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6134 留言者:網主 [2006-05-14]
告網友:
  網友旅人道出「真心話」,卻惹得老朽心亂如麻。蓋有些話必須說,但不得時機,說來如自賣自誇。是以,該說就說,是老朽一貫作風。望網友不要以為老朽被踩到痛腳,又大聲咆哮也!
  老朽是「氣多族」,自「懂事」之年迄今,未曾得見「風平浪靜」之日。也所幸氣多,以古稀之朽,猶能師吼焉!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睡叫、吃泛、拉史之外,所面對者,不是文字電腦、就是圖形、音樂電腦!如果沒有氣,只好搓搓麻雀、養養兒女,看著下代被政客炒、被奸商騙,被毒品、電玩欺!
  人生一夢,而且儘看別人大做惡夢!老朽無己無欲,偏偏見不得四鄰唏噓!明知泡影當前,卻又不得不大送其氣!麻煩的是,夢中之人,喚不醒、拉不起,剛扶好這個,卻又倒了那裡!更妙的是,有人夢話連連,醒是醒了,睡眼翩翩!居然還向老朽要個好夢!妙!妙!妙!老朽算老幾?
  說了千遍,其實只有一句:道法自然也!漢字也好、漢魂也罷,人類若不努力,最終破滅的仍是自己!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詩文佳意佳,偏偏被「育種族」用作催情歌,於是紅男綠女紛紛相競採花!本網原為眾設,無花可採,只供培枝。本室弟子雖屬義人,但仍是人,即令卯足全力,其力有限。雖老朽非人,但開路平土事了,即將撒手賦歸矣!
  若網友們珍惜良機,成之自然!若網友們袖手旁觀,敗亦自然。往事對老朽無損,來日亦對老朽無所增,因果本具、體用亦全。老朽頗有自知之明,有道是:
  天地棋一局,邊角勢所趨;休道未落子,思之氣已屈。

         網主人白
6135 留言者:阿呆 [2006-05-14]
主題:為什麼
  空間 時間
 空字如何解釋
 時字如何解釋
 間字如何解釋    
 為何 空間 時間要配在一起
回應﹕
  問得簡單,答來不易,這與「字」不相干,乃人生最大機密也,古今中外尚無定論!老朽之《智慧學》專門討論這種問題,任何人通過了這一關,人生湛然也!有道是遊山玩水樂呵呵,但別先捅螞蜂窩!根據本網不成文規定,來問必答故而答之。但答而不懂,則非老朽之責任矣!

  《智慧學》係根據一項假設而得。此假設為:
   ---------------------------------------
   存在於「客觀宇宙與主觀認知」中的人類,欲認清自我,必須先明瞭一件事實、一個公理:
   ---------------------------------------
            註一、事實:人所運用之語言文字,係供生存、生活之工具,
                  若欲以之理解一切,必需加以定義。
            註二、公理:人之認知是由無到有、由少而多、由淺而深的過程,
                  永無止境。
  基於此,智慧學祗是賡續前人的台階,令後人得以拾級而進,穩步行向無極而有序之前程。

  《智慧學》第一章:概念定義,共八則,看穿約需一年(下為草稿,改變機會極大)。

  定義一、任何討論之對象皆假設為一種「系統」,於客觀,凡系統皆可視為一剛體。
  定義二:任何系統皆具慣性,慣性是不變的性質;若系統因干擾而改變,改變之慣性差稱能量。
  定義三、慣性系統之不變且靜者稱體、能量之動為用;動之初為因、動之末為果。
  定義四:體佔有一定之位置、用具能量,體間稱空;因果為前後兩種狀態、其間稱時。
  定義五:能量空間感應到變化,對個體稱為刺激;人因刺激產生認知,認知必為主觀。
  定義六:認知合於該系統之慣性是稱有利;反之,是稱有害。
  定義七:任何系統之因果能保持慣性,謂之生存;否則是謂死亡。
  定義八:主觀系統對其所屬之客觀系統之慣性,是稱智慧(智通體、慧通用)。

  定義一、任何討論之對象皆假設為一種「系統」,於客觀,凡系統皆可視為一剛體。
     凡系統下之子系統,彼此相互獨立且相互依存。
     以X、Y系統為例:
    假設一:X具有作用力;作用力產生變化。(因果律)
    假設二:作用力之變化稱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力相同。(體用律)
    假設三:X作用於Y,Y是稱「空間」;作用力作用之始、終,是謂時間。
  (餘略)

  定義四:體佔有一定之位置、用具能量,體間稱空;因果為前後兩種狀態、其間稱時。
     時、空為慣性之干擾變化(定義二),體用因果為系統之狀態(定義三)。
     基於定義二,系統皆有慣性,變化對於慣性而言,是稱「力」。
     於空間,全系統之慣性力稱為「壓力(今稱為引力)」;系統間稱「作用力」。
        子系統受力,於系統間之空間變化,是稱「位移」或「運動」。
     於時間,由因至果,是不可逆之變化;其變化之方向呈銳角狀,稱為「進化」。

    定律一:空間具有能量,是謂能量空間,其距離與能量成正比。
        子系統之位移為系統慣性之差,系統慣性總值不變。
         設系統慣性=0
         子系統位移=系統慣性差
         故:子系統位移-系統慣性差=系統慣性

    定律二:時間具有能量,與空間能量垂直,不能互換。
        時間量度之單位係依因至果而定義;
        空間量度係以因果慣性變化之差值定義。
         故:由於層次不同,時間能量與空間能量垂直。

    定律三:時、空性質不同,彼此相互存在,不可或缺,客觀整體是稱宇宙。
        基於定義三,任一系統,僅具體用或因果,此系統無從討論。

  頭痛吧!有心探討這些是值得鼓勵的,然而淺嚐輒止倒不如去打電動玩具!真要懂?痛下苦功,先學通哲學、物理等基本知識;多用心體驗人生,待看穿了層層迷霧,才會知道山在哪裡?路在何方?
  用普通話來說真理,困難重重!因為查查字典就知道:
  【時間】  ㄕˊ ㄐㄧㄢ shiˊ jian 
      泛指有始有終的一段或一點時刻,如年、月、分、秒等。
      與空間相對,指過去、現在、未來的無限時刻。
      時下,一時。
  【空間】  ㄎㄨㄥ ㄐㄧㄢ kong jian 
      指上下四方。
      指天地之間。
  老實說,老朽看不懂!至少看了等於沒看,不如不看!

  西方先有愛因斯坦,說宇宙中有四度空時,因為E=MC2,M是空間,有三度。C2是時間,自成一度,兩者相乘,便有了四度空時。事實上,道理很簡單,宇宙本一體,豈有時間動了、空間還在化妝之理?三度、四度是為了數學運算方便(西方把數學視作人間上帝),不然前述公式不能成立!
  近代又出了位史蒂芬霍金,把數學功能發揮到極致,認為在BIG BANG之前,時間等於負值!只是不知這筆帳要誰來賠!更妙的是,西人老喜歡玩時空倒流的把戲,於是「老祖母現象」產生了!假如閣下能乘時空梭回到幾十年前去,不小心(誰知道)把自己的老祖母殺了!那自己從何而生?學孫悟空去?
  其實,漢字說得很清楚:時間=二時之間;空間=二空之間。
    甲時=事件之始,乙時=事件之終,甲時-乙時=時之間。
    甲空=某空不空,乙空=某空空空,甲空-乙空=空之間。
  再要問:真有時間空間嗎?為什麼不先問:真有「人」嗎?
    人來自「過去」,請問:「這個過去在哪裡?」
    人待去「未來」,請問:「這個未來在哪裡?」
    人活在「現在」,請問:「這個現在是什麼?」
  「人」又是什麼呢?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又能知道什麼呢?
  人常用習慣的「想當然」,比如說,「綠色」總知道吧!有誰知道別人眼中所得的「綠色」是什麼感覺?和自己的主觀一模一樣嗎?不然,人憑什麼溝通?若然,為何有人喜綠、有人愛藍?再說「綠」字,英文是GREEN,巴西文是VERDE,誰對誰錯?如果沒有對錯,那又該如何?

  要扯下去,沒完沒了,建議先充實自己,待懂得多了,再好好研究,免得落個「胡思亂想」!
6136 留言者:學生乙 [2006-05-14]
主題:格式不合,重修
  朱老師:

  學生之前完成「主觀、認識、狀態、知態屬」的「知情:足周可」,但#6078留言格式不合,現已依#6074留言的格式修改。謝謝。

------

知情:足周可

足   象形,會意-甲骨文
    人之止在腳。
    與「水」組合為「浞」
      水之於腳,浸濕也。
    與「人」組合為「促」
      人足行,靠近也,催迫也。
    與「手」組合為「捉」
      手腳併用,以令受制,捕也,握也。
    與「口」組合為「哫」
      口足,象人卑躬屈膝,以言求之,阿諛貌。
    與「女」組合為「娖」
      古代婦女纏足行,小心狀,謹也。
    與「敝」組合為「蹩」
      破損之足,跛腳。
    與「衛」組合為「躗」
      以行為防護。
    與「戚」組合為「蹙」
      斧以斷足,見者憂懼不安也;又迫,縮小貌。
    與「斬」組合為「蹔」
      斬腳,不能行狀,行不久也,同暫。
    與「王」組合為「珿」
      如玉之足,美足,無缺陷,齊也。
    與「工凡」組合為「跫」
      腳持而連續,乃行走的聲音。
    與「厥」組合為「蹷」
      腳短,失足跌倒也,同蹶。
    與「攸」組合為「跾」
      足順行至深處,長也;又疾也。
    與「折」組合為「踅」
      行變曲,盤旋也,折返也。
    與「足」組合為「踀」
      雙足,行之齊謹貌。
    與「辟」組合為「躄」
      兩腳分開,不良於行。
    與「薛」組合為「躠」
      薛草之足,其根頑強,行不正也。
    與「齒」組合為「齪」
      齒下穢物堆積狀。

周   象形,會意-甲骨文
    小篆從用口,指言語須週全;終竟,遍至也,各方面;匝,界面外圍。
    與「金」組合為「錭」
      金周,多且重,象不靈活,反應慢,鈍也;同雕,刻鏤也。
    與「木」組合為「椆」
      以木圍之,高長之物。
    與「衣」組合為「裯」
      周圍之衣,床帳,單被。
    與「人」組合為「倜」
      周全之人,行動自在不受拘束狀;又引申張也,高舉也。
    與「心」組合為「惆」
      心被包圍,不能自主,失意也。
    與「口」組合為「啁」
      聲音稠密,指鳥叫聲。
    與「女」組合為「婤」
      周全之女子,好貌。
    與「??」組合為「週」
      行遍周圍,循環;系統外的全部界面;星期。
    與「貝」組合為「賙」
      以財物全面給予眾人。
    與「目」組合為「睭」
      目遍至各方,見多識廣,深也。
    與「禾」組合為「稠」
      禾周圍,多,濃,密,厚。
    與「彳」組合為「徟」
      左腳向前跨出,動也;行貌。
    與「示」組合為「禂」
      示周圍之物,指為牲畜而禱。
    與「冫」組合為「凋」
      周邊凍結,象徵枯萎,殘謝。
    與「車」組合為「輖」
      周全之車,人愛使用,重也;重載也。
    與「蟲」組合為「蜩」
      蟲聲遍周圍,指蟬。
    與「王」組合為「琱」
      玉石終竟琢成器,治玉也;飾畫也。
    與「石」組合為「碉」
      以石圍之,土石的建築物。
    與「馬」組合為「騆」
      馬善走,能遍至各方,指神馬。
    與「糸」組合為「綢」
      絲輕飄至各方,指質地薄的絲綢;又絲織物的總稱。
    與「言」組合為「調」
      各方面的話,感受,聲音,韻律;又故意表示,分派,控制,協力。

