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5684 留言者:江濤 [2005-08-11]
主題:神思
  朱老師你好,

  本擬在八月一日伙同友人再進行《風月鑑》的改編工作,但卻發現該劇在改編劇本區已被凍結及移到劇目待領區。本來在人物庫及道具庫內建立了的數十個人物造形,也因被凍結而無法再讀取。另,由於義務型領主跟改編劇本者的稿費有異,友人無意成為領主,也另覓高就,故無法再進行該劇的改編工作。加上該劇的場目編排及橋段有我們的意見在內,為免將來在此「改編知識產權」方面上產生不必要的瓜田梨下之嫌,學生在昨夜終與友人商議妥當,待她有空時再續改該劇。若其間有任何領主認領了該劇,亦無任歡迎。

  為這次事件而留言,有兩個目的:
 
 (一)是希望能跟其他網友分享,若要跟他人合作,有很多根本性問題要在事前說清楚。若不,會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拖慢了進度。就以此事為例,本以為在一兩天可解決,最終竟用上十天光陰!

 (二)是希望將來在「罟網劇場」或「改編文學區」內,如有任何改動(例如改編中的劇目會被凍結)的話,若能先跟參與者通知一聲會較好一點。畢竟,見到在「改編四庫」中建立了的資料一夜消失/被凍結,感覺總有點無奈。

  至於認領劇本方面,學生正在閱讀新劇,並會獨立地改編。在本週末,應可向版主陳智民兄遞交劇本認領申請。

  另,學生昨夜閱讀【文心雕龍】之《神思第二十六》時,讀到「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然后使元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之時,不明「元解之宰」之意,希望老師能指點一二。在書上,「獨照之匠」不是「獨照」(網上版本),而是「燭照」(書上版本),究竟何為真,何為假?

  祝 工作室 仝人

        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
  末學 敬上
回應﹕
  所云:「本擬在八月一日伙同友人再進行《風月鑑》的改編工作,但卻發現該劇在改編劇本區已被凍結及移到劇目待領區。本來在人物庫及道具庫內建立了的數十個人物造形,也因被凍結而無法再讀取。另,由於義務型領主跟改編劇本者的稿費有異」恕老朽不明所以,正瞭解中。
  「該劇的場目編排及橋段有我們的意見在內,為免將來在此『改編知識產權』方面上產生不必要的瓜田梨下之嫌」更令老朽惶然!蓋既屬「開放劇場」,已無「知識產權」,否則如何「開放」(至於本室「懸賞」,係老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唯恐虧待網友故)?且既然參加開放之工作,又怎能考慮「瓜田李下」?閣下這種「利益觀」,恕老朽不敢領教!
  老朽各種「創作」,全部公開於本網,任何人只要不談「產權利益」,歡迎採用。不知閣下對「該劇」有多少超越老朽之貢獻,也不知閣下過往留言有多少「知識產權」。如此談來,豈止瓜田李下,頗有草木皆兵之感。世人如斯本常態,本網遠離人間,怎有如此斤斤兩兩?
  
  (沈補)《文心雕龍》教人為文之道(其實不限於為文),可大分為四部,一為資料庫之建立,二為境界及經驗之培養,三為寫作技巧之磨練,四為個人本質之發揮。〈神思〉篇用來檢驗、反證個人經驗最為得宜(古人之文章詩詞莫不如是),學習起來則頗為空無。
  「元解之宰」我的書(明倫出版社)上是「玄解之宰」。注解中說明:「《莊子.養生主》:『古者謂是帝之縣解』……玄解之宰謂心……」所以,劉勰不過在應用他宣揚的比興技巧,一個「心」字說得如此玄妙隱晦。
  「燭照」,我書上做「獨照」,出於《莊子.天道》之輪扁斲輪,其上有言曰:「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子亦不能受之於臣」,一個「獨」字已躍然而出了。

  又:
  老朽「誤判」,以為有志「領主」之網友甚多,未料「門可羅虎」。其實,老朽於數日內「改」妥《東周列國誌》三十七集,「改法」=道法自然,只是將對白及動作分列,略事調整。因其法人人可做,故而徵求網友參加,只要稍微熟練,每月每人可改編四、五部劇本。
  但,迄今人人噤若寒蟬,何也?畏難?何難之有?興趣不大?可能嗎?
  以老朽所知,問題可能出在「自作主張」上,以為「改編劇本」必須要「好好改編」!果如此認為,是大錯且特錯也!開放文學所收集之小說,老朽雖未遍閱,但深信各有其特色。即令老朽有心要「改」,亦難以下手。故「改編劇本」者,僅為將原著「小說」改編成為劇本格式而已。
  網友不信,可將老朽所改之《東周列國誌》第五集以後各集與原著作比較即知(尚缺潤色,前三集改變較多)。蓋「創作不易」,改編只是一點例行工作,每集一萬元,等於是撿到的!
  只因目前弟子們太忙,否則寫成程式,全部自動化就更省事了。但老朽寧願留給人一些機會,若待「一切自動化」,人活著意義何在?
5685 留言者:網主 [2005-08-11]
告網友:
  適才與工作人員溝通,始發現有若干「誤會」,特此說明如下:
  緣老朽有「開放劇本」之留言數則,因工作忙碌,以為「有文為本」,便未再加說明。於「領主報酬」一事,相關之留言見於#5639及#5640二則。
  於#5639則有「認領劇本戰策」如次(僅轉載相關文字,餘請閱網上原文):

