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7 留言者:江濤 [2005-09-23] |
主題:#5755 朱老師你好, 看到老師在#5755則中所提出的「忌獨白太長」缺點,學生想問一下,如果旁白在描述一些景物及動作時,少不免會犯了「一個人說上幾十句話」的毛病,那應該如何使系統明白旁白所說的話,也是鏡頭/劇情/場景的一部份呢? 祝工作室 仝人 身體健康,旅途愉快! 末學 江濤 上 |
回應﹕ 影片=圖形語言,只要畫面生動,旁白可以說上幾個小時。「一個人說上幾十句話」=鏡頭不動,觀只看到一張「血盆大口」,再加擠眉弄眼,何苦害人噁心難過? 本系統有「理解功能」,會「合理地」處理「可以明瞭」之鏡頭。然而,如不在事先加以規範,「一樣米養百樣人」,天下必將大亂! |
#5758 留言者:莉莉 [2005-09-28] |
主題:請教劇本編寫的事 朱先生: 峨眉之行愉快否? 我在上星期四才發現你們的開放劇本,而且月底就截止徵求劇本改編(領主是不是就是做這個事),所以要寫小說通過考核,時間上很趕,因為這星期四有場演講,一定得準備(還要做投影片),我原來不想太勉強,只下載了一篇短篇的「中山狼」,自己來試試編寫。 我發現「中山狼」很好編,因為你們分的場就可以了(是否就是電腦分的),其實也就是他原來的分段,文言文的場景很清楚,也沒廢話,改編很不費力(當然要變成一本好劇本,還是需要相當功力)。 「中山狼」 劇本我已經寫完了,現在在邊打字邊改(原來寫的說白太長),已經打到第三場,幾乎又等於重寫一遍,這也是我的習慣,每改一次,就等於重寫,改到只修單字的時候,才算定稿。 前晚越寫越有意思(這篇文章太好了),覺得我應該試試其他劇本,都是我很喜歡的小說,二十多年前,我就一直很想能拍成電視劇,好材料那麼多,為什麼老拍哪幾齣(清宮戲、梁祝、武則天、楊貴妃、包公,煩都煩死了),後來我教書去了,沒在影視演藝界發展,因為我不喜歡演藝界(典型的戲班子),當然跟我結婚、必須賺錢成家立業,都有關係。 看您的「智慧之旅」,提到「吾土吾民」那一段,我就想笑,因為我認識電影界,就是跟李行做「原鄉人」的場記,所以我才會寫電影劇本,也因為李行,我討厭死電影圈了,他喜歡罵人,搞的大家緊張兮兮,片廠的氣氛很壞,罵人當然是罵工作人員,對明星就不一樣了!不過他不敢罵我,副導演說,他怕我這個小丫頭(那時我才大學畢業不久)跟他吵起來,使他這個大導演下不了台,現在回想,李行這個人還算不錯,除了沒什麼本事! 算了,不提這些閒篇了。 為了通過您的考核,我只好趕了篇小說(還要1000字”整”),趕的當然好不了,何況,多年來,腦中根本沒小說了,算是交報告吧! 我把小說和「中山狼傳」的大綱給您看看,如果及格的話,希望能給我多些劇本,你們一年才開放一次,一次又只能選一本(對嗎?),而好故事那麼多,又沒人登記(領主),太可惜了! 我以寫「中山狼傳」的經驗,短篇三天可完成草稿(我都是寫好再打字,我打字很慢),一個星期可定稿,配合開拍再修改不算,因為那些修改就快了! 中篇章回小說的篇章整哩,時間加倍,兩個星期一集(連續劇一集六十分鐘,單元劇九十分鐘)。 目前我想先編寫短篇及中篇,短篇如「歡喜冤家」(二十多年前我寫過一篇呢,這本小說太好看了)中篇如「鍾馗平鬼傳」、「春秋配」,一個月起碼可以寫一部,所以我想登記十二本劇本的領主。 領主好像要管很多事,如果只編寫劇本可以不可以?那我就不要做領主了,我只要寫劇本,幫你們改錯別字、校正文字、文句,這是我們國文老師的本行,沒問題!(我的動作很慢,視力很差) 明天一定得準備演講了,劇本暫停,星期四晚上或星期五才能繼續動筆(打字),屆時貴公司同仁都回來了,請告訴我,我該怎麼上網登記! 劇本方面,因為配合電腦,還有很多問題想請教,標點符號也要慢慢用、用的熟悉、用成習慣就行了。 後天再見! 尚德敏敬上 一千字小說 尋找嫦娥 我坐上太空船,開始興奮起來,就像我第一次出國旅遊一樣。翻閱著旅行團發的資料,「廣寒宮之旅-尋找嫦娥」。 太空船啟動了,我坐到觀景台,從四周透明的觀景窗欣賞太空。 