可   象形,會意,形聲-甲骨文
    釘住口,合也,能也;允許;肯定。
    與「金」組合為「鈳」
      金屬能製成烹煮的器具,小釜也。
    與「木」組合為「柯」
      樹枝可用,可做斧柄者;又能解決問題。
    與「水」組合為「河」
      水可通,暢流水道的通稱。
    與「土」組合為「坷」
      土未足,指地勢高低不平。
    與「竹」組合為「笴」
      竹可製兵器,亦可為幹,箭幹也。
    與「大」組合為「奇」
      既大且可,罕見之狀。
    與「人」組合為「何」
      人未足者,未知的事物也,詢問之詞。
    與「口」組合為「呵」
      氣出於嘴,喝罵也;又狀聲字,笑聲。
    與「艸」組合為「苛」
      小草可,見小不見大,過於煩瑣以至刻薄。
    與「女」組合為「婀」
      陵多秀,女性柔美有緻之態。
    與「門」組合為「閜」
      門可進,大開也。
    與「舟」組合為「舸」
      可行海域的大船。
    與「車」組合為「軻」
      諸車並行車軸相接時,仍可以動之謂。
    與「加」組合為「哿」
      加之以可,肯定可也。
    與「王」組合為「珂」
      似玉之石,白瑪瑙也;又一名螺貝屬。
    與「石」組合為「砢」
      石可小,眾多小石。
    與「酉」組合為「酠」
      酒熟可飲,苦酒也。
    與「阜」組合為「阿」
      何山?陵也;狀聲字。
    與「爿」組合為「牁」
      劈開之木頭,左邊可用,系船的木樁,同柯。
    與「??」組合為「痾」
      病可知其狀,聞其聲,病貌。
    與「言」組合為「訶」
      用言語釘住口,斥也。
    與「可」組合為「哥」
      兄長為敬,尊之求允,兄之稱呼也。
回應﹕
  很好,因見用心,故再加要求,是求全也!
6137 留言者:學生乙 [2006-05-14]
主題:完成E0系列
  朱老師:

  學生完成以下「E0 主觀、行為、經驗、生活屬」系列。雖然所領的字不多,但已體會老師所言,漢文果然是概念文字,可從字型瞭解意義,漢字真的不需「死記」。謝謝老師教導。
  學生會繼續學習歸納,屆時再請老師指點。

  有關《字易》出版,學生希望刊登本名(註冊會員時已提供)。
  
E0 主觀、行為、經驗、生活屬
行棲:居留屯
通知:云告咠
互通:僉
表達:乞求
宣洩:夸
譴責:斥
惡意:辱冒

------

行棲:居留屯

居   會意,形聲-金文
    身體長時期所處,住也,為也,自以為得。
    與「肉」組合為「腒」
      肉居久,乾也,引申為腊雉。
    與「金」組合為「鋸」
      鐵葉參差如齒,其齒來往於一處,一左一右來回施力,使斷。
    與「木」組合為「椐」
      木居,質堅緻,可製拐杖及供建築用,同櫸。
    與「衣」組合為「裾」
      衣之停頓處,前後幅下垂部分。
    與「人」組合為「倨」
      人積高而止,傲慢不恭狀;又微曲也。
    與「手」組合為「据」
      動作住,不能動,據也,位也。
    與「王」組合為「琚」
      配帶在身上的玉。
    與「足」組合為「踞」
      足居,蹲在物體上面。

留   會意,形聲-金文
    開渠於田,令水保存於田中,使止也。
    與「金」組合為「鎦」
      金屬熔化後留在模中,造成器物,釜也。又金之貴重,引起殺戮,古「劉」字。
    與「木」組合為「榴」
      木留,因植物的根和樹皮可製藥。
    與「水」組合為「溜」
      水停留不動,水面光滑,水上物動得快且平順。
    與「??」組合為「廇」
      留下空間,中央也。
    與「??」組合為「瘤」
      贅生物停留在表皮或臟器的疾病。
    與「山」組合為「嵧」
      山勢停留,不前進,山貌。
    與「辵」組合為「遛」
      停止不前。
    與「風」組合為「飀」
      風過留聲,風聲也。
    與「雨」組合為「霤」
      雨止於屋簷,屋簷也;水之停留者。
    與「王」組合為「瑠」
      玉留光彩,琉璃珠也。
    與「魚」組合為「鰡」
      止於溪澗生活的吹沙魚。
    與「食」組合為「餾」
      止食,指留置食物加熱,蒸也。
    與「馬」組合為「騮」
      馬停留,見赤馬,駿馬也。
    與「网」組合為「罶」
      魚留網中,捕魚的簍子。

屯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草本初生,根下生狀,難也;聚集在一處也。
    與「日」組合為「旽」
      日屯,欲出而未出狀。
    與「肉」組合為「肫」
      體內屯聚處,指鳥類之消化器官;又引申為純厚,實在,誠懇。
    與「木」組合為「杶」
      一種放置在院中,可保家人平安聚在一起的植物,同椿。
    與「水」組合為「沌」
      大水茫茫狀。
    與「火」組合為「炖」
      火屯聚,同燉,以火促之,用小火長時間的煮東西。
    與「土」組合為「坉」
      土屯聚,阻擋也,填塞也。
    與「??」組合為「庉」
      積存空間。
    與「心」組合為「忳」
      心茫茫狀,悶也,亂也,憂也
    與「手」組合為「扽」
      手使物屯,撼也,引也,摩也。
    與「口」組合為「吨」
      口難言,言不明也。
    與「囗」組合為「囤」
      積存貨物。
    與「辵」組合為「迍」
      行至一處而聚狀。
    與「目」組合為「盹」
      目屯集,休息也。
    與「穴」組合為「窀」
      聚集穴中,厚葬也。
    與「車」組合為「軘」
      車聚多,兵車也。
    與「石」組合為「砘」
      石屯集之力量,使土實也。
    與「食」組合為「飩」
      食物屯其中,包在內的食物也。
    與「糸」組合為「純」
      絲集,專一不雜狀。
    與「人」組合為「伅」
      人聚多,不開通貌,引申??知也。
    與「言」組合為「訰」
      言集,雜亂也;又聞得人云之亂言,心亂也。

通知:云告咠

云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山川氣之回轉形,雲也;又引申說也,語助詞。
    與「水」組合為「沄」
      水氣轉流也,沆也。
    與「手」組合為「抎」
      手被雲遮蔽,不見,喪失也;又墜落也,古「隕」字。
    與「艸」組合為「芸」
      草運動,鋤草也,同耘;又眾多貌。
    與「目」組合為「眃」
      目象雲且距離遠,視線模糊也;又眼疾貌。
    與「雨」組合為「雲」
      陰陽之氣高聚而迴轉,陰氣積重則成雨。
    與「耒」組合為「耘」
      耒運動,以除田間蕪雜也。
    與「糸」組合為「紜」
      雜亂繁多的樣子。

告   象形,會意-甲骨文
    牛觸人,出聲使人知。
    與「白」組合為「皓」
      白可告人,潔白明亮。
    與「金」組合為「鋯」
      金可告人,引申製燈之物料。
    與「木」組合為「梏」
      將人拷住以知會大眾之木刑具,手銬。
    與「水」組合為「浩」
      水勢可告,聲勢大也。
    與「心」組合為「悎」
      心聲可告,心跳加速狀,懼也,心動也,驚也。
    與「手」組合為「捁」
      手有所覺,同攪,動也,擾亂也。
    與「口」組合為「哠」
      口可告人,多話也。
    與「辵」組合為「造」
      行有所成就而告之;又告者。
    與「臼爻冂」組合為「嚳」
      告訴和教導尚在蒙昧之人,急告狀。
    與「牛」組合為「牿」
      牛常觸人,故將橫木加在牛角上。又牢也。
    與「示」組合為「祰」
      示告,禱也,告祭也。
    與「穴」組合為「窖」
      穴可告者,藏物處也。
    與「石」組合為「硞」
      石聲可告,石聲也;又水激石,峻險不平貌。 
    與「酉」組合為「酷」
      酒熟令知,酒厚味也;引申非常的,極,嚴。
    與「言」組合為「誥」
      大聲說,告誡也。

咠   會意-衍文
    口對耳,小聲說話也。
    與「木」組合為「楫」
      木邊口耳相接,船旁撥水的漿也。
    與「水」組合為「湒」
      水對耳,下雨也,水沸也。
    與「人」組合為「偮」
      口對人,聲量大,人眾貌。
    與「手」組合為「揖」
      以動作溝通,拱手上下左右作禮也。
    與「艸」組合為「葺」
      草緝之,修補房屋。
    與「車」組合為「輯」
      合材為車,密合相接謂之輯,和也,睦也,聚集。
    與「糸」組合為「緝」
      縫紉時,線痕短小,直行密接,勿令疏漏。
    與「言」組合為「諿」
      言對耳,順耳的話,和也。又言語觀念相似,需分辨明白,辯也。

互通:僉

僉   會意-小篆文
    會集眾人共同討論,皆也。
    與「肉」組合為「臉」
      人與人相處,顏面必須顧全眾意,是指顏面。
    與「竹」組合為「簽」
      以竹符示物之同,書寫文字的紙條;又標明。
    與「言」組合為「譣」
      言僉,問也。
    與「金」組合為「鐱」
      金貴重,眾人皆想淘金,引申臿也。
    與「手」組合為「撿」
      收歛的動作,收之於己,拾取也;藏也。
    與「木」組合為「檢」
      以木尺使之一致,審核。
    與「目」組合為「瞼」
      眼睛皆同者,眼皮也。
    與「馬」組合為「驗」
      乘馬檢查,有效地求証,系統間的考証比較。
    與「口」組合為「噞」
      生物皆開口,食也,呼吸也。
    與「刀」組合為「劍」
      與刀同,雙刃的兵器,長匕首也,古人用以防身。
    與「頁」組合為「顩」
      論人之面部,醜貌。
    與「攴」組合為「斂」
      擊眾以集,收聚也。
    與「欠」組合為「歛」
      人與人皆有不足之處,予也,欲也。
    與「水」組合為「澰」
      水收斂,漸淺的水邊,水溢也,同瀲。

表達:乞求

乞   象形,指事-甲骨文
    象雲氣在空中飄動,借气形聲,氣為人所需,求也。
    與「肉」組合為「肐」
      出入空氣的結構,胸骨。
    與「金」組合為「釳」
      金屬有出入空氣的結構,鐵孔也。
    與「木」組合為「杚」
      木求平,摩也。
    與「水」組合為「汔」
      水不足,幾乎乾涸狀。
    與「土」組合為「圪」
      地之吐生萬物者為土,引申高土也。
    與「疒」組合為「疙」
      病的氣,在皮膚表面腫起的小肉瘤。
    與「人」組合為「仡」
      人之氣,引申強健也。
    與「心」組合為「忔」
      心求之物,喜也;又心不欲也,厭煩也。
    與「扢」組合為「扢」
      手不足,動作多,摩拭也。
    與「口」組合為「吃」
      口有所求者,進食也;消耗也;獲得也;又說話困難也。
    與「山」組合為「屹」
      山止於此,高峻狀。
    與「辵」組合為「迄」
      止於此,到也。
    與「米」組合為「籺」
      米在空中飄動,因磨成粉末,米粉也。
    與「麥」組合為「麧」
      麥止,麥糠之粗屑。
    與「十日十」組合為「乾」
      止於日出,天,陽而健者;又日旺水止,亢陽無水,或有名無實,無用。
    與「石」組合為「矻」
      石頭堅硬貌;狀聲字,人出力於硬物所發之聲。
    與「阜」組合為「阣」
      阜止於此,高峻狀,同屹。
    與「糸」組合為「紇」
      絲止,下等的絲。
    與「言」組合為「訖」
      言止於此。
    與「齒」組合為「齕」
      咬噬。

