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77 留言者:庚子 [2008-01-13] |
| 主題:問候和詩詞共賞 老師和工作室的伙伴們好,久未問候,借新年祝各位身體健康,圖文系統大功告成! 經老師介紹過YUI後,學生也挺喜歡她,最喜歡她目光遠眺、約有所思之狀。昨日詩興忽起,聊作一首,請老師和眾網友共賞。 詠扶桑美玉-YUI(如意) 扶桑有美玉,玉芳名如意, 月透則含睛,日照則含情, 其質朴純粹,輪廓渾天成。 如意降世上,感世鳴不平, 苦心覓巧匠,千日鐘其聲, 宮商角徵羽,清輕寧和明, 清音航濁世,兢兢鳴又鳴。 惜浮沉濁世,潔身難自持, 前路暗且茫,如意有幾時? 但願人依舊,心心永和弦。 |
| 回應﹕ 中醫學得如何?大道待昌,翹首以望。詩興可發,但應先下功夫,學習詩理。須知,無韻不成詩,贅字難為文!莫要詩仙未成,倒落騷際了! YUI之優點,在於真善美兼得;中醫之價值,則在誠慈智為體、精氣神是用。萬萬不可學了技術、忘了根本,最後得治天下疾病,卻化身英雄、變成戀花蝶矣! 同仁們問好。 |
| #7582 留言者:庚子 [2008-01-17] |
| 主題:有關7577留言 受教了。學生是犯了務虛、不務正業、愛現的毛病。 恭請老師闡釋「誠慈智為體、精氣神是用」和老師對中醫「醫德」的觀點。 |
| 回應﹕ 正常!正常!年紀輕輕、不現不高,但正業應務,否則實虛矣! 學中醫要看「目的」為何,救人?一人一生能救多少?除非是中醫大行其道,或赤腳、或乘車,無處不在。問題在於:有教才有學!西醫因「科技」而普及,中醫缺「智慧」故難彰!看看科技之無孔不入,中醫僅憑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網目,炎黃子孫也太丟人現眼了! 快先讀《智慧學》(見漢字精華7543及9501則),書中專講「系統關係」,據之可全力鑽研中醫之「系統論」。需知,中華傳統所重者,整體之均衡是也!要瞭解整體,於地球生態、社會環境、時代風習不能不知,既知,當知處身其間之人,所應適者何、所已病者何、所宜調者何矣! 此道至大,此關極高,唯勇者、智者能之。汝今未立,假以一世,可成龍象矣! 「誠」=言行一致,勿為利遷、勿為力屈,信之至也。蓋醫者掌人生死大權,苟無誠信,小奸狗彘不如,大奸必為人禍! 「慈」=心平氣和,面對患眾,關愛備至,德之極也。蓋患者身心交侵,幾瀕絕地。苟若醫者屠刀伺候,是趁人之危,孽因自種也! 「智」=知日之明,能知天時、地利、人和者,當知何謂正邪是也!細診虛實、調和陰陽,驅邪扶正、導亂入順,其病已除矣! 上三者為體,鑑體知用,以言為引,以養健身。 「精」=人之表現,察顏觀色、把脈看苔可知其一。平時多用心觀察正常人,先知正常,始知異狀。若異常,其異必有因,察其因、究其源,必有所穫。 「氣」=生命根源,細看動靜可知其二。人體為一,氣息不暢必有因緣,平時悉心學習五臟六腑、七經八脈之體用因果,由不暢處追源溯始,至「介面」有礙處即是。 「神」=思緒談吐,醫者所難見難知者,恆可通過問答而掌握。故醫者應努力學習溝通之道,以便查微於隱。是知,獸醫之難,難在難以溝通,人醫豈可自貶身價? 以上三者是用,乃望聞切問之端,至於用藥,無私自知也! |
