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 留言者:弱勢者 [2002-06-15] |
主題:職場 朱老想請教一職場問題 我是一位資深員工,另有一為資淺員工總認為我擋在他的升官之路,因此對我上斯極盡巴結之能,並且時時刻刻找機會打壓我,因他的個性較為強勢,而我是屬於默默耕耘型,論專業及工作能力絕對遠超過該員,旦卻不願像他一樣適時表現自我或趁機修理別人,現在我除了自身工作繁忙外總要無時無刻注意他向瘋狗一搬出來咬我一口,我更擔心的是未來如果他生官了不僅個人面子掛不住,而在他底下做事日子恐怕難過了。在此種情形下我如何解決此困境﹖也效法她巴結上司,找機會也修理他,但似乎與我個性又不合。因此我總是在這總矛盾中過活。為何世上所謂老實人或不願跟人計較,或比較有修養的人總是比較吃虧似乎與我們所學(中國儒家思想)相違背。 |
回應﹕ 自然界有兩種生物,植物靠太陽能維生,動物靠攝食維生,各有所長。如無植物,動物無法維生,世界空虛一片(如月球、火星)。如無動物,植被將滿被全球,為了爭取陽光,各種植物勢必無限競長,世界亂七八糟矣!自然界之生態平衡,運作正常,數十億年來,生息輪迴,未聞有任何不妥之處。 人世亦然,有農業民族及狩獵民族,農民奉公守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狩獵族全靠武力,動輒舞刀弄槍,哪裡有油水,他們必然結夥而至,專做終結者。儒家是建立在農業民族群中的生活模式,其優點是生活穩定,缺點則是缺乏鬥志。西方文化則為狩獵族形態,講究進取,崇拜弱肉強食,優點是力量強大,缺點則是動盪難安。兩者如同鐘擺,永遠是擺來擺去,在任何過程中皆不變(歷史、現實,國家、社會、公司無不如此)。 生物學家做過試驗,在非洲坦桑尼亞某處,其水草豐富,千百年來各種動物雜處。有人認為,若將獵食性的動物驅殺殆盡,則草食性的牛羊必然欣欣向榮。試驗結果,當獵食性動物絕跡後,第三年起,牛羊大量死亡,到第五六年,幾乎絕種。 何也﹖科學家發現,獵食動物與牛羊保持一定之比例,斯謂平衡。原被獵食之數量有限,且多為老弱病傷者。當獵食者多了,牛羊都健跑如飛,被食的機會就少了。再當獵食者少了,牛羊一多,草不夠吃,老弱遍地,瘟疫橫行,均衡於焉破產! 一個公司中,工作者相當於農民,管理者相當於狩獵的武士,兩者缺一不可。農民認真工作,但不會處理人際之事。管理者唯一的工作,就是對上阿諛,對下監督,否則怎麼能出成績﹖若是人人工作,那誰來管理收拾﹖產品霉了爛了,公司如何經營﹖ (註﹕日本大導演黑澤明之成名作「七武士」,專門討論此類事件。) 儒家思想是「安分守己」,道佛兩家則強調「無私無爭」,閣下所言,是「不願安分、無能與爭」,對傳統中國人來說,是稱「偽君子」。其偽有三﹕一、想做獵食族而無種。二、做了草食族而心有不甘。三、誤解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卻自以為是。 老朽提倡恢復中華文化,絕非主張貧弱無知。時代在進化,觀念在改變,中華文化之優點應發揚光大,其缺點則必須揚棄,用合乎自然的正確觀念,迎向未來! |
#1615 留言者:奮發者 [2002-06-15] |
主題:回應1161 朱老師 所談到獵食者與農牧者是否為天生性格注定,有沒有辦法用後天改造,如何改造。 若無法改造,是否人一出生就像封建制度一樣,佃農恆為佃農,地主恆為地主 |
