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9 留言者:網主 [2009-09-19] |
告網友: 體用因果 沈子買來一盆盛開的粉紅杜鵑,將之放在大門口。 次晨,天甚晴,沈子對某甲道:「待會陽光會很強,注意一下。」 過些時,沈子去查看,見花已被曬得奄奄一息,沈子問某甲:「你為什麼不看一看?」 某甲道:「我一直在看呀!太陽一直很強呀!」 沈子大怒:「花都蔫了,你還管什麼太陽!」 過了一小時,沈子又叫某乙去看看已遷入室內的杜鵑花。 某乙道:「不用看了,我已經把花都剪掉了!」 沈子哀道:「天哪!它不過是蔫了,陽光弱一點就會恢復的。」 某乙道:「不會的,科學家說,在溫室效應下,陽光只有更強!」 網主人白 |
#9548 留言者:你我他 [2009-09-19] |
主題:人生之职务爲何? 朱老師: 您好!緣學生近日將辭去一俗職,心中有悲、有歎、有慮、有得…… 為何而悲 悲命!冥冥中任上此職,讓我經驗學習,惜於此一職事一無所成,而於人生卻收穫頗豐!當今社會,人人為己,人將不人!悲從心來。 為何感歎 我決心辭這俗職,這是上天的安排,這是“我”對“宇間資訊的刺激”的一個反應,其實這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如此平常事,將會讓周圍的人大吃一驚,平白多了許多閒聊的話題。曰:太陽底下本沒有什麼新鮮事,人還有什麼好驚訝的?!感歎。 慮而後一得 慮及人生之職務為何?人生乃宇宙的產物,司職何事不是人說了算!做當下該做的事,司當下應司之職,乃人生之職務。此乃一得。 特此留言,若能醒一人,足已。還請朱老師為學生指正。謝謝!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
回應﹕ 悲嘆慮得皆相宜,斯乃過關斬將也!生命有尚方寶劍,生命力是也!蓋所有生命體,無非機構+感官,機構者,系統之奴僕也,苦工苦活、任勞任怨!感官者,君主也,耀武揚威、志得意滿!當生命有所需求,感官必先施刑逼驅使機構,待使命達成,再賜恩惠以資撫慰,阿彌陀佛!皆大歡喜! 於人類感受而言,所施之刑逼是謂「痛苦」,「痛苦」之解除則稱「快樂」!是知,快樂也者,痛苦消除後之安慰劑、任務達成後之獎勵勳章也!此一絕招令天下所有生命體,無不乖乖就範(含病毒綠藻)!諸如食色,人們趨之若鶩,終生不疲,何也?因有畏刑逼、有貪恩惠者是也! 若問人生職務為何,須向所受之「苦痛、煩惱」調閱資料,其刑逼之件、恩惠之方,無不與職務有關。唯所應注意者,其資料內容,悉係「天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若係錦衣肉食之輩,所見莫非聲色犬馬、功名利祿,其豢養之盛、驅使至勤,終至餐宴而後已。 老朽苟活至今,不畏刑逼、無視恩惠,亦有悲嘆慮得焉!蓋世人無辜,任天地不仁,以人為芻狗!老朽不忍,每每以人性為悲,是不得不遠避山林,邀天長嘆!進而,見世局之紊亂,知世人之愚昧,待慮之於天,遂識手足一體、人天無別,始有所得焉!既已得,安之如飴矣! |
#9547 留言者:持心若水 [2009-09-16] |
