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8 留言者:Huang [2003-06-04] |
| 主題:與KEN兄商榷 長江綿延千裡,中下游城市如織,人口稠密,而水患時有發生。今全球 環境氣候否變,小災不斷,大水患幾乎十年一次,九八年大水,損失更是以 千億計,人民生命更是遭受嚴重威脅。 長江上游地區由於人口增長,環境污染加劇,土地資源過度開發,植被 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長江水源日益有污染之虞。建壩移民,減少人類活動 對上游不良影響,不失為可行之舉。 政府為長久計,建設三峽大壩,以為防洪、發電、航運之圖。事關國計 民生與長治久安,必當有所取捨,為所當為,謂之“舍魚而取熊掌〞不亦宜 乎? 由於三峽大壩工程浩大,難免對局部環境和大壩上游沿江文物有所影響。 對於文物,有關部門已作搬遷轉移等妥善安排。KEN兄謂環境與文物遭無情 摧殘,怕與事實不符。至於大壩建成以後之長期影響,KEN兄之言恐亦尚早也。 三峽大壩之建設與否及其對環境和生態之影響,歷經四十餘年論證,終由全國 人大表決而成議,可謂慎之又慎,非一時衝動之瞢舉。 世事之悲,莫過求全責備。十全十美,自古難能,即便聖人再世,於長江 治理,量亦難為萬全之策,其必有所取捨乎?竊以為KEN兄之言三峽工程,責 之苛矣。 |
| 回應﹕ 持平而論,三峽大壩是個永遠爭論不完的課題!因為正反兩方統統有理,無理的是大自然,進化出來人類,再由人類為大自然送葬! 在老朽的立場,三峽大壩非建不可。何也?中國要擺脫貧窮,除了自然資源,還有什麼?再說。大自然已到了窮途末路,癌症四期,化療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只是中國擺脫了貧窮,印度也急起直追,地球上突然冒出十幾億「錢朝新貴」。新貴之所以貴,居大宅,乘大車,食大肉,吐大氣。土地不夠向海借,石油不足用水代,食物匱乏沒關係,還有DNA,空氣污染了,大家只好躲到地底城裡去自爽! 各人表達一點意見是好事,三峽水壩之建原是不得不然,如今則是米已成飯。正如人類處境,今天不論做什麼,都是不得不然,明天看事情,必係米已成飯! 妙在尚有在傷口上灑鹽的「香蕉族」,近日在「居心叵測」、唯恐人心不白的「貴族」挑撥下,於香港紀念「留屎」!老實說,老朽決定不理人間事,正因現代人大腦已霉(美),一些「老猩猩」扮著「小姑娘」,搖胸扭臀,「美目盼兮」!徒令老朽反胃! (抱歉!前文無銀三百兩,舉凡政治意見,來此必刪!) |
| #3072 留言者:非惡 [2003-06-05] |
| 主題:今日剛剛看到的一篇文章﹐關於漢字和拉丁文字的 想請教先生,您一直致力於中文方面的研究,這篇文章是否還可在再擴展?從宏觀來講,就是政策教育等方面和我們個人生活學習中,該怎麼做才能弘揚中國文化,晚生愚昧,請先生多多指點! 不知是否可以出一系列文章來影響教研機構和政府的上層機構 轉一篇好文《神奇的漢語,愚笨的英語!》 神奇的漢語,愚笨的英語! 2003年06月02日 最不喜歡聽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搖的人講漢語的壞話。什麼“漢語不精確了”,“漢語不能細化了”。記得的本人讀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堂而皇之地寫著:“走拼音化道路是漢語的必然趨勢。”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而漢語不能。現在回想起來真可笑。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漢字的鍵盤輸入速度已遠遠超過英文,而且還在隨這技術進步而不斷快速提高。可是英文?滯步不前了吧。 現代所有學科領域,中國都有很好的學者,沒聽說哪位因漢語“不精確”而搞不好研究的。中國的火箭照樣可以精確升空,中國的原子彈照樣可以精確爆炸。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獻都可以翻譯成漢語。