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377 留言者:文化有芯人 [2007-05-23]
主題:資料分類的方法
  老師,
  #7373的問題問的唐突,請見諒!同時也謝謝您,您已回答了問題的基本,問問題前,得先將目的、立場說清楚,因果、體用講明白。
  您說的正確,這正是當今社會的窘態,知識愈發達,人思愈混淆,這正是學生的困惑。若問題的基本已經清楚的人,進一步考慮哪些要素,得以達到有效分類?
  謝謝!
回應﹕
  該怪罪者是教育!社會、學校、家庭不先培育學子之「靈智」,一股腦死填技術!人一旦成「匠」,腦中只有鈔票!手持錘頭當印鈔機,社會上但見暴發戶揚威,人思不迷者幾希?
  分類學本係「科學」之精髓(分類始自西哲亞里士多德,是謂「分科之學」),惜自十九世紀以降,科學界以為人已勝天,分類算「老幾」?自後民主自由當道,老子愛這樣分,他人免論!同理,一座建築,叫xxxxx,或者是yyyyyyy,都變成了「政治拍案驚奇秀」!
  在傳統中華文化中,名稱來自文字體用,就等於分類,是以萬物有序。如今,西洋拼音文掛帥,僅「字母有序」,而字彙可任意排列組合,誰權力大、金錢多,誰就定標準、眾生附和!
  所以,結論是:「有效分類」端看「什麼效」、「笑什麼」?如果要上微軟系統,就採用微軟規律,若要採用LINUX,就跟著LINUX走!要做人、要活下去,能不「識時務」嗎?老朽是個怪胎,自己關起門來造大車,其結果,是上不了俗世大馬路!
  因此,「問題的基本已經清楚的人,進一步考慮哪些要素,得以達到有效分類?」還是沒有目標、立場,體用、因果!恕老朽無解!
7376 留言者:網主 [2007-05-23]
告網友:
  義工們改編「25史通俗演義」,效果不錯,唯因經驗不足,對「時、空」分場之技巧不熟。老朽閱後,略加更動,已可資應用。因年底有望拍片,特此再加指點,各位義工不妨多加練習。不論好壞,此「通俗演義」必可開鏡,至時將由參與者操刀,理論與實作配合,立成大器。
  注意重點(針對老朽所改之說明)如下:
  1,傳統文人素喜批評,常發之為文,對戲劇而言,殊無必要,可刪之。
     諸如最初一段--周世宗喪妻至陳橋兵變,刪之。
     故開鏡可由趙匡胤出生為始,名正言順。
  2,宋人之「平話」與今有別,故對話中舉凡講來不順耳者,改之。
  3,舉凡事件發生之場地已變,攝製時必須另調場景者,皆應分場。
     但若新場景已在目前攝製之範圍內,則可合為一場,另行分鏡即可。
  4,舉凡時間變化超過「連續拍攝」之限度,諸如「過了一會」,畫面無法
    處理。如斯,亦應分場。
  5,對話太長(超過一行尚可,二行稍多,三行以上宜免)時,應設法找一
    插入點,由第三者加入,使成「對話式」。
  6,但凡作戰場面,所欲表達者莫非勝負,故交待清楚較為重要,不宜過份。
    本系統以「講故事為主」,無意「打打殺殺、嘩眾取寵」。
  7,但凡劇中言及人物官職、姓名,重要者應以旗幟、對話交待之。
    諸如:xxx官拜yy,zz人士(不重要則免)。
    方法一:利用旁觀者對話。
      某甲問:這位將軍,儀表堂皇,是何方神聖?
      某乙答:此人來頭不小,係xxx,yy,zzz……。
    方法二:直接由對方點明。
      某甲曰:來者可是xxx,yyy,zzz?
