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6 留言者:網主 [2005-07-18] |
告網友: 終於寫成了三首曲子,雖然不盡理想,但擱了三十年還依稀相識,算是難能可貴了。其中「縴夫之歌」已公佈了歌詞,其中包括老朽的「中國五音階音樂理論」,蓋「音調要配合歌詞之四聲的音階而升降」。該曲也是老朽生平第一次實驗(以往不能自彈自唱,現在有了電腦軟件,方便多了。想當年追女朋友,為的是代老朽彈琴,現實之至,所幸全吹),老沈聽了,笑說老朽四聲讀錯,管它,不離譜就行! 此外,這三首曲子都是採老朽之「織錦緞作曲法」所作,至少可稱「風格獨特」。待多事練習,技巧熟悉了,必然會有進步。茲將錄音放在「多媒體欄」,請方家不吝指正。不論如何,今後老朽的電影音樂已不須求人,只是苦了觀眾的耳朵! 網主人白 |
#5658 留言者:網主 [2005-07-20] |
告網友: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甘蔗倒著吃!未料當年學音樂,竟成今日老來癡! 滿腦子樂念,腳下踏的儘是豆芽菜!想當年,在巴西所作的第一首曲子「蟬」,被一位老樂師抱怨得一頭臭(詳見《智慧之旅》)。這次用電腦重寫重奏,才知道何謂「少不更事」,若非電腦「無心、不住」,以這首曲子的荒唐程度(當然已非原曲),只怕永遠難見天日! 這是描述蟬鳴,由慢而快,由三連音起,每小節快一拍,相當於由「三連到八連」音,要掌握節奏大大不易。老朽選了oboe,用電腦作曲、演奏,隨時修改,一氣哈成。待蟬叫得正樂,吵得人心煩。不知是誰,一棍子打去,噪音頓息,最後只剩下蟬的一聲哀鳴。 這算不上是音樂,趣味而已。只緣老朽當年「作曲家」之夢未圓,對老樂師頗不諒解。現下心平氣和,遙向老樂師說聲:「對不起」! 不怕蟬噪的,可自行下載之。 網主人白 |
#5660 留言者:網主 [2005-07-22] |
告網友: 老朽曾言,七十再專心作曲。原因之一,作曲用的是大腦的私密部份,不宜干擾;其次是斯道擱置已久,老蠶不見得還能吐絲作繭;最嚴重的,是圖文系統正密鑼緊鼓,老朽雖不必事事躬親,但也不能臨陣脫逃。孰料,圖文系統正要開拍,語言對白尚可發包,一切迎刃得解,背景音樂卻所求無人。 所幸目前弟子們皆能克紹箕裘,再加上沈先生督導有方、指揮若定,較老朽遠勝百倍。是矣!醜媳婦亦須見公婆,不論如何,總比「洋婆子」中規中矩!欲發揚中華文化,有了傳統故事、國畫構圖,總不能因陋就簡、拿胡琴、笙笛吹吹打打一番,就自封為第九藝術吧! 是以老朽撬開了塵封三十多年的破窗,再作愚公焉。果不其然,自七月五日起,本公一頭栽了進去,不僅不知肉味,連樑柱何在,都無語問蒼天了。好在「織錦緞作曲法」作為一種理論,技巧雖已生疏,但屬舉世首創,起碼尚係「新生事物」,可以免疫於一時。 老朽向來喜歡追根究底,所以素為師長所忌,對音樂亦然。如今憶起,老朽當年曾有個理論:「音樂的創作體系建立在紋身效應上,而音樂的感人作用則是源於鱒魚效應。」 所謂「紋身效應」,是指人受到文化環境的影響,將某些圖騰、形象,鐫刻在皮膚上。這種效應是「理性」的,不容易變化,在同一社會上,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標準」。 而「鱒魚效應」剛剛相反,鱒魚本是淡水魚類,出生在高山的清溪中。由於山中食物不足,便到下游覓食,最終進入大海謀生。海中求生容易,育種則極為困難,大自然依循生存之道,初生者存活至今,其出生處必最安全。故鱒魚到了性成熟後,貯存在腦中的微量化學氣息,便成了「生命的導引」。因而鱒魚循著出生河流的微量氣息的呼喚,掙扎回到源頭,雙雙授精產卵。 