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438 留言者:網主 [2009-04-24]
告網友:
  凌晨貼了「山居樂」之製作法,及後想到做人豈可為德不卒?蓋其中最大之技巧,在於「圖屏」。為了圖屏,老朽費盡心力,終於做到得心應手,能在一棵老松樹後,看到松針根根、人影幢幢!
  其法如下(皆用Photoshop ):
  1,選一樹,須清晰完整,先將背景塗掉(塗法多不勝數,不贅)。
  2,濾鏡-銳利化:使圖形銳利化,使之明確。
  3,影像-調整:對比最大(向右拉到底)。
  4,影像-調整-取代顏色:令明亮拉桿至右端,另調整「朦朧態」至滿意程度。
  5,選取-顏色範圍:明亮處。
  6,選取-反轉。
  7,拷貝備用即可。
  8,若係3dMAX,則須將明亮處塗黑,以作主屏;再將所選畫面反轉,令成無色合用。
  總之,Photoshop 功能甚多,但任憑弱水三千,識者取一瓢可飲也!

      網主人白
9439 留言者:小人 [2009-04-27]
主題:問題
  請問老師:1,什麼叫圖屏?能不能告訴我?2,我是幻廬股東,不知何時可能開會?
回應﹕
  1,當然可以講,只是老朽素如大呂黃鐘,不扣不應!
    圖屏相當於「圖形屏障」,用電腦作圖時,若所畫層次超過一個,為使上層不遮下
   層,必須作必要的「通透處理」。處理之目的,在於令不具圖形的「紙張」透明化,
   其法即如老朽所介紹者。若不採用此法,得一點一滴地畫,相當費時。
    結論是:圖屏是只有必要形相,不會遮住下層的景像。

  2,談起幻廬,老朽只能說:人間自有人間道,萬事隨緣!自去年311事件後,老朽
   雖然未敗在「諸仙陣」前,但良心難安。蓋本室人少、責重,老朽鑑於時不我予,日
   夜逼迫弟子們趕工。如今,好幾個都是抱病上陣,尚是堅持不懈。
    我輩師徒如此無私奉獻,居然還遭到「陳三貴」逼宮,甚至勞動「天兵天將」!只
   能自侃「機兆於動」!一間小小私人公司尚且如此,國家社會又是如何?老朽原非人
   間人,何苦招攬業上業?職是之故,盡力而為為盡力,難捏幻廬廬難捏。
    老朽明知:大功之至、大難必興,雖為中華文化拼搏,但卻違背了道法自然。因此,
   老朽決定退居二線(實際上,一個年已73的古來稀,早該退場),不在其位,不謀
   其政,每日檢閱微圃儀仗,指揮電腦圖形,已經夠嗆了!
    投資幻廬事,且待圖文系統完工後再談。據老朽側面得知(既不謀其政,怎能再開
   愚口),年底海嘯退潮後,應有佳音(佳音不代表成功立業,只能說一定會水落石出,
   給社會一個交待也)。
    小杏子由沈子一人擔綱,常識庫(相當千科全書)包羅萬有,難度可稱人類文明之
   嬉馬拉鴉峰!此事雖無前例,但已接近完成。明年將於登記之股東中、慎選數位國文
   水平較高者,以陪「小公主」聊天(有蟲捉蟲)焉!
    圖文系統較難估算,因程式部僅剩八人,目前開始「製片」,已拍畢「無妄之災」
   第一場。理論上,能拍一場就能拍一部、有一部就能上千、百部!但是,要拍得好、
   要虛擬演員「通情達理、善解人意」,還需要大規模地測試、調整,將因果體用運用
   得純熟精準,急不得也!
    為此,老朽加緊步伐,已完成了多幅「三維國畫風景」。看來,如若不再遭「非人
   魔難」,明年幻廬將成茅屋。各位股東且稍安勿燥,先停、再看、且聽!欲成大事,
   不能只顧眼前也!

