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3796 留言者:胡又天 [2004-02-12]
主題:補充
  「(書成百年,乃為大眾接受,成為我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經典,)」小括號括起來的部份是寫時覺得冗贅可刪, 然方才貼出時未及刪去的.
回應﹕
  多謝費心,已作修改如3795則。
3800 留言者:一名疑者 [2004-02-13]
主題:人生求解
  朱老師,在我(北航)大一的時候曾經聽過你的演講,推薦學習易經,恕我輩等之無知,那時候覺得這等占卜推敲之學之荒謬,五年後的今天,我其間由於感情的一時問題,投身哲學而求答,其間涉獵康黑體系為主的西哲之所有門派。其中這個過程不得不不斷的在現實和冥思之間逃避,深感兩者之無味和困頓。也在不斷之求索,本想一投coding之間,以了此殘生,卻由於環境之變化,公司組織之要求必入世間,不得不再入其哲學反思,方感知己對父母愛人之掛念己幾同所有人之人文關懷之境地,方知己之入魔難出,工作中可謂入道即成魔。恰得看儒家之學,合世但不知其理,求原才想至易經,得您之《易經明道錄》,讀序,方知大道原在身邊,其正可函蓋自形式邏輯之辯證法之現象學之現代邏輯方法論等所有西學之精要,橫跨道術法之一體。只是我這等俗人向來沒有聖人之入學出學的入世出世的大修為,所謂入也難也,出也難也。困惑中,故求之,可否學之?
回應﹕
  《易經》係指宇宙變易之理,蘊含天地人互動之基因,其道甚大,中華文化源之於此。然而今世陰戰於陽,西漫於東,物質文明勢盛,精神思維式微矣。早期老朽憂心忡忡,確曾大力推薦「學習易經」,故著有兩本易書,以期雞鳴於風雨。
  及後,每見年輕人「自我迷失」,動輒以追玄求異,不務人生「正業」。悉將「易道」發為蟲技,只為嘩眾取寵,非求經世濟民。自是老朽知過焉,夫聖人之學,休咎斯易,乾坤相循,豈能供俗士玩弄於股掌之上焉?
  今者,大道混沌,一元其始也,覺者知之,智者行之。於乾,真理、潛龍勿用,科技、飛龍在天。是知老朽之責,在與西方一競長短,待剝極而復,大道自興也。
  夫子有言:「未知生,焉知死?」又言:「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人生歷練不足,罔顧社會職責,其行必偏,其思必妄。蓋人生所有「困惑」,莫非考驗,「入世出世」,則各視「機緣」。建議閣下,忘卻自我,多多奉獻社會,待心志苦至極處,天道自明、人道自生、地道自成也!
3802 留言者:鄧輝 [2004-02-13]
主題:人生求出世
  看到下面那麼多人都想跟在你的門下學這個玩意,我也自推一下,我除了感覺自己對那種哲學的胡思亂想的能力有一點以外,根本別無長處,我說白了:就想找個即求玄又生存之環境而已,你給不給也無所謂。至於學習一道,我大膽說一句:以朱老你之一身的俗務纏身,根本不可能在倣效三聖在此道中復有所易、再有所新了。所謂學任何一道,不過學其一個路罷了,至於象易一道,象易二字已經指明這個這個道了,當然其更難,要求自然的身心合一,天人一體、物我兩忘,才能真在此道中有所突破,根本就不可能學得出來。當然對我這等俗人,你如果不想要的話,我推薦一個人,此人童心爛漫,以心悟物之力極強,今年年末考清華的研究生,現在正在改變自己,追求世俗人道之成熟。朱老你若遲了,要我不要沒什麼,他可真是此道的好苗子(不過他現在可能有父母之心(畢竟是中國傳統教育))入俗世則可能......。坦白的講:我到底是否能舍而全現,我到底是否能舍這一個大世象,我懷疑學此道不過是妄求突破大一統而已。看象易二字,象本如此,我可能也破不了,也無所謂破了。
   不過我想問一個問題:你認為未來是Matrix嗎?
回應﹕
  老朽無意教授任何「玩意」,近日「收學徒」,不過為求早日完成「俗務」。至於「學者」所學為何,各有因緣,非老朽所能教也(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本網立場鮮明:「援覺者,收行者,天才避之三舍」。如非網友,當無此緣;既為網友,當悉本網前言後語,不應有誤。至若「易」,人在易中,易易為易,唯有不易,始知其易,緣何以教?
