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4 留言者:網主 [2008-02-02] |
| 告網友: 吹毛雖不見得得疵,老朽卻對前則所改小有意見。到底是音樂已丟得太久,兼以唱來觸曲傷懷,理性受到影響。其中「等你回來又是仲夏時候,或是原野覆蓋了雪白錦繡」兩句傲口。再改為:「等你回來又是那仲夏時候,或是原野平鋪雪白錦繡」。首句也改回「丹尼兒」,因為多一「吾」字唱來不順。「俯身輕語,一如已逝往昔」則改為「俯身輕語,一聲問候如昔」。 還有「丹尼兒我在此長守」之「在此長守」也多一「此」字!但「我在守候」與前句「仲夏時候」相沖;改「我要長守」又與「我要長壽」相諧;改「廝守」、「留守」更不恰當,實受「守」與「SO」音同之害!改來改去,雖然有些肉麻,但還是忠於原文「丹尼我愛你深厚」好些。 何以如此改來改去?定是菜刀已鏽矣!至少,為了藝術,一切馬虎不得!近日,冒著寒風,老朽清晨開始輕聲「弔嗓子」(不能再唱歌劇了,改練蚊聲)。幾天下來,利用「智慧神功」,居然把沙啞的聲音「磨平」了,而且用「假聲」弔了三道音階(30個半音)! 主因是影片快開拍了,寫了不少主題歌,但卻乏人客串(請不起歌星,就算請得起也找不到令老朽滿意的)!本室找了些「語音合成歌曲」的軟件,簡直比鴨子還弗來事!自作孽不可活,不得已,老朽只得自行「跳海」,打算申遺:「舉世最老的新歌手,藝妓(藝術技術)上下一把抓」! 昨日尾牙,特去新居觀光,看來四月搬家有望。老朽今生遭遇離奇至極!想不到晚年有得無失!新居豪華似皇宮!樓下還有一間「錄音室」,也罷!別人唱歌,不是發春示愛就是追名逐利,偏偏老朽是為了還債!當年在音樂學院放棄的,四十年後卻來個「再重頭收拾舊歌喉」! 說不定,圖文系統不成功,倒出了個白髮蒼蒼的「咳囉嗦」! Danny Boy(版本四) Oh Danny Boy,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 啊 丹尼 兒 風笛 風笛 在 高 鳴 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he mountain side 幽 谷 綿 延 笛 聲 響 徹 山 外 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leaves are falling 炎 夏 遠 颺 滿 地 落 葉 已飄 零 '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孩 兒 孩兒 走 吧 我 會 等 待 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等 你 回 來 又 是那仲 夏 時 候 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 或 是 原 野 平 鋪 雪 白 錦 繡 'Tis I'll be here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 引 頸 盼 望 當 陽 光 掠 過 山 頭 Danny Boy, 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 丹尼吾兒 啊 丹 尼 我 愛 你 深 厚 And when ye com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待 你 歸 來 一 應 芳草 將 去盡 And I am dead, as dead I well may be 我若 已 去 當 是 人生 常理 Ye'll come and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 你 來 相 尋 在 此 我 已 得 安 寧 And kneel and say an Ave there for me 俯 身 輕 語 一 聲 問 候 如 昔 And I shall hear, though soft you tread above me 我 將 細 聆 哪 怕 是 如 風 輕 泣 And all my grave will warmer, sweeter be 給 我 孤墳 帶來 溫 暖 甜 蜜 For you shall bend and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 快 靠 近 我 說 你 近 況 如 意 And I shall sleep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 我 雖 已 長 眠 仍 將 在 此 等著你 可能是「狼來了」喊得頻繁,所以四月會期在即,股東們尚無意見。老朽正在規劃,今後打算儘量利用網絡,令大多數工作者「居家工作」。又基於秦漢唐網友建議,利用「網絡會議」型式,將大會實況放到網上。此事不僅可行,且對大家都很方便,不知網友們看法如何? 原則上,本網將開闢一視訊欄目,僅股東們可以進入(會員們可觀看而不能發言)。至大會細節確定後,不能親自參加者,即可通過此欄溝通。大會議事時,股東建議、表決、投票皆與現場無異。甚至於未來之工作、教學,悉可透過此欄行之。 老朽寄望於圖文系統者,非僅中華傳統文化之傳衍,且關係到人類生活型態之未來。果若本系統成功,且藝術水準極高,必然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居家欣賞、而無須外出「消磨時間」。既然如此,本室當以「網絡工作室」之方式為宜,正好有此良機,不妨一試也。 如有何建議,與股東有關者請向股東會提出,涉及本網者,則請留言討論之。 網主人白 |
