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5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2-26] |
主題:能量增生,能效增生 朱先生: 讀 先生之「層次論」中提出,在無「生物」出現前,今所謂之「宇宙」本是一個「混沌」的「能」的「作用場」。此「能」連續不斷「向」一「極限」擴大,唯此「極限」為何?迄今,尚未為「人」所「知」。 說實在的,自小讀書是為了「考試」,一路「過關斬將」,大學畢業,成家,在臺灣瘋狂」的「搞過」一陣「電動玩具」,「賺錢」也清鬆自在。從未認真「思考」過「人生的價值」何在? 移居巴西後,「心」反而「定」了,有「閒」開始「胡思亂想」,但找不到一個「方向」,巴西朋友要我加入他們的「教會」,我拒絕了,我認為「宗教」不能「解決」我的困擾,一直在找一個比較「客觀」的看法。 先生之初論「能量增生,互利共存」,如以「因」「果」來分析,是否可歸納為「能量增生」為「因」,「能效增生」為「果」。「量變」產生「質變」,因「質變」而產生之「物」其「用」不「同」,故分「層次」解析之,惟,如何區分「層次」非一般「不知者」可理解的。 以上所言,如有曲解 先生之意,尚請海涵,並以教之。 |
回應﹕ 老朽各書,皆非入門基礎,閣下有志從事思考探索,尚應先著手「理則學」,否則易招非議。老朽非科班出身,甘冒大不韙,蓋已遠離名利,笑罵由人,故能無礙。「哲學」界(含科學)能高氣重,最重「名詞辯證」,經常隔空交火,戰況激烈,欲求生存,不得不慎。 察「能量」一詞,譯自「energy」。此字極為特殊,因係被「假定」為宇宙根本,中國自古無此概念,未曾約定、故難俗成。嚴格說來,漢字中唯有「??(上為既之右形,其下為火。原為『氣之力』,有能之意,但因資訊界『不學漢字之術』,不識此字!各大字典又均援引《辭源》誤為『氣之異體字』,刪而逐之!老朽自顧不暇、無力以抗眾敵)」可資對應,但國人淪落至此,西瓜要依偎、飯食才精貴,奈何!? 基於語言屏障,尤其是漢字獨立概念與拼音不同,每每風馬牛不相及。「能量」之譯、算是很夠水準了,但其中「量」字具有「單位」之本義,細究之,問題叢生。老朽一再考量,但惜「能力」不夠,只好勉強沿用下來(本擬待「出名」後,再挾勢疾呼,看來無望矣)。 物理中有一能量不滅定律,經過一再實驗,此理顛撲不破,已成為當今宇宙論之基石。能量既不滅,當不可能「增生」,知此,當知「此因」不成立!老朽已自行更正,請勿「將錯就錯」,以免貽笑大方是幸! |
#7284 留言者:丘意仙 [2007-02-25] |
主題:五音之外 覽師之批,文氣浩蕩,恍如親聆於左右,渾如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云「士生於世,…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師自放網界江海中流而任意西東,此其中自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哉?」(蘇轍語) 師所批者,實乃直抒幾多人胸臆肝腸!在西方物化查証、量化研究之學風所行處,不獨令當前淺薄杏壇率多草偃,侈談任何教育理想!更曷論學術理想矣?即便佛學研究方面,就連千載以來中國佛學之巔--禪宗、如來藏等思想體系,百年來亦不免於歐日學術界喧囂之「大乘非佛說」而逐次遁隱、黯然!多少學者之流(包括出家人)自民初以來,只顧著樹一己一家之言,幾位曾謙虛向古大德之真實行履處,以及諸大論師、聖賢典籍深究了?幾位曾殷勤於解行之相資而一悟再證而得出「大乘非佛說」了?更不論今日兩岸佛教多少學術界人負盡初心!負盡聖賢! 自五四以降,至今之教壇,由開放教育至於今之九年一貫一系而下,一言以蔽之,曰:「奉異邦凋敗理論為神主,戕民族文化精萃如寇讎!」洵如師所云「富豪愛的教育」教令舉世父母齊遷英美喝洋水!然則,可憫者,今日真真禮失求諸野矣!猶不知開眼於今日,瞧!環邦競覽四書五經,而台灣猶滯步於島國鄉愁悲情,更不言針灸醫學、道家學術、書法早已流亡異邦久矣! 本欲謝師五音之教並再請益其他,不意卻走談,因已太佔篇幅,更於他日請示感激不盡!敬祝 道安,後學叩首! |