求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皮草灾完工形,需要加工,請人做,有所希望也。
    與「肉」組合為「脙」
      以肉求之,無力,瘠也。
    與「金」組合為「銶」
      穿木之金屬工具,使用時象求人,今稱獨頭斧。
    與「人」組合為「俅」
      人有所求,恭敬謙順貌。
    與「手」組合為「捄」
      手有所求,求助的行為,援助,協助,古「救」字。
    與「艸」組合為「莍」
      圓形果實的表皮。
    與「辵」組合為「逑」
      有求的行為,聚歛也。
    與「貝」組合為「賕」
      付之以財有所求也。
    與「毛」組合為「毬」
      圓形成團的東西。
    與「王」組合為「球」
      裘中空,磨玉使空,所得之圓形物;原為玉磬。
    與「歹」組合為「殏」
      不好之要求,終也。
    與「角」組合為「觩」
      角曲狀;又弓勁健貌。

宣洩:夸

夸   會意,形聲-石文
    大出其氣,自大狀。
    與「日」組合為「晇」
      日出而光明大放狀;剛出來的太陽,同旭。
    與「肉」組合為「胯」
      肢體可張大之處,指兩股的中間。
    與「金」組合為「銙」
      古代附在腰帶上的飾物,象徵身份之高低。
    與「木」組合為「桍」
      不實之木,空也。
    與「水」組合為「洿」
      水所誇所跨之處。
    與「土」組合為「垮」
      土華而不實,象徵不穩。
    與「衣」組合為「??」
      跨而穿之衣,同褲。
    與「人」組合為「侉」
      人自誇,自大也。
    與「手」組合為「挎」
      可誇之動作,挽也。
    與「艸」組合為「荂」
      草自大,象茂盛,榮也,華也。
    與「女」組合為「姱」
      可誇之女。
    與「骨」組合為「骻」
      可夸大之骨,即股間骨,腰骨也。
    與「足」組合為「跨」
      腳大,張開腿也;越過也。
    與「糸」組合為「絝」
      糸成衣,跨而穿,脛衣也,同??。
    與「言」組合為「誇」
      言語放大。

譴責:斥

斥   會意,形聲-小篆文
    原字從????,卻屋也,引申逐也、遠也、望也。
    與「木」組合為「柝」
      聲音可以遠傳之木,巡夜所擊的木梆。
    與「水」組合為「泝」
      同溯,水朔至始,逆流而上也。
    與「土」組合為「坼」
      土逐,分裂。
    與「手」組合為「拆」
      手逐,排斥,使分解,裂也,開也,毀也。
    與「蟲」組合為「蚸」
      後肢特別發達的昆蟲,善於跳躍遠處,飛翔時翅膀發出聲響。
    與「足」組合為「跅」
      足逐,隨意踢動也。
    與「言」組合為「訴」
      言逐,因過度而傾言,傾言於公正者。

惡意:辱冒

辱   會意-小篆文
    分寸在務農之時以下,恥也,屈也。
    與「金」組合為「鎒」
      金屈,除草的農具也。
    與「水」組合為「溽」
      水所辱,象徵水氣多,潮或濃。
    與「衣」組合為「褥」
      在下為辱,坐臥時墊在身體下之物。
    與「艸」組合為「蓐」
      繁縟之陳草,屈辱在下供作席子。
    與「女」組合為「媷」
      女受辱而委曲狀。
    與「耒」組合為「耨」
      令草屈,除草的農具也;又耘也,除草。
    與「糸」組合為「縟」
      織物繁雜的采飾難以分辨者。

冒   會意,-衍文
    帽蔽目,以下衝上,象徵不怕,頂替。
    與「艸」組合為「萺」
      同苜,豆科植物,可做蔬菜或飼料、肥料。
    與「女」組合為「媢」
      被蒙蔽而生嫉妒。
    與「貝」組合為「賵」
      以貝冒之,覆助也,助生送死之禮。
    與「舟」組合為「艒」
      有頂的小船。
    與「巾」組合為「帽」
      以巾蒙蔽冒出之頭,保護頭髮的頂套也。
    與「王」組合為「瑁」
      玉冒,象徵尊貴,不懼;天子所執的玉器,用以合諸侯的圭,覆於圭之上。
    與「力」組合為「勖」
      冒力,勉勵。
    與「毛」組合為「毷」
      冒犯而不安。
回應﹕
  很好,謝謝。
  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年輕人要能把握機會,否則時縱即失。過去數十年「高科技」君臨天下,究其高,離地不足一寸!而漢字漫天舖地,國人鎮日出入濃霧,卻不知天地之間,不以「寸聞」?欲聞之,字中本有顏如玉,字中更多黃金屋!正因其易,數年之後,學者溢地!若因其易,不痛下功夫,地面將凝結成冰矣!
  歸納者,思維之利器也,老朽以此一式行遍天下,無敗可求。欲學可將作業來,劍訣已傳,所餘唯練而習之也!
6139 留言者:小程 [2006-05-14]
主題:完成「水族」、「爬蟲」、「傳說」
  客觀、具象、本存、動物屬
水族:貝魚
爬蟲:它虫蜀肙
傳說:龍离

貝   象形-甲骨文
    有殼的軟體動物,古時用之做貨幣,故代表價值。
    與「口」組合為「員」
      人與貝,常見且可數,人數,物數,地數。量詞。
    與「來」組合為「賚」
      來的財物,賞賜。
    與「執」組合為「贄」
      手持貝,指初見面時送的禮物。
    與「敖」組合為「贅」
      放出的價值,以物質錢,多餘的,男子嫁到女家。
    與「卯」組合為「貿」
      財茂,易財,象徵買賣也。
    與「斤斤」組合為「質」
      貝可論斤,象徵實在實有。
    與「兟」組合為「贊」
      執貝而進,佐而助之。
    與「次」組合為「資」
      錢財有序,有根據之本源。
    與「弋」組合為「貣」
      向人求乞。
    與「加」組合為「賀」
      加之以貝,祝頌。
    與「臾」組合為「貴」
      用器有價值,珍重的,有價值的。
    與「弗」組合為「費」
      無貝,財去也,財去無功,指沒有效率。
    與「襾」組合為「賈」
      覆貝,象徵交換、買賣;又商人。
    與「化」組合為「貨」
      改變成錢幣,交換之物質也。
    與「世」組合為「貰」
      三十年後才得錢,是租貸也,賖也。
    與「朿」組合為「責」
      貝有刺,人仍求取,代價也,必負之後果也。
    與「臣又」組合為「賢」
      相助之價值,德而善也。
    與「負」組合為「負」
      人彎腰揹貝,守貝有所恃,擔也;又恃財必敗,違也,愧也。
    與「毌」組合為「貫」
      穿錢的索。一直穿透之。
    與「网」組合為「買」
      以貝易物,拿錢幣購進物品也。
    與「斌」組合為「贇」
      文武財貝齊全,美好狀。
    與「贏」組合為「贏」
      得利之蜂,得利也。
    與「此」組合為「貲」
      這個貝,錢財。

它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蛇居草中,因人問它之所在,而用作代名詞。
    與「金」組合為「鉈」
      金屬元素。彎形的金屬,作兵器者;或重物。
    與「水」組合為「沱」
      水如蛇蜿蜒而流狀。
    與「人」組合為「佗」
      人如蛇之長彎仰上,背負也;又長之美,披髮也。
    與「舟」組合為「舵」
      船尾彎曲的控制器,控制行駛方向用。
    與「虫」組合為「蛇」
      象體長無足的爬蟲。彎曲而行。
    與「酉」組合為「酡」
      喝酒後臉紅的樣子。
    與「阜」組合為「陀」
      山巖彎延不平處;又彎形也。
    與「足」組合為「跎」
      足走其它,走錯路也。
    與「馬」組合為「駝」
      坐騎之背彎曲如蛇者,背彎者。
    與「糸」組合為「紽」
      計算絲的量詞。

虫   象形-甲骨文
    象蟲之形。
    與「執」組合為「蟄」
      虫持,寒冬時蟲獸類藏伏不動。
    與「敖」組合為「螯」
      出遊之蟲,象蟹舉其大鉗橫行狀。
    與「非」組合為「蜚」
      禾稻的害蟲,體輕如蚊,善飛。有害。
    與「鬲」組合為「融」
      炊氣向上融散,似蟲委曲狀,象徵通合,明朗。
    與「巩」組合為「蛩」
      群從之虫,蝗蟲也。
    與「兀」組合為「虺」
      昂首不動之長虫,蛇也。
    與「辰」組合為「蜃」
      有娠之虫,蛤類也。
    與「疋」組合為「蛋」
      在蟲之足下者,爬蟲類、禽鳥類之卵也。
    與「食」組合為「蝕」
      虫食,侵剝損壞也。
    與「糸言糸」組合為「蠻」
      蟲蛇連續之地域,個性強橫,無文化者。

蜀   象形-甲骨文
    象葵中蠶,一種貪吃的蟲。
    與「金」組合為「鐲」
      金屬的裝飾物,像蠕蟲般粗細。
    與「水」組合為「濁」
      水中有蟲,不潔狀。
    與「火」組合為「燭」
      蟲形能發光,用油蠟製成照明的東西,或以燭照之。
    與「骨」組合為「髑」
      骨中,頭骨獨一無二,故稱之。
    與「犬」組合為「獨」
      犬如貪吃之蟲,爭食不讓,單一行動也。
    與「角」組合為「觸」
      蟲蠕行先曲體,前後相接而動,表示碰也,侵犯也。
    與「足」組合為「躅」
      蟲腳多,緩行狀。

肙   象形,會意-衍文
    象前有口後有肉之小虫;柔軟無力狀。
    與「水」組合為「涓」
      極小的水流。
    與「心」組合為「悁」
      心被擾,憂也;忿也;又躁急也。
    與「手」組合為「捐」
      手中肉小,可捨而助人也。
    與「女」組合為「娟」
      女性柔美貌。
    與「犬」組合為「狷」
      犬性如小蟲,與狂相反之性質,褊,有所不為也。
    與「糸」組合為「絹」
      柔軟的絲織品。

龍   象形,會意-甲骨文
    圖騰之動物,其耳虧聰,體巨飛天,喻為帝王。
    與「日」組合為「曨」
      日光被龍所遮,籠罩狀。
    與「月」組合為「朧」
      月龍,月光如被龍所蓋,不明也。
    與「水」組合為「瀧」
      水流如龍狀,變化萬端也。
    與「竹」組合為「籠」
      竹具如龍,大而能容。
    與「 」組合為「龐」
      屋中有龍,高大宏偉狀。能容者。
    與「 」組合為「寵」
      室中有龍,尊居也,尊榮,愛也,恩也。
    與「手」組合為「攏」
      手彎曲,使接近也。
    與「口」組合為「嚨」
      口喉處粗大的氣管,司發聲。
    與「目」組合為「矓」
      眼睛被龍遮住,看不清楚狀。
    與「玉」組合為「瓏」
      玉雕之龍紋,象徵精巧之器物。
    與「阜」組合為「隴」
      巨大之山。
    與「合」組合為「龕」
      合龍,集神靈於一處,供神佛的小閣;又容受也;勝也。