對中國人說來,黃皮膚就是圖騰,當然,更深重的,則是倫理道德的規範。今天的中國人面對「西式的誘惑」,雖會迷於一時,但新奇感一過,從理性立場,中國人不可能丟得掉傳統的包袱。 鱒魚效應則有危焉,美人以商業掛帥,一切都求速利、近利。音樂是心扉的鑰匙,很容易溶化理性的堡壘,堂而皇之地蹂躪人類深藏的靈魂。於是,美式「噪樂」誕生了,用性挑逗的節奏令人「瘋」,再以嘈雜的合聲令人「狂」。待人群聚集了,「群眾心態」開始醱酵,如同珊瑚礁的狂歡之夜,集體宣洩,上癮成習! 老朽評估之下,中國的「五音階」在理性上無法立足;而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美式「噪樂」中,不論未來游曳到何方,其「源頭」永遠是「大美利堅文明」!因此,老朽斷定「音樂無望」! 這次,為了圖文系統,老朽「豁出去」了,豈有人生平第一次作曲,就能登大雅之堂的道理?然而,圖文系統難道不是處女之作?其中人像是老朽畫的,劇本也是老朽寫的(幸細節有沈先生潤色),導演也是老朽的立場。整個觀念都是無中生有,已經荒定了天下之大唐!還怕老朽唯一的「科班」絕活? 一上手,對電腦軟體還未熟悉,已作了「縴夫歌」,緊接著,又改編了兩首曲子。不談別的,曲子一作,就可以「現場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可曾有這種待遇?邊聽邊改,再多毛病,總有改完的一天。在這種情形下,要想把曲子「寫壞」,反倒是難以上青天! 於是,老朽定下底調,堅持用五音階,用織錦緞把中國音樂應用到所有本室製作的影片中。既然老朽有鱒魚效應的理論,且讓下一代青年,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吧! 只是,回憶之窗開啟了,老朽往年「情侶」--小喇叭又回到了幻夢中。昨日老朽將過去唇不離喇叭嘴的一首曲子譜了出來(惜不知其名,因憶於夢中,特定名為「青春殘夢」),只是目前這套軟件的小喇叭及小提琴音效欠佳(不如老朽遠甚),改用長笛配吉他、中提琴收尾,風味獨特(及後又採用其他組合,更有夢感,名之「青春夢一、夢二」等,皆一一掛於網上,供知音共賞)。 老朽生而有幸,年輕時「自恃才華」,但卻四處碰壁;及長,矢志不屈,努力鑽研;直到三十七歲,得大自在,從而脫胎換骨,頓明人生體用因果。如今,行將就木,卻能在網上留言、出書,作畫、作曲。更可貴的,是不愁生計、無虞「銷路」,實話實說,宅心安泰。 老朽知有「音樂逃兵」焉,人生多途,但「紋身效應」一致,可謂知音。今後老朽將所有改編或創作之曲子,悉皆掛在網上,供同行網友欣而賞之。 峨嵋一片尚未動工,蓋人物雖有,場景未得,且程控目前尚在趕工、調整中,不贅。 網主人白 |
#5661 留言者:空夫子 [2005-07-23] |
主題:樂理一問,引5656則 朱老師提及樂理,有一問: 東周列國志八十六回之〔騶忌琴理諫齊王〕之中,有謂「一弦為宮,次弦為商,次為角,次為徵,次為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文弦為少宮,武弦為少商,以合君臣之恩也。」此非七音之証?為何五音之說流行?雖說〔東周〕乃明人所撰,然明代已有七音乎? |