回應﹕ 若談改造,是大大的不幸,何若瞭解自我,再創新機﹖ 人生之初,一事不知,及長,如一開始就學習「就業」,將永無瞭解自我「天性」的機會。人生之為考場,低年級所考者,不過「自知之明」(故佛家謂「明心見性」);繼而升級,再考因應之道;最終要能晉身智慧之堂,始稱畢業。 如今中華文化危若懸卵,國人之思想觀念全面向西方投降,只把人當做社會機器,一切向「繁榮經濟」的大目標邁進。因之,人已無選擇,不論本性如何、文化如何,一律被硬性安排成獵食及農牧類,前者為管理階級,後者為被剝削階級。其決定之因素在於「利益」,利益既得者恆為新貴族,新僧侶,未得者搏命掙扎,斯為「自由」! 千百年來,人類積累的知識有限,大抵換湯不換藥。雖云封建時代已成過去,但人類繼承大自然的獨佔性、地盤性、自我性,始終未變,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基本上,佃農恆為佃農;地主恆為地主;教士必為教士;武夫永為武夫。若扮錯了角色,就難以勝任,痛苦煩惱,不僅個人心神難安,社會更要付出極大的成本。 中國因歷史悠久,在「人類實驗室」中,研究了數千年。結果,被一個「不懂人事的淘氣兒童」闖進來,胡作非為,其後果不喻可知!是以老朽摒除萬難,寧願把「高科技」的光環丟到垃圾桶中,也要傾全力,以為中華文化平反,為人類爭取應有尊嚴。 |
#1623 留言者:混亂者 [2002-06-16] |
主題:時間管控 朱老師您好 最近總覺得生活,工作,家庭,休閒一團混亂,工作時想家庭,假日時又想工作總總。 朱老您工作量如此繁重,一方面吸收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另一方面又要透過高科技研發將其發揚光大,能否能提供您一天時間的應用與安排,是否也像康德一樣有規律,當鄰居看他外出散步時不用看手錶便知道時間為何﹖一個成功者必須有規律的生活,這是真的嗎﹖ |
回應﹕ 規律的生活不等於刻板,沒有必要對錶,適宜為上。 老朽一向為自己打工(賺錢夠用,自由自在),二十多年來,絕大部份時間是在臥室中工作,故時間充分利用,極少浪費。每日六時左右起床(此生很少用鬧鐘.尤以近三十年,從未用過);工作至十二時午餐(除非出差在外,很少例外);午休至二時;再工作至六時;晚餐(吃大鍋飯,故很準時)。晚上看電視或看書,至十時入睡。 至於工作,端視情況而定,做老闆的好處,是項目、時間、進度可任意控制(當然要有罩得住的能耐)。老朽的習慣,是整段工作一次完成,比如說,寫書就寫書、做字庫就做字庫、做設計就做設計,絕不混淆,其效率極高。 可以想見,數十年如一日,不吃喝玩樂、不交際應酬,所以才能從事繁重的工作。這樣最大的好處,是沒有煩惱(反正靠自己本事,不必看人臉色;加上有自信,被人罵也頗覺有趣),心情開朗,目標明確,所以任何困難,都可迎刃而解。 不是人人有此好命,奉勸多多練習,每次只專心想一件事,養成習慣,就不會混亂了。 |
#1624 留言者:妮妮 [2002-06-16] |
主題:難過喲 請問朱先生,是否可以這樣”假設”,一對男女(不論是男女朋友甚或夫妻),只要他們一直沒有發生親密關係,感情完全建立在精神上的交流,那麼”情關”之於二人是否就不存在﹖(也就是過關了) |
回應﹕ 這個假設並不完整,因為持續性是關鍵,還有週遭的影響性,以及兩人的心態在前文中並未提出。假如真能經過十年以上的考驗(代表過了),而且沒有任何第三者可以介入(代表脫離了),再加上兩人之所以著重「精神交流」,不是迫於形勢,而係因思想的解脫、與生命真諦的追求,才算真正過關。 |
#1628 留言者:阿南 [2002-06-17] |
