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留言者:郎鋒 [2001-09-14] |
主題:是否有興趣﹖ 朱先生﹕您好! 我9月4日給您寫了一封信,但至今未見回復,可能是我說的不明確,對不起。 長話短說,我的創意是把一些基礎知識,如經濟學等,編成動畫多某媒形式的教材,以利學習的效果。我現在大致把經濟學的劇本編完了(還需修補)。但我的理想是把整個商學院的MBA的教材及各級學校的教材編制成冊,因為我相信,這對教育普及,學習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自我介紹﹕我叫郎鋒,住高雄,任職高雄港務局。我之所以找您講這些,是因為我認同您的作為和想法(就我所瞭解)。我希望您對我的上述事項能有興趣,共謀合作。無論您多忙,都請給我一個答復,只需說﹕yes or no 多謝! 郎鋒敬上 2001/09/14 |
回應﹕ 閣下所見極是,然此事非「是否」兩字可答。 1,技術可行,答案為「是」。 2,合作一事,答案為「否」。 本項技術早已開發完成(1988年即已在台公佈),然老朽個性獨特,不贊同「得刀耍刀、有藝賣藝」。是以,若非「天時、地利、人和」,寧願藏諸深山(否則是為西式之「個人電腦」「助紂為虐」),無意嗟來之食。 來文傳後,人和、地利已得,唯「天時」有待。是以先設「平台」,次鋪「網絡」,進一步設計「電書」,再建「漢文化資料庫」。萬事皆備後,不受西式系統掣肘,即開「易芯」晶片,將漢文化發揚光大,「圖文互換」遂「水到渠成」矣。 至時(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在2003年底),在「易芯電書」系統上(售價約百餘美金),閣下只要自行備妥「劇本」、「圖形資料」即可(規格必將公開),無須「合作」也(蓋「易芯」具備漢字理解能力,可「即時」將圖文轉換,並作「高速繪圖(初期卡通形式)」,故需「非同步CPU」技術)。 |
#720 留言者:郎鋒 [2001-09-18] |
主題:技術只是工具 朱先生﹕您好! 這封信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請不要刊登在留言板上。若認為沒有必要回應也可以。多謝! 前次所說之事,與貴公司所說的技術無關,我還沒這個本事把事情研究得如此復雜。我只是單純地認為用一些動畫 軟體(2D或3D的)把我想像、編制的“劇本”製作成作品,在任何普通的電腦上都可以播放(當然在綱路上也可以)。我認為這是個藝術、想像的問題,與技術沒有太大關係,就像電影的拍攝是個藝術問題一樣,技術只是實現 的工具,像造形、光線色彩、美感,這些與技術無關。 我只是一個小公務員,又不是專門的美工、動畫製作人員,我只是需要一些這方面的朋友,大家共襄盛舉。 我愿意來澳門拜見先生,把“劇本”呈上,若您或您的助理看過認為有用,我們可以合作製作。這個市場非常龐大 其實,也不需要先生太費神,只要找3–5個美工、動畫製作高手就可以了,比一般的遊戲還簡單,因為它沒有所 謂的遊戲“規則”,沒有策略問題。只是一些動畫面,獨白,配上音樂和幾個超聯結。 我編劇的原則也很簡單﹕把以縱向的閱讀方式(線性的),改成以橫向的多元呈顯,由遠而近,整體而局部,以具體的物件建構邏輯模型。 懇請先生費神 郎鋒 |
回應﹕ 老朽向不回「私信」,故只得將來函公之於此,以便見覆。 閣下將3D動畫看得太簡單了,不錯,它是藝術,但卻是依賴高科技的附庸。如果像閣下所說這樣簡單,到如今,應和現代畫一樣,滿街都是了(以「玩具總動員」一片為例,記憶中,它用了四年時間,有三百位「專業工程師」,花了五千萬美金)! 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了「征服」3D,老朽在楊梅時期,整整練劍三年(由1996到1999)。從繪圖、編劇(同時寫作《多媒體劇作導論》,有興趣請觀閱,只有這種「劇本」,老朽的系統才能處理)、動作、表情、場景、聲光、人物控制等,到辨識、工具、系統、軟件、硬件、易芯CPU,無一不親自動手。 