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902 留言者:愚生 [2003-04-04]
主題:兩極、進退、山水、觀照
  先生:
  您好; 所知儒家主以孔孟,另有荀子聰慧、亦得精妙,然見嫉於門內外,遂於衛講學,居易其生,據悉時科技菁英,蓋源於衛。遂以為:「饌美輿宇平行於道德志節,趨此遠彼,無可逆。是之定而恆,窮,一也」,請問此念是否已自限?
  
  日前新任一職,請教當如何進退自處? 緣該單位有某同性前輩除年齡外,學歷、該部門經歷皆長於己,言語神情間透出壓力; 自己以學規自省,與其它同事皆能建立基礎情誼,唯與該先進猶未能發展和協互動。
  
  文意上迷惑,可否請您撥冗再啟? 因見前述觀山、水之心境提昇回覆,後學對:「…認識到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時,就可稱之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境界了…」未能領會其意象; 曾見浪漫時期洋人渥茲華斯山水詩文<汀潭寺>,文中亦論及此概念,唯其視自然為錨,屬成長的過程,而非天人合一,而有此問; 另提問為求簡捷,而將因果文理互調,尚請見諒。
  
  友人赴美習佛,返國後有緣相會,亦引介其師、友,聚會中聞一概念,謂:「讀聖賢書前當先理清渾沌(指大腦),或如建世貿雙星(個人轉喻)於腐植地盤上,危且殆矣。」,盼請教先生當做何解?
回應﹕
  老朽時間不多,為文簡陋,乃「文簡」非「文言」也。
  閣下之文言,亦洋亦佛,恕老朽不知所云,難以作答,乞諒。
2905 留言者:愚生 [2003-04-05]
主題:修正前言
  先生:
  感謝撥冗指正,使您覺得不知所云是晚輩之過,請容後學經自我檢討後再次提問。
  
  看到不明究理的人不知倫常、隨意批評,喚起自己以前讀過的國學書籍及課堂上老師的授課中所整理的一些心得,其中主要是關於孔孟學說的想法。就自己不是國文系背景的學習經驗(離開了國民教育後,想要臉不紅、心不虛的對中、外友人說自己是自幼學習中華文化的華人,可能要看個人造化吧!),認為孔孟思想是儒家主流; 也不怕諸位前輩笑話,其實自己是在補習班聽升學課程時,才知道荀子是孔門四科外的優秀、傑出弟子,並因此而受到眾門生排擠、打壓,以致荀子搬到魏國定居、講學,所收弟子日後多半承繼了他的理性思維,在當時及後世科學、工程方面有著驚人貢獻(如長城是非常精準地依等雨線分佈所修築,沒有佔北方遊牧民族便宜分毫); 而在精神上向您看齊後,便發現歷史一直在重覆。享受美食、衣著光鮮、情慾宣洩、追求財富、權力、名望與子嗣綿延是自己所見週遭眾人每日或得過且過、或夜以繼日的目標(自己認為這也是極大部份人的共同意志、本能),可是當一個人某日想到些什麼,而開始朝真理、美德、志向、節操等層面努力時,似乎也宣告了將開始與前述的美景分道而馳,一但做出決定,想回頭也只會空嘆機會、青春不再,而且就算頭也不回的向理想走去,耐得住粗衣粗食、情慾煎熬、深居簡出、鄙睨眼光,不得機緣仍將會毫無建樹、困蹇窘迫終生; 做好了心理建設,瞄了一下時鐘,在分成兩區的頁面右半邊打了勾,心想:「若努力到老也看不到成果,怨不得人,就當是天意吧!」(可能您會建議喝可樂、嚼漢堡、玩連線遊戲、唱卡拉ok、看看慾望城市、海灘遊俠、魔戒、星際大戰會比較快活呢!) 看著網站宗旨而大膽按下「我要留言」連結,這是自己想請教您的問題,有上面所說的想法是不是劃地自限、做繭自縛呢?
  