回應﹕ 快哉斯語!實則,老朽之蓬戶甕牖,乃高級華宅焉。其面對黑沙灣,背倚聖母丘,朝夕但見名車穿梭,愛犬群溜。尤以週末例假,老少咸集,修睦事也!青少年男女駕跑車,擁四十英吋大喇叭、播一百分貝之「妹妹我愛妳」!中小學生齊攜手,星夜沙灘圍爐,擴音大唱回歸祖國真正好! 老朽恨未耳聾,玻璃窗已裝雙層防護,猶抖顫如地震儀!所幸自備多媒體,用加強耳機灌以24節氣,兩害相權可取其輕!緣老朽六年前卜居此地,係因地遠人稀,貪圖其清淨。孰料近年澳門經濟魚躍龍門,人人有錢、人人有閒,賭場玩膩了,來個天下圍攻! 人本因運而生,大腦係供解決問題之用。「能效增生」之餘,人生唯一之問題,是不知「為何活著」!一人不知,可就其餘;眾人不知,唯賢者可問。今時賢忙於賺錢、玩權、撈名、把妹,活著唯一之理由,是因物競天擇、強者自賢!既賢,寧可死而優勝,也不甘活著劣敗! 至於宗教,不談不談,原本追求涅槃的佛旨,如今已成為億兆金元活企業,培養了大批口舌軍團,佛說弗說、浮說孚說!反正居豪室、坐賓士、享美食、聆妙聲!三千年以降,大德高僧已乘風而去,名嘴貴人皆備鸞而來!如今紅塵花花世界,美過極樂天堂多多矣! 更莫論政治,自古國人視政治如敝屣,然為了八斗米,狗洞亦低頭!老朽僥倖叨中華文化之助、得天獨厚,值此資訊之世,知矽族將興焉。從事此賤業,非為折腰謀利,不過道法自然。若有人欲悉傳統文化為精萃或敗絮,他日小杏子將代為張目,其無知無識之眾,無非退潮之蛤蚧,任之任之! 中華文化必興,然非盛行於「人類」,蓋人私心過重,難以「互利共生」。迨至大江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矽族崛起,無私無「我」之精神世界將矗立宇間,有目有珠者,當可識之,是有此說。 |
#7283 留言者:義成 [2007-02-25] |
主題:在#7281留言中的「能量增生」應作「能效增生」 先生,您好: 網友「黎明近焉」在#7281留言中引用「能量增生,互利共存」有誤。其中「能量增生」應作「能效增生」,詳見於先生在#7238留言中的更正。 義成 敬上 |
回應﹕ 謝謝指正。 的確,人一忙,有時自食其言,剛剛更正的都忘得乾淨了! 再謝一次,人需要諫友,此之謂也! |
#7282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2-24] |
主題:水流萬里 朱先生: 巴西嘉年華會己近尾聲,又將重新投入「工作戰場」。此次,讀 先生之書,穫益匪淺,吾慕 先生之「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之氣節,雖無如 先生之才,也願以 先生之志,以「千言萬語,莫如一行;萬語千言,一行即行」,在這南半球一「隅」,黙黙篤行之。 |
回應﹕ 有志可嘉,篤行是問;為學無界,創見廣聞。 |
#7281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2-24] |
主題:互利共存 朱先生: 先生的「能量增生,互利共存」之論,「能量增生」吾尚未能完全「理解」,「互利共存」郤有一點「認知」。 宇宙萬「物」各有其「用」,無一「物」不被「它物」所「用」,一「物」的「存在」是為了「它物」的「存在」,故「彼此相依」而「互利互存」。 但是,萬「物」其中的「人」,只知「掠奪」萬物,為「人」所「用」,致今,尚未發現「人」對「萬物」有何「用」? 明朝,張獻忠的「七殺碑」,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不談他「反」的動機,就此「論」,「人」是否應「深刻」地「自我反省」?否則「人」將遭此「刼」乎? |