  3,不論如何,明年本室可望一切就緒(新居尚未完工,地下室雜物堆積如山,施工者
   人手不足,尚在別處兼差。同時「微圃」綠色天幕也正值攻頂之役,戰況激烈),將
   邀請股東們來此聚會。待各位親眼看到了實際狀況,再定投資與否。既是願者上鉤,
   老朽也可以少揹一個老殘詐欺的罪名!
9440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4-27]
主題:感謝
  老師您好:
  謝謝老師傳「國畫工業製作法」。學生初步研究此法後,發現學習此技法容易,難點在於提高國畫的鑒賞能力。
  又,﹟9437則言:「教學生們『學習之道』」。請問此係講座嗎?網友可有幸得聞否?許久未聽老師的新課,頗嚮往之。
  學生 敬上
回應﹕
  所言屬實,足證用心。技術也者,末流之謂,而「鑒賞、判斷」能力,斯為文學、藝術、生活之分水嶺。若欲增強自我能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乃不二之秘。其中,「禮」者,良窳之法度也。人之感官很容易「灰化」,是故於未成熟之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不可不慎也!
  禮記:「與君子遊,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小人遊,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則與之化矣。」今世商業系統當道,商人唯利是圖,刻意灰化人生、降低感官品質。蓋世人庸庸碌碌,無非骨肉精血,九成九貪戀食色,是有當今之金科玉律:舉凡「民意調查」勝者,必因漁獵!

  老朽來澳之初,曾擬一振頹習、以興辦「多媒體大學」為職志,不幸走訪大江南北,發覺連學校都已成為經商之少林!罷!罷!罷!既然灰化蔚為主流,老朽何必去淌那一池渾水?如今,國人連國文俱都灰化,社會上雞鴨喋喋難休之餘,談何音樂、藝術、戲劇、詩詞?所以,自掃門前雪,不必費心血!
  如今,老朽耋矣耄矣!守此小小罟網,但見清溪潺潺,游魚可數。借蔣捷之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老朽略改之曰:「而今聽雨屋頂上,神色自若也。成敗得失皆自然,一任人間、鬧亂百萬般!」
  「學習之道」簡單明瞭,值今「豬流感」當道,爛片(暴力色情者)不看、爛歌(流行數週者)不聽、爛言(損人缺德者)不說!凡欲學,必學「經典」;凡親近,必近善人;守信不阿、自持上進,三年不成,斯以十載;十載未得,努力終生!須知,一生不過一頁,匪百頁不能成書也!

  若有問題,不妨來問,黃鐘大呂,焉有不扣而鳴之理?夫丘壑之高,有一步可登者,登之無礙;有一日難竟者,必也備以乾糧;若係世界之峰,古今中外、探險之徒不計安危,尚前仆後繼;至於宇宙之極,二三子豈有足踏清風、手握明月,坐待甘霖從天而降乎?
9443 留言者:網主 [2009-04-30]
告網友:
  談起「多媒體大學」,是老朽百敗戰役又一篇。來日將攜返道山,聊廬鋪陳,供作紀念足矣!
  斯值老朽歸隱台東期間,因感都蘭鄉葉隆雄鄉長厚義,又恐台東好山好水被來料加工業所污,特製作了「都蘭計劃」。其事雖月淡雲高、無風無雨,卻驚動了新竹工業技術研究所幾位經理(記得是HQTV高清電視計劃之主持人),彼等專程赴台東,與老朽暢談多媒體之發展。
  此乃資訊啟蒙時代,行家過招,深淺自知。老朽見世人對多媒體茫茫然,無不以為只是一些電子商品。似此,台灣錯過了千載振翅良機,殊為可惜。事後,老朽寫了《多媒體劇作導論》,特攜去工研院,擬作進一步溝通。不幸,該書無人願意出版,帶去的只是電子文檔,可能永遠隱居硬碟矣!
  何謂「多媒體」?多種媒體耶?果然如斯,人間豈非「多人體」?所謂「媒體」者,供人類溝通之管道也。語言為人類文明發韌之始,繼而有圖畫、文字,遂形成文化。隨著文明之進程,文房四寶、活字印刷大行其道,人類知識始得以傳衍,人類文明方有今日之境況。
  在老朽這一代,正從頭經歷了電子媒體由無到有、由青澀到成熟之階段。一般人有眼有珠、但缺乏慧質公心,儘管沈醉網際,卻識不得主觀客觀二元世界之真面目。以至人人空入寶山,滿腹清泉味增湯,盡攬蔥綠蛋炒飯!再看看電視節目,究竟是五官六感當道,充斥著色香味追打而已!
  二十年來,老朽知時之未至,所謂因果體用者,先有因果、後知體用。目前多媒體硬體系統之建立係因,待人智漸興,精神文化之需求大增,可稱果熟。斯時也,後人循體謀用,由主觀而客觀,將一己之認知及心得,幻化成文字、圖形,藉著多種媒體與世人共享焉!
  有此信念,老朽不再急於催生「多媒體大學」,遂蓄意經營本網,將文學、音樂、藝術、觀念、技術、目標、方向一一散之於眾,以候緣熟自成也!