這幾年流行虛擬幻境,太空旅遊的生意不太好! 昨天我去清明上河圖裡玩,比我們小時的廟會還好玩! 我為什麼不去月球的虛擬幻境玩? 我…我,這是我的袐密,我想看看真的嫦娥!據說設計月球廣寒宮大酒店的建築師見過她!他還畫了嫦娥像,旅客可以跟嫦娥像對談,據說有時會碰到嫦娥下凡,但真真假假,沒人搞的清楚! 旅客住進廣寒宮大酒店,我的房間中放了一扇雲母屏風,一眼看到,我就知道這個設計師是真的去過廣寒宮! 我點起蠟燭,燭光搖曳中,我看到嫦娥在屏風中御氣飛行,看著看著,我感到自己站在她身旁了,她挽著我,落在一座台觀前,我呆呆的盯著她,她不是美人、是天仙!一頭黑髮堆垛的高髻,使我明白烏雲形容美人的貼切美妙了! 嫦娥對我微笑:「你找我?」 我點點頭,她笑起來這麼脫俗迷人! 她指指台觀下的花圃,「你看流螢飛舞,景色處處都有!」 「那…你一點也不寂寞?」 她搖搖頭,「與后羿下凡以前,我真的不解憂慮,人間走一遭,我知道人的惶恐寂寞了,但是,我還是願意為人類付出,只是,人的自私無知,使我失望,也灼傷羿的心。」 遠處的一顆星閃爍著,嫦娥指著那顆明亮的星星說:「那是織女星,她有時來我這兒玩,只是我不知羿去了哪裡?」 她看看我,「你想問我為什麼背棄羿?其實,你們都不知道,是他背棄了我!」我看著她那雙明亮清澈的雙眸,「這個千古之謎,也有人考據推想到!」我腦中靈光一閃,「洛神?」 「對了,那個洛水上的小ㄚ頭,」她又微笑了,一點也沒火氣。 「那一陣,我受不了人間環境的污穢,人性的無理,脾氣很不好,羿常獨自一人跑到洛水上去沉思國事,天長日久,就和洛神好了起來。」 「您一氣之下,吃了不死藥,一個人走了?」 「不死藥的份量有多少?該怎麼吃?羿也沒告訴我,我在盛怒傷心之下,倒出一包就吞了,以後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 「往事已矣,經過數千年修練,這些情緣我都不放在心上了!」 「你看!」嫦娥抬頭望著那一片穹蒼,「『碧海青天夜夜心』,不是寂寞,是清淨,成仙成佛,就在這個清淨心了!」 「所以你才是嫦娥,常者恆也,永遠的美女!」 「對了,女人要美、要青春永駐,第一就要清淨心!」 天色漸漸發白,天邊的雲彩透出一片橙色,我發現蠟燭息了,屏風上的雲母石依然閃爍著絢爛的光采,我摸摸清涼的雲母石,輕輕叫著:「嫦娥呢!」 中山狼 主題:東郭先生好心救了一隻受傷的狼,狼反而要吃他,藉著狼的忘恩負義,暗 諷人其實比狼更冷酷無情。 大綱: 趙簡子出獵中山,射到一隻狼,狼卻負傷逃走了。 北上往中山求官的東郭先生,行墨者救助天下的志願,把狼綑綁,塞藏在行囊中。 趙簡子追趕不到,聲明欲殺藏狼者,東郭先生跪地為自己辯解,並指狼性狠毒,自己絕不會助狼背人,趙簡子怏怏而去。 狼從囊中出,腹饑慾食東郭,東郭責其忘恩負義,狼卻說,你們生來就是給我們吃的,東郭逃不過,勸說狼從其鄉民俗,遇事疑,則問過三老,再做決定,狼亦同意,一起上路去尋三老。 第一位請問的老者,是一棵老杏樹,老杏覺得狼沒有錯!當年,老圃只不過種下一顆杏核,就開花結果,老農的全家大小、親戚朋友,都享用杏實,還能買賣賺錢,改善了一家生活,杏樹對老圃一家的恩德大了,如今老了,無花無果,老圃就伐其枝葉,更預備整株砍下賣掉。老杏認為,東郭先生只不過救了狼一命,又有多大的功德,中山狼應該把東郭先生吃了,狼得意的鼓吻奮爪,東郭嚇的大叫:「別急別急!才問了一棵老杏哪!」 走著走著,看到破牆後有一隻老母牛,中山狼要東郭先生在去問,老母牛說:「當年,老農用一把刀就換我回來,我年幼而筋強骨健,跟著一群大牛身後工作,等我壯年時,那些老牛做不動的事,都是我擔任,耕田、拉車、鋤草、開荒、整地,我都拼命幫助他。我想,到老來,至少能有一席遮雨蔽日之棚吧!」 東郭先生聽了默默無言,中山狼又鼓吻奮爪,想馬上吃了他。 老母牛說,往年家中無衣無食,如今無憂無慮,甚至還能到學中習禮讀書,也穿戴著笠帽長衣皮帶。這些享受,都是我為他們挣來的!如今我老了,把我趕到郊野,風吹日曬,骨瘦如柴、一身是病,最後還想把我做成肉乾、皮革、骨角器具!我是活不久了!