离   象形-衍文
    山神;一說是猛獸;離也。
    與「水」組合為「漓」
      水如猛獸之盛,濕透狀。
    與「竹」組合為「篱」
      竹製使物離的工具。
    與「手」組合為「摛」
      使離,發也,布也。
    與「黍」組合為「黐」
      黏鳥用的膠,用冬青的內皮所做。
    與「玉」組合為「璃」
      透明玉狀物。
    與「酉」組合為「醨」
      酒味散,味道淡薄的酒。

  於《漢字基因字典》中:「魚」字沒有解釋,更沒有組合字;「龍」的組合字裡有兩個「龐」字;「离」的組合字中有一個「禽」字,考「禽」字之意,疑其為獨體字(但在《字易》的獨體字附錄裡又查不到「禽」字)。
  此番整理,小程捨棄了「魚」字、「禽」字,有武斷、疏漏之處,還請先生賜教。
回應﹕
  係判斷力有進步,非武斷、疏漏也!
  做事應就「目標、手段」中擇其優者,此次整理之目標,係供「漢文樂園」學習漢字之用。如果要表現自己「學富五車」,尚欲赴樂園稱霸乎?字少更易學習,聯想才是唯一手段。魚、禽足可供食,龍不過唱唱傳人,世上豈止是龍,連蚯蚓也傳了遍地!但是沒用上大腦,遲早變成「瀕臨滅種」之動物!
6140 留言者:網主 [2006-05-14]
告網友:
  尚有若干網友所領之字缺如,希能於明夜之前完成,否則,自後日起,不再受理。
  蓋各網友所作,老朽仍需一一整理,以效率言,遠不如老朽用「宏指令」、每日可完成百字。然因此舉旨在教學,故不嫌繁瑣,今全書已妥,不能久候,乞諒是幸。
  至於歸納,歡迎自行練習,如欲印證,可隨時留言。格式已如前述,一則256種分類,另一為倉頡字母定義,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網友意在「智能搜索引擎」,請恕老朽迂腐,拒不接招!
          網主人白
6141 留言者:修行人 [2006-05-14]
主題:提交部分,請老師查驗
  主題:提交部分, 請查驗

毛  象形-金文
   象冒體而出、覆蓋身體的細小而長之物。
   與〔尸〕組合為〔尾〕
     體後之毛,系統的末端。
   與〔艸〕組合為〔芼〕
     雜草覆地蔓延。
   與〔冒〕組合為〔毷〕
     冒犯而不安。。
   與〔瞿〕組合為〔氍〕
     引人注視的、毛織成的地毯。
   與〔目〕組合為〔眊〕
     物小難見,看不清楚。
   與〔戎〕組合為〔毧〕
     盛厚、密附的細毛。
   與〔求〕組合為〔毬〕
     外被以皮,中實以毛之圓形物。
   與〔炎〕組合為〔毯〕
     毛如火光向上向外揚者,毛席。
   與〔建〕組合為〔毽〕
     羽毛做的,被踢起,其羽毛始終向上樹立的一種玩具。
   與〔敞〕組合為〔氅〕
     羽毛製敞開的外衣。
   與〔亶〕組合為〔氈〕
     厚實之毛製品。
   與〔麻〕組合為〔麾〕
     指揮軍隊進退之旗。
   與〔參〕組合為〔毿〕
     細毛參差狀。
   與〔老〕組合為〔耄〕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
   與〔矞〕組合為〔氄〕
     鳥獸柔軟的細毛;又毛盛狀。
   與〔耒〕組合為〔耗〕
     犁禾麥之餘根入土為肥料,有細散之損失。
   與〔喿〕組合為〔氉〕
     煩燥。
   與〔髟〕組合為〔髦〕
     毛髮中之長者;長垂至眉際的頭髮。
   與〔蒙〕組合為〔氋〕
     被毛蒙住。
   與〔童〕組合為〔氃〕
     童子之毛。

皮  象形,會意-甲骨文
   以手剝取獸革者,動植物外層保護組織,皮製品,外表,薄片。
   與〔金〕組合為〔鈹〕
     針炙者用以扎破表皮之大針;化學金屬元素之一。
   與〔水〕組合為〔波〕
     水湧流急下,水受力表皮上下運動,平面散開成波。介質傳達能量的形態。
   與〔土〕組合為〔坡〕
     土皮,地表傾斜處。
   與〔?〕組合為〔疲〕
     外表有病狀,勞累過度。
   與〔衣〕組合為〔被〕
     外表之衣,蓋在身體上面之物。
   與〔手〕組合為〔披〕
     使物如表皮般展開於另一物之上。
   與〔彳〕組合為〔彼〕
     二人之外,第三人也,第三人稱。
   與〔巾〕組合為〔帔〕
     披在外面之巾。
   與〔王〕組合為〔皮〕
     外表似玉並有光澤之物。
   與〔石〕組合為〔破〕
     以石為刀,使皮分裂也,變化後形不全,通透也。
   與〔阜〕組合為〔陂〕
     山的傾斜部份,山旁也;斜面。
   與〔足〕組合為〔跛〕
     足有疾患而不能平正以行者;地表如皮之不平,行不穩也。
   與〔言〕組合為〔詖〕
     不平正的話。
   與〔包〕組合為〔皰〕
     生於表面,內有所裹之物。
   與〔?〕組合為〔皴〕
     皮膚受了外感而順勢長出的小粒。國畫借用為技法。
   與〔軍〕組合為〔皸〕
     受外力影響之皮,因乾燥或寒冷而裂開。
   與〔芻〕組合為〔皺〕
     皮膚如草相聚於一處,引申表面不平的摺痕。
   與〔亶〕組合為〔皽〕
     外表有困難,壞死的皮肉表面細胞。
   與〔骨〕組合為〔骳〕
     骨之外表,屈曲不平。

革  象形-金文
   象除去毛的獸皮。去除,使變。
   與〔巴〕組合為〔靶〕
     皮製之目標,供練射擊用。
   與〔化〕組合為〔靴〕
     治革變化而來的長統鞋子。
   與〔斤〕組合為〔靳〕
     革之斤,權衡也,制車馬之行者。
   與〔引〕組合為〔靷〕
     繫連於軸,用於引車的革帶。
   與〔央〕組合為〔鞅〕
     身體之央為頸,套在馬頸上的皮帶稱鞅。
   與〔包〕組合為〔鞄〕
     治革使柔能包物,皮製的箱、囊、篋等物。
   與〔安〕組合為〔鞍〕
     馬背的騎墊,使人在馬上得安心者。
   與〔圭〕組合為〔鞋〕
     革製,前圓後方護腳者,以踐於土者。
   與〔?〕組合為〔鞏〕
     持革,可束物,使堅固。
   與〔肖〕組合為〔鞘〕
     與物相似之革製物,與刀劍相似的套子。
   與〔免〕組合為〔鞔〕
     革面,鞋帶,框附之皮。
   與〔匊〕組合為〔鞠〕
     治革為球,內包以毛。彎身以改變現況,操勞狀,恭敬貌。
   與〔空〕組合為〔鞚〕
     革控,控制馬所用的皮帶或繩索。
   與〔便〕組合為〔鞭〕
     革便,便於趕牲口的用具。
   與〔秋〕組合為〔鞦〕
     革聚之,駕車或懸物之皮帶。
   與〔遷〕組合為〔韆〕
     懸物可搖動之皮帶。
   與〔建〕組合為〔鞬〕
     革建,防弓矢失落之袋,供馬戰用。
   與〔訇〕組合為〔鞫〕
     彎身用鞭拷打審問犯人。
   與〔是〕組合為〔鞮〕
     革是堅牢之物,製鞋材料。
   與〔般〕組合為〔鞶〕
     革製的大帶子。
   與〔?〕組合為〔韁〕
     皮繩子,控馬依一定疆限行進。

韋  象形-金文
   相背,違也,因獸皮可違而束之,借用為皮韋。
   與〔日〕組合為〔暐〕
     日煒,光盛狀。
   與〔火〕組合為〔煒〕
     火偉,盛大的赤色光輝。
   與〔王〕組合為〔暐〕
     偉大之美石,美玉。
   與〔?〕組合為〔褘〕
     柔軟之衣。
   與〔人〕組合為〔偉〕
     人能異於常人,特出,奇也,美也,大也。
   與〔囗〕組合為〔圍〕
     繞在四周。
   與〔?〕組合為〔違〕
     行為相背,反向,未遵守。
   與〔門〕組合為〔闈〕
     門有緯幕遮護,象徵重要之處,引申為皇宮、父母住的內室或考場。
   與〔?〕組合為〔禕〕
     示柔軟之皮,美麗完好狀。
   與〔〕組合為〔韓〕
     圍繞於井上之木欄;國名。
   與〔巾〕組合為〔幃〕
     可圍之布,帳子或納物之囊。
   與〔王〕組合為〔瑋〕
     偉大之美石,美玉。
   與〔糸〕組合為〔緯〕
     織物的橫線不斷與直線相違,以成布。
   與〔言〕組合為〔諱〕
     言相違,因顧忌而不言。
   與〔刃〕組合為〔韌〕
     如韋之柔軟,如刃之堅固,柔而固也。
   與〔是〕組合為〔韙〕
     正、善不去違背。
   與〔舀〕組合為〔韜〕
     藏劍的皮套。
   與〔?〕組合為〔韞〕
     皮之縕,藏也,藏物器。
   
