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1 留言者:彭先生 [2001-10-07] |
| 主題:請教 朱老師您好﹕ 感謝您多次的回答,但我仍然不解, 1. 您不是說明年會公佈「易芯」的資科嗎﹖為何此以回答似乎是不可能﹖個人智慧產權,決對須要保護,並得到一定的回收,相信決對合理,但我不禮貌請教您(切莫生氣,概對事直說) A「易芯」您是打算用來,顛覆西方資訊工業,以商業為導向,成立一不同於西式架構的電腦,完全以商業手段販賣 嗎﹖如是,當然核心組成方式不能公開,但除此外是否便無所謂,如沒有對「易芯」一定的了解,又如何可以在此平台上開發相關軟體呢﹖就如同不懂軟體操作方式,又如何能使用該軟體呢﹖ B「易芯」如您是打算用來告訴中國人,前賢及【易經】偉大奧妙之處,並已經您整合發明,且致予實用,完全以發揚國粹為志,那公開其理念或架構又何彷! 畢竟您是創此理念之第一人,中文電腦之父,事實便是如此,但生而有涯;學而無涯,中文電腦的成功,普極尤須全中國人的支持和努力,讓與您有志一同之士,共同奮鬥,難到您不願意嗎﹖ |
| 回應﹕ 正如760答,「立場」複雜萬端也。 最初,老朽開列一應計劃,不外希望國人覺醒,迄今看來,人人睡眼惺忪,時機未至也。如果老朽「執迷不悟」,得利者必係研究「人工智能」五十餘年的「晨跑者」。蓋「懂與不懂」僅在一線之間,接近者,「一指即通」也。 自易芯公佈後,網上「無人」「問及核心」,有意參加者也僅一人(組合語言門檻太高是實,但若言提供「千萬美金」抽獎,保證多高門檻都有人來)!但是,從其他管道,該來的已經來齊,已無必要踵事增華矣! 繼而有「知名外商」表示有興趣合作,就算易芯大功告成,「老朽立場」何在﹖另外現今協作之廠商(國人)以及專利事務所表示,多洩「軍機」,不利「戰局」。全世界尚無任何公司,將主力產品洩底,更何況攸關國家民族(臉上貼金)之大事﹖ 所謂「知識產權」非關老朽一己,說得太多,必又為「他人」所據,知否美國對全世界「知識」監視嚴密﹖難道閣下希望落於彼等之手﹖至於「投資回收」,沒考慮過!因為全部投資,只是老朽的「一生慎思、風餐露宿」,尚未列入文傳之帳冊。 老朽改變立場,是自己「失智」,「智慧之旅」未抵終途,尚須學習。 A,昨日言之甚明,「不需要任何人在此平台上開發軟體」,此乃與西方最大的不同。應用的人,只要會「中文」即可。當然,要做到這點,難度極高、工作量極大,這也是老朽等數十年來日夜不休,枕戈待旦的功力所在! B,前已說明,中國人瞧不上眼,外國人虎視眈眈,老朽絕不願做「吳三桂」也!以往公開計劃,是在「人人不信其可行」之際,正宜號召「同道」。如今「時機已過」,正整軍待發,今「上船太晚」,是超載必覆! 以國父革命為例,參加「同盟會」、「興中會」是「有志之士」,待得「革命成功」了,有誰不「搶著入會」﹖前些時已一再聲明,不再談易芯,是已「大功告成」矣。閣下真想「報國」,請站在本業「立場」,盡心盡力,易芯交給老朽即可。 |
| #762 留言者:billy chen [2001-10-09] |
| 主題:More question for #745 Dear Master, The question is any system commerically available to store the 倉頡 code ﹖ As well to restore the stored 倉頡 Code to the display﹖ Is Chinese E-Book using the real 倉頡 code to store in the flash and show the real text through reading back the 倉頡 code ﹖ The real problem of the Big5 and GB is all the Chinese is limited in those Big5/GB code! Our history/literature just can not be completely stored/restored in the currnt electrical form. Would you please share your thought with me ﹖ Regards, Billyc |