| #7605 留言者:小人 [2008-02-02] |
| 主題:問題 老師您好: 照老師說,丹尼這首曲子只應該讓老人唱才美,是不是。 |
| 回應﹕ 又是「斷章取義」也!別忘了,老朽說得清楚:「立場是忠於原著,目的是忠於藝術」(見7602則)。換一個立場(立場有千千萬萬、人各一方也)當然結論就不一樣!如同立場為: 1,父母聽孩子唱歌:自己孩子唱得一定最好! 2,老師在考試:不考的科目怎麼都好不起來。 3,唱片公司要賺錢:賣得最多最好! 4,歌者比音量:一拍音唱得越久(或吼得嚇人)越好。 5,唱給女朋友聽:男朋友才好(否則有問題)。 6,唱給男朋友聽:女朋友才好(否則有問題)。 ………… 這個世界之所以一塌糊塗,正是因為人人各說自話所致!看了《智慧學》吧!別把世事當作大餅一張!至少,也應看成蔥油餅--還有幾個層次! 丹尼這首曲子很美,不表示任何人、任何樂器沾上邊就美!如果要欣賞管弦樂,可以去選適當的版本;如果想聽純真的聲音,維也納合唱團(或其他)不錯;如果想聽情歌,改個合情的詞就是!同理,想聽丹尼軍士進行曲,也可以找個軍樂隊來秀一下!至於美不美,則看各人水準而定! 這就是欣賞藝術的原則,因為「感官、經驗、認知」都屬「主觀」,主觀有主觀的自衛碉堡!生命之能延續至今,正因為蚊蟲、蒼蠅、蜻蜓、老鼠、牛羊、獅子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如果只有一個標準,生存必須符合,那麼全天下只有上帝能活下來! 所以老朽強調,不論做什麼,如果涉及「判斷」,就必須有「立場、目標」。當然,如果要「混淆視聽」,簡單,隨時改變立場,就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了!但是無論如何,那位「大師」的譯文還是好不起來!因為他的立場是「大師級」,目的是「教國人譯歌詞」! 為此,老朽破例批評了兩句,也付出了批評的代價,該詞前後改了無數次(免得再被人家捉小辮子)!這叫做:「狗抓耗子-多管閒事」!活該!且絕對不美! 結論是:任何人欣賞藝術的水準,百分之百代表該人的「感官、經驗、認知」的程度。老朽用此方法識人,八九不離十,真偽立辨!不論對方有多麼奸詐、狂妄,要裝著懂藝術可以,但絕對是「石頭包子--蒸(真)不起來」! |
| #7606 留言者:土人 [2008-02-02] |
| 主題:對翻譯「Danny Boy」歌詞的斟酌 以下是對若干歌詞的斟酌,而譯詞稍作排位,或有不對位,請包涵。 '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孩 兒 孩 兒 走 吧 我 會 等 待 待 我 守 候(用守字取其有約定之意,更切合歌詞意境。) 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等 你 回 來 又 是 那 仲 夏 時 候 份(以份代候,非關鍵字避免重複。) And when ye com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待 你 歸 來 一 應 芳 草 將 去 盡 回 已 盡 逝(原詞最尾一字是鬆氣,譯詞不是。) And I am dead, as dead I well may be 我 若 已 去 當 是 人 生 常 理 歸 必 然(歸將已常等字稍作更改以就輕重音。還有這兩句取事理來改,故先確定過去再假定將來。) Ye'll come and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 你 來 相 尋 在 此 我 已 得 安 寧 你 來 尋 到 我 在 此 安 眠 之 地(原譯句有些拗,太「英文」了。) 最後兩句我意譯為「因為有你告訴我親情依舊,讓我安心長眠在此等著你。」但是有不完全對原音之況,也一併供予討論。 |
| 回應﹕ 既是一曲「知名的民歌」,站在「求真、忠實」的立場,萬萬不可擅改「韻腳」!閣下所改者,悉皆展示己能,而忽視了原歌音韻。此舉雖為今世之顯學,但大犯倫理道德之忌,千萬小心從事!其實,要創造歌詞,容易無比,老朽自作的「24節氣」,一一自填,誰云不可? (老朽曾填「憶艾洛伊莎」一曲,尚在網上,除音韻外,且按照歌曲之音階,配上四聲之起伏。蓋中文一字一音,不適合西洋音樂之舖陳。但此曲原係英文,不過將就一用,怎能謂之「拗」?) 需知,文章講意境、歌曲要音韻,創作可發揮、譯文難自定!正因今人為張揚自我,經常否定前人、忘恩負義,故老朽挺身而出,以身作則也!若照閣下所改,「某大師」有何不妥?老朽豈是「辱人自欺、無事生非」之輩?果如是,掛網八載,所為何來(請參閱7605文)? 改詞與學過音樂無關,但起碼要「知文而後校文、懂詩才能改詩」,不可妄為也!只要唸唸「bide、待」與「bide、等」,「meadow、候」或「meadow、份」,「dying 、盡」及「dying 、逝」,「be、理」與「be、然」,「lying 、寧」或「lying 、地」,後者係閣下所改者,竟無一合韻(連唱山歌也有山韻!閣下是不知、還是刻意「再次挑館」)! 其實,藝術之為藝術,最難攀登的、是「真善美」這座大山!要知道文章、古詩、偈句、歌詞等無不有其自然之然。文章講究義理、行文氣勢;偈句著重領悟、隱晦含蓄;古詩有其格律、馬虎不得;歌詞要求順口、音韻相和。事有規矩而後順,人需鑽研始知艱,攻艱如堅,大器可成也! 閣下之建言正是老朽常謂:「知識份子將宇宙視為一張大餅」之明證!如今大學畢業不過「戴帽工匠」,木工不識鍋爐,金匠難知縫補!老朽順手寫了不少「偈」,但從來不敢談「古詩(曾在罟網一再聲明)」,如今改改「歌詞」,尚是戰戰兢兢,為什麼?蔥油餅層層有別也! 歡迎網友們建言,但請勿輕忘老朽所揭櫫的「立場、目的」,切切不可違背自然之道。縱然人人有其自由,但大可自由創造,萬勿否定前人的自由!這就叫「倫理」!否則,當今科學載道,物質充裕,人們吃飽穿暖、自命不凡,動輒非議父母、先人,豈非變成了禽獸不如之叢林? |