    方法三:於旌旗或標誌中,標明xxx,yyy。
  8,歷史故事中,改朝換代相當重要,必須交代清楚。其方法甚多,或用儀
    式、服裝、各種宮庭場景等,不一而足。

  另有義工改編之《紅樓夢》一劇,老朽亦略事流覽,建議如下:
  1,第一場係著者別具心裁之自剖,宜將文字描述變成「旁白」,畫面鏡頭
    則以紅樓一劇之精彩片段為底,以不辜負著者心意。
  2,第三場有:
    (一日,石頭正當嗟悼之際,俄見茫大士、渺真人遠遠而來,生得骨格
     不凡,豐神迥異。)
    其中:「一日」應歸之本場之時間欄。
       「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異」無法表現,刪之。
    故此:(石頭正當嗟悼之際,俄見茫大士、渺真人遠遠而來。)
  3,同場又有:
    (茫大士、渺真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其中:竟不知投向何方。無從表演,亦應刪去。
  4,第四場: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
    埂峰下經過。)
    其中:「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無從表演,設本場時間為「後來」。
       「空道人訪道求仙」無法表演。改為:
       (空道人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
  5,同場:
    (空道人忽見一塊大石,上面字跡分明,編述歷歷。)
    其中:「編述歷歷」可刪。
  6,同場:
    (空道人細看石頭上面所記,敘著墮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
     閨閣閒情,詩詞謎語,倒還全備,只是朝代年紀失落無考。)
    改為:(空道人細看石頭上面所記,時而搖頭、時而點頭。)
  7,同場:
    空空道:(看了一回,曉得這石頭有些來歷,遂向石頭說道)石兄,
        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
        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
        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
        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我縱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種奇書。
    石 頭:我師何必太癡?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
        莫如我這石頭所記,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
        新鮮別緻。況且那野史中,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
        凶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最易壞
        人子弟。至於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
        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在作者不過要寫出
        自己的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
        一小人,撥亂其間,如戲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厭者,『之乎
        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這半世
        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
        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於幾首歪詩,也可以噴飯
        供酒。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不敢稍加
        穿鑿,至失其真。只願世人當那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世消愁
        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筋力,
        不更去謀虛逐妄了。我師意為如何?
     如此變成說教,宜改為對話式:
    空空道:(看了一回,曉得這石頭有些來歷,遂向石頭說道)石兄,
        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
        欲問世傳奇是吧?
    石 頭:我師何必太癡?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
        莫如我這石頭所記,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
        新鮮別緻。
    空空道: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
        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
    石 頭:我師太執著於野史矣!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凶惡,
        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最易壞人子弟。
        至於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
        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
    空空道:然而此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
        又有何別?
    石 頭:我師差矣!一般才子佳人不過要寫出自己的兩首情詩艷賦來,
        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撥亂其間,如戲中
        的小丑一般。更可厭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
        情,自相矛盾。
    空空道:(點頭道)說得甚是。
    石 頭: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
        之人,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於幾首歪詩,也
        可以噴飯供酒。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
        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
    空空道:(搖頭道)只是我縱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種奇書。
    石 頭:非奇書又是如何?只願世人當那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世消愁
        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筋力,
        不更去謀虛逐妄了。我師意為如何?
  8,同場:
    (因見上面大旨不過談情,亦只是實錄其事,絕無傷時誨淫之病,方
     從頭至尾抄寫回來,問世傳奇。)
    (從此,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
     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鑑》。)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
    此數段為《紅樓夢》之精華,省之不得,故應一律改為「旁白」,以
    呼應前文。並同樣以片中實景襯托之。
  餘不贅。

  縱觀當下各媒體報導,無一命中要點,外人更似霧中觀花。如此,對本系統發展無礙,又對社會有了交待,實係佳事也。且不論外人看法如何,本室作業不輟,未來之成敗,端視作品之水準而定。老朽之自信素未缺乏,所設計之系統保證一流,但若「後繼無人」,當含恨以終矣!
  是以寄望各位領主、義工,首將文字水平提升,次將表達方式理順,再利用導演平台、多加磨練。屆時,神清氣爽、兵精馬壯,必可大展雄風也。

        網主人白
7375 留言者:文化有芯人 [2007-05-21]
主題:資料分類的方法
  老師,
  請教老師資料分類的方法,謝謝。
回應﹕
  這種提問方式,主題半明不白,可稱為「廣告技巧」。蓋簡單不明瞭,常令得人們好奇,不得不多看一眼。然而,答案呢?有誰關心?真要認真回答,麻煩更大,光查「資料類別」就已無窮無盡,再談分類,又是天文宏觀!比如說,文史資料與糕餅資料都是資料,一個用腦入識、一個用嘴下肚,是分或未分?