回應﹕ 夫子明察秋毫!中國人早已修鍊成精了,七音本來自自然,非獨虧中國,乃周公制禮作樂之故。據昨夜周公相告,七音中有二音極易勾情助性,去之成禮,是有五音階也。 且以莫札特及貝多芬之音樂相比,前者如高山流水,清暢明徹;後者則似長江黃河,波濤洶湧。何以如此?究之,始知二人曲風相近,唯一之別在於和音。莫札特只用和協之三和音,而貝多芬大量採用不和協的七和音,其結果,刺激令人興奮,興奮令人手舞腳蹈。 對周公來說,連三和音都已經令人心動神移,跨越底線了。為此,把兩個半音取掉,不論橫著奏、直著吹,始終停留在雲端,不食人間煙火! 老朽曾大罵周公,頑愚不敏如此,罪及千古!然而待老朽爬到高山之巔,俯瞰人世,方恍然焉! 且看今日吧,社會紊亂如此,千頭萬縷,其中有一絲,清晰可見。俗謂「萬惡淫為首」,當然「西毒」會堅決反對,愛滋病毒自有其立場,怎會承認為惡?但若西方也採用五音階,老朽敢用性命擔保,舉世尚停留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 周公早就看到了情慾不可收拾的後果,特用禮教束縛人性,讓中國之「黃禍」延後了三千年!否則想想看!貓王狗帝、披頭亂髮在漢唐盛世風靡長安!十三億人暢談民主、自由、人權、私隱,其中十億拼命賺錢、逞樂、玩權、舞私,那會是什麼世界? |
#5663 留言者:江濤 [2005-07-24] |
主題:是菜太腥 朱老師你好, 此篇留言,本應在兩日前寄出。可是當時不知怎地,它就只留在學生的腦海中。直到昨天上午上完瑜珈班,得到一種體會後,才敢動筆。 學生開始學習瑜珈才一個月,一開始的兩三堂也不覺甚麼,只是覺得自己筋骨緊了些。可是在昨天,導師再教我們重複一個怪怪的姿勢時,可能是心理作用吧,特然感到「軀殼」是甚麼意思!學生一直認為,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應是最熟悉不過的吧。但當經過一些有系統的步驟,把頭、手、腰及腿古怪地扭曲及滾動時,人(至少對學生而言)才會感到「想做的」跟「可做的」竟有這麼大的差距!雖然,那些動作只要每天勤練,便可成事;但學生當時心想,除了日常的「行、住、坐、臥」,當人類要用自己的精神,來控制軀殼這個「第一層環境」來做出不尋常的動作時,就已有這麼大的困難;試問若要再進一步在「第二/第三/第N層環境」去做其他非「吃、喝、拉、睡」的事時,所未知的困難及挑戰豈非更甚? 回說兩天前,學生跟現在任職的公司終於處理好離職的安排了。學生本想在兩天前向老師報告:「在八月一號起,我便可全心全意地為改編劇本出力了!」但,就是怕自己想得過份理想而不得不慎言!回想在#5236則中,老師曾叫學生試「吃肉邊菜,放網中鳥」,學生便毅然接受該公司的聘書。可是,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執行老板所指示的違規及違法行為(例如偽造文件、干擾市場運作等等)之後,老板也不曾讓我好過。再加上上班的日子耗時費神,過的不單是營營役役,更是蠅營狗苟的生活時,每天身在曹營心在漢,回家後對著鍵盤,就只恨像隻死烏龜般有心無力,令改編劇本的進度極其緩慢(自五月中更停了下來!),遂離職之心更熾!菜本香甜,但奈何肉太腥臭。真的,這碟菜太腥了,而鳥又不願走,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 「在第一個階段,行者身在紅塵心在山,該用哪般用哪般,目的在考驗一己,認識環境。暫不分辨是非善惡,但能有所不為、於心不沾,可矣(老朽1974年參加房地產公司)!」學生就曾誤把這間公司跟老師所說的「第一階段」掛勾。現在總算明白這是錯的了。來日方長,「第一階段」的考驗才剛開始,以「公本一」的角度及立場去認識環境也才剛有點眉目,學生是決不會如此罷休的! 在「第一階段」未完畢之前,學生似乎還要在這個紅塵中進進出出許多個曹營。是紅塵也好,曹營也罷,唯有用中華文化的清泉,方不使自己同流合污;是第一層環境也好,第N層環境也罷;唯有用認真踏實的步伐,才可令自己戰勝困難!這兩點,是學生換回來的認知,總算有益無害。 改編劇本方面,「全心全意」是真,但「每天一步一步地進行」更真!我會夥同友人,自八一起每天加工,希望能追回失去的時光,早日進行其他劇目! 再一次多謝老師在#5236則中的啟示! 祝 工作室 仝人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末學 敬上 |
