:月色入戶
    (畫面切至室內,蘇軾走到窗邊,向窗外望去)
    (畫面切至窗外,院內花草樹木,月光下,現草木影。)
    (畫面複至室內,蘇子立於窗前,賞月。遂取帽,戴上。)
    (緩步走到牆邊,取下一長衫。)
  旁白:(欣然起步)
  3. ** 時間: 同上   地點:蘇軾庭院
     (畫面由上而下,從深邃的天空漸至庭院地面。)
     (蘇軾行數步,停,稍頃,複前行 。)
  旁白:(念無與樂者)
  4. **時間:同上,地點:承天寺門外
     (畫面由上而下,漸見承天寺大門,上有承天寺字。)
  旁白:(遂至承天寺 )
     (蘇軾走向寺門,拾級而上,穿過寺門)
  旁白:(尋張懷民)
  5. **時間:同上  地點:承天寺院內
     (蘇軾走進門來,繼續前行,懷民房緩緩地出現。)
     (室內燈光明亮,懷民之身影秧在窗上。)
  旁白:(懷民亦未眠 )
  6??**時間:同上  地點:懷民房前
     (蘇試行至屋門前,叩門。)
     (窗子上見懷民走動的身影,懷民開門。)
     (蘇軾左手指向外,邀請狀。)
     (懷民出,關門,二人並肩而行)
  旁白:(相與步於中庭)
  7. **時間:同上,地點:承天寺中庭
     (中庭地面特寫:月光如水般灑向地面,)
     (月光下,竹柏之影縱橫交錯,隨風而動,恰似水中之藻行。)
  旁白:(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畫面轉向周圍的樹木,竹柏相間而生。)
  旁白:(蓋竹柏之影)
     (畫面漸切至夜空,一輪圓月掛在天空)
  旁白:(何夜無明月?)
     (畫面複至庭院之樹木,見竹柏交錯而生
  旁白:(何處無竹柏?)
     (畫面再切回地面,蘇軾和懷民庭中散步。)
  旁白:(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庭院景漸漸由近爾遠,二人越來越小,漸消失在寺門)
     (切至中庭全貌的俯視圖,由近爾遠)
回應﹕
  「旁白」後不可加()。文中錯字頗多。
8951 留言者:網主 [2009-01-09]
告網友:
  《峨嵋前傳》已經修改完畢,老朽於第一次改寫時,因對文句及標點尚不夠熟練,且主詞欠缺、斷句糾雜。現經修改後,雖不敢說絕對正確(老朽貪多太忙,難以顧全),但已能入目矣。茲再貼上,望讀者原宥。

     網主人白
9379 留言者:網主 [2009-03-01]
告網友:
  茲將前列作文之原始佐證貼在網上,命名為「昏鴉」。人生處處皆文章,此之謂也!
      網主人白
9391 留言者:網主 [2009-03-09]
告網友:
  日前老朽曾云將繳出作業,今奉上「貼圖」數幀。
  其中「民間故事」係為今後圖文系統「定調」,以傳統國畫之通俗形式,人物力求取真、景色寫意,建築則以工筆為主。此雖係平面圖形,但經由程式處理後,可得立體效果。老朽繪此,祇供參考,實際應用之精密度將超過數倍。由於老朽已難以投入實際作業,來日但任「藝術指導」,僅需掌握「風格、效果」即可。至於繪圖者,將另行徵聘,或論件計酬,水準應超過老朽所作。
  另有「吉他少女、其他」數幀,係以YUI之相片為憑,老朽曾被其氣質所迷,今作此圖以資紀念。

  圖文系統已在測試階段,目前所測試者,為沈子所作之「常識資料庫」。蓋電腦自動化之成敗,端視電腦程式能否根據語言文字、將靜態圖形轉化成為動作影像,此一試千鈞是也!
  例如某場某人曰:「上茶侍客。」若不知此話「內涵」,將動輒得咎焉。而在本系統中,電腦程式將此四字之體用因果求出,再將之分解成為「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常識。處理時根據「時程(若為影片則依「蒙太奇」規則)」,查閱常識庫(以下一概寫為〔常〕),內容如下:
  人:主人身份地位〔常〕,決定命令傳達之「受命者(假定為侍者)」。
    侍者根據「客人」數量、地位、位置等因素〔常〕,決定執行細節〔常〕。
  事:侍者領命,赴取茶之場所〔常〕,路徑〔常〕。
  時:依前述決定(如蒙太奇)。
  地:場所〔常〕,禮數〔常〕,動線〔常〕。
  物:茶具等〔常〕,端茶方法〔常〕。
  情:主客間之關係〔常〕,奉命者之態度〔常〕。
  理:若無必要可忽略。
  法:「上茶」之法,端視「傳統禮教」而定〔常〕。