  以上是上一次主題為兩極的簡陋處理之前的內文,擔心佔用您太多時間及網頁篇幅,便在此停手。
回應﹕
  炫耀乃「獸、性」之本能(雄),在進化歷程中,為了確保種族生存,雄性必須使盡看家本領,以搏得「傳種」之良機。人類文明之價值,正是擺脫獸性,追求精神昇華。老朽建議網友多讀聖賢書,目的是多多領悟前人懿行,反省自躬,以至於善也。
  文字本屬工具,達意為上,否則溝通不良,人際關係平白惡化,得不償失!閣下來到本網,清蜓點水,未能入境隨俗,是置老朽於不義也!前次留言,推薦「一堆」影片,其中魚龍混雜,是知閣下不明本室分析電影之宗旨,故曾建議往觀過往留言。
  劃地自限者,自以為是之類也,只要能擺脫獸性,努力追求至善,何縛之有?
2908 留言者:黃軍毅 [2003-04-06]
主題:感想
  美國的霸道強權必被中國的王道所取代,當今世界上生靈塗炭無不是受美國的假民主主義所影響,老師道法自然,中華文化的復興必成!
回應﹕
  師法自然,乃處世原則,與成敗無關也。老朽負責舉旗,甘效犬吠雞鳴!至於中華文化之復興與否,尚看爾等青年!多讀書,多習藝,立志篤行,奮發自強可也!
2913 留言者:虛船子 [2003-04-07]
主題:《解莊》
  先生:
  晚輩近來於彷徨之際寫成《解莊》二十四篇文章,約二十萬字左右,欲出本書,盼望得道前輩能給予指點一二,晚生將榮幸之至。
  《解莊》目錄
  解莊之一 ─── 張學良之逍遙遊
  解莊之二 ─── 莊子的玄機
  解莊之三 ─── 莊子辨析
  解莊之四 ─── 材與不材之間
  解莊之五 ─── 論心齋
  解莊之六 ─── 魯迅與莊子
  解莊後記 ─── 吾喪我
  解莊雜記 ─── 動物園道德與養雞場道德
  解莊雜記 ─── 莊子論教育
  解莊雜記 ─── 中國人為什麼活得累
  解莊雜記 ─── 人生
  解莊雜記 ─── 東施效顰與邯鄲學步
  解莊雜記 ─── 壺子與巫子
  解莊雜記 ─── 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
  解莊補記 ─── 子非魚
  解莊補記 ─── 物際者
  解莊補記 ─── 無有
  解莊補記 ─── 知者不言
  解莊補記 ─── 至道
  解莊補記 ─── 大公調
  解莊補記 ─── 論語解
  解莊補記 ─── 治道
  解莊補記 ─── 魂與魄
  解莊補記 ─── 無為
  
  以下解莊補記《論語解》中的一段
  
         六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按照現代的語義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理解,孔子大概是準備捋胳膊卷袖子跟季氏乾了。然而這好像不是孔子的一貫作風,在弟子的印象中孔子一直是溫良恭儉讓的模範,總的來說應該是一個心平氣和的人。那麼孔子為什麼這次跟季氏生這麼大的氣呢?其實根據歷史記載,孔子和季氏的關係好像還是不錯的,孔子的三個弟子冉求,冉雍,子路都曾給季氏做過宰。孔子曾經說過:“對上花言巧語,對下板起面孔,對人過分的恭敬,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我也認為是可恥的。藏起對某人的怨恨卻與那人交朋友,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我也認為是可恥的。〞既然孔子如此怨恨季氏,為什麼還要與季氏交朋友呢?難道他就不覺得可恥嗎?其實,孔子是完全站在季氏的角度在替季氏著想時才說出這番話的。理解孔子這番話的關鍵就在其中這個“忍〞字上。“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忍的含義非常類似於現在的“認〞(“認〞)的含義,雖然在先秦還沒有出現“認〞這個字,但是沒有這個字並不等於古人不會認。“忍〞在先秦的文獻中很多個含義,說明如下。
  
