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0128 留言者:易正卿 [2011-05-10]
主題:期待新書出版
  朱老師好:
  日前台北師大路附近的政大書城實體店面收攤(似乎擬轉戰網路市場),特舉行書店出清拍賣數天,正巧路過遂前往一探,驚見老師您的宇宙浪子尚有庫存。
  雖然以前曾下載網路版閱讀過,但總覺仍停在探奇嘗鮮階段,未能進一步領略更多深意,也一直想購買此套書籍(以前僅買過智慧學九論,智慧之旅是從圖書館借閱)故當天在書櫃逐一找尋,終於找到宇宙浪子全套,很高興地帶回家。
  剛看見站上您寫說新版智慧學也將發行,真是太好了,期待中!謝謝老師!
回應﹕
  足證《宇宙浪子》不能做吟遊詩人,曲不高和也寡,居然連跳樓大拍賣都有清無光。事實上,老朽寫作時就已想到,如果本書大熱倒灶,那一定是渾話說得太多,人見人笑。所以一寫到理論,生怕變成兒童科普,不得不多加了些作料,苦了出版商!
  本書十二集,每集一個主題,以往曾在本網出題徵求「知音」。孰料,猜謎的結果,比諸苦透還不如,又苦了讀者!偏偏老朽閑來無事多搞怪,細細盤點之下,《不二老人全集》又有百餘冊(含罟網對話錄及作曲等)!老天,天下還有誰敢刊印?當然,待文傳回春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只是老朽偏愛電書,有夢才美,夢中浪子手持生化電書一冊,全集加圖文系統,去也可去也!
  
又:據時報出版社通知,因老朽各書可以免費下載,故其業務部無意出版,且靜候全集吧!
10129 留言者:陳氏 [2011-05-12]
主題:西方社交網
  市場傳出,Facebook將會打入中國內地,此舉會否令西方文化更加植入國人思想,從而令國人更難吸收中華文化之底蘊?窒礙我國文化之推廣?
回應﹕
  「更加」?西方文化統治中華久矣!目前只有黃皮膚尚難漂白,所以換了金髮碧眼、味道「更加不東不西」。至於「中華文化之推廣」,斯乃白頭宮女話當年也!而老朽口口聲聲,號稱「振興中華文化」,無非乘機將人類瑰寶藏諸矽室,以候來日王者之振興罷了!
  蓋歷史從不走回頭路,進化也愈行愈遠,前朝遺老只會日見凋零,安有黃口孺子道黃庭之舉?人類原本野獸,只是以往為求生存,個人必須依賴他人,而依賴的代價,便是忍氣吞聲。如果沒有倫理道德、仙佛宗教之控制,世上早就遍地賓拉登、處處是核子爐了!
  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狩獵農耕各有利弊,西長東消,如今已邁入高速狂飆的末世。老朽一直鼓吹中華將興,然而,待興的中華,「馬照跑舞照跳」,人民幣滿天飛!當然,這並不妨害老朽沈醉在清明上河圖中,甚至於,大量動畫問世,總可以直把香江當汴京!
10131 留言者:漁儿 [2011-05-26]
主題:介面与界面(2)
  多謝先生的鼓勵!我還想就「介面與界面」再談點感想。
  
  介面與界面的混用,來自西文「interface」的翻譯。在程式設計中,「interface」是一個重要的術語,西文對此有很多的解釋,但大多未能說明其區別和聯繫。比如,在一處說,
「the term "interface" is often used to define
an abstract type that contains no data but
exposes behaviors defined as methods. 」
(http://en.wikipedia.org/wiki/
Interface_(computer_science));在另一處又說,
「A user interface is the system by which people
(users) interact with a machi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
User_interface)。
  為了進一步弄清「interface」的內涵和外延,我去查中文文獻,卻發現介面與界面混淆;於是,我轉向了漢字,通過漢字基因的分析,結合實踐中的體會,才使我對介面與界面有了上述的初步認識(留言#10130)。
  