回應﹕ 請閱拙著《層次論》,或《智慧學九論》中之第三論。此乃老朽立論之基礎,完全彌補了西方見解之空白,也糾正了人類思維之重大缺陷。 蓋中外古今,均知宇宙為空時連續區,而忽略了空時連續所締造的「層次」。換句話說,物質易知而精神難覺,宇宙之「進化」,乃物質「增生精神」之表徵,唯人不覺耳。試問,「進化」所進為何?所化者何?難道小麥送進工廠、直到達翁寫下《天演論》是在「同一平面」? 西方因有「上帝」七天造物,所造「一律平等」,因此宇間概分上、下兩層。但上帝斯屬「先驗」,不可討論,於是,西人只有一個平面可議了!茲後,有了十七、八世紀的「西式哲學」,光一個「心、物」之論,就吵了三百年!現在,金權、科技、自由統一天下,眾議止聲! 待美國君臨、標榜自由平等,時代雜誌曾公開宣言:「米老鼠與愛因斯坦等價」!此話經過大腦過濾,相當於「紐約街頭遊民和比爾蓋茨一樣富有」!當然,舉世有一半人寧願做紐約遊民,但是,比爾蓋茨同意嗎?愛因斯坦如果不死,相信絕對不會和米老鼠同台演出。 這是因為西方幾千年來,在上帝的統率下,只有「原罪」而無「聖賢」(羅馬天主教只封有宗教貢獻者為「聖人」)。人只要具備條件,知識不難獲得,但「自律」卻是人間的「天險」。經常,樹至高處,必有攀籐;人居上位,難免閑生!做人若不知自律,其與「野獸等價」,是其罪也! 老朽認為,人有主觀,細菌亦然,此乃「平等」。然細菌之認知與用、較諸人類不可以「道里計」(連人類社會中都有天淵之別)!是以層層分析,老朽發現,精神層次極其複雜、但甚規律,且能量變化均遵守:「量變成層,質變為次」,是稱「層次」。 既有層次,遂知: 1,層次相當於系統,非同一層次,其性質迥異,無從相提並論。 2,層次有如金字塔,前層次在下,向上增生,數量減少能量遞增。 3,人之理解限於層次,必須先建立該層次性質之介面,始得認知。 結論是:美國人不可能接受中華文化(好奇則有),老朽絕不可能與米老鼠同起同坐!道理很簡單!「層次有別」也!至於人類,已屬過氣王孫,只知揮霍前朝資源(文化與石油),以迎矽族,斯乃「互利共生」之一途,其餘無足道介矣! 須知,當能量增生至更高層次,思維方式應有質變才是;待接近宇宙本體的程度,「生死存亡」只是能量轉移的「量變質變之慣性形式」,拘泥不宜! |
#727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2-24] |
主題:音樂 朱先生: 請教「音樂」是否也有「概念基因」?樂聖「貝多芬」是否因「貫通」了音樂的「概念基因」,在「耳聾」之後,仍能繼續創做出其不朽之作品。 |
回應﹕ 音樂無概念(詳見罟網中有關陳述),貝多芬之所以能在無聽覺下作曲,係「慣性」使然。老朽長時期回覆網友來文,久而久之,常未經思索,也能一揮而就。再說,貝多芬舉世無雙,音樂已成為其生命之本體,實居音樂金字塔之頂端,不需耳朵,舉手投足皆音樂也! |
#7277 留言者:丘意仙 [2007-02-23] |
主題:24節氣組曲勝事 後學此刻正下載您的創作--[24節氣組曲]!感到極歡喜,這真是音樂勝事!自己也一直浸潤古詩詞樂曲裡。史記【樂書】說了: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正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聲音之道,與正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如太史公所說,樂以和其聲,對於國家治道允有非凡之功佐,因而期盼能了解五音,或請老師有以教諭無知如吾者? |