主題:小悟 朱老師: 您好! 學生讀了先生的回覆有點小悟。 正如佛法有小乘、大乘、最高乘。學生若如此(#9545)讀書做事最終不過得一己之功德圓滿,心志安寧,於“大公”雖無大害卻也無利,立場在己,此為小乘;最高乘的境界(當然僅限於文字瞭解)學生這樣理解:立場在天,突破“人”,生命,甚至宇宙的桎梏,回歸本體,飄然而去;老師終生奉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理念,實為大乘,立場在芸芸眾生,濟世渡人,希望“人”能長存世間,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飄然而去”。 老師說過“只教人,只帶將”,我想是老師希望覺者能更近一步摒除自我的煩惱困惑,關心幫助更多的人。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雖然也看到了生存環境的惡化,倫理道德的喪失,以及人心慾望的極限膨脹,但對“大限將至”始終沒有清醒的認知,總認為潘多拉的盒子裡還有“希望”,現在多少悟及“生於憂患”,“希望”就在自己手中吧。 學生會循序漸進,盡力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現實問題,走出一條可行之道。 祝 安康 學生 持心若水 敬上 |
回應﹕ 阿彌陀佛,人間又多一悟者! 乘者,乘載世人之工具也,人智未熟前,小乘可載一人,周遊十里。待知人間事,暢行山川,舟車中十數人滿載,是為大乘。及長,放眼世界,當遠赴重洋,斯時,千百人具,海輪可載千人,可謂高乘。然而,於今之世,最高乘翱翔太空,艙中所載未逾十人,何也,任務有別也! 既乘,斯為乘者,乘者隻身登乘,乘後返歸,仍為一人者,其乘與不乘無別。若乘,應自任載具,載一人盡一人之責、載千人有千人之量!既任載具,道途艱辛,斯與地獄無異也!放眼地球,乘者往返不斷,如此,地獄難空,載具焉得清閒?是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承載力乃超高乘也! 其實,各乘之間,大同小異,無須著相。夫以竹為筏,片時可成,通行江河之間,渡人無數。舟船須伐巨木以為龍骨,匪百載之料,難經風波。至於海輪,有數十萬噸之巨量,即令精鋼也須定製。是知,竹之為竹,先天之數也,修行者不必妄求,蓋竹、鋼皆出之於土,質之為質,數之至也! 夫人思來自自然,上天有道,德佈四方,為人子焉能不養德以報?煩惱也者,其人自取也,貪雲欲淵,心猿意馬,斯乃竹林間之莠草、鐵砂中之廢土也!若人能一本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青山原是青山,綠水仍舊綠水。若斯,所謂「生存環境的惡化,倫理道德的喪失」,緣何而來? 見一葉之落,應知秋至,聞狂風乍吹,當悉天候。自西人為惡世間,作孽多不勝數,吾人不查,競而效之,因果儼然!劫者,以力去之也,人乏其力,天道難容,是有人禍繼而天災,且年甚一年也!識者當知,地獄難空矣!天行健,君不自強不息,炁能永世不滅,做人責任重大,不可期望「飄然而去」。 人世實如一金字塔,人為載具,人人皆應運而生。其居塔底者,生生不息,以維塔身之不墮;塔之中,各級向上而升,或承上、或援下,隨使命加重而漸漸稀少;至塔頂之人,應瞻高望遠,以定規模、以決千秋!然因人囿於材質,砂多者易碎、質硬者難得,遂有礙其格局焉。 明心見性、立地成佛者,非指一尊小佛升登極樂也!小佛非佛,極樂天堂亦非外太空之巔!「心」乃人世孽債之聚也,若人沈迷其中,成敗得失、喜怒哀樂紛至沓來,宛如浪潮起伏,「心」固不寧,「我」亦難安。唯各人運數有別,有人一心向財,雖為一國元首,猶貪婪不能稍止!其運數適供警世也! 是故,以「明心」為始,心能明,始「見性」,是見宇宙真相也!既明真相,佛道已成矣!至於極樂,是名極樂,實非極樂。蓋樂源諸苦,無苦無樂,不可期也!若能明前述金字塔模型,當知真相為塔上石塊之使命,小乘易積,聚築塔基,乘大者明而後登。各石塊均須以明心見性檢驗之,質正者,塔身始得安定。 以老朽為例,修行四十餘載,「我」心漸泯,所空出之室,竟充塞能量焉。遂能為所應為,雖無意於名利,但卻黃袍加身,得某基金之支持,緩行迄今。