| #7607 留言者:土人 [2008-02-03] |
| 主題:以身作例(續7606留言) 請先生包涵,我沒有彰顯己能之意,只是以身作例「討罵」而來。 這歌詞的改動是我一星期前所做,做完重檢翻看先生的「版本一」譯詞時已知錯了,故此沒有留言之意。但在讀到7605留言時有所觸動,聯想到眾網友中也會有部份如我的問題,只是藏拙而不知錯在何處;也想到此次先生談藝術正需要反面教材,我自身不就是反面教材嗎?我總不成以為沒人知就是沒再犯錯,因此有上則留言,以身作例來「討罵」。 而為了演好角色才將留言更動、一分為二,上則討罵,下則交代說明,分兩天逞上。 惟恐誤會,補充說明:本身是領主卻一再交白卷,故有每隔一段時間便去信「開放劇本.網管」報告近況,那些信件內容已說明己身仍是「無能之輩」!實在無意彰顯,只是將心比心。 |
| 回應﹕ 老朽頭頂「金箍」一圈,其中鐫有「愚迷、忌妒、驕狂」三禁咒,偶一觸犯,必遭天譴!為免自說自話,特此自拘網際,留言千萬、以作佐證。八年來,老朽兢兢業業,不論網友們態度如何,無不真誠以對。唯一旦察覺來者「別有用心」,老朽必作病獅吼,苟無效,則鳴金收兵。 老朽所求無他,既敢冒大不韙,自撰《智慧學》,就有膽「以行試智」!是以一己得失事小,若稍微違犯智行,必將令後人踟躅難進!至於眾生得智與否,各有機緣,老朽在金箍控腦下,職司已定。閣下不信,可調閱中外古今哲學思想,老朽帶來無數天機,豈同凡品! 老朽愛石如癡(前曾為買石、狂刷十萬),每每取「他山之石」,以供一己之砥礪。但正因見識多了,對石材、石質、石料,瞭如指掌。上次閣下因攻訐「倉頡輸入法」,已拒絕往來一次,此次再見來文,與前口氣略同。若閣下不作解釋,稍遲恐又列黑名單矣! 需知,「做事易、做人難」,不幸如今學校只教做事,不教做人!以至於世人無不當著和尚罵禿驢,人人傷及人人,社會上仇恨遍佈,不見互助、但見廝鬥!閣下欲提供「反面教材」是善意,但口氣如斯則屬「惡行」,尤其是所指之問題,於前兩篇已一再解釋,怎可「視而不見」? 「討罵」已屬「居心不良」,「討論」則是正途。蓋「討罵=明知是非而堅持己見」,「討論=不知是非以求其明」。閣下將老朽視為「以罵人為樂之輩」,已有侮蔑之嫌,難道老朽「失智如斯」?閣下來本網已歷多年,果真不齒也大可掉頭而去,無需浪費老生唇舌也! 其實,閣下未具真名,就算不知「歌詞」之要素,開口詢問何羞?再不然,閣下若認為「歌詞不需押韻」,也屬創見,大可侃侃擊鼓而論之。若以閣下7606則留言,老朽認為係「考題一則」,或為「謝氏問政條目」!年紀輕輕,此心不可有,此行不可再,以免輕言為患! 此外,「為反對而反對」更不可取!此乃社會亂源也!若一眾網友有此問題,也不能有「以身作則之民運領袖大聲疾呼」!更不必說:「原譯句有些拗,太英文了」「最後兩句我意譯為……」!因為老朽「立場」關係,這種語法是「論戰之矛」,若是平輩,可謂宣戰;若是晚輩,則稱之造反! 慎之!慎之! |
| #7608 留言者:土人 [2008-02-03] |
| 主題:受教了 先生教訓得是,今後當更慎檢慎省慎行。 |
| 回應﹕ 知錯必改、善莫大焉,為恐「寒蟬效應」,老朽不得不多解釋兩句。 在網上,網友們常尊老朽為「老師」,縱未收束修,亦深感責任重大。蓋如今西風值令,家長們難分人息、狗屁,但卻樂於追風,自由人權喊得震天價響;老師們為了飯碗,無不唯唯諾諾、鄉願自保。結果是社會上養肥了油光水滑的奸商,只要能得利,氣節可賣、社稷可賣、祖宗可賣! 西方自古以來,就有「宗教」主導,人世遂「德、智異途」。因此,西人口口聲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有過可超人」,自由自在當係「正途」。故宗教之「聖人」恆指「信仰上帝之虔徒」;而人智則標榜:「獨樹一幟之大師」!是有聖彼得、聖瑪琍亞,以及希腊三聖出焉! 中華不然,由於前古有「占卜」傳統,人人敬天畏命,謹言慎行。於品德上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為志;在智能上,則以洞悉天人為努力目標。是故,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心胸;正因如此,我中華之「聖賢」,無不品德智能超凡,幾不食人間煙火。 真人不說假話,三十年前,老朽不信人間有聖賢的可能。及至經過了心靈的洗禮,痛下決心,見賢思齊!迄今雖不敢說做到了多少,但自我控制之習慣養成,王屋大山早已消逝無蹤。至少,本網八年如一日的記錄俱在,老朽餘日不多,連「想逾矩」都已經難上加難了! 西方意識型態迥異,唯恐中國不亂,近世紀施加的各種「不平等對待」,張目即見(港澳尤然)!國人若不知警戒,動輒習之效之、跟之從之,不顧大義、只圖一時之快,遲早必成馬雅、印地安民族之複印本! 