一、本戰策以實效為依歸,每年舉辦一次,然相關細節將因需要隨時修正。
二、本戰策由編劇欄主執行,下設領主若干,凡認領劇本者稱為領主。領主種類有三:
  1,義務型:純自願。不支薪,署名與否自定,產品銷售紅利如常。
  2,專職型:考核及格。支薪,有工作責任額,產品銷售紅利如常。
  3,特約型:條件另定。
三、成為領主之條件有三:
  1,本網會員。
  2,向編劇欄登記而獲通過者。
  3,特約者。
   凡領主,可參加本室舉辦之教學活動,發給「人文系統平台」一份。本系統含
  各式資料庫,需聯網作業,以資與總部配合;嚴禁複製,須先簽同意書,違約者
  應負法律責任。成績優秀、人格完善之領主(人格佔100%),可晉級為導主,
  成為圖文系統之導演,參與製片。
   通過本室培訓及測試之領主、導主,是稱「合格」,凡合格者,其作品免予審
  核。但若違反本室誓言,則必取消資格,並拒絕往來。
四、每人限認領劇本一套(即「開放文學」中之小說,改編不限集次),足捷者先登。
   若於同一天內,有超過一人申請登記,則以申請人之工作記錄為憑,優秀者為度。
   若已成為領主,而不能勝任者,欄主有權解除其領主任務,並停止人文系統使
  用權(因該系統必須經過本室檢測認定),另行公開徵求之。
   非領主所編劇本概不受理,至於領主所改編劇本之來源,純由領主負責。

  此事正在規劃中,次日,有江濤網友來文問及細節,順便於#5640則告知:
  1,以往徵求改編時,計劃尚未規範完畢,故方法難定,暫由該欄欄主負責。
    過去改編者,可繼續進行,一切條件如常。
    若採新制,閣下只要再申請一次,由老朽親自核查,通過者即為「領主」。
  2,每年皆由七月一日開始,今年亦然。
  3,專職領主上班處自選,唯有「責任額」。
    原則上,每月改編一90分鐘之劇本者,基數為港幣一萬元,紅利照給。
    
  上文中言明:「原則上,每月改編一90分鐘之劇本者,基數為港幣一萬元,紅利照給。」但因段首多了兩個空白位置(老朽常強調格式之重要,今自己犯錯,是作法自斃也),本室工作人員將此文視作第3條之附則,故認定係「專職領主」之權益。以此類推,相信網友們可能認定「義務型領主」「僅領紅利,不支劇本費」!是故裹足不前。
  此係老朽「為文不慎」之誤,特此更正:
  「義務領主」符合「原則」,故「不論何人,凡改編一90分鐘之劇本者,基數為港幣一萬元,紅利照給(若每月超過一部,可望升任專職型,且另支月薪。因「專職領主」有「責任額」,至少每月須改編一部,至於支薪多少,端視責任額而定)。此外,「導主」在受訓後,酬薪另訂。
  另增一「劇本審核暫定標準」如次:
  1,符合原書精神:不接受太多之內容改變。
  2,對白通順,動作能夠執行(細節可忽略,應由「導主」負責)。
  3,分場合理,角色場景道具表列清楚。

        網主人白
5687 留言者:網主 [2005-08-13]
告網友:
  又有「音」相煩了,緣老朽自第一次接觸到音樂片「翠堤春曉」時,就已深深地愛上了音樂。後來落魄巴西年逾三十、進入巴伊亞音樂學院,心願不大,只想沈浸在音樂夢中,說不定可以寫一首「圓舞曲」!
  昨天這個夢實現了,寫了一首「飄絮」,著實讓老朽「青春」了一下午。以往,沈紅蓮總在擔心老朽不事運動,每天要耗上十幾分鐘,陪著老朽在「斗室漫步」。然而,自「飄絮試奏」,只見老朽手舞腳蹈,一下指揮小喇叭,一會要求長笛,滿室「笨恰恰」,最後幾乎累倒在地!
  時到如今,歌曲寫了不少,只要坐下來,隨便哼一段「樂念」,滿意了,就發展為樂音、樂段,組成樂曲。再下去,作詞、配和聲、加伴奏,一個小時「搞定」!麻煩的是試聽,每首曲子起碼要聽上數十次,直到耳朵順了、不覺得「怪異」,才算大功告成。
  可是這首圓舞曲不同,因為圓舞曲之曲風華麗,一定要用「交響樂」。而老朽「手低眼高」,對手上的軟體之合成音效甚不滿意,試了又試,放棄了又放棄。當然,自己這個「老樂師」才是最大的敵人,該怎麼辦?開除了事?抑或來個「紅腳盆裡再翻身」?
  試了很久,先用「漁歌」做餌(因為其曲調簡單),用各種排列組合,先找到了一種能夠接受的方案,曲式採ABAB式,花了一天,曲長148小節。寫完了,「召集樂團」,試調、試聽,又忙了一天。終於,老朽昨天隨絮飛入了維也納的晴空,展示了自己青澀幼稚的一面(本曲供「我的女兒要出嫁」宴會用)!
  趁著臉猶紅、氣直喘,先把「飄絮」掛在網上吧!好歹給知音做個記念。反正老朽萬緣難斷,不做「專家」!不論幹什麼,永遠沒完沒了,只要老不死,保證還會修改!