想想看,我對老農的功勞,他們還對我如此無情!你對中山狼又有什麼恩德,豈能免於一死? 才說完,狼又鼓吻奮爪,東郭則大叫:「還有一位老人家呢!」 說著,望見問一位眉鬚皓然的老者,拄著藜杖走來。 老丈人聽了東郭先生的敘述,對狼說:「你快走吧!不然我用杖打死你!」 中山狼說:「他哪裡是要救我?根本是想把我悶死在囊中,,自己得到好處!」 老丈人說:「真的,那他活該了!這樣吧,你們再重新表演一遍,我看了還原現場,才能決定誰對誰錯!」狼又鑽到囊中,老丈人在東郭耳說:「有沒有匕首?」東郭先生拿出匕首,老丈人以目示意,並且幫他操刀,殺了中山狼,丟棄在道旁,二人大笑,一同揚長而去。 |
回應﹕ 愉快!感文正「生產」中! 閣下初到,尚不知內情。「開放文學」已掛網年餘,因時機成熟,才於年初轉戰「開放劇場」。天網恢恢,緣莫非孽,老朽作書、張網之目的,實乃「援緣圓源」也!如今中華文化當興,其唯具有機緣者得以圓之。是以天下固大,人各有志,志難與謀也! 老朽行事,素來謀定而後動,一稟中華古風,談義而諱利!故舉凡為開放文學助拳者,除文字程度太差、或喜自作主張者外,一律視為「準領主」。所謂「領主」,「分封列土」之諸侯也!舉凡改朝換代,原利益既得之舞台必將傾圯,唯熱心快腸、趁風順勢者始可晉登廟堂。 同理,「導主」將為「紫朝新貴」,凡「開放劇場」之「義工」,均已「內定」為本室之工作人員,只待彼等「申請綠卡」焉!老朽之觀人原則為德、德、德!首為「樂德」,任事自動自發;其次為「行德」,做事認真負責;最終為「至德」,斯可為吾師矣! 「開放劇場」已具有約近萬集之「初稿劇本」(諸如「峨嵋仙蹤」已分成157集;「東周列國誌」已分為77集),原係採自「開放文學」,經「義工們」校正修改後,以電腦程式統一轉成劇本格式。由於本室人少事繁,「理解系統」中之「人事庫」尚未建妥,故程式無法分辨「發言者何人」。老朽原擬交由領主處理之,不料義工們卒子過河、奮不顧身,不到一個月,竟義旗高舉,一鼓成功矣! 因此,領主們工作甚易,「一年開放一次」者,係指「領土之主權」也。蓋某人申請「紅樓」,不表示只有其人有此能力,但為免人人搶著做夢,故每年重新洗牌。至於領主之工作,原則上只負責「改編劇本」,改到「能夠自動攝製影片」即可。難度不高,薪金豐厚,如果不及早關門,待群狼驚動、蜂擁而至,可就不得「大吉」了。 初審係由劇作組負責,閣下走了捷徑,留言於此。既已成舟,老朽不妨划之: 以「千字小說」論,恕礙難給分。 1,分段難明:本網一再要求:「每段文起空二字」,閣下之「網站文學」,只可上網。 2,閣下既為「國文老師」,當知標點符號之重要,尤以本系統全部自動,端靠標點 「定鏡」。閣下之下文中,全段無一句點,長江大河焉能無波? 「我…我,這是我的袐密,我想看看真的嫦娥!據說設計月球廣寒宮大酒店 的建築師見過她!他還畫了嫦娥像,旅客可以跟嫦娥像對談,據說有時會碰到嫦娥下 凡,但真真假假,沒人搞的清楚! 旅客住進廣寒宮大酒店,我的房間中放了一扇雲母屏風,一眼看到,我就知道這個設 計師是真的去過廣寒宮! 我點起蠟燭,燭光搖曳中,我看到嫦娥在屏風中御氣飛行,看著看著,我感到自己站 在她身旁了,她挽著我,落在一座台觀前,我呆呆的盯著她,她不是美人、是天仙! 一頭黑髮堆垛的高髻,使我明白烏雲形容美人的貼切美妙了!」 為什麼沒有句點? 3,「短篇小說」也者,要於極短之文字述說中,表達一「明確、完整」之「小說」, 其難度極高。閣下此篇:「章法欠妥、廢話太多、重點不明、趣味不足」,尤以最後 一段:「天色漸漸發白,天邊的雲彩透出一片橙色,我發現蠟燭息了,屏風上的雲母 石依然閃爍著絢爛的光采,我摸摸清涼的雲母石,輕輕叫著:「嫦娥呢!」 此段或蘊含「深意」,但惜老朽「程度不足」,不明所以(因閣下說得明白,此 乃「虛擬幻境」!豈可自己「輕輕叫著」?是在幻境內、或幻境外、或已真幻不分?) 「東山狼」之故事大綱毛病與小說略同,有了分段,但卻「分之無據」!如第一位請問的老者全部只有一段;而等同狀況之第二位則分了五段,果如此「隨手分之」,連應徵菜館的二把手都難以過關也!