糸  象形,會意-甲骨文
   細絲,繩、索。
   與〔一〕組合為〔糸〕
     象一絲連繫眾絲,相繫也,連屬的關係。
   與〔田〕組合為〔累〕
     以絲繫果,多也,聚集,一再縛結也。
   與〔札〕組合為〔紮〕
     用絲線使物成束。量詞。
   與〔執〕組合為〔縶〕
     以繩索捕之,繫也,引申為拘囚。
   與〔?〕組合為〔綮〕
     啟糸,刺繒也,緊接之。
   與〔麻〕組合為〔縻〕
     以麻繩繫之。
   與〔艸〕組合為〔索〕
     草有莖葉可搓合作繩子。繫緊,要求。
   與〔?〕組合為〔繫〕
     以繩著力相連,系統間相接,以期不離。
   與〔敏〕組合為〔繁〕
     編絲麻為馬髦處之華麗盛飾。
   與〔?〕組合為〔絜〕
     以刀切織物,齊也,清也。
   與〔?〕組合為〔素〕
     光亮的絲,潔白細緻的絲也。無巧飾,簡單的;白色的。
   與〔?〕組合為〔緊〕
     纏束絲,其密合而堅實,宇態牢密,宙態急促。
   與〔其〕組合為〔綦〕
     箕糸,有色而繁也。
   與〔糸〕組合為〔絲〕
     象蠶所吐似細線的物質,有光澤,紡織的原料,可織成帛,繩索。
   與〔如〕組合為〔絮〕
     敗絲如同好絲,指敝絲。
   與〔文〕組合為〔紊〕
     如絲之紋路交錯,散亂狀。
   與〔文〕組合為〔紋〕
     織物上所顯現之文釆,物表的形色。
   與〔此〕組合為〔紫〕
     此糸,古人以紫色為高貴之色,藍與紅調和色。
   與〔一〕組合為〔系〕
     象一絲連繫眾絲,相繫也,連屬的關係。
   與〔ㄐ〕組合為〔糾〕
     絲交結,集結,矯正之。
   與〔己〕組合為〔紀〕
     絲之形,有別於絲,可資記載。
   與〔勺〕組合為〔約〕
     以絲束之,相互限制,概略。
   與〔工〕組合為〔紅〕
     編織的工作,古人以朱色為喜為貴,故指紅色。
   與〔刃〕組合為〔紉〕
     以絲綴補,以求其軔。
   與〔于〕組合為〔紆〕
     絲抒,絲類曲屈常盤繞難伸,屈也。
   與〔丸〕組合為〔紈〕
     質細色白之絹絲。
   與〔乞〕組合為〔紇〕
     絲止,下等的絲。
   與〔氏〕組合為〔紙〕
     絲砥,纖維之族,初民書於布帛,後以樹皮絮布等製紙,供書寫。
   與〔少〕組合為〔紗〕
     絲沙,絲織成之細帛。
   與〔內〕組合為〔納〕
     絲類濡溼,水氣入絲帛,收受也。
   與〔屯〕組合為〔純〕
     精好之絲,專一不雜。
   與〔分〕組合為〔紛〕
     絲多而分別不清,雜亂也。
   與〔及〕組合為〔級〕
     絲所達到的等第。
   與〔方〕組合為〔紡〕
     用方法把絲併合為一。
   與〔丑〕組合為〔紐〕
     握持在手,可結、可解之繩,控制器物的提繩。
   與〔予〕組合為〔紓〕
     賜絲予人,受予者心情寬緩。
   與〔?〕組合為〔紘〕
     絲肱,帽冠之繫帶;宏大。
   與〔云〕組合為〔紜〕
     絲雲,事物變幻無定,紛亂繁多。
   與〔壬〕組合為〔紝〕
     任絲,織絲之機頭也;繒帛。
   與〔比〕組合為〔紕〕
     密縫之衣服的邊。
   與〔充〕組合為〔統〕
     使絲充實,總束眾絲的端緒。
   與〔田〕組合為〔細〕
     絲如嬰兒之腦門,輕微跳動而隱約可見,微小,不足道。
   與〔申〕組合為〔紳〕
     表示身份的大帶,有身份的人。
   與〔冬〕組合為〔終〕
     象絲末端之結,指抽絲一直到最後,全部完成而止。
   與〔且〕組合為〔組〕
     粗闊之帶,細絲交互聯結,系統間配合為一體。
   與〔召〕組合為〔紹〕
     以絲相招,延長相繼。
   與〔弗〕組合為〔紼〕
     亂麻,糾結不順,只可裝衣、燃火之麻繩。
   與〔出〕組合為〔絀〕
     引線出入布帛,以縫合;絲錯出,紡織之拙也,無能。
   與〔半〕組合為〔絆〕
     將繩分勒馬腳的繩子,使足難行者。
   與〔由〕組合為〔紬〕
     抽絲,引,抽取。
   與〔犮〕組合為〔紱〕
     繫印環的絲繩,拔之。
   與〔甘〕組合為〔紺〕
     絲之含色也,青而含赤。
   與〔世〕組合為〔紲〕
     繩索延引,繫牛馬之繩子。
   與〔台〕組合為〔紿〕
     絲勞鬆弛,殆也,欺也。
   與〔吉〕組合為〔結〕
     絲成團,互相鉤連,完成,合也。
   與〔色〕組合為〔絕〕
     刀及絲而斷,時空無繼,無雙,超出。
   與〔各〕組合為〔絡〕
     各別之絲聯成一體。互相結合連接。
   與〔合〕組合為〔給〕
     絲之聚合,足夠,供備,授與。
   與〔交〕組合為〔絞〕
     以繩索繫合而強引之;勒於頸。
   與〔戎〕組合為〔絨〕
     細絲如戈戟之列者,織品上整齊的細絲頭。
   與〔旬〕組合為〔絢〕
     絲織品遍結美觀圖案,光采勃發。
   與〔至〕組合為〔絰〕
     最終之織物,喪服,以麻葛做成。
   與〔?〕組合為〔絳〕
     古代降者著紅色衣,以示有別;絳草,深紅色之染料。
   與〔因〕組合為〔絪〕
     絲之原由,綿延天地間之氣也。
   與〔曳〕組合為〔洩〕
     引繩子繫束之。
   與〔巠〕組合為〔經〕
     織絲時,垂直縱線為經,橫線為緯。隨著時空變化。
   與〔困〕組合為〔綑〕
     以繩包圍之。量詞。
   與〔邦〕組合為〔綁〕
     繩聚,綑成一團。 
   與〔肙〕組合為〔絹〕
     柔軟的絲織品。
   與〔妥〕組合為〔綏〕
     為了穩當,登車時挽手的絲繩。使平安。
   與〔希〕組合為〔絺〕
     精細的葛布。
   與〔求〕組合為〔絿〕
     求也,急也。
   與〔免〕組合為〔絻〕
     絲冕,絲製的禮冠。
   與〔肖〕組合為〔綃〕
     肖似熟絲之生絲。
   與〔更〕組合為〔綆〕
     汲水用的繩子。
   與〔?〕組合為〔綅〕
     縫綴之線,可侵入衣物者。
   與〔谷〕組合為〔綌〕
     織物之不平者,粗葛也。
   與〔岡〕組合為〔綱〕
     大繩如山脊,顯而易見,網的總繩,以張網也。
   與〔宗〕組合為〔綜〕
     絲同其源,統合聚集。
   與〔彔〕組合為〔綠〕
     絲源於桑,桑之本色,青黃色也。
   與〔隹〕組合為〔維〕
     聚之繩,貫通網的大繩。
   與〔罔〕組合為〔網〕
     用絲、線結成、疏而牢,用以捕鳥及魚的用具。
   與〔?〕組合為〔綴〕
     以四手相聯縫補絲線,使其密相聯結。
   與〔帛〕組合為〔綿〕
     積絲成帛,連續不斷。
   與〔卷〕組合為〔綣〕
     如絲之相互捲縛,難相離者。
   與〔侖〕組合為〔綸〕
     絲之糾合必循條理,釣魚的轉線,青色的絲線。
   與〔定〕組合為〔綻〕
     織品止,解開,破裂。
   與〔卓〕組合為〔綽〕
     特出之絲,柔美寬長,卓越。
   與〔夌〕組合為〔綾〕
     薄的絲織品,透明似冰者。
   與〔甾〕組合為〔緇〕
     黑色之絲。
   與〔非〕組合為〔緋〕
     非常色之織物,官袍所用之紅色。
   與〔受〕組合為〔綬〕
     接受絲織之裝飾物;裝飾之絲帶。
   與〔官〕組合為〔綰〕
     絲之職責,繫束也,聯結也。
   與〔釆〕組合為〔綵〕
     有文彩的絲織品。
   與〔奇〕組合為〔綺〕
     罕見華麗的絲織物,彩色稱「錦」,素色稱「綺」。
   與〔咎〕組合為〔綹〕
     絲之交錯,成為一縷。量詞。
   與〔卒〕組合為〔綷〕
     織物染成多種顏色。
   與〔者〕組合為〔緒〕
     絲多然後加以分別,絲縷所屬的的線頭,複雜的關係。
   與〔泉〕組合為〔線〕
     絲如泉水,以絲麻或棉紗搓成不斷的細縷。
   與〔咸〕組合為〔緘〕
     以絲束之使同,封也。
   與〔咠〕組合為〔緝〕
     縫紉時,線痕短小,直行密接,勿令疏漏。
   與〔彖〕組合為〔緣〕
     正、善不去違背。
     絲的徵兆,與末端相連接也,邊也。
   與〔帝〕組合為〔締〕
     繩之結,難解也,繫結。
   與〔扁〕組合為〔編〕
     以繩穿結竹簡成冊,其形必扁,故指交織。
   與〔爰〕組合為〔緩〕
     絲引著絲,速度慢也。
   與〔柬〕組合為〔練〕
     絲之選擇,一再煮縑,以使柔軟潔白。
   與〔段〕組合為〔緞〕
     絲織品分段加針,質地堅厚密緻者。
   與〔面〕組合為〔緬〕
     細微之絲,若有若無狀。
   與〔眇〕組合為〔緲〕
     微小的細絲,難以明睹狀。
   與〔?〕組合為〔緡〕
     貫錢之線,民以之為生活者。
   與〔是〕組合為〔緹〕
     絲肯定是美麗的,赤黃色的布帛。
   與〔思〕組合為〔緦〕
     用心所治之細縷,細的麻布也。
   與〔革〕組合為〔緙〕
     織布時引緯入經之變。
   與〔?〕組合為〔縣〕
     人頭倒掛,繫懸。所繫之地方,即行政區域也。
   與〔尃〕組合為〔縛〕
     以繩綑綁之。
   與〔益〕組合為〔縊〕
     以繩增益,施力於頸令緊也。
   與〔致〕組合為〔緻〕
     絲之極致,細密也。
   與〔熒〕組合為〔縈〕
     絲的光彩,在旋繞的動作之間可見,捲繞也。
   與〔芻〕組合為〔縐〕
     織物表面產生曲折。
   與〔真〕組合為〔縝〕
     絲之真者,細而密也。
   與〔晉〕組合為〔縉〕
     插於紳帶之前的布,赤色之笏。
   與〔追〕組合為〔縋〕
     用繩繫物懸空以上下。
   與〔辱〕組合為〔縟〕
     織物繁雜的采飾難以分辨者。
   與〔高〕組合為〔縞〕
     繒之精者,白色的絹布。
   與〔?〕組合為〔縕〕
     絲之溫者,亂而盛狀,積也。
   與〔衰〕組合為〔縗〕
     粗劣之麻布,喪服。
   與〔兼〕組合為〔縑〕
     兼織,細密的絹。
   與〔朕〕組合為〔縢〕
     以織品將身體縛之。
   與〔?〕組合為〔總〕
     織絲時間急遽,需將亂絲聚束一處始能處理,系統全部也。
   與〔宿〕組合為〔縮〕
     織物積久致亂,纖維交纏收緊,系統向內變化,變小。
   與〔從〕組合為〔縱〕
     絲不收束則隨順舒緩,引申為放之,不加拘束。
   與〔逢〕組合為〔縫〕
     針線相遇處,將布綴合。
   與〔責〕組合為〔績〕
     織絲的責任,求其勻細相續以成縷,成果,成就。
   與〔婁〕組合為〔縷〕
     一層層疊加之絲,是細長的線也。量詞。
   與〔票〕組合為〔縹〕
     織物之飄動狀。青白色的織品。
   與〔翏〕組合為〔繆〕
     絲遇風飛起之亂狀,不妥也。
   與〔曼〕組合為〔縵〕
     柔美曼長、無文彩之絲織品。
   與〔崩〕組合為〔繃〕
     裹束死者之布,緊纏其身,令縐平坦。
   與〔牽〕組合為〔縴〕
     引拉船隻前進的繩子。
   與〔累〕組合為〔縲〕
     耐勞的大索。
   與〔畾〕組合為〔纍〕
     粗繩,用以繫果。
   與〔巢〕組合為〔繅〕
     煮蠶之巢,煮繭以抽絲。
   與〔善〕組合為〔繕〕
     補之求善,補也,使完善也。
   與〔堯〕組合為〔繞〕
     以繩索纏裹。
   與〔番〕組合為〔繙〕
     雜亂之絲,循跡整理,翻也。
   與〔?〕組合為〔繚〕
     絲撩之,糾結盤旋,紛繞。
   與〔肅〕組合為〔繡〕
     仔細以五采之絲線刺織成的文飾。
   與〔戠〕組合為〔織〕
     以線編結的現象。
   與〔惠〕組合為〔繐〕
     細而疏的布,有輕而涼之惠,故名。
   與〔曾〕組合為〔繒〕
     各種層級之絲織品。
   與〔會〕組合為〔繪〕
     在布帛上作畫。
   與〔?〕組合為〔繳〕
     將可見者以繩糾合成繩,統一處理之。
   與〔睪〕組合為〔繹〕
     抽整絲線,使連續。
   與〔瞏〕組合為〔繯〕
     以繩圈循環套住。
   與〔喿〕組合為〔繰〕
     繅絲之噪音。
   與〔?〕組合為〔繼〕
     絲之相續。
   與〔遣〕組合為〔繾〕
     絲之去,難以分解也。
   與〔熏〕組合為〔纁〕
     如熏之染,染三次也。
   與〔需〕組合為〔繻〕
     細密的絲織品,裂之,持半,以供出入關口之証明者。
   與〔賣〕組合為〔續〕
     絲之交易不斷,延而接之,承也連也。
   與〔廛〕組合為〔纏〕
     絲環於一處,緊繞不鬆。
   與〔毚〕組合為〔纔〕
     絲之作用,僅能紡也,只有。
   與〔韱〕組合為〔纖〕
     微細之絲。
   與〔嬰〕組合為〔纓〕
     小巧柔弱之絲穗,裝飾在帽上。
   與〔麗〕組合為〔纚〕
     包頭髮用的絲織物。
   與〔贊〕組合為〔纘〕
     絲相同,則連續不斷。
   與〔覽〕組合為〔攬〕
  
