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3 留言者:黑匣 [2002-02-16] |
| 主題:關於明珠中文 朱老師,讀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時,太多的字無法顯示,特別是輔助字型。從書中得知,電子檔是在〔聚珍〕系統上製作的。學生搜遍網絡,找不到下載。學生得知,老師現在使用的是自行開發的明珠中文系統,僅160k.若無關商業機密及技術機密,能否提供給網友使用﹖以閱讀老師的相關著作﹕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 、倉頡輸入法與中文字形產生器、漢字基因字典等。謝謝! |
| 回應﹕ 拜微軟之賜,中文系統問題重重,不那麼簡單。老朽開發之明珠系統,與視窗意見不合,用起來麻煩多多。 人要爭氣,就得忍耐一時之不便,否則一旦被微軟誘入軟紅萬丈,就百劫難復了! 《第五代倉頡輸入手冊》最好看書,本網有售,每冊美金十元。 |
| #1075 留言者:Peider Chien [2002-02-16] |
| 主題:請問澳門中庸大學(多媒體大學)的報名方式﹖ 朱先生﹕ 在網上看到有關開辦學堂的消息,感到非常有興趣。 因為多年來末學亦參與過一些中文化的推動工作, 深感種種solutions都僅僅是治標而不治本。 所以,末學雖然已完成Computer Engineering碩士 和部份博士學業,如果有這個實際參與學習和規劃 未來中國文化傳承技術的工作,也願意從新紮根, 換頭腦學起。另外,末學已使用倉頡輸入法十餘年 ,至少已符合其中一個條件。 在此敬請朱先生是否能夠提供報名的資訊和方法﹖ 謝謝! P. Chien 敬啟 |
| 回應﹕ 資訊中文化的工作,本應由政府擔綱,但時機未至,奈何﹖傳承中華文化須由傳統基建紮根,而基建又包涵現代化之資訊工程,任務艱鉅,歡迎天下英才參加。 由於「網絡大學」尚無前例,目前正在籌議中,希網友們發表高見,以集思廣益。 此「中庸大學」之創設擬分兩個階段,目前是師資的培訓,對品德、觀念及技術的要求較高。第二階段為建校、教習,由於採網絡教學方式,簡單易行,只要備妥各種網絡設備(本公司有自己的網站及專線),與兩岸四地之大學合作,即可向全球招生。 老朽等人只負責漢字基因、圖文處理、資訊平台等基建教學,其餘常規課程,將與他校配合。本校最大的特色,是要求學子們「手腦並用」,原則上,每天上午網上教學,下午實習。所有的科目皆以教習作業為工作,視之為「工讀」計劃。 資訊中文化之研發工作由老朽親自承擔,擬規劃出最經濟有效的軟硬系統。此外,亦有意為第三世界各國發展其各自的民族系統,以為人類謀福利。 除基建外,老朽有多項專利,可發展成為實用的商品(諸如電紙、電布等等),擬供產學合作,將商品之盈利,作為教學之發展經費。 尚有與廠商合作之項目,如「在職訓練」,由廠商提供題目及資金、設備,其員工可利用網絡學習、溝通,以「專線」作業,本校並負責產品控管。 另有一般網上教學,係以文化知識供作傳播應用及人材培養為目的。 網上教學每學期集中考試一次,四年結業,發學士文憑(尚須視政府法規而定)。 專業技術須在校修習工作兩年,發「精士」學位。 本校之博士學位,須另行考察三年,除「德智體群」兼顧外,於文理法商(工)等科目中,起碼須具備三個不同行業之「精士」學位。 第一階段有意報名者請詳1041則,按規定(讀書心得應以該書主題為準繩;來此目標應明確;自我覺悟是指對當前自我之反省;其中字數限制,乃考驗文字表達能力)寄電郵來本網即可。三月初老朽將返台北一行,合格人士若家住台灣,將約期面談。 第二階段尚未確定。 |
| #1087 留言者:陳文忠 [2002-02-20] |