至於內容,閣下「率性自主、惜句點如金」,或許可以讓「下一代」自求多福,恕老朽食難下嚥! 我國戲劇水準低落,正因「文人」自命不凡,以為除了詩詞歌賦外,就只有頌祭禱祝!標點句讀算什麼?講個故事豈不簡單?實話實說,老朽別無所長,但因心明性見,一雙慧眼能斷金熔石。正因難苟同於時賢,今乘網飄於天,只求保留一片淨地,以供來日蓋棺銘文也! 閣下信與不信且放在一旁,如果願意再闖天關,老朽也願撥冗相陪。但老朽有個毛病,任何人、任何機會,給一「不二」,是以自號「不二老人」!下次若再犯老朽已點明之「錯誤」,表示「君子所見不同」,民主自由時代,既不同,各行其是可也!今後拒絕往來! 電影圈內「積習惡劣」,與「財色糾纏」密不可分。老朽正本清源,一律用電腦製作,且以廉價銷售(不表示不能賺「大錢」)。如此方可「將藝術回歸藝術、令財色混戰財色」!故曾有多位「影視界行家」,想來此「淘金」,老朽為求清淨,「二話不說」,一律刪除! |
#5768 留言者:韋哥 [2005-10-02] |
主題:圖文系統發展動向 朱老師您好: 學生見您於#5765峨嵋之行等留言,深切感受世俗文化素養早已日漸薄弱,又見您於文中所提“老朽之目的為令人滿足於居家之樂,憑著本系統,人可坐在沙發上,「神遊宇宙」..”學生想問將來圖文系統功成之後、小杏子未問世之前,圖文系統發展上是否會多著墨於文化教育上?蓋因前些日子播放“桃花源記”時,深受學生女友妹妹喜愛(其就讀高三),直稱此片若當成教具必可引起啟蒙學子注意、增進學習興趣。學生認為圖文系統發展可不全然謀合世人所好,應多著力教化人心、傳承優良文化甚為重要,學生淺見供老師們參考。 敬祝朱老師與工作室 仝人 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末學 賴韋豪 敬上 |
回應﹕ 此事早已定案,首要工作即為學生之教科書,為此特與大陸「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成立了「北京人教文傳公司」。然而以圖文系統而言,故事尚有形象,只要加一「劇本」形式即可;而教科書上之文章,多以述理為主,難度較高。是以必先以故事作試驗,然後再應用在文章上。 「桃花源記」一片不足十分鐘,計花了四、五個人工,拼搏了約十日。以此效率,對外界來說已是天方夜譚,但老朽不滿意。不達到每一人一天完成一文,將難以降低成本、不能普及。蓋,本室之工作人員,乃老朽親自調教了十年以上之「精兵」,一人可敵外界十人以上。 此系統之完善,乃成功之基礎,是故本室傾全力發展具有實效之技術。至於產品,一點都不必擔心,蓋有了金雞母,難道不會下金蛋?將本室之寶貴之人才去做「生產技工」,那叫「殺雞取卵」!本末倒置也! 據實以道:對富人來說,喜歡就好,多貴都無所謂。但老朽之使命為照顧弱者、窮者、困者,如果不能「大量降低成本」,再好的產品,也只是為強者、富人、貴人錦上添花。 |
#5770 留言者:小人 [2005-10-02] |
主題:不懂 老師:小人還是不懂,五個人花了十天功夫,怎麼還算多呢? |
回應﹕ 閣下一定是西洋經濟學的信徒,只要比別人花的功夫少,就叫「便宜」。但老朽是傳統中國人,比的是「理想」!且用道理想想看,古書浩如瀚海,要一一轉為動畫,能「便宜」嗎?老朽要趁自己蠟炬成灰前,吐盡餘光。否則靠以後的「聰明人」,大概只有「能賺錢」的書大行於世,老朽豈不是成為某些人的搖錢樹(剛由三星堆看來)了? 別以為本室十幾個人只是「工程師」!錯了!等著看吧!歷史上如何記載?日後自知。能「點石成金」絕不是「一般雕蟲小技」,時機一瞬即逝;在做的舉世僅此一家;而會做的古今中外僅本室十多人!所以,本室的責任重大,與其拼命生金蛋,未若造一隻完善的金雞母! 中華傳統之經濟學,乃「經世濟民」之學,與一己私利無關!金雞母對一己「無利可圖」,但卻能嘉惠千秋萬世!西人鼻高眼大,只愛金蛋!而人人炒蛋,燴雞蛋、鴨蛋、鴿蛋、龜蛋為一盤,下肚就好!有人飽到體重逾百,有人卻餓得骨瘦如柴!而老朽是「公」的,不生蛋! 