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221 留言者: [2000-06-29]
主題:
  力求將最廉價的(功能應比當今的PDA強得多﹚品型降至美金百元以下,為此吃盡苦頭能否將苦處說出由眾人論個公道﹖
回應﹕
  慚愧!慚愧!老朽錯矣!在此謝過。
一個人既曰為所當為,又怎能攬功諉過﹖若究其實,「困難」無日無之,「苦頭」純係一時之主觀情緒。謹言慎行,古之明訓,出口前未及三思,是「老而又朽」也!
老朽力求「不二過」,當以之為戒。
舊 222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6-30]
主題:
  三月之回覆中,說及已投資於馬博士的生化液晶,是私人投資或是文傳投資﹖請問生化液晶在效果上和現在市場上的LCD 顯示器比較怎樣﹖是否可取代LCD顯示器﹖現在的LCD顯示器價格雖降,但仍是一般用家難以負擔的。故若真可取代,你們會不會生產便宜的生化液晶LCD,令用家受惠﹖
回應﹕
  由於投資設廠要有資本(以此工廠為例,至少須一億美金﹚,而文傳發展電書僅集資三億多港幣,故力有未逮。前謂「投資」,是擬預付第一期的訂單,以作創業基金,但後來另有財團介入(據知尚在談判﹚,故已作罷。
老朽預言在此,此類LCD必將成為明日之星,老朽已覓得多項「代用品」(即盛傳之「電紙」﹚,唯限於資金及時機,尚須靜待有緣也。
此類產品之特色為省電(傳統的百分之一﹚、價廉(三分之一﹚、大小尺寸不限,極利家電之用。目前此技術尚在一批愛國華人手中,惜國人無遠大之眼光,若非懷疑不信,即存心獨佔市場。拖延下去,遲早必為外人所據,老朽不過「坐觀雲起時」罷了。
舊 223 留言者:小生 [2000-07-01]
主題:
  1. 請問何謂「之無」﹖ 2. 可否請先生解釋一下道家與醫家的精、氣、神有何異同﹖
回應﹕
  「之無」未之聞也,恕難以作答。
「精氣神」乃「生命力」之基因,醫家以之診斷「生理」,道家則用作「心理」之修煉法門,兩者僅「物質與精神」範疇之不同。
舊 224 留言者:小生 [2000-07-01]
主題:
  1,先生常謂宇宙時空流程是固定不變的,一切的人、事、物時機一到就會發生;那人不是一生下來就什麼事都不要想、不要做,等死就好了嗎﹖反正做與不做一切都由此時空流程定好了。2,此一時空流程是由誰制定的﹖(某人、某神、某智慧體或某﹖﹚是根據什麼制定的﹖這個創造流程者對此流程必定(已經﹚十分清楚,為什麼還要安排這些人、事、物下去經過這程流程呢﹖不免讓人覺得這些流程上的人、事、物,有被此創程者愚弄的感覺﹖
回應﹕
  請注意,本問題雖然片言可解,但其深度莫測,人唯有不斷鑽研,始能有所得。人性有一特質,即視自己所投入的心血,以決定事物的價值(即依存度﹚。往聖先賢早知宇宙流程之真實,然率皆支吾以對,以免人們得之太易也。今老朽多舌,緣時機成熟,連人類遺傳基因皆已週知,物質、精神原本一體之兩面,此謎已昭然若揭矣!
人受基因控制,而基因藍圖於開天闢地之初已定,其進化過程,又豈非「時空流程」乎﹖科學昌明,得以解開基因之謎,又無非人類負有更高一層之使命也。要知人生之意義,當知有人終其生營營碌碌於「金字塔」底,亦有少數大德,領導於塔尖也。
前曾多次強調,人具有「物質」及「精神」生命。物質生命悉在流程之中,受到遺傳基因之控制,不斷進化,由量變以迄質變(欲知此,可閱《智慧學九論》。學者斷不可以此網上漫談為足,蓋畏難無穫,淺知易失﹚,始有「精神生命」之誕生。
所謂「精神」,古人稱之「跳出三界,不入五行」。三界乃「天、地、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意謂已由物質之「量變」,進入另一「質變」之範疇,既已產生質變,所變者「精神」,則不在「時空流程」的限制之內。
何也﹖由系統觀論,「時間」不外「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止於「長、寬、高」,是為時空之基因。意即﹕「基因僅係某一系統之結構基礎」,在該系統之外,是不受該基因限制的。所以,精神不受物質之限制明矣(不代表不受影響﹚!