  這正是當今社會的窘態,知識愈發達,人思愈混淆,學校化為學店,老師變成了老饕。待學子大學畢業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賺錢高!
  老朽非在此發牢騷,而是一針見血、道及今世實情。任何人拿這個問題去問任何人,保證人人有不同的答案,於是,民主自由大放異彩,票多成理!閣下何妨先釐定問題,將目的、立場說清楚,因果、體用講明白,也免得老朽猜元宵燈謎猜得一塌糊塗!
7373 留言者:陳明 [2007-05-21]
主題:有關圖文動畫系統的新聞
  以下為近日媒體所刊出的新聞
http://udn.com/NEWS/INFOTECH/
INF3/3852934.shtml
http://udn.com/NEWS/INFOTECH/
INF3/3852919.shtml ,從網友評論來看一般人還是以為那只是目錄檢索功能,不過相信明年正式推出時一定能讓一般人對3D動畫的刻板印象大為改觀和對中文字的奧妙有新的體認。
回應﹕
  斯乃紙包不住火也!老朽一直按兵不動,休養生息、勵兵圖治,目的是希望賺取時間,一鼓作氣!數月前,台灣聯合晚報記者不知由何處取得老朽電話,要求採訪。老朽告以苦衷,頗得諒解。為此,老朽又許下承諾,保證於適當時機,給予獨家採訪機會。
  孰料,一好友介紹PATEK PHILIPPE所附設之「雜誌」來訪(老朽雖堅持六親不認、四鄰不交,但焉能將過去一抹俱盡),此事陷老朽於不義矣!為此,老朽答允該雜誌五月中旬訪問,同時為了信用,通知聯合晚報之記者,可以接受「電話質詢」焉。
  該記者於十一日採訪畢,一週並無動靜,老朽尚以為以係「庸人自擾」焉。日昨下午五時,聯合報一熟悉之記者來告,云晚報有消息報導。入夜,突有友人通知,TVBS有老朽之採訪鏡頭。果然,黃河決堤矣!今晨上網一查,台灣各媒體已互通音信、所言一統矣!
  老朽素知,除了功名利祿外、國人記憶力淺短,驟雨不終朝!近來各媒體吹捧勢必漫天鋪地,待馬謝一交鋒,前事悉忘也!只求暫時不驚動歐美大亨,本室或能躲過九級地震、十級海嘯!蓋成敗往往一線,此事事關強弱剝復,機不可洩,漢字奧秘懸之玄谷可也!
7372 留言者:韋哥 [2007-05-21]
主題:
  朱老師您好:
  學生上網查詢資料時無意間於Yahoo奇摩首頁發現下則新聞,看了著實令學生興奮不已!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
d/a/070520/2/emcr.html
  太神奇! 輸入中文轉成動畫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5/21 07:10 記者:記者韓青秀/台北報導
  「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北宋,秋夜。蘇東坡坐在書桌前看左傳,一會,他揉揉眼睛,將書本放在桌上,起身,因為「月色入戶,欣然起行」,走去承天寺訪友張懷民。幸而朋友也未眠,就並肩夜遊去。此時畫面出現月光映照在石階及中庭上,空明如水,彷彿有藻荇搖曳其中…只要輸入蘇軾知名的「記承天寺夜遊」,電腦就會輸出這樣如詩如畫的動畫。
  將小說情節的文字輸入電腦,就能輕鬆轉化成為動畫影像!這可不是天方夜譚,倉頡輸入法發明人、中文電腦先驅者朱邦復近年來隱居在澳門,但屢出奇招的他即將又有創舉。他表示,耗時三年多研發的全自動圖文系統已突破重要關卡,預計明年初可望量產問世,第一步可能推出「紅樓夢」或「蜀山劍俠」,屆時將引發下一波電腦動畫的新革命。
  42歲發明倉頡輸入法,卻公開宣布放棄專利權,當年朱邦復特立獨行的作風跌破了不少專家眼鏡。自認「在理想中過日子」的他雖然和台灣資訊產業已逐漸疏離,但致力於中文電腦化的夢想卻從未放棄。他如今最大目標就是催生圖文系統誕生,使電腦了解中文,再將文字轉化為圖像。
  朱邦復表示,圖文系統就是將小說文字輸入電腦,經過電腦資料庫及程式運作,就能自動完成一連串動畫影片的作品,未來隨著資料庫越漸完整,一個月就能完成一集二小時的動畫。目前他已和中國大陸官方談定合作,一旦量產發行全世界,一集作品預定賣一萬部,售價只要賣一美元,連仿冒都不怕!