等到一關關都通過了,老朽才敢接「周士昏禮」一片,才敢「大言不慚」,說能做「圖文轉換」!需知,全世界只有這一個瘋子敢說!敢做!因「圖文轉換」比任何一種「技術、藝術」都難上數千百萬倍(敢擔保百年之內,不會有第二個瘋子)! 來本網之網友大致可分三類(老朽的分類習慣)﹕有心來學習者;關心文化、「文傳」者;各界來「監督」、「探究」,或一時好奇,或有宿怨、特意找碴者。 對第一類,老朽不願教以「桎梏」,「點到即止」,使「用心者得之」。 第二類則不厭其煩,有知必言(恕老朽不知股票)。 對第三類則採「水遁」法,「上善若水」、「寵辱不驚」。 閣下關心文化,是故知無不言。 由於「英特網」是公器,有人據以牟利,有人以之成名。不幸老朽對名利毫無興趣,生存的意義,只是「替天行道」(口氣狂得嚇了自己一跳)。故在應對之間,拿捏需準,否則是有辱「智慧」也(不管真有假有)。更不幸者,今世國人落後太多,百年之間把老美所有「惡習」都搬了回來,反倒是西方的優點,點滴未沾。 老朽自三十七歲起(見《智慧之旅》),矢志獻身中華文化,未曾稍懈。繼見當今青少年,幾乎只見圖形、不明文字,相當於「只知物質、未悉精神」,而文字蒙塵,文化難張!是以在中文資訊之外,全力發展「圖文」系統。唯一目的,在求將中華文化之精華,幻化為動畫,於潛移默化中,導之於正。 老朽非不知此技術之「價值」,亦非不知如何「運用」,實「人各有志」也。「利害」本一體之兩面,利愈重,害彌深。為避免有人據以壟斷(文傳可信,即令有朝一日,大權旁移,老朽亦有「錦囊妙計」,永保無虞),特意將其功能設計在CPU中,有圖有文,歷史皆成電影。上市後,售價低廉,人手一冊,是天下為公矣! 閣下真有心,可訪「華視夢工廠」副總王傳宏先生,彼等從事動畫製作,正缺「好劇本」,說不定可「宏圖」大展。 |
#723 留言者:郎鋒 [2001-09-19] |
主題:瘋子推動歷史 朱先生:您好! 多謝先生的指正。期待您的產品早點上市,加惠我等。 我想談談文化。我認為文化是一些符號系統,記載著一些有意義的價值或道理。中華文化記載了幾千年的內容,不管何種形式,都影響著後人的想法和習慣。它的傳播主要靠“長輩”和書本。所謂“矢志獻身中華文化”不外是挖掘文化中的更深層的意義(包括創造),或就文化意義的傳播加速推廣。而這裡的關鍵是道理(智慧也好,知識也罷,意義差不多),只有道理才有意義,有意義的才容易傳播出去。多虧有您這樣的“瘋子”,矢志獻身中華文化,把那些難懂或可多重解釋的意義重新解構,另行組合,或降低傳播的難度。您的確是像“民族的脊梁”,做得??是具歷史意義的事業。 我關心的是道理,特別是如何讓眾多的百姓懂更多的道理,其他都應為這個目標服務。科技是手段,不是目的。良好的手段可以更方便地把這些道理說清楚,就像先生的發明能自動生成影像一樣。如果能讓每個炎黃子孫,無論是心靈上,或知識上都與世界先進心靈一致,或更上一層樓,那才應該算是“替天行道”。 總之,中國需要各種“瘋子”,去開創歷史的軌跡,同時,個人的生命也就映照到文化的長河中去了。 瘋子萬歲! |
回應﹕ 用二分法來說,有「瘋子」就有「非瘋子」,什麼人是非瘋子呢?一言以概之,就是所謂的「正常人」。問題是:「人要怎樣才算正常?」睡覺、吃飯、工作、娛樂,可算正常吧?如果是房子失火、大地淹水、國家淪亡、文化喪失,「正常人」還能「正常」? 當然,標準人人有,尤其是近百年在美國「庚子賠款」慷慨的「扶植」下,現實的物質利益,早讓人忘了「文化還有根本」!於是有人瘋了,有人看熱鬧! 日起日落,本是自然規律,只有瘋子不怕黑暗。不過,瘋子太多了也不好,瘋久了「眼睛瞎了」會變「狂」的,還是讓正常人正常吧! 所幸天快亮了,「天亮萬歲」! |
#728 留言者:郎鋒 [2001-09-21] |