主題:再問常保喜悅之心 謝謝先生指點!答案頗令人驚訝!想再請問,是否在修行路上,亦無法達此一境界﹖佛家不也告訴我們要常保喜悅﹖原先學生的想法是,如能保持一心不亂,不住外緣,順來順隨,逆來順受,就能常保喜悅,此觀念是否有誤﹖煩請先生指正,謝謝! |
回應﹕ 萬法無殊,其實是一。當人能做到一心不亂,是已經有了對佛法或道法的信心,否則怎能不住外緣﹖信心來自感恩,只是不具形式而已。 |
#1630 留言者:宮天順 [2002-06-17] |
主題:1607則 一直在琢磨著您1607 的答案,發覺內容很有意思,似乎是一個您的新論點或新認識﹖有一個問題是﹕有佛教信仰的人似乎少有這種〔心花怒放〕及〔感恩圖報〕的體驗。是不是意味著此乃佛教不及基督教普及之故﹖若是在佛教中加入一些這類刺激,它的信徒也會像基督教一樣蔓延嗎﹖私下總以為基督教的傳播和資本主義的商業性質很相似,市場心理掌握得極好,〔只要信就得救〕的觀念,也是最最高明〔請君入甕〕的妙方。〔心存感激〕這種做法似乎又是另一種良藥,這樣的藥私下倒願試行之。 空夫子 再拜 |
回應﹕ 不是新論點,是人把概念分割得七零八落,認為「感恩」就是感恩,「喜悅」就是喜悅。要知道,人在思考時,不可能一刀兩斷,把概念像豆腐一樣,切得兩面光光! 喜悅只是一時的表現,是一種「後果」。當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如果心中充滿憤恨,何來喜悅﹖再若雖無痛苦煩惱的惡因,也沒有讓人快樂的善因,又何來喜悅﹖ 人心之有喜悅,是因感到「利基」,受利基所激,是有所喜,因喜而心悅。天道奧秘也在於此﹕一個孝子,若是對父母感恩;一位忠臣,對社稷感恩;一對情侶,對彼此感恩。是則遭遇再苦,仍心中充滿喜悅。反之,失去了感恩的心態,表面就算是個孝子、忠臣、良友,但心中宛如毒蛇吐信,人間等於地獄(老朽之能永居地獄,係有恩可感也)。 大乘佛教不重視這些,正是釋迦佛高明之處,因為喜悅易「住」,一住就不能離欲。到底在人間得到恩寵的機會不多,人能達到最高的極樂,何必介意區區喜悅﹖ 2009年註:請參閱9641則。 |
#1631 留言者:阿宏 [2002-06-17] |
主題: 1.我覺得自己內心想當狩獵族,只是因為能力不足做不到罷了, 但麻煩的是,又無法安分守己的當別種階級的人。 有時想想,喜歡聽一些佛教或道教的理論,也只不過是想肯定自已而已, 讓我覺得自已是偽君子。 2.在青春期時,「性」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往後人生的方向, 到底「性」在人的身上產生什麼作用,以致於有如此大的影響﹖ |
回應﹕ 是了,要做狩獵族大不易也!且狩獵族雖有飽食之際,但有更多是枵腹望獵興嘆、以及空勞無獲的時刻,實在不值得羨慕。 佛教、道教是大眾的宗教,因為狩獵族數量不多,絕大部份的人都是素食族(千年前)又不滿現實。佛、道的理論,強調得失一心,只要不假外求,人就能安分守己。因此,喜歡聽這些道理,並非「偽君子」,而是人的眼睛向外,必須常時提醒一下自己的立場。 在生物演化的立場,「性」是決定的因素,人是動物之一,當然難逃其控制。 常有人問,人獸有何分別﹖以往,科學家以為人是唯一能用「工具」的動物。現在,各種證據紛至沓來,證明很多動物都能利用甚至製造工具;又有人說人是唯一能運用語言的動物,這一說也不能成立。那麼,究竟人獸之間,要如何區分呢﹖ 道家認為,能脫離「獸性」者為「真人」,只有真人是人。換句話說,一般人不過是“種人”,為了傳種接代,所以「性」有絕對的影響力。真人則不然,真人是覺悟人世真相者,所以要修仙修道,禁慾禁心,以達另一境界。 |
#1635 留言者:惑 [2002-06-17] |