近日重寫《智慧學》,大改特改,幾將去年所書視若無物!嘗思,何以致此?蓋老朽寫《宇宙浪子》,每月兩本,書畢,無心再閱,而智慧學至今幾已耗時一年矣! 緣小鐘小鳴,一本小說規模難大;智慧者,人間至理也,安能草率從事?老朽應漢字之運而生,歷經狂濤濁浪,若不能看清世態,自當「在何處跌倒、便在何處爬起」!果如斯,「我」心愈熾,財勢權力應更能排山倒海,將老朽壓為齏粉!果如斯,「我」固可日啖三斤肉,夜數十萬錢,其老朽也哉? 所幸,「我」已颺,心被「運數」塞滿,每日工作之外,還是工作。弟子們爭氣,觀念、技術已成熟,毋庸操心,日以繼夜各盡其職。老朽專心「文化(文字化育)」,接引網友、寫作;寫完了,作畫;畫完了,編劇本;劇本完了,再作曲!每天忙得充實完滿,早不知老之已至矣! 「循序漸進,盡力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現實問題,走出一條可行之道。」斯乃大道,日進一步,可矣! |
#9546 留言者:西行者 [2009-09-16] |
主題:對#9542-#9544條的體會 朱老師:您好! 愚生在看#9542(見做人做事)-#9544後,反覆思考,越思越惑,就#9542,#9543對人的愛而言,人生皆是如此:愛己、愛人、愛物、愛名、愛利……如此種種。 #9544之主客觀而言,這”如此種種“對自然而不過是”自然“而已,是為客觀;對人而是”主觀“,是為主觀。如此之如此,糊塗之糊塗;似並無主客觀之分而只在于吾為何(主/客)焉。 真如”: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又卜卦者,《易經》。查《康熙字典》得”《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為萬物之形象。“自是無所不包,但當我們卜時是不是又為人為之主觀了呢?如是主觀,又何以體現客觀? 真是迷之有迷,亂之又亂,惑之又惑;請朱老師解惑。 補充說明,這乃一大陸學生,文字皆為簡體轉繁體,如有誤字及文句不通者還請朱老師多指證。 愚生:吳小平 謹上 |
回應﹕ 能思考就好,切勿急切作出答案。須知醇酒越陳越香,一想就通的事只有感官所提供的,那就是好食好色! 本網談過多次「主觀、客觀」,且再定義如下: 主觀=一己所觀察的認知(或少數人所知)。 客觀=所有人類(古往今來)所觀察的認知。 天下有哪個人甫生就有觀念的?既沒有,就必須接受教化,在什麼環境下,就有什麼教育。等到人受教成熟,人就成為該環境之下的一員,再去教化他人。問題在:憑什麼說「該環境之教育就夠客觀了」?需知,任何教育環境都只是人類千百萬年及整個地球的極小一部分。 中國夠大吧?只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五十年算久吧?只是五千年文的百分之一!更何況,近數十年間,中國歷經鉅變,由建國之初的主義思想、到如今的現實考量,還剩下什麼叫做客觀? 總之,老朽未談「哲學」,蓋罟網中早已說明:「哲學是洋玩意」!那麼談的是什麼?思維之道也,對一般人而言,能想想電影明星、功名利祿已夠辛苦了,「思維人生之道」?什麼道?絲綢之道?若是看糊塗了,簡單,快去洗個冷水頭,保證能忘掉煮官克官、心明肚白! 至於#9543則,請勿誤會,「絕非占卜」!老朽一而再、再而三,聲明又聲明,「絕不教人占卜」!那麼,該則又是什麼?文首說得清楚:「算是易經入門簡介」,易經入門怎會變成了「卜卦」?至於下面所述,乃「自我認識之法」也,借之認識各爻與彖詞之關係(其中假設之變卦正足領會其中道理,識者自知),同樣與占卜無關! 什麼叫卜卦?宇宙中時間流程之截取技倆也!學者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字基礎及極高的境界!人欲學,自學去,坊間書籍如過江之鯽!至於本網,網友無緣!老朽不教! 夫解惑者,必須採用共同之文字語言。故大魚可教小魚,小魚可教泥蝦。老朽繁漢餘孽也,只能解漢字基因之惑,不能解漢字半掰之金朝玉簡!有問不妨,請先讀古文觀止、諸子百家,否則此道難通也。 |