  由上可知,此常識庫乃人類終極之文化工程,全部由沈子一人完成(老朽愧不能及)。如今程式部正式測試之,如若正確,各「虛擬演員」應知拿、端、送、取、飲、用、應、對等常識。
  設客人有三,侍者(奉命者)取來茶盤,上置三杯。侍者首先至客人之長者(先已定義)前,視客人與主人之關係〔常〕而決定奉茶態度。當茶盤送達客人面前「適當距離」,客人(虛擬演員)需知如何「取茶、用茶」,其態度、姿勢必須符合實際〔常〕。
  其次,侍者送茶至第二順位,侍者需自動偵測「動線」,繞過障礙,行至客前,如儀。
  (沈補:所舉之例為行為之析解,若論物則有結構、材質、功能、用法…等;若論人則更複雜,有暇再論,或日後可逕問小杏子。)
  此僅一例,其餘千千萬萬無數動作行為、態度表情,俱需一一印証。如今已證明「可行」,但要「合情合理」尚須時日;若要做到盡善盡美,則有賴學生們終身不懈的努力了。
  總之,本室目前在丁一的加持下,僅管外界風暴連連,室內一個個老僧入定、背負著文化重責勞力勞心。苟有所成,其成係成自中華文化之優越性,吾輩不過適逢其時,俯拾於途;若敗,則係努力不夠、德行未足,再繼續奮鬥可也!大道無功,行者自行,本室為所應為,成敗休咎聽天由命,準此。

       網主人白
9404 留言者:網主 [2009-03-23]
告網友:
  老朽生來是個怪胎,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一向與人迥異。如遇任何不解之事,老朽率能聚精會神,直至攻克而後已;但凡瞭然於胸,再試之輒味同嚼蠟,索然無趣焉。所幸漢字高山險止,累登絕嶺尚見遠處雪頂皎皎,雖罡風難勝,然已無山下落腳之處矣!
  自文傳IT部門裁撒及311事件後,老朽專心致力於圖文系統,曾因弟子們答非所問、言不及義而大動肝火。及後,小封等弟子觀念成熟,系統設計進入盤整階段。老朽生性疏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穿了,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成功了,老朽不勞可獲,何樂不閑?
  由於沈子雖身懷小杏子神孕,仍兼負全室無機、有機各物之榮枯大責,每天忙似蜜蜂,嗡嗡不已。上個月,沈子告以:程式部已開始試拍「無妄之災」!老朽表面玄冰、內心祝融,立刻著手景物圖形之繪製。事實勝於雄辯!老朽素以音樂繪畫自「傲」,但竟晒三年之網難為一日之漁,手頭竟連繪具都下落不明!
  買繪具簡單,但眼花手顫心不靖,僅畫數幀「民間故事」,就發覺不如用軟件PSP方便,於是有了月初所貼的第一批貨色!待用到細節,又發覺PHOTO SHOP功能更強、但學起來大是不易!老狗在資訊界打滾數十載,雖沒用過軟件也見過其「愛康」!重做老學生就是!
  以今生記錄,老朽化名「不二」者,理由無數,凡事皆「不二月」也!罟網可證,除了漢字工程外,連音樂、書法、教學、著作及各種軟硬件之設計在內,一個月的鋒面過境,無不盡化雨水雲煙。繪圖當然亦在數中,待技術已能掌握,老朽定將遠颺焉,是有此三月之「定石」焉!