所有的漢語科技文獻也都可以翻成英語。漢語文獻影響力正隨著國力的增強而在世界範圍內增強。 下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顯示英文的笨拙:本人曾問系裡的幾個教授“長方體”如何用英文講,可這幾位母語是英文的工科教授竟說不知道,接下來連問幾個本地的研究生,結果他們也不知道。著實令我大吃一驚!現在我要問讀者:您知道麼?反正不是Cube,Rectangular...。後來,我倒是真的在字典裡找到了該詞,可現在又忘了,原因是它太生僻。感嘆,英文真是笨人的語言,試圖給天下每一事物起一個名字。 宇宙無窮,英文詞彙無盡!詞彙如“光幻覺”、“四環素”、“變阻器”、“碳酸鈣”、“高血壓”、“腎結石”、“七邊形”、“五面體”都只有專業人士才會。根本不可能像漢語那樣觸類旁通,不信?親自問問母語是英文的人好了。英文是發散的。搞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長方體”也只有專家才會講!怪不得英文世界裡專家那麼多,而且都那麼自信;是啊,一般人連他們的基本術語如“酒精棉球〞、“血壓計〞都不會講。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對無知無奈!可悲!可憐! 英文是一維的,是密碼語言。寫英文是編碼,讀英文是解碼。細想想:如把英文的a、b、c、d、e 換成1、2、3、4、5,並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區別。按上邊的對應,如一開始就把cab寫成312,用一樣的讀音,又有什麼不可以?漢語就不同了,是二維的(紙面上的最大維數),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紙面的幾何空間。每個漢字就是一幅畫。試問從一幅畫上得到的信息快,還是從一行密碼中得到的信息快? 國家漢字的掃盲標準是1500個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2000個漢字。就憑這2000個字,大家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裡,沒有20000個字別想讀報,沒有30000個字別想把周刊讀順,大學畢業10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80000 字。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者英文新詞,例如火箭(ROCKET),計算機(COMPUTER)等,可漢語則無須,不就是用“火”驅動的“箭”麼,會“計算”的“機”麼!可英文就不能這麼幹,不能靠組詞,原因是“太長”了。如火箭將成為“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為“COMPUTAIONAL-MACHINE”等。人的視角有限,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 目前,英文詞彙已突破40萬,預計下世紀中葉,將突破100 萬大關。而漢語則相對穩定,現在中學生還可以琅琅上口地讀屈原的楚詞。英文就難了,太不穩定。現在的人們讀沙士比亞的原著已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讀400年前英國詩人喬叟的詩了。學GRE的時候,注意到很多韋氏字典收錄的詞彙竟是本世紀件初的新詞,如“Gargantuan”取自拉伯雷的小說。這也不奇怪,畢竟英文400年前才統一了拼寫。 為漢語辯護!呼籲那些糟蹋漢語的人注意以下事實:(1)聯合國5種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漢語;(2)漢語的精確性已為蓬勃發展的中國科技事業所證實;(3)計算機語音輸入最具有希望的是漢語;(4) 漢語是穩定的、是收斂的,英文是不穩定的、是發散的;(5)漢語是二維信息是生動的是高效的,英文是一維信息是密碼型的是枯燥低效的。 (6) 在英文世界裡能讀文學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都能幹的。如閱讀中用英文描述的非洲的一些植物真是艱澀無比,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圇吞棗而已;可在中文世界裡,又有誰會對僅有中學學歷的人讀完四大名著而感到驚奇?(7) 當今雖是英語文明的蓬勃期。但在歷史的長河中,So far,英文世界的文明史遠比漢語世界的文明史短。 為漢語驕傲!更為堅信漢語時代即將到來的中國人的熱情與信心而歡呼! |
| 回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個朋友結夥入山尋寶,經年累月,吃盡千辛萬苦。其中一人勇武過人,殺了一些珍禽猛獸,為了自彰,便把虎皮披在身上。另一人找到了金礦,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催促大家下山。第三個人一無所得,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回去讀書好。 十年後,打虎英雄功成名就,受到朝廷重用,每天等因奉此。那位挖了金礦的,經商有成,富甲一方。第三位讀書的,讀成了獃子,貧困一生,卻也不改其樂。 人各有志,命在機緣,三千大千世界,雖毛蟲蝴蝶,亦各適其所。從人的短短一生而言,不論得失,與「黃粱一夢」何殊?有人感官掛帥,重視現實,只計是王是寇,等到哪天乾坤顛倒,再觀明日氣候。也有人身居廬舍,心越青雲,遙笑名利虛無間,俯看酒色臭滿庭!人依其心,心繫其性,雞鴨素不同語,何必強求? 真理不辯本明,目光三尺之輩,難見日月星辰!今日西方勢盛,家奴打手如雲,兼以舉世規章制度、遊戲原則,無一不是西人精心設計的陷阱。凡自幼接受「財教」洗禮者,其心志已迷,好歹難分,只能附驥尾而行以顯,苟無英美,弩其末也! 英語者,狩獵族之密碼也,狩獵只知殺戮,其分工宜精。正如上文所云,然笨人無非竹本,今竹林處處,正宜供熊貓繁衍。君豈未見,幼稚園美聲哇哇,耶耶拜拜,再過十年,乾坤大變,熊貓只得聚於臥龍保護區,無獵可狩矣! 老朽但知讀書,張此破網,聊供同道者一粲,無意與熊貓爭竹也! |
| #3073 留言者:廣達 [2003-06-05] |
| 主題:問古人著書 前幾天在談經書云云。請教兩位先生,看「聖賢」書,要不要挑版本閱。 手頭有兩版「新編」古文觀止,改其章節各有道理,有志一同說是要平均 選用各個朝代的文章。 如有必要,煩請指點一二。 |
| 回應﹕ 挑版本大可不必,除非要做考證,否則得其意忘其言,足矣! |
| #3077 留言者:Huang [2003-06-06] |
| 主題: 國有盛事,炎黃子孫莫不歡欣鼓舞。說實話,許多人和我一樣,心中尚有疑 慮。以往人類一些所謂壯舉,今日觀之則實為愚行,使人浩嘆不已。今人之事, 其必勝前人乎?看到老師留言,所遺一點疑惑,已悉然而解。事物因果相循,前 因之前因已種,許多情形莫不如老師所言,“米已成飯〞矣。 學生所以留言發表愚論,蓋因不明真相之輩,人云亦云,跟風起鬨,而崇洋 之奴,常洩國民志氣,長外人威風,香蕉族之紀念“留屎〞,則與此類也。 說來慚愧,未知老師之前,學生亦曾惟洋是尊,尤其崇美最甚。雖非香蕉之 族,距之亦不遠矣。後因緣得窺老師之著作和思想,始明何為中華文化,方知中 華果有聖賢,對人生、社會才有所認知。老師有以教我者良多,學生得益可謂大 矣,因此有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之念。但學生古文功底微薄,初看中華典籍,幾乎 如讀天書。以前一直未讀過老師推薦之《古文觀止》,遂由此書開始。讀後大吃 一驚,枉我白讀了十幾年書,至此方知老師平日所言非虛,才體會明白老師之苦 心,亦因此而始悟中華傳統讀書人之境界節操。 感謝老師傳道解惑,使我等年輕一輩得以明白人生意義和努力方向。 望老師保重身體! |