主題:學習革命 任何人一生的成長都伴隨著學習,而學習中的甘苦每每造成了個人的“境界”差異(想想我們與朱先生有大的異異)。原因無他,因為學習建構了我們腦中所有知道的訊息內容(也就是文化),以致引導行為(長遠看就是命運)。因此,學習中的困難,是我們這些行走在學習路途不遠者的夢魘。學習中最大的困難,當是讀了這一句,忘了下一句,下一段,和下一頁。書一合起來,腦袋只剩片斷也。同時,還要多次閱讀,最終,在腦袋裡靠自已建構整體架構或圖案(想像的空間)。只這一道難關就可以把人與人之間,或國與國之間(國與國之間差異最終反映在生產力上,而生產力與國民腦袋裡的內容有關),拉開了距離。我中華民族二代人的落差(朱先生語)應從學習方式上改進。此時,我突然想起兒童在學加法時的畫面,就是搬動手指頭,原則講就是把抽象還原為具體。試想,為何我們不能把在腦袋裡靠自已建構的整體架構或圖案(想像的空間),用現代電腦科技呈現呢?或用圖文雙軌表現呢? 影像事業當今已是很發達了,但大都用於娛樂,好萊塢是總代表。影像一但出來反過來也宰制想像,因此,它只能是一個輔助,解構工具而已。那種誇大其作用,也是不必要的。舉個不雅之例,看A片不如看言情小說富於想像。因此,圖文是辯證關係,要看用於何處。 電腦到底為我們做了甚麼?在經濟學家看來,一項科技產品的價值取決於它對生產力的提升多寡。依此看,電腦並未如許多人所預期那般對生產力造成巨大衝擊。現今電腦的使用大部份在消費面。花在綱路上的時間,還看不出來如何轉化為生產力,至少統計數字上還未顯現。在我看來,電腦的真正應用還未開始,而真正的應用在於學習,一種新式的學習經驗:二元雙軌立體超連結的直接(互動)敘說。除此之外,它不如電影,電視,更不如好萊塢。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學習的革命”,是Jeannette Vos 和 Gorden Dryden合寫的,雖然期待空落,但至少說明西方也在重視這個問題。我們本來就落差二代人,凡愛我族有志之士,理應迎頭趕上,在這個問題上群策群力,把力量集中起來,重點突破,黎明應不遠唉!幸也!現今技術已不是問題,剩下的,做也。 先生德高望重,登高一呼,救救孩子! |
回應﹕ 覺者覺矣!老朽「心智不全」,但有幸從事「高科技」行當,「造物」甚易。「拜物者」見物即拜,至無物可拜時,即惶惶不知所之。迷者眾生,眾生正係待渡之人,其心應誅,然其情可憫。老朽不才,曾得朽木,雕之十年,刀折志消,尚未成一枝。既而了悟天機,人各有棲,甘居溷軒,匪他輩所能置喙者。 世道興衰,剝復往返,何來是非?要之,人生之考驗也!蠶既終食,唯吐絲作繭矣,豈非:織成綿緞美華服,更見紈褲笑布衣! |
#743 留言者:郎鋒 [2001-10-02] |
主題:探索人生真相 宇宙、地球怎樣演化的,先不管。但人類之前,地球只是一個生態系統。其中各物種之間如何互動、進化,考古學家、生物學家自有定見。只是很好奇,為何一個不是很起眼的哺乳類動物:“人”成為了人,而那些相近者,包括柴山上的猴子,為何不能變成人? 生態系統是各物種之間的互動:老虎吃羊,羊再吃草;可是人的系統卻是人種(類)之間的個體彼此互動,而且這群個體之間的互動占據成歷史的主角,原先的生態系統隱退成背景或配角。至此,進化的這種層級的跳躍,正說明某些價值的存在。 關鍵是同類之間個體為何會發生互動(交往)?或發生互動的機制為何?這裡的互動主要不是指你看我一眼,或我打你一下,而是指交換:你來我往的意義交換現象。個體之間的互動,主要有兩種型態:強制向內(已)的,主動施予的。兩個主動施予型的組合就是交換,也是最穩定的組合。但問題是為何能發生主動施予型?這在其他動物身上很少能找到,除非是母子關係。看來人類是把“母愛”給擴大了。也可以說愛或善這個價值使人類導致主動施予型的發生,亦即交換的發生,以致引發了人類自已,面向了自已,也就是社會性生活。 現在應能明白人類倡導的愛的情感,無論古今中外,它是有理由的。 有了這個心理機制,人類還不能完全,它只是充分條件。“人類”成為了人類,其必要條件是“語言”的發明。這裡的“語言”其實就是文化:凡能代表人類意志的符號。它最了不起的特點是能穿越時空:不受時間限制,不受個體限制。否則我們怎能知道中國有幾千年的智慧,怎會知道目前還有一個“朱瘋子”。它是一個大平台,把每一個人聯起來了。 於是,人的生活就是社會中的個體生活。