| 主題: 請問先生﹕是否澳門學堂之學員只能單獨前去,不可攜妻兒同往﹖ |
| 回應﹕ 正是! 何也,此學堂非學店,腰身硬朗,不為販賣「知識」,故入門要求嚴格,唯有願意為社會獻身、且文字語言能溝通無誤者、始有此「非常魔難」也! 君既有家小,責無旁貸,儒家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可也! 老朽已「絕子絕孫」!但知自我要求﹕「修身、去私、弘揚文化」!他人有私,齊家、治國,老朽不反對(平天下則不苟同),但攜家帶眷來此何為﹖ |
| #1090 留言者:郎鋒 [2002-02-21] |
| 主題:綱路大學(易爻大學,築爻大學,綱築大學) 一聽到要辦綱路大學,我當下興奮了好幾天。因為這正是我從懂事一來最向往的, 可以說是終極關懷。現在各方面的條件成熟了,只欠資源的東風吹起。 何以如此說﹖ 一、綱路的傳播方式,可以把傳統的校園圍牆沖倒,學習成為了隨時隨地的方便事。 這一點的好處現早已被大家所認同,不需多說。所以,關鍵是, 二、教授內容的多媒體化。這一點現有的中外綱路教學機構都還未意識到。這一點容 我說明一下。所謂內容的多媒體化,不是單指內容實體的3D模型化,像一只青蛙 、人體或建築物的3D模型。我所指稱的是邏輯模型的3D動態化,像易經這種大家一 看就頭大的學問,若把它3D模型化,相信許多人都能理解或願接近它了。不過, 邏輯模型的3D動態化可不是簡單的事,首先要對學問的邏輯結構要很清楚,此外還要 像朱大俠那樣要有想像力。當然有了“劇本”還要能把它製作出來。技術不是問題。現 今的MAYA ,3D MAX 等軟體都可以製作,再加上用SHOCKWAVE技術搬上綱路,以及寬頻、電 子書的發展,未來的學習之旅將是很愉快的經歷。不過,要把大學的教課書全編成互動、 動態的多媒體格式(若加上高中、國中),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大家都預測未來是中國人的,但我認為未來不是預測的(掐指一算),未來是創造出來的。未來 中國的崛起需要良好的教科書和人民花在學習這本教科書上的時間。中國人要超越西方,就要 在作法上有所突破。 因此,若辦好綱路大學,功能上必須能做到一、解放知識,二、培養精英(中國太需要像朱先生這 樣的人材)。否則如何能趕上別人。 以上是我的淺見,若朱先生需要,我願全力一赴。 |
| 回應﹕ 君子所見略同,歡迎參加「智慧時代」的啟蒙大業! 其實「東風」已備,所欠缺者,「人材」也!因「人智」代表人類能力的極限,其威力至大,用之於善,眾生是福;用之於惡,世界遭殃! 是以老朽收徒,首重「人品」,寧缺勿濫。迄今人才濟濟,猶未得其品焉!故祇能為之簡簡,行之淺淺,不過聊應時代需求,順水推舟而已! 然老朽經年奮鬥之餘,每見雲山翳翳,心力交敝,常有歸藏之思。日前因故前往巴西「伊瓜蘇大瀑布」,凌晨靜座瀑前。但覺瀑流浩浩,轟然一白,千萬年來,流瀉不休!老朽何人,竟時以退休為念哉! 既返,慚甚,是以積極籌畫教學事,技術上問題不大,人才欠缺仍是隱憂。然天意難卜,國之興衰,豈是一己所能圖﹖個人不過略盡人事,足矣! 萬事待興,與其言之諤諤,未若行之篤篤也。 |
| #1091 留言者:小 人物 [2002-02-21] |
| 主題:電腦智能 請問朱先生﹕1.先生的智能電腦技術一旦成功,會全面取代目前的pc嗎﹖ 2.此技術目前是否已引起歐美日等科技大國的特別關注﹖ 3.先生的構想是否可能被抄襲用來發展歐美之系統(用英文)或日本系統﹖ 4.易芯之設計可用來做大量之數學計算嗎﹖ |