| 回應﹕ ﹕一般系統所存者,係所收「字集」(如GB或BG5 )表之「內碼」,故「文字」字數受限。 電書有兩種版本,目前所推出者,是三萬二千字集之「文傳內碼」。其實,電書中「文傳1610」字庫乃「字根排列組合」,可產生數千萬可能的字形。 但是「現存有效字」目前尚未收集完畢(已收近十萬,但須一一測試,方知是否齊全),在未能證實絕對「夠用」之前,可暫用文傳內碼。茲事體大,尤其在歷史、文學上,人名、地名、物名的收集,各界皆有不同。從技術的「立場」,問題不難解決,但在應用「立場」,經常為了缺字而修改,是智者所不取也。 因此,為了應付目前的需求,兼顧節省空間成本,「文傳內碼」暫以海峽兩岸三地之既定標準,用2 BYTE結構,將最高位「位元」設為1(0供拼音字形用),故只得三萬二千(餘供使用者臨時加字用)。 待「全字庫」完成後,將採用4 BYTE(32 bit)結構,以倉頡輸入碼(共25 bit)為「倉頡內碼」,則「有碼即有字」,閣下所問之問題,可望一次解決。此系統定名為「人文系統」(專供文化人應用,學生、工程師、商人用字有限,三萬二千字都嫌多了),明年可成,如果時間來得及,「文字理解」都在其中矣! |
| #763 留言者:一個人 [2001-10-09] |
| 主題:好人做到底 我對易芯很有興趣,相信沒有您說的那樣嚴重,能不能只公開指令﹖ |
| 回應﹕ 一應資料,網上都有,不下苦功,怎得甜頭﹖ 莫非是﹕分文不費,討個老婆,生兒育女也要央人代謀﹖ |
| #769 留言者:網主 [2001-10-11] |
| 告網友: 日昨赴港,與IBM Academy of Technology之總裁Dr. Bob Guernsey會晤。 出人意料之外者,其人(以下簡稱巴柏)和藹可親,毫無「美人」臭架子,又交一好友焉。 約定十時見面,巴柏準時而至,老朽一開口,就以結結巴巴之「破英文」,長江黃河「胡謅」了個把小時。此乃老朽之戰略也,為了知己知彼,但見聞者眉毛一挑,嘴角一捲,探知「軍情」,即「研擬對策」(人謂老朽口無遮攔,實則老朽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若鬼話連天,必所見非人也)。 孰料巴柏始終滿臉微笑,一無「驕矜」之氣(以其身份及實力而言,相當於國家科學院長,比老朽平日所見「化身博士」,高上無數倍);二無「不齒」之狀(我常見一些大博士「齜牙裂嘴」);三無「睡意」(見《智慧之旅》之陳年往事)。 總之,等老朽口講乾了,巴柏先生便從他的「魔術口袋」中,一變就「變出」四五件老朽「望穿秋水」的「法寶」來! 一件是「無線通訊卡」,正好供「電書卡」用!老朽正在找這種產品,以便將電書變成網絡機、通訊機、無線電話,理想極了! 其次是三維壘裝式的積體電路,此事老朽「想之」已久,為什麼一定要用「線路板」,將IC在同一平面密密麻麻地拼在一起呢﹖這也是求之而不得的! 他又顯示了一款LINUX手錶,這錶「明報」曾登過廣告,老朽嫌其體積太大。但眼前一款是今年剛開發出來的,居然和老朽腕上的「浪琴」超薄錶(去年曾被人在網上取笑過)差不多!而且,其顯示密度為640*480 ,清晰無比! 至此,老朽只要將中文字庫、語音辨識加上去,豈不就有了「通訊手錶」、「杏娃」(當然,總要等到2012年)「超微電腦」以及「農民錶」了﹖ 當然,IBM的成本不低,但是工業生產有一個定則,「以量制價」。如果以全世界每個人(窮人以成本計,富人以「名牌」計)一只,數十億的量,怎麼都貴不起來。 老朽為了央人設計「農民錶」,幾乎說爛了舌頭,直到如今,還在「口上談兵」的階段,總有人「肚中暗笑」「老朽夜譚」,豈知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與巴柏同來的三人,都是IBM公司的頂級主管,這些法寶,連他們都沒見過! 後來巴柏解釋,他們自從1992年後,公司型態丕變,不營產品,僅以服務IT界為職志。因為老朽「夸夸其談」,盡屬「奈米技術」,也正是他們當前研究的課題。看來,老朽再狂,也不得不承認「西體東用」,此其始矣! 網主人白 |
| #775 留言者:billy chen [2001-10-15] |