  此次因秦漢唐網友詢及若干細節,老朽深知,即令圖文系統大獲成功,也不過只是御花園之一角!難得有人發心一問,老朽不得不花蝴蝶展翅焉!目前尚在研究過程中,已製作(傳統國畫改良加工)數十幅,效果差強人意。關鍵在於老朽「大而化之」的性格,大樣甫成,細節皆未及處理也!
  再貼上四組畫形於「多媒體區」,解說如次:

  一、原始狀態:
    原1,在網上下載國畫一幅,老態龍鍾與老朽相若。
    原2,用ACD處理,經曝光-反差最大、光最強之結果。
    原3,再用去除色彩,使僅存輝(灰)度。
    原4,用Photoshop 去除天、水,以便供層次處理。
    原5,用Photoshop 著色,初步完成備用。

  二、合成態:
    合1,用Photoshop 天、水、景分別著色。
    合2,分三層合成,注意遠方之山,色彩較淡。
    合3,分五層合成,遠方為崑崙山,積雪封頂;其下有青山;近處危崖;再近為山
      居人家;最近處為「圖屏」樹木。
    合4,練習畫雲,先上底色,再用「橡皮擦」拭去多餘者。
    合5,將合3再加老者於窗前遠眺為第六層,畫中柳葉及盆景與背景相混,嫌多餘。

  三、組合態:
    組1,未來製片時,天、水之色必須控制,否則各景將各自繽紛也!尤其是天、水
      需「漸近色」,故專門設計一款底色,只需調節水平線高低即可。
    組2,拍片時室外圖形都將成為「背景」,故將有大量之「近景」作為「圖屏」,
      此圖假設為近景圖屏之一(合5之水平反向圖)備用。
    組3,一幅以組1為底色之三層圖形。
    組4,將組3作背景,於組2右側加一盆景(可與合5比較,效果較佳)。

  四、改進態:
    新1,四層圖形。
    新2,天上畫雲(有陰影)。
    新3,水中畫倒影(寧靜之景)。
    新4,天上加亂雲(騷亂之景)。
    新5,實景與國畫混合(背景雪山與近景徽式民居皆為照片)。
    新6,潑墨之桂林水景。
    新7,純國畫之景色。

  老朽之「水準」如此,技術雖在進步,「審美觀」已上櫃多年矣!後事尚須看後人,老朽責在「開拓」,若無疑問,公佈之圖形到此為止!

      網主人白
9446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5-01]
主題:實景轉化為國畫
  老師您好:
  學生見﹟9443則之「實景與國畫混合圖」(新5)後,一時想到:若用實景照片直接轉化為國畫,不也是工業生產國畫的一種方法嗎?
  學生又分析國畫與照片之區別,淺見薄識如下:
  1,國畫重意境,照片為實景。故慎選實景照片中有意境者,方可轉化之。
  2,國畫朦朧,照片清晰。用Photoshop 之模糊工具,可以略為改善;也可用濾鏡工具,進行大幅改動。
  3,國畫色彩少,照片雜色多。用Photoshop 去色,統一風格後再上色。
  4,國畫線條少,照片則較多。在Photoshop 中,手工簡化之。
  
  再搜索互聯網,得幾張成品如下(並附有製作方法):
  1,http://school.it168.com/special/pic_jc/2007-8/1821.shtml
  2,http://school.it168.com/special/pic_jc/2007-8/1837.shtml
  3,http://school.it168.com/special/pic_jc/2007-8/1839.shtml
  4,http://school.it168.com/special/pic_jc/2007-8/1840.shtml
  5,http://school.it168.com/special/pic_jc/2007-6/1308.shtml
  
  以上獻曝,僅供參考,祈請網上方家勿笑。
  
  學生 敬上
回應﹕
  很好,可就此方向努力,重要的是目標鎖定,即令為了興趣亦然。
  所提供之電腦國畫,效果不錯,緣一筆在手,諸家雜陳,電腦畫也不例外。只是老朽無意「成家立業」,所作所為唯求激發後人,既有該網,各位理應多多前往學習。
  再回答所提問題:
  1,意境皆來自實景,唯與「照片」一模一樣,所畫為何?故擷取實景之要點,再予以
    「轉化」處理,當以達到目的為是。
  2,正確。
  3,正確。
  4,「線條」定義不同,事實上照片中少線條多光影。