西式「以身作則」實為「英雄主義」之翻版,由「六四運動」可知,出頭之民運人士,貴為西餐席上之嘉賓;而中國則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錯失了寶貴的、最佳的十年光陰!如今迎頭苦追,不幸已近下世光景!世界工廠行將成為人類的墓園,而無助的國人平白扮演工業文明的「代罪羔羊」! 細察西方「陽謀」,技倆有三: 1,宗教、政治、武力之洗腦,以強迫改變意識型態! 2,教育、習慣、觀念之同化,以私心代替理性境界! 3,商業、經濟、物質之摧殘,以利誘驅逐自律環保! 人一旦泯滅道義,與獸同性,必然唯成功是問。如今西方大獲全勝,老朽等萬劫餘孽,力薄難支,含恥退居罟網,潛龍勿用。以德之立場,可不計舊惡、以德報怨;從智的立場,則明恥知過、不蹈覆轍!再說,強者雖勝,殺人不可頭點地!弱者縱敗,也會堅持:誓死不屈! 準此,老朽以「也善之言」,呼籲國人切勿迷戀於西式「巧克力」之包裝,重拾老祖宗留傳之智慧,奮起振作,謹言慎行,為此末世盡心盡力,為後世作一明理之榜樣。 |
| #7612 留言者:網主 [2008-02-07] |
| 告網友: 丹尼一曲甚受網友們喜愛,且一一提出寶貴的意見。只惜當今年輕人放縱慣了,不知天高、不識馬術,卻想跨著天馬行空!分明在「翻譯歌詞」,偏偏想改良創造!由此可知,近百年來,中國人完全喪失了方向。除了有規則可效法的科技、尚可在西人後面亦步亦趨之外,舉凡思想、藝術,簡直乏善可陳。 創造是開創、製造,開創則是指在一定範圍內開啟的初始。人類生活在極其有限的時空中,能接觸的事物不多,因此,即令創造也不可能逾越方寸。此次丹尼一曲之翻譯,以信而言,內容不能纂改;雅,情感氣氛要合適;達,則要與原譜、原韻、原意一致。如此一來,難度極大,有這種必要嗎? 有無必要涉及「判斷」,判斷端視「立場、目標」而定。千百年來,人人以為有腦便能想、有口自能言,這種「正確的判斷」觀念一直被人所忽視,老朽在網上喊了八年(教本室的學生已有十多年),迄今成效不彰!這次公佈了《智慧學》,仍是各說各話!看來,又將是一次「鄂犬吠日」! 別忘了,老朽有言在先,介紹丹尼的立場是「忠於原著」,目的是「忠於藝術」!要忠於「原著」,就要先懂英文(懂英文沒有什麼丟人的,不懂英文也沒什麼了不起),要懂文中的人事時地物情理法!至於「藝術」,則正是老朽此次開講的主題(請見#7597則)。 因為不久圖文系統即將開拍(當然要有此信心,現實只是事後明),老朽曾謂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最先在股東群中選拔:「信者得救」)。問題是,老朽看得中的「人材」,與時下西化高材格格有異。選徒不教師之過,為此,老朽費心竭力、想方設法,搬來一個「惡補作業」。 緣電影本稱「第八藝術」,不幸在拜金社會上,電影已鍍金成精,成為俊男美女同歡共喜的無遮道場!以至於藝術淡化,暴力色情濃郁,老朽避之唯恐不及,豈能在糞上添屎?苟若圖文系統問世,人問:「難道這不是電影」?答曰:「不是!這是傳統文化的精華」! 那麼,來日成千上萬的「從業人員」將從何而來?毛坑免談!市場也要避開!老朽為「精緻文化」的理想已奮鬥了五十餘載,犧牲了業已到手的名利與享受!如今十八般武藝、十九件文功,樣樣不輸時賢!再若圖文系統竟工,已明珠在握,豈能栽在溷軒之前? 話已說清楚!此篇藝術閒談,將是本室未來徵才的考題! 老朽說過,翻釋歌詞甚難,難在受限制太多。但是,用來「考試」,卻是「尚方寶卷」!乾脆!挑明了講,徵才時,第一題將是一首名曲譯詞(樂理只供參考,不考)! 在此,再介紹此曲有關音樂的「藝術」部份。本曲是重疊兩折式,而且每折又分兩段;每段四句、16小節,各句第一拍為休止符,每小節四拍,是標準的4/4結構。 第一句音符為4-8(即四字+八字),起,述事之始。 第二句音符為4-6,承,述環境之承。 第三句音符為4-8,轉,述環時之變。 第四句音符為4-6,合,述事之終。 在藝術上,規律往往是發揚光大的必要因素;但久而久之,等因奉此之餘,便成了陳腔爛調的禍首。歌曲有此規律,寫作起來極其方便;同理,詩詞亦然。但自五四之後,我國「無厘頭新詩」泛濫,有人謂、把文章拆開便成詩!於是,各種文人擋道,詩人便絕跡了。 在音樂上,有「大、小和音」兩種。所謂「和音」,是令兩個以上的音符同時發音,其不諧者稱「不協音」、諧者即稱「和音」。由於人耳能分辨之音的有十二個,超過範圍的,其音頻加倍或減倍,是稱高八度或低八度。因半音難辨,人耳只能辨七個音(中國古音用五)。因此,其中五個音各間隔二個半音,而有兩個隔「半音」。TI與DO只差半音,故稱TI「妾音」,MI與FA亦然,MI為「副妾音」。 當音相合時,其音若僅差半音,則尖銳刺耳(在耳蝸中,纖毛排列緊密,半音振動時會擾及鄰音。若兩個半音同鳴,則得尖銳不適的感覺),令人感到痛苦。若係兩個音,相隔在2個半音以上,則有諧和之感。若是三個音,其間距分佈若是下四半、上三半,是為「大和音」,反之為「小和音」。大和音其下感覺穩重,適合供隆重、莊嚴的曲子,如軍樂、聖歌。小和音柔弱,較宜作情歌、山歌。 在4/4的節奏中,四拍各賦與特性,是為極強、次弱、次強、極弱,此乃音樂之「情緒」。懂音樂者,能聽出各種感情(當然,曲中沒有,免談),就是靠節拍(圓舞曲乃3/4,只有強、弱、弱,故非常圓滑;而軍樂為2/2,只具強、弱,可以踢正步)。本曲首拍之強者休止,而由弱拍領軍,委屈若是。 此曲之美,在於「委婉含蓄」,委婉是來自4-8,4-6之句,太整齊的刻板,而不規則的又太散漫(羅曼時期多採此法)。