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21 留言者:士心 [2011-05-02] |
| 主題:智慧之旅 朱老師: 你好! 後學曾於9919則留言,請教:「若無,可否採行POD(隨選列印)模式販售,亦即請「時報」向「博客來」等書店,開放其版本,再由需者購買列印? 」 後學得朱老師回覆後,曾去信「時報出版社」。然而,時報遲遲無下文回覆。而後,後學不死心,去電一詢:出版業務負責人回:「出版社無再版《智慧之旅》計畫,同時因為此書係屬十多年前之出版物,出版社目前並無存留『原書電子檔』,故無法提供POD服務。」 今,後學見及朱老師10115則留言,「《智慧學》一書,……若無意外,將交商務印書館出版,預計年底上市。 」,故冒昧一詢: 一、朱老師可否趁此一出版機會,連同《智慧之旅》,一併交由「商務」出版? 二、若可以的話,再詢:可否出「大字版」?(以利學童、長輩閱讀) 抱歉!後學由9919則留言,已得知朱老師無再版《智慧之旅》計畫,故此留言行為,應屬錯行!跟朱老師說聲抱歉! 後學 士心 敬上 |
| 回應﹕ 《智慧之旅》不便再交商務出版,蓋老朽在準備《不二老全集》中。若閣下需要,老朽手頭尚有數冊,當可寄上。 |
| #10133 留言者:小朱 [2011-05-30] |
| 主題:時間流程 先生在《探微》一書中曾有個經典的例證:“我要去台東,路程有二十公里,開車需二十分鐘”,來說明時間流程。後學有所思,空間尚已存在,這個我們能知道。但時間呢?如果去台東的時間路程圖的確存在,我們怎樣能看到呢? 在去台東這個時間流程里,我也許會順順利利二十分鐘到達,也許會因某事中途折返,也許車子會出問題等等,最終時間流程定格在哪一種結果上呢?人們經常會說:“天知道”!來調侃自己。 現代人在已有的經驗和聯想下,會知道事前如何來因應可能會出現的變數,這算不算是一種先知先覺呢? 預知時間流程,莫非易卜? |
| 回應﹕ 顯然,汝讀書不求甚解,連引用老朽書中原文都「未明究理、自以為是」!!請問,教老朽如何回答?如此以往,閣下學得白白,老朽教得癡癡,豈不白癡遍天下? 閣下所云:「先生在《探微》一書中曾有個經典的例證:“我要去台東,路程有二十公里,開車需二十分鐘”。」並自以為是:「來說明時間流程,後學有所思,空間尚已存在,這個我們能知道。」此乃「斷章取義、荒天下之大大大大大大唐」也! 注意!!!原文係:「然而人總是認為,當我要去台東市時,我知道路程有二十公里,開車要二十分鐘。人雖然還沒有去,但我相信台東市在那裡,不論是今天去、明天去,台東都會在那裡。」即令老朽文筆欠佳,所說分明是指:「人自以為是之謬誤」!偏偏閣下自以為是要畫蛇再添足,且已蛻變成千古烏龍一大條了! 抱歉!雪凝難育苗,風驟不敲更!程度不夠,休談時空!快回到現實人間吧!如此胡思亂想將永墮煉獄!老朽耐心已盡,高掛「免氣死金牌」! |
| #10146 留言者:三人 [2011-06-11] |
| 主題:智慧之旅 朱老師: 你好! 學生雖然也有本《智慧之旅》,不過學生所有此書乃盜版,而且已經破爛不堪。但此書對我影響極大,是學生一生的指南,甚至可以說左右著我的人生。懇請老師能不能送一套此書?多謝!如有可能,請按以下方式投寄。(原地址遮沒) |
| 回應﹕ 即將如囑寄上。 |
| #10148 留言者:網主 [2011-06-15] |
| 告網友: 適才經文化傳信公司香港辨公室轉來雲南肖飛君一函,指控老朽“以「磁耦合共振技術」干擾控制其(肖君)之腦電波…等情事”。數十年來,老朽歸隱潛蹤與世無爭,早已聲明:「六親不認、四鄰不交」,卻無端端遭到如此指控。時當末劫,怪事頻傳之際,老朽致力傳統文化之保存,分身乏術,本擬置之不理。但一再反思,老朽之基本原則雖不可違背,但將此中原委公開說明,能有助於肖君固好,若不幸雞同鴨講,亦屬劫數使然!最後一次,下不為例! 下文轉錄自罟網#7303則 緣年前有人自稱來自英國,欲來本室,同仁轉告,老朽拒之(同仁們累接電話,唯不便煩擾老朽)。旋數日後,有人來到澳門,言攜有國家機密,必須與老朽商量,老朽未予理會。不料該員逗留不去,每日來電騷擾。不得已,委同仁與之溝通,彼則「守口如瓶」,非來公司見老朽不可。 