  所問者恕老朽不解,僅知電影之為電影,與人生無關也。
3805 留言者:ABC [2004-02-14]
主題:
  題:開放文學宣言
    開放文學宣言(建議)

  資訊界的「開放原始碼」運動,將原設計人將所作程式公諸大眾,使人人能得而參與。此舉促進了使用者與設計者的交流,深化了程式的功能,令作品演化不輟、日趨完善。同理,文學也應開放,謂之「開放文學」。
  文學的發展,可以分為創造、沉澱、整理三期:為了尊重創造者所費的心血,知識財產權有其必要。一件作品由有到被大眾接受,大約需要兩、三代的沉澱,至少也要數十年。之後,作品已深植人心,則當有人出來整理、編修,務求使之達到盡善盡美。而這整理、編修的工夫亦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之後又可再三沉澱、整理,如此演進不絕,日趨精緻,文化乃有自強不息的生命力。
  所以,我們發起「開放文學」的活動,舉凡無版權、或放棄版權之文學作品,歡迎掛在網上。同時更歡迎有志者,在原作品的基礎上,去蕪存菁,以使發揚光大。
  本網將是一個開放式的資料庫,歡迎讀者共襄盛舉,以宏揚我中華文化為宗旨,其重點有三:
  一、基於善良社會需求,不接受暴力、色情、低俗的作品;
    不贊成惡意攻訐、顛覆傳統的作為;不附會廣告宣傳、嘩眾取寵的作風。
  二、利用信息網絡,下載工具,將文學資訊傳播到地球每一角落。
  三、每一公開作品由一人負責提供作品、整理發佈;其餘讀者皆為「義務編輯」。
回應﹕
  很好,精簡多了。歡迎網友多多發表意見。
3810 留言者:朱氏 [2004-02-14]
主題:修改如下
  ========================================
  【開放文學宣言】

  資訊界中有「開放原始碼」運動,係將原程式公諸於眾,使人人能得而參與,促進交流,趨於完備不殆。同其理,於文學則謂之「開放文學」。
  文學之發展,可分為創造、沉澱、整理三期:由原作者創作作品,歷數十年,及後精華畢現。此時,當有識者出面整彙再造,使之盡善盡美,以期精粹廣為流傳,善盡文學生機。
  是故,發起「開放文學」活動,無論草創或修改,諸皆歡迎,以使文化精粹永傳不休。
  本網即為開放式資料庫,歡迎與眾共襄盛舉,以宏揚中華文化為宗,其旨有三:
  一、以去愚興智為本末,過濾低俗成色,保留精髓部分。
  二、建立文學立足之根,俾使作品有所依存,生其公開管道。
  三、由識者集思創作,交予專人整理發佈,使讀者得以浴於文化精華之中。
========================================

  見先生之言,不知如何才能稱做「三尸盡去」?又若去三尸無用,則在下以為「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可度。
  至於天人分界,在下只知「人定勝天」是妄語;測不準原理中所提之機率幅,愚人以為是無因果率,在下以為因果本存,此僅表明人之無能,愚人捉摸因果甚難。
  「科技人」一詞是抬舉再下,再下取技僅明明理。又以為人因無能,故技有其必要,技道無一可以偏廢。
  又易經再下以為無此必要,再下不懂算命,只知可於心中打造一個易,若此易可達到易經之功能,即便是無易經,也有易了。
  既然先生恐人受偏,再下便再揭「小技倆」,以免有人誤信。於前日見某新聞報導,有某瘦身院以「神霜」抹「凱子」之身,再以匙刮下該「神霜」,集於盛水瓶中,見油水分明,加置燭蕊可燃,齊謂:「體內多餘脂肪盡去也」。依再下之見不過係將體表之油垢取下,唬唬愚人罷了。
回應﹕
  慎言!慎言!
  飛鴻亦留泥爪,老朽即令退休,本網亦將與「因特網」共存,以為史實。
  若老朽「可騙」,是老朽「智不如人」,本網羅雀可也!