  老朽在整理歌曲時,曾找到一首「青燕子」合唱團的「花非花」,惜原詞太短,只有28個字,唱者不得不大灌其水,聽來成了歌非歌!老朽無才,不敢與白居易老兄較勁,但看在音樂的份上,和了一首不倫不類的「潑墨山水」。這次在繪圖時,突發奇想,為什麼不來個「多媒體大雜燴」呢?
  緣老朽於畫立體人像時,選了些「看得上眼的」美女作模特兒。事後,一大堆jpg檔,把系統空間塞得滿滿!這次老狗學新把戲,玩熟了Photo shop,找些美景配上美女,自覺可稱臭美。設若再配上美詩美詞,老朽豈不搖身成為「老美」之一員、得以經歷金融大風吹?
  於是,請來葛莉絲凱麗,用淡彩著色(不幸她貴為王妃,卻少有像樣的彩色照片);加上黃昏林影,虛虛實實、正反疊影作底;再買來玫瑰一束、水仙一叢,於是有了「花非花」!最後,黑白失調、正反顛倒,便有了這兩幅絕配!以王妃的清純高雅,供在「桌布」上,誰云不是藝術?
  「霧非霧」就不容易了,誰有霧一般的氣質?用黃山作背景,別無選擇。老朽央來半百老妖徐若瑄,畫她靠在懸崖上,撒下漫天大霧!以其幼年「獻身藝術」,如今在噬肉桿菌的共存下,人生如霧非霧!若謂霧中人影、倒不如說是人間霧影更為妥貼。
  「夜半來」的是德國妞戴安娜克魯格,老朽欣賞她的氣質,加上漣漪般的幻影,掛上一圓明月,果真夜半來了!為了避免畫面太單調,加上水中倒影,美夢何曾如此精彩?人生是蒼白或是絢爛,哪裡還要用血肉之軀親身經歷?只要把大腦訓練成熟,天上人間隨意所之!
  好夢「天明去」最是難捨!天明,代表真實。小公主明朗尊嚴,配上繁花似錦,再施以「油畫效果」,看來不俗,也就有了些許「味道」了。
  問題在「來如春夢不多時」!一種動態的意境,要用一幅畫面代表,確費了不少心思!想來想去,在「四海一家」片中,那個康納莉兒時飾演的小女孩,曾是老朽青春的心上人,用她來代表「不多時」,頗為理想。至少,青春易逝,誰能無感?再加上色彩、線條,一場春夢就此成形(在老朽夢中)!
  同理,「去似朝雲無覓處」也是動態的。有張韓女金泰熙的電話廣告,那種少女情懷,可說是期待、但更有青澀的幽怨,令人神往。老朽細心把電話擦去,選了個朝雲的山景,再搭一間蒼老破敗的古舍,效果極佳。但是看來想去,總覺差了什麼!最後,找了一具熄滅的油燈,此情此景何處尋覓?
  至於「山是山」就容易了,把一個彈古箏的相片貼在山下,兼有水牛耕作,一幅無動於衷的妙境!右上角貼了幾片竹葉以俾免俗!本來還打算在左下角放個盆景,卻發覺自己經俗不可耐了,就此打住!不過若把人畫在房中,「味道」大異其趣,且提供數幅,放在特效欄中,以作比較。
  「水是水」更輕鬆!找個明媚秀麗的水邊,專程去日本把YUI請來,讓她坐在石頭上。但看那一幅高傲的眼光,只好將吉他塞進她懷裡。不能再多動手腳了,小姑娘很久沒唱歌了、會發顛的!
  「名利輕」最有趣,也費了老朽不少老秋,平添幾綹白髮!好不容易發現有一國寶熊貓和羌女爾瑪依娜的合照,卻找不到合意的背景!須知,不爭名的人最難伺候,自命連名都不爭的人,一定會爭更大的「不名飛行物」!老朽下定決心,整天呆在「古戈」,非找到不爭的寶貝!
  在網上有各種天下美景,無不美得令人眩目!偏偏一個個名氣極大,嚇得活人!最後,找到一張平平凡凡的平凡山谷,右側有間茅舍。老朽大喜,終於有了「無名歸宿」!頂上點綴些下垂的樹技,用日光直射下來,「山寨國寶」就位,竟是妙景天成、完美無瑕!
  「聲色貴」是現成的,老朽第一幅作品,便是這「影壇三艷(好來塢唯一令老朽傾倒的,就是美女如雲)」!三人眼色一藍、一褐、一綠,各具特質,在胸前加一顆偷來的、三十克拉的紅寶石,誰不垂涎三丈?老朽置於檯面上,每天大眼看小眼,幻影生波,的確聲色醉人!
  「輕得弱水三千渡」,千手觀音的圖片幾成強水三萬,挖空一個水晶瓶,合而為一小千世界,如假包換!
  「貴在遙天一夢回」,人生如夢,夢醒賦歸!如圖!貼上!