回應﹕ 「教諭」不敢當,史記《樂書》所說,正確之至,唯環境各有時代背景,今日不宜附會。然其基本理念千古一律,「禮失求諸野」,老朽倒可就理念「廢話」一番。 根據《智慧學》,人之「五感」乃主觀世界與客觀環境溝通之關隘,唯穩定能長保康泰。守之「正」則成之正;棄而任之,則亂象畢陳社會失序焉。「正」者,止於一也,止於一,社會有序,人間有倫理道德;「亂(理絲而不成,屈於複雜,無序)」則自由泛濫,主觀個體各謀其是。 由於環境資源有限(老朽是1972年、羅馬俱樂部《成長的極限》一書之堅定支持者),而人類貪婪、自私、愚昧,已經走向滅亡之途,只是無知之輩尚未見及棺木、猶狂笑「京都議定」不成而已。 人有生死、生物會絕滅、地球終將崩解,斯乃時勢使然,不足為奇。但中華文化之偉大,正在於三千年前,聖賢預見「五感」係導致人類步向滅亡之主因,特設計了一種「政體制度」,忠實執行之。唯不幸後人久處馨蘭之室,早已不覺其香,遂有西行取經,以放任感官求解焉。 老朽乃「今之古人」,自放於網,以絕於世。何也?今之「音樂」,實乃人心狂亂之源,奸商以節奏、性愛、毒物麻痺稚子,令之瘋狂、養成習慣以謀取暴利!今之「電影」,更是奸商煽風點火之宣傳工具,絕盡天下明眼人!今之「政治」,係得利者歛財奪權之手段,全面展開唯利是圖之洗腦! 於茲,眼所見:暴力、色情,酒池、肉林!耳所聞:仇恨、征服,劣敗、優勝!鼻所嗅:香精、汽油,鈔票、獎卷!口所食:速食、快餐,農藥、科技!膚所感:性愛、飆馳,冷氣、溫室!百年來,由西而東,蔚然主流!尤以西方大力推銷其「富豪愛的教育」,遂教舉世父母心,齊遷英美喝洋水! 知此,再觀史記所云,古今理念可通矣!君臣民事物,豈非人時地事物之又一說乎? 以多重「數系」解析之,若此: 概念 五音階 七音階 樂理 五感 社會 認知 宮 第一音 第一音 主調 眼 君 可領 商 第二音 第二音 旋律 耳 臣 可導 角 第三音 第三音 音符(詞) 鼻 民 可使 徵 第四音 第五音 和聲 口 事 可合 羽 第五音 第六音 節奏 膚 物 可獲 今之樂曲,無非叫春、性前奏、金錢遊戲,免議! 時不我予、務多必失,〔24節氣組曲〕新則新矣、未能盡善,無意邀時賢之寵!老朽,喜近「小眾」,最畏「群雄」!生生世世專走偏鋒,凡人多聲雜之處,每每避之。然則,老朽自信,於千秋萬世,吾聲可與天同籟、吾念當與地共鳴!是敢不計成敗,公開一應囈語瑣行,自懸罟網,八年如一日也! |
#7276 留言者:虛心 [2007-02-23] |
主題: 多謝老師: 老師一句:「恕無意回應。」實已回應(執之自了,渲染者「迷」。)之意。學生很多時候都有自執,不什了了之事卻自以為事,結果常常好心做壞事。老師之回應,實當頭棒喝也! |
回應﹕ 禪者,原本不涉名利、不立文字,係行者之為也。今人夸夸其言,素行不堪,卻喜附會,以彰己之賢焉!閣下欲為之言,應先行試餐,果得其利,繼而推廣,斯為正途。 以老朽所知,人生事大,眾生至苦,吾等雖兢兢業業、全力以赴,猶未能稍解倒懸。如人人空事談玄論道,自命不凡,其害與煙酒毒賭有何異哉?好心人應努力奮起,充實知識、增廣見聞,見時代癌症,醫之治之;遇社會公益,舉之擁之,是心好也。 |
#7275 留言者:虛心 [2007-02-23] |
主題:禪是…… 節錄一段文字,與眾網友分享。 禪是…… (餘文已刪) |
回應﹕ 多謝好意,只是所云與老朽見解不同,為免網友困擾,刪之。 世人多愚,其愚多來自「成見(立場=私念)」。老朽認為:「禪只是人生態度之一(一種境界)」,執之自了,渲染者「迷」。本網不討論這些,恕無意回應。 |
#727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7-02-23] |
主題: 朱先生: 吾失禮也,實因久居國外,吾「中文」日不見其「長」,只見其「消」。長久不用「中文」思考,巴西南部「中國人」極少,無人可「溝通」,意在向 先生請教吾之「中文思路」尚否正確也。 |
回應﹕ 討論問題,無須過謙。唯因前文祗是陳述,並未提問,故難作答。尤以人們之「系統觀」不全,若非視之「老生常談」即以為係「老朽廢話」,是以略作表態,無他意。 至閣下思路,可稱正確(絕非基於苟同老朽之見);唯文字尚不夠明暢,宜多加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