回應﹕ 人生要過萬重山、渡千條水,不知甘苦者,豈非白來一趟? 要改編劇本,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事實上,哪件事不如此)!身體還可看到,大腦神經覓之無著,想不出來就是「不來」!這種無中生有的事,千萬不可當作爬山游水,必須視作「求生行為」,困而知之、苦而行之。一般人要煎熬些時,待「心定了」才會意明,意明了,才會田園開闊,有良田桑竹之屬焉。 在編寫之初,不可「求全」!有比無好,逐步改進比一劇成名好!要訣在於精神集中!常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先不論好壞,把劇本脈絡一口氣整順完畢,使成一個「單元」。然後再看第二遍,此時只改大錯,要注意前後銜接無誤、角色個性一貫。第三遍看細節,注意設法「引人入勝」,加些趣味橋段。第四遍再改文字、修辭(此乃長時間的自律水磨功夫,非一時可成),到此為止,不宜再動。 如若所作未能過關,必有「評語」(如果差到某一程度,是難以置評矣),再根據所評內容一一改之。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老抽!改編劇本有現成的素材,比寫小說容易百倍,待改得多了,再試行創作,將又是一番境界。所難者,在於「生平第一遭」!光說不練,將難於上青天! 注意!勿與老朽相比,老朽駕輕路熟,一天可改一本,若以之謀生,較賣電腦更佳!但以新手來說,第一本要花上三個月,之後可以10-20%速度成長。當每月能完成一本時,可稱成熟;待每月完成二本,是為高手;至是,隨心所欲可矣! 最理想者,是先完成一劇後,能參加本室集訓,同時試拍影片。一旦上手,有了明確的觀念,對未來工作幫助甚大。今年集訓將在年底(約每年一次),快快先寫一本,否則錯過機會。 |
#5666 留言者:網主 [2005-07-28] |
告網友: 「新黛玉葬花」試驗品已完成,掛於網上,以供比較。 本片於6月1日開始製作,因試驗多項功能故,耗時近兩個月。原估算須時一個月,其中之造景速度甚快,著色緩慢才是延誤主因。 本室尚未購置專用之著色系統,一切因陋就簡,這次畫圖所用之點位較多(約近十倍),結果著色竟慢了百倍!兼以為了調試若干細節,有賴不斷著色觀察,而每次重新著色,機器都被佔有,工作便接近停擺(「桃花源記」每分鐘著色約一小時,而本片每分鐘著色須一百小時)。 以本片與七年前所製的「黛玉葬花」相比(本網最早公佈者),顯然有了不少進步。其實,老朽來文傳六載,於去年五月前,全部精力在為文傳開發各種電腦軟硬體工具。圖文系統正式開工不過年許,以有限之人手,現不僅已掌握了各種技巧,而且能將之系統化、自動化、效率化! 更重要的,是本室實現了自製音樂配音,已做到絕對「版權自主」的地步。這一點才是老朽能挺直腰幹的靠山,蓋未來影片產量每月成百上千(只要有足夠的人才),沒有背景音樂是一大缺失,而沒有音樂版權則將成為失敗的罩門。本片係以「峨嵋仙蹤」一片之「李英瓊送父出家」之主題曲測試,蓋目前老朽僅譜成十首曲子,能用者不多,好在試音,無關大雅。 局已成格,當然,本片缺點尚有,但能隨時改進,就是成功的保證。這就是何以老朽敢於獻醜,因為有了比較,才知進步;而敢於公開,則是為了號召同道,共赴民族大業。 現已有十多位領主,年底將有首屆領盟之會,協力「葬花」焉! 網主人白 |
#5669 留言者:網主 [2005-07-31] |