  有關「領主」事,果然係因老朽「多兩個空白」之誤,#5685留言甫出,領主之途立即車似水、馬如龍。顯然,自本網張羅以來,老朽「留言六年」=「六年流言」!是的,「科學萬能」!上帝消逝了、佛陀圓寂了、孔孟老莊早成了千年醬園!這個世界還有誰會相信誰?
  老朽絕無「考驗」網友之意,那「兩個空白」出現得非常奇特,但也恰巧提醒老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總之,愚公之所以移山,正是人性如山,其重難移!果真到時沒有劇本,萬不得已,「豬三跪」只有叩請「電腦大軍入關」了。斯可?斯不可?
  所幸,老朽日昨始知,「小說轉換劇本」工作,大率皆由少數「義工」協力完成(領主們還有什麼待做的?只剩下整編一項了)。老朽曾言,此工作不擬先交與「全自動轉換」,以免電腦「越俎代庖、鳩佔鵲巢」!所以,目前程式只做「格式」處理,其餘工作尚「保留給人類」。孰知竟麻煩義工們辛勤如此,且容後謝!
  既是「在商言商」,乾脆再講清楚:
  一、欲作領主之條件(二選一):
    1,以往「義務參加」修改「開放文學」而有成者。
    2,附寄「一千字整」之「創作」小說一則,以供審核。
  二、90分鐘劇集完成後,通過自動系統檢查,即支付港幣一萬之「整編費」。
    上述「檢查」之內容,請見第#5685則留言之「劇本審核暫定標準」。
  三、恕老朽狂妄!除老朽本人之作品外,時賢創作一概拒收!抱歉「無窮大次方」!

         網主人白
5699 留言者:網主 [2005-08-17]
告網友:
  老朽有一習慣(其實有很多,莫非平日修行所得),每遇閃電,便默記其後雷聲之差時。以便測距。上週六已睡,約十時許,閃光初在數公里之外(聲速每秒340M),及後漸近,忽爾驚起。果有一雷打在附近,老朽起而觀之,一時竟如世界大戰暴發,雷電交加,驚天震地,生平僅見。
  有數雷落於屋前海灣內,震耳欲聾,立知嘟嘟落難,往救無及(係都蘭山下一流浪狗,可能幼遭欺凌,一怕雷、二怕水,聞之全身抖戰,不能自己。另一狗為黃金獵犬,養尊處優,素不知恐懼為何物,致被鄰狗咬破鼻子)。次日始知,同事將之關在「按摩房」中,嘟嘟發狂,將雜物全都咬爛焉!
  老朽損失亦重,電視天線塔被擊中,兩日不知外界事。更糟的,是本室局部網絡之傳輸線被擊斷(本室地分兩處,中隔一百公尺),老朽無法上網,千里眼、順風耳全部失靈。以老朽三十年來之習慣,一起床就是工作,耳、目既失,是動彈不得也,所幸有FINALE應急,得入寶山。
  老朽遇事先求「理論」,有之,暢通無阻;否則,過門不入。音樂亦符合「美學三論」:必然性、親和性、變化性。知此,音樂欣賞、創作可按圖索驥焉。
  人們從小在生活環境中所聽所聞,是音樂「必然性」之根本。故兒時所聽之京戲、歌仔戲、豫劇、梆子、其至西洋古典音樂、熱門歌曲等,無不「先入為主」,「排他性」極強。西方之「文化侵略」,正由青少年開始,惜乎世人只見眼前,未知一個民族之興衰隕落,良有以也!
  音樂之「親和性」比較複雜,蓋親和者,必有其利,必須「有利可圖」。今世商業掛帥,重利是大規模推廣的動力,但也是加速衰敗的運命。因為利之所在,必須配合「快速、簡單、淺俗」之群眾,於是「精緻、高雅、深邃」便成了祭品。尤以無知青少年推波助瀾,最後只剩下原始的節奏與「性」的挑逗動作,而這正是三千年前周公制禮作樂就已經見到的後果。
  不過,也有如同老朽之類的頑石,自幼聽的是西洋古典音樂,根深蒂固,怎麼樣都無法接受「美式性樂」。這種「親和之利」,在於「賞心悅耳、靈台空明」。
  至於「變化性」,美式熱門變得太快,古典音樂則不動如山,是過猶不及也。
  為此,老朽七十而樂,尚有新猷焉。這兩日與外界隔絕,正好高山流水,安心作「樂」。首先,將「飄絮」重新飄過,改成ABC式,加一個尾段,顯然「精采」一點。只是老朽頗忌抄襲,力求避免與既有的圓舞曲(自己所熟知者)相似,頗花了不少功夫。
  現將新「飄絮」貼上(原絮已被取代),建議有意研究音樂之網友,將「原曲」保留,另錄一份以便比較。尤其是老朽從不保留舊檔,說不定老死後身價暴增,一些「舊作」成為「絕品」,別的不說,捷足者必能先登,作為一網紀念可也!
  正是:路有餓殍士多金,投奔梁山遠朝庭;春蠶至死絲方盡,老朽成灰人始名。