  (白居易原詞)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老朽拙補 )山是山,水是水,名利輕,聲色貴,輕得弱水三千渡,貴在遙天一夢回。

  這次貼出之作品分兩類,一為「詩情畫意」,已如前述;二是電腦特效,部份由前述面調變而得,另一部份則利用「民間故事––高寶」之原畫,加以著色而已。由作畫技巧上可以看出(與本室月初所貼相比),老朽作畫差得甚遠,功力不足,奈何!
  奉勸各位學習使用這些電腦輔助軟件,只要有「鑑賞能力」,人人可成「藝術家」!像這批「成品」,一天可完成數幅,而老朽僅學了不到一個月!學會了,樂趣多多,古戈上各種圖片都有,抓來任意搭配、任意變形、變色、變花樣,可以自娛,更可冒充「造形者」!

  四月呢?老朽桌上工作堆積如山:「漢字基因字典」、「智慧學」、「詞易」、「文易」、「不二千字文」等皆有待完工!算算老帳,以今天的生活條件與身體餘氛,活到九十怕在命難逃!「不二月」曷不改為「不二年」呢?問題在老朽太瞭解自己,沒有「動機」、不成「目標」,只求活得自娛!

  網友們有論文快寫,三月還有八天,苦日子該過去了!

      網主人白
9432 留言者:網主 [2009-04-18]
告網友:
  越老越忙,越忙越充實,樂觀判斷,此生交差有望矣!沈子植物微圃有成,群花簇擁,綠霧漫天,兼有百香雜陳,各色競艷,較諸名山勝景毫不稍遜。老朽每日告假郊遊,早晚各一次,時而餵食小小池魚,時而仰瞻蟈蟈葫蘆。逢蟲必捉,遇蜂則避,老朽移步換形,繞場一週約需時十分鐘。

  頃有告者,一大喜事也!緣圖文系統已進入「常識判斷」階段,技術絕對可行,唯需時間精雕細琢。老朽曾多次道及,本系統難關重重,今所餘之超重者,藝術天塹也。蓋如今國畫之「工筆畫家」已屬「絕種物類」,老朽多方訪查不得,退而求其次,不幸「國畫」已與西洋畫合流矣!
  老朽趕著鴨子、自行上架,前年已完成數千人、物(演員及道具),但「背景」卻無法交差。本擬用電腦程式製作(立體山水),但惜本室人手不足,只好放棄。年來,多方考量之下,擬以「現場像片」取代之。然而,真實人生枯燥貧乏,拍片若要「存真」,不如向好萊塢投降去也!
  上個月,老朽用Photoshop 設計了「詩情畫意」作品一批,自覺效果不錯。後來興趣大發,決定深入鑽研該軟件之技巧,以求解決「國畫難題」。
  國畫難題有三:
  1,歷代存留之大師作品甚多,但均屬「天價禁臠」,別說「套用」,連「一面之緣」都三生無幸!因此,想用國畫作背景,將難如登天!
  2,在網上有為量頗多之「掃瞄本」,但一則畫質不佳,二來密度有限,供參考無妨,但圖文系統無法使用。所以唯有聘請畫家,專門且海量製作。
  3,國畫又稱「毛筆畫」,其特色為用筆之線條簡潔,意境空靈。如今國人早已視筆墨紙硯為古董,國畫式微,傳統文化蒙難,尋遍天下已無餘子矣!

  老朽素來遊走偏鋒,專拾人所不取者。然而,國畫非電腦軟體,不下數十年心血、功夫,休想一窺門徑!老朽充其量能夠塗鴉一二,但自忖份際,絕不配登大雅之堂!
  老朽發現,Photoshop 有一功能,可將像片修復重整。只要處理者有夠的耐性,保證天衣可以「無縫」。前數日,老朽在屋頂「微圃」旅遊時,細觀大自然的作品,栩栩如生不足以竟其妙,簡直沒有一個細胞生錯位置!老朽口口聲聲道法自然,為何不利用此「重整」的功能,「改創」國畫耶?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同漢字基因,如能找到「國畫基因」,道法自然,齊天高樓平地起!老朽靈光一閃,想到國畫基因不過「山、石、草、樹、房、舍、人、物」;運用技巧只是毛筆、墨汁。所有傳統大師之作品,盡可取法,一筆(電腦筆)在手,適足為傳統之文化、藝術發揚而光大也!
  想通了,花了一天的時間,完成了這幅「山居樂」的作品(取材自十多幅國畫、共有16個基因模組)。此乃第一步,成績差強人意,峨嵋全劇有百多幅不同之背景,即令一劇,也需時近半年!自作孽不可活,今生來此償還文化債,信可告慰天地矣!