  1) 忍心,願意,捨得。 比如『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左傳.襄公》)
  2) 忍耐。 比如『今天子不忍小忿,以棄鄭親。』(《左傳.僖公》)
  3) 通刃,殺死。比如『公曰:“一朝而屍三卿,餘不忍益也。〞對曰:“人將忍君。〞』(《左傳.成公》)
  4) 通“認〞,認可,辨認。比如,
    a、『鮑叔乃告小白曰:“夫國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事之未濟也,老臣是以塞道。』(《管子.大匡》)
    b、『君若不來,群臣不忍社稷宗廟。』(《左傳.襄公》)
    c、『其上貪以忍,其下偷以幸,有縱君而無諫臣,有冒上而無忠下。君臣上下各厭其私,以縱其回(輪迴),民各有心而無所據依。以是處國,不亦難乎 !』(《國語.晉語》)
  
  人們有時對帶有心字旁的字的含義的理解是相當微妙的。那麼孔子所說的“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忍究竟是哪個含義呢?這裡的“忍〞是“認可〞的意思。
  古代的“禮〞字也有很多含義,禮字有時候與現代的含義很相近,泛指的人們之間的行為規範,禮在古代還有一個主要的含義,就是“禮不下庶人〞中那個禮,是指天子制定的約束大夫的行政法規,是有明文規定的。周禮中關於官員辦舞會有明文規定,周朝天子定的最多可以用64個人。給魯國國君定的是32個人,到季氏這一層,給他定的規矩就是16個人。可是季氏覺得16個不過癮,於是模仿周朝天子,也用64個人。其實天高皇帝遠,季氏當時掌權,願意自己定幾個就可以定幾個,定128個周朝天子也管不著,來跳舞的人也高興,有人今天管飯。但是孔子考慮的不是你季氏尊不尊重天子,合不合乎禮儀君子這事兒,他一貫從他的行政管理原則出發。官員辦舞會應該多少人,這是周朝天子定的禮,也就是規章制度。按照孔子一貫的政治理念,事先甭管這禮定的是否合理,官員應該遵守,當然你不遵守,天子也不能老看著你,現在叫監督機制,天子就一個人,封了那麼多官,監督得過來嗎?有時候,100個警察逮不住一個小偷。孔子勸說季氏的話“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就很到位。他說天子定下了規矩,你官員不遵守,天子也管不了你。你可以認定不遵守規則對自己沒有壞處,可是你手下的人有誰不能象你一樣這樣認為呢?你管理你的下級官員,也要發佈很多命令規矩,你難道認為你的下級都是傻瓜嗎?看到你這麼乾,誰還會去遵守你制定的規則,能從你手上撈取更多好處就使勁撈,只要能惹你高興就行。所以孔子是站在作為管理者的角度和從季氏的自身利益出發來考慮這件事的。否則如果僅僅是埋怨季氏兩句,這種把戲市野小民全會。
  至於周禮定得是否合理,這個孔子也說過每個時代的禮都在變化,可以商量著修改,那時候沒有人民代表大會,但是下級向上級打個報告還是可以的,說一說下面的具體情況,如果上級根本不理你,那是上級不守規則,問題也不出在你這兒。歷史上很多當官的貪污賣官,做權錢交易,通常覺得自己賺了,可是他沒想到他的下級也跟他一塊這麼乾,而且比他還厲害,最後自己不是在管理下級了,成了下級管理上級了,成了下級利用上級謀取福利了,這個循環發展得很快,最後自己就捂持不住了,如果他的上級是按規矩辦事的,他很快就會完蛋了。如果是天子也不守規矩,不會多長時間,天子也會完蛋的。從周朝春秋時代的變亂來看,這“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很能說明問題,各國國君不在把周朝天子放在眼裡,但是很快他們自己的權力又落到了權臣的手裡,權臣也開始胡來,很快權力落到家臣的手裡,等到家臣為非做歹的時候,於是乎盜賊四起,天下大亂了。看過吳思的著作《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就會發現這“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僅能說明先秦的諸多現象,對於秦以後的諸多現象也能給予解釋。這個潛規則說白了,就是不遵守規則,胡來,還以為自己賺了。正所謂“其上貪以忍,其下偷以幸,有縱君而無諫臣,有冒上而無忠下。君臣上下各厭其私,以縱其回,民各有心而無所據依。以是處國,不亦難乎 !〞
  