| 主題:ask 倉頡內碼 again (more questions for post #762 and #745) Dear Master: 1) When 全字庫 of 人文系統 completed, are there any applications come with 人文系統 to translate the GB/Big5 內碼 to 倉頡內碼 and 倉頡內碼 to GB/Big5 內碼﹖ (I understand from 倉頡內碼 to GB/Big5 內碼 will have some empty code) 2) Is any standard such as rfc﹖﹖﹖﹖ to define this 全字庫 of 人文系統 ﹖ As well as standard way to let the all software vender to produce the true 倉頡 ”text”. Such as HTML fonts format, plain 倉頡 text format, 倉頡 document format ﹖ I had a Chinese teacher in my high school period, told us that our chinese level only reach the level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he had. To start to know each Chinese word and than talking about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e 中央研究院 in Taiwan do not do 全字庫, instead scan the chinese word image. For me this more looks like an Chinese ”art”, it is not Chines ”literature”. The 全字庫 gives almost all the solution to produce electrical-form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Yet need a little bit more applicationa and standard for people to follow and extended. TIA |
| 回應﹕ 老朽一再聲言﹕「當今中國人的悲哀,是抱著金飯碗討飯」! 中國文字,乃先祖苦心孤詣,千載修建的「安身立命、修齊治平」大道,歷代中國「讀書人」,無不從「小學」下手,先習「文義」,以概其餘。今天的小學,只是「西化」的樣板,為了「減輕大腦負擔」,降低「人智水平」,先學「鸚鵡」! 於是人人見山不見樹,人人能寫、能說﹕「來來來!來上學」!但無人能知「來、上學」有何「本義」!「義理」既失傳,「文字」變成「混飯吃」的工具,「文盲」少了,「讀工具的工匠」多了!空有「金飯碗」,老祖先的「盛意」也是白搭! 如果以「私心自用」,老朽「一身本領」、坐擁「金山」,「功名利祿」手到拈來。似此,何必辛辛苦苦,數十年來,不論天寒地凍,每每對著群牛彈古琴﹖說穿了,是老朽地藏王菩薩前許願太深,明知不可為而為,聊盡人事聽天命也! 其實,天道好還,中華文化振興不遠,毋庸我輩操心!日出天下明,義通人智興!只是後事尚須問後人,這一代「英豪」,能「造橋鋪路」,也是功德! 「人文系統」將設計在「易芯」中,因文字六大功能(請見《漢字基因工程》)盡在倉頡碼中。「人文」也者,「人」與「文字」共譜一調之系統也。老朽等人,窮畢生精力,無意「與人爭鋒」,唯求承續「炎黃道統」,將先人理念,發揚光大。待「易芯」問世後,雖平民百姓,亦能透過「語言」,上參「無上妙諦」。 如斯,「易芯」僅為一供「人人溝通」之媒介(如一「高等秘書」然),此理念與時賢之「腦」大大有別。對當今通行之各種「軟體」,只要用EML,即可「兼容」。若內存採用GB、BG5內碼,人文系統可自動「轉碼」。至於任何其他之「輸入方法」,則須由原作者「自行」處理,老朽無此「義務」。 誠如所言,倉頡內碼中尚餘「空碼」,但我等收集十萬字後,已無意再事「續貂」矣!故「餘碼」或空置、或供「新字定義」(如以「音」為字首,將視作「拼音」字;另留有多種「專用字首」,供未來擴充「形聲字」等等)。 蓋「資訊工業」方興未艾,今日所見,必非未來之主流。老朽雅不願見數十年後,人文系統又山河變色,一代一代「犧牲」下去,所為何來﹖是以老朽集中心力,只做此「人文介面」,至於「軟體、硬件」,任憑他人發展(試想,有一「能幹」的秘書,「主人」要做任何事,吩咐一聲即可,秘書自會「上網」尋找合適的手段)。 「搞技術」者,大多缺乏文化深度,但彼等一個個被時代寵壞了,自視為「神」。老朽開發之「易芯」,是以《老子止笑譚》為藍圖,以《易理探微》為結構,無此功力,難以下手。目前保持神秘,正是避免他人「自以為是」,今「標準一定,百年不變」。苦的只是老朽與一干弟子,奈何,天堂有路不肯走!地獄無門偏自投! |