故有規律又有變化的,通常柔和而親切。至於含蓄,來自音階的安排。調性音樂悉以「主音DO」掛帥,其下之TI為「妾音」,不能自主,必須依附主音。 MI SOL TI 、RE FA LA 和 LA DO MI都是小和弦。本曲一起音,就是TI,下一音就緊接著DO,真是凄凄哀哀、依依戀戀;再下去,順行而上平滑地連續到MI,是個小和弦;再來個回馬槍RE MI ,才一跳而上到LA SOL,其中省了FA,又是個小和弦;最後止於MI RE DO LA ,一個省TI的小和弦。妙極了,三組不同的小和弦交錯,其中一打頭、二各省略一個「妾音」,委婉含蓄之極! 另一個有名小調民謠「歸來吧索連多」是以小調連續音出名:LA TI DO RE MI DO MI , RE MI FA RE FA RE LA , LA TI DO TI LA TI MI , RE MI RE DO TI DO LA 。已將連續音階加回旋音用得淋漓盡致,美麗而充實。丹尼卻用省略音來表現「缺陷美」,正是慈父當前的心態。 歌曲是供人唱的,人唱時順口成曲,心情舒暢,不美也美!而市場上的「流行病曲」,無不死喊活叫,前音不接後音,如同小丑跳樑!究其因,小美害的!那些黑人靈魂腔調,本為現寶,碰到一些「唯美是寶」的寶貝,不黑也現!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犬犬相續,便成「陰樂」焉! 妙的是,丹尼此曲之歌詞也是委婉含蓄(只是此詩的韻並不嚴謹,前折用了三韻,後折二韻。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其他便可忽略了)!兼以長短正好,可謂天作之和也! 老朽不認為翻譯歌曲有什麼意義,但是,在學習的立場,介紹本曲頗有價值。因為,老朽有勿聽、勿視、勿語的陋習,所以才能保持對藝術感受的敏銳性。而要找個實例不易,還要找「正、反」面的教材,老朽無此閒時!難得有丹尼為例,趁此深入淺出一番(以上之教法,古今唯此一家)! 重要的是「創造」!且在固定的範圍內創造!是謂「行不逾矩」是也!但在學習之初,以本曲為例,可找一首四言古詩,配上一和,就是天成!四言古詩極多,4-8等於4-4-4,只要將韻腳移到句末。有了梗概,就可以動手修改,絕對比去翻譯英文有意義得多。 等到有了經驗,再用4-8和4-6句編著幾首,注意用字宜雅、用情宜真、用韻宜實。網友們如有興趣,不妨將作品掛在網上,只要水平「不太差」,老朽願意代改。 網主人白 |
| #7614 留言者:網主 [2008-02-13] |
| 告網友: 前則談到旋律、節奏、和聲,已經跨進了音樂的核心,供作藝術的瞭解,夠深入了,今天再就旋律進一步繼續介紹。所有的藝術都不外乎感官性質、認知形式及修養境界三則,其實,人生正是如此。所以,人只要用心體驗,觸類旁通,必能領悟到人天之別,進而登堂入室。 本文談音樂,如果把「音樂」兩字用「甲」來代表,令音符=子、樂念=丑、樂句=寅、樂段=卯、樂折=辰、樂章=巳、樂曲=午。如此一來,只要令甲=文章,文字=子、詞句=丑,句子=寅、文段=卯、文則=辰、章節=巳、篇集=午,文章與音樂的分別,只有一個供聽、一個供想! 再說繪畫、書法、武術、醫藥、科技、政治、經濟等等又有何分別?人類的生活行為無不建築在生理、心理、智理的需求上!美的審判原則,又無非「必然性、變化性、親和性」!各種藝術之有所不同,其不同處在於「素材」,素材呈現的結果則是人的感受,一到感受,就只有美醜! 所以,人生最大的享受是「真善美(已變成老生常談了,但真理如斯,不容迴避)」。「人生而平等」的真諦,就是「主觀的獨立」。如果一個人不能「明心見性」,沒有自己的見解,不具篤實的信念,將永遠只是水上的浮萍!永遠被他人操弄!永遠得不到生命的樂趣! 老朽認為人的原罪,就是自私自利,自愚愚人!商賈、政客、軍士只是一種職業,原本沒有什麼是非、貴賤,其餘學者、專家、甚至盜賊、娼妓亦然。但是,只要是人、只要具有意識,且有意識地利用他人以滿足一己的私利!那就是罪惡(至於無意識則屬於愚昧,免談)! 好了,回到音樂吧!至少談來不會令人血脈賁張! 丹尼一曲之樂念是TI DO RE MI 四個音符上行,由弱拍起,佔了兩小節。再用銜接前句後下行的RE MI LA SOL MI RE DO LA構成了「主題」,這個主題簡單明瞭,任何人只要聽一遍便能朗朗上口,所以深受人們喜愛(親和性)。 人性之常,在於求生,求生之術,要簡明可行。譬如說,爬山是一種夠刺激的運動,但是,全世界的人類中,喜愛爬山的人不會超過萬分之一!為什麼?太麻煩、太複雜了!再說,形上學有趣,古今中外,能走上形上征途的,更連億萬分之一都不到!為什麼?太麻煩、太複雜了!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人要「自找麻煩」?身體的極限在於應付日常生活之需,有用才發達、否則便萎縮!大腦更是「不得已而用之」的珍貴器官,人類的前途、世局的發展非它不可!但世局不到「機緣和合」,人的大腦必然是包得緊緊的、封得密密的,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每當人類社會繁榮富足之際,就必然會產生奸商、貪吏,為什麼?原罪也!如同水果之必腐,腐後種子才能破果而出,才能近水土而發芽,才有新生生命!因此,真要看清「人生真實」,就必須接受「陰陽正負」的現實,因為是非好壞經常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 正因為社會上亂態叢生,才可能令清流受到尊重!