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39 留言者:小寶 [2004-04-02] |
| 主題:對不起 真的對不起,小寶只是不,所以提問,並非尋求認同或表明自己獨特過人,小寶知識水平極低也沒有朋友,至會留言給先生,希望能解疑問,多謝先生賜教! |
| 回應﹕ 老朽甘為「公僕」,不作私友。所疑已解,若尚有惑,請另就高明。 |
| #4046 留言者:如風 [2004-04-04] |
| 主題:盼望先生講解易經 在網上收聽先生底講座,得益慎多。盼望先生講解易經,如果有幸聆聽,福也。 |
| 回應﹕ 老朽一再聲明不談《易經》,蓋失水之魚,非仙丹可救也。今人不識中華文化之真義,僅求「速效」;否定倫理道德之價值,唯逐「功利」;忽視事物之根本,但崇「表相」!此正是《易經》之反也,人心既蒙,已失靈慧,老朽再以語言推波助瀾,豈非罪莫大焉? 然本網尚有覺者數百,老朽責無旁貸,擬待「見龍在田」,再行開講也。 |
| #4053 留言者:陶 [2004-04-06] |
| 主題: 自從得見先生網站,受教已年餘。前讀《老子止笑譚》,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釋,思後,求教於先生:不假語言,如何見得那唯一真理;其他各理如何用語言準確描述溝通? 先生將隱,卦辭告吾之責亦在此。昨日被同事苦苦相逼,已生辭職之念。修竹之事,在下無能,泣請先生相助。 老子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吾踐之。 |
| 回應﹕ 老朽老朽,無親無友;甘為眾奴,不做私友! 老朽老朽,不伎不求;千山斷絕鳥飛盡,止水難流! |
| #4054 留言者:竹葉青 [2004-04-06] |
| 主題:中華文化的第三次融合 朱先生好: 敬讀您的大作多年徬徨豁然冰逝 : 大學時期偶讀厚黑教主論"中國學術之趨勢", 作者預言將與西方基督教文明融合(書不在案側, 請恕如記憶有誤), 後學常沉思不解, 亦曾進教堂受洗,但彼從不提中華文化, 貶低一切東方思想. 今由朱老師慈悲訓示, 深覺著作乃千古洞見, 方知中華文化的第三次融合此時確實是天地人三者合一(而非基督教). 由於人類逐漸破譯師所言"地道極則", 融合乃必然之勢. 不過深知師憂中國貧病農民, 預先拯救庶民, 是以孜孜不息發展九億農民網. 不然以師才智早已登高一呼,成為這引領第三次融合第一人. 後學遠居海外, 渾渾噩噩. 每日只為衣食奔波, 忘了人生目的. 現每天都上網讀師之諄諄善誘, 似乎生命又有了希望. 在此敬謝. 另有一問:為何現代人動輒談"中年危機", 而師強調"四十不惑"?是因人們沒有文化使命, 只為私利, 所以不能立定腳跟? 後學 竹葉青 敬禮 |
| 回應﹕ 古代教育不發達,知者恒為社會精英,鶴立雞群,自必愛惜羽毛,鳴必有物也。 當今「知識普及」,淺水一灘。池蛙競鳴,各揚其聲,不過求偶之徵。 衣食足而後知禮樂,人生必經之途。先盡人子之責,進而慎思篤行、勵志求真,可矣! 中年危機者,不知未來,但慮旦夕之謂。若能堅持求真,四十始能不惑。因不惑,始知己身使命為何。既知使命,是明未來,不驚不怖,危機遂解焉。 |
| #4068 留言者:如風 [2004-04-09] |
| 主題:盼先生講座 「4046 留言者: 如風 [2004-04-04 10:35:28] 主題:盼望先生講解易經 在網上收聽先生底講座,得益慎多。盼望先生講解易經,如果有幸聆聽,福也。 回應: 老朽一再聲明不談《易經》,蓋失水之魚,非仙丹可救也。今人不識中華文化之真義,僅求「速效」;否定倫理道德之價值,唯逐「功利」;忽視事物之根本,但崇「表相」!此正是《易經》之反也,人心既蒙,已失靈慧,老朽再以語言推波助瀾,豈非罪莫大焉? 然本網尚有覺者數百,老朽責無旁貸,擬待「見龍在田」,再行開講也。 」 聽老先生言語,猶如當頭棒喝。只是本人愚笨,雖對《易經》著迷,卻無頭緒。盼先生講座矣。 |
| 回應﹕ 凡事物皆有利害兩端,其著者,利、害愈著。《易經》盡發天機,今人人可得,但非人人能知,更非人人可加以應用,此乃人世之福也!老朽初於寫易之書時,尚未確知天意,今知之較多,更心生警惕,非不願教「人」,實乃「今人」壞事做盡,怎堪火上加油? 《易經》,變易之理也,人若用心,隨處可得。本網篇篇答言中皆有斯理,錄音中也經常提及(「見龍在田」也者,龍在田中,見者恒見之也)。 真有靈性,當知易理無所不在。否則,即令一字一句講解,不懂仍是不懂,所為何來? |