#9545 留言者:持心若水 [2009-09-15] |
主題:時間安排 朱老師: 您好! 學生最大愛好是讀書,喜詩詞好古文,經常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詩句而神遊八荒,也會為“率性之謂道”的精闢而深深思索。在書中既能釋放自己的感性,也能強化自己的理性追求。 學生的問題一在於,工作繁忙(08年只休息了3個週末),想讀書真得是忙裡偷閒。學生從事的工作是種計算與經驗參半的行業(建築結構設計),想認真做好感覺不容易,技術上有很多的東西要學習,很多的實際經驗要總結,專業上的書也要用心多看。 偏偏時間有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請問老師在鑽研電腦技術的同時又讀了那麼多書,時間上是怎麼安排的?老師《覺悟行》中說到,善行者“將所知用於身邊環境,環境安寧,心志平靜。”學生覺著用心做好本職工作而不為名利,也是修道的一種方式。 |
回應﹕ 所云實乃所有知識分子之共鳴也!蓋科技文明之特色,如同拖船牽海輪;沒出港前,輪船不能動彈,待出了大海,拖船就沒用了。如今,科技尚需人類代勞,且看下去吧,一天一天,人類的工作量將愈來愈少。以攝製電影而論,本室將完成「由文字到動畫完全自動系統」,以後呢?有什麼會例外? 以「建築結構設計」為例,在老朽眼中,是一蹴可及的行業。本室的影片中,所有的「實景(含內外景、自然景等)」,一律靠幾個指令完成。當然,影片要求不精,但過程卻是如假包換,而且原始設計者只有一個行外人!待本室成果公開後,世人必將搖頭晃腦地說:這有什麼稀奇,我也做得到! 因此:「用心做好本職工作而不為名利,也是修道的一種方式。」雖然正確,但若所修之道,只能通到自我生命的盡頭,偌尊自了漢,格局似嫌小了一點。 那麼,該怎麼辦?其實,老朽所說:「將所知用於身邊環境,環境安寧,心志平靜。」還有一層精義,即應明「所知者何」。一般說來,能知道安身立命很不錯了,但守成濟眾的意義更大!怕只怕,有人一心謀求私利,建築為了賺錢,賺錢永不嫌多,能省一柱,偷工一年!結果是,風吹水動必垮! 再就「時間是怎樣安排」的問題略抒己見,只是,這麼簡單的問題,一到老朽手上,就變得複雜了!首先又是「精義」一關,要知道這時間做什麼用!大自然造人,頗有玄機,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夫大材者,有重大疑難待用之材也,而小材亦材,備之即可(於9544則留言,99%之海龜也)。 蝗蟲者,千百年來,人類噩夢之最,聞之色變。其實,蚱蜢與蝗蟲無異,乃草間嬌小之昆蟲。平日蚱蜢安土重遷,以青草為食,害處不大。但若遇蚱口繁多而食物難濟,蚱蜢群不期而聚,其腿翅相互磨擦。斯時,蝗蟲本能立被激醒,體內紅色激素驟生,遂一變而為蝗蟲焉!此乃大自然策略,小材變大材之道也! 若人不知其材之用,伐檀以為炊,採菇供裹腹,是得失皆失也!故而古人讀書,先明聖人之示,再作現實之計也!不幸今日道失德衰,政府但求經濟發達,教育只傳物質技術,家長營營碌碌,學生矇矇矓矓!舉世在商賈精心操作下,人間一片烏煙瘴氣,夫復何言(為亡羊補牢計,老朽不得不多說了兩句)? 須知,人之潛力極大,人人能供大材之用,但潛意識之激發,有賴環境際遇。