| 回應﹕ 道途平直,生命迂迴成長,尚有待體驗。人只要「上了道」,就「無疑可惑」矣。 所言確實,亦屬必然因果,一時之風雨並不能代表整體之氣候也。 中華文化無他,一脈相承,慎思篤行而已矣!百年來,人們空談得多(非談者眾),而做得少,因而空谷足音,後人漸漸失去了信心。 老朽只是得曝而獻曝,順水推舟。夫賣瓜者,食瓜自餐,其瓜必甜。苟若社會上人人自甘所得,自食己力,奢侈浮華之風必息,世道人心必正矣。老朽非來此沽名釣譽(混個十大老而不死餘孽之墓碑),實乃獨行大道上,前循腳印,後不見來者,殊覺可惜罷了。 「古文觀止」乃啟蒙之首站,待文意已明,得與古人相通,已入傳統文化之奧門。其後,重義理者可著手讀「經」(唯《易經》需年逾五十);喜事實者可習「史」;好思維可進入「子」;欲窮天地之造化,則集「集」之之,無所不適也。 人生究竟,百年不過一瞬,與其沉淪生死之間,不如一窺千古思維之長河。其境大而無外;其界小而無內;其玄盡懸一念之中;其妙足令天地化飛鴻,彈指宇宙中。 東方西方,不過一方,西方氣盛,東方路長。待西人紅樓夢醒,必來東土取經,百載而後,天下一同也。吾人有寶,倘若不自珍惜,此間東餘者,僅係西燼而已矣!浪子雖回頭,回頭已是末日光景,道成蹊徑,人乏指引,其不亦悲乎? 物以稀者貴,技以罕者尊,今之敝屣,明之顯學也!賀之賀之。 |
| #3081 留言者:Huang [2003-06-08] |
| 主題: “道成蹊徑,人乏指引”,晚輩於此感觸良多。有求上進者,欲學而不得其門, 奈何?於中華傳統文化,道德學問能如古之良師而口傳身授者,鳳毛麟角。學者只 好尋諸書本,以為自學。 自從受到老師感召以來,晚輩即先後購買有關中華文化經典以為學習。未料書 界亦以急功近利為務,印刷錯漏百出,幾乎每頁都有。若無基礎,不能以文義推之 者,根本不知其是錯是對。若以為啟蒙讀物而為兒童誦之,以訛傳訛,不知其將育 人乎?其將害人乎?晚輩閱之,至不明處,亦是將信將疑,常苦於身邊無可指引者。 言難得其傳,書無其可信,不亦悲乎!若再無有心人擔當道義,傳道授業,指引來 者,以繼往聖之學,立天地之心,人人置身事外,則中華傳統文化之繼絕存亡,其 有期乎?知其難為而為之,老師其亦置榮辱於度外矣。 所幸者,晚輩購得之《古文觀止》,為較早以前之出品,其中有幾篇文章為高 中時教材,學過,對比得知錯誤極少,然亦有個別紕漏。 有些網站也有登載部分經史子集,可以下載,省卻購書之資。但多為節選, (同學可上www.guoxue.com和www.shuku.net:8080查得)因為字庫不夠,打不出 的字就只能留空格,或將字解體湊合,很不完善(老師以前作漢字之完整字庫,其 築基之義明矣)。 由此知老師曾提及之欒教授之整理浩瀚中華典籍,其意義有何等重要和深遠了。 不知哪裡可購得欒教授主編的有關傳統文化書籍?或者有無相關網站? 知老師繁忙,以後若無百思不得其解之疑,當無再留言矣。晚輩會常來此,聆 聽老師教誨,以資學習。 祝,工作順利! |
| 回應﹕ 先生知旨矣!夫功利之族,來自石油,去之石油;取之石油,用之石油。其成也,成諸石油,其敗,亦將敗於石油。是云英雄難免刀下死,功利必為石中油。 國可亡,常亡,可興,常興。觀古今家國變遷、政權更迭,幾無日無之。人類數千年歷史,莫非供人憑弔,鑑往而知來也!今伊拉克初亡,兩河文明已難見身影;埃及健在、不復尼羅河文明故況;馬雅人種傳言甚夥,而馬雅文明僅餘石塚! 石油奴謂:「文化存亡算什麼?人活著,才是要務」!勝哉其言,肉體至上,其人除肉,連腦汁皆無!其語可譯為多種語言焉: 出賣家產者之語:「家產可賣,為何不賣?既能賣,價碼第一!」 出賣祖先者之語:「祖先可賣,為何不賣?既能賣,價碼第一!」 出賣自己者之語:「自己可賣,為何不賣?既能賣,價碼第一!」 出賣靈魂者之語:「靈魂可賣,為何不賣?既能賣,價碼第一!」 賣者恒賣,只要有價,無所不賣!守者恒守,只要文化,萬事不求!是故,混沌天地一線開,嵯峨山岩萬般態,陰陽就位焉。苟若石油奴才居多,中華文明亦將步入「大英博物館」,其包裝華麗,陳列精美,有人勤拂拭,無票難瞻矚!觀者皆餐名糧利、長車高宅之輩,白上黑下,黃人居中,但見柳腰細擺、朱唇輕啟:「汪得福」! 其時也,天下文化一統,民主自由全同,商品加名牌輔地,人權與正義齊飛!