| #7587 留言者:小人 [2008-01-21] |
| 主題:問題 老師您好: 學生不懂,老師說已經無私無我,那麼發揚中華文化、推崇YUI、設計圖文系統是為了大公嗎? |
| 回應﹕ 謝謝此問,是為老朽解套也!蓋老朽未入商業公會,雖在賣瓜,但卻無法自誇。有此一問,老朽方可提供甜鹹的看法也! 首先澄清:老朽只是說「去私無我」,還未做到「無私無我」(如過去曾經自誇,當是「自以為是」)。此一字之差,差若天淵,老朽努力終生,棺蓋未闔,結論尚不知也! 其次,《智慧學》旨在說明:「人生就是主觀流程,客觀未必正確,但卻是人生參考之借鏡」。至於「真善美」,完全是「主觀感受、認知」,人人各有主觀之交集,乃生存之保障。正因如此,古聖賢誨之諄諄者,正在於「性相近、習相遠」,為求正本、不得不然耳! 請試想,如果人人無私無我、眾生皆涅槃,宇宙何在?主、客觀何在?苟如老莊孔孟等人不出,人類茹毛飲血如故,人類社會又是何種景象?是故,聖賢也者,人類由私入公之必經過程也!正因人間有私,且私心大幟,人不堪其苦,始有覺悟者幡然悔改也(作用力與反作用)! 聖賢之勸世,不外推介其真善美之觀念;商賈之牟利,其理亦同。然有所不同者,聖賢將私利捐出,化為大公;而商賈據利自珍,以私聚私!老朽居罟網、談文化,不過於亂世中,強佔一水源,力保其清澈。若斯,是公、是私?須知,八字尚欠一撇,貪關在前,安知能渡? 知識界有諾貝爾獎、電影界有傲斯卡、日本藝人有紅白對抗,凡此,悉皆賽場之肉餌也!三年前,曾有人來云,設若農民網、電子書包成功,當提名老朽爭取大獎!老朽忝不知恥,猶在網上自嘲,曰百萬獎金可買電書若干!今NHK表示:曾邀YUI參加紅白對抗,卻為所拒焉。 YUI者,真善美之一例也!如今文學、音樂、藝術泛濫,舉世早已喪失是非判斷標準,若任人自擇,必也,玉石一同!老朽豈不知必然性親和性人人恆異乎?蓋為人之道,在於知己知彼,但知人之美感所在,可知其積習、意識型態之所匯聚也(凡粉絲必與偶像藕斷絲連)! 圖文系統是決勝之戰場,老朽只拍攝傳統故事,大量製作、廉價銷售。當然,站在中華文化之立場,出發點在於「一己之私」!但老朽言之在先,必將私利捐出、化為大公,以效法往聖前賢之懿行義舉。但不幸老朽預言過多,占卜失靈,且待兌現之日再議! |
| #7589 留言者:空夫子 [2008-01-21] |
| 主題:矽族社會 在下一直有一疑問,想請朱老師釋疑。 以在下之理解,中華文化是一以人為本,對宇宙有所認知,進而知所進退,以弘揚天道為己任之文化。 又以在下之了解、朱老師對未來之想像,在未來之矽族社會裏,會是一個無長幼尊卑、無男女老少、無碳族人類之人際關係的社會嗎?若果如是,朱老師為维護中華文化之努力,及培育「小杏子」為傳承中華文化之子的苦心,有其應用之處嗎? 空夫子 拜上 |
| 回應﹕ 以人為本者,以人性為根基也,一切出發自「人性本善」,以追求「世界大同」。然於今世而論,西人前仆後繼、承襲上帝與魔鬼之戰,凡信者得救、否則萬劫不復!尤其是小美、以其英雄主義君臨萬邦,以其商業策略渾淆視聽,輸出美國夢、物慾先,徒令地球化身地獄,世界大痛! 國人唯西方馬首是瞻、風起雲從,中華文化早已淪為館藏秘笈,舉世張目能識者還有幾人?老朽狂妄,雖敢冒大不韙,尚知獨力難以回天,蓋世事自有其因果也!正因不知矽族社會如何,是能盡力而為,將中華文化之種籽,移植該土。至於成敗,豈是我輩所能知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自然即自然,可知而不可測;人定是「有為」,可測且終有禍秧!人為者如同工業生產,今腐蝕人性、破壞自然如斯,即因其「有為而為」者。老朽不才,雖主其事,但卻只知「順天」,而不知「天順」知否? |