蓋人之判斷力,在於先估算其事之輕重緩急;而輕重之負載力,則在於判斷事物之斤兩。苟若人未經啟發,不知輕重、不明是非,當更不悉緩急之體用因果。因之,常有大材藏諸深山,而小材則蔚然成為泥石之主流矣! 當今之世,人類面臨危亡,人間若無大材堪用,亡之必矣!再若世人懵然不知禍亂之兆,待山洪暴發,土石流掩之埋之,瞬間小林村足可供憑弔唏噓也! 準此,若有人已知大難之臨,潛意識油然而生,小材立變大材,一如大自然之原旨!同理,若人類不知災禍之因果,任小材泛濫,在農藥一噴之下,蚱蜢立斃,亦係大自然之旨意!是知:日月普照萬水千山,螢光難明分寸方圓,真英雄成自災難,要做人,曷不睜眼看看? 是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供神遊八荒,「率性之謂道」亦得供思索。但蚱蜢於食足草飽之餘,若未感及當前世態之危急,尚無需振翅高飛也! 再若已切身感受到當前環境之危機,待「體內紅色激素」增生,其時當會發現:自身潛力宛若海嘯狂捲,任何資訊,聞一即知十!不必神遊、已歷八荒;無須思索,萬象悉在眼前矣! 老朽時間之用如此。 |
#9544 留言者:谷香 [2009-09-14] |
主題:對#9534條的一些體會 朱老師:您好! 多謝老師#9534條的指點。 愚生駑鈍,老師的留言回家想了好幾天。老師您的意思是不是說,人生是一個過程,活得真實就是將這個過程中的點滴都以平常心對待,視之為一個不可抗拒的流程,而不要追逐一些虛妄的表相。真理並非一個可以實實在在把握的存在,所以也無法追求,只能體認。一個人一生中經歷的種種波折在他沒有找到自己所認為的生命的答案之前就如同隧道中的坑窪和碎石,需要謹慎小心的去面對。就算最後自己覺得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也不一定就和真理契合。所謂修道,就是要于生活中主動摒棄分辨心,養成做任何事都專心一致的習慣。 老師,是不是每個人都承載著上天所賦予的使命呢,只是有的人清楚它,大多數人則一輩子渾渾噩噩,而能體認並接受它進而主動為之努力就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愚生:賀軍 謹上 |
回應﹕ 完全正確,宇宙中若無絕對一致之規律,怎麼會有電子繞著原子飛轉?地球上怎麼可能有春夏秋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主觀掛帥,自己知道的就是對的,不知道便一概否認!人往往不肯虛心向大自然請教,祇藉燃燒石油繞了地球一圈,就振臂狂呼:「我萬能!我征服了自然!」 是嗎?騙騙無知群眾容易,撈些黃金白銀也不算什麼,連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也如阿扁一夢!想想看,這種人從生到死和演一部爛電影有多少分別?人生如果找不到正確的方向,一輩子為了就業、謀生、結婚、生子,充其量不過是ABC片子裡的龍套角色,連上台領獎的機會都沒有! 那麼,宇宙規律又算什麼?難道電子繞著原子只是為看熱鬧?DNA總知道吧?要多少蛋白質分子才能連成一串基因?再說,由電子到人體,大自然不厭其煩,精精確確、一絲不苟地安排了各種奇妙的功能,這又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供科學家們做猜謎遊戲? 很明顯大自然不笨,祂有祂的策略,為了共存共榮,億萬年來碩果繁茂!看看海龜吧,牠一次生幾百個蛋,只要百分之一的小海龜能成長,其種族便能延續。其餘的99%成為其他生命的營養,生命供養生命,生命始能生生不息!生命繁榮了,進一步的變化才有可能發生。 