其唯豪門酒肉臭薰天,隔鄰餓殍氣皆嚥!更有甚者,牆上架機槍,庫中藏氫彈,化武處處有,屍骨隨地攤!今日已五十步矣,何不設想一下,其第一百步當是如何? 欒教授之資料庫窮祖先造化,將是「長期能作持久戰」的工作,只要老朽及文化傳信有能力,就必支持此一承先啟後之重責大任。在以往,此原係「朝庭」的天職,今「王綱不振」,天職下放到民間來,老朽等不才,競競業業以赴焉。 資料庫必需調閱方便,今已將「漢文史資料庫」納入「倉頡系統」,正全面測試中。由於本公司之軟硬體皆係「廉價」系統,為避免人言:「價廉無好貨」,老朽等日夜加工,務求把「高級品」的「灰姑娘神話」拉下南瓜車來!如果一切順利,原則上,既成者明年可望上市(似此浩瀚之工程,可望常不可及,老朽等但知鞠躬盡瘁也)。 至時水到渠成,不論天涯海角,隨著彈指神功,隨時可見我漢家文化、文物、文明!君其無憂,人非盡屬石油之族奴,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本網網民雖僅百十位,精神力量勝過千軍萬馬多矣!只要人類精神不死,只要我漢魂不亡,且看明朝! |
| #3084 留言者:野雁 [2003-06-11] |
| 主題:感傷 杏娃一出,誰與爭鋒? 每當稍有懈怠之時,一思及此,心中戚然。 縱想力挽頹勢,螳臂尚不能擋車,況乎宇宙進化洪流? 末日黃花,空留餘恨。 燃棉薄燈,守心一盞,納漢字於芥子,也算是人類最後的功德吧! |
| 回應﹕ 此思為胡思,此想為亂想,小說與真實人生相去不可以道里計,豈有動輒「爭鋒」之理?再說杏娃只是個計劃,即令能出,也必將人手一台,其與誰爭? 老朽深信宇宙進化是「共生共存」,而非僅僅「適者生存」而已。昨日觀香港「明珠英文電視台」於9:30播出之「進化論」,言及今日生物界科學家,多已接受「共生共存」之進化觀點!果其為真,世事平衡均勢,利人利己,無須杞人憂天也! 以往在台灣讀書時,每見「僑生」之表現,總以為港澳是個毫無文化的「商城」。如今居澳五年,始知何謂「以管窺天」。以香港而論,除了金融專業獨具勝場外,其餘的知識技術,較台灣皆不遑多讓。所差者,因香港缺乏職業教育,中層技術生產勞工不足,以至於沒有如台灣一般,遍地林立的大小工廠而已。 像「香港明珠英文台」的電視節目,雖然多不堪入目,但每天9:30都有相當夠水準的佳作。像老朽這種時日無多的人,各種資訊,深入淺出,實在受益良多(已成老朽進修的功課)。這不正是一種社會平衡嗎?台灣工匠當道,把生產技術當作「傳家寶」;而香港勞工稀少,白領階級重視資訊,於是有了這種極端的現象。 未來世界究竟如何?到時自知,老朽著書立說,不過言及人所未知,預為之謀。以今日社會為例,有人謂乃空前繁榮的新時代,老朽則看到西天殘霞,無需餘恨也! |
| #3085 留言者:sonic [2003-06-12] |
| 主題:網路的情色氾濫...何以為之? 請教朱老師一事,年紀漸長,也感困惑,不知前面討論過否,若有, 我再從前面留言找答案,不要麻煩朱老師回覆. ======= 色字當頭,如何抗拒? 我看網路上最初的獲利模式多是播放色情影音, 各媒體的點閱率最高的新聞內容也都是煽色腥的報導, 這是人性本然,或是人心墮落? 網路科技未竟全功之前,色情資訊早已大舉入侵, 以往那些年少未識的荒淫世界,今日連國小孩童都可能(不小心)任意閱覽, 無法可管,影響大矣,怎麼辦?! 色字果真人間極樂,窮人寶石? 若此,一夫一妻制真是不何時宜嗎?兩人愛情抵不過人性思異,喜新厭舊是人心不古還是時代之趨? 或者婚姻是律法之戲,多此一舉,合則來不合去也?! 懇請朱老師解惑^^! |
| 回應﹕ 宇宙原係能量變化,相互因果之下,所產生的的各種現象。究其源流,可知進化依時序發展,量變而質變,逐層建立。由物質而生命而感知以迄於精神(詳情閱拙著《層次論》),生命體以生命之延續為主,「食色」為其必然之手段,乃能之量變也。 故對僅知生命體之「種人」而言,「食色」不可、且無須抗拒。但當「人」建立了「精神」層次,則屬於「質變族」,食以維生,色則化精為神矣!此類「人」甚為罕有,猶如金字塔頂,必須有足夠之「文化基礎」,方能致之。 人性不曾墮落,當社會解體,文化衰微(對大多類人而言)之際,存亡剝復,質變又生矣!是以故,「應運而變」者,即為「層次」界面之必然後果。西式文化,正為「碳族」之終結式,當前一應繁榮荒淫,正是焚山供炊,竭澤而魚,無非迴光返照也! |