| 回應﹕ 1,天下事不可「一概而論」,大魚大肉雖好,白菜豆腐不能或缺!PC有其應用的價值,取代無此必要,但對95%的民眾,PC只是一種「專用工具」而已。 2,在美國,此技術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即已發軔,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英文字母之拼音語系中,缺乏「認知」因子)。此後每十年一次更新高潮,今日PC諸多功能,皆出自「人工智能」的副產品,但主題業已偏離。 3,當然可能,天下之觀念一旦產生,是無法局限的! 4,不可以,也無必要!諸葛亮沒學過數學,但智能絕不差於當今的數學教授(數學宜用pc)。 |
| #1092 留言者:gary [2002-02-21] |
| 主題: 朱老師﹕您好! 請教一、目前的倉頡輸入法在windows之下,於keyin後可否對應顯示出注音的拼音碼。 請教二、未來的倉頡輸入法版本於keyin後,可否顯示出該字元或詞彙之音、義、象說明、 註解、例句等功能的可能﹖ 建議﹕您的留言板,網友所提的問題種類煩多, 我曾經將留言板列印出來,相當冗長,如果將留言板分類,是否會比較好﹖ 如技術性與非技術性;看過著作與未看過著作;等方式來分類。 |
| 回應﹕ 1,老朽除了上網閱覽,從不用視窗。連回答問題都用自己的「人文系統」,(由於人文系統係為「電書」所開發,要待電書成熟後再行公開)故餘事未知也。 2,「倉頡輸入法」既已放棄權利、義務,「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雖明見其各種缺失,但一旦「干預」,就失去「原則」也(國人常說一套、做一套,不可取法)! 3,在「留言討論欄」下,有「已經整理」過之分類各文。老朽時間不夠分配,只能每年整理一次。思想乃一整體,正確與否,在於是否「前後呼應、首尾如一」,來此之網友,如未看過拙作,僅作蜻蜓點水,實難共語也!有謂因工作忙碌,無暇看書者!似此,尚請自便! 此網乃為接引「少數覺悟者」,老朽豈是「陪公子閑聊」之輩﹖三千年前,我佛大開方便法門,但能親炙者實曲指可數。今日台灣欲迎「佛指舍利」,又是何等盛況﹖人生之機緣、眼光與性行,虛空本具,人各自取,老朽之書免費,不看免談可也! |
| #1096 留言者:郎鋒 [2002-02-23] |
| 主題:建校大略 建校大略 檢視當前教育體系,確如朱老師所言,“把人變成「專家」,而每位專家都不可能理解另外一個行業「專家」的意見”,“日深月久,人人只知一言,而渾忘了世上曲徑處處!”,“好的一面,是「專家」各有所長,且非「門外人」所能略窺端倪!壞的結果,是人變成某種「工具」,社會支離破碎!最後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生存有什麼「意義」(因為沒有這種專家)” (見#1080)。就像知識的建物中,各房間精緻有別,但聯結各房間的走廊通道卻奇形怪狀。 因此,我們的網路大學就是要補足這個缺陷。 網路大學所提供的內容都是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科目,上接那些專門、專家領域,下聯廣大的普羅大眾,是一種承上啟下的“中庸之道”。具體講,大致包括了所有各學院前二年的基礎科目。 不過,編排上可不是像書櫃陳列書籍那樣。而是以人(為本)為出發點,如易經或朱老師智慧學九論那樣的結構展開。由內到外(人而物),古而今,中而外,從生存所面對的問題到意義、真理的尋求歷史,層層疊疊,多元交叉,形成視覺上的立體結構,並隨滑鼠上下左右自由移動(鏡頭)、進出。學習者再也不像瞎子摸象般面對被分解的部份。而是以相關性、整體的系統角度理解自身與週遭。 何以要如此這般設計﹖ 1這些內容因是基礎,重複性高(如每個人都要經過愛情階段一樣)。並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2需求面大。