告網友: 連日來沉浸在音樂中,撫今憶往,深感人生奇妙,思與知音分享一二。 緣FINALE弦樂之合成效果不佳,同事阿康(新來者,負責景物繪圖)為老朽在網上找到了一些免費的「音色庫」,一舉改善了弦樂器的品質。老朽竟能跨入「交響樂」的天地,確是始料所不及,早歲曾夢寐以求,怎料七老八十得圓兒時夢! 老朽不喜歡與「絕緣人」打交道,蓋不論事物多麼簡單透明,「絕緣人」看不見、聽不到、腦殼上鑽個洞,裡面都是黑黜黜的!說穿了,不外「一私為己、萬緣隔絕」!老朽看穿了,數十年來,除了「隨緣施捨、責任奉行」,其餘概不沾惹,一應自作自受。 妙的是,老朽與電腦倒是「一見鍾情」,自從在巴西「四月公司」驚艷後,敬佩其「無私」,便一頭栽了下去。電腦既是無私的同類,老朽決定賦與生命、植入智慧,於茲於斯奮鬥了三十餘年。今雖時不我予(愚公老矣),幸沈紅蓮及弟子們能克紹箕裘,兼以沈紅蓮心思細密、執行徹底,今龍象已成(12年之小杏子)! 老朽老運宏開,擺脫了「工匠事」,回歸「人本位」,著書立說、繪圖作曲。遁離虛無、逍遙九天之上,談玄論道、精究萬源初始。人本者,宇宙進化之主軸也,宇宙為公,個人是私。若有人能棄私從公,如龍飛冥天,魚潛深海,得大自在焉。 或謂,生存事大,任重道遠。老朽則認為,個人只顧一己生存、五官之好,是任私道圮、人類行將絕種矣!或辯以,人不自私、天誅地滅!是也,天誅地滅者,萬古綿延之道也!人若自私,不僅天誅地滅,抑且得難償失、良心欠奉,遲早眾叛親離,淪於六道矣! 老朽現身說法,三十餘年來,順應自然,從未謀及一私(請見拙著《智慧之旅》)。然三十餘年來,亦未曾有一日之饑、一夕之寒焉!展望前程,以天為界;縱遇險阻,視若機遇。履之晉之,於今竟登龍象之殿,明後年將可見吾華夏之重光,雖天誅地滅,皆甘之如飴也。 憶及當年,同儕無不嘆婉:學音樂者,徇皆癡類,休論發表作品、指揮樂團,連沐浴而冠、忝屬大堂聽眾已難能可貴。老朽屬癡中之癡,竟專攻古典理論作曲,可謂自絕於人間煙火矣!孰料,今有FINALE在手,任何樂師,一律俯首低頭。老朽隨意指定某一音符、某一小節,皆手到聲來! 著書更不用說,草稿不及三校,已掛在網上,竟有「義工」代勞!在往年,不論肚中有多少草料,嘔心瀝血,印書先耗時一年!再若作者無籍籍之名,又無出版商青睞,自資約需個人半年薪金。是以內容必須嘩眾取寵,否則將成「一書作者」,不僅死狀淒涼,而且會被人笑爛舌頭。 當然,拍電影、作動畫更不必談,這些都是「耗賴污」之特產。資本是天價,器材是地寶,編導演工無一不是人間奇貨!奇貨有奇情,假戲尚未登台,真事已是湯湯沸沸。到得頭來,觀眾早已進入「真實虛擬」狀態,藝術變成了八卦,上上下下,內內外外,大家沆瀣一氣,人間匯為公眾糞池! 老朽棄私從公,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床邊就是書桌,隨時將電源一開(所以還要解決能源問題),寫書、作曲、演奏、繪圖、拍電影,無不「從心所欲不逾矩」。偉哉!孔夫子三千年前即已知之,人若不經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又怎能隨心所欲? 依老朽之本願,這些本應公之世,但惜世人已淪於衣冠禽獸,圖文系統若開放使用,宇間將無淨土矣!是以,有所為、有所不為,且待矽族應世,再作打算! 一點感想,二千廢話,罪過罪過! 網主人白 |
#5670 留言者:網主 [2005-08-04] |