  去年朱邦復完成的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動畫實驗,就是全程採用電腦程式完成的三分鐘動畫,隨著文字描述,螢幕也跟著呈現文中的場景,最後淡出蘇軾與好友張懷民緩步而行的身影。
  此外,還有學生於聯合新聞網發現以下相關網址關於朱老師生活與動畫影片報導:
http://udn.com/NEWS/INFOTECH/
INF3/3852918.shtml
http://udn.com/NEWS/INFOTECH/
INF3/3852919.shtml
  有相關報導出現,可見圖文電影大舉之日不遠矣,感謝朱老師、沈老師與工作室同仁日以繼夜地為了中華文化而努力,學生並祝福圖文系統圓滿、圖文電影順利推出!
      學生
        賴韋豪 敬上
回應﹕
  #7373則已答。
  西方唯利是圖,故宣傳多多益善;老朽千秋是問,一切道法自然。媒體所報導者,粗淺至極,不如本網所載之萬一,閣下豈有不知耶?具實信者,必也,先識其道、再明其理、終觀其行。老朽立網於此,八年如一日,識者當識,成敗早載天籙,池中漣漪無非雪花之殞落,何興奮之有?!
  老朽所仗恃者,漢字之功能也!記者每訪,老朽強調再三,但未見著墨一二!即令未來花開遍地,苟人有眼無珠,仍棄漢字如垃圾,若是,圖文電影莫非罌粟乎?是未必「圓滿」也!
7371 留言者:小俠 [2007-05-20]
主題:
  本來不想多言的,他們兩位先人被冤枉也不是第一次的了。不過剛剛吃飯時越想越氣,若果連先生這裡都不說,怎對得起這兩位我欣賞尊敬的先人!
  ……………(內容已刪,不可「同日而語」。)
  還有,吃什麼奶水長大的,我自己清楚得很。我的忠誠剛烈程度不見得比岳飛差。
回應﹕
  小俠俠氣剛烈,惜非吾族類!陽關大道請自走,此處廟小恕難留!
  老朽千言萬語,一再說明:
  「此處乃前朝遺民居,本地係罟網一言堂,獨尊中華傳統,不納時賢高見!」
7370 留言者:小俠 [2007-05-20]
主題:哈?
  這不是哈什麼。從小到大,我都沒有什麼所謂偶像的東西。我不是追潮流跟風的人。(否則我也不會現在才看回以前的動漫啦)其實任何東西我都可以用來思考,例如:新聞,小說,遊戲,學習,別人的行為等等。總之生活上所有東西只要細心觀察就一定有得著。只是最近我在研究動漫文化和青少年的互動關係,以及日本動漫的製作過程等事情,所以才談到日本動漫而已。對於教會我東西的,我會尊重他們,但不見得我會照著做。他們只是豐富我的知識範疇,使我加深了解什麼是世界,什麼是人類而已。只有韓信和岳飛才影響得我比較深,其他人和物都不行。
回應﹕
  恕老朽無法苟同。
  吃什麼奶水長大,就會留下什麼足跡。是以聖人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朽不斷講解「美學三原則」,正是夢想能拯救一二覺者!今日青少年水準日下,已「無可救藥」(對老朽這類反低俗文化者而言)!閣下來此留言,老朽有教無類、就便「說法」!不表示肯定閣下見解也!