全世界的所有大學、學院,都離不開基礎教學(包括專業的基礎課程,只不過他們把學生又分人文、理、工而已)。何況那些因教育資源有限而排除在正規學院之外的普羅大眾。 3可補正規教育之不足。正規學院的教學只為它自已的專業服務。如果某一機構能使其不需額外增加資源而補其不足,他們通常是願意接受的。這一點決定了我們的網路大學只是正規大學的附和,需與更多的大學結盟。如果我們的品質高的話,可以使正規大學公共領域委外於網路大學,既可使其節省資源,又可使網路大學獲增資源補充。 4補一般教育之不足。現在已是終身學習的時代了。人的真正學習常常在找到他(她)的人生意義之後開始的。網路大學就是在協助那些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找到他們自已的人生方向(使命、目標)。因為網路大學還提供了成為人材、高境界的心靈“基因”,只要播種下去,生命自已終會找到出路(像朱老師那樣)。(註﹕我不喜歡把人分為公、私之心,因為在“天”看來,凡有目的性的行為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些目的有層次之分,境界之分。這樣可以避開私心、人品主觀各異的認定問題) 以上就是網路大學的“解放知識”部分。 關於培養精英部份,應走傳統的書院形式。由師生面對面地互動,從生活中、討論辯解中學習。 總之,網路大學是理想與現實的結合,是中國人躍登舞台前的準備。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指正。 |
| 回應﹕ 完全同意。 歡迎網友們來文探討。 |
| #1100 留言者:常葛 [2002-02-23] |
| 主題:開悟的電腦 真正具備「智能」的電腦,應該是有潛力「開悟」的電腦(此開悟指禪宗所謂之開悟)。 否則電腦終究只是電腦,不是人腦。 不知老師是否同意上述想法﹖ |
| 回應﹕ 完全同意! |
| #1107 留言者:郎鋒 [2002-02-25] |
| 主題:請問 請問朱老師﹕ 本人欲拜師向學,加入先生的“「智慧時代」的啟蒙大業”,但一查規定卻要求四十歲以上。而本人現剛滿四十一歲,超出一厘,不知老師意下如何﹖ 不過一想到先生也是三十末尾才悟出智慧,而我也是歷盡千辛,若失此共振我中華大業,心有不甘, 故請生生多所考量為是。 多謝! |
| 回應﹕ 四十、三十本無別,門檻只為阻風邪;人若不能放身段,諸天成就都是業! |
| #1110 留言者:常葛 [2002-02-26] |
| 主題:開悟的電腦續問 隨著聲光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離「自性」越來越遠。六根攀附六塵,盤根錯節,牢不可分。「反觀自性」的能力亦逐漸喪失。世上清醒之人不多也就算了,慘的是連想清醒的人也多不到哪去。大家一起過著執迷不悟、苦中作樂的日子。 若未來「智慧電腦」問世,推測將發生兩種現象,其一是轉機﹕人類藉由電腦這面鏡子,更容易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另一是危機﹕電腦和人腦變得沆瀣一氣,反到讓人類對外境的貪著變本加厲。 請問朱老師,在智慧電腦尚未問世前,人類是否應該對其設立某種機制,用以防杜上述之「危機」;或是應該毫不設限,讓情況自然發展,換句話說,尊重人類的「自由意志」。 |
| 回應﹕ 無所謂「轉機、危機」,若未來「智慧電腦」問世,極少數人得證正果;而大多數人不過朝朝暮暮、旦旦夕夕,多一番話題而已。 生老病死,流程已定;得智見慧,緣動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