| #776 留言者:劉代德 [2001-10-16] |
| 主題:醫檢軟體及文化網站 一、醫檢軟體必須與「檢驗中心」實體做結合方有實效。現在緣於局勢,計劃在彰化成立收檢中心,企圖先在自己的專業裡先達到「物美價廉」,以後再連結九億農民網,效益更大且更完整,只因目前仍是腹案不敢先提,若只是軟體之合作,在老師做主下任何型式均可,晚輩必定全力配合。 二、「新易文化網站」的最終目的在於建立「新易小鎮」,組織能自給自足的「新易社會」,進而解決「商業文化」所產生的種種問題,由於尚無實體可言,固資金於目前尚無應用之處。 工作重點﹕ 1.「共識的產生」、「觀念的溝通」及聚集人氣。 →(需要長時間等待形成,目前不需資金。) 2.「與身邊文化人精英之連結」。 →(文化人應該要能在商業社會下自給自足,固不需資金。) 「精英文化人」之最大用處在於主導及監督資源的運用,傳遞其思想是在第二順位。 3.網頁編輯及軟體工具的打造。 →(目前自己寫程式只花時間不需花錢。) 最近老師放上的資料,對學生寫計劃幫助很大,但因書念不多、資質愚鈍,平日又甚少與人溝通談話(大家都聽不太懂),目前以上兩點之企劃資料均以牛步速率增加中,望請老師見諒,完成時再請老師指點需改進之處。 |
| 回應﹕ 大器晚成,大道無功,慎思慎始,謀定而後動可也。 |
| #777 留言者:網主 [2001-10-16] |
| 告網友: (本實驗室工作檢討) 兩年來「老蠶」張網吐絲,與網友們共作「翔天之遊」,一方面以身作責,報導為人作事應有的態度;另一方面為昭大信,不揣淺陋,將一應計劃公之於眾,接受「檢驗監督」。其目的為喚醒「國魂」,本諸無私的精神,以證一切稟公,大業必成。 天道好還,我炎黃子孫潛沉已久,時曙光甫現,適為奮發圖強之良機。年來雖歷經艱險,各界毀譽交加,老朽「寵辱不驚」,勇往直前,未曾稍怠。有幸眾志成城,我等風雨同舟,休戚與共,於今第一階段工程終於竟功。 日昨,召開工作檢討會報,本集團「天地人(丁一、卜二、張三)」三才畢聚。老朽所作報告,重點有三﹕ 一、投資研發事宜﹕(本人擔任董事長,負全權責任者。) 1,「北京紅旗中文2000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投資一千萬人民幣。此事本為扶植國內軟體工業,委由「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孫玉芳副所長率科學家數十名,從事操作系統及PC應用軟件之開發。老朽僅於年初參加過一次董事會,一切人事、財務、計劃、執行等,全部「放手」,一任自然運作。至今已收得三份工作報告,發展情況良好,約花費四百餘萬(開辦費佔了一半),即將有軟體問市。 2,「澳門中文2000股份有限公司」,由鄧宇輝任總經理,工作人員約十餘人。於一年間,已完成「中文2000作業系統(於香港銷售者)」、「網絡電腦平台」、「安全數碼資訊系統」等,並已設立ISP,正在設計一中文流覽器(含本實驗室之全文字庫,通用於微軟、LINUX、電書),明年可成。 3,「台灣文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由郭慶義領軍,工程師八人。負責執行本實驗室交付之各項任務,諸如﹕「電子課本(電子書包)」、「電書平台(含各種書卡產品)」、「雙穩態液晶(含綠底黑字及白底黑字或灰底黑字)」、「中文CPU(含文傳1610及文傳1620)」等皆已完工。另有「網絡電腦」、「電容電池」、「壓電晶體」等尚在進行中。 4,本實驗室除統一規劃設計各種產品外,且已獨力完成「電子教科書規格」、「電子教科書應用平台」、「中文字庫」、「電書系統程式」、「多媒體交換界面」、「理解系統平台」、「圖形轉換」、「語音處理」等等。 