  另外,老朽曾在「拉縴歌」中,應用「四聲音韻」法則,配合曲調寫了一首「民謠」。由於樂譜不易處理,所以難以看出其中奧妙。此次再寫一首「青澀」,是老朽這兩日閉門之作,下面設法利用數字(簡譜形式)與歌詞對應,有心之網友或能看出其中關係。
  這首曲子用中華特有的「含蓄」、以表達「過來人」的心境,每句之始皆以「疊字」表示無奈,音符亦用疊聲。其後隨以「的」字,因係「破聲字」,可獨立於「音韻」之外,再後則以「複詞」為繼,並力求其四聲符合音階之高低。
  下面採用「不得已之簡單譜」示之(無節奏)。有興趣者請參照網上曲聲。
       .


  至於「織錦緞」作曲法,已大量應用在「峨嵋組曲」、「生命頌」及「縴夫之歌」中,待來日改編為交響樂,並整理成文,再行公佈之。
  且公佈若干改編之曲目,其中「何日君再來」完全是受到鄧麗君之影響,聞音睹影,哀幽低迴。小鄧家世可憐,鬻歌維生,但能出污泥而不染,風骨過人。其聲其容,輕柔成格,圓潤至極,古今不作第二人想。而最終花落異域,正是訴說國人君子圖名、商人唯利之真版現代琵琶行也!
  老朽所改編者,原則上不改原譜,只加伴奏,以存原真。為了觀察學習,老朽上網搜尋,發現國內音樂界也盛行改編,只是「技術不差、觀念扭曲」。蓋「改編非創作」,絕不可改變原意,否則,張三變成李四,只是戴著原來的帽子,到底是誰?
  比如說,「紅豆詞」原是一片哀愁,網上所聞,不是熱鬧得像大觀園,就是悲壯雄偉。有一首,前半段用女音二重合唱,效果極佳,正在沉醉,一到中折,商突變徵,氣勢昂然。面前立時出現一個身披迷彩裝的假寶玉,舉著ak47,正向日本鬼子聲討血債!
  另一首「蘇武牧羊」亦然,聽來聽去,聽不到那種淒涼悲楚氣氛!是不是因為五族共和,為免匈奴後裔抗議,化乖戾為祥和了?
  而「漁光曲」是二十年代之舊作,此曲作者功力極深,只用簡單之旋律,織成一首佳作。這次老朽試著用不同之伴奏形式,加上前作「漁歌」,可證其效果迥然不同。
  所以,老朽所改,一定不會受到歡迎。但是,音樂本是私人天地,老朽聲明,私事為己。今公佈在此,也只因自己欣賞過了,利用價值已不高,如斯而已。

  又,前數則網友留言中,道及網上圖片事,係「毛澤東語錄」中點名先父為「摩擦專家」。此事老朽已書於《智慧之旅》第一集、第一節:「時代」中。今日有人投資四千萬,將「太行山戰役」一面倒。來日老朽拍自傳,另有一番說法。視之為中國版之「羅生門」,不亦可乎?
        網主人白
5702 留言者:網主 [2005-08-18]
告網友:
  本室於昨日正式完成「開鏡測試」手續(進度約落後三個月),此係「拍片」之試金石(特此開罈為慶,以年前所製之「李子酒」為祭,故全係「自備、自作、自受」)。尤以圖文系統,涉及廣泛之常識以及精確的認知,系統程式若尚需人為處理,則難以實現「自動化」也。
  逢山既已開路,今後「大局已定」,只剩下「遇水搭橋」。一旦「通車」,只要「人、景、物」準備齊全,由劇本到影片,只是「著色的時間」而已。不過搭橋也非易事,初期約需三個月,之後待隨時有「土石流塌方」,隨時修護可也!
  目前除「峨嵋仙蹤第一集」外,「我的女兒要出嫁」也不甘雌伏,若尚有餘時,「巴西狂歡節」有待重拍,「無妄之災」更將無妄上場!唯有「宇宙浪子」打算明年動手,蓋其中「場景」涉及面太廣,如若因陋就簡,將令浪子「浪擲」,老朽「老鏽」也!
  空說無憑,各位網友可以作證:本室自始至今,一無「外援」,二乏「後盾」,僅以十餘人之綿力,以一年多之時間,從無到有,完成此鉅作。今後將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向西方文明挑戰!明年定傳捷報,將直搗白龍焉!
  嘉言謝免,警語敬聆
           網主人白

2011年8月註:驕兵必敗!本文雖無驕態但已具驕心!老朽素來嚮往山林,自本文後,即將大權交付學生們處理,自己沉醉於音樂文學中!孰料,直到2010年6月,曾憲章博士來訪,為了展示成果,始知三載空轉,學生們竟一無所得!哀哉!人之自愚若此耶?老朽不負責任,半途而退,知罪也知罪,今後不再輕言矣!
5736 留言者:江濤 [2005-09-07]
主題:格式
  朱老師你好,
  請問在圖文系統中,如何表達以下的情況,使系統能夠明白呢?