| #4086 留言者:小湯 [2004-04-15] |
| 主題:看過有網友討論"推背圖"的留言,突有興趣一問..... 推背圖每個象都有一個卦,卦序好像基本是順著八宮的,但又不是全部.....此序何來? 謝謝老師提點。 |
| 回應﹕ 該卦相當於數目,如「第N則」,與內容無關。 |
| #4105 留言者:Ve [2004-04-20] |
| 主題:四十不惑? 請問先生,「四十不惑」是對於日後自己生活目標就此清晰明瞭了嗎? 或是像是我本身到了這個當頭。 心裡卻是越來越急燥,擔心的卻總是身體狀況、經濟、工作,似乎樣樣都漸走下坡。 像是走在一個像是需要轉寰的路口,但就是沒有一個清楚的方向。 四十歲的我,正惑著呢。 先生人生歷鍊豐富,請問應該怎心平面對呢? 感謝先生百忙中,還費心指教,在此先謝。 |
| 回應﹕ 「斷章取義又一章」也!就算急了,也該先看清楚!抓著浮木就當救生船? 此四字真言的原文是出自《論語》-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己。」 因本網網友程度不錯,故引用時,無必要次次重打一遍。真要如此,本網不如關了,老朽實在忙得不像人(不相信者不必來此)無義務為遠方朋友服務也! 是故,若非「十有五而志於學」者,且「三十已立」(自立、自尊、不依賴者),怎會「四十而不惑」?中學讀了考進大學,誰都知道大學起碼要讀四年,難道還要解釋? 某生找到教務長,劈口問道:「大學不是四年畢業嗎?為什麼我五年都沒畢業?」 教務長問道:「你在哪一班?」 某生道:「我哪班都沒上!我考上了,就輕輕鬆鬆玩了五年!」 不必謝,老朽再說第n遍,本處只接待「覺者」!天下玩家再多,皆與老朽無緣。 |
| #4121 留言者:網魚 [2004-04-21] |
| 主題:釋惑 有日和一好友談中華文化,間友談及大師之名,友對大師佩服之至,稱大師為“中華第一人”(當時晚輩心中甚是不信泱泱中國有這樣一位奇人),某日在網上搜索大師之名,至大師所張之網,拜讀“過往留言”及機關內容,不假時日,不但相信了好友之言,也成了大師網中之魚(蓋有“網蟲”,自稱“網魚”,雖不能自由遨遊,但如能得大師神之一二,足咦)為何? 1、大師為中華文化搖旗吶喊,佩服! 2、大師有信心對抗並戰勝wintel架構而把中華文化滲透入資訊世界,佩服! 3、大師天下為公、忘我無私,佩服! 4、大師對中文資訊解讀如此之深,佩服! 5、大是非誇誇其談而是身體力行,佩服! 但有幾點疑問,請大師閒暇之餘能給晚輩釋惑: 1、大師率青城十九俠,區區二十人,能否扛起捍衛中華文化的大旗?晚輩以為,大師還應把多媒體大學創立起來,以使更多的人獲得大師衣缽,弘揚中華文化。 2、大師酷愛文言,但是文言苦澀難懂,不利於文化向大眾傳播(特別是農民),文言確實中華瑰寶,言簡意賅,用何種方式、何種工具引導大眾學習、領會?晚輩迷茫。 3、想系統學習大師之理論,不知從何下手,因晚輩心浮氣躁,不能從專業(匯編語言、多媒體導論、文字編碼等)入手,只好向好友索得《智慧之旅》、《宇宙浪子》潛心學之、往之、神之。 4、我瞧大陸流行之“五筆輸入法”似是從大師“倉頡輸入法”變化而來,不只如此之說可否(因晚輩機不懂“五筆”又不是“倉頡”,所以再次胡言亂語,萬望見諒,晚輩非佩服大師而貶另一智者,蓋因晚輩只識其表而不知其裏)。 5、晚輩為某集團之員工,願與本集團共榮辱,然晚輩經驗不足能力有限,常有不力之事在晚輩身上發生,每與諸類之事,就有幾日委靡不振,晚輩該如何做?不犯錯,不失信心。 晚輩雖不能象沈老師及青城諸俠伺候大師左右,也願追隨大師之志,充實自我,學以致用。 |