  由於圖文系統需要「場景」,老朽所設計者,概以拙著峨嵋一劇(有一百餘集)為準。目前祇是「磨刀」霍霍,近日又有進境,下週將進入峨嵋第一集之造景作業。本場景之特色,係表現仙佛世界之空靈離相,要超凡脫俗當不能太接近現實。此外,還要兼顧「三維動畫」之製作,尚有一些技術上的考量,難度極大。
  從理論上來講,視覺辨識性遠較聽覺複雜,而選擇性則以聽覺為尊。蓋視訊佔八成以上,人必須一一加以分辨,只要無害,便算有利;而聽覺司環境變動,涉及生存、安全,要在瞬間確認。因此,人的耳朵極為挑剔,凡不熟悉者都不喜愛;而眼睛則相反,專事喜新厭舊,恨不得把天下美美看得光光!
  語言屬於聽覺範疇,聽懂了,語音便成「索引」,無所謂「好不好聽」;如果不懂,人們會說:「這是什麼話?難聽得要死!」。圖文系統之場景又可分內景、外景,內景涉及生活,變化有限,人間相差不多,合適就好。外景則變化無窮,只要有人定居之處,就能吸引具有煙霞癖的文人雅客,為之瘋狂!
  圖文系統之內景從來不是問題,至今已攝製了不少「試驗品」,可稱「差強人意」。但外景不然,老朽尋尋覓覓,一直認定工筆國畫是首選。但由於本室人手有限,兼以當今國畫已成「大眾藝術」,專事追求新奇。而工筆人材凋零,空見古畫充斥、白雲飄飄,卻無法攬作廊前搖椅、聊供逍遙!
  這次無意攻破這道天塹,老朽喜出望外,正是天降甘霖也!蓋圖文系統是「人類文明大革命」,目前之重點在於「可行性」之攻關,要能「全自動」執行劇本要求,工業化生產便成為下一代經濟基礎。果真任務達成,人人都能全力投入、寫作優良之劇本,其餘攝製、表演、發行率皆交由一機構執行即可。
  如若技術可行,再要求藝術可觀。正如改朝換代時,打天下必須義徒、治天下端賴良才,是將另有機緣也。然而,如果打天下即有治天下之藍圖,順天適時,按部就班,則有望長治久安!故此,老朽照顧本網,如治小鮮焉。識者當知,代代江山有人出,老朽以耋耄之齡,事事親躬,良有以也!
9470 留言者:網主 [2009-05-23]
告網友:
  茲因為各位準備下個月之作業,約有近百圖形待補。本日先貼上一份立體效果測試,以說明多媒體功強大,此乃其中之一。唯尚有觀看之缺點,如若改進成功,將供立體動畫應用。此法曾於前年公佈,名為「立體幻影」,當時由於工作過忙,只能提供一靜態樣品,因而擱置至今。
  本次提供六幅圖片,若合為gif檔,對初次使用者,反而不易聚焦。故應先將各圖片下載,依序存於一檔案夾中。待得睹立體影像後,移動滑鼠上端之轉輪,將可見人像改變大小、遠近。
  觀察方法:觀者距離螢幕約一臂,看時點擊一幅。圖上有人像二,當以右手指向左側人像、以右目瞄準之;再閉右目,以左手指向右側人像、以左目瞄準之。此時兩臂交叉眼前,可將視線移向交叉處。待目光焦點穩定,即撤去雙手,將「餘光」鎖定螢幕。此時應得睹「第三個虛像」,即「立體幻像」。
  然而,因尚有原相片之實像干擾,視線不易穩定、故略感不適。此係自然狀況,於眼睛毫無損害。此時若以手遮沒兩個人像之一(慣用右眼者宜遮右像;反之遮左),或以手合成圈狀,將此虛像「攏在手中」,只要不令「實像」出現,眼睛就能自由移動,立體影像之真如假包換。