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曾被西方的工業文明擊倒。老朽痛定思痛,定要將精神文明的「工廠」建妥,符合中華文化精神的內容為原料,而栩栩如生的動畫則是產品,人無非動力而已。除非中國人統統上了洋天堂,否則,只要炎黃子孫還剩一個人在,機器就能運轉! 在設計金雞母的過程中,必須經過大量的測試,不斷改進之。宇宙進化正是如此,人不過蛋蛋蛋蛋、測試品而已,沒什麼了不起!本室的「桃花源記」、「紅樓葬花」、「巴西狂歡節」亦然,接下來的「峨嵋仙蹤」等等等等也不例外,就算能賣幾個蛋錢,也是為了養雞也! 所以,就算一個人花一個小時,老朽仍不滿足,懂不懂? |
#5771 留言者:金庠序 [2005-10-02] |
主題:先生的游記真逗樂 先生的游記繪聲繪色,真逗樂。 我住長江邊。遺憾是,不知先生一行坐的哪班船,几時經過,否則,找个望遠鏡,看看先生一行的船也好。 |
回應﹕ 正如#5769則濟公所言:「不逗樂!不逗樂!」尚有下文也!那已斷的假牙,正卡在日益衰敗的地球生態中,大自然遲早將棄人類而去!目前日子過得逍遙自在,怎知大難到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之慘狀?人再不及時覺醒、未雨綢繆,就掰白擺敗、永生沒有機會了! 老朽所乘之船為「神州號」江輪,9月22日經西陵峽,次日巫峽,再次瞿塘峽。如若有望遠鏡,可見船頂一老叟,白髮蒼蒼,衣履素淨(不能寫襤褸,因有沈先生日夕關照,想穿件破衣涼快涼快均不可)。每每欲尋汨羅江而投之,惜時光倒流機器不提供「過時服務」而未果。 話說回頭,在屈原的時代,人們衣食欠缺,汨羅江之舉可令人飽食粽子。如今人人腦滿腸肥、大腹便便,是「濺鹹不可施漆」也!論危機,現今民主放縱症所造的惡孽,對人類永續發展的災害,早超過任何一個爛皇帝專制獨裁千萬倍!但世上一個個睜眼瞎子,只知看美人臉色、靠主人豢養著,除了效鸚鵡唱唱民主後庭花、到處推銷世界蠢外,還能幹「麼屎」? |
#5775 留言者:小程 [2005-10-04] |
主題:想聽懂 先生掛出的二十七支曲子,小程聽了不下十次,除感覺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外,再無心得。惟一例外的是《巾幗英豪》,通過此曲,小程似乎看到了一個頭戴紅巾、手提長槍的女英雄率眾殺敵(但她的心緒、情感等,還是無從知曉)。 知道自己於音樂是門外漢,便補了點樂理知識,可樂理紛繁複雜,學起來又抓不住重點,實在有心無力的緊。 敢問先生:若想聽懂那二十七支曲子,要學習那些樂理知識及方法? |
回應﹕ 如要學音樂,首先得把聲音與形象分離為二,切勿混淆。但欣賞音樂則不然,可穿鑿附會、可玄思幻想、可隨心所欲。因創作者唯有透過「音樂」之本質,熟悉了其表現的原理,才能「為所欲為」,化音符為意念、導意念入抽象思維。而欣賞純係主觀感受,毫無限制。 真要學,當由「聽音樂」開始。若人非真正喜歡音樂,則必然心猿意馬,難以終曲。再若某一樂曲不能聽了再聽、百聽不厭,則該樂曲定有瑕疵。待聽者於任何樂曲中,聽出曲中規律,並能以此規律「反驗」該曲,是謂「知音」。既為知音,可辨音之正誤、意境、情景矣! 音樂教科書極夥,實則學通三科足矣:一曰「和聲」、一曰「曲式」、一曰「節奏」。其中節奏並無所謂之「節奏學」,而係一種潛意識之「感受」。專家能將節拍分至最細(如1/32拍),甚或以各種輕重表現之(凡打擊樂器準此)。 和聲學最為重要,但傳統中國音樂(宮商角徵羽五音階)無此一學,今人加之,已與西洋和聲無異。待學者能理解和聲原理後,只要將「連續和聲」開展之,即能掌握「旋律」。因和聲為若干聲音發於同一時間,其音混雜,若不能融合是稱噪音;諧和始謂和聲。故所謂旋律,即從某一和聲旋繞至另一和聲之橋樑,若橋礅契合、橋身堅實,其橋必固,其音自能悅耳也。 有了旋律,再一一結合成曲,是謂「曲式」。曲式之理論,如文之成章,各有章法也。文章以「字」為基、音樂以「音」成實;字+字=文句、音+音=樂句;文句+文句=文段、樂句+樂句=樂段;文段+文段=文章;樂段+樂段=樂章;餘等此。 