  例一:對話中夾雜對方反應
  ============
  情況:引香:「你站遠一步,我才跟你說。」
   (常敏退一步)
   「芙蓉本出於日本國。當年周穆王好遠遊,一年到了該國,攜來到中華的。」
  問題:1)這樣的格式對嗎?
     2)還是不用分段呢?如:「你站遠一步,我跟你說。」(常敏退一步)

  例二:加插旁白
  =======
  情況:旁白:「常興前妻所生的兩子皆早逝。這次老來得子,真的視之為掌上珍珠!
     為保其子之福壽,他更為兒子起了個女孩子的乳名,稱其為嫣娘。」
  問題:1)可以加插旁白嗎?
     2)這樣的格式可以嗎?
     3)「旁白」這個角色應不用在「角色庫」中立項吧?
  謝謝!
  祝工作室 仝人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末學 江濤 上
回應﹕
  首先,注意一下老朽回言之格式,(所謂「學習」者,觀察是學、仿效乃習也)。不要行行留空,否則系統「保證不明白」(所掛出之來文,格式已改正,請參考。在「古尺牘」規定裡,凡「抬頭」不空者,悉皆含「尊敬」意。故祝人「身體健康」應抬頭不空;再如書及「貴室」亦然。老朽者老古董也,堅持奉行古文化)!
  規矩:字、句、段、節、章…(空格=標誌,空行=分節,空頁=分集)
  字+n字+標點   =句
  空+空+句+n句  =段(在劇本上稱「鏡」)
  空行+空行+段+n段=節(在劇本上稱「場」)
  空頁+目錄+節+n節=章(在劇本上稱「集」)
  所以,為文不可「任意自為」,這是規矩。簡單,但要養成習慣。

  見所問,知尚未與劇組取得默契。蓋領主皆領有「人文系統」助陣,劇本態有一定格式,人文系統中「一目瞭然」!請速與主事人聯絡。
  
  例一:對話中夾雜對方反應
  情況:引香:「你站遠一步,我才跟你說。」
   (常敏退一步)
   「芙蓉本出於日本國。當年周穆王好遠遊,一年到了該國,攜來到中華的。」
  問題:1)這樣的格式對嗎?
     2)還是不用分段呢?如:「你站遠一步,我跟你說。」(常敏退一步)
  答:應為(下文「齊頭」)
引 香:你站遠一點,我才跟你說(常敏退一步)。芙蓉本出於日本國。當年周穆王好遠遊,
    一年到了該國,攜來到中華的。

  舉凡對白,以「每行前三字(固定人名為三字)+:」表示之,故此四字區定為「人名區」(餘為「表述區」),對白之折行亦不可逾越。至於動作、表情等,統一寫在其餘之「表述區」。
  又動作表情可分兩類:1,述者之連續動作,以單括號表於適當位置如上。或2,其他人之動作、表情,另起一段。於本系統中,自動以括號區分之。

  例二:加插旁白
  =======
  情況:旁白:「常興前妻所生的兩子皆早逝。這次老來得子,真的視之為掌上珍珠!
     為保其子之福壽,他更為兒子起了個女孩子的乳名,稱其為嫣娘。」
  問題:1)可以加插旁白嗎?
     2)這樣的格式可以嗎?
     3)「旁白」這個角色應不用在「角色庫」中立項吧?
  答:「旁 白:」相當於一個人,如不說明是誰,誰來配音?凡「畫面中不見此人」,不論是誰,一律視為「旁白」。故用法恒為(假定其人為引香):
旁 白:(引香在室外說)常興前妻所生的兩子皆早逝。