其不外兩點:創造新事物,或傳播(copy)事物。當然大部份人或大部生涯都是在進行複製工作。社會的運作就是上游向下游複製(copy),而不論物件的、思想的、組織的、風格的,包括基因的。 於是,就產生了複製(copy)程度的問題,或說生命力的問題。也就是複製(copy)在人群廣度上的程度和在時間長久上的程度差異。例如中華文化淵源流長,超過基督教文化,並且在人數上更具廣泛性。 至此,可以對個體進行衡量了。那就是看其影響力在時間長久上和人群廣度上的合成複製程度。孔子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的影響力穿越了二千年以上,影響了東方子民。這裡的影響力是指能產生複製(傳播)能力的事物(是名詞)。一個發明,一個理論,一個組織,一項權力,一些資本,一件作品等所有關於真、善、美方面的,都可以算是影響力。因此,若有人問:人生的意義為何?影響力程度就是一項客觀標準。 以上是從外部、宏觀來看個體的。下面將從內部或裡面看看個體如何成形的。 人一出生,就顯示兩個層次的意義:作為一個自然生物體,他(她)繼承了宇宙的、地球的進化和整個生物的進化里程前緣,並要傳給下一代;作為人,他(她)將接受(被迫的)本地文化,成為文化平台上的一分子。他(她)的活動是他(她)腦中建構的結果。在他(她)成人之前,他(她)像上帝丟骰子一樣,投入各不同背景家庭及其文化環境。他(她)被迫被複製這些內容。每一個小孩都是他(她)周遭環境的複製,從表情、習慣、態度、思維方式,到意志、價值系統,“好壞”均沾。這裡面的建構,包含了他(她)未來的種子(趨勢)。一個武俠小說看多的孩子,就容易成為朱大師那樣的俠氣和仙界。 成人後,自主增強,他(她)才開始站在地上要走自已的路。有兩種力量牽扯:一是成人前的不自覺建構,使其無法自在自為(所謂本性難移,就是指這部份);二是對外自主建構能力的程度。簡言之,就是反省能力和學習能力。而這些都和過去複製的文化基因有關。 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命運)應區分出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長期因素是指趨勢、意向,而短期因素是指偶發事件或機運。前面所提都是長期因素,不明顯,但有決定性。短期因素就看個人對機運的認識和把握了。 個人的成長境界與人類發展的過程有驚人的相似性。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經歷了神話期、信仰(形而上)期、理性期及系統期;而個人也大致經過聽故事期(幼兒)、崇拜偶像期(少年)、經驗實證期(成年)、整合期。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已在這四個境界中的位置入座。同時也可以看到超越的距離有多少。 總之,你的行為就是你腦中建構的結果。而你的知識結構、價值結構,美感等又取決於你的學習,而學習又與那些早期的文化複製有關,如性向、態度、習慣、意志等。(完) 後記 我也不知道為甚麼在高中時(二十四年前),就有探索人生真相的熱情。三年前還把這些想法寫成了一本書,書名為:個人命運的形成與發展的動力學,簡稱:活命。現在,我把它的基本想法與思路在此作概括的陳述,以與各位先進切磋。 |
回應﹕ 「人生真相」,大題目也,值得終生探索。 此類論文,述理宜明,結構應精,取材要廣,證據須全。內容必須述及「人生」各相,否則即「偏」,難為他人所認同。 |
#779 留言者:郎鋒 [2001-10-16] |
主題:中國人的驕傲 看到貴實驗室的工作檢討,真為中國人感到驕傲,不過也覺得好像事情都被你們做完了。我們這些小卒,很像阿Q,也想去城裡參加“革命”,但又怕被“假洋鬼子”排斥,視為無知或不潔。 |