正因為重商唯物的民主政治,胡作非為才成為顯學!正因為今人之無知,才有智慧之問世!網友們且安心欣賞「生命的藝術」吧!當然,要先領悟了什麼叫藝術,才有可能看穿「大自然」的、精妙無比的傑作! 音樂之美,在於旋律容易上口;圖畫之美在易於入眼;文章之美在易於明;人生之美則在於人能「自知自明」!不論什麼時代,總會有些愚昧無知之輩,總會魚目混珠,以謀取私利。所幸有這種人,先將藝術埋進泥淖,然後,代代有人材出,出污泥而不染,令藝術大放光芒! 再想想,人世之輪迴何嘗不是?如果前人不死,有能力者日勝一日、更自以為是,愚昧者永遠沉淪,那將是什麼世界?天道公允,賜給人類無限生機,在一定的時間歲月裡,任人自行選擇。一生一世的積累,只算是煉鋼的一個過程,只有千錘百鍊之餘,丟掉過去的渣滓,才得永恆的光輝! 主題是藝術的靈魂,是生命力的基礎,是必然性的根本。但是,主題一成不變,就叫「老生常談」,會令人生厭。所以,變化性粉墨登場:DO MI FA SOL- LA SOL MI DO MI RE 正是主題略加變化!萬變不離其宗,只是提高了一度、省略了一個音,便有了必然性的必然發展。 好了,一句完成了,萬事起頭難,這個頭起得輾轉委婉,有種淒美的感受。有了「起」,就必須「承」,否則不是停頓、就會不知何往!寫文章亦然,一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不容易有了主題,接下去就進了大觀園!一時眼花撩亂,不知道如何是好! 簡單!將主題再次強調一下,「承」接上句,但必須加一點變化!於是丹尼便成了:TI DO RE MI -RE MI LA SOL MI RE DO LA,TI DO RE MI -FA MI RE DO RE DO 。前半句全同,但後半句則是「樂念」的反向,渾然一體宛如天成! 反向代表什麼?回家也!回家代表什麼?人性也!年輕人什麼都不懂,一切「新奇至上」,這是生命賦與的特性!有了這種特性,人世才有變化!,否則人人都像老頭子一樣,吃飽了、玩膩了、看開了!對眼前身後一無所感,就算生命再進化億萬年,地球上還是化石遍地、一個墳包都沒有! 人生之妙,就妙在人人臨老都會想到「葉落歸根」!哪怕老家在沙漠裡,那種炙熱、乾燥、枯寂的感受,就不由自主地爬了出來,驅使著幾根老骨頭,要回老家!鮭魚如此、海龜如此!人人如此!當然,藝術也如此!一首音樂的旋律,如果越飛越遠,乘著音符的翅膀,飛走了不回來,保證不好! 承襲了傳統,也不能食古不化,讓後人窒息無助!這時,求變為當務之急!如何變呢?總不能不顧主題吧?但又不能一輩子吃老本!所以,請來「副主題」,一個與主題相近,但又感覺迥異的旋律:SOL LA TI DO -TI TI LA SOL LA SOL MI DO。 這個副主題的前四個音是聯句,與樂念相同,但起音卻由「屬和音SOL 」開始。屬和音是個「小軍閥」,感覺上了一個台階,旋律沒它不行,而有它必變。再加上重音、頓音,味道不一樣了,同樣是萬變不離其宗!於是構成了「轉」的功能,樂曲更豐富了。 同理,副主題也要發展,要令它與人「親和」,所以用下半句強調一下,但把句尾的DO改成RE。這種感覺,是過家門DO而未入,略有遺憾,但是也預伏了要回家的思念。(副主題與主題之關係依樂曲規模而定,因調合時差異越大,其間之「介面」越多。本曲只得四句,兩者差異宜小。) 第四句是「合」,既然要合,快回家了,情緒必須發洩一下,於是:SOL SOL SOL Mi一個高音上拔!高潮也!戲劇性之要素也!發洩完了,RE RE DO LA DO SOL MI DO,副主題的反向(蓋音樂只有這幾個音,能運用的資源有限,必須反覆轉折),準備回家了! 最後,TI DO RE MI- LA SOL MI RE DO LA TI DO,到家了! 不難吧!當然,對懂的人來說,天下無難事!人若不趁著年輕多下功夫、多學多想(青春不留「白」,只是把「白混掉了」),待老了,大腦積習已深,那麼!萬事都難如登天!不過,也還有機會,且平心靜氣,修身養性,多積善因,只要能遠離獸性,來生就有希望! 連日因本網寄掛之公司更新伺服器,工作不便,乞諒。 網主人白 |
| #7620 留言者:網主 [2008-02-15] |
| 告網友: 連日來因網絡故障,雪山巔圯與外界音訊不通,老朽做了幾天遺世孤立之刁民(其實有沈子作伴,只是各忙各的),輕鬆自在。對老朽這種「野師」而言,人生只有責任,其他所剩的者是冗餘!如今無虧無欠,心安理得,眼下一片空明。已教的教完了,該走時,穿一雙布鞋就好。 有以告者,月來實驗成績如下: 「印尼小花生」共買了十四包(每包350G,約有150G花生淨重),吃到今天,可以休矣!今後「相思債(見《智慧之旅》)」已償,情斷緣絕!老朽之物慾若此! YUI 載入iPOT,夜夜催老朽入眠,平湖無波。月色之美,正係遠在天邊,果若有女如斯,人生堪憂!何也?蓋於倫理道德淪亡之世,「年輕無知」係人人必經之途。兼以網絡發達,照相機人人皆備,誰知道哪一天有什麼情色道黑帶九段,殺得天下少女、歉聲連連? 老朽離世已久,推薦YUI 在於其真,深恐濁世乏人欣賞焉。孰料老朽走眼,觀看YUI 粉絲的中華網站,信眾奇多,竟均係黃口孺子、一色「清流」!年輕人乃未來之主人翁,苟若他們都厭倦了繁艷虛榮,顯然「物質霸權」已將遜位,看來物極必反、剝復之機至矣! 至於老朽的「24節氣」組曲,已然通過了老朽的半年試聽。除了需要調整、修改的瑕疵之外,的確「別樹一格」。那綿密的「織綿緞」效果極佳,如果有時間(看來無望),可以改得更好。所幸本網尚有不少知音,本篇留言將介紹自創之作曲法,以便流傳。 