  請問老師,學生所領之字為「60 客觀、具象、人造、食衣屬」,其中「衣料」類與「衣物」類,皆有”帛”字?不知是老師誤置或是另有意義?寫時可否將其歸於一字?
  學生寫時進度慢,必於明日完成所剩,向老師致歉!
回應﹕
  非誤置,但亦非正常態,蓋歸納時,一字數義本屬正常,於分析時則無必要。最初選出「獨體字」時,係來自歸納字表,再一一將重複字刪除之。偏偏老朽太忙(自幼至今,從未閒過),養成了「大而化之」的積習,以致於疏漏處處。正因如此,老朽對沈紅蓮依賴頗深。如今她比老朽更忙,最後把關的工作也就省了。(沈補:非也,時機未至也。蓋當前之漢字乃小杏子之甲骨文,如何可以馬虎?)
  又:閣下將「糸」字誤為「糸部」,所做為「部首」字矣!
6143 留言者:襄助 [2006-05-14]
主題:完成: 主觀、認識、狀態、知態屬 認領: 70 客觀、具象、人造、起居屬
  主觀、認識、狀態、知態屬
知時:長老少
知形:呈暴屏匽
知狀:化易兌
知利:成具負北益失
知行:敦
知命:孛乇生夭卒亡

知時:長老少

長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人長髮,正性變化,宇態大高遠、宙態熟久,優,加。
    首領。
    與「肉」組合成「脹」
      肉長,體積變大。
    與「弓」組合成「張」
      拉弓,擴大展開也,陳設也;緊繃也;計物之數。
    與「人」組合成「倀」
      人高大,氣盛,為他人增長威勢,狂妄也。
    與「心」組合成「悵」
      心長遠,難及,失意也。
    與「貝」組合成「賬」
      財之增長變化,乃財物之收支記錄。
    與「韋」組合成「韔」
      長韋,藏弓的套子。
    與「巾」組合成「帳」
      長巾,帷幕可張者,或古時用作記事者。

老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人年長髮白之形,意指時間長久,事物陳舊。
    與「人」組合成「佬」
      廣東人稱成年的男子。
    與「心」組合成「悵」
      心長遠,難及,失意也。
    與「女」組合成「姥」
      年老的婦人。

少   會意,形聲-甲骨文
    小的東西落到地上,顯得更小,不多也,幼也。
    與「金」組合成「鈔」
      金少,不足供應,故作紙幣。
    與「水」組合成「沙」
      水少之處,水邊,常有極細碎之砂。
    與「火」組合成「炒」
      火少,食物短暫在鍋裡加熱的烹調方法。
    與「手」組合成「抄」
      手取,取少量;掠取也;取其面,謄寫。
    與「口」組合成「吵」
      嘴炒,聲音擾人也;聲音大也。
    與「女」組合成「妙」
      少女,青春多變,難以言喻狀,神奇狀。
    與「目」組合成「眇」
      眼小或少了一隻眼睛。
    與「禾」組合成「秒」
      稻芒,微小之數,借用作時間量名,六十秒為一分。
    與「石」組合成「砂」
      極細碎的石子。
    與「耒」組合成「耖」
      像耙的農具,有長齒,覆耕用,耙土更細勻;重覆耕田也。
    與「糸」組合成「紗」
      細線紡成不密之網狀者。

知形:呈暴屏匽

呈   會意,形聲-金文
    在下者陳示在上者,下屬提供給上級也。
    與「木」組合成「桯」
      木平,可以做凳子。
    與「衣」組合成「裎」
      衣之示,配帶也。
      呈示也。
    與「??」組合成「逞」
      用行為呈現,表現意志力也。
    與「禾」組合成「程」
      禾之呈現,由苗至穀,象徵開始到終了。
    與「示」組合成「禛」
      示真摯而承受福分。
    與「酉」組合成「酲」
      味道濃厚,引申液體濃厚者。

暴   將米捧出露在日光下,曬也,引申為強烈、不正、突發。
    與「日」組合成「曝」
      暴露在日下,象徵受日光作用。
    與「水」組合成「瀑」
      水流暴發,連續傾瀉。
    與「火」組合成「爆」
      火暴,能量暴發而出。
    與「衣」組合成「襮」
      衣之暴露在外者,衣領也。

屏   會意,形聲-小篆文
    體相並,遮蔽。
    與「手」組合成「摒」
      手遮蔽,排除也。

匽   會意,形聲-衍文
    女置於器中,匿也,隱也。
    與「土」組合成「堰」
      以土匿之,築土以壅水。
    與「人」組合成「偃」
      人隱匿,仆臥也;停止也。
    與「手」組合成「揠」
      動作令藏者出,拔也。

知狀:化易兌

化   會意,形聲-衍文
    行為變,改變成;又自無而有,有而無也。
    與「艸」組合成「花」
      草所化,植物的性器官。
      美麗多采,不易分辨,風月事,浪費。
    與「革」組合成「靴」
      革化,長統的鞋子。
    與「言」組合成「訛」
      言語改變,偽言。

易   象形,勿原為月形,易指日月之互變。一說蜥蜴之變。
    與「日」組合成「晹」
      日易,被雲覆而無光狀。
    與「金」組合成「錫」
      容易變易之金屬,常作結合焊接用。
    與「土」組合成「埸」
      土地之主權改變處,邊界。
    與「衣」組合成「裼」
      衣之變,脫去外衣也。
    與「心」組合成「惕」
      心態改變,憂懼不安也。
    與「貝」組合成「賜」
      財物易主,善意的給予。
    與「虫」組合成「蜴」
      可易色之四腳蛇。
    與「足」組合成「踢」
      足改變,舉足對物用力,使易位也。
    與「髟」組合成「鬄」
      髮易,假髮。

知狀:化易兌

兌   會意,形聲-金文
    分口之人,說話狀,變化,交易,加入。引申在一定的條件下交易。
    與「肉」組合成「脫」
      肉體有蛻變,與系統分離。
    與「金」組合成「銳」
      金之變,當邊緣夾角變小時,是稱鋒利,象徵最強。
    與「木」組合成「梲」
      木之變,加入梁上的短柱。
    與「人」組合成「侻」
      人變通,引申簡易、輕易也;又人聚,合也。
    與「心」組合成「悅」
      物皆準備充足,欣喜也,高興也。
    與「門」組合成「閱」
      門中有兌變,象徵人之觀察、經歷事物。
    與「禾」組合成「稅」
      禾變成國家向人民徵收的財賦,貨物所徵的稅。
    與「虫」組合成「蛻」
      蟲之變,脫皮。
    與「言」組合成「說」
      言語之變化,表達主觀的意念者。

知利:成具負北益失知利

成   會意,形聲-金文
    陽氣茂盛之極,將終,就也,畢也,正面的結果。
    與「日」組合成「晟」
      日成其功,意為明亮。
    與「土」組合成「城」
      土成,古時堆土築城以聚集人口,外環繞以牆垣。
    與「??」組合成「宬」
      室內之成,藏書的房子。
    與「言」組合成「誠」
      最終之言,言行一致,懇切狀。

具   會意-金文
    象雙手捧貝狀,置也,已備也。
    供置之器。椇埧真俱颶
    與「土」組合成「埧」
      已備辦之土,堤塘也。
    與「??」組合成「宬」
      室內之成,藏書的房子。
    與「言」組合成「誠」
      最終之言,言行一致,懇切狀。
    與「人」組合成「俱」
      人之具者,皆也,都也。
    與「風」組合成「颶」
      具四方之風,熱帶海上一種猛烈暴風。

不合基因規則:真

知利:成具負北益失知利

負   會意,形聲-金文
    人彎腰揹貝,守貝有所恃,擔也;又恃財必敗,違也,愧也。    
    與「束」組合成「賴」
      束之而恃之,依恃也,引申為不負責任。

北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二人相背形,自古北方受游牧民族侵擾,故以相背為北方。 
    與「肉」組合成「背」
      相違之肉體,胸部的正後方。
    與「異」組合成「冀」
      相背且異,僅存希望也。

益   會意-甲骨文
    從水從皿,器滿之用,增進,有好處。
    與「水」組合成「溢」
      水太多,從四面滿出。
    與「舟」組合成「艗」
      古時畫艗鳥等怪獸於船頭,以示威猛。
    與「阜」組合成「隘」
      山間增益之處,狹窄也;又急迫也。
    與「糸」組合成「縊」
      以繩增益,施力令緊也。
    與「言」組合成「謚」
      言有益。

失   會意,形聲-石文
    自手中脫出,未得,錯過。
    與「日」組合成「昳」
      日失正中之位,指午後偏西。
    與「水」組合成「泆」
      水失,放蕩,水滿。
    與「人」組合成「佚」
      人之失,過失也;隱遁也;安逸也;更遞也。
    與「手」組合成「迭」
      行為有失則止,更換,輪流。
    與「禾」組合成「秩」
      禾相錯,一季一季的次序也;十年為一秩。
    與「瓜」組合成「瓞」
      瓜果小時易失,小瓜也。
    與「車」組合成「軼」
      車相錯過,後者超越前者,散失也。
    與「巾」組合成「帙」
      防失的巾,袋子。
    與「足」組合成「跌」
      腳失,傾倒而落下也。
    與「糸」組合成「紩」
      織品錯開,縫之,補之。

不合基因規則:鐵

知   會意,形聲-小篆文
    出口如箭之快速,引申理解、認識、覺察也。
    與「??」組合成「痴」
      病於知,不可自拔也。
    與「足」組合成「踟」
      腳有所覺而停留,徘徊不進狀。

利   會意-甲骨文
    收割禾,刀需銳利,有好處,功效。
    與「人」組合成「俐」
      人之銳滑者,聰明靈活狀。
    與「髟」組合成「鬁」
      髮以刀剃去者,有髮瘡也。

知命:孛乇生夭卒亡
孛   象形,會意-甲骨文
    草木盛長狀,又人色孛然壯盛以草木之茂,人色變。
    彗星,又叫掃帚星。
    與「肉」組合成「脖」
      身體氣盛長之處,即臍。
    與「水」組合成「浡」
      水興起。    
    與「心」組合成「悖」
      心態勃然,茂盛也;又違逆也,亂也。
    與「香」組合成「馞」
      香孛,香氣很盛狀。
    與「食」組合成「餑」
      脹大的食物;又長也。
    與「言」組合成「誖」
      言語發作,乖戾之言,背悖之言。

乇   象形-衍文
    象草木根生地上。
    與「??」組合成「宅」
      室之根,人之居處。
    與「手」組合成「托」
      持生根之物,將手承置其下也。    
    與「食」組合成「飥」
      成塊的食品,餅也。
    與「言」組合成「託」
      言語有根可信也,找理由。