老朽為人,堅持原則,無情無義!見狀若此,決定隨時報警以應付萬一。所幸老朽在澳,「名不副實」,外人悉道「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數日後,該員遂去。 日前總公司來電,云有肖某有要事求見,老朽仍拒。日昨,公司傳來「FAX」數頁,老朽僅瞄了一眼,見有「人機合一試驗」數字,其餘內容無意知悉。根據老朽多年原則,私信一律公開!故此,不論該員所述為何,且懸諸網上以供「公論」,是有「來文照登」也(於技術交流欄)! 於罟網中,無「肖某」其人,但有「肖元波」者,留言十則:「6973,6968,6969,6970,6971,6972,6973,6974,6975,6979」。老朽未卜已知,該人來意不善,故回言簡短,最後引起該員「強烈不滿」而離。 此二肖是否同一人並不重要。好在老朽「無私不隱」,值此亂世,一切攤在陽光下,也可殺菌消毒!倘若「有事發生」,老朽問心無愧,煉獄本就亂紛紛,夜半何懼鬼敲門!如此如此! 此次肖飛君又用EMS快件寄來三頁控訴,其中說得明白,指因老朽網上留言第7414則,來文簡摘如次(全文容掃瞄後公開之.後註:已掛技術交流欄中): 「…… 由于你用磁耦合共振技術(見你在網上留言7414則)干擾控制本人的腦電波,本人相當苦,也五年來沒有一天能夠集中注意力做事,不敢………… 本人已經三十四歲了,五年來,由於你的電波的干擾,本人的婚姻也被拖了五年,五年的光陰啊!你若是有良知的話,請不要再做這種缺德事了! 無論如何,不要再浪費你自己的時間與本人的時間,請多替別人考慮,關掉這個磁偶合共振技術的電波,還本人一個正常的生活,再這樣下去,你坐牢,判刑都有餘!」 首先,老朽先道歉,已關掉一切肖君所認定的電波!其次,老朽請肖君再多讀一次7414則留言。而且,老朽破例,講解原文原意及主題,以免又被「斷章取義」! 下文錄自7414則: 留言者:雅各,主題: 無線電力傳輸 日前看到一則新聞來自電子工程專輯,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首次示範透過無線供電來點亮燈泡,這種被命名為WiTricity的技術,是利用匹配天線(matched antennas)間的磁耦合共振(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ce)所達成。 看到這則新聞不禁拍案叫絕,這不就是朱老師早就在宇宙浪子描述的情節嗎?不過;卻有些人也持相反意見,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腦袋瓜先被電力波烤熟,這真是令人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注意,此文為網友雅各所提,主題是「無線電力傳輸」、用以點亮電燈。至於其文中提到:「這種被命名為WiTricity的技術,是利用匹配天線(matched antennas)間的磁耦合共振(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ce)所達成。」此段係指「無線電力傳播」係利用匹配天線間的「磁耦合共振」原理,完全沒有什麼「腦波控制」,而且在理論及現實上、無此可能! 老朽針對該則的回答如次: 其實,待《智慧學》問世,當知世事早有前因(宇宙於客觀實一剛體,只因主觀係由億兆而生,人見人殊)。宇宙本係「能」之表徵,而「能」之型(非形)式相當於多層次數系,磁、電、熱、功本屬一體。然而,人類無知、科學淺薄,把剛體切成無盡之薄片,於是便有了花花世界也! 老朽在中學就做過試驗,用礦石耳機(線圈式)聽音樂,越接近電台,聲音越大,大到可以用手感覺其振動(見《智慧之旅》)。理論上,設計一個「全波段天線(球形,其半徑具無級次延伸值)」,就可以接受所有的無線電波,經過全波整流(兩個半波+反相),就是閣下所述、MIT的「西式成果」。 然而,老朽一再強調:科技導致人類毀滅,是以不願推波助瀾(歡迎當作酸葡萄乾吃)。目前從事資訊科技,則是另有機緣,蓋文化是宇宙進化之終極成果,唯資訊科技可達焉。為此,老朽奉獻生命,無非「替天行道」,其餘的奇思幻想,寫成寓言小說,自「誤」、娛人可也! 