5,其他尚有屬於外包或協作之「EML白皮書」、「漢文化資料庫」、「網絡通訊系統」、「倉頡之友網站」、「農民網站」、「人造衛星通訊」等多項工程,或開發完畢,或正進行中。 以上2、3、4三項,其人事、研發開支,約港幣一千餘萬(不計生產費用)。 所有「成品」經過驗收,今後已進入「商業行為」,盡交本集團「業務部門」處理。若干成品尚有瑕疵,老朽除作技術改進外,不再過問。 二、商業推廣﹕ 由張三統一負責,餘略。 三、工作檢討﹕ 第一階段之進度約落後半年,其因在於老朽過於自信。僅「雙穩態液晶」,由無到有,其技術掌握在合作公司之手,難以配合。 其次,老朽於網上公開各項計劃,原意甚佳,但對公司經營卻造成若干困擾。今後第二、三階段之技術,各界無不虎視眈眈,打草難免驚蛇。以往電書未成,老朽言行最多被譏為「笑話」,邇來強敵環伺,公佈工作項目猶可,技術討論則不宜。 後記﹕ 第一階段計劃,主要目的為打造「平台」,不僅為了資訊、文化,兼亦顧全未來開發之「經濟命脈」。今「市場」已安排妥當,「可望」在五年內,回收數十億美金(乃老朽「囈語癡言」,請勿視作「內線消息」)!謹此,老朽未辱投資股東所托也。 鑑於過往經驗(本網留言可證),老朽一片苦心,「雞啼犬吠」之餘,不但未能喚醒時賢(少數網友例外),反倒於宵小頗有助興。前述各種技術,粗淺至極,已被諷至「北冥無魚」,若再奢言「南冥有鵬」,其杯水難為舟船,吾之過大矣! 明年(2002年)將進入「第二階段」研發工程,係以「易芯晶片」、「農民手錶」、「全文字庫(含世界各國文字,以及漢字之各種字體)」、「CPU中之圖文BIOS」、「圖文互換」、「感官辨識」、「多媒體製作」及「理解系統」為主力(預期2003年底完成)。此類工程,盡係「至機密」之「獨家心法」,識者有限,不識無損。且因需奈米技術以資實現,現與某公司合作中,進度及內容恕無法公開。 第二階段完成後(如老朽一息尚存),尚有第三階段工程,係「中文程式語言」、「漢語自然語言」、「世界語文系統」、「單頻通訊系統」、「九億農民網」、「中醫應用系統」、「虛擬幻境」等。再下去(估計應是2006年),老朽將作《宇宙浪子》之遊,以赴「小杏子」之約,2012年可「羽化而登仙」矣。 自十一月起,本實驗室「工作進度」不再公佈,各種技術問題亦不多言。本網僅談思想文化、釋疑解惑,以供「覺者」駐足,來者是緣,緣去不住。 又因查看資料,偶閱「過往問答」,發現甚為零亂,容有時間再行整理。 |
| #781 留言者:陳先生 [2001-10-16] |
| 主題: 得知先生之計劃一步一步達成,在此為先生高興。 雖並非科技人,但受過一定教育的人,都應知道甚麼是寶,甚麼是廉恥。 有人為私利,有人為短期利益。令貴網偶然變成戰場。盡顯人性醜面。 在下更希望貴公司之技術不但在華人地區廣泛應用,更可盡快在東南國家及其它第三世界流行(指包括當地文字),以改善世界資訊發展之失衡。 |
| 回應﹕ 正是,本集團業務部門已積極與大馬、新加坡、泰國、印度等國有心人士聯絡,正收集當地文字中。誠如所言,欲發揚「中華文化」,就不應只顧「中國人」的私利。唯有第三世界採用了廉價的系統,窮人有了生機,才有「世界大同」的可能。 |
| #784 留言者:何成基 [2001-10-17] |
| 主題:關於第777則留言"本實驗室工作檢討"之問題 朱老師您好! 晚輩識見淺陋,於昨日看過老師第777則留言後,有兩個問題想不通, 願老師能委曲開示﹕ 1)在”本實驗室工作檢討”中,老師提到在第三階段工程中,將會有”中文程式語言”。然而晚輩記得在第761 留言中老師已明確開示,易芯之一大特色是”不需要任何人在此平台上開發軟體”,因為我們現在之所以有那麼多高階程式語言,便是由於我們無法跟電腦直接溝通,故須以種種程式語言作為跟電腦溝通之介面(詳見第584則留言). 既然如此, 為何還需要開發”中文程式語言”﹖ 2)除”中文程式語言”外,老師還提到”漢語自然語言”。然何謂”漢語自然語言”﹖根據朱老師於”漢字基因工程”中的解釋, 漢語(中文)本身不就是”自然語言”了嗎﹖ 謝謝。 |