再繼續討論藝術。 人生享受有二:肉體生命追求物質滿足;精神生命講究藝術欣賞。兩條路原本涇渭分明,互不相涉。如此這般,人類文明由上古順流而下,到達了今天的花花世界。 大陸上的「春節晚會」,八年前初驚艷,次也能沉醉,再而三,逐漸麻木。因為其歌唱千篇一律是「花腔女高音」,美則美矣、膩也膩了,缺乏變化、且不親切,轉台成為良方!再看小品,演出者拼命賣力,但難令人莞爾。最令人難過的是「明星撈過界」,反正出了名,能插一足絕不會送來一幅春聯! 其實,若論節目中雜技、舞蹈水準,個個可謂出類拔萃。但是,滿台花團錦簇、奇裝異服,再加上燈飾激光、七彩斑爛,令人看得喉滿脂溢、血脈賁張!怎地堂堂十幾億炎黃子孫,集中全國之精萃,居然只知道堆砌渲染,卻不懂如何調諧搭配!謂之娛樂大觀園不妨,但卻絕對沒有娛樂藝術! 常有人非議沙漠,沙漠縱然不利於生存,但卻有其美,且美得令人瞠目。反倒是泥塘上再加添肥料,其結果好事了出污糞而不染的綠頭大蒼蠅,直飛橫行! 歌有歌情、調有調性,歌之始,始於情,調之發、發於衷。所謂「情發之衷」者,情真意誠也!是以歌者不論何人,首先要能瞭解歌情,幽者須幽、怨者必怨;至於曲調,更是該昂則昂、應抑必抑!豈有曲曲死喊活叫、尖拔入雲,分明是蚊蟲戲蒼蠅,居然也來個鸞鳳大和鳴! 西方的商業手段著實可怕!把人性的惡劣面發揮得淋漓盡致!把人感官的需求慾推上時代的頂峰!商人為了能賺錢、賺大錢、賺盡天下的錢!首先要令買者成為白癡;要令買者成為白癡,必得令之失去判斷力;而欲令人失去判斷力,當然,要令人目迷五色、神智喪失,更要是非不明、黑白難分! 人謂:啊呀!這種手段豈不是最高智慧嗎?抱歉,剛剛相反,任何人只要不顧廉恥,只要能拋棄倫理道德的約束,有誰不會扯謊撒賴?臉皮有多厚,就能矇倒多少人!野心有多高,喊起來,聲音就能有多大!當人無恥到極處,國家、民族、文化、根源通通無存,商人、政客、明星?有什麼分別? 其實,清流與金流的戰場,從遠古時期就與冰原同存,永遠是清流「滴」出清溪,然後有金流在草原上穿梭,沖刷出營養,然後匯為大河。有了長江大河,魚蝦滋生,萬物才得以欣欣向榮。榮後必枯,盛極必衰,春夏甫去,秋冬繼來!於是大河冰凍,又見清流潺潺! 前文介紹了創作音樂的基本法則,談得太多,便會形成桎梏,誤人靈思。只惜如今「作曲家」式微,一些歌而優則作曲,以為把幾個音符當骰子一擲,反正噪音震天價響,台上扭扭臀臀搖搖胸胸,爽爽便便麥克麥克!鬧得一眾小青年,不買會被羞得抬不起下巴,買了則跟著瘋狂! 若談人性,東方西方無異。在音樂史上,十九世紀古典大師們逐漸凋零,崇尚自由的羅曼時期揭幕。由於人人追求創新,音樂泛濫成災,好壞漫無標準。德國的作曲家舒曼挺身而出,放棄了自己追名逐利的機會,辦了一份雜誌,專心致力於「音樂評論」,為古今第一人。 做為音樂評論,得不分皂白,存心中正,此事大難!以老朽為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生平最怕與白癡說白話!由於老老朽朽之輩太多,人人自說自話,於茲,世事亂濫如今!到頭來,老朽連創作意念都淡化為水,要不是網上有些知音「為害」,老朽早就拍拍屁股,走人去也! 織錦緞作曲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有「審美觀」即可,如果沒有,不作曲也罷。 1,主題: 主題只是「基本元素」,無所謂「美不美」。如同顏色一樣,紅色不比綠色美! 如貝多芬的「命運」,mi mi mi do 平凡得如同空氣!但一旦成為「主題」,一 組一組的展開,宛似魔棒揮舞下的圖案,高下立辨! 2,旋律: 主題組成旋律,旋律者,「旋轉所得之規律」也!美者,必有其規律,否則只 能謂之「音堆」!而規律也很簡單,是要令聽者「深刻」,如何深刻法?更簡單! 是要有規律!就是重覆、小小變化、大大變化! 以命運為例: 主題:mi mi mi do 重覆+變化=下降一階:re re re ti 重覆再重覆,和炒菜一般,炒來炒去,要待炒熟才能進口! 再次,重覆+變化=上行一階:fa fa fa re 再變:ti ti ti do ……當然,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那些本領就要自求多變了! 3,樂句: 有了旋律,就可以安排文句了。先定下一小節若干拍,若干小節為一樂句,若 干樂句為一樂段,幾個樂段在循環後可以回到原點,回家! 若是「歌」,樂句最好與詞配上,要注意「詞句」不宜分得太開,「虛詞」不 要放到重音上,諸如此類,下次再講。 4,伴奏: 曲子完成了,紅花需要綠葉搭配,是稱伴奏。而和聲規律複雜,能學通的沒有 幾個。吉他之所以能流行,就是為了彈奏的方便,只採用了幾組和聲(古典音樂 中無止無盡)。 「織錦緞作曲法」是一種伴奏方式,相當於在錦緞上繡花。唯一要注意的規律, 是要避免將「兩個相鄰的半音放在同一拍上」。 所以上次老朽說,此法利於「五音階」作曲。因為mi-fa ti-do 相距半音,而 五音階是do re mi sol la ,不論如何「拼湊」,就是沒有半音階!因此,雖少 了哀愁的半音,但卻多了「音階上不滿足的感受」。 只是五音階的旋律關係不大,但若寫成「交響樂」(中國未能發展交響樂的形 式,良有以也),各種樂器齊奏(如同梁祝),分明堂堂正正的淑女,偏偏成為 幽幽淒淒的怨婦! 若用織錦緞,背景會非常豐富(老朽之「24節氣組曲」只用了一組音階), 因為沒有半音,不會刺耳,可以隨意編排,任意變化。 網主人白 |
| #7629 留言者:網主 [2008-02-21] |