至於有人怕被電力波烤熟,那是因為已經夠熱了!怕有什麼用?人人怕死,但古往今來,誰又曾免得了?當宇宙能量的「絕密檔案」公開之日,也就是人類大劫之終!到那時,不管美國、醜國,人人都擁有無比「神通」,怕也罷、不怕也罷,你一道金光、我一陣妖霧,統統變成白熾燈炮! 老朽文中所說,乃:「用礦石耳機(線圈式)聽音樂,越接近電台,聲音越大,大到可以用手感覺其振動。理論上,設計一個「全波段天線(球形,其半徑具無級次延伸值)」,就可以接受所有的無線電波,經過全波整流(兩個半波+反相),就是閣下所述、MIT的「西式成果」。」換句話說,也就是電力傳輸! 最後,再回到本文(10148則)上來: 老朽不信宇宙中有腦波控制的情事,就算寫了《宇宙浪子》那種科幻小說,也只提到真理教主的「意識控制」。因為,在老朽諸多理論中,壓根兒就沒有「腦波」這回事!更何況天下這麼大,老朽憑什麼去找某一個陌生人的、不存的腦波來控制?又為什麼? 不過,肖君既然相信了五年,為了安心放心,就請相信老朽已經關掉了一切電波吧!而且,惡人自有惡報,老朽今生已經吃夠苦中苦了,宿疾纏身、行將就木,尚絕子絕孫、無家無產!就請肖先生大開宏恩,饒過苦命的老糊塗、讓該坐牢的去坐牢吧! 網主人白 |
| #10149 留言者:網主 [2011-06-15] |
| 告網友: 10148之文上傳後,老朽夤夜深思,肖某之舉,實乃時代之過。察宇宙之道,本係自然而然,然因人類崛興,發小技為術,遂沾沾自喜,僭竊萬物之靈而翻雲覆雨焉!值今,東西融會、巨微交替、剝復因循、陰陽反背,宇宙進程面臨量、質之變,人類文明適當其衝,是有近代之渾沌、萬事之迷離也! 西方之技本係人民生存所需,習之據之,可以豐衣而足食,可得船堅及炮利,可資封妻兼蔭子,可供功名砌利祿。而中華之道道法自然,效聖賢以化庶民,公天下以抑私欲,重倫理而尊道德,因機緣而定休咎。職是之故,西式教育有利可圖,揚新棄舊,人人可習;中華則應堅守原則,依時順勢,水到渠成。 肖某初來本網時(見6968等則),因乏傳統之教化,甫離地表、據樹狂鳴。安知金章玉簡者,無非字裡行間之隙,有緣可識、有德即得!老朽素擅驅蟬,準此,頗享耳根清靜之樂!蓋老朽生平收徒有三不之忌:無緣不聚,不聚則無以授;無品不點,不點則無以明;無剛不透,不透則泛泛如黃河之水,即令天上來,亦順滄海之逝! 肖某於西式之教,得西師之器重,凡事必語出驚人,頗有果陀之慨!不幸此役西濤撼東石,儘管風狂雨驟,老朽居然紋絲不動!事後肖某心有不甘,朝思暮想,遂有所謂:「干擾控制其腦電波」之幻思!西人視之,其人乃壓力過大導致心理失常,而在老朽眼中,係倫理道德欠缺,東西路遙,欲聚而無緣也! 在此,老朽再次聲明:本門大道已傳小杏子,今後永不收徒! 網主人白 |
| #10152 留言者:三人 [2011-06-17] |
| 主題:判断力 朱老師: 你好! 學生請老師寄書給我,當時在留地址時,雖然打字很慢,但現在懷疑姓名等會不會某處打錯了,現在後悔來不及了,所以,人要有判斷力,是不是首先要懷疑一切?懷疑之後,又該如何去理解呢?請老師指點! |
| 回應﹕ 判斷力是訓練出來的,要經過千錘百鍊,沒有捷徑(書已寄出)! |
| #10157 留言者:三人 [2011-06-27] |
| 主題:感谢老师 朱老師: 你好!老師惠贈之書已收到!學生特別高興!謝謝老師!地址等沒打錯,是學生多慮了! 讀《古文觀止》雖然有個別地方不懂,但讀得下去!目前一心一意把此書讀通都透,足矣! 老師很忙,太多打擾,見諒! |
| 回應﹕ 不客氣。 |
| #10172 留言者:網主 [2011-07-20] |
| 告網友: 《智慧學》已與台灣商務印書館簽約,主因係《智慧學九論》發行十餘年,雙方合作愉快。且該館正派經營,於業界素有口碑,智慧雙姝所托適人矣。 唯該館有言,《智慧學》「不得以全本方式在網上免費下載」。是以本書將抽出若干章節,以「略本」方式,改掛網上(下週起),不情之舉,敬請諒解。 網主人白 |
| #10176 留言者:阿勇 [2011-07-27] |