為文要有主題、為樂亦需主題;文章之主題合為文義,文義在於理解,理解一以貫之;樂章亦有主題,其主題純係「感受」,要能令聽者「感受如一」,一如主題。 音樂之主題能否如一,實乃「音樂家」與「樂匠」最大之區別(同理,為文是否義理凜然,亦在於主題。故主題也者,實乃人之元神、事之要旨、物之精華)。樂曲之主題如一,其共振力強烈,人們唱一遍即能朗朗上口,是以常繞樑三日,令人永生難忘。 市上各種「流行曲」,礙口咬舌,彆彆扭扭,只能謂係噪音夾雜、幼兒叫春也!究其故,內容不外鳳求凰、凰戀鳳,前音高飛、後音急追、不和不融、無旋無律!正因如此,流行曲要配重金屬節奏,吵到一百分貝,直把人耳鬧聾,待人血液循環過了,哈完了!商人鈔票也到手了! 令音符組成主題之法,不外音階重覆或位移、略改節奏等,多聽樂曲自知(但不宜多聽濫曲,以免壞習慣養成,是非難分矣)。要之,利用對樂句之感受,找出其間共同點即可。是以一般名符其實之曲,令人過耳即知,知此,是知音樂之威力也! 另應注意者,音樂有「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之分,對一位音樂家而言,「標題音樂」只是「逢場作戲」,蓋其難度極大,百年來偶有佳作,餘難登大雅也。 餘則過繁,待有問再答。 |
#5801 留言者:網主 [2005-10-26] |
告網友: 本室同仁雖然皆屬「覺者」,但因久覺未眠、神智遲鈍矣!老朽過忙,難以事事兼顧,致常有所失。前數日因查一筆資料,發現於「罟網鴻爪全覽」中,「全覽不便」焉。於是下令調整改正,孰知作業員工顧首不顧尾,抽一鞭子、移一次步子! 是知:人非不知求上進,而係不知「其上」為「何方神聖」也! 特此,以之為例,細說從頭。 網頁全覽之目的:提供「符合習慣之檔案」,以供讀者閱讀也。 其中:習慣=最自然、經濟、便捷的方法。 習慣雖人人不同,但人性之常,以「止於一為正」。 止於一者,凡讀者有所求,手續多於一次,即稱不便。 若不得已,亦以接近於一次者為上。 準此,若讀者欲選擇「他頁」,方法有: 1,一定要將側標拉到最下方才能輸入:手續繁雜!不可取! 2,在頁首即可選擇:略佳,但若讀者閱畢該頁,必須回到頁首,仍不可取! 3,頁首及頁尾各設一選項,手續較前者為佳。 改進後,若設計者不「自行試用」,是「甘為工匠」也!既供讀者閱覽,自應考量如何「利眾」。欲「利眾」,自應「與眾同用」,始能「推己及人」也! 設若當讀者看至某處,有事他去,退出如何賡續前緣?其實,設計者只須將「原流覽頁」記下,再入時復原即可(即令回到頁首也是功德一件)。 其事雖小,涉及「原則」,現已囑網管改正,可知老朽勞心勞力,不可略事鬆懈也! 今「鴻爪全覽」前後一貫,便於閱讀,老朽是近水樓台先得意也!前事不忘乃後事之師,老朽略讀過往留言,不得不欣然承認,於本網中受惠最大者,實為老朽本人也!如今正值「關健時機」,唯因以往「大話說盡」,是學會知諱藏拙矣! 又,上週TVBS之邱董事長來此,因與老朽同係音樂科班出身,彼此頗為「投緣」。邱董聞「峨嵋晨昏」,指出其中主題曲「送別」係日本人所作(弘一法師李叔同譜詞)。老朽大驚,果如此,峨嵋又為日本所侵佔,老朽豈不成為千古罪人? 上網一查,放心大半,原來該曲 Dream of home and mother 係美國人 John Pond Ordway 所作,後為日人犬童球溪填詞「旅愁」,時李叔同正負笈日本,感受甚深,再略事修改,作成「送別」。老朽因對峨嵋心有獨鍾,頗有「別後」之感,故以之為主題,另作晨昏之變奏焉。 既明其出,此曲經弘一大師修改後,已非原貌,老朽當可沿用。蓋陽光下本無新事,天下文章、音樂山疊山,各有其自。老朽深愛此曲,但得免於「哈日」足矣!若有人以此證明老朽「哈美」,是善莫大焉!難怪難怪!罵得多了,值得捧、捧捧何妨? 網主人白 |
#5809 留言者:網主 [2005-10-31] |
