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 留言者:阿南 [2001-11-06] |
主題:處亂世之道 每日新聞暴力色情搶劫綁票勒索逆倫充斥,政客爭權奪利,不問民間疾苦,商人見利忘義,仿冒詐騙不絕,面對社會亂象,人心貪婪,天災人禍,層出不窮,置身其中,除了感慨、憂心、靜觀,又能如何?故時而有乘桴浮於海,離群而索居之念。請問先生,僅以否極泰來,剝極而復,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待之可乎? |
回應﹕ 又是立場問題! 1,立場一,佛教禪宗:社會未亂,人心本然,仁者心動而已。 2,立場二,回教基本教義派:女人把臉遮起,男人把心收起,令時光倒流,回到可蘭經的純淨生活中去! 3,立場三,政客:水清無魚游,擾攘有利圖!這不是亂,而是民主自由!如果有錯,一定是魔鬼背叛了「我」的治國方針! 4,立場四,張獻忠: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5,立場五,山野之人:人性沒「好」過,也沒「壞」過,今日所見屬今日,明朝還有雲起時! 6,立場六,洋基傘下人:一條小漁船,只緣一點機運,撈了幾箱沙丁魚,發了點小財,就以為能撈遍世界。於是,人人自命為小龍,擁蛋而孵,船長船員船客爭權奪利不休。應知海上風雲無定,總有一天大限到來,玉石俱沉! |
#840 留言者:聿遲 [2001-11-07] |
主題: 先生之於富貴,翻掌可得而不取,蛙鴟何知? 文、史行跡,今人多以為不識時務爾。先賢念眾生及長遠,奈當世窮極五官聲色,究之亦背之見推。觀個人一生,每每多誤,觀人類生命亦同,非深受其害,不知反也。 境界層次之別,上知下而下難明上。生命者何,先生已言精要。人性本私,從來皆然,智者將何以為之,老子曰:「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亦迷。」 人類邁向成熟期,即逐步邁向虛無,蓋所謂概念認知,唯五官六識之作用爾。化實為虛,眾狙多悅。 有觀眾問李敖君,對唐宋某人看法,李說他們好文章不多,大部分是些迂腐的言論,如祭鱷魚文等。敝以為各環境有主流思想,那個時代倡導忠君愛黨、敬畏天地等,是必要的,如此才能安定人心。所謂的機緣成熟,就是什麼條件下,該發生什麼事;一千年前的科技,不會有無線電,當時的人文環境,也不會有民主選舉。如果把時空放大,未來的人也會認為,現在的我們是愚蠢落後的。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再讀先生的著述。近來是智九和老止,智九深而廣,有句話說:「人如其言」,怎麼樣的人,能寫這樣的言論呢?留言區也下載研讀,對自己有許多的啟發。 人的心理、生理和行為互相影響,中醫早有理論和應用,現代西醫也有,如藥物控制心理疾病,宇浪中更進一步,可及時平息極端情緒。心理、生理和行為三者,有許多的因果體用關係待探討,如蓮藕久服令人歡喜,山渣多食令人煩嘈,胡荽久食多忘,性急者不可多用血竭等醫理,是食物影響生理而又影響心理。 人體是理化運作場,現今憂鬱症等心理病可用藥物控制,廣推則情緒狀況可控制。反過來看,情緒影響生理,如憂愁而一夜白髮。人的個性積極或消極,在生理上器官組織和化學物等,也會有特定狀況的差別,並在行為舉止上顯示出來。 要了解一個人的狀況,可從三者擇一或綜合觀察分辨,如「滿面春風」,是表情從內心發出,同時會在行為上顯現。消沉的人常是彎腰駝背,如果刻意抬頭挺胸,心情頗能振奮,或運動或作息調整等,這是以外在來影響內在。 上述細節很多,如聲音言談方面,就有眾多子題和影響層面,尚須考慮年齡性別人種地緣文化階層社會等因素,原則上若抓到竅門,大約即可知人知面也知心。在此心理泛指所有的內在狀況,生理是身體,含外貌姿勢器官運作功能等,行為指一切的表現,敝只大概分類,並不完整。 人事物理心等是聯結在一起的,家父與先生同年,敝只約略得此理,諸大德或有精闢見解,敬請指教。因為學術分科日細,互為因果體用的綜合論述甚少,至今僅見先生有整體性論述,不過當環境條件配合時,許多人間真相,將逐次成為顯學常識,屆時社會大大改觀。 |
回應﹕ 老朽所作所為,「天知、地知、自知」足矣,不介意「蛙鴟」如何也。 君所言甚是,唯田間有瓜有豆,各隨其緣。老朽不過一介老農,祇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雖有「柑橘」應市,是適逢其會,如斯而已。 |
#846 留言者:ether [2001-11-09] |
主題:回應#843 請問先生, 人若「百倍努力」是否也在數中? 人能得知「確定之流程」是否也在數中? |
回應﹕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事,需「親身體驗」也! |
#847 留言者:Kenny [2001-11-09] |
主題:數中 人類亦早在「數中」。世道日衰,環境日損亦在「數中」。人類一直在進化中, 道法自然, 進化是目的。 |
回應﹕ 數本無數數乃數,言至無言言非言。 |
#848 留言者:ether [2001-11-11] |