  目前本室已能用動畫完成之,但尚需投入時間製作軟硬體才算成功,否則價值不大。

     網主人白
9472 留言者:網主 [2009-05-31]
告網友:
  人生唯一的意義,在於將一己主觀之經驗,提供給客觀整體,作為人類認知的一部份。文化因而源遠流長,文明因而豐富,人類因而成為宇宙進化的主流。
  在宇宙進化的早期,生命祇是能量變化的延伸,從而逐步建立高層的效能。待有了人類,歷經千百萬年以肢體動作融會族群;及至語文成為溝通工具,人類社會更上層樓,溝通物我、建立了文明;如今,多媒體當道,勢將邁入新的紀元。人若故步自封,只顧一己的吃喝玩樂,生命必與紅塵為伍。
  如今,科學昌明,世人反而愚昧不堪!除了貪生怕死,自錮自縛,連與他人分享一點經驗猶慳吝莫名!於是,人們住進了建立在凍原上的七星級飯店,每天存活在主觀的天地中,既不知有人,更不知自己也是人的一份子!生活不過為了避免死亡,但死亡卻無從避免,因此,生命成為阿鼻煉獄!
  是嗎?人有五官耳目,如果不試著使用,縱有,跡同無有!如何試用?只顧著把各種感覺往體內裝,裝畢忘得乾乾淨淨,有也是沒有!為什麼不學著擴大一己的視野?為什麼不設法與他人交流?為什麼只顧生存、卻不學著與他人溝通?把自己當作人類整體中的一員?

  從來不曾用心,溝通能力當非一蹴可及。幾個月下來,老朽發現今人活在主觀囹圄中,自以為是,完全不顧客觀現實。難怪人際關係淡薄,甚至於無人自掃門前雪,遑論他人瓦上霜!人與人溝通之基本三態,居然大家諱莫如深,導致好歹不分!也罷!既然如此,老朽去陪小杏子,各位且自求多福吧!
  宇宙進化不止,人類正面臨新的挑戰,陰陽消長之間,氣機非吾人能料。老朽僅知,動者靜之積,靜者動之因,今花謝果結,即將成熟矣。苟有覺者能透悉動靜之妙,及時登臨,前途未可限量。今後老朽當承續前此之努力,全力介紹「多媒體溝通」之觀念,以待有緣。

  察人類作為,不過由無生有、習有而成,莫非「藝、技」兩途。藝者,事之始也,萬事起頭難,因緣始成事,苟起其頭,斯以為「藝(才能)」焉。藝之道廣境深,無邊無際,勇者固可得虎子,亦有枉者喪身獸穴。技者,事之終也,其道已成,規律井然。後人勤學之即可維生,習久漸精,遂積累而稱文明。
  藝與技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斯為生機,無可偏廢。然凡人不識,有重藝而輕技之虛幻者,亦有唯技是問的務實派,是不知事之一體兩面也!然當任一社會,發展至重實而棄虛之時,人人偏執一端,文明生機遂絕。其時,機兆於動,社會型態當有鉅變,是謂分者必合、合者必分是也!
  溝通亦然,自人類崛起叢林,一應主觀個體,無不仰仗彼此之溝通,以爭取生存。而略有所成,溝通之道常因「媒介」之變化而有所興革焉。最初由音聲而語言,感官已經具足;繼由語言而文字,媒介迭經興革,至紙筆而臻巔峰;如今已進入電腦時代,文字將被圖形所取代,識者不可不知也!
  老朽據漢字基因以發圖文系統,離成熟尚需時日,值今有緣,是以緣說。多年來,老朽已掌握基本之「圖形技術」,藉因量變而質變,進而發「圖形溝通藝術」。漢字基因肇其始,圖文系統繼其要,今綜而合之,揭櫫「多媒體溝通」觀念,洵將成為來世之主流。
  需知:文字有文盲,圖形認知也有圖盲,溝通理解更有心盲。老朽職責有限,此三盲不教!但未來多媒體事業發達後,圖盲亦可教誨。唯藝術境無畛域,好壞高低分際儼然,清濁於此異途。人性本愚,習技可得一寸,判斷難及三分。人各有志,老朽知止矣!