生   指事,會意-甲骨文
    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
    人稱。
    與「日」組合成「星」
      日所生者,萬物之精也,在夜空為發光的天體。
    與「竹」組合成「笙」
      竹管做成生音的吹奏樂器。
    與「心」組合成「性」
      人所認知之起始,事物之本質。
    與「女」組合成「姓」
      古代從母稱姓,從男稱氏,家族的代表也。
    與「牛」組合成「牲」
      牛之生,完全也,引申為在家中生養的動物。
    與「更」組合成「甦」
      再生,死而復活。
    與「文厂」組合成「產」
      因文明而生、有價值之物品。製造,出生。

夭   指事,會意-甲骨文
    象草盛之貌;象人首扭曲之形,人胎初生,或早死。
    與「水」組合成「沃」
      水草盛,地肥美,適於農耕。   
    與「竹」組合成「笑」
      竹在風中屈體狀,猶人喜時,屈體彎腰,啟齒解顏的表情。
    與「女」組合成「妖」
      陰氣之盛者,不祥不正者。
    與「示」組合成「祅」
      天示不祥之兆。
    與「食」組合成「飫」
      食盛,宴食也;又飽也,滿足也。

卒   象形-甲骨文
    象人身披甲冑,兵也,位低的人。
    已盡,急。
    與「日」組合成「晬」
      時終了,指周年。
    與「水」組合成「淬」
      卒於水,鍛鍊刀劍必用水冷卻之,引申為染漬。
    與「火」組合成「焠」
      火入水則終盡,燒紅的金屬放入水中,使之更堅硬。
    與「人」組合成「倅」
      人之附者,副也。
    與「心」組合成「悴」
      心盡,憂傷至瘦弱也。
    與「口」組合成「啐」
      口之卒,吐出。
    與「艸」組合成「萃」
      草居低下,聚而眾也。
    與「米」組合成「粹」
      米卒,米盡去雜質,不雜、純也。
    與「穴」組合成「窣」
      自穴中倉卒出,不安也。
    與「犬」組合成「猝」
      獸倉卒而出,暴出也,忽然。
    與「石」組合成「碎」
      石已盡,不完整狀,破散也。
    與「羽」組合成「翠」
      翠鷸急飛時,羽作青綠色反光,是指其色。
    與「糸」組合成「綷」
      織物染成多種顏色。
    與「言」組合成「誶」
      言急,疾言責備。

亡   象形-甲骨文
    象牆隅可隱之處,入隱也,失去,無也。
    與「心」組合成「忙」
      心忘失,急亂也,事情繁多沒有空閑。
    與「艸」組合成「芒」
      穀實上由粗漸形消失的毛,尖銳刺人。
    與「田」組合成「甿」
      田邊。
    與「网」組合成「罔」
      結繩成網,使物難逃之具。
      引申交錯難明之狀。

不合基因規則:茫
回應﹕
  謝謝,不合即刪,是知取捨矣!再做些歸納練習罷。
6145 留言者:華子 [2006-05-14]
主題:提交部分,請查驗
  責  會意,形聲-甲骨文
   貝有刺,人仍求取,代價也,必負之後果也。
   與〔水〕組合為〔漬〕
     污染的結果,痕跡。將食物醃製。
   與〔竹〕組合為〔簀〕
     竹子最後編成的結果,床席也。
   與〔人〕組合為〔債〕
     人要求,欠者應還,負也。
   與〔口〕組合為〔嘖〕
     由口中發出贊美或爭議之聲。
   與〔禾〕組合為〔積〕
     取禾,聚也、累也。
   與〔巾〕組合為〔幘〕
     束髮之巾
   與〔石〕組合為〔磧〕
     石沙之積,沙積。
   與〔足〕組合為〔蹟〕
     足之痕跡,前人留下之物,古蹟。
   與〔臣〕組合為〔賾〕
     人臣之責,事物之因也。
   與〔系〕組合為〔績〕
     織絲的後果,成果,成就。
   與〔力〕組合為〔勣〕
     要求作用力的結果,功也,通作「績」。
   與〔言〕組合為〔謮〕
     言之責,指責。
契  會意,形聲-小篆文
   刻其略,信物,約者各執半,求証時兩半相合。
   與〔金〕組合為〔鍥〕
     以金屬器物契之,使合意,指雕刻。
   與〔木〕組合為〔楔〕
     木可契入,門兩旁的柱子,或尖的木片。
   與〔人〕組合為〔偰〕
     人之契,同契。
   與〔口〕組合為〔喫〕
     口上下相合者,吃也。
   與〔示〕組合為〔禊〕
     每年定期到水邊洗滌,以祛除不祥的祭禮。
度  會意,形聲-金文
   屋下有眾物,人手持分寸以求知,考量。量詞。
   與〔金〕組合為〔鍍〕
     把一種金屬渡塗在別種金屬外面。
   與〔水〕組合為〔渡〕
     以水為度,指經過水面到對岸。
   與〔足〕組合為〔踱〕
     行走考量,來回走也。
專  會意,形聲-甲骨文
   紡織時,分寸如一,集中,特別的。
   與〔肉〕組合為〔膞〕
     集中切肉,細割。
     身體重量集中之處,股骨。
   與〔水〕組合為〔漙〕
     露水多而集中
   與〔土〕組合為〔塼〕
     尺寸如一的土塊,供建築用。
   與〔石〕組合為〔磚〕
     尺寸如一的石塊,供建築用。
   與〔人〕組合為〔傳〕
     行為集中,轉遞也,交授也,延續也。
   與〔女〕組合為〔嫥〕
     專一的女性,引申可愛。
   與〔口〕組合為〔團〕
     在囗之中集中,圓形的東西。軍隊單位。
   與〔車〕組合為〔轉〕
     車之專,車輪繞中心旋動,象徵時空之變換。
委  會意,形聲-小篆文
   禾有垂穗之貌,女為陰,曲也,隨也,任也,頓也。
   與〔病〕組合為〔痿〕
     萎縮軟弱之疾病。
   與〔人〕組合為〔倭〕
     順隨之人;又明代對日本人的稱呼。
   與〔艸〕組合為〔萎〕
     草木軟弱狀。
   與〔山〕組合為〔崣〕
     山之曲折狀。
   與〔走〕組合為〔逶〕
     行動之末,拖拖拉拉,無生氣狀。
   與〔食〕組合為〔餧〕
     給人或牲畜吃東西;又棄食,飢也。
   與〔矢〕組合為〔矮〕
     箭之屈者,不長也,低也,短小也。
   與〔系〕組合為〔緌〕
     垂下的帽帶。
   與〔言〕組合為〔諉〕
     言萎,推託。
官  象形,會意-甲骨文
   堂下有為者,治事者,司一定職責者。
   與〔木〕組合為〔棺〕
     體為木所管,關也,殮屍之具。
   與〔竹〕組合為〔管〕
     竹下有支持力者為莖,指其中空的部份。(有為者,竹中上下關結打通也)
   與〔人〕組合為〔倌〕
     小臣也。
   與〔艸〕組合為〔菅〕
     治民如草。賤草名。
   與〔女〕組合為〔婠〕
     女之官,體態輕盈狀。
   與〔食〕組合為〔館〕
     進食之處;又客舍。
   與〔系〕組合為〔綰〕
     絲之職責,繫束也,聯結也。
   與〔玉〕組合為〔琯〕
     玉製管狀古樂器。
   與〔走〕組合為〔逭〕
     官走,逃避也。
卒  象形-甲骨文
   象人身披甲冑,兵也,位低的人。
   已盡,急。
   與〔日〕組合為〔晬〕
     時終了,指周年。
   與〔水〕組合為〔淬〕
     卒於水,鍛鍊刀劍必用水冷卻之,引申為染漬。
   與〔火〕組合為〔焠〕
     火入水則終盡,燒紅的金屬放入水中,使之更堅硬。
   與〔病〕組合為〔瘁〕
     終極之疾。
   與〔心〕組合為〔悴〕
     心已用儘,憂傷。
   與〔人〕組合為〔倅〕
     人之附者,副也。
   與〔手〕組合為〔捽〕
     手之卒,拉,拔也。
   與〔口〕組合為〔啐〕
     口之卒,吐出。
   與〔艸〕組合為〔萃〕
     草居低下,聚而眾也。
   與〔山〕組合為〔崒〕
     山之盡處,山勢高峻也。
   與〔米〕組合為〔粹〕
     米卒,米盡去雜質,不雜、純也。
   與〔犬〕組合為〔猝〕
     狗之急,忽然,瞬間也。
   與〔石〕組合為〔碎〕
     石已盡,不完整狀,破散也。
   與〔酒〕組合為〔醉〕
     酒已盡,喝過量,又引申著迷。
   與〔羽〕組合為〔翠〕
     鳥飛盡頭,入林也,引申青綠色。
   與〔系〕組合為〔綷〕
     織物染成多種顏色。
   與〔言〕組合為〔誶〕
     無盡之言說,責罵。
員  指事,會意-甲骨文
   人與貝,常見且可數,人數,物數,地數。量詞。
   與〔手〕組合為〔損〕
     手取之,物數必有所變,減也,失也。
   與〔口〕組合為〔圓〕
     四周之圍相等,從中心到旁邊,各點距離相等的圖形。
   與〔尚〕組合為〔賞〕
     尚貝,重視給予有價值的東西,賜有功,引申為喜歡、讚美。
   與〔歹〕組合為〔殞〕
     不好之由高而下,葬也,歿也,死也。
   與〔阜〕組合為〔隕〕
     山上圓石,從高處墜下;又均也。
   與〔音〕組合為〔韻〕
     聲音相近的為同韻,相違的為異韻。
     協和一致,風雅的。
回應﹕
  很好,謝謝,再做些歸納練習罷。
6146 留言者:小蔡 [2006-05-14]
主題:完成認領字
  識別:名字甫

名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口對物形;夜晚難見,故以口稱呼之,號也;眾所周知也;又大也。
    與「金」組合為「銘」
      金名之,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永誌不忘也。
    與「艸」組合為「茗」
      最著名之草,茶也,茶葉的嫩芽。
    與「酉」組合為「酩」
      酒之大,醉也。


甫   會意,形聲-甲骨文
    從田中有作物,人有作為,美男子也;眾也,大也;又剛好也,正也。
    與「日」組合為「晡」  
     一日中最美者,申時也,泛指下午或黃昏之時。
    與「月」組合為「脯」
     肉大者,需要風乾才容易保存,乾肉。
    與「金」組合為「鋪」
     眾金,高貴之門第;開展之物;得金之商店。
    與「水」組合為「浦」
     水舖者,陸地接近水邊也。
    與「土」組合為「埔」
     土大者,平坦的地方。
    與「??」組合為「痡」
     病之大,疲病也。
    與「衣」組合為「補」
     衣求美,使之完整也。
    與「??」組合為「匍」
     彎下身體,張開到最大,用手爬行也。
    與「手」組合為「捕」
     手大,掌握也,擒捉也。
    與「口」組合為「哺」
     口中含食而顯大,餵養也。
    與「囗」組合為「圃」
     所圍之地,美化之,以種植花木、瓜果的園地。
    與「??」組合為「逋」
     行動剛好,逃亡,拖欠。
    與「車」組合為「輔」
     車兩旁大的夾木,助車穩定者,助也。
    與「酉」組合為「酺」
     大家在一起喝酒。
    與「食」組合為「餔」
     大食也,以晚飯為正餐。
    與「舍」組合為「舖」
     大房舍,店家;又休息之處。
    與「黹」組合為「黼」
     古代禮服刺繡的花紋,半黑半白之斧形。