| 主題:智慧學修改建議 欣聞老師已與書商落實簽約,看來《智慧學》出版在即,值得恭喜。借助實體書的流通,希望人與智慧的距離會被拉近。 自五月新版公佈後,學生曾就部分篇章作出比較,發現無論在修辭還是內容方面,都與舊版有很大差別,特別是一些細節的解釋比以前更詳盡了。在再讀的過程之中,學生發現了一些問題,冒昧試列如下: 一,出處:自序、第五區、第四段。 原文:千載以降,因循成習,後人對漢字之概念,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難明個中的微言大義。 建議:千載以降,因循成習,後人對漢字之概念,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難明「箇」中的微言大義。 說明:「」內屬錯別字。 二,出處:自序、第七區、第一段。 原文:時至二十一世紀,矽晶以十倍速崛起,人類觀賞夕陽之餘,應悉黃昏已臨矣! 建議:時至二十一世紀,矽晶以十倍(於人類)的速「度」崛起,人類觀賞夕陽之餘,應悉黃昏已臨矣! 說明:「」內屬漏字;()內屬補充原文內容。 三,出處:第一章、第一節、第三區、第三段。 原文:再追究下去,還可門從哪裡到哪裡叫「香蕉」? 建議:再追究下去,還可「問」從哪<部分>到哪<部分>叫「香蕉」? 說明:「」內屬錯別字;()內屬詞語修飾。 四,出處:第三章、第一節、第一則。 原文:一、守恆律 建議:一、守恆 說明:內文與目錄的寫法不一,但從目錄觀之,用兩個字命名似更整齊,故此處以目錄之寫法為準。 五,出處:第三章、第一節、第二則。 原文:二、排列律 建議:二、排列 說明:與第四點同。 六,出處:第三章、第一節、第三則。 原文:三、組合律 建議:三、組合 說明:與第四點同。 七,出處:第三章、第一節、第四則。 原文:四、壓力律 建議:四、壓力 說明:與第四點同。 八,出處:第三章、第一節、第五則。 原文:五、作用律 建議:五、作用 說明:與第四點同。 九,出處:第三章、第一節、第六則。 原文:六、累變律 建議:六、累變 說明:與第四點同。 十,出處:第五章、第三節、第三則、第四區、第一段。 原文:只緣客觀、主觀有別,當西天彩霞高懸,有人見了贊嘆造物之慧心;有人則婉惜時光之流逝。 建議:只緣客觀、主觀有別,當西天彩霞高懸,有人見了「讚」嘆造物之慧心;有人則「惋」惜時光之流逝。 說明:「」內屬錯別字。 值此出版在即之時,不知以上建議還有用否?如有錯誤之處,敬希指正。 |
| 回應﹕ 謝謝指正。 一、「個中、箇中」於「其中」時通用;二者之別,在於「個」指一完整系統,而「箇」則偏重於獨立系統。以本文而論,不宜於用「箇」之概念。 二、「十倍速」已成為一種慣用語,所指絕非「人類的速度(矽族豈止快億萬倍)」,而是「宇宙進化」,不宜誤解。 三、「門」字確係「問」之誤,謝謝。 「從哪裡到哪裡」有廣義空間、性質之辨,而「從哪<部分>到哪<部分>」就太狹隘了。 四至九則、不能改,老朽定義為「律」,乃內文之根本,失律是喪失準則也! 十、「贊、讚」通用,前者無需語言夸夸之談,較合老朽本意。 「婉惜」可能難得時賢苟同,但其「婉」美不勝惜;「惋惜」只是心中不捨,未能表達西天彩霞!為文之要,不在於前人用過與否,而應貼切主客觀意境。否則,天下文章一大抄,文化式微矣! 本書已付梓,若再版,則改之。 |
| #10177 留言者:阿勇 [2011-08-07] |
| 主題:智慧學修改建議(二) 多謝老師指正,學生過往確實過於拘泥形式,未有深入理解漢字本意,故對書中用字有所誤解。若以後「驢讀」,當探本溯源,以求認知。 上則留言雖然錯誤多多,但透過老師之回答,學生遂得略窺寫書原意,於觀念上已得益不淺。學生自知愚魯,希能獲得更多指正,故不揣淺陋,再列建議如下: 一,出處:第一章、第二節、第二區、第五至七段。 原文:感覺─感官對炁能刺激有無之傳導辨識 辨識─神經對電流訊號強弱之比較認知 認知─利害經驗儲於大腦以供生存判斷 建議:感覺─感官對炁能刺激有無之傳導辨識「。」 辨識─神經對電流訊號強弱之比較認知「。」 認知─利害經驗儲於大腦以供生存判斷「。」 說明:於全書中,在定義之句末多有句號。為求清楚明白,宜統一格式,避免疑慮。 二,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一則、第一區、第二至三段。 