  閣下最早申請領主,卻未見報到,還在胡亂摸索!何也?本室之「圖文系統」舉世唯一,若欲寫劇本、拍片子,豈有不「入境隨俗」之理?切勿辛苦一大堆,錯誤不算錢!
  目前已有領主十餘人,各各努力中。老朽之「峨嵋仙蹤」已寫完十七集,(全部150集),今年擬趕完五十集,蓋明年「可能每週一片」,如果進度被系統超過,豈不老臉無光?故希望各領主多多加油,免得老朽一人唱「獨腳戲」,被譏為自編、自導、自演、自憐!
5741 留言者:陳氏 [2005-09-08]
主題:圖文系統
  老師曾提及過,行內人或會「一通百通」,那圖文系統將來會否有機會被人「一通百通」而抄集,創作出不良的動畫呢?
  另外,將來「峨嵋仙蹤」動畫「畫質」是否與《新黛玉葬花》相約?還是會有更高的質素呢?
回應﹕
  「行內人」是誰?若謂圖文系統,舉世「祇此一家、絕無分行」!因為,客觀原因有三:
 1,天:
    圖文系統成之於天,醞釀了萬千年,最終沈澱於中華文化中。而炎黃子孫不爭氣,
  至今數十億人,上焉者只知緊抱西方大腿,數典忘祖;中有蠅唯利是圖,哪邊糞多哪邊
  飛,逐臭是聞;下等人迷迷糊糊,只知食色,活著也只是肥肉白骨一堆!
    時勢造英雄,若無天時,春苗不生、夏花難發!今日之果,無非前因,既有博大精
  深之中華文化,必有高山仰止之聖賢仙佛。一代人目迷五色,不代表人人喪心病狂,待
  時過境遷、否極泰來,自是浮雲難掩青山青,浪蝶再見黃花黃也!
    治亂相濟、中華該興,斯乃天意也。所謂興者,非僅經濟武力也!尤以今日之世,
  科學知識已蔚為主流,若中華道統瞠乎其後,豈不愧稱「中華」?謂之「西花」始為名
  正言順也!是以老朽有《智慧學》為後盾,得「挾天子以令諸侯也」!
  
 2,地:
    圖文系統載之於地,以技術而言,涉及資訊工業全部(包括軟硬體及週邊產業);物
  理應用;生理知識;心理影響;電影;戲劇;表演;編導;文學;繪畫;音樂等等。
    以當今「社會風氣」而言,任何一個人、若擁有前述任何一樣技術、且須出人頭地,
  若是,其人必早已「名利雙收、坐擁驕嬌」,但絕無可能「嬌驕精通」!
    以現實而論,資訊界已成為微軟之爛騷,天下有數千萬計之「高科技人才」,但除了
  「高居人上、欺世盜名」,老朽未見任何利於千秋萬世之「高見」!
    再看物理,一一深陷愛因斯坦氏之「時空曲率」中,空自擁有傲人之知識,而所行「
  無一利」於世人;生理亦不例外;心理更是荒唐、已成為中世紀告誡神父之填充品!
    電影呢?好萊塢已是江郎才盡,數十年來罕見傲世之作!等而次之自不必說!台灣、
  香港連拍一部不令自己臉紅的影片,已是「醉倒一票人」!大陸只能拍「鄉土」片,一沾
  上現實,就連最基本之電影蒙太奇都變成了「工農兵大動員」!
    別的何必多談?時賢又有「幾塊料」具備「欣賞、評論、分析」之水平?如果連先天
  的感官層次都停滯不前,如何談「動心、動腦、動手」?若問老朽,老朽當然狂!一個人
  膽敢將一切攤在網上、陽光下,沒有別的,就是一個「狂」字!
    至此,尚未談及「理解」,要談?老朽敢洩天機:「天上地下,唯此獨尊」!
 
 3,人:
    人之成就有限,財不超過「彼兒蓋子」,權莫大於「不喜」,生子比不上沙丁魚;做
  愛絕對輸給路邊犬!原因簡單無比,「私心自用、顧己使然」也!
    若有任何不貪圖名利之人,在「天命」下,針對「地」項所述之技術,終生孜孜不倦,
  一一認真學習;然單絲不成線、獨木莫謂林,一人不足,且有十餘人鼎力助之;再假設有
  某「超級凱子」,以大把鈔票、六年寶貴光陰,或有可能「貫而通之」。
    設若如此,這還是人嗎?古今中外,請試舉一人以證之。
    事實如此:世界上「人太多了」,人人追求自由、希望自己高高在上、但又不費分毫
  代價、最好「心想事成、美夢皆圓」;花花世界太美了,好吃好喝、好玩好駭,每天心猿
  意馬、朝三暮四,天下好處一把罩,人家有的我更多!
    那麼,人除了等待享受,還有什麼用?做圖文系統?發了什麼瘋?說真格!六十功名
  塵與土,八萬里路雲和月,為了什麼?「一通百通」?如果老朽的成品一片光碟只賣三元
  美金,「通了」幹什麼?果真有這種人?這種人還算是人嗎?