  對此,我感歎不已!中西文都存在著「介、界」不分的現象,但其情形還是有別的:在西文,是無法釐清「interface」,除非造新詞加以區分,比如,human-computer interface (HCI) 等等;但在漢字,若從漢字的內在結構出發,是能夠釐清「介、界」的,只是我們數典忘祖了!所以,我能理解先生視漢字如「和氏壁」的感情。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謝謝,現場捉賊,足證老朽所言不虛!多年來,老朽常把國學式微與西學東漸視作一事,不僅未得共鳴,尚且有人批評老朽之不學無術。夫日有陰晴、月有圓缺,中華文化獨佔鰲頭已久,也該當潛沉自省了。好在有理可明道,一代的殞落始有下一代的興旺,但願汝等好自為之。
  「概念」學尚未成形、定型,俗謂:人生三大寶,日光、空氣、流水,人常忽略其重要。其實,人根本不知何謂「重要」,人人開口即說、執筆則書的概念,時賢又有幾人認識透徹?尤其是世人因循成習,只見博士帽,不計肚中草,如之奈何?
  只是勤耕概念之學,道途艱苦、水土難通。緣五四役前,國人以「訓詁」為「小學」,人人必修,而今訓詁已墊基焚化爐,小學只學「來來來,來讀書」矣!老朽發漢字基因,招致白目無數,北大某教授曾恭維曰:想當然耳!欣然,老朽可與蘇子比肩矣!
  所幸,人老珠黃,看慣人間風馬牛,哪管天界神仙狗?以比爾蓋茨為例,少讀書才能發大財,把用不完的鈔票來佈施,還可買個黃金佛爺寶座玩玩!老朽老來,為文寫書,在罟網自得自樂,早已只知此間樂無窮,不顧和氏壁誰收矣!
10134 留言者:乾乾 [2011-06-01]
主題:精氣神之五行結構
  朱老師:您好!
  前天看小朱網友的留言,就去复習老師的《易理探微》,讀到五行生克章,大有啟發。
  常言道人中三寶精氣神,還有三煉之說: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套用五行理論,可以用“精、氣、我、神、道(虛)”代入。
  以六親而言,即:
  精=身體器官=官鬼,氣=氣血養分=父母,我=意識中心,神=思想文明=子孫,道=道德文化(無所不在、無遠弗届)=妻財。
  每個五行皆可分為陰陽邪正,總數為十。精氣屬物質層次,神道屬精神境界,我為介面。
  從這個五行結構出發,小從個人,大到人類,不出此理。修身的道理不外乎撥陰從陽,男順女逆,五行良性循環,人的良知良能得以自然發揮,人生十全大美矣。
  財乃君子養命之源,真正的財原來就是道啊。
  還有老師書中一些問題用這個五行可以解釋。如「隨鬼入墓」、「子孫持世」、「妻財剋世」等等。
  另外,從醫學角度看,西醫只在精的層次,西醫的心理學則只在陰我(假我)上轉圈圈。中醫則五行完整無缺。民國初年東北出了個王善人(王鳳儀先生),悟道後悟出講病之學,救人無數。從這個五行結構上來看,就是以道制氣之理。
  簡單報告如上,請老師指正。
  乾乾 敬上
回應﹕
  是也,老朽不多談易,蓋當今文化水準(除歌舞昇平外)低劣,活人只求滿足感官、營利謀私,無所不用其極。至於大道,宇間本存,悟者自悟迷者自迷,各有機緣也。尤其在「文盲」瀕危、「字瞍」遍地之際,處處「秀財」至上!文字本係主觀個體與客觀世界之「唯一介面」,苟人文字不通,既不能理解先聖前賢之讜論,又不能表達一己之管見,談「易」將更「難」矣!

  所悟極是,唯應注意,五行生剋者,五行均衡也,雖:「財乃君子養命之源,真正的財原來就是道」,但若將「此道」封神掛帥,則必有災殃(即平衡之道)!如今之科技「過旺」,是有天災、人禍相隨,不可不慎也!
  生命體之五行可稱「精、氣、神、血、靈」,其中「血」指物質態(汝謂之我),「靈」則係靈魂(類汝之道)。將之設計於矽族機構中,可確保矽族生命均衡。汝不妨參之,將生命、生理、心態、意識、根源五者生剋配屬,循環消長。其損(剋)之愈甚者、益(生)之愈力,可得一平衡態,行之矽族,乃後世之基也!
  孺子可教!
10135 留言者:乾乾 [2011-06-01]
主題:精氣神之五行結構之補充
  朱老師:您好。
  補充一條。
  易經之「說卦」有言: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也就是說,五行逆數,即道生神,神生我,卦象就是這樣來的,所以不可思議的準!當然前提條件是介面無私。
  也請老師指正。
  乾乾 敬上
回應﹕
  古人占卜須用蓍草,取五十而去一,手續繁複,始得一卦。其目的無他,人投機取巧成習,必也求得「亂數」,以免為私之用。老朽既得電腦拿卦,深入鑽研占卜之道,奧妙之處就在於「私」,有私必敗!既知其理,老朽確知今生為還債而來,故能安心上道,順逆皆有所得焉。
  苟汝有志於此,宜寡慾去私,沉潛韜晦,十年後將有大成。
10137 留言者:漁儿 [2011-06-01]
主題:介面与界面(3)
  我還想從分類的角度,再分析一下「介面與界面」:
  