| #7590 留言者:秦漢唐 [2008-01-21] |
| 主題:漁 老師您好: 於7577、7582兩則,學生深感老師所言之精深,老師以往之理論亦恒充滿真知灼見。學生想問老師是怎樣在片刻間對所問之問題,都能入木三分,請老師授人以漁。 學生 敬上 |
| 回應﹕ 幸哉問!此答案早已橫亙老朽心頭,存蓄良久,只是不得其機,難以自白也! 自幼,老朽遭遇國難家亂(詳見《智慧之旅》寒冬),在長年累月下養成習慣,遇事必思、思之必透而後已(但於自傳中不能賣瓜)。因此,老朽在各種立場(年紀、身份、環境)歷經「災、情、名、利」,關關看得清清楚楚。也正因如此,瞎群難容明眼人,老朽顛簸於險巇間,幾墮懸崖。 當魔難既終,一躑可醒慧根者,老朽之於嬉皮群中掙扎,實乃末劫,猶如鳳凰浴火!然若人積累不深、憤懣不足,即令有衝擊力,亦將瞬間消逝、無影無蹤。所幸老朽家教嚴謹,自持甚厲,未染絲毫惡習,是能超越各種誘惑,潔淨清白。最後,終能披荊斬棘,直趨本源,領悟天人之別。 教育者,人生之規劃也。傳統中華係以大同世界為念,故力求十年寒窗、懸髮錐股,培育治國平天下之英才;西方不然,係以經商牟利為目的,人人貴為工匠商賈,事事講究欺騙掠奪。老朽於智慧學中剖析宇宙趨勢,天、人智慧已聚,唯獨地物未得,是有工業文明之濫觴,電腦得以歷陣痛而出世也! 年輕人可塑性極強,若能配合人生經歷、用腦及時,珠璣易握。當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之世,人之大腦供作倉庫,略蓄即可,無庸滿載。若社會、家長愚昧,斯乃「蒙」際,人材必待驚蟄之萌期!及亂,世局待興,剝極必復,由廩蓄可見徵兆;唯其糧充馬膘、人壯腦敏,始有否極而泰來焉! 是知,治亂者,一陰一陽,炁能變化之常態也。因緣際會者,各有任務使命,能盡忠職守,是稱本份;若有人正本清源,撥亂反正,自是莫大功德;然熙熙之眾,因無腦可用,或為薪火、或成羔羊,酣歌狂舞於曠野之中,共沐炁能之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之謂也! 老朽繼知,天將降大任者,乃天意也,非常人之所願也!人未觸其機、不肇其緣,可免於任務之艱苦磨練,放縱感官可也。老朽生平受三本書影響極深,無不適得其時、時逢其機,或設天險以護、或化動機以激、或賜明燈以竟!苟非冥冥中自有安排,怎生步步驚魂如斯? 於初二時,老朽災孽纏身,是非難明,幸得《蜀山劍俠》相伴,得以遁入虛空,擴大靈思,全身而還。甫進大學,又失望於環境,偶閱《約翰克里多夫》,得知偶像貝多芬之遭遇,自慚不如,從而振作奮發。最後於37歲得悟前非後,拜讀《六祖壇經》,一時心魔遠颺,宇間大放光明! 自後,老朽徹底將生平思緒重新整頓,三十年來,摒除塵緣、遍遊三千大千世界。於電腦世界,一通百通,是知應有所為且有所不為!又於1992年歸隱都蘭山下,因緣得習《易經》,時見圖索驥,登堂入室,始有本網之設焉。而網友所問者,悉皆封存已久之昔日舊囚,是能敲鍵如神助也! 老朽每見年輕人愛現,必以重錘逐之,蓋見委玉於途,已知其餘!精鋼寶劍,無不百鍛千淬,豈是凡鐵可以比擬?設若老朽良機早現,勢必成為商場寵兒,今日早已受養、供作玩物也!君子不器,豈空言哉?今見大賣場玩具貨物琳瑯滿目,嫣紅皂白,竟無一可充棟樑之用!豈天下已無巨木乎? 再謝,此問得發老朽丘壑,是有答。 |