| 告網友: 老朽已完成《三國演義》一至十二劇集之改編(全劇27集),現放在網上,供領主們參考。 本劇係以「說書」方式,百分之百忠於原著,將故事改編成電影之手法。其中,凡屬「客觀描述」者,悉維持不變。但若涉及「主觀說明」,則借說書人之旁白說之,其動作、行為仍以影像演出。 需注意者,由於目前「常識庫、人名檔」尚待建立,於電腦理解時,必須事先提示,故於劇本中不可忽略。至於原書,早年為了刊印方便,人名、事物省略頗多,必須一一補足。此外,原書「過場」交待含糊不清,對話時之「稱謂」闕如,也是領主們之重點工作。 除此之外,只要把格式處理正確即可。老朽若無其他雜事,每日可改一集,領主只要能掌握訣竅,三天改一集必輕而易舉!還有一點雖是導主之工作,但若領主能夠先容,自必更佳。即在改編時,先在腦中模擬圖文系統,將故事轉換成畫面。積久成習,此舉不僅利於編劇、且更利於未來導戲。 網主人白 |
| #7633 留言者:小蔡 [2008-02-25] |
| 主題:道歉及視覺藝術 非常抱歉,學生的修改建議來遲了。因老師說過本書將於圖文系統峻工後、大約春末時分才出版,學生便慢條斯理起來(老習慣發作)。如有構成不便,敬請老師海涵。學生今後會自我檢討。 另,學生最近在學習平面美術設計,對視覺藝術深感興趣。請問老師可否以達文西的名畫「蒙娜莉莎」為例,談談視覺藝術的真善美?謝謝。 |
| 回應﹕ 實話實說,當人客進入餐館時,席尚未暖,就會說:「小菜」怎地姍姍來遲?「圖文系統」正值密鑼緊鼓之際,室中個個忙得人仰馬翻,看來出貨要待年中,《智慧學》何時出版猶未知也!但老朽從不放過機會,能抱怨一句小菜來遲,絕不會少說一句,如斯而已。 「蒙娜莉莎」只是繪畫藝術上的標竿,其名氣之大,百分之百是「商業炒作」的後果。緣自文藝復興以來,基於英雄主義,西方的「白人神話」一直在尋找上帝以外的代替品。達文西在各方面的才氣,都值得吹捧,由於當時社會需求以中產階級之藝術為優先,達翁「鐽陣」,蒙娜莉莎便著上了「玻璃高跟鞋」! 西人的「陽謀」是:永遠把「上帝」供在天堂,再將「立場、目標」慎密地隱藏起來,然後捧一個「名牌冠軍」,讓人人膜拜。有陽必有陰,其「陰謀」是:在只有一個高大的冠軍下,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還有誰會去看陰影下所覆蓋的真相呢?因為真相是:商人為所欲為,大發利市! 在判斷真實的目的下,如果分析一下討論「蒙娜莉莎」者立場,一切昭然如揭: 一、經商賺錢 經商當然為了賺錢,在賺錢的立場,貨品可賣、非貨品也可賣!只要能賺錢,連 爹娘都可以賣!所不同的,是錢要賺得多,越多越好賺,第一道門檻跨不過去,別 說賺錢,連混口飯吃都大是不易! 如今舉世皆資本主義信徒,資本主義是以資本為上帝,只要圍在上帝身邊,一團 名牌狗屎,人人吹捧!所以,繪畫也要名牌,把蒙娜莉莎捧上天了,水漲船高,反 正沒有人能戳破「商標」慾,即令是冒牌貨,也變得搶手無比! 二、歷史考據 歷史不能複製,這個立場冠冕堂皇,所以,只要一搬出文藝復興大帽子,就可以 唬昏一票人!老朽是其中之一,每次一討論到藝術,就不免被些「專家」糗到七竅 生煙!直到如今,還是沒弄清藝術與歷史有什麼絕對的關係! 有人說:欣賞藝術不能脫離歷史!這等於是說:藝術是歷史的附庸;眼睛不能沒 有記憶力!於是,視覺藝術變成了藝術史的實習項目!所以,老朽一聽到古典派、 浪漫派、印象派、野獸派、達達派、立體派就躲之天天! 三、繪圖教學 教學應該是公正的,問題在當今的教育是商業的幼稚園,只要能訓練出大批「職 業傭兵」,其公正的定義便是:「不管白貨黑貨,能賺錢的便是好貨」! 這一來,學生還能學到什麼?當然,老師的「賺錢辛苦經驗」便成標準教材了! 再說,名師出高徒,劣徒教下手!一代不如一代,三代以下,還有什麼藝術可言? 真要談藝術,千千萬萬,萬萬千千,別找工匠! 四、油畫技巧 就以蒙娜莉莎來說吧!達翁的繪畫技巧、的確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然而,技巧 所表達的是藝術,只有專家才會研究技術、欣賞技術!對一般人而言,什麼油彩產 生什麼效果、什麼筆觸代表什麼意涵、什麼結構能有什麼感受?有必要去瞭解嗎? 不瞭解就不成藝術嗎? 五、藝術欣賞 要談欣賞這幅畫,那「神秘的微笑」有何神秘?至於微笑的畫,沒有一萬也有一 千!而且仔細品味,對當今的「審美觀」,蒙娜莉莎一點也不美,身材太臃腫(楊 貴妃式)、手指如同圓錐、鼻子太大、嘴唇太小! 當然,這是挑骨頭!如果「蒙娜莉莎的微笑」這幅畫是古今第一、唯一、獨一! 為了爭冠軍,為什麼不挑?不挑白不挑! 但若只是以一幅畫而言,水準夠高了,高得令人嘆為觀止,值得欣賞! 六、附庸風雅 這就免談了!對一些無自知、他知、應知之明者,能攀上枝頭,何曰不可? 七、嘩眾取寵 這更不能談,談穿了,會被打死,而且死得很慘! 八、民主自由 全世界笨大人、愚小孩佔了九成九,一到這個立場,連達翁都要退避三舍! 九、…… 扯不完的,事不過九! 結論是,如果不提出「立場、目標」,面對真善美、僅一個「蒙娜莉莎的微笑」,老朽只會苦著老臉,笑不出來,無從置喙! 不論如何,要從事「視覺藝術」的工作,也有幾個立場:創作(要有構想)、設計(要有對象)、製圖(要有基本功夫)、判斷(要有豐富的知識)、欣賞(要有平常心)。既然在學習,就要先釐定清楚,全力攻堅。否則,東摸摸、西學學,人生將付諸東流!除非想活到老學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