| 回應﹕ 人源自獸,獸性本然,人顧思之,始知禮義廉恥。去獸性匪易,須以恆心毅力,能保百日,未必能維持千日!故須「蓋棺論定」!且不論他人看法如何,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到老朽化為輕煙,所作所為未足道介。貴友推介之言,適供老朽警惕再三,恐為山九仞也! 1,捍衛文化,必須口述心行。雖一之實,可由無化有﹔縱十億高呼,不過風暴一場。 多媒體大學理念雖可,但有關財務、行政、教學雜事繁瑣,老朽精力已衰,難矣! 且諸社會風習敗壞,人苟無能,不過熙熙攘攘,笑話連篇。否則老朽自命不凡,造 就蘇秦、張儀成群,嘩眾掀風,豈非鬧亂天下,無以復加? 2,須臾之思、易習之事,世世代代不乏其人,無須老朽錦上添花。夫農民者,雖白話 亦屬白話,莫如用動畫育性,文以通古,習之如常,取捨無礙也。 3,年有大年小年,行有長行短行,人但能明是非,知天理,大小長短皆其中矣! 4,中文輸入法為供國人輸入中文,能用就好,何分我你先後? 5,子曰:吾每日三省吾身,可以無大過矣!有錯必改,信心自立! 志者,士人之心也,讀書人只要有志,即可頂天立地,是與老朽同在也!勿慮表象形式,不拘過去末來!苟人人如此,各盡其力,孰謂中華不興? |
| #4122 留言者:百思不解 [2004-04-24] |
| 主題:sirvan 佛家曰:放下執著。又云“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道家曰:清靜無為。又云“人發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緣何易經反其道而行之,大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云云? 晚輩愚鈍,萬望先生撥冗指點。 |
| 回應﹕ 問得好!三家所云同義,唯用「語言」有別,其因在於「立場、目標、方法」之異。 茲以表格式解答之: 易經 道家 佛家 立場 宇(空間)宙(時間) 環境,人世,社會 個人,自我 整體(客觀) 個人(主、客觀) 心性(主觀) 目標 理解,認識,判斷 和諧,共存,長遠 解脫,超越感官 方法 數系、象徵,歸納、分析 自然、物我,歸納 物、我,分析 諸如人言「愛國」,悉屬主觀。所採用「語言」即令全同,但各人「立場、目標、方法」若異,所行即相去天淵。是故,無知者口沫橫飛,聽言察行,其立場、目標可明也。簡言之,所引述三者皆謂:人需理解人間真實,始能行止無礙。 |
| #4134 留言者:如風 [2004-04-28] |
| 主題:請問抽象思維之方法 聽老先生課,常提起抽象思維。聽了多次,都沒把住要點。老先生所指抽象思維,是如何的思維方法呢。願聞其詳。多謝指教。 |
| 回應﹕ 非老朽藏私,實是今人受了西方思潮影響,淺薄萬分,是平湖難泊萬噸巨輪也。 漢字之妙,在於「象徵」,即以「形知其所象、以象得其徵、以徵兆其細微」。此古人造字之原意也,蓋宇宙無窮,人知有限,欲以有限知無限,絕不可拘泥於已知者。 古之思想家,以老、莊、列子等人,常用一語道破世事。其一語非僅一語,中含須彌世界、恒河沙數,雖千言萬語猶未能道及。若欲解之,必也,先泯除外表之形、象,究其細微至無極。當得一至小至大之「認知」,首忘其言,次侵其中,終括其略,是謂「抽象思維」。 舉例而言,老朽講《莊子逍遙篇》,首句「北冥有魚」,時賢皆釋為「北海有一條魚」!其荒唐愚昧如此乎?如果莊子說北海有一條魚,可以變化大鵬,上飛九萬里。則結論可為: 1,莊子非瘋即癡,胡說八道,故中國思想家都是信口開河之輩! 2,莊子相當於西方的安德生,專講兒童沒興趣、成人不信的假故事! 3,中國人不務正業,胡思亂想成習,故而把莊子這種瘋子視為「智者」! 然而有沒有可能:是時賢「所學有術」,但「學非所用」呢? 蓋漢字「北」=象二人相背形,離也,遠也,不得相見也。 漢字「冥」=每月十六日起,月漸虧漸暗,不可知狀。 北冥絕非北海,第一層象徵人世間經常發生者。 第二層象徵極遠不可知之處者。 第三層象徵用語言無從表達者。 第四層象徵一般人很難領略者。 看「北冥」兩個字,直想到一至四層就是抽象思維(其餘細節請自聽莊子錄音)。 要學抽象思維方法,難之又難﹔要領會抽象思維,一悟即通! 何也,說方法即非方法,是名方法!在思想上,只要有一「方法(四方之間的規律)」,就是「限制」,最後落入條條框框去!變成「具象」。 條條框框有三: 1,邏輯思維:根據前提、假設,得出推論,是謂三段論法。三段論法可推出堂堂皇皇 歐氏幾何學,但卻不能推論歐氏是人! 2,水平思維:把所思維的對象,在同一層面展開,以知有無,以及體用。 3,垂直思維:把所思維的對象,由垂直向下展開,以知因果關係。 西方僅知邏輯思維,間及水平分類,今人東施效顰,赤手傳冰,儘成冰水矣!老朽教學三十年至今,技術尚可立竿見影﹔思維之學,僅沈子尚略有所得,是語窮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