文件:集序冊旨爰函典柬書頁文令

冊   象形-衍文
    象串連的竹片。
    與「木」組合為「柵」
     木椿並排編成冊狀之圍欄,所以畜養動物、或保護居家者也。
    與「戶」組合為「扁」
     戶冊,簽署門戶之文,引申為器物不圓者。
    與「足」組合為「跚」
     腳似竹片般連著,移動不便也。
    與「女」組合為「姍」
     女刪,緩慢也;譏謗也。
    與「玉」組合為「珊」
     玉串連在一起,亮麗的海中物。


旨   會意,形聲-甲骨文
    比日之美也,引申為美意;又,以匕首指日,意志也,目的也。
    與「月」組合為「脂」
     肉尚美,美則柔滑,動植物的油也。
    與「手」組合為「指」
     手對向美的事物,顯示方向也。
    與「酉」組合為「酯」
     酒之旨,酸與醇的化合物。
    與「心」組合為「恉」
     心之旨,意也。
    與「言」組合為「詣」
     語言知識之美,學業所到的境地。


爰   會意-甲骨文
    爪手,手與手相接引也,緩也,換也;又判決刑罰的文書。
    與「金」組合為「鍰」
     金屬器物與手相連,指門環;金錢;古時重量單位。
    與「手」組合為「援」
     用手牽引也;支持幫助也。
    與「水」組合為「湲」
     水引水,緩流狀。
    與「火」組合為「煖」
     爰火,手引火,溫也。
    與「女」組合為「媛」
     溫柔和悅之美女。
    與「玉」組合為「瑗」
     待臣接引君王之璧,中有孔可握。
    與「虫」組合為「蝯」
     一種善於攀援的獸類。
    與「糸」組合為「緩」
     絲引著絲,速度慢也。
    與「言」組合為「諼」
     以言語判決,欺詐也。
    

函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內有物之匣,書信。
    與「水」組合為「涵」
     以水為匣,包容廣大。


典   會意-甲骨文
    書冊在架上,尊之貴之;又標準也。
    與「月」組合為「腆」
     所崇之肉,多而豐厚也,凸出也。
    與「手」組合為「捵」
     以手為尊,拉扯也,推也,撥動也。
    與「?」組合為「痶」
     生病的標準狀,無力貌。


柬   會意-小篆文
    束分,分別簡之,選擇,可寫文字的木片。
    與「金」組合為「鍊」
     精選的;精選金屬的過程。
    與「水」組合為「湅」
     用水選擇,將生絲煮熟以練絲。
    與「火」組合為「煉」
     火揀,燒熔之以去除雜質。
    與「門」組合為「闌」
     門中之木條,可遮攔者。
    與「糸」組合為「練」
     絲之選擇,一再煮縑,以使柔軟潔白。
    與「言」組合為「諫」
     選擇的言語,以直言糾正他人的過失。


文   象形-甲骨文
    象形之紋,字,概念,思考工作,記述;雅而慢,美飾也;又形也。
    與「日」組合為「旻」
     秋日萬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指秋天。
    與「手」組合為「抆」
     以手文飾,拭也。
    與「門」組合為「閔」
     門中有文,具德行者多關懷他人。
    與「非」組合為「斐」
     形為「文」,書叫「字」;象徵文彩。
    與「雨」組合為「雯」
     雲之文,彩雲。
    與「玉」組合為「玟」
     玉之文,美石也。
    與「糸」組合為「紋」
     物表的形色。
    與「虍」組合為「虔」
     虎形也,威武懾人,令誠敬。


令   指事,會意-甲骨文
    為了節制而發出訊號,使人人皆知;善也;尊稱。 
    與「人」組合為「伶」
     集合發號之人,單獨也;靈活;又表演者也。
    與「玉」組合為「玲」
     善美之玉聲。
    與「金」組合為「鈴」
     金屬製發聲器,以令人知。
    與「心」組合為「怜」
     心集合而發號,聰慧也。
    與「囗」組合為「囹」
     受令圍住,監獄。
    與「耳」組合為「聆」
     耳之令,聽也。
    與「冫」組合為「冷」
     凍結如律法,寒也,溫度低,人注意力、活動力弱。
    與「手」組合為「拎」
     手發號,領著,指用手提東西。


標誌:票單圭臬皿工具

票   會意,形聲-小篆文
    火灰飛也,故覆蓋,指輕舉可見的憑據;火灰揚也;又輕也。
    與「月」組合為「膘」
     易見之肉,指小腹兩邊肥肉。
    與「金」組合為「鏢」
     金器若火飛,可以脫手飛出傷人的兵器,或能使用兵器保全他人的人。
    與「木」組合為「標」
     木材如火飛光明易見之處,木材末端。
    與「水」組合為「漂」
     水上可見者,浮在水面狀。
    與「火」組合為「熛」
     火飄飛狀。
    與「土」組合為「墂」
     土票,封土為識,以作界標,同標。
    與「??」組合為「瘭」
     可見之病,生於手指或足趾之端的疔瘡。
    與「衣」組合為「褾」
     衣之可見者,袖端。
    與「人」組合為「僄」
     人輕,輕便也。
    與「心」組合為「慓」
     心輕疾,急也。
    與「手」組合為「摽」
     手飛揚,揮脫也,拋落也。
    與「女」組合為「嫖」
     女之票,狎妓用者,狎妓也。
    與「目」組合為「瞟」
     眼睛飄著看。
    與「馬」組合為「驃」
     馬外表可見者,健壯也。
    與「糸」組合為「縹」
     織物之飄動狀;青白色的織品。


單   象形,會意,形聲-甲骨文
    象爵之大者,大也,獨一也,特別也,盡也。後引用為記錄憑據,薄片形物。
    與「火」組合為「燀」
     火之大,炊也,燃燒也。
    與「土」組合為「墠」
     土之大,祭祀的場地。
    與「竹」組合為「簞」
     圓形竹器,古時用來盛飯。
    與「衣」組合為「襌」
     單衣,無襯裡的衣裳。
    與「弓」組合為「彈」
     弓所投射獨一之物,行丸也;又射也。
    與「心」組合為「憚」
     心單一,怕也;又勞也。
    與「手」組合為「撣」
     手之盡處,拂去也。
    與「女」組合為「嬋」
     特別之女性,美好的樣子。
    與「門」組合為「闡」
     系統單一,使明也。
    與「示」組合為「禪」
     單一之祀,君王之祀也。
    與「歹」組合為「殫」
     不好之盡,用盡也。
    與「石」組合為「磾」
     特別的石,可作黑色染料的石頭。
    與「角」組合為「觶」
     獸角之大,可容三升或四升酒的空酒器;又飲酒也。
   

圭   象形,會意-金文
    上圓下方的玉器,古時用以分封諸侯故從重土,象徵標準。
    與「人」組合為「佳」
     人的圭臬,美好也。
    與「手」組合為「挂」
     手上佩戴玉器,掛也,懸也。
    與「女」組合為「娃」
     小而可愛的孩子。
    與「田」組合為「畦」
     田的標準,量詞,相等於五十畝的田。   
    與「門」組合為「閨」
     門中有圭玉,或小門上圓下方如圭,指女子的臥室。
    與「玉」組合為「珪」
     玉圭,瑞器,諸侯執以示信者。
    與「足」組合為「跬」
     行的標準,走時先出之腳叫「跬」。
    與「革」組合為「鞋」
     革製,前圓後方護腳者,以踐於土者。
    與「糸」組合為「絓」
     絲結而掛,阻礙。
    與「网」組合為「罣」
     網挂之,有所妨礙。
    與「言」組合為「詿」
     言之成圭,錯也,欺騙也。
    與「心」組合為「恚」
     圭心,石頭在心上,象徵不滿之情緒,怨恨。
    與「卜」組合為「卦」
     占卜之標準,兆也;掛萬象於上也。
    與「寸」組合為「封」
     原字從土,諸侯執圭所守受賜之土。
    與「刀」組合為「刲」
     圭刀,切割也。
   

皿   象形-甲骨文
    象器之形,盛食物容器的總稱。
    與「中」組合為「盅」
     中盛液體的小杯。
    與「明」組合為「盟」
     在日月下用器皿為證的儀式,共同目的下的結合。
    與「水久」組合為「盜」
     欲得皿不欲人知,竊取財物。
    與「去」組合為「盍」
     大者覆也,一者物也,蓋覆也,又引申何不,疑問詞。
    與「般」組合為「盤」
     皿中可盛各種物品者,圓形淺底之皿。
    與「竹甫」組合為「簠」
     古時盛稻粱的祭器。
    與「手水手」組合為「盥」
     皿中有水,洗手也,又洗手器具。
    與「戔」組合為「盞」
     小杯子。量詞。
    與「成」組合為「盛」
     成於皿,東西可裝,象徵興旺。
    與「??心」組合為「寍」
     人心有所屬,心安。
    與「灰」組合為「盔」
     灰色的容器,用來保護頭部的帽子。
    與「央」組合為「盎」
     中可置物的容器,瓦器。
    與「于」組合為「盂」
     大型盛物之容器。
    與「不」組合為「盃」
     大容器,杯。
    與「子」組合為「孟」
     主器皿之子,同輩之長、大、始也;又不精要貌。
    與「乃又」組合為「盈」
     器中物多,滿也,充也。
    與「合」組合為「盒」
     可聚物的容器。
    與「臣人一」組合為「監」
     人俯視水盆,觀察己貌狀。
    與「水」組合為「益」
     從水從皿,器滿之用,增進,有好處。

  (查基因字典,「盬」和「蓋」二字的字身分別是「盬」和「盍」而非「皿」,故刪之。)


工   象形,指事-甲骨文
    象規距之形,巧於其事,指事情的結果。
    與「糸」組合為「紅」
     編織的工作,古人以朱色為喜為貴,故指紅色。
    與「水」組合為「江」
     水之功,流經之處,成為大川。
    與「金」組合「釭」
     有功的金屬,車輪中的鐵。
    與「?」組合為「左」
     在左側之手工作,與右對稱,代表個別習慣。
    與「手」組合為「扛」
     工具之重大者,需舉起也,荷擔也。
    與「穴」組合為「空」
     古人穴居,工官營之,使其中空。
    與「弋」組合為「式」
     有求於規矩,規格方法。
    與「虫」組合為「虹」
     象雨後天空呈現弧形如虫的彩暈。
    與「豆」組合為「豇」
     如杠般長形之豆,蔓性草本植物,豆科,豆莢長直。
    與「石」組合為「矼」
     石之功,石橋也。
    與「缶」組合為「缸」
     缶有規矩,底圓口小肚寬的容器。
    與「月」組合為「肛」
     肉有規矩,每天排便之處。
    與「言」組合為「訌」
     言於巧,意見多,爭執,紛亂。


具   會意-金文
    象雙手捧貝狀,置也,已備也;供置之器。
    與「土」組合為「埧」
     已備辦之土,堤塘也。
    與「人」組合為「俱」
     人之具者,皆也,都也。
    與「風」組合為「颶」
     風之具者,海上氣流劇變而形成的強烈暴風。

   (「真」之字身為「目丌」而非「具」,故刪之。)


  學生捨棄了「字集序書頁臬」共六字。當中「頁」字,基因字典未有列出其組合字,而自己想到的「題、頭、項」等,卻皆以「頁」為字首而非字身,故疑不符合組合字的規則(組合字 = 獨體字  字首?)。但後來又發現「皿」有不少組合字均以「皿」為字首而非字身,例如「盛、盥、盒」等。此為學生不解之處。
回應﹕
  謝謝,很好,人生「能捨」才是最高境界,所以要「知所取捨」,捨得好!再做些歸納練習罷。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