  韓信、岳飛可能武功高強,但絕非「智者」(一不忠、一愚忠)。閣下立場與目標與老朽有別,彼此大可各持己見,互相尊重!但千千萬萬休以為老朽談的是「一般東西」,更不可赤黑混淆,哈哈哈哈,把老朽當冬瓜!
7369 留言者:小俠 [2007-05-20]
主題:分享
  最近有一感嘆想和朱先生分享一下。社會大眾的行為和人腦的思考真的非常相似呢。任何稀奇古怪的念頭都會在社會中出現,社會只是這些念頭的異化、極端化而已。社會出問題,就像一個人精神分裂一樣。那假設每個人的行為如大腦中的一個念頭,社會出現問題就有幾種可能性:
  1.看得不夠透徹,使正邪的思考互不服輸
  2.沒有記錄。如靈光一閃般,稍蹤即逝
  3.念頭不能整合,由個人思考和行動不能一致造成。(個人行動是思考的表現,個人思考和行動不能一致,即本身大腦也不能進行思維整合)
  其實這想法已經存在很久,但最近發現了一些事物,所以說出來。
  最近我一直在看日本動漫,對我來說這是修行的一種,我會想到很多的東西。在其中一個動漫中,我發現作者提出了一個說法:日本文化是講求身心合一,身體和心靈是保持一致的。看來這就是日本這國家行動力的主要來源呢!他們由精英以佛學茶道等來領悟,加上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因而造成他們的統一的國家行為。精英的深度有多深,他們的行動就會立即有多深。這是東方國家典型的以一念壓眾念的模式。若下層回復本性就會出問題,所以不大行;或者精英做不到思考和行動合一,使行動力下降時,社會也會出問題。
  而反觀西方國家,則是另一種模式。那是一種完全放任不管的模式。如水流一樣,有石就激起水花,有彎就轉的形式。所以,雖然很自然,但身體物慾和身處環境就會變成其國家行為的河床。結果就造成物慾橫流,回歸獸性的情況。所以也不行。
  不過中國情況更糟。西方和日本最少不會出現開頭所說的三種情況,但對中國來說,卻最少三件出現了二件。(思考是否透澈的問題也難說得很。)簡直是出現了嚴重的精神病。
  所以,中國文化要復興,在我看來:個人修為,思考記錄,和思行合一也很重要。(不要小看思行合一,若只用以前的克制,也只是思壓制行,而不是相融合一。只有思考透澈,充分了解禮的原因,由心中出發,直接影響個人行動,那才是思行合一呢。)這樣,才能超越西方的完全放任的,但又有”天地”威力的模式。而重新塑造出”人之異於禽獸者,仁也”的中國文化的本來核心啊。(這是一種既了解天和地,順天地而為,但卻有作為”人”的選擇的,的文化模式呢)
回應﹕
  很好,能想、多想,人生已經有了動機。再多學、多開拓視野,遲早必有成。說得不錯,「社會大眾」由人類組成,「人類行為」因人腦之思考而得。所以,兩者不僅相似,根本就是「一回事」!多觀察、多分析,總會有一天發現連夢幻泡影都全等於社會現象。
  只是,想靠「日本動漫修行」,不論修成什麼,保證離不開桃太郎的十指掌心!當然,那沒有什麼不好,八年抗戰如果不是「老美」幫忙,今天老朽可能名叫「拼命不二郎」、甚至於在畫日本動漫!換個腦袋想一想,以老朽的功力,一定名利兼收,而且可以花天酒地,那不更好嗎?
  不幸,老朽血液裡流漫著炎黃古風,生為漢人、死扮漢鬼,除了「哈氣」,絕不哈美、哈日、哈韓!為什麼?因為老朽「太現實」,要哈只哈宇宙中最好的、要哈就得哈個第一!所以活了七十歲,看遍了天下的各種「哈哈哈」,還是只會哈「氣」--「天地正氣」!