故此,人體不能「昇天」(古人所謂「肉體飛昇」,只是一種意念的描述,藉以吸引好學者﹚,人生不能「改運」(算命占卜及神廟為人改運,無非嘩眾取寵﹚,但「心靈」卻有無垠的拓展領域。
「造物」早有預謀,將物慾重者留居世間,建造煉鋼的「鼓風爐」(即「昇天」的平台﹚,再將「人」投置其中(是稱進化﹚。由「物質生命」的量變(猶如鐵愈鍛愈稀﹚,最終得到「精神生命」的質變(鐵已成鋼矣﹚。鋼雖仍為「鐵體」,其「鋼用」已變。人亦然,聖賢同係「人體」,但其影響力及於永遠。
欲知「造物」為「誰」,須先得「智慧」於前,蓋造物無所不在,君自不識也。至於為何考驗吾人﹖慈悲也,否則,人與草木豬犬有何分別焉﹖
舊 225 留言者:索廬參 [2000-07-02]
主題:
  小生先生﹕  
「之無」未之聞「,也」恕難以作答。
白居易出生不久即識之矣,「之無」尚且不識,又談何「時空流程」乎﹖朱大師托言不聞,恐是不欲耗費唇舌耳!
回應﹕
  多謝指教。
  非不願浪費唇舌,實乃未知問者所指也。若係「之、無」二字,不應寫作「之無」,再若問及「不識之無」,豈非「斷章取義」﹖大可查成語辭典也。
舊 226 留言者:林一鳴 [2000-07-02]
主題:
  我很喜歡寫書法,作為怡情養性的嗜好,總能自得其樂。我認為書法是最直接的藝術形式─可直抒胸臆。日前在故宮參觀宋代藝術大展,看到朱熹先生的毛筆字,筆勢雄渾,讓人不得不欽佩一代大師的氣概!我有一疑問,目前電腦可將歷代名家的字帖收集整裡,所「生產」的字「工整」且有「變化」。那麼書法家的地位是否有一天為電腦取代﹖
回應﹕
  絕無可能,蓋人恒動,電腦恒靜。何也﹖動者係指「自主之動」,否則在進化不止的宇宙間,無所不動矣。凡動能產之於系統之外者謂之靜,反之為動。電腦之動能來自其系統之外,電源一斷,即不能動。人之動作雖慢,但在「生命」現象下,生生不息。
  宇宙進化有其「大目的」,「效率」由累進而得,「生命」固可提供動源,但每一系統自備發電機,未若設一大發電廠,統籌應用。
  書法、藝術、思想等精神狀況,皆須「自動」,因自動則各有分別,故而以「異」取「勝」。電腦效率高,是得其「同」,已達另一境界矣!
舊 227 留言者:peter [2000-07-02]
主題:
  老朽預言在此,此類LCD 必將成為明日之星,老朽已覓得多項「代用品」(即盛傳 之「電紙」﹚,唯限於資金及時機,尚須靜待有緣也。此類產品之特色為省電(傳統的百分之一﹚、價廉(三分之一﹚、大小尺寸不限,極利家電之用。目前此技術尚在一批愛國華人手中,惜國人無遠大之眼光,若非懷疑不信,即存心獨佔市場。拖延下去,遲早必為外人所據,老朽不過「坐觀雲起時」罷了。那中文電書文昌二號豈不是胎死腹中無緣在台灣出現了
回應﹕
  老朽主持本網,「駑駕親征」,實已觸犯「軍家大忌」「授人以柄」焉!網友(何嘗無居心叵測之徒﹚關心,經常問及一些「商業機密」,老朽身負文傳股民付托之重責,答與不答,實為兩難。由於老朽不幸在法網上,列名「上市公司副主席」,本網已在香港「證券聯合交易所」監管之下。而本網雖宜屬「公開」,然網民僅係「小眾」,言之「不實」,是有違誠信、「誤導股民」;言之「過甘」,則為「內幕交易」。
老朽原意,人生事大,為眾釋惑解疑,責無旁貸。晨間薄霧,道旁鮮花,悉為可有可無之緣,法隨緣至。前言「坐看雲起」,實係「有坐有看、有雲可起」之時,待雲霧漫天,大眾必可「騰雲而駕霧」,何來「胎死腹中」之論也哉﹖
「有相無相、有情無情」豈可單看文字表面﹖人不能「見微知著」,又怎得「過關斬將」﹖老朽一再強調,「人棄我取、人爭我離」,電書係為大眾所設,技術全部公開,人人得而生產。苟若人人「好心」,「坐觀」他人發財,老朽自必「當仁不讓」也。
祇緣老朽身懷「大羅金仙」之「廣法寶囊」,不僅能照顧股民,亦且能兼善天下(唯獨老朽嫉惡如仇,絕不與奸狡自私之徒共享﹚。為得此寶,早年許下終生「貧苦、孤獨、殘疾」之誓願,是故一應利益,概與老朽本人無關也。
今幸眾志成城,電書已大致就緒(業界週知,任何資訊產品,洵非一、兩載可成,本電書籌劃至今,不過三個月,可見相煎之急也﹚,各種配件皆全。唯老朽無意「東施效顰」,獨佔電書市場,故一味穿針引線,希望國人共襄盛舉。惜「人窮志短=窮人短志=短志者窮人」,常恨「人性貪婪自古然,磚石難為桌上餐」。偶作警語,藉以醒眾,實則雖刀山油鍋,老朽已欣然而往矣!