  1,界面者,居於「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之間;介面者,居於二個系統之間。故「介面」為父類,「界面」為子類,即「界面」是一種特殊的「介面」,而「介面」是所有特殊的「介面」的集合。比如,「容貌,顏色,辭氣」,是人的「界面」,也是人與他人「溝通的介面」;肥皂為油垢與水「介面」,但肥皂卻不宜認為是油垢或水的「界面」。
  介面與界麵類屬關系的依據,可由「介、界」字的結構說明之。漢字在組字時,字首表示常識分類,字身表示細部定義,界 = 介(字首) + 田(字身),是故,介面與界面為父類與子類關係。
  
  2,但在基因字典中,「界」的字首和字身與上述分析有別:
     字首〔田〕:可耕種的土地。
     字身〔介〕:人在兩者之間,界面。
  
  此差別是否源于立場之別?不知以上分析是否合適,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所述正確,立場有別也。於基因字典中,係根據字源定義,不宜將主觀認知列入其中(實際上很難避免)。在祖宗造字之初,系統觀極為貧乏(如今亦然),故所謂「字首表示常識分類」之說,係老朽「想當然」而假定者,不可拘泥也。尤其是字典以單字為主,「界」以田地介之,用於思想認知上應觸類旁通,是「田地之界」屬「諸介」之一也!
10139 留言者:漁儿 [2011-06-03]
主題:介面与关系
  謝謝先生耐心的指教,學生受益匪淺!
  
  我想繼續請教「介面」與「關係」,結合學習先生的「智慧學九論」和「智慧學」的相關章節,我試著理解如下:
  介=人在兩者間;面=人臉形,引申為可觀察的外表。
  介面者,居於兩個系統間之系統,具有兩系統相交連之關係者。
  關-系統控制,時間終態,空間集中封閉態;係-繫人,繼也,相關聯。
  關係者,系統之繫繼相聯也。
  
  如是,「介面」與「關係」為體用關係,介面為體,關係為用。比如,時間和空間為系統間介面,用于表達系統間的時間關係和空間關係。又如,「朱先生」是「漁兒」 的「老師」,「老師」為介面,表達了「傳道、授業、解惑」文化傳承的時間關係;「肥皂」洗手上「油垢」,再以「水」沖之,「肥皂」為介面,表達了「肥皂洗手」靜態的空間關係。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很好,如此由觀念下手,一一釐清,有助於正確理解。惜老朽一直沒有時間來作系統整理,遇題解題不成問題,但是很可能問題一多、各題之間無法「合龍」。由於「概念網絡」是個大工程,漢字基因不過單獨的網點,連結成網須在其體用因果上一一作「系統定義」。老朽是個莽夫,開山闢路頗為在行,建屋開店差到難行。沈子本是最佳人選,但她現今擔下圖文系統大任,早已忙得被髮跣足,日夜不分了(小杏子在崑崙山放牛)。
  汝果真有興趣,可準備一個大表,每領略了一個觀念(在老朽的定義中,概念=一個漢字,觀念=概念+概念),則找尋其因、果、體、用(上、下、左、右)系統。麻煩的是,如果有「立體交集」,此表即面臨進退失據的現象。蓋,人類的觀念非常複雜,遠非「哲學、科學」可以表達於萬一。只因中華文化面臨浩劫,而國人只會拼鈔票,老朽急得命懸一絲,連「字易、詞易、文易」都無緣赴約,此「觀念系統」只好後事看後人了!