那麼,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99%的營養價值還不如牲畜高!而且,生命延續生命的結果,生命還是生命!在海龜成為海龜之前,還有各種低層生物;而在低層生物形成低層生物之前,可以一步一步地追溯到物質、分子、原子、量子……,而這些能算什麼生命? 所以,老朽寫了本《層次論》,量變而後質變、質變而後有層次變遷。到了人類,量變(即99%的99%)而質變的,是稱「覺者」,覺者能逃離主觀認知的束縛,覺人生之愚昧、覺客觀之存在。因覺而不斷追求,至於找不找得到答案並不重要,因為真理永存,不會多增一分或稍減一分! 而且,別忘了,人是主觀個體,只要活在五官的保護下,就要受五官列管(故稱五官)。所以,人只要知道,大自然有其策略,每個人都是各級層次中的一道台階!慢慢修這「道」台階吧,待靈台空明、登堂入室的那一剎,主觀頓去、客觀降臨,別忘說聲:「我感恩,我回歸了自然!」 註:看看前則留言,古人留下了人間至寶,如非來自自然,誰有那麼高的智慧? |
#9543 留言者:網主 [2009-09-14] |
告網友: 上則網友小人問及「人為什麼會愛上別人」,此問甚大,老朽答後,始覺得過於草率。老實說,人要做到自我瞭解,豈是如斯簡單?雖然「人」字只有一撇一捺,寫得輕鬆,但做人麻煩之至!世上千百億人口,口口相異,無一雷同。說穿了,「人」是種可憐的動物,有靈性,偏不多,落得左右皆非! 老朽既開木口,焉能就此塞責?但欲說卻又無言以道,蓋千言萬語說不盡,孫猴又墮盤絲洞!所幸一眼瞄及桌上的《易經明道錄》,大道本在當下,人雖可憐,但聖人慈悲,授與天機,供有緣者詳參。老朽本係介面,縱不能暢所欲言,到也不妨補上此篇,算是易經入門簡介,一舉兩得。 易經原是人天大道,非常容易理解,但若未得其門,一定會落入「專家窠臼」,黑白分途。其實,只要掌握易理精髓,一切迎刃可解。於下表中,「卦爻-意念」一項可自行定義,其正確之排列是關鍵(即解卦之道),若所假設者符合實際,其結論遂有玄機(否則亦可供認識易理之奧妙)。 茲僅循兩儀、三才、六爻之象徵,就個人之性質,以陰代表弱(保守、負性、靜默),陽反之,於此,兩儀就位。於三才,天則指理想或可觀察者、地指實際或基礎、人等於主觀變數。再將兩個三才組成六爻,上三才指大環境(或個人目標)、即社會等與主題有關之因素,下三才指自身條件。 於是,「我」大可利用易卦「自知」一番。當得出爻值後,可以之查閱拙作《易經明道錄》,必有對應之卦名,再看內容可明大概。茲以某人為例,說明如下: 卦爻 意念 例 爻值 第六爻=人生期許 做個有價值的人 強(陽) 第五爻=自我條件 有能力有技術 強(陽) 第四爻=經濟環境 生活外頗有盈餘 強(陽) 第三爻=儀態面貌 中等以上,討喜 強(陽) 第二爻=自我信心 上進、努力 強(陽) 第一爻=身體機能 正常、健康 強(陽) 如上,得乾卦。 如以老朽自試,僅第四爻為陰,是為「風天小畜」卦。再觀卦辭,頗符實情,尤其是上九:「大家合作到了一定程度,人心丕變,互相猜疑,行事則凶」;這是說:「做人要見好就收,該退休就休,才能安享晚年!」老朽目前是半休,待工作完成後,弟子們堪當大任,老朽也該掛網收山了! 再假定第三爻很難決定,可視為變卦,變為陰則係「風澤中孚」卦,其結果大異其趣矣。 網主人白 |
#9542 留言者:小人 [2009-09-13] |
主題:問題 老師:老師真利害,一語道破了。人為什麼會愛上別人呢?我想解脫,一直解脫不了,老師能不能教教我。 |