回應﹕ 老朽等人不過償還諸生孽債而已,所作所為,僅係「資訊基建」,其他工作仍無止無盡也。資訊系統「返璞歸真」,暫能擺脫奸商之掌控,也只是治標。人私難去,三年五載之後,各種「學者專家」不甘寂寞,將又見「重樓高築」矣! 「玩物喪志」,古有明訓,資訊實係「人智」之「介面」。「大將小卒」莫非人也,若能「開眼得智,明心見性」,皆可成佛。 阿Q未能參加「革命」,是「環境」使然,無足道介。革命有利有弊,少數人稟機運之餘氣,為所當為,足矣!否則,人人「犧牲」,人間將屍骨如山也。 |
#816 留言者:郎鋒 [2001-10-26] |
主題:對815之見 看815及先生回復,左右戰慄,觀者不覺隨之起舞。 其實雙方的爭論,從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起就發生了,到五四運動達到高峰。就是如何看待西方,從它的科技、文化,到霸行。面對西方,中國人是很矛盾的﹕一方個那些“洋東西”的確有其先進性,另一方面那些“洋鬼子”也幹了不少欺善怕惡的勾當,傷儘了中國人的自尊。讓“正人君子”鱉了好幾代的“氣”﹕不服氣和生氣。所以,兩造一方要求改進方法,接受西方的“知識”,從科技到人文,再到價值及制度,另一方把“氣”轉成動力,把生氣換為不服氣。二十世紀前半葉以前者為主,後半葉以後者為主。未來是以創造為主﹕甚麼西方、東方,新世界是能把我們生活帶入一個我們想要的境界。 作為清醒的中國人,對於世界先不要亂貼標籤。要能區分甚麼是事實陳述,甚麼是價值評判;前者只有真偽之分,而後者是價值問題,依立場而定;依這樣的邏輯,凡事爭論前先問自已﹕這是事實陳述還是價值評判﹖若是前者還管它東方、西方幹甚麼﹖與“氣”無關,因為地球在轉動時是不分東西的。若是後者當然是各有立場,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那是一個利益的世界,惡心的世界。 作為清醒的中國人,還應該把目的與手段(方法)區分開。那些對物質世界的看法、對人類本身的看法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份,其唯一差別只在於那些不是中國人創造的。我們反對的是利用這些成果而對弱勢團體進行不公平的待遇。這是動機問題,又回到了立場、價值問題。911的“聖戰士”為達到目的,採用了西方的手段,這點是很有智慧的。 作為清醒的中國人,還應區分哪些與我們的經驗有關聯,哪些是遠離生活經驗的(形而上)。對於那些我們無法感覺到的或無法可能被否定的,最好保持沉默。我們只願意探討有意義的事物,說明的事物越具體,其指涉越有意義。這就是科學精神。 現在我們回過頭看看老祖宗留下的“遺產”。遺產只所以是遺產,就在於它是過去的想法。若無限擴大,說是一座金山,那是抹於事實,當然這並不是否定還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金沙粒,如從中得到的許多的啟發。就以最了不起的老子道德五千言,又作了多少事實陳述呢﹖都是些心靈價值評判。若理解那是真理,要“ 空”,要“無為”,那為何還要做電書、易芯幹甚麼﹖所以,正確的理解應是方法,一種心靈更自由的境界﹕用無為的方式達到有為的目的,用彎曲來達成直接,用“空”來去除成見或“污染”,更用“空”來調整立場、減少情緒干擾。因為這樣的過程違反人性,所以提倡休行。休行者需明白其意義所在。 |
回應﹕ 修行之人必有所圖,老朽許下重願,願離眾生苦。為此,老朽奉獻畢生所有,以修積那百萬功德,良有以也。 繼而,「道、學」兩益,終見一景。於叢山峻嶺間,其危石巉屼,峰矗如刺,側削似壁。山頂一曲徑蜿蜒,寬不過數尺,前有仄彎,下臨百丈深淵。淵中殘「物」累累,有車骸人骨,觸目慘然。乍見一車滿載,高速如飛而至,時老朽正在道旁設立警示,見狀急揮臂高呼,意請稍緩。然飛車奔馳而去,車中人視如無睹焉。 老朽既知深淵之危,能置之不顧耶﹖然局有前定,老朽又豈能逆天行事乎﹖眾生苦未離,一念孽又生。老朽旋悟,是矣!人生乃一試場,眾生既迷,喚之不得,未如孽者「以身試禍」,自填深淵。此中是非曲直,天知地知我知足矣! 後張此網,經察網友經年,雖「拍遍欄干」,竟「無人會登臨意」!天意如此,老朽噤言!此「問」今後恕不再「答」!以免洩機過多,招尤積孽,無濟於事。今述之於此,聊供各位網友一粲,二十年後見真章可也。 |
