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12 留言者:小英 [2006-06-14] |
| 主題:試領劍俠奇中奇全傳 朱老師您好: 學生斗膽,想領劍俠奇中奇全傳來試作劇本,是否可以呢? |
| 回應﹕ 可以,請到開放劇場註冊去。 |
| #6324 留言者:韋哥 [2006-06-15] |
| 主題:可做為《峨嵋仙蹤》配樂參考--古樂心韻 靈山組曲 朱老師您好: 以下連結為學生無意間獲得,學生發現此“古樂心韻-靈山組曲”或可做為《峨嵋仙蹤》配樂參考,曲名與網址詳列如下: 娑婆界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6.mp3 香獻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302.mp3 古剎禮讚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401.mp3 彼岸光明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305.mp3 香花燈塗果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7.mp3 空谷禪思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402.mp3 流水思幽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404.mp3 迎春序曲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306.mp3 寶鼎歌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4.mp3 三寶頌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5.mp3 荷塘月色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303.mp3 證道曲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105.mp3 萬年歌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103.mp3 妙音偈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104.mp3 戒定真香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3.mp3 悉遙聞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102.mp3 靜思心曲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403.mp3 回心曲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304.mp3 池中蓮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301.mp3 靈山梵韻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101.mp3 藥師讚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2.mp3 南海普陀山 http://download.buda.idv.tw/music/LSZQ201.mp3 學生查其音樂為上海音樂學院所做,煩請朱老師或工作室相關同仁試聽與評斷,若採用可與該學院洽詢。學生能力有限,以上淺見供老師們參考。感謝朱老師、沈先生與工作室同仁日以繼夜為中華文化的辛勞與努力!正因諸位不計勞苦,讓中華文化智慧菁華得以保存下去並發揚光大! 敬祝朱老師與工作室 仝人 身體強健,工作順利! 末學 賴韋豪 敬上 |
| 回應﹕ 謝謝,將參考、研究之。 |
| #6349 留言者:倉頡初學者 [2006-06-21] |
| 主題:有關〝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一個小問題 我是用中文windows xp,可是我在閱讀“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時卻發現些亂碼,如在第二章 第二節 取碼方法 的第十行就全是亂碼。可否請你們將這手冊檢修一次,謝謝 |