  至於「峨嵋仙蹤」動畫如何,恕老朽賣一個「關子」。蓋「女大十八變」,變成什麼德行,非老爹可知也!《新黛玉葬花》只是「金玉其表、富貴豪華」,宜於「紅樓一夢」!既是「仙蹤」,當以「桃花源記」為風格之本。只是老朽等由無到有,時日不多,每天每時都有無數「驚艷」!問題在,正如閣下所問,是否與《新黛玉葬花》相約?然,仙蹤匿桃源,紅樓在人間。
  再言「更高的質素」,那是必然。老朽將過去作品公佈,正是供作比較、以驅進步。緣老朽幼時見華德狄斯耐公司出品之「小飛俠」,就心嚮往之(見《智慧之旅》第一集)。及長,見華氏早年所畫之「米老鼠」,其造型之粗劣,簡直不能相信,是知:「藝術亦有成長階段」也。
  老朽非畫家,也不可能專心作畫。其實,前述之各種技術,老朽一律是「時日有限、點到為止」!老朽之長處是創造開拓,而非守成完善!故圖文系統之成熟期,尚有待「下一代」之「學子」!正因如此,本室人雖少,但寧缺毋濫。待花開五葉,六祖甫現,頓教普傳也!
  待大局底定,老朽將回歸思想!餘皆雕蟲小技,不足以道也!
5745 留言者:網主 [2005-09-14]
告網友:
  茲強力推薦老朽近日改編之:「巴西狂歡節主題曲」,緣音樂雖為絕對主觀且絕對感性之人類感受,但基於感官之特徵,尚有客觀及理性之標準,於此曲足以證之。
  老朽於大學四年中,曾與莊靈兄舉辦音樂欣賞三載,每週一次,任勞任怨。係受《約翰克里斯多夫》一書之感召,望能以音樂淨化心靈、且堅持無償服務、養成良好之習慣。付出=收穫,三年之音樂欣賞,將老朽誘入另一境界。同時,老朽發現,國人喜愛「旋律」,無視其他。
  待進入巴伊亞音樂院,老朽始知,對巴西人而言,音樂有「節奏」即可,「旋律」可有可無。尤其是幾個同學湊在一起,隨手敲敲打打,一個頗具水準之「打擊樂團」即刻成立。然而,老朽受旋律浸淫已深,不論如何,始終不認為那種「規律噪音」算是「音樂」。
  這次為了「巴西狂歡節」一片之配樂,如果沒有森巴味,反倒不如清湯掛麵!於是,在網上抓了「Brazil」片之主題曲,打算用作參考。一聽之下,其中節奏井然,只是旋律以木琴演奏,隱約如隔靴騷癢。老朽大改特改,將主旋律賦與小喇叭,且以弦樂為和音,重譜新調。
  本擬連伴奏一併改之(不改,恐違反知識財產權!若再改,等於將榨菜洗淨久浸。而失去了辣鹹香,榨菜=大頭菜),為求掌握森巴之特徵,暫時保留以供觀察,但卻換了樂器。其結果,流暢的旋律加上絕配的節奏,竟令老朽大開「耳界」,真可謂「七十而耳順」了。故此推薦本曲,不論網友們對音樂之感受如何,姑且認識一下音樂五大基柱之三:「旋律、節奏、音色」(尚有和聲、曲式),也不虛此聽。
  時值末世,商賈當道,彼等為了「經濟利益」,刻意將人類精神文明淡化、淺化、物化、腐化。然後和入工業、大量生產(老朽之「圖文系統」即係不折不扣工業文明泛濫之結晶,是故不能罵得太過分也),透過各種管道宣傳推介,以騙取青少年及無知者之鈔票。
  由於物質文明加溫,時代飛馳、知識爆炸,人類感官早迷失在層出不窮的刺激中,原本薄弱的大腦,更已渺不可尋。利益集團將舉世專家學者豢養成群,為主子謀!煙草業有名家代言;酒精業有專家撐腰;軍火業有不喜作東;化妝業有美女做秀;犯罪業有律師保鏢;生命業有醫師前衛;政經業有軍警護航…。
  在「市場經濟」前提下,社會上所有之各行各業,無一不是以私前導,愚眾謀利!當然,文學、音樂、藝術界怎能後人?不僅早就成了商業工具,而且其「成就驚人」!有字成文、有形即畫、有聲是音!其實,精明的商人們知道:「沒有真正的大師,才能塑造出無數賺錢的巨獅」!
  本網音樂愛好者不多,國人更是珍稀。然老朽之所以孜孜不倦,一再聒噪者,在於音樂乃開啟「抽象思維」之鑰匙。正因國人多「務實」,境界極難提升,老朽不得不「強迫推銷」也!再說,「評打(評論打手)」不能信,自己「五官」又早被市俗買通,老朽如之奈何?
  禮樂射御書數,樂居第二,今禮失、樂隱、射飛彈、御颶風、書八卦、數鈔票!老朽不才,居此海天一隅,敬請網友略拾禮樂,不亦可乎(報載香港狄斯奈樂園開張,國人竟在堡壘下撒尿)?
  又,本室人手不足,負責網絡之同事,因肝積勞硬化,特令歸家療養,工作則透過網絡溝通。是以資料上傳未能履及,常落後些時,敬請原諒。
        網主人白
5751 留言者:網主 [2005-09-19]
告網友:
  一年容易又逢秋,大家拼搏了年餘,去年初「巴西狂歡」試驗成功,今年「峨嵋訪仙」即將登場焉。二十一日本室將啟程峨嵋,採景、尋仙、就便休閑休閑,月底歸。老朽行得正坐得穩,平日賣命工作,心血來潮,選個好日子出巡,遊山玩水,自作自受!
  圖文系統進行順利(有沈先生掛帥,老朽垂拱即可),(沈補:圖文系統乃四組同仁合作無間之產物,吾不過其中之一耳),功能又加強了許多,沈紅蓮把理解與分鏡頭之電影語言一概納入系統程式中,直可當作電影學院教材!目前則忙於將「常識應用」與劇情一一結合(電影已可製作,但配套不全,尚非當務之急),以期程式理解後,自動表演之。老朽忙於編劇、作曲、繪圖(限於人臉,造景、道具另有他人),麻雀雖小,振翅能飛三萬里也!
  老朽之作曲正在「交響樂」交響階段,蓋配樂學問甚大,兩種樂器同奏就會有不同的音色。十幾種樂器交匯,各奏各的調,還要同出一轍,難上可再加難!老朽真是不知死活!自甘扮「老學子」!先前曾寫了首圓舞曲,熱鬧就好,這部「峨嵋組曲」,要跟大師們討教也!
  配合「峨嵋仙蹤」一片,約有八首主題曲,為了喚起「思古之幽情」,部份以流傳的「民謠」改編,作為民族風格之組曲是一舉兩得。全長約六十分鐘,目前已完成第二首:巾幗英豪(原名生命頌),行板,十一分鐘;第三首:峨嵋晨昏,慢板,十三分鐘;茲公佈於網上。第一首係三峽縴歌,有一難題待解,老朽想用音樂描繪三峽之險峭壯麗,結果竟成天崩地裂!其餘五首有待峨嵋之行歸後,再繼續努力。
  這兩首曲子中,用了大量的「織錦緞」技巧,即以「五音階」的「共用旋律」,交互織成毯狀,其上則佈以「主題旋律」。其優點有三:
  1,五音階無半音,故不論如何應用,最多形成「七、九和音」,極易創作。
  2,只要瞭解轉調規律,不必用繁複的和音「導向轉調」。
    在本曲中,有四五次轉調,有的利用織綿緞、有的直接轉調,無所不宜。
  3,若欲大量創作,可事先「織妥布料」,另加主題即可。
  當然,一項「創舉」未必能廣受大眾接受,尤其是在音樂素養落後甚多的我國。不過,老朽之目的是為推廣中華文化,大量供電影配音,能達目的,於願已足。
  於作曲期間,心得甚多,萬緣源於「動機」,由此可證焉。若非老朽幼年受惠於《蜀山劍俠》,今生早不知行向何方矣;若非被該書引向文化幽谷,絕不致發願使之光大;若非矢志使之光大,絕不可能遍歷文學、藝術、音樂、戲劇等領域。是知文化者,精神之園地,一脈相承也!
  作曲亦然,初,老朽試著創作,數小時可譜一曲。繼而「自定每日一曲」,反倒遍索枯腸,竟日不得一念。何也?「自定功課」非「自然動機」也!蓋若萬緣不動,機止不行。然每為「影片配音」,則樂思暢通無阻。究之,因圖文自動系統將成,配音師僅老朽一人,孽緣在背也!
  韓信背水一戰,良有以也!
  又,欣賞美妙之音樂,宛如享受人生。蓋美術屬於空間;音樂屬時間;文學則時空交錯。每當音樂聲起,所聆所感盡屬此刻一剎,但如無過去之堆砌,此音空然一音;再若無未來之變化,此刻亦索然寡味。人生何嘗不然?是故善攝諸生者把握現在,勿使歸於虛妄,即是「堆砌」;於堆砌時,念念用心,體用因果、循環互扣,人生之變化固無窮盡,然萬變之間,一脈相承也!