#881 留言者:郎鋒 [2001-11-28] |
主題:#876有感 人(我)到底是甚麼?我看人不能是甚麼,因為人若是甚麼,人也就被限定了,最終可能不是甚麼了。所以,人已經死了,界線消失了( Michel Foucault 語。達爾文宣稱上帝已死,這個觀點也很相似)。 這是從外面來看的。若換個角度問(用尼采的眼光):我是如何形成的?今天的我為甚麼會是這樣?也許有趣。 前幾天台北京華城開幕,集團總裁沈先生在鏡頭前說:“活到五十歲才真正與自已好好相處,不受個性羈絆”。陳水扁的個性台灣無人不知,可是他的女兒有一次在鏡頭前足足罵了十五分鍾,也就不令人好奇了。 這些“本性”深深埋在個人獨特的體驗記意當中,要花上半輩子與之纏鬥,為甚麼非要如此之久?人生也許不能作幣,但進程應該可以縮短,命運應該早些自主為是罷。 |
回應﹕ 人是什麼? 在豬眼中,人是「主子」。 在狗眼中,人是「玩伴」。 在老虎眼中,人是「食物」。 在螞蟻眼中,人是「搗窩者」。 在人眼中,人是「是非利害」的泉源。 在「自己」眼中,人是「萬物之靈」,犯了錯不能承認的「總統」府。 在神眼中,人是「迷途羔羊」。 在宇宙眼中,人是「由物質體蛻變為精神體」的介面。 所幸木石無眼,否則舉行地球公決,人將是萬惡之首,罪不可赦! 唉,何苦挖根呢? |
#1090 留言者:郎鋒 [2002-02-21] |
主題:綱路大學(易爻大學,築爻大學,綱築大學) 一聽到要辦綱路大學,我當下興奮了好幾天。因為這正是我從懂事一來最向往的, 可以說是終極關懷。現在各方面的條件成熟了,只欠資源的東風吹起。 何以如此說﹖ 一、綱路的傳播方式,可以把傳統的校園圍牆沖倒,學習成為了隨時隨地的方便事。 這一點的好處現早已被大家所認同,不需多說。所以,關鍵是, 二、教授內容的多媒體化。這一點現有的中外綱路教學機構都還未意識到。這一點容 我說明一下。所謂內容的多媒體化,不是單指內容實體的3D模型化,像一只青蛙 、人體或建築物的3D模型。我所指稱的是邏輯模型的3D動態化,像易經這種大家一 看就頭大的學問,若把它3D模型化,相信許多人都能理解或願接近它了。不過, 邏輯模型的3D動態化可不是簡單的事,首先要對學問的邏輯結構要很清楚,此外還要 像朱大俠那樣要有想像力。當然有了“劇本”還要能把它製作出來。技術不是問題。現 今的MAYA ,3D MAX 等軟體都可以製作,再加上用SHOCKWAVE技術搬上綱路,以及寬頻、電 子書的發展,未來的學習之旅將是很愉快的經歷。不過,要把大學的教課書全編成互動、 動態的多媒體格式(若加上高中、國中),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大家都預測未來是中國人的,但我認為未來不是預測的(掐指一算),未來是創造出來的。未來 中國的崛起需要良好的教科書和人民花在學習這本教科書上的時間。中國人要超越西方,就要 在作法上有所突破。 因此,若辦好綱路大學,功能上必須能做到一、解放知識,二、培養精英(中國太需要像朱先生這 樣的人材)。否則如何能趕上別人。 以上是我的淺見,若朱先生需要,我願全力一赴。 |
回應﹕ 君子所見略同,歡迎參加「智慧時代」的啟蒙大業! 其實「東風」已備,所欠缺者,「人材」也!因「人智」代表人類能力的極限,其威力至大,用之於善,眾生是福;用之於惡,世界遭殃! 是以老朽收徒,首重「人品」,寧缺勿濫。迄今人才濟濟,猶未得其品焉!故祇能為之簡簡,行之淺淺,不過聊應時代需求,順水推舟而已! 然老朽經年奮鬥之餘,每見雲山翳翳,心力交敝,常有歸藏之思。日前因故前往巴西「伊瓜蘇大瀑布」,凌晨靜座瀑前。但覺瀑流浩浩,轟然一白,千萬年來,流瀉不休!老朽何人,竟時以退休為念哉! 既返,慚甚,是以積極籌畫教學事,技術上問題不大,人才欠缺仍是隱憂。然天意難卜,國之興衰,豈是一己所能圖﹖個人不過略盡人事,足矣! 萬事待興,與其言之諤諤,未若行之篤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