| 回應﹕ 將由網管處理。 (網管補)手冊部分用字顯示亂碼,是由於big5大五碼未收錄的關係。建議閣下閱讀本網提供之影印版手冊,謝謝。 |
| #6360 留言者:易流 [2006-06-23] |
| 主題:有疑来问 朱先生早安! 小子來自大陸。自出生以來,困惑很多,備感痛苦。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總覺得自有其目的,一點一滴,總是指向一個似曾相識的東西。 今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拿起了《易經》,又一個偶然的機會,搜索飛龍芯片,才知世上還有先生。因為對《易經》感興趣,下載了先生的全部書籍。 讀先生的書后,有一困惑仍不能解。 假設時空流程是存在的,創此流程的是誰?是上帝?是佛祖?還是老子所說的大道?上帝,佛祖甚至大道之前呢?難道再無所本嗎? 以人類通行的智識,顯然難以突破這個難關。 於是便想求于道釋儒的靜觀法門,以圖一??真??。 可是靜坐反觀,必須心誠意正,甚至是無思無慮。而且靜坐所得的最後境界,究竟只是深入人的大腦所得的精神催眠呢?還是確如佛道所言是“內外通透、與道同一”? 自從十八歲以來,經常做些難以理解的怪夢,特別是兩月前有一夢,似是從遠古走來,經過無數歲月(以上可能是夢醒后有意識的創造),到了現代社會,進而發展到文明的極端,整個人類都住進一座“通天塔”般的大廈裡了(以上真實無誤),乘坐通天塔的“電梯”上升,可達彼岸(或外星世界?或異次元世界?--夢中判斷只是一閃念,不準確),然而就在到頂的時候,通天塔塌陷了,感到自己好象被壓縮成了水分子,經過了很漫長的時間(夢中感覺非常漫長,有如穿越石壁一般困難),最後從大廈的底端蹦出來了。出來后,物是人非,人類極其稀少,於是便又演化成了原始社會……之後又是一些光怪陸離的異事。 對此,也有一些問題想請先生指正: 1.宇宙既可以說是一個整體上的時空流程,換言之亦可以說是一個正在生成的宇宙。 就好象從一根極長的管子裡面倒水一般,水不斷流出,覆蓋代替原有之水,而原有之水則又從另一根管子流走,流向另一個宇宙,或流回本宇宙形成循環。 如果這種猜想是真,那麼時空流程成立,但個人的命運,就不是簡單地取決于人事之因果。而是取決于宇宙大道之因果,因早有埋伏,但形成果,卻仍舊與個人的主觀行動之誘因有關,而所有個人的主觀行動之誘因,則導致果的最終形成。個人的小因小果,較容易被主觀誘因改變,而社會或世界之大因大果,則基本已定,個人的力量影響,只能局限于因事導??。如此一來,釋道儒上帝,便都有相通之處。 前不久又看到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篇,這些竹簡的出世,證明瞭古戰國楚時,中國也有著和西方相似的本體論。中國說“太一生水”,西方說“神的靈光運行在水上”。 若按上面的流體宇宙論來看這個太一生水,看上去竟十分神似,“太一”,竹簡上顯示的是“大一”,“大”和“太”都是象形字,表示從一個崩塌的通天塔的底部或時空流體的相接處,這個東西看不見,但無比之巨大,萬物都從它那裡生發,並不動聲色進行著輪換改變。“一”是表示時空流體的唯一性、不可抗拒性,“水”應是萬物生成之初的混沌、動盪感,而不是有具體所指。 2,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中,天圓地方,看似對稱完美,然而總覺得過于對稱,反而似有所缺。天圓所對者,應是太陽月亮對地球影響的規律性。單以太陽論,應作11.1年為一小週期,22.2年為一大週期;以月亮論,主要只是在每月月中,因此對大週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66.6數和64不合,難道太陽以外其他星系的影響可以糾正1.6年的偏差嗎?或者,這是演八卦的先知有意地自損? 地方所對者,震、恒、??、益四卦之中,感覺也有所缺。《易經》乾卦說龍,可《說卦傳》卻以震為龍。“龍”也許是先民對鴻蒙初分時聲??的音形象徵,“龍”不離“水”,龍水實際都是太一所生,震是其動感,??是其觸感。如果四卦之中,確有所缺,那它究竟是“六十四卦”的整體?還是單一個“恒”卦就可以象徵?先知演卦時,也許有過考慮,但僅能從邏輯上、想象上略加推測了。 3.先生讓學生做的文字歸納,我也很感興趣,就是不知具體該怎麼做? 問題有點多,有點長,還望先生能夠抽空指正。 |