     網主人白
9437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4-23]
主題:山居樂
  老師您好:
  學生初賞「山居樂」時,甚為吃驚,因其宛似天然,幾近看不出Photoshop雕琢的痕跡(學生不懂國畫,但會一點Photoshop技術)。恭請老師闡釋其中奧妙,學生等願聞其詳。
  學生 敬上
回應﹕
  Photoshop 的特色,相當於以往攝影界的「暗室作業」,理論上可以做到「天衣無縫」。老朽無意在技術上下功夫,但為發揚中華文化及圖文系統之需,用來設計片中「外景」而已。
  其法甚簡,昨日剛教學生們「學習之道」。因人人喜好「炫風」,對此類電腦工具,一上手便浪費了幾年時間,去玩一些「花拳繡腿」的技巧。其後果,是膜拜工具、觀止技術,而不知所為何來。
  老朽目的明確,知道所謂「國畫」者,係指以「毛筆」所畫之「線條畫(即令水墨也屬線條範疇)」。既為線條畫,說穿了,「黑白分明」的筆調構成主體。由於人所見之現實只具光影色彩,線條便被「抽象化、概念化」,意境勝過形象,成為我國傳統「文人宣洩」的手段。
  然而,老朽要演「動畫」,不能滿足於抽象的意念與黑白線條。作為一位國畫「畫家」,起碼要練十年書法,再遊覽三載山水!不幸老朽的書法,從小到老,斷斷續續,總練習時數絕不超過100小時(仔細算過)!如今趕著鴨子上架(還要符合三維要求),不得不另闢蹊徑、絕地求生了。
  由前面的「詩情畫意」的設計中,老朽嗅到Photoshop 的特點在於「修補」,創作國畫需要下死功夫,修補國畫則講究「以巧補拙」。老朽手上有不少「老掉牙」的國畫,其構圖、筆法、意境已臻極處,但惜無法「實用」。好在老朽衣食無虞、目標明確,為什麼不「從頭學起」?
  問題在「時間」,前景在望,哪來閒心?想來想去,只有利用工業生產流程,將國畫的精髓挖來,大量製作才是。如此,Photoshop 便成為首選,對老朽說來,用來畫國畫只是另一個「人棄我取」罷了。
  老朽一分析,在畫國畫時,其中山石樹木莫非分別揮毫,少有「交疊」,極易分割。老朽試著加以分離,便得到數百棵各式樹木(其實,國畫之樹木多係松竹柏楓之類),山石也挖了不少。有了材料,細細比較,便可看出各家的筆法、風格,再一一分類,約莫花了一個星期,大功告成。
  所說「山居樂」,係峨嵋仙蹤中「臥龍村」之部份風景,係採自兩幅「立軸(國畫多為直式)」,一左一右雙拼而成,其中有縫處則填以樹木、山石,製作流程如次:
  1,將畫紙設為2048*1536點(動畫規格),選圖,貼上,移至合適位置。
  2,用Photoshop 「影像-調整」功能,將「反差」設到最大、「明亮」適度。
  3,用Photoshop 「影像-調整」功能,將顏色之「飽和度」清除,使變成純「灰階」,以便重新著色。這不僅是為了色彩要求,且必須藉此將原畫上「老舊(也是一種色調)」清除之。此外,「亮度」的選擇至關重要,在老朽經驗中,以70﹪最理想。
  原因在於「著色」時,必須根據原畫的筆觸,在其原線條上「加添」新色。因Photoshop 之「畫筆」有很多功能,當前最有用者為「覆蓋」-在灰階上加色。覆蓋時,其「不透明」之百分比也很重要,唯有多多調試,始能竟功。
  4,著色:為求效果,同一顏色至少應有三種深度。
  5,補妝:,在不同的畫面間,「界面」經常最難處理。Photoshop 有一「倣製印章」工具,可用原圖之部件,依線條方向互補之,令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聯成一氣。此外,樹木及山石先做成獨立之圖檔(術語稱為「圖屏」,樹木皆係透空態,可見背景),輸入後,調整至適當之尺寸,安排在可能「穿梆」處。
  6,描線:國畫之線條最為重要,可採用適當粗細之筆,用「溶解態」,「不透明度」約七、八成,「潮濕邊沿」十成,細細在原圖上描。若無繪圖之功力,建議採「覆蓋態」,直接在原線上加深線條。待完工後,於圖層欄令各圖層合併即可。

  目前老朽已完成十多幅美景,技術尚在不斷改進中。今晨剛完成一幅「實景」與「虛幻」交錯,效果極佳。且待老朽再完成數幅,將一一掛網,供同好觀賞。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