告網友: 有網友寄來「風月鑑」劇本一則,因事涉圖文系統之運作,特公開講評如次: 一、本室人少事繁,圖文系統係電腦自動處理者,凡「規格不符,一律退回」! 做人做事理應:入境隨俗,客隨主便,請勿自誤! 該劇從頭到尾,「格式自訂」,恕本系統無法「理解」! 例:該劇第一場 1**時間:黃昏 地點:杭州天竺寺 (寺中,一名年約五六歲,面目精靈的小沙彌,正坐在一老和尚身邊。老和尚) (低首垂眉,正在緩慢地敲著木魚及喃喃頌經。小沙彌一臉不解的樣子,抓了) (抓剛剃過的小腦袋,想了一會,最後終於忍不住開聲打擾正在頌經中的老和) (尚。) 小沙彌:方丈,方丈,徒兒有事想不通…… (老和尚沒有追問,只是停止頌經,面帶微笑的望著小沙彌,示意他說出來。 (小沙彌:續道)方丈,甚麼是緣? 老和尚:(靜了一會,望著小沙彌微笑起來,慢慢的道)甚麼是有緣、甚麼是無緣?到頭來 還不是一樣,只是參了個沒要緊的禪罷了…… 小沙彌:(一臉不解)都是一樣? 老和尚:(緩緩點頭道)對。上月中旬教你的《心經》,難道就此忘了嗎? 標準格式:句點「。」供換鏡用,應列於各行之尾。且「(」為動作欄起始行之指令,而「)」則為全部動作欄結束指令。今該劇作者自作主張(據悉,作者不顧本系統之規定,堅持己見),恕本系統無法接受。 二、寫劇本應符合實情,不可任意為之。 例:同前文。 小沙彌稱老和尚為「方丈」,不合常情。 查「方丈」者,寺廟之主持、外來者尊敬之稱謂也。除非此「小沙彌」來自他廟,否則怎可「如此見外」?再說,下文又接著自稱為「徒兒」,豈有此理? 三、規則:動作行為位中不可有「對白」。 例:同前文。 (續道)方丈,甚麼是緣? 如此,電腦如何能懂? 四、一個「劇作者」,千萬不可涉足完全不懂之領域!此場所談者為「禪」!而老朽所見乃「蟬」!尤以老朽方作成「蟬曲」,其蟬已死!如何飛來此處? 夫禪,中華文化之金剛鑽石也,即令是黃皮膚、黑頭髮之子子孫孫,能戴鑽石者「寥寥可數」!老朽千年野狐、修為迄今,猶不敢開口,豈是邯鄲可偷步者乎? 又《心經》與「禪」毫不相干,就算有大德「八力」者,將《心經》講得天花亂墮。且不要說「禪」非「嘽」,連「蟬」都不鳴、「嬋」亦不娟也! 更荒唐者,寺廟中「唸經如領聖旨」,小沙彌「怎可」:(一臉不解的樣子,抓了抓剛剃過的小腦袋,想了一會,最後終於忍不住開聲打擾正在頌經中的老和尚。) 如今之教育已「自由若斯乎」?打一百大板! (沈補)除此之外,尚有數條,恐其他編者重犯,故列於此處: 1.本劇「字幕」太多(其內容多為描述時間,如數年後、翌日),每隔三、四場 即有一則。電影既以視覺為主,字幕乃不得已之註腳。更何況時空之推移,即 編者功力所在,或以四時景物、或由對白中表達出,切忌直用字幕搪塞。本劇 「旁白」之註腳過多,亦為同一弊病。 2.無法演出者(因事忙,無法一一列出,姑舉數例): A.「娟兒、姮兒、關關及窈窈四個女孩見常敏這幾天悶悶不樂,在商議過後, 決定預備數個小菜,請常敏喝酒,等他醉後問問他。」 此則已為一事件,當再細演成個別動作,如何見?如何悶悶不樂?如何商 議?如何預備?如何請?此處皆無描述。 「等醉後問問他」,電影中只有當前的動作(回想或幻想的畫面,仍屬那 時的「當前」),過去或未來只能存在於對白中,否則程式如何處理? B.「……當著門是個六方亭子,四外俱是小紅闌干,亭子上俱滿裝格子。這個 亭子是要連著正庭的意思……」 「這個亭子是要連著正庭的意思」是無法演出的,必須用動作或對白表現。 C.「這三個門,原來分別走進去後,是三個花園,正中是大園,兩旁是小園, 俱被假山遮斷,兩小園假山空裏,又各有小夾道通著是園。」 若是目光,除非鳥瞰,無法一覽無餘;若是邊走邊瀏覽,則須說明。又,「 各通是園」,「是」字為指示形容詞,其前之主或受詞即為所指示者,網友 試推一下所是者何? 3.鏡頭應用: 「鏡頭影著老僧的背影,影著他走路時左手輕輕搥打腰部。老僧身形漸漸縮 小至在地平線上消失。」 鏡頭應用為導演之事,編者可不用費心。若真要使用,也請用向鏡、背鏡、 離鏡、全身、特寫等術語。本句只要改成「老僧往前走去,左手輕輕搥打腰部 ,漸漸地走遠了。」等正常描述即可達到此效果。至於是否在地平線上消失, 全看編者路徑的安排,比如向前、往右等。「身形漸漸縮小至在……」乃暗示 有一主觀觀者,當與編者禪意不符。 老朽嚴于律己,方寸清明,眼中素來難容砂粒,是能靈思泉湧,無所不為。諸領主經驗不足,勢之必然,只要虛心學習,老朽願意折節下教。但有人自以為是,不願與工作人員配合,一定要老朽親自上陣,徒增老朽之工作量。果真有此大勇,老朽一一放在網上,接受「公評」! 不幸,本劇僅看了一場,不過十行,就不堪入目。老朽血壓高升,難以為繼,結論:本篇難以置喙!絕不錄用! 網主人白 |