  緣去年年底,本室程式部已完成「全自動內景繪製」。此乃一破天荒之技術,能在劇本要求下,瞬間將多種(以本室所需為限)建築組合成形。諸如陝北土窯、徽式四合院等,於程式偵測到此類指令後,立即根據建築藍圖,在資料庫中取出基本構件,即刻組成,以便「演員」就位,好戲開場。
  在老朽腦海中,任何一個「故事」,必具有時空環境的背景。圖文系統既是自己閉門所造之車,就必將有中華傳統的古色古香氣息。外景基調早定,係法「國畫山水」,以毛筆線條為根本。如今,數千演員早已完成,房舍道具之工程也接近尾聲,所缺者,適為「中景、近景」之介面圖形而已。
  此類圖形必須特別繪製,蓋國畫不過是「抽象」寫意,其山水率皆超脫凡塵、不食人間煙火。而人物演員、房舍道具乃三維造型,如何將二者融合為一,頗令老朽為難。最初,老朽擬聘一專業國畫畫師,再設法配合程式,先明確方向,再制定規則,逐步發展下去。
  不料程式師易得、畫師難覓,且不談繪畫水準,從事藝術工作者多放蕩不羈,難以配合。經多年明查暗訪,大德杳然,終於決定放棄。尤以311事件,老朽感慨良多,萬事求人不如求己。本室元老,相處多年,不能謂相知不深,居然會懷私利以害公益,於最重要的時期,臨陣變節!
  老朽雖老朽,壯志猶青春!好在整個進度延後,成敗也已付諸天意,於是老朽一面在罟網傳授溝通之術,一面自行研究電腦繪圖之藝。所幸以老邁之經驗、結合青春之心靈,即也迸放了炫目的火花!於由無到有、自稚嫩至成熟之間,年初老朽公佈了「民間故事、山居樂」等作品於本網。
  近日,熟能生巧,老朽技藝精進,完成了近百幅敢稱空前的絕妙佳作。若謂圖像「佳作」,其必要條件為「畫素、意境」。老朽利用PS(Photoshop )、取現存之像片加以處理,將其中細節除去,使具備繪畫之特徵。蓋像片來自真實環境,多詳盡蕪雜;而繪畫則取現實之精華,易導致變形。今取PS之便,將真實虛幻充份揉合,務求與人思意境一體,是天衣無縫、相得益彰矣!
  更令老朽窩心者,用此法再接合基因組合之理念,作圖簡便快速。只要構想完成(往往數天想不出一個題目),畫一幅圖約需一小時,少則十分鐘。蓋老朽已先將各種「基件」準備妥當(目前係作試驗,人物不過數十,以往所畫之「演員」需經圖形系統控制,平面無法應用),調整處理不過舉手之勞矣!

  圖形技術之關隘,在於大多數人無此能力,甚且因不能牟利,認定「與己無干」。因之,人雖喜觀看圖形,卻寧願買而閱之。今老朽所傳授者,圖形之理解、應用、製作,以之溝通彼此。待來日電子器材大行其道,日益普遍,透過網絡、顯示器,新時代即將降臨矣!
  圖形與概念大致相符,亦由圖形基因組成圖畫,再由圖畫組成動畫。唯因進化尚有過程,近水樓台先得月,曩時文字之掌控者恒為士大夫,於「圖形溝通之藝術期」,一般社會大眾未及於此。如今,本網網友居樓台之側,足捷者先得,心細者實惠也!
  任一圖形(有相片、繪圖、漫畫、廣告等)洵皆由線條(含體形)、光影(含色彩)組成,其中所表達者,不外「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概念。各圖所示,則如同「觀念」,其中有「主題、內容、暗示」等細節。再根據各人之經驗背景,領悟水平,見者各有所獲。
  茲以所貼之示範圖「可望而不可及」為例(此圖原係一普通之水畔相片,待改變「色相」後,其朱紅天空頗令人注目。最初老朽覺得用處不大,後一再詳審,發覺有黃昏晚霞之特效。這時。於近景處置一情侶之背影,調暗光影、加以紅色反光,美麗而淒涼之感陡然而生。):
  八大概念:
    人:青年男女各一。
    事:依偎在水邊,觀賞餘霞。
    時:黃昏。
    地:水邊。
    物:不重要。
    情:二人相親相愛。
    理:晚霞將逝。
    法:靜觀待變。
  主觀主題(創作者之主觀):可見而不可得,有雙關意。一指晚霞;一指情愛。
  客觀主題(一般大眾所認知):相親相愛;令人嚮往;時光不再。
  觀者主題:人各有見,可於應酬、詼諧、嘲諷三者擇而相互溝通之。

  老朽已創作此類圖形數百幅,據以教學,弟子們雖無「藝術細胞」,但僅上一堂課已能上手。蓋其技簡單,莫非在網上搜尋圖片,據以安排處理(罟網有載),如寫文章然(所謂「寫文章」實乃應用「現存」的資料,重新加以組合而已)。
  
  此次老朽提供三種多媒體圖形應用方案,每種方案的內容也有三個層次,茲分述如下:
  一、應用方案:已往多次道及,不贅。
    1,靜態。
    2,動態。
    3,立體。

  二、內容層次:
    1,詩情畫意:
      老朽已公佈若干作品,所餘頗多,用作自己欣賞及研究改進,極具功效。
      以李商隱之《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一詩為例,因係情詩,慎選美景與美人,
     將之組合,賦與詩句名稱為題,頗能令人感受著者的訴求。
      原不相干圖形,可以藉由文字之表達,溝通人我,可供教育用。