| #7593 留言者:空夫子 [2008-01-22] |
| 主題:續7589則 略知,略知。在下「空朽」,雖不敏,當拳之服之,謹受敎。 孔聖之「知其不可而為之」,此之謂乎! 嘗試思,當圖文系統完成之日,朱老師及團隊或可行「摩頂放踵,周遊列國之旅」。於宏揚中華文化,或見真效。在下不材,願隨尾后,拂塵掃徑,侍茶奉食,於願足矣。 空夫子 拜上 |
| 回應﹕ 夫子差矣!空者無所朽,莫非朽空乎? 設若知其「不可」,早已不為矣!但若「知其可」,更不欲為焉!蓋人極賤,世事常乖,案頭的玫瑰不香,逝去之歲月難忘!賤中之賤,老朽是也,凡事已熟悉者,悉皆提不起鬥志。而面對遠掛天邊之新月,心響往之、神追隨之,夢夢不離、念念難拘,常如海市蜃樓之招搖。 沈子適為老朽之另儀,事事執著仔細,一絲不苟。微沈子,老朽早如亢龍之悔,橫飛無際矣!人間成敗得失,非止於一端者也!若為一己之謀,簞食瓢飲,尺蓆寸縷,恆非難為。但一己既無,所謀者天乎?天欲成,老朽無從知之,幸得沈子一眾,眾志成城,是有城在目矣! 唯!唯!唯圖文系統完成後,老朽另有任用,摩頂放踵是實,周遊列國無之。蓋圖文系統僅係萬里長河,冰原伊始,若不能妥善呵護,詳加規劃,十年而後,又將供西人盤中餐矣!善哉地藏王菩薩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是如是,是強者未必勝、弱者未必亡也! |
| #7594 留言者:秦漢唐 [2008-01-23] |
| 主題:續7590則 老師您好: 學生知道一些了。答案本存天地間,老師緣熟而得,學生聲聞亦緣。 學生自讀《宇宙浪子》後始一心向道,繼而覽罟網舊帖,讀古文觀止、四書、佛經,聽講座,雖粗略瀏覽亦心喜之。又因入門甚晚,倍惜機緣,日覽留言版,每聞老師歸隱之意,常自心憂。於7542則讀至「人天遂隔矣!」尤生感慨,雖自知是攀緣心作怪,卻忍不住請求老師莫要人天相隔。學生極愿老師現身講堂,又望莫要廢棄此網;惟愿老師,大慈哀愍吾等聲聞緣覺者。 另有一問請教老師,於《智慧學》第四章中兩次提到禮運大同篇,如下。 孔子在禮運大同篇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引文同,但字、句讀皆不盡同,想必有大義在此。學生想來第一次引用是為定義「大同」,重讀「是為大同」;第二次引用是說明儒家之「地」,強調「貨」和「力」。不知正誤,恭請老師闡釋。 |