#5810 留言者:江濤 [2005-10-31] |
主題:回#5809 朱老師你好, 浪費了老師的時間及精神審閱學生改編的劣作,很對不起! 其實,學生是有就()的事於十月二十六日向開放劇本的網管提問的。現在看了老師的更正,便明白是我誤會了網管先生的解釋。這是學生的愚笨,對不起。 另外,那方丈說的那一句「甚麼是有緣、甚麼是無緣?到頭來還不是一樣,只是參了個沒要緊的禪罷了」其實是劇中的一句對白。而加上《心經》這一點,是因為該小說到最後是有一名和尚在夢中對主角常敏的頭頂上拍了一下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就忘了不成?」如不是原作者把這兩點加在小說內,學生是決不敢亂把《心經》與禪加在劇中的。請老師諒解。 無論如何,學生這劣作令老師血壓高升,深感不安。並會在今天立即把誤解了的格式問題改好,再請網管過目。懇請老師接納學生的道歉! 祝工作室 仝人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末學 江濤 上 |
回應﹕ 待圖文系統正式開工,理想中,每天應有數部劇本攝製中。如若一一要老朽過目,就算部部精彩,老朽雖不致氣死、也必累死! 本網說得明白,劇本需「遵守規定」,否則電腦「電面無私」,難以通過!世上惡法亦法,若無法可依,天下大亂矣!不論網管說得好不好聽,照著規定做不會吃虧! 方丈的一句話,要看用在什麼地方、以及前後情況,否則便是「斷章取義」!至於《心經》,不能因為原小說中有,就搬到另一個場合,「與禪聯姻」!為了你這句話,老朽不得不懷疑是原著打野狐禪,只好調出原檔,前查後找。最後才知,是「牛頭對上了馬嘴,外加一隻羊腿,再奉送雞翅膀一對」! 無論如何,看在老朽費了那麼多心血的面上,「稍稍下點功夫,先瞭解老朽心意,再逐步練習」。急什麼?反正劇本這塊大餅,只要老朽沒氣死,「有能者居之」! 老朽只看了一場就受不了,沈先生可是一字一句,犧牲了午休,又寫了一大段。其實,此劇中「毛病甚多」,「人、事」常混淆不明,諸如:第二場有: 詳和聲:(莊嚴地唸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請問,「詳和聲」是何許人也?如何「配音」?找誰來配音?佛祖嗎? 此外,有不少「旁白」,是「人」嗎?若是,怎能無姓無名?電腦可不能打禪機! 還有第三場「常興:(心想)」,是何方神聖,能發「心聲」?《心經》嗎? 總之,這些毛病,老朽曾經提過,但閣下充耳不聞,以為「電腦神通廣大,大師不拘常法」!其實,功能越大,規律越嚴;大師愈強,態度愈謙! 就事論事,道歉不必,今後與網管打交道可矣!至少,網管不會像老朽般「老秋橫秋」! |
#5811 留言者:網主 [2005-11-01] |
告網友: 動畫組同仁將兩本「連環圖」製成,茲貼在網上,以供參考。此連環圖係我國傳統形式,與西式「漫畫」大異其趣。待圖文系統完成,各位當見我國古典文學各種形式之作品無處不在矣!所謂「發揚中華文化」,實即「道法自然」,無需「強迫推銷」也! 老朽原以為連環圖只是動畫之副產品,一旦分完鏡頭,印出即可。孰料因本室「線條美化」之工程尚未完成,且「材質」非線條組成,故美觀度不足,尚須改善。 不論如何,老朽之「惡夢將醒」,數十年來孜孜於此,目前夢已成影矣!今後動畫將由老朽親自掌舵,而連環圖皆交由總公司發行(計劃每月至少一套),本網則保留樣本(印刷成本低於下載,故不怕抄錄),以供外界查詢。 網主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