| 回應﹕ 老朽故意含糊其言,閣下問得一針見血!說「想不通」,實則已通! 1,「中文程式語言」非供「易芯」用者,「道法自然」,不可「逆天行事」。P C之勢已成,雖屬「小眾」,然一成專家(10%),亦不可小覷。來日大眾仍 需專家服務,祇是不必「高企」,利用「秘書」即可。 為服務大眾,一般中國人設計「專用套件」,仍以程式語言為宜。蓋「中文 程式語言」為「定義精確、不需經過『常識』檢索、直接處理必要的訊息」,效 率較高。此類套件沿習「傳統」,多置於「伺服」端,以便資源共享,與「易芯 」無關。 2,「漢語自然語言」不全等於「自然語言」,是「白馬非馬」也。自然語言係指 未經人為特意處理之語言,以「文載語」而論,英語、法語皆是,中國又有蒙語 、藏語等等。老朽過去所言「中文自然語言」頗易曲解,故正名為「漢語自然語 言」。實則「漢語」語系非常複雜,因漢語載體同屬漢字,除官話外,尚有五十 六種方言。老朽等竭心盡力,正在著手分析各方言中之「語音遷移」特徵,望能 「統一理解」之。 見文思義,「漢語自然語言」是以「漢字基因」為基礎,其工程浩大,不可 言喻。此中最重要的手段,是要將「漢字解密」,以釋放老祖先千載積累的文化 力量(古人謂「文以載道」,誠不虛傳),以供後賢應用(如石油然)。 漢字基因工程分三個步驟,簡述如下﹕ 1,第一階段––系統工程﹕設計電書平台、網絡架構,降低載體成本(為此,老 朽費時兩年。十年後,如老朽發明之「電紙」成熟,載體當在美金十元以下)。 2,第二階段––理解系統﹕「漢字基因」即為人之「認知基因」,目前已完成( 其實花了老朽二十多年)「理解結構」,能將「文字轉成圖形」,故擬先做「多 媒體系統」。又因理解之故,「語音辨識」、「文字檢索」、「文辭修飾」、「 語文翻譯」、「文化資料庫」等等都將成為「新資訊時代」之主流。直待「人文 系統」一出,文化人得以大展長才矣! 3,第三階段––漢語自然語言﹕此時「易芯」必然成熟穩定,其他計劃也都推行 成功。屆時「語文翻譯」已有,無需老朽費心,可以為天下謀矣! 然而,理解僅為「被動」,必須利用「單頻通訊」(寬頻已如今日之「高速 公路」,窒礙難行),以供「語音、形像」等訊號之同步。至時,「情緒語言」 、「肢體語言」(皆屬人類溝通之要素,用「圖像辨識」可得)以供「觀察」, 再於意識型態上配合「語文辨識」、「立場、目的判斷」、「情緒、態度選擇」 、「文句修飾」、「語音合成」,即成為「漢語自然語言」,供人溝通。 知乎此,是知萬里之行,迄今猶未啟步也!所幸目前安步當車,第一階段已經完工,第二階段大約兩年可成(就這麼幾塊料子,小國寡民反而大道得興)。如若老天見憐,再給予老朽數載,漢語自然語言可望問世,漢文化必興也! |
| #786 留言者:David [2001-10-17] |
| 主題:LCD/CRT Display 先生﹕ 有以下 LCD/CRT Display 事情想請教﹕ 1.是否所有的 LCD 屏幕顯示器,屏幕內都會出現 “壞點”或“灰塵進入”的問題呢﹖ (本身經驗,買過一些 PDA,手提電腦。約兩個星期 發現屏幕內有灰塵,在保用期內出現壞點等等;而 且買的都是臺彎與美國出名的品牌產品。本身居住 于馬來西亞,也不清楚其它地方的用戶是否有這個 問題) 2.是否有技術可以 100 % 解決呢﹖(如 CLCD 是否 沒有這類的問題) 3.約七年前,購買一臺 CRT 顯示器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0 後的今天,選擇了二十臺的顯示器才找到一 臺屏幕內沒有“灰塵”與“壞點”的。科技不是應 該越來越完善才是,卻為何問題越來越多呢﹖ 4.雖說很多 LCD 顯示都說明有“防塵保護”但是為何 以上的事件依然發生呢﹖是否與生產的地方有關呢﹖ 此希望生產 LCD/CRT 屏幕產品(PDA、電子書、手提電腦、 CRT 顯示器等等)的廠商,都應該特別去留意“壞點”與 “灰塵”這個問題;至少也應該延長這類事件發生時間與 減少發生的機率。不然將會影響這類產品的日後發展。 也閉O我過于挑剔,但這個問題卻是應該留意的。 謝謝 |
| 回應﹕ 1,科技之進步基於「供求法則」,以老朽經驗而言,CLCD尚有待改進,但市場上對電書需求急迫,是有勝於無也。舉凡人造物品,無一盡善盡美,若要買「零缺點」之液晶,即有之,其價格將與「完美度」成正比(可達千萬美金一片)! 2,在宇宙中無絕對的「真空」,故無100%。 3,各種產皆有所適,液晶之本態如此,如不滿意,逕選CRT可也。 4,此宣傳也,廣告可信乎﹖ 5,電子課本首要之務為「便宜」,唯「富人」夠本錢追求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