主題:農牧與狩獵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要滿足現狀,必須勇猛精進,好還要更好,百尺干頭更進一步,等激勵的教條,那滿足現狀安份守己是不是一種退縮與罪惡嗎,所以農牧者必需努力成為狩獵者,即使失敗壯烈成仁,也對的起自己的良心,畢竟已經努力過了不是嗎﹖這不也是陳水扁能從佃農一躍成當今總統的道理嗎﹖ |
回應﹕ 是也!狩獵族有很多化身,在人類歷史上,神權的教士;軍權的首領;君權的帝王;法權的治者;金權的金主以及二十世紀的資本主義狂熱分子! 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的最大成功,是滲入學校,教育了一大批「基本教義派」,征服了全世界。其教義為﹕「弱肉強食,打拼才贏」!然後努力爬到極巔,恣意揮霍浪費,把億萬載砌造的地球資源,用一百年時間花得精光,以便把人類後代子孫統統淘汰! 農牧族在統一教育下,不安於土地,一個個擠到都市裡,睡在霓虹燈下,一輩子只能伺候蚊蟲、蛔蟲和吸血蟲!當然,人可以戴一頂用電燈泡裝飾的光環,發射一百支燭光,照亮了身邊的親戚、戰友、小眉細眼者。然而這並不是狩獵族,而是交換美式飼料的肉雞族,或謂之獵狩族,有天會端上餐桌、晉身國宴、擠進饕餮客的大肚皮! 小陳的獨立夢,夢可成嗎﹖心能安嗎﹖一個偷出國門,只能會見三隻錢換貓的虛名總統,能滿足狩獵族嗎﹖有種狩獵基本教義派認為,要做就做世界第一、唯一、一!一!人人獨立,人人最大,人人狩獵!結果呢﹖老朽認識不少「大老闆」,無不是睜著眼風光一時,稍休息惡夢連連!所以,這種族群日夜難眠,只有睜眼瞎拼! 如果沒喝過酒,總見過喝酒人的群相吧!胃裡洶湧翻搞,腦中昏昏沉沉,腳站不穩,身體搖晃,偏偏還要睜著醉眼,拼命叫喝!喝!喝!妙的是,明明知道對方醉了,還要一瓶一瓶地灌!灌!灌!為什麼﹖人性最犯賤的一面,就是喜歡看他人、自己人出洋相! 台灣能獨立嗎﹖除了別有用心,誰都知其不可行!老朽也是「不可能的任務」之終結者,但兩者有天淵之別,小陳的任務涉及十幾億人口,老朽只要自己腦筋一動就可解決。時到今日,老朽所宣稱的「任務」已一一竟功,睜開眼無憂愁,閉上眼沒煩惱。老朽心甘情願永生做農奴,滿足故狀、現狀、未來狀,絕不狩獵。 |
#1638 留言者:定 [2002-06-18] |
主題:何恩可感﹖ 朱老您好, 是何恩讓朱老您甘於入地獄數十年,而始終常保【喜悅】﹖ |
回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閑坐人間如觀影,時時都有好情節。 且看! 家庭裡夫妻兒女吼;社會中官民黨派一起鬥,有道是,要看熱鬧,當看鬼與神湊! 舞台上生旦淨末丑;學術界專家教授大家偷,既如此,好戲連台,有戲一場不漏! 為何不喜悅﹖ 人生不過百年,晃眼去休。天天面對自己,管他人說三道四﹖裝得滿腹經綸,帶了蘇子老莊舊址,驅雲排霧,同去探玄索幽! |
#1651 留言者:Mistake [2002-06-18] |
主題:膚淺活動 朱老師﹕ 常常很想拒絕去一些無聊的同學會或聚會,可是又不好意思拒絕他們的邀請。 請問該怎麼辦﹖ 還是我的想法有錯嗎﹖ 多多指教! |
回應﹕ 要就隨和同俗,要就我行我素,做了不要後悔,怕事就不要做! 聚會的目的何在﹖友情﹖不多!小圈圈﹖肯定,尤其是有人呼朋聚黨,不過是為了商業或政治利益!如果人無所求,管他則甚(中華文化之人際關係出自自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