  『孔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花言巧語足以搞亂了德性,小的地方認識不清那麼就會搞亂大的謀略。〞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論語.顏淵》)
  
  訒,認也,辨認,與“小不認〞正相反。仁者對語言要認真認真辨認辨認,認認真真辨辨認認。為什麼要認真辨認,孔子說:做一件事,用語言很難把做這件事的行為完全表達出來,所以一定要認真認真辨認辨認,認認真真辨辨認認。最好邊乾邊說邊認,身教重於言教。系辭有言曰: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如果前輩對這些文章感興趣,我如何才能把全部文章發給您呢?
回應﹕
  老朽工作堆積如山,著實忙得一點時間都沒有!加以不學無術,從來不群不黨,隱居自娛。且從來不看書、不看文章、不與外界來往,請千萬不要寄來!
  公之於此,有興趣的網友不妨聯絡(電郵:lincius@mail.china.com)。
2917 留言者: [2003-04-08]
主題:
  最近想到一種方法,或者各位會有所啟發也說不定。
  世事萬物不外是一個又一個的系統,任何系統必須達至平衝,亦有平衡常數,只要看清看楚,便會知道如何改變其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數,當然,這可比實驗中要複雜得多了。
回應﹕
  穆。
2918 留言者: [2003-04-08]
主題:
  想著想著,看來要寫詳盡些,以免有網友誤解。
  如何看清呢?首先要學天,地,人三者的道,要懂宏觀,微觀,古代的軌跡,現在的組成結構,繼而未來的發展趨向...總之,越學得深,越學得多,便會自然懂得怎樣做。這是其中一種方法。(因曾試過有無從下手助中華文化復興之感,故有以上班門弄斧之言。請先生不要見怪。)
回應﹕
  穆。
2921 留言者:客 [2003-04-09]
主題:有更直接的方法!
  我這裡尚有一群致力於中華文化復興的人,學者為主,產官為輔;
  專注「以簡納繁」的資訊核心技術,順利的話,五年可成!
  屆時再與分享,暫不公佈。
回應﹕
  好極了,各盡所能,大家努力。
2947 留言者:小宏 [2003-04-17]
主題:建議發表留言時增加分類欄
  網管??朱老師:
  
  您們好,我建議當網友發表留言時就可指點文章所屬分類,即除姓名、電郵、主題、內容欄外再加一個文章所屬分類欄,我想以後就可省去再做費時費工的分類工作。
  
  祝網管??朱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小宏敬上
回應﹕
  謝謝建言,本有此計劃,但因太忙,一直拖延下來。
  只是由網友自行分類太麻煩,老朽只要加個記號即可。
2951 留言者:華人 [2003-04-19]
主題:強項運動、物競天擇
  在上屆亞運會,第十三屆曼谷亞運會中,中華台北散打隊以一銀二銅,名列所有亞洲國家中的第三名,在並未獲得社會大眾、如同支持籃球、棒球的情形下,僅次於大陸和有搏擊王國之稱的泰國,還優於鄰近的日、韓等國。比起田徑、籃球等其他運動,排名真是好得大多了。中國人由於肌力不如白人、速度及敏捷性不如黑人,在體能還不如其他人種的情況下,在人同天爭、人同獸爭的人類漫長發展更上,才會發明功夫,也就是說武術是不論在文化上或實質上,都是最能代表中國人及中華文化的運動。
華人的體能較差,但對於運動技術的靈巧掌握卻是其他人種所不及的,如:跳水、桌球、體操,你看過黑人的跳水、體操和桌球的高手嗎? 同樣的武術亦是如此,不是你體能好,就能贏其他人。
「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力的應用。」功夫的力量,稱為「勁」,更是如此,在運動學上,稱為「綜合關節力」,是必須在技術水準的配合下,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用,武之道,即在鍛練精神與肉體發揮出在同樣肉體條件下不能產生的破壞力及殺傷力。
回應﹕
  穆。
2956 留言者:小文 [2003-04-22]
主題:工作
  老師,請問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謝謝。
回應﹕
  立場不知,如何謂「好」?
  請先述明自己的「立場」,真正的「目標」,老朽願詳為汝說。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