回應﹕ 糊塗!人為什麼不能愛上別人?人是個不健全的「子系統」,被關在一個「黑匣子」裡面,只靠五官向外求救。一旦碰到了外界的「反應」,就像溺水的人,抓到草都不會放!運氣好,很好!不好?另外再抓一根!只是,千萬要瞭解什麼是愛,否則,把水草當做天使,那就糟了! 以老朽為例,什麼人都愛,連經常罵街的人都不例外!只是,愛是愛,道不同,不相與謀,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所以老朽躲到罟網來,四鄰不交、六親不認,以便利用時間,多做點對人有意義的事!要知道,奉獻才是愛!眼巴巴的把對象圈在眼皮下,那算哪門子愛?吃進肚子呢?是否愛得更深? 不過,這種事,教不得!為什麼?人生各有緣孽,泥菩薩能否過江都說不準,又能渡誰?尤其在此網絡時代,不論開口水平如何,人的口水永遠不缺,就算佛心佛肚,恐怕也會被逼著跳牆去!只緣老朽寫《智慧學》,寫得滿室雲霧,正想抓把水草,所以不妨談談,但下不為例! 人要求救不妨,頭腦清楚的人,愛得瀟灑,即令飄然而去,也不會帶走一根水草!問題在人是否自知,且掂掂份量,勿將一錢當作一兩,馮京是馮京、馬涼是馬涼!蓋口水在哪邊,一定要搞清楚!本文係為網友「小人」所寫,請偶然雲遊到此的大仙們止步,本地門檻深深,只供識者涉足! 如果只是希望別人愛上自己,其實一點都不困難,問題在自己的人生規劃如何。千萬要記得,愛是雙方的事,不要因為一時被愛沖昏了頭,人生變色可划不來!因為一個人自由自在,兩個人綁手縛腳,三個人牽家帶眷,天下哪裡去找白吃的早餐?連坐牢也是黑吃! 美的三原則總記得吧!不贅!首先令自己「正常化」,而所謂的「正常」,指的是「對方之主觀看法」!其次,要具有「親和力」,不斷追求對方的「主觀好感」;最後,來點出乎意料之外的小變化,斷斷不可讓對方抓住了罩門!螢火蟲可愛吧?要是真的捉在手上,看上三分鐘就了無趣味了! 此外,要問「為什麼會愛上別人?」為何不說明:「愛上別人的什麼?」話不說清楚,老朽如何把脈?也罷,且假定如下: 一、看對了眼: 「一見鍾情」是標準的騙局!在真實世界裡只能謂之「萬一」,就算中了樂透, 也沒聽過:「他們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包括離婚)」! 因為眼對眼不外: 1,面貌: 花朵美麗,但真正愛花的人,絕不採下枝頭。蓋鮮花長在枝頭一定比放 在案頭耐久,再說花很快就謝了,那枯黃衰皺之景,又美在那裡? 面貌之美害人匪淺,蓋人四目相對,若不順眼,張口難啟!而美女容美 大腦多空,若是才貌雙全,則又難免乏德!至於十全十美,那是摩納哥王 的禁臠,想想癩蝦蟆的模樣兒可也! 其實,一個蘿蔔一個坑,任何面貌,都有合適的對象。要知道,所謂的 美貌不能維持多久,不論任何人,看習慣了,就習慣了! 2,身材: 比身材幹什麼?跟衣架子走在一起,想做經紀人乎? 3,儀態: 建議掛張相片在臥室裡,永遠有效! 4,動感: 麻煩大了!準是神經麻痺了! 5,歌聲(看人唱): 錄下來,隨時可聽! 二、日久生情: 對了,經過時間考驗,才有真情。人無非是人,有優點也有缺點,相處時真誠 相對,取優略缺,在生活上是伴侶,在事業上是同夥,有事互相商量,禍福同當! 這還要教嗎?真要教,老朽也只有這幾句話! 不過,小費加一,還有一策,每當要「採取行動」時,即問問自己:「此事後 果如何?能承當否?」只要能保持這種態度,怎麼愛都可以! 招子放亮一點!真實人生是寂寞的,為什麼?為什麼不? |
#9541 留言者:小楊 [2009-09-12] |
主題:股東登記 朱老師您好: 學生願繼續參與認股,支持圖文系統的誕生。 學生 敬上 |
回應﹕ 謝謝. |
#9540 留言者:勤謙 [2009-09-11] |
主題:股東報到 我想繼續支持老師. |
回應﹕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