         網主人白
5755 留言者:網主 [2005-09-21]
告網友:
  日昨有四位領主之作品已經通過圖文系統測試,原則上符合本室規範,一概錄用。當然離「理想」距離尚遠,但只要用心,肯接受千錘百煉,老朽將逐步教導之。
  針對所閱劇本,且提出下列缺點,希能改進。
一、合理性:
  1,忌長篇大論:影像無法「說理」,文中如有,宜改以故事橋段。
  2,忌獨白太長:一個人說上幾十句話,螢幕上只剩下一個大頭,觀者準睡大覺。
       原則上,「對白」時,每人不宜超過十句。
  3,忌詩詞:古書最大缺點,就是「文人釀醋」!古詩詞原本可唱,今唱腔已失,
       僅餘詩句,先不談欣賞,連聽得懂的人都不多!宜皆刪之!
  4,對白之用:交待情節;承先啟後;活化氣氛;增加趣味。
       無意義之對白又名「拖戲詞」,應刪之。
  5,動作要能表演:書中常云「他獃獃地望著」,問題是:「望著什麼」如果不說
       清楚,程式就不知如何處理(本系統當機一次,即因「傻了眼」)。
       又有謂:「一個人走過來」,該人是誰?人事物一定要清楚明確!
  6,凡動作必有用意,否則刪之。

二、技術性:
  1,90分鐘劇本,每劇約長五十至一百場,於本系統中,佔一千行左右。
  2,時間概算法:對白每四字一秒鐘。動作視情況而定,每一段(一行)約六秒。
  3,寫劇本者應學習掌握時間:見以往劇集之規定。
  4,好劇本應有節奏:事有輕重、緩急,於劇本中,即稱節奏。

       網主人白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