舊 228 留言者:skylees [2000-07-03]
主題:
  金剛經大乘正宗第三提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覺得疑惑的是,若菩薩無眾生相,那祂們又何苦度化眾生呢﹖其他的倒是可以理解,請先生代為解惑,不勝感激﹕﹚
回應﹕
  在禪宗,此乃一大「課題」,須參之又參,直至了悟。
此題須從客觀及主觀立場來參,在客觀上,應知「有情即是無情,無情亦是有情」;換句話說﹕「有相實乃無相,無相又乃有相」。何故﹖「文字語言」不過一種「代用」之「方便法門」,學者若不能參透其「虛無」之本質,人生處處是荊棘障礙,將步步維艱矣!故經中一再強調﹕「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實相。」
在主觀立場,「將心比心」為人性之通律,「人心」不盡略同,立場高偉始能容眾。有容而導,指點迷津,是名「慈悲」。然而人心易變,一旦有所分辨,即屬「私念」,循私為害,其害與能力成正比。久居廟堂之上,慣受阿諛奉承,慈悲心化為「貢高心」,雖仙佛亦等同魔鬼。故菩薩不得「住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上二者參透徹了,更進一層,再參「體用、因果」。已知宇宙整體為一,此「一」包容萬有,假設其名為「佛」,其用為「心」,則「佛心」等於是前述宇宙之體用。又根據佛經定義,「菩薩」為已得「佛法」但尚未證「佛果」之「悟者」。是以,菩薩必須「歸之於一」,不能有「分別相」,否則「即非菩薩」。
在「因果」上,「渡」之前,宇宙間所見皆「異」,渡者,使之同。佛渡化眾生,是宇宙求同之本來因果,眾生既異,如陰陽亙隔,遂不能安。既知渡因,可知渡果;當學者參悟「諸相非相」,佛境已達,何須苦苦渡化焉﹖
故「是佛法者,即是非法,是名佛法」。善知識既參此題,必須「苦苦」參透,至參透之際,佛法已成。準此,是「渡化眾生」矣!何曰不明﹖
舊 229 留言者:劉志昇 [2000-07-03]
主題:
  請問先生可否教授靜坐之法﹖另外「宇宙浪子」第八集至第十二集何時出版﹖
回應﹕
  「靜坐」是種習見的人類行為,「行為」涉及「立場」及「目的」,欲習之,必先瞭解之,否則所「為」何來﹖
  今人「唯利是圖」,經常「魚目混珠」,將簡單的事物,「捨本逐末」,「穿之鑿之、附之會之」。靜坐在東方行之久遠,西人一見,視若「天法」,於是風起雲湧,有「超覺靜坐」、「禪思靜坐」、「科學內功」、「哈那卡那靜坐」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歸本溯源,所謂「靜坐」者,「安靜之坐」也。基於各人之立場、所欲達到的目的,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立場–主觀﹕為己,一己之靜,可令神思清明,身體安泰。
     客觀﹕為公,群體之靜,可令情緒平伏,環境安寧。
  目的–健身﹕生理上,人需要休息,「坐」較「臥」之功效大。
        (請見《智慧之旅》炎夏章之說明﹚
     寡慾﹕血液循環為慾之源,坐時充斥肢體,臥則集中腹腔。
        久臥易招性慾,坐則心平難起,故常為修道者收心之「法門」。
     寧神﹕靜坐時腦中血量正常,思絡清醒,宜於集中精神,參透萬事萬物。
     證道﹕如人能到達「寧神」之境界,再歸之於無,則耳目將不受生理干擾,
        (相當於接收外太空訊號,必先將噪音濾盡﹚而得大自在。

  如此,「靜坐」之法就簡單了,只要坐處空氣新鮮,坐時避免血管受壓,肢體放鬆,身體保持穩定、平衡(以大腿載重最佳﹚,心中念宜少,少至無即可。
舊 230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7-03]
主題:
  在此網中若洩漏上市公司機密資料,後果嚴重,對股東也不利.請先生小心!! 我覺得祇公開工作進度和讓大家了解產品資料就十分足夠. 另外,在看過數碼時代後,覺的名稱不合適.都是人算不如天算比較好. 文中也刻意指道寫作方法,是否這樣的寫作方式跟將來推出之多媒體軟件的寫作方法有關﹖
回應﹕
  正是,同時亦為一個「好劇本」應有的規範。
多謝指正。本實驗室之計劃及進度必將繼續公開(限於無機密等級者﹚,並請隨時督導之。迄今為止,公司機密、股東權益與社會良知間的「分寸」,老朽尚拿捏得不錯,實則是「鴨子划水」,有太多事不足與外界道也。
常有友人問及《宇宙浪子》出書事,前答係指工作異常忙碌,實則尚有一因。該書乃一預言,構思之初,僅當作一科幻仙神故事處理。孰料自遷居澳門以來,「巧合」一個接著一個,紛至沓來(文祥進入文傳,不亦妙乎﹖澳門正當西江出口,是為故事發源之地﹚,加上科技猛進,很多突破都已實現。更重要的是,另一「要角」尚未登場,而老朽正在「觀察」、「分析」之中,時機尚未到也。
特此敬告網友,請稍安勿躁,日後各位印證此段「歷史」,將更有趣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