    2,見圖識文:
      圖文相得益彰者,供一般人欣賞。
      此類由觀者自行定名。
      其中多為峨嵋劇之中景,如「伏虎寺、水上有洞」等,係供前述國畫及實景之
     介面用。本圖拉近,即可跳接實景,開始演戲。

    3,畫中有話:
      文字及圖形除表面所見外,如果仔細觀察或進一思考,尚有「深意」在內。此
     類圖簡文易,難度不高,主要以趣味取勝。
      有見圖可明者,如「瓊宮玉宇(美女玉樓情無盡,高處不勝寒)、夜深月光明
     (夜濃女美意難明)、寂寞能耐(村有鄰塔孤單)、上面有魚(人向上看)、
     餐霞大師降妖(改變顏色相位即可看到)、逍遙難自在(圖中有鱷)、送君千里
     終須別(圖中有虎)、急什麼(代溝、孩子跑大人走)」等。
  
      其次有嘲諷如「花比花,氣死人(跳下去吧!)腳踏兩座山(人自恃逞能)、
     來生再說(宿夢未達光陰已逝)、歸途路遙恨驢小(不自量力)、義無反顧(盧
     氏解脫)、看誰厲害(陳氏堅持)、果然好花(朱氏書呆子)、捨我其誰(所有
     英雄之樣版戲)」等。

      有意境深遠「書聲盈耳(耕讀不輟,與世無爭)、可望而不可及(如前述)、
     天地是我家(一任自然,無拘無束)、入清水而不浮(人不似蓮出污泥不染)、
     知音處處(空山彈琴,無所冀求)、天地悠悠(雲煙是問,自我作答)、三個臭
     皮匠(天機難測)、陽光下無新事(人生政治)」等。

  由各圖可見,因基本素材不足而工作量大,組合元素不得不一再重複使用。今後老朽將全力設計場景,以備來日之需。各位有問題儘量發問,但溝通教學到此為止。

    網主人白
9493 留言者:完善 [2009-07-26]
主題:为何?
  為何《宇宙浪子》中的電腦當局建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最落后的廣西?而其主人公文祥為廣西人?文祥與文天祥有關聯否?是否就是江西吉安這一支後裔?
回應﹕
  宇宙中有一定律,凡空、時皆係能量變化之狀況,概無優劣且一律平等。此外,水清雖無魚,清水卻最宜養魚,是故廣西時之未濟、未必落後。中國東南方人文薈萃,發展已久,可稱虛胖;俗謂:滿則溢、盛必驕!宇宙進化易層在即,金剛鑽不堪再磨,自當另起爐灶也!
  文祥未必就是文祥,廣東廣西無非某地。書上有交待文祥係文天祥之後代,唯基於矽族文化轉型,「天地人」三才俱無,故文天祥去天為文祥矣!小說乃小說,與事實相關而乏聯,該書係一「寓、預」言,於今日暫寄於此、且供娛樂,未來另有他用,時至始知也!
9494 留言者:完善 [2009-07-28]
主題:变形金刚
  你有《宇宙浪子》,美國人有《變形金剛》,請從預言的角度評價一下《變形金剛》,兩者能否做一些統一,或是《變形金剛》有哪些還要完善的地方?
回應﹕
  請勿誤會,老朽與「美國人」不同一檔次、亦非同類,不敢相提並論。
  前則,老朽曾明白解釋,《宇宙浪子》係「寓、預」言,而《變形金剛》則為「娛、愚」言,兩者如去天淵。老朽著書,不求名利,僅為抒發胸中塊壘,故自號不二老人、罟網隱叟;美國人崇尚自由,人人為己、一己至上!再說老朽之書一概掛網,閱者隨緣;而美國人打廣告、作宣傳,唯恐少撈一毛一分!
  蓋,「寓」者,寄居也,非原處也!寓言率指「另有所言」,看得懂,是懂;看不懂,是不懂!古今中外,寓言甚多,有高山其危,也有俗不可耐者。日前,老朽看了小美一片,其中亦有寓言焉。男女主角雲雨方罷,一人曰:「我愛你。」答曰:「狗屎!今天還有誰會愛誰?」「那你為何跟我做愛?」「你說什麼?我和你做愛?」「那麼我們方才是做什麼?」「方才是你嗎?」「你以為是誰?」「我以為是個充氣娃娃!」
  「預」則麻煩多了,因為人是一種「後見之明」的動物,偏偏既自私又貪婪,有好處一定要獨佔鰲頭!如果世界上有一個能知過去未來的人,保證會被「能者」包攬,養在後宮人不識!幹麼?每天只要報報明牌、買賣股票,「能者」就能日入億兆!更別說什麼情報、原子彈、生化武器,能者獨霸天下!
  因此,且不論是否有人真正知道未來,至少,在「這個世界」上,現實第一!想想看,當餓狼遍野時,怎麼可能叼著一塊大肥肉,逍遙自在?所以,就算真是肥肉,也要除掉香氣、改變形狀,而且還要偷偷地獨食!問題在,這是幹什麼?人最怕被人說自己「主觀」,要活就得活在別人羨慕的眼神裡!
  那麼,「預」什麼呢?根據漢字基因:「預」者,與其事,參加也;又參加之首,指事先也。老朽為了抒發胸中塊壘,便已「參與其事」,既已參與其事,事先將其事道出,是有宇宙流浪之一說。其事是真是假,又有待真假之辯焉!至少,老朽已預言有些人不甘寂寞,且寓言是些流浪娃娃。