3811 留言者:開放文學 [2004-02-15]
主題:峨嵋仙蹤
  讀遍網友留言,總覺有所得者盡在幕後,謹受師教不妄言語。留言者偶出胡言,老師言傳身教足令默聽著自忖心腹。
  書讀不多,還珠小說略讀,因已讀《宇宙浪子》,總覺裡面儘是老師所著的影子。還珠雖千萬言,情節亦千回轉,如《宇宙》一般,最後揭示的比若《宇宙》無別。
  老師推崇還珠,但現代人似乎對那一種境界聞所未聞,哪怕僅讀一遍也需年餘,再加個人境遇、背景,能通達其境始可收放自如,能通其境者,度人間能有幾何?學生進言,若老師不將其完成,世間難有二人。唯願時空切合,能令老師達成心願將其畢尾福祿後世。
  過往讀《宇宙》受益良多,曾對儒道禪多有偏見,讀過後才知人間事不過是一,敬尊《白鹿書院教規》,終有悟時。
  學生推崇《宇宙浪子》及《老子止笑譚》。《止笑譚》中對[寵辱勿驚]的闡釋令學生如釋負重。故學生斗膽,望老師能將此兩部著作加入開放文學之內,以期其能盡善盡美。隱約記得老師曾言此兩書版權應無大礙,盼《老子止笑譚》能在大陸儘早出版,令無緣與師藉網結緣的世人對中華文化更正認知。
回應﹕
  是也,本網能堅持至今,正因有甚多「默默的覺者」,老朽深感責任重大故。
  還珠小說在先,老朽成型在後,是老朽承自還珠,不能謂還珠有老朽身影也。為人首重感恩,因感恩,人間始有倫理道德;因恩恩相報,源源相襲,宇宙才保永恒。若非還珠,老朽不知今日身在何處;非還珠,老朽不可能孜孜不倦,盡心竭力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己任。
  人生第一關為災,因兒童時期,無力自保,又正當肢體發育,精力充足,靈智難開。人本來自自然,但因社會形成,人際關係丕變。西方以大人遷就為要,實因西人暴戾,易遭傷害之故。東方人久經聖賢之教,心性平和,兼以尊重團體,是謂「子不教,誰之過」。
  今日國人早已全盤西化矣!老朽不共戴天,是以躲至網末,與百餘遺民唏噓當年。然老朽與彼輩同受教於台灣,經歷全同,何以有別哉?細思之,老朽受還珠小說之教化,遠超過學校所得。是能於體制外,另起爐灶,回歸傳統;同理,亦正是老朽揭竿而鬥,永不言敗之源頭也。
  老朽本非天才,因受教於還珠,得窺善境,得免失足。撫今追昔,禮失求諸野,此其時也!為此,老朽探幽源,明大道,逆流而上,得謁先聖前賢,終修成逍遙散仙。當下雖立足高科技尖端,一不為聲名累,二不受金錢役。感恩戴德,誓發前師精神,是有改進還珠舊作,推行開放文學,以接應來者也。
  《宇宙浪子》及《老子止笑譚》等書,原已規劃在開放之林,望網友共襄盛舉是幸。平面出版事再議,因第二、三代電書在改進中,信必勝過平面書刊也。
3827 留言者:David [2004-02-17]
主題:「開放文學」技術建議
  朱老師:
您好,寫此封留言時,還未真正去了解「開放文學」。但仍有之下與
技術相關的意見:
一、盡可能使用最簡單的網絡結構,兼容各類舊版本的瀏覽軟件。
二、盡少使用多媒體,以增快下載網頁的時間。
三、相關文學如分多個章節,可做一個壓縮版本,以供下線瀏覽。
四、顯示方面,希望還會保留(640*480) 解像度。( 現今多以600*800)居多 )

雖然現今是所謂的頻寬時代,但還是有人使用低速網絡。學生就是一
個例子。學生使用的瀏覽器,還是舊版本的(Netscape 3.0)。曾試用
過新版本的瀏覽器,其結果是廣告多多;病毒攻擊連連。學生認為讀
書之人,不言花巧,網站應以樸素為主。

謝謝。
回應﹕
  技術問題,將交網管處理。本網保證簡明樸素,內容第一。
3848 留言者:寇松 [2004-02-20]
主題:提點建議﹐關於#3795
  “開放文學”不同於“開放原始碼”,文學先要名後要利,技術先要利後要名;搞好“開放文學”網站,非一家之力,也非一時之功;搞好“開放文學”,不能自認為是弘揚中華文化,應豎起改革和發展中華文化的旗幟。中國人天天都在弘揚中華文化,能貫穿古今文化(思想和文字)的有幾人;無敢於創新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感無可感,思無可思,泛泛而談,那得正果;“舉凡無版權、或放棄版權之文學作品,歡迎掛在網上。同時更歡迎有志者,在原作品的基礎上,去蕪存菁,以使發揚光大".的想法很好,能做好和帶動其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應﹕
  人各有志,自行其是。老朽一生不沾不染,未悉文化有新,僅知報恩承舊。既有當年還珠導引,得於西傾校園中,略窺中華文化奧秘。今行有餘力,見諸子樂為西奴,痛心疾首之餘,已無意左衽為人,誓化古灰,獨行古道也!
  今閣下與老朽之道不合,網上溝通即可,來此雙方無益也。
  (沈補)寇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3852 留言者:馥任 [2004-02-21]
主題:改革
  前面寇先生所提: 搞好“開放文學”,不能自認為是弘揚中華文化,應豎起改革和發展中華文化的旗幟。

  如今的臺灣以仁義殺人, 用倫理嫖人
  執政者的作為我不想再多說了, 諸多行逕馬上就有報應了
  如有人認為這文化的演進我們能盡到任何力量, 請算我一份. 以在古老中尋求現代的救贖
  -------------------------------------------------------------------------
  之前先生提過的事, 已經發生了. 現在正在進行中, 將來再向您說說.