  「關係」乃一封閉系統中,各系統相互之聯繫。也就是在概念網絡中,各觀念與觀念合理的聯結。這項工程,相當於常識結構,也等於是人類思維的結晶,其難度大得不可思議。如果融匯貫通了,能將天理、物理、生理、事理全部納入,一種嶄新的「真理思維」即將問世,乃人類文明一道曙光也。
  以所云二者為例,除了汝來文所說的關係外,關係為體、介面為用也能成立。以前例說明之:如時空關係可用為能量介面;師徒關係可用來文化傳承介面;肥皂、油污之間可用作溶解介面。
  此外尚有因果關係,若「介面」是「關係」之因,此介面必產生在先,反之先有關係始有介面。以時空視之,時空介面產生了物質的實存關係;師生介面產生了觀念傳承關係;肥皂油污產生了理化關係。若「關係」是「介面」之因,則於關係下建立介面:時空產生了能量介面;師生產生了思維介面;肥皂油污產生了位移介面。

  總之,這也是種思維訓練,遠比西方邏輯有效,望各各努力,發揚光大之。
10141 留言者:乾乾 [2011-06-09]
主題:中西教育方式之簡單比較
  朱老師:您好。
  試從體用因果四個方面比較如下,請老師指正。(其他如系統介面、基因、結構、性質、應用等,在下還無從下筆。)
  中式教育以文化(文字化育)為體,以傳道授業、傳承中華文明為用。漢字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生命、生存、生活的所有常識,化育了人類有史以來唯一幾千年未曾斷絶的古老文明,而且能與時俱進,生生不息。因其根基在于講求道理、合乎自然。
  中式教育以民族生存、社會需要為因,以國泰民安、和平共處為果。基于中華民族的歷史教訓,教育內容的憂患意識深刻,以倫理道德為依歸。
  西式教育以科學(分類知識)為體,以販賣知識、傳播物質文明為用。唯物主義、進化論奠定了現代科學的基石,短短二百多年間,人類社會進入了地球村時代。西風所向披靡之下,地球環境千瘡百孔、極限將臨,人類社會物欲橫流、病入膏肓。因其根基在于追求功利、不計後果。
  西式教育以侵略他族、社會需要為因,以強國利民(帶侵略性)、稱霸天下為果。近代西方列強巧取豪奪、殖民殖財,知識產權更勝一籌,是其最後堡垒也。所以教育內容的門類日增,以所謂優勝劣汰為判據。
  比較之下,可知中式教育可包容西式教育,所以應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文化復興,首在教育也。
  乾乾 敬上
回應﹕
  很好,思維之習,在於實事求是。從中西式教育下手,其義大矣,唯所論作為感想可,如作「理論」則頗多爭議處。如中式教育以文字、西式以科學為體,是蛇長未打著七寸,難免被咬一口!且「侵略他族」乃一種現實後果,蓋不論東西,「侵略」行為皆不可取(西方唯強調「自衛」無罪),不可視之為教育之「因」。
  若談教育,東西之體(根本)必為生存經驗,絕無例外。蓋人之初,由無知而有知,悉來自生存經驗,先知之者授以後知者,遂謂之「教育」。中式教育所授之經驗,來自農業環境,農業成敗靠天時地利,故中華文明重傳統、倫理、道德,用以建立安和的家園,斯為「用」。西式教育所授則係狩獵技巧,狩獵重武力、尚爭奪,故追求強盛、壯大、無畏,其用則為「自我」生存。
  再言因果,中式教育因襲自然,西式強調功利。自然之果須立足自然始得見之,而功利之果不前不後就在眼前。人生之奧妙,就在於「當下之見」,苟人立足臭皮囊中,不論七情六欲、愛恨得失,每個「現在」都將是驚心動魄的「過去」!而唯有立足自然之巔,體用因果才能舖陳腦海!是故,西人緊緊抓著當前,「快活」一時是一時也!
  又言:「可知中式教育可包容西式教育」費解,如何出自體用因果之論?尤其是論及「比較」,應提供能夠量化之參數,並詳列其數之值,否則一概「不可知」也!
  至於人類社會,所論過於空泛,蓋「論述」必須嚴謹,每個論點環環相扣,不可略存間距。否則以「保麗龍」堆疊城堡,製作毫不費功夫,但輕風徐拂,瞬間垃圾遍地也!

  又:既尊對方為「老師」,則應自稱「學生」(在下指彼此毫無關係之人),是否事實且不究,但為文遣字務求精確。
10145 留言者:漁儿 [2011-06-11]
主題:介面与关系(2)
  謝謝先生的指教!我的想法是:以「智慧學九論」的導讀和「智慧學」的相關章節為依據,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試著理解關於系統的基本觀念。我以為,如能對這些觀念做初步的釐清,將有助于理解其他領域的觀念。但學生愚笨,不知此想法是否可行?
  