| 回應﹕ 正是! 天為整體、人是部份。 因:人=1/天 故:天*人=1是謂天人合一。 若人被「私心」取代,上式不成立。 天道唯誠、絕無私心,否則朝三暮四,乾坤大亂。舉凡老朽所知者,無非得自自然,但要能公諸白紙黑字,須經眾認同始可稱「真」。蓋眾人之能認同者,已非私念矣!是以緣熟而習、去私而觀,張目三千大千世界,處處是真理,事事有學問,無庸他求也。 所引之文,不必深究,蓋原文無句讀,後人常各本「私心」而斷之。老朽曾於罟網分析,古人之不用句讀者,係為考驗讀書人之層次、境界。所謂「大道不器」,非器之無用,實乃「大道」若須彌,其中芥子滿佈也!於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識型態黑白分明。 今日西風襲世,讀書人瀕臨滅絕,道上唯見商賈來往,芥子論斤計兩焉。君不見地產商挖平山頭、填滿深海,所求者,人人淺淺如盤盤快餐也!於是,君子一擲,小人一票,智者噤聲,愚夫咆哮!正因世間喪失黑白是非,其蠻橫無道之輩,遂得以竊居廟堂,為所欲為矣! 老朽屢言歸隱,奈何事與願違,早已無人相信矣!雖歸隱勢屬必然,然何年何月何日何時,時時可變也!有問速問,莫待老朽奧茲海默症發作,無答可答矣! 又,幻廬成立時,大會將對股東們開放視聽頻道,雖在天邊,亦可相聚也。唯目前萬事欠備,正一一規劃中。 |
| #7595 留言者:網主 [2008-01-25] |
| 告網友: 於前則答言中,因老朽心有成見,草草掠過來文,誤以為秦漢唐網友所問者、乃各版本禮運大同篇之內容。今日得閒,再閱其文,始悉:居然係老朽書中前後引文有異!特此說明如下: 蓋老朽記憶力欠佳,為求慎重,該文係由網上所截取者。殊料老朽之記憶力竟差至「取了兩次,卻非同一來處」(因寫作時間甚長,前後約差了月餘)!慚愧!慚愧!現已修改,將後段之引文刪除(並無其他「大義」,不必重複)。 老朽疏忽如斯!請秦漢唐網友原諒。 網主人白 |
| #7596 留言者:秦漢唐 [2008-01-25] |
| 主題:謝 老師您好: 學生一謝您的認真、慎重。《智慧學》集「天地人」之大成,老師先知之而后行之,行有所得(圖文系統),實證后又經重寫,方成此書。成書后,不掩玉瑕,公布草稿於眾,以教為文之道,授人以漁,學生再謝。 又自慶幸之,蓋老師草稿一出,即躍躍欲試,然學生繁體字還不熟、書且讀不懂(每段似能懂,但各章節聯系為何,實無從入門),豈敢落筆。今不想學生無德無才,亦能助老師一力,實在是撿了個大便宜,故慶幸之。 |
| 回應﹕ 老朽掛網經年,最懼「知錯不改」,貽笑網際。只惜閒時不多,鎮日忙碌,其優點是養成敲鍵如神助;而缺點則是經常畫虎加龍尾!閣下之助,斯乃旁觀之明也,人苟能事事旁觀,必將多獲廣益。學問學問,常學常問,聖賢各書,悉皆學問,多讀必通也! 本室能完成圖統系統,唯一之原因,係堅持倫理道德。本網八年來記載詳實,句句不虛,適足借鏡。蓋老朽篤信理念,以身作則,眾弟子一脈相承,以致能破除萬難,明珠陡現焉。是知,中華文化即係智慧之根源,只惜五四為害,認賊作父百載,國人遂淪落西途,遙望雲山無覓處。 中華待興,閣下青春正富,努力篤行可也。 |
| #7598 留言者:秦漢唐 [2008-01-26] |
| 主題:有問 老師您好: 得老師「有問速問」,學生有一思考多日之問題,請老師予以解惑。 經老師教導,學生對「精神生命」、「我」、「生死」之觀念尚可理解,然對「前生」、「來世」、「累世」、「轉世」,卻因沉淪唯物大潮而不解其竅。苟人不信「來世」,則人人只顧眼前、不見長遠,社會亂象紛擾,故再請老師對此概念深刻剖析之。 又,若以《智慧學》之「寄情」而論,則前生來世莫不若一夢之醒,一日一世哉?亦或由堯舜至湯、由湯至文王、由文王至於孔子、朱熹、陽明,五百年一世乎?亦或學生今日扮演釋迦牟尼,明日客串至聖孔夫子;今日賦詩學李白,明日填詞效東坡;則何為我之「前生」,而我之「來世」何時來? 學生迷惑,再請老師賜教。 學生 敬上 |