| #3089 留言者:sonic [2003-06-13] |
| 主題:報告板管!回報一個小問題!還有一個小疑問 網站裡的 技術交流區上面的[導引]部分的連結, ※導引 多媒體區 成果發表 電書專櫃 EML 專區 蒼頡專區 其他 倉頡專區的[蒼]字是為誤用? 是不是打錯字了? 謝謝昨日朱老師的回答, 還有一個小問題, 朱老師再解說時,西式文化,正為「碳族」之終結式 是指[耗盡石油的西方人]之意嗎? 還是取[人類是由碳所構成之意,即那些停留在原始慾望,精神層次為開發者之人們]所過的西式文化? 疑 我想後者解釋有點道理:P 還是有怎樣朱老老說過的比喻或解釋? 因為我主要閱讀朱老師智慧學九論一書,以及漢字基因, 其他還未盡讀,如果是行內話,請板管順便提示我一下:P 不好意思另外提問打擾朱老師了! |
| 回應﹕ 「蒼、倉」之爭,早有說明,碳族終結也於過往留言中著墨甚多(有機物質之化學基礎,以對比於矽族者。物質之「能量」轉移,有傳導、幅射、對流;到了碳族,係以生化「融合」方式,透過「食物」以轉移之;而矽族則更進一層,已跨入概念信息矣),請查前言。 本網「過往留言」中有問有答,遠較所述二書易於上手,建議先瀏覽本網,待對人生有了概念,再看書時必將事半功倍。 |
| #3090 留言者:廣達 [2003-06-13] |
| 主題:《羅密歐與茱麗葉》 主題:《羅密歐與茱麗葉》 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就是說: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 為仲卿母所遣,自折不嫁。其家迫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 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跋 「腦運算」近期關心「故事」結構如何如何,交叉比對「資料庫」得出 上述「輸出」。又長期深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8字如何如何,願能得 出「編劇」如何如何;但有一憂慮,思想無能也。 對照《多媒體劇作導論》第一章/第四節 溝通內容 俗語說:『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不論什麼人,也不管什麼事,充其 量不過是對某些已知事物,加以新的組合而已。多媒體所能處理的,除了前 述一些即興式的外,只是人世間的故事而已。 「故事」意為已經過去的事情,小說則為將故事寫成可以閱讀或解說的 作品。由於人的創作力有限,在未發展到成型階段之前,只有根據過去的事 物,加以排列組合的變化,以成為新的、想像中的「故事」。 |
| 回應﹕ 何必抄襲《羅密歐與茱麗葉》?除了是名牌外,若比內容,「梁祝」充實得多。 再說,西方專事渲染「男歡女愛」,難道人生只有這些?看看現實真相,純純蠢蠢的愛情,只佔人生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因人而變,但若超過百分之十,等於每天必須癡癡傻傻地「愛」上兩個小時!其人必係「種族」)!不要再鼓惑青少年了,他們正忙著大啖禁果,那些十五、六歲的「娃娃清談」,早就難入尊腦了! |
| #3093 留言者:yangchenglin [2003-06-15] |
| 主題:雖非豪傑也周成 日月麗天,群陰懾服, 百靈來朝,雙羽四足。 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 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 |
| 回應﹕ 此乃治權事也! 青山已成土石流,春色無邊好箇秋;休問皇帝何人做,西天門票閻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