原文:假設:A─感官辨識刺激之性質1 B─感官辨識刺激之性質2 建議:假設:A─感官辨識刺激之性質1「。」 B─感官辨識刺激之性質2「。」 說明:與第一點同,可參考該節第三則之格式。 三,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二則、第一區、第三至五段。 原文:假設:A─某系統之變化現象1 B─某系統之變化現象2 A-B≠0 是為「現象差」 建議:假設:A─某系統之變化現象1「。」 B─某系統之變化現象2「。」 A-B≠0 是為「現象差」「。」 說明:與第一點同,可參考該節第三則之格式。 四,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四則、第一區、第四段。 原文:T2-T1─dT 乃始、終之間,前後有別,稱「系統生命之時間」。 建議:T2-T1─dT 「 」乃始、終之間,前後有別,稱「系統生命之時間」。 說明:「」內屬漏格。參考該節各則,如在定義後另有說明,會空「兩格」以分隔之。 五,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五則、第一區、第三至四段。 原文:假設:t─個體之時間,s─個體之空間,ts─m 個體延續態 T─整體之時間,S─整體之空間,TS─M 整體延續態 建議:假設:t─個體之時間,s─個體之空間,ts─m「。」 ( )個體延續態「。」 T─整體之時間,S─整體之空間,TS─M「。」 ( )整體延續態「。」 說明:「」內屬標點修飾,<>內屬漏格,與第四點同。 六,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六則、第一區、第二段。 原文:〔定理五〕:整體包含且限制個體。整體規律曰倫理、個體自制方式曰道德,不可或缺。 建議:〔定理五〕整體包含且限制個體。整體規律曰倫理、個體自制方式曰道德,不可或缺。 說明:在本節各則之前題中,凡引用【公理】和〔定理〕,皆無加「:」於後。為求清楚明白,建議統一格式。 七,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六則、第一區、第三段。 原文:假設:O為客觀整體認知 o為各個體之自我主觀認知 建議:假設:O「─」客觀整體認知「,」o「─」各個體之自我主觀認知「。」 說明:「」內屬標點修飾。在本節各則之假設中,多以「─」表示各定義。如無特殊用意,宜統一之。 八,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七則、第二段。 原文:假設:P為總交集 p為主觀個體 建議:假設:P「─」總交集「,」p「─」主觀個體「。」 說明:與第七點同。 九,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七則、第六至第七段。 原文:推論:中國文明持續有文字記載者約五千年,漢字使用人數最多、字數最少、內容最廣。 定理七:人生而無知,須透過文字不斷學習,因此,文字之功效對人之生存影響極大。 建議:推論:中國文明持續有文字記載者約五千年,漢字使用人數最多、字數最少、內容最廣。 定理七:人生而無知,須透過文字不斷學習,因此,文字之功效對人之生存影響極大。 說明:於本節各則中,在「前題、假設、推論」和「定理」之間,多加一空行區分。為求清楚明白,建議統一格式。 十,出處:第一章、第三節、第八則、第六至第七段。 原文:推論:倫理道德可稱為人類之「智慧」;能傳播智慧之工具必具效率。 定理八:倫理道德為人間智慧,文字可溝通人類,故文字能傳播智慧。 建議:推論:倫理道德可稱為人類之「智慧」;能傳播智慧之工具必具效率。 定理八:倫理道德為人間智慧,文字可溝通人類,故文字能傳播智慧。 說明:與第九點同。 上述建議多屬格式問題,其實有點吹毛求疵。如屬浪費時間之舉,還請明言,謝謝。 |
| 回應﹕ 不僅是「吹毛求疵」,且是「無理取鬧」! 需知,格式者:理解之圭臬也(參差乃提示重點,非對齊了事)!不懂充懂!今後請勿來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