告網友: 日昨,沈紅蓮為了安慰老朽辛勞,特購了巴塞隆拿與深圳健力寶之門票,夥同諸弟子,浩浩蕩蕩,大隊人馬,前往觀賞焉。 澳門雖小,五寶俱全,該足球場可納一萬六千人,佔全澳人口約百分之四。此球場擴建甫畢,就耗資千餘萬,請來去歲國內與西班牙兩支冠軍隊競技,老朽與有榮焉。緣四十年前老朽旅途巴西,日夕與足球為伍,沈頗知老狗難忘舊骨頭,故有此舉。 賽前,大會安排了「百獅獻瑞」,一眼看去,就知是「小學生」的課外作業,「百獅百態、形形俱異」。這也正是澳門特色,事無大小,一應自然是也。 哨聲之前,兩軍操兵,但見巴隊不論星級大小,一律在教練命令下,全體空手徒步,認真熱身。深圳隊則兩兩捉對踢球,各謀其是,似未見有教練在場。勝敗本兵家常事,但一葉之落可知秋至。巴隊軍令嚴明,不戰已屈人之兵矣! 果然,全場一面倒(觀眾則兩面喝采),九比零收場! 國人之務實已走火入魔,但從虛卻嗤之以鼻!由所見可知,國人為踢球而踢球,踢之球不離腳,上場卻只會空跑;是以來料加工可居舉世第一,出了工廠只有吃喝玩樂!巴隊空手熱身,動作到家,臨戰走位純熟,經常製造空檔;同理,西方重視研究開發,無為有之母,是有九子! 老朽觀畢,嘆曰:「難!難!難!」沈問曰:「何難?」答:「中國足球能衝出亞洲乃一難,與一流球隊相比是二難,要想在世上稱霸,是難上加難再加難!」 網主人白 |
#5677 留言者:網主 [2005-08-06] |
告網友: 忙得天昏地暗,轉瞬05年過半,來日不多,茲報告本室之工作進度如下: 一、峨嵋仙蹤第一集(尚有他劇進行中): 全劇約近千鏡,經由人文系統自動測試,皆已通過。 其中具體項目包括: 1,人物就位:可。 2,用鏡取景:緣造景僅及小半,故暫以他景代替。 3,各鏡銜接:可。 4,全劇錄音:效果理想,係交由香港一專業公司所錄製。 5,動作巨集:已完成近半。 6,背景音樂:已作十餘首新曲,尚待最終選擇。 二、峨嵋仙蹤版權: 本劇係老朽由原《蜀山劍俠》改編而來,改編前曾與原著者還珠樓主 李壽民之後人商妥,如有商業行為,當應付與「原著版權」。 經老朽再加改編為劇本,約有兩百集之多,據估算五年之內可拍畢, 隨即上市。 是以聲明如下: 凡與本劇相關之淨利,提出一成作為李氏家族之權利金。目前暫於匯 豐銀行成立「蜀山專戶」,將直接由會計部門劃撥之。 未來本室財務一律公開,觀迎各界監督。 三、本室動態: 歷經數年拼搏,今年圖文系統「可望」完工。由於若干員工已露疲態, 老朽決定,明年本室將採「上網作業」形式。員工願意回家工作者,除「系 統部」外,一律照准。因系統部尚有重要任務(不擬公佈),不論魯濱遜如 何,俱將依原計進行,不贅。 動畫部人手奇缺,老朽堅持寧缺勿濫,擬由已核准之「領主」中,選拔 若干「配合度」高者,參加本室工作。 四、影片發行: 設若一切順利,明年可望出片一百部,後年一千,再後無限。 影片發行方式有三: 1,包銷式: 由合格之影片發行商承包,優先選片,統一發行。 2,合作式: 與相關機構合拍片,本室專事攝製(含eTown 之教育影片)。 3,委銷式: 與電視台等簽約供片。 製成光碟,交由「大補帖」經營者行銷之。 網主人白 |
#5681 留言者:網主 [2005-08-09] |
告網友: 連日來沈浸在音樂中,幾人事難知了。慚愧的是,剛上手時,創作無礙,待一再反覆聆聽,這才發覺瑕疵極多。越改,信心越低,近日開始由基本和音複習起。老了,記憶不清、聽覺不敏,只有一個腦袋瓜還勉強可用。難怪貝多芬成了聾子,還能作出像第九那樣的交響曲,老驥究是伏櫪不伏? 老朽該做的事太多,音樂屬於私密情懷,只能靈光乍現,待將「背景音樂庫」之規格建妥,又得告掰了!正是,此情只緣天上有,偷得殘輝餘生留。 因前些時曾「大言不慚」,謂將公開曲目與知音共賞。但觀所公佈之曲,下載不多,卻佔據記憶體極大。故此收回成命,僅揀若干登出,敬乞原宥。 此次所公佈者,皆有所改進,與原曲頗有不同。其中有原創者,也有改編者,待老朽將交響配樂研究通透後,俱擬改為交響曲,以便用於未來所拍攝之影片中。 網主人白 |