回應﹕
  古人講究「天下為公」,傳統中華文化莫非四維八德、人倫天理、扶傾濟危、犧牲小我。有能者,德被天下;無助者,見賢思齊,斯謂之道。道成,國因之興;道圮,天下大亂。
  西人強調「自我至上」,在物質掛帥下但見弱肉強食、放任縱慾、暴力以逞、竭澤以終。有能者,號令天下;無助者,盲目而從,是成其私。夫私,一人之成,天下之亡。
  今工業技術當道,重商主義作祟,世人笑貧不笑娼,唯己為尊!兼以「逐利之徒」謀私;「知識份子」徇私;「媒體工具」助私;政客鼓動無知無識之輩以成其私!自由民主適為糖衣毒藥,嘩眾取寵,渾水摸魚,無所不為!其無恥之尤者,奉宣傳廣告為金科,趨強權家奴是玉律!舉世滔滔,是非顛倒!但見王者舉觴盡歡,未聞餓殍哀鳴其悲!斯人間煉獄乎?
  苟一人失智,可謂之瘋;若世人皆失,是瘋至膏盲,無可救藥矣!人謂老朽瘋,是瘋也!能成人之所不能!能反之之所不反,豈常人乎?西人以「知識產權」凌虐天下,老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理論到實踐、從科技到文化,未置西人於眼下!是瘋之極也!
  何以瘋之至此?老朽佈生平巧思,散億萬金元,實乃受中華文化之「害」也!世反其道,人逆其性!別人棄之如屣,老朽則甘之若飴。道同,同行,不同,自然異途。
3855 留言者:ABC [2004-02-21]
主題:開放文學
  老師,我覺得寇先生說"搞好“開放文學”,不能自認為是弘揚中華文化,應豎起改革和發展中華文化的旗幟。“
很有道理.難道不是嗎?
回應﹕
  聖人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者,前人之見;新者,前人所未見也。若無故可溫,何而為新?若傳統文化不存,從何而新?開放文學者,乃去除樊籬,蕩平「文閥」之利器也!適於西式漫畫、電動遊戲大行其道之際,吸引青年、文士參與,或能挽救於萬一焉。
  人類追求真實於虛幻之中,廣博者外覓、精深者內求,無止無盡。中華文化重視「深度」,求盡求全,以迄其真,是有「不計功利、前仆後繼」者,為之發揚也。須知標新立異易,承襲發揚難。苟若人人為己,胡言囈語,灘平水淺,一書詹詹,他書泛泛,非文化之福也。
  中華文化中,上起黃老莊孔、緒及諸子百家,代代相承。「文以載道,化之育成」,曾有驚天地而泣鬼神之盛。而今「國魂亡、走屍興」!嘩眾取寵之輩,縱可化石油以供「大人」奔馳,而不能安社稷令小民寬心。文化商機,人淪芻狗,非先聖前賢之願見也。
  「思想」者,人之精神境界也;境界者,無邊無際也。至人可得為千秋計、為萬世謀,化腐朽為神器,拯迷惘於濁世。西洋「科技」,無非滿足聲色之慾,強者窮兵贖武,予取予攜;弱者玩物喪志,寄身為奴!工業文明不過百載,人類生存環境,已至於朝不保夕矣!
  做人應務本,本立而道生!若尚不明人類與文化互動之精要,奢言「改革」,改者為何?革者為何?若尚不知中華文化與斯土斯民的關係,僅將「思想」改為「哲學」、僅將「黃膚」改為「白色」,豈非「豎起中華文化投降之旗幟」乎?如何宏揚中華文化?
  惜自五四運動以來,一批西方留學歸來之洋博士,不識漢字義理、不知易理奧妙、不齒倫理道德、不屑長治久安!於自卑自恐之餘,遽而將物質文明之爪牙「德魔賽妖」引進中華。遂令數代學子只知求新求變、崇暴崇力、迷聲迷色,逐名逐利,而不知中華文化為何物矣!。
  老朽無德,痛恨國人之愚昧,特張設本網,「自懸午門」,何也?
  自命對中華文化略識皮毛,但於資訊科技敢稱無敵!今委身於商,公私分明,未久將晉身豪富之林。但金山銀山全部捐獻,知識觀念盡皆公開,涓滴不為己謀,此中華文化之功也!
  人非聖賢,自己但凡有錯,知錯必改;網友來言有問,巨細無遺!五年來,白紙黑字,字字血淚,紙紙可證!本網千萬言,若不識之無,不必來此!既來,大是大非不可不明!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