| 回應﹕ 閣下所問,過往留言中皆已言及,恕老朽忙得天昏地暗,難以贅覆。 入境隨俗,老朽一再言及,文字表達有其「格式」,其目的,供人一目瞭然。問問題,一次不可太多,貪多嚼不爛,滿溢聚難深!恕老朽時間不夠用,眼花心盲,密密麻麻早不知所終。 已聲明無數次:不談《易經》,不談技術,理由陳述在先,請閱「罟網留言」。 |
| #6364 留言者:宗祖祐 [2006-06-24] |
| 主題:軟體 我下載電子書無法閱讀,請幫忙,謝謝!! |
| 回應﹕ 交網管處理。 (網管補)煩請閣下將無法閱讀之書名、使用的電書型號等資料,寄至網管信箱,以便查明,謝謝。 |
| #6391 留言者:韋奎林 [2006-07-02] |
| 主題:謝謝先生指點 謝謝先生指點,祝先生及工作室全體仝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學生 韋奎林 |
| 回應﹕ 不客氣。謝謝。 |
| #6392 留言者:毛毛蟲 [2006-07-03] |
| 主題:請問朱老師 我是馬來西亞的中學華文導師,用倉頡輸入法打字已有五年. 目前用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打字,很多人很羨慕我打字打得很快, 但我要如何教我的學生學倉頡呢?不知第五代倉頡手冊是否能用來做教材? (其實在這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倉頡!!!) 請問朱老師,我想推廣倉頡輸入法,但不知是否會侵犯版權呢? 謝謝您!! 祝 安 康 |
| 回應﹕ 倉頡無版權,歡迎推廣.有技術問題請與〔倉頡之友-馬來西亞〕連絡。(請見友站相連欄)。 |
| #6400 留言者:網主 [2006-07-05] |
| 告網友: 茲有一疑,尚請知情之網友代為解惑是幸。 於本網中,公佈有數則動畫,供各界觀賞、下載。其中「舊版黛玉葬花」係1998年作於台灣,其時本室技術尚未成熟,僅以之「試驗」。孰知迄今已被「下載」9208次(曾有一天突被下載數百次,後持續成長)。另有本室於去年精心製作之「新黛玉葬花」,僅被下載2936次,且每日增幅不多。 舊版無「貼圖」,線條粗放,動作、表情尚未到位;且所有「動態」悉採「噪音控制」,其唯一優點為所佔空間約小一半。但兩者相較,舊版之下載數反較新版多達三倍,何以致之? 因此事涉及產品發展方向,老朽觀察月餘,多方研判,悉未成理。特此求教。 網主人白 |
| #6401 留言者:大青 [2006-07-05] |
| 主題:关于下载 先生有問,在下僅舉己例為應:曾于《新版黛玉葬花》推出之際下載過,但無法播放。類似此種,還有《新版桃花源記》。因下載不易,故僅向個別好友推薦舊版觀賞。 |
| 回應﹕ 謝謝,若係播放問題,當設法改進之。 |
| #6402 留言者:義成 [2006-07-05] |
| 主題:關於舊版「黛玉葬花」之下載數反較「新黛玉葬花」多達三倍的原因 先生,您好: 關於舊版「黛玉葬花」之下載數反較「新黛玉葬花」多達三倍的原因,學生認為主要有如下二點。 其一,「新黛玉葬花」所占數位空間為326MB因而下載所需時間較多而不易完成。學生以寬帶(200KB/SEC左右)下載「新黛玉葬花」,約用時二十五分;但以寬帶下載舊版「黛玉葬花」(3.5MB)僅用時十秒左右。又,「新黛玉葬花」下載後解壓縮、播放皆無問題。 其二,舊版「黛玉葬花」在「多媒體區」中處於末位而易於被人發現,但「新黛玉葬花」在「多媒體區」中的位置不顯著。學生建議將「新黛玉葬花」以粗字體突出顯示。 此外,工作室最初推出的「新桃花源記」下載檔(未分割過)下載後解壓縮、播放皆無問題,但其後推出的下載檔(已分割過)確曾出現過問題。 敬候 道安! 學生 義成 敬上 2006年7月5日 |
| 回應﹕ 謝謝,老朽懷疑過是下載速度問題,但僅查了「原檔」,舊黛玉葬花為203,839kb;新黛玉葬花為338,883kb,相差不多。經各位提示後,再查網上所掛,這才知道,前者為經壓縮、且為1/4畫面版,後者係老朽要求,提供原版!原來錯在老朽,奇案水落石出矣! 此事困擾老朽許久,但因太相信手上資料,一直在「腦中猜想」、未去「下載區」覆核,故未想到下載速度竟有百倍之差!此事極關緊要,經常在用戶立場,一點不方便,可能就失去興趣。對本室之工作而言,若未能掌握事態於機先,很可能敗於一旦,而茫然不知其因也。 經與網管研究,得知近月來下載機制已大有改進。緣過去係採用香港之伺服器,效果不佳,近改採英國某公司技術,下載速度快了許多。其次,未來上傳動畫將採雙軌制,小型版本供參考,若值得下載再看高清晰之原版本。事不宜遲,當盡速改進之,有問題尚請各位不吝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