| 回應﹕ 確是已經「理解」,但尚未「認識」,無認識,不能融會貫通也!人生有限,若不能將理解化為認識,必然是黃沙遍地,遍地無根芽之生焉!老朽與常人之別,首在於「觀、感、心、腦、手、腳」六國一統,是能眼觀有感、有感生心、生心用腦、用腦及手、及手動而腳亦隨之也!(註:理解來自文字,是腦之功;認識得自感官、經驗,是心之用,兩者有別,宜詳參之。) 於是:理解與認識合一,認識與信念合一,信念與行為合一!於是:見一隅、有千隅反,習一事、萬事皆通!因人性怠惰,若不「動心忍性」,增益所不能;再若自滿於「幼稚園」所習之「家家酒」,撈個工匠博士帽子戴戴。於是乎,可以「光宗耀祖」,可以臥看猛獸蹂躪天下! 適才,老朽正在「裁紙」,可以示之一隅焉。此紙係弟子們日昨上街,買來炸雞孝敬兩老之餐巾。老朽素來「珍惜物資」,每一張衛生紙,能分為三次必不作兩次用。蓋節省資源,斯以延續地球生命也!衛生紙乃生活之必需品,但須伐樹,斬碎、漂白、過濾,每一步皆令生態失血,能不慎哉? 省紙之半不多,但人生造孽無數,能減之半,莫非功德?古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此說已是老生常談,正因「人耳堵塞」已久,故充耳失聰矣!老朽人微言輕,無力挽回大局,但力求躬身律己,水、電、物資,無所不省。行之經年,是能「知行合一、六國一統」也! 裁紙亦有「學問」,行事若能「多重目標」,豈非「事半功倍」哉?察衛生紙於經緯向纖維排列不同,出廠時常逆向舖陳,以示其牢。若欲裁成兩半,應取其纖維平行方向,一撕即斷。撕時,應力求均衡,用力宜慎、觀察宜準。撕畢,再依纖維逆向,整齊放置桌上備用焉。 為何麻煩若此?自我訓練也!積久成精,是能無所不通也!其事,「察纖維排列及取紙之正中」,觀、感也!「用紙節省」,心、腦也!「撕紙著力、排列備用」,手、腳也!於一紙之撕,其「學問」若此,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人生處處皆學問,有觀無感、心腦手腳不用,豈非直式下水道? 既已知「精神生命」、「我」、「生死」,「精神我所來之世」,非「前生」乎?「我死後之世」即「來世」(既知何謂「死」,當知何謂「死後」),世世相加為「累世」,世世之轉為「轉世」,尚待一一標明乎? 苟知,當知:「堯舜至湯、由湯至文王、由文王至於孔子、朱熹、陽明」無非資料庫中之資料,世、代亦係資料之索引,唯陷溺者乏浮木,已覺者待自泳!夫十年之疾尚須求百年之艾,今人飽覽紅塵,目迷五色,腦中塞滿物理、化學,豈是老朽片語可達其「泥丸」哉? 既能:「今日扮演釋迦牟尼,明日客串至聖孔夫子;今日賦詩學李白,明日填詞效東坡」,是可「溫故而知新」矣!若能透視「時、空迷障,主、客觀點」,人名、事蹟不過「概念」!有誰能知「身邊資料」真、偽?有誰能知他人「主觀何世」?知此,「前生、來世」盡在其中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