主題:回應#846 請問先生的意思是「與其花時間窮究這個問題, 不如親身體驗人生事。」, 還是「要親身體驗人生事才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 |
回應﹕ 兩者皆是! 蓋1,「人所知」=「人能知」=「人應知」 2,「時間」=「向量」,「人生」=「向量」的軌跡 「智慧」=「宇宙之有」,故人生成長=智慧由無到有之過程 3,在向量中,可略分八段: 少年=身體成長階段,智性未生;人十歲以前,但知自己。 青年=生理成熟階段,智性方起;進入二十,只顧尋偶。 壯年=進入社會階段,智性啟蒙;三十而立。該推己為人了。 中年=探索智慧階段,智性發展;四十而不惑。知人知己矣。 厚年=智慧成熟階段,智性成熟;五十而知天命。再不知,已不及。 老年=智慧融會階段,智性通天;六十而耳順。既知,始能容眾。 應年=智慧通透階段,天人合一;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得大自在。 終年=人生循環階段,更上層樓;滿必溢,益招損,積為文,剝復生。 4,休問春花秋月,下田只宜勤耕;若是揠苗助長,「稻穀」難成。 |
#849 留言者:工人 [2001-11-12] |
主題:體驗 先生自傳名「智慧之旅」,意思是『人生事,需「親身體驗」』? 不過欲求人生智慧常如火中取粟,譬如名利食色氣,當者鮮不披靡 。而佛法傳戒,不論在家出家,許多都主動避開這樣的關卡;世事 變遷,許多戒律已難行持,出世者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入世者并可 為不可為亦不知矣。 愚迷處此,敢問先生何以教? |
回應﹕ 人到人世稱過客,過客過隙如雲煙;離世離心成仙藥,仙藥仙凡問聖賢。 |
#851 留言者:ether [2001-11-12] |
主題:回應#848 謝謝先生解答! 續問: 1. 老師對學生的「求知」能怎樣協助? 2. 「宇宙之有」是什麼意思? 3. 怎麼能同時「從心所欲」又「不逾矩」呢? 「從心所欲」的「心」是否「自己的心」?「大自在」的 「自」是否「自己」呢? 「積為文」是什麼意思? 「知物」是在哪一階段呢? |
回應﹕ 1,師道只有「傳道、授業、解惑」,求知純屬一己,「協助」=「限制」。 2,「宇宙」=「空時」,空時之有=萬有。 3,若「己心」=「天心」,「人欲」=「天欲」,就不逾矩了。 人若「無私」,「大自在」=「大自然在」。 4,「積」=「累加」,「文」=「文化」。 5,「知物之表相」=兒童階段,「知物之用」=一般人階段,「知物之極」=至人階段。 |
#862 留言者:ether [2001-11-19] |
主題:回應#851 謝謝先生解答。 續前問: 1. 師道中的「傳道」和「授業」是什麼意思呢? 2. 「知物之極」中的「物之極」是什麼呢? 3. 晚輩仍未明白「智慧」一詞的意思。 晚輩在#851和#848所了解到的如下: (一) 「智慧」=「宇宙之有」=空時之有=萬有。 (二) 人生成長=智慧由無到有之過程。 這過程可略分八段, 由智性未生到更上層樓。 問題是(一) (二)之後, 人生成長=智慧由無到有之過程=萬有由無到有之過程。 晚輩未明「萬有由無到有之過程」的意思。 既是「萬有」, 為什麼還會「無」呢? |
回應﹕ 1,「道」者,路也,人應行之道路;「業」者,事也,人可為之事。 2,「知物之極」,是知事物之極限,取其「中庸」可也。 3,「智慧」者,「天之道」也。宇宙本「無」,由無至「有」,萬事萬物始生。人本而愚昧,由生而長,各有所向。藝術或有「天才」,思想端靠「歷練」!三十而立,人智始開,欲得「智慧」,尚須待至六十,揠苗不能助長也。 2009註:有無之辨,請見《智慧學》。 |
#863 留言者:隱名氏 [2001-11-19] |
主題:請先生小心 今日於此處觀先生近況, 忽爾心血來潮, 覺得事態不妙。 先生言最近一切順利, 恐為表面, 須防底下暗潮。 在似乎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變生肘腋, 此類經驗先生多矣, 相信先生自己心中有數。 順利進行的事業常常暗伏危險, 只怕先生的樂觀與執著又要使自己重蹈覆轍。 敬希先生查考近況, 該存疑的事物還是得存疑; 防變數, 防後患的策略要準備。 先生是明白人, 相信能曉得在下的話語; 我非高人, 只是直覺不妙而已。 |
回應﹕ 多謝箴言。 老朽有願在先,今生所為,不過人棄我取,人趨我離。苟若事有所成,眾生受益,老朽祗是有難獨任,有過自當,繼續苦行也。 福兮禍所依,事本當然,所謂「一切順利」者,係指當前天時、地利、人和而言,此乃事實,務請網友把握時機,以免他日後悔。至於老朽,地獄甘入,天堂不居,既已為人,覆轍處處,補之猶恐不及,何以言防哉? 災難險危皆至友,功名利祿不沾身;聞得人間如煉獄,攜來智慧伴紅塵。 |
#869 留言者:懷湘 [2001-11-20] |
主題:拜覆 蒙前輩告誡 當銘記在心 得習易理以窺天道 願足矣 |
回應﹕ 祝百尺竿頭,更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