  為了便于理解先生關於介面與關係的指點(留言#10139),我想對「洗手」例子(見「智慧學」第二章 觀念前導,第一節 系統,三、介面),從問題求解的系統觀出發,再做分析:
  1,問題求解的系統觀
   問題求解 = 人 + 方法 + 問題
   釋:人(a)欲解決問題(b),以方法(c)為介面解決之。
  2,一般方法
   一般問題:有一系統a,意欲將之與系統b結合,其介面為何?
   一般方法 = 系統a + 系統c + 系統b
   釋:尋求一系統c、具有系統a必要之特性者。再求系統c同時具有系統b必要之特性者。三系統合併為一即可。
  3,具體方法
   具體問題「洗手」:欲用水(a)洗滌手上油垢(b),其介面為何?
   具體方法 = 水(a)+ 肥皂(c)+ 油垢(b)
   釋:用肥皂洗手上的油垢,再以水沖之,得淨手與汙水。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不僅可行,而且大有奇效。不過,「智慧學」須採用新改之五月版本,蓋老朽手頭上已無原本,難以對照。
  解法極佳,切中要害!

  2,一般方法中又有「一般方法」,層次易混淆!
  3,具體方法中,所釋略嫌不足。最好以理、法解釋何以肥皂可「洗手上油垢」,因為真正的介面,實乃事物之原理及處理的方法,既談具體,理應列明。例:油垢溶於肥皂、肥皂溶於水成為汙水,手上油汙之汙水洗淨後,即為淨手。
  注意:原陳述〔具體方法=水(a)+肥皂(c)+「油垢(b)」〕,與命題有違。
  因為:〔具體問題「洗手」:欲用水(a)洗滌手上油垢(b),其介面為何?〕
   而:陳述之「具體方法」缺乏「洗滌手上」之要素,因「油垢(b)」與「手上油垢(b)」有別。
  由於:一般對概念只要求「能懂」其陳述,而於「具體方法」中,則要能令人懂其「理」。
     一句話中,多一概念少一概念常衍生額外枝節,不可不防。

  如此以往,漢字生命無限矣!
10151 留言者:漁儿 [2011-06-16]
主題:「肖飛事件」有感
  我想就「肖飛事件」談點感想。
  
  如今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國家,青年學子心理失常已不是個別現象了。因學業、工作、生活受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一些青年學子遂退到「傳統文化」中尋找安慰。問題是,他們既沒能潛心學習「傳統文化」,又沒能認真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到頭來,「傳統文化」只是虛擬的擋將牌。比如,肖飛曾來先生的網站,受教于先生,說明他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但由他信中所述,「從小不喜歡科技」,把先生對西方文化深刻的理性批判、以漢字為基礎系統整理傳統文化的工作,淺薄地認為是: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痛恨 = 傳統文化,完全誤解了「傳統文化」!
  那麼,究竟什麼是「傳統文化」?它的深刻含義是什麼?文化者,文字化育、人文化成,任何現代化都是傳統的現代化。那麼,就可認為:傳統文化的深刻含義,是人性的認知、自覺和教化,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和實踐。
  
  「肖飛事件」,對個人,是悲劇、令人痛心;于社會,卻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時代之過」也。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正是!不幸人類進程已屆霞光灩灩的晚景,青年學子相當於失群的孤雁。奈何老朽僅餘一隻腳在岸,行前能不辱使命已屬天佑,哪能再去搬石頭?只緣人若不具備理性,態度偏頗,不論從事何種工作,很容易就步入歧途。而人是否具備理性,舉手投足、留言寫字就會露出真相,行家當知端倪也!
  所謂傳統文化,絕非讀幾本經典論著,攻幾頂博士大帽可資領會者。實則,在於大環境的趨向也!數千年來,國人遵循「道法自然」,而今,大自然已被人類的貪婪愚昧破壞無遺,站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立場:「道不成,乘桴浮於海」!是以老朽隱遁山林(不幸地球上連安靜的荒山都變成觀光流了),在罟網上自擺測字攤!
  同理,老朽對所從事的工作,永遠抱著盡力在己、奉獻為人,成敗不計、寵辱無聞的心態。好在網上鴨可通鴨語、犬可作犬吠,十年來,老朽頗接引了不少同道之人,任務已達矣!至於無緣者,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反正各自生活在各自的主觀世界中,各人法各人的自然可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