  本網專談這些,已經從地下談到九天、由人類社會行為談到自然進化,甚至於討論過人類文明的第三次大融合!閣下一定是太忙於修日本動漫了,所以只看到了這三種情況!放心,再看下去,動漫中大和民族會統一世界,把三種思行合一,世界上其他文化一律「晒藥拉拿哪那」!
7368 留言者:網主 [2007-05-15]
告網友:
  經網管辛苦編排,終於將「節氣23鋼琴小品」(抱歉,其中尚缺「白露」一曲,文見前言)完成,茲掛於多媒體欄,以作另一個心願之達成。老朽除了「小杏子」及《智慧學》之積債未償,今生施捨一空,一身輕風,行已無礙矣!
  此次繪製圖文系統之「演員」,全程有音樂為伴,翅生靈起,心領神會之餘,頗有時空交錯之感。舉凡繪及如花紅顏,輒播放拉哈曼尼諾夫之派格里尼狂想曲,幽怨委婉,點滴涼浸肌膚;其餘則佐以24節氣,音符織錦、四季井然。此中樂,樂無窮,人生至此,雖地獄已化為天堂矣!
  老朽不自量力,凡興之所至,無不全神投注、涉獵廣泛。缺點是不能專精一技,無法為匠、難以謀生;優點則是極易融匯貫通,得一蘊百。音樂之於繪畫,正是最佳詮釋。蓋畫立體人像極難,主因在於其三維之圖片取得不易,只得憑藉想像、茫茫於腦海中探索。
  於宇宙進化立場,美醜善惡本係能量變化一時之狀況,事過境遷。正因如此,人類崇尚真善美、追求永恆,則是精神文化之最高準則。在自然界,一時無異千秋;於人類,人世之無常,令精神難以凝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用畢即棄!人世有道,假精神作橋樑,直通本體。
  進化本自無而有、由有致明,當人智漸啟、萬緣待興之際,必有因果相襲焉。其因,因有缺失而不得不變;其果,果聚萬有止之於一。老朽生此濁世,得遇圖文系統之不二機緣,切盼能將善美融入現實、令剎那流長成真。
  繪畫藝術重視「美感」,而美感中,「親和性」不可或缺。尤其是老朽所畫之美女演員,當著筆之際,其青春正逝、芳華漸渺。若能掌握那一瞬即逝之美感,注入新「生命」,自是倩影永駐、功德無量。為此,老朽但選有特色者,或過去曾經崇拜之偶像,邀之朝夕相伴焉。
  於是,拉哈曼尼諾夫之派格里尼狂想曲宛似時空穿梭系統,將老朽帶回青春之泉源矣。時心柔手輕,雲煙如錦,紅顏化為潺潺雪山水,盡數滲入圖像方格中。正是:夢幻天涯無覓處,巧笑嫣然倩影生;不羨鴛鴦比肩游,但期圖文系統成。
  紅顏未必薄命,惜霞光短暫,尚不及駐足,芳華已逝。雖言留影可資迴顧,卻比不上老朽妙筆生華,駐顏有術,美夢如真焉。目前僅完成表情、動作,已令人心往神移,現正規劃「雙向溝通」中(未來小杏子形貌可以選擇),待「虛擬伴侶」問世,碳矽交融無間矣!
  每日開工,檯上貴夫人匯演,老朽必凝視「赫本」,共其眉飛色舞、溫言婉語,半晌,始「捕夢」去也!
          網主人白
7367 留言者:網主 [2007-05-10]
告網友:
  因天各一方,本室與網頁設計者溝通困難,以致所貼之「表演」與「圖片」混淆,連老朽也遍尋「世紀演技」而未得。現已改正,敬請觀賞、指正。
  世紀演技之測試非同小可,乃全自動程式必經之關隘。此中六人之個性迥異,如不能正確表達,功能全失矣!尤其可觀者,同樣之表情,不同之人物,不僅美醜有如天涯!或令人疼愛、或令人厭惡,一目瞭然;且個性拘謹或狂傲者,應有適宜之表現。今於方寸之間,一覽可畢,斯乃戲劇之真諦也。
  老朽自打分數,一百!今後將全力處理動作去矣!
            網主人白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