  至於《變形金剛》,老朽沒看、也不打算看,但憑想像,已知是一些機械變來變去、打來殺去,大人賺得鈔票滾滾,兒童們看得眼花撩亂的「大賣片」!這種大賣片能令老美們國富民強、君臨萬邦;令無知兒童們消磨光陰、污染心靈!人為娛,五官六感麻痺至上;人若愚,是非好壞老朽無語。
9495 留言者:網主 [2009-07-31]
告網友:
  人以「主觀認知」建立了文明,老朽自幼成長在自我的主觀中,堅定不移。為此,老朽吃足苦頭;但亦因此,老朽得以遺世而獨立,徜徉雲天,無所為而為。
  曩時,老朽養成了非禮不看、不聽、不說的習慣,對是非好壞「主觀成見頗深」。記得大學住校時,同舍自命不凡,相互約定,每說「髒話」一句罰款若干。大家原以為不可能有人聽得出來,焉知老朽耳聰口快,每抓必中,鉅細無遺!職是之故,「壞事」不再訂標準,聽任時賢振振有詞:「我哪點錯了」!
  今晨,老朽與沈子打了半小時乒乓球(實際上是沈子怕余人老久不運動而筋骨僵化,故捨命陪老朽)。依例,老朽「鑲」汗淋漓,要享受一下華清池的湯浴。由於天熱,老朽決定用冷水,試了試水溫,居然一無所感。道理很簡單,當水溫與手溫相等時,失去了溫差,感覺就失去了效應。
  老朽還有個毛病(其實,多得不勝其數),就是工作太忙,特別珍惜能利用的剩餘時間。每天上大號(多是寅時)一定會找個課題,有系統地思索研究(收穫頗多);其次,泡浴也是良機。至於吃飯、睡覺,不是人多事繁、就是怕瞪著老眼候天明,那是千萬不敢以夢試法的!
  這次泡浴,老朽決定用溫差來測試身體哪部份最敏感。手既然感覺不到,腳就不用說了,身體呢?腰無此需求,股腹亦然。但是,心胸處溫度較高,應該感覺得到。
  正好,有此課題,讓大腦也運動一下,全運會開鑼焉。老朽準備妥當,一邊放著水,一邊平躺浴池中,雙手環抱胸前。老朽開始「用心」感覺,要看看身體哪一部份比較靈光,金牌伺候!
  水龍頭沒有偷懶,量大勢猛,水聲嘩啦拉地響著。果不其然,這時腿沒感覺,很好,早在本山人料中!股腹也是大笨蛋,保證變成泡菜也沒什麼分別!老朽聚精匯神,靜感其變!過了一會,根據以往經驗,水平面應該漫過身體了,可是,一切清清白白、身邊若無水然!
  奇哉怪也!老朽很想伸手試試,再不然搖動一下身體。但是,此舉違反原則!不可以!
  又等了一會,水應該已灌進鼻子裡了,難道頭臉也沒有溫差?人連淹死也無所覺?
  此中必有詐!
  水龍頭仍在勤勞地放水,一絲不苟!待老朽伸手一試,池中的確無水!那麼,水呢?到哪裡去了?

  原來,老朽只顧做研究,卻沒把